语文课《天籁》精品课堂教学实录.docx
- 文档编号:10993150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2.58KB
语文课《天籁》精品课堂教学实录.docx
《语文课《天籁》精品课堂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天籁》精品课堂教学实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课《天籁》精品课堂教学实录
《天籁》精品课堂教学实录
一、通读:
把握行文思路
师:
孩子们,拿起课文纸,跟老师一起读课文《天籁》。
(课件呈现《天籁》全文:
第5课 天籁
子綦曰:
“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
而独不闻之翏翏乎?
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
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
子游曰:
“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子綦曰:
“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
注:
《天籁》选自北师大出版集团《国学》第十册,学生用书有全文注音、注释及译文。
)
师:
怎么读呢?
我读一句,你们跟着读一句。
(师生朗读课文)
师:
在朗读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有些字的读音非常特殊、非常奇怪,需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
“山林之畏佳”的“佳”(cuī)
师:
容易读成——
生:
jiā
师:
其实,这两个字的读音都特别值得注意,不要读成wèijiā,这是异读字。
谢谢你的提醒,请你带大家把这个词读一遍。
(生带读“畏佳”)
生:
“夫大块”的“夫”(fú)。
师:
嗯,念第几声?
生:
第二声。
师:
平时我们念第几声?
生:
第一声。
师:
这个词单独出现,出现在句首做语气词的时候,其实它没有具体的意思,应该读二声。
“夫大块噫气”。
读音相同的其实还出现过一次,在哪儿?
生:
在最后一句“夫吹万不同”
师:
好极了!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处。
(师带读“夫大块噫气” “夫吹万不同”)
师:
还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
“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
师:
我知道你想提醒大家注意的这个字是——
生:
和(hè)
师:
对,这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四声。
“和”就是“呼应”。
你带着大家一起来读这两句。
(生带读“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
生:
我觉得应该注意的是“咬(jiāo)者”
师:
那个字一看就容易读成yǎo,这是一个异读字,读jiāo,来带着大家一起读。
(生带读“咬者”)
师:
好。
孩子们,这篇文章读起来诘屈聱牙,有许多多音字,有很多异读字,有很多难读的生僻字。
来,自己试着读,特别注意刚才同学提醒的那些词。
自由读,争取把所有的字音读正确,读饱满。
(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师:
我们再来读一读《天籁》。
怎么读呢?
老师读第一句,你们读第二句;老师读第三句,你们读第四句,这样依次轮流往下读,明白吗?
生:
(齐答)明白!
(师生合作接读全文)
师:
同桌之间这样读,你读前一句,他读后一句,依次轮流往下读。
一旦发现同桌读错了,马上帮助他纠正。
(学生按老师要求同桌接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
好!
觉得你的同桌读的特别棒的请举手。
(部分学生举手)
师:
太好了!
懂得欣赏他人,这是一种修为。
学好语文,修为比能力更重要。
现在,哪位同学愿意一个人站起来完完整整地读一读庄子的《天籁》?
(对一生)如果我没看错,你是第一个举手的。
请你!
生:
(诵读全文,流利准确,声音洪亮)(全场鼓掌)
师:
送你八个字“中气饱满、字正腔圆”!
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庄子的《天籁》。
生:
(齐读课文)
师:
庄子的《天籁》我们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满篇传来的是“之乎者也”,它到底写了什么呢?
打开作业纸,完成课堂练习的第一大题。
(课件呈现:
先写 天籁
再写 地籁
后写 人籁)
(生课堂练习,教师巡视)
师:
谁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思考?
生:
我觉得是先写地籁,再写人籁,最后写的是天籁。
(师随学生的回答,依次板书:
地籁、人籁、天籁)
师:
非常好!
一起看黑板,原来在庄子的世界里,有这样三种声音。
第一种叫——
生:
(齐)地籁。
师:
第二种叫——
生:
(齐)人籁。
师:
第三种叫——
生:
(齐)天籁。
师:
是的,这是三种完全不同的声音。
这三种声音,在庄子的这篇课文当中,他是先写——
生:
(齐)地籁。
师:
接着写——
生:
(齐)人籁。
师:
最后写——
生:
(齐)天籁。
师:
是的,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是课文的写作顺序。
二、美读:
感受行文节奏
师:
从课文中看,地籁、人籁、天籁,这三种声音,哪一种声音写得最具体、最详细、最生动?
生:
地籁。
师:
你来读一读庄子笔下的地籁。
生:
(朗读课文第一段)
师:
拿出笔,在旁边标注两个字“地籁”。
这段文字占了我们这篇课文的绝大多数篇幅,写得特别详细,特别具体,特别生动。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第一段)
师:
从这段文字的描写来看,地籁发声要靠什么?
生:
风。
师:
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
“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还有“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师:
你的眼睛真犀利,一下子就发现了“风”和“地籁”的关系。
“夫大块噫气”——
生:
(齐):
“其名为风”。
师:
“是唯无作”——
生:
(齐)“作则万窍怒呺”。
师:
(小声地)“泠风”——
生:
(齐,小声地)“则小和”。
师:
(高声地)“飘风”——
生:
(齐,高声地)“则大和”。
师:
(更高声地)“飘风”——
生:
(齐,更高声地)“则大和”。
师:
(语调变化,由高到低)“厉风济”——
生:
(在教师的手势引导下轻声齐读)“则众窍为虚”
师:
我们知道,地籁要发声,第一靠的是风,风是地籁的发动者。
(板书:
风)但是,光有风是不够的,地籁要发声,还得靠大地上各种各样的什么?
生:
窍穴。
师:
是的,窍穴,或者说万窍,或者说众窍,是吧?
(在“地籁”右边划线并板书:
“众窍”)
师:
就在写地籁的这一大段文字当中,有一处是专写众窍的,谁来读一读?
生:
(朗读)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
师:
把这一处画出来。
你们仔细看,里面一共写到了几种窍穴?
(课件呈现:
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
)
生:
一共写了八种。
师:
一口气写了八种。
自由地读一读这八种窍穴,自由地读,放开声音读。
(生自由读)
师:
孩子们,你们发现没有,这八个写众窍的词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谁看出来了?
生:
都有一个“似”字。
师:
都有一个“似”,而且这个“似”的位置都出现在哪儿?
生:
都在第一个字。
师:
都在第一个字。
想一想,连续出现的八个“似”,而且每一个“似”都出现在每一个词的开头。
怎么读?
自己试着再读读看!
生:
(自由练读)
师:
孩子们,连续出现的八个“似”,每一个“似”又出现在每一个词的最先的开头,让你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你曾经学过的哪一种句式?
生:
排比句。
师:
没错,就是排比句。
想一想,排比句带给你一种什么节奏?
什么气势?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生合作读,所有的“似”老师读,后面的字学生读)
师: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看谁的朗读能让我们看到窍穴是如此之多。
生:
(朗读此句,流利洪亮)
师:
有味道。
谁还想读?
生:
(朗读此句,声音舒缓但有一定的节奏)
师:
读的比较低调。
尽管比较低调,我们却在他的朗读中确实看到了窍穴之多。
你们看,大树百围之上,有各种各样的洞穴,这些洞穴有的深、有的浅,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方,有的圆……“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你们看——(富有节奏感地朗读,先慢后快,先低后高,“似洼者”成为整句朗读的拐点)“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
”
师:
我们一起来!
(生随着老师的节奏与手势美读该句。
)
师:
山陵上各种陡峭的地方,大树上有各种形状的窍穴,你的眼睛都快忙不过来了!
所以“似污者”后面的标点应该改成——
生:
省略号
师:
(富有节奏地打手势)你们看——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
生:
(随着老师先慢后快、先低后高的手势节奏朗读此句)
师:
如此多样、如此丰富的窍穴,经风这么一吹,自然就会发出各种各样、丰富多变的地籁之声了。
听!
“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
”
(课件呈现以下内容——)
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
师:
发现没有,写众窍的句子和写地籁的句子,有着惊人的相似。
第一点——
生:
都有八个词语。
师:
没错,这是最为明显的。
第二点——
生:
都是排比句。
师:
是的,也是排比句,一排就是八句。
第三点——
生:
气势是一样的,也有澎湃的感觉。
师:
谁来读一读?
读出这样的节奏和气势来!
生:
(朗读此句)
师:
谁再来读一读?
生:
(朗读此句)
师: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当大块噫气的时候,当万窍怒呺的时候,你听,你的耳边响起了这样的地籁之声——
生:
(齐读此句)
师:
你刚才读得很低调,你似乎想继续保持你的内敛和低调?
生:
不是。
师:
让我们听听你是如何的高亢和激昂。
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
生:
(朗读句子,声音仍然是舒缓平和的)(众笑)
师:
继续保持低调,幸亏没听老师的,因为那就是你,这就是你本来的样子,你读出来是最自然的。
咱们找那个中气饱满的再来读一读。
(向前面一生)这就是你本来的样子,你是高亢激昂的。
生:
(朗读句子,声音洪亮,语速较快。
)
师:
挺好,就是快了点。
快还不行,还得有章法。
注意节奏。
再来一次,你一定能超越自己。
师:
大块继续在噫气,万窍继续在怒呺,你的耳边继续回响着这样的地籁之声——
师:
这就是庄子笔下的地籁!
真没想到,地籁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如此的千变万化!
那么,这些地籁究竟是一些怎样的声音呢?
请大家完成课堂练习的第二大题。
(课件呈现以下内容——)
激者 像细细的呼吸声 叫者 像鸟儿鸣叫叽喳
謞者 像湍急的流水声 譹者 像放声叫喊
叱者 像迅疾的箭镞声 宎者 像嚎啕大哭
吸者 像大声的呵斥声 咬者 像在山谷里深沉回荡
生:
(独立完成课堂练习。
教师一边巡视,一边提醒:
可以参考底下的注释和后面的译文。
)
师:
好,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些地籁究竟是些怎样的声音。
第一列,哪位来说一说?
生:
激者,是指像湍急的流水声。
謞者,像迅疾的箭镞声;叱者,像大声的呵斥声;吸者,像细细的呼吸声。
师:
好的,同意的请举手。
生:
(绝大多数学生举手)
师:
非常好!
现在看第二列,哪位来说一说?
生:
叫者,像放声叫喊;譹者,像嚎啕大哭;宎者,像在山谷里深沉回荡;咬者,像鸟儿鸣叫叽喳。
师:
跟他一样的请举手。
生:
(三分之二以上学生举手)
师:
原来,庄子笔下的地籁,有着如此丰富多变的声音。
当大块噫气的时候,当万窍怒呺的时候,它们有的像——
生:
(齐读)细细的呼吸声
师:
有的像——
生:
(齐读)湍急的流水声
师:
有的像——
生:
(齐读)迅疾的箭镞声
师:
有的像——
生:
(齐读)大声的呵斥声
师:
当然,当大块噫气的时候,当万窍怒呺的时候,地籁远远不止这些声音。
它们有的还像——
生:
(齐读)鸟儿鸣叫叽喳
师:
有的还像——
生:
(齐读)放声叫喊
师:
有的还像——
生:
(齐读)嚎啕大哭
师:
有的还像——
生:
(齐读)在山谷里深沉回荡
师:
只有这样八种声音吗?
生:
(齐答)不是。
师:
你听,当大块噫气的时候,当万窍怒呺的时候,地籁有的甚至还像——
生:
沙沙的树叶声
师:
有的甚至还像——
生:
老虎的怒吼声
师:
有的甚至还像——
生:
哗哗的流水声
师:
说的完吗?
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地籁之声,实在是太丰富、太多样了,是吧?
最后的标点符号应该改写成——
生:
省略号。
师:
无论是哪种地籁,再怎么丰富、怎么多样,它们必须靠什么?
生:
地籁如果想发出声音,必须得靠风。
师:
得靠风,得靠众窍。
只有风,只有众窍,才能让我们听到各种各样、丰富多变的地籁。
风小的时候,地籁就——
生:
(齐答)小
师:
风大的时候,地籁就——
生:
(齐答)大
师:
风突然停止了,地籁就——
生:
(齐答)停止了
师:
地籁与风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密切。
你听!
泠风——
(课件呈现此句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
生:
(齐读)则小和
师:
为什么是小和,不是大和?
生:
因为泠风是小风。
师:
没错,风小地籁自然就小。
再听!
飘风——
生:
(齐读)则大和
师:
为什么这里又变成大和了?
生:
因为飘风就是大风,所以是大和。
师:
是的,风大地籁自然就大。
再听!
厉风济——
生:
(齐读)则众窍为虚
师:
众窍还能发声吗?
我们还能听到地籁吗?
为什么?
生:
因为风突然停了下来,所以就没有声音了。
师:
看!
这就是地籁!
它能发出各种各样、丰富多变的声音,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
但是,所有的地籁,都离不开众窍,离不开风。
三、品读:
体味行文意蕴
师:
这是地籁。
其实,如果不是庄子,我们可能不会注意天地间有一种叫做地籁的声音,我们更多听到的是人籁。
那么,什么是人籁呢?
“人籁则”——
生:
(齐读)“比竹是已”。
师:
(在“人籁”右边划线并板书:
“比竹”)真好!
人籁发声靠什么?
生:
比竹。
师:
比竹就是并排连在一起的箫,看见过排箫吗?
差不多就是那种乐器。
当然,乐器本身是不会发声的,要发声还得靠谁?
生:
人。
师:
(在“人籁”左边划线,并板书:
“人”)所以才叫人籁。
我们看,人籁发声,一要靠——
生:
(齐答)比竹。
师:
二要靠——
生:
(齐答)人。
师:
(指板书)我们一起来看地籁和人籁,地籁发声,一靠众窍二靠风;人籁发声,一靠比竹二靠人,所以,无论是地籁还是人籁,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谁看出来了?
生:
它们都需要依靠别的东西才能发声。
师:
也就是说,它们自己都不能直接发声,对吧?
生:
(齐答)对!
师:
那么天籁呢?
敢问天籁?
谁来读一读子綦的回答?
生:
(朗读)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师:
(课件呈现此句)孩子们,拿起笔来,把这句话用波浪线画下来。
(生划线)
师:
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来读一读庄子笔下的天籁。
生:
(齐读此句)
师:
孩子们,与地籁和人籁相比,天籁发声有什么不同?
生:
我认为天籁发声不需要依靠别的东西。
师:
是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因为“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天籁发声是靠自己的。
师:
那么,天籁发声发动者是谁呢?
生:
是它自己。
师:
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
因为“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就是说,除了它自己,难道还有别人吗?
师:
明白了!
请问,天籁发声依靠众窍吗?
生:
(齐答)不依靠。
师:
天籁发声依靠比竹吗?
生:
(齐答)不依靠。
师:
请问,天籁发声是风吹出来的吗?
生:
(齐答)不是。
师:
请问,天籁发声是人吹出来的吗?
生:
(齐答)不是。
师:
是的!
天籁发声,不靠人,不靠风,不靠众窍,不靠比竹,唯一依靠的是它——
生:
(齐)自己。
师:
地籁发声有呼应者,众窍。
人籁发声有个呼应者,比竹。
那么,天籁的呼应者是谁呢?
生:
(齐)自己。
(师板书“自己”,形成板书如下:
风——地籁——众窍
人——人籁——比竹
自己——天籁——自己)
师:
这就是天籁。
你看,“夫吹万不同”——
生:
(齐)“而使其自己也。
”
师:
“咸其自取”——
生:
(齐)“怒者其谁邪!
”
师:
天籁发声,完完全全靠它自己。
发出自己的声音,依靠自己来发声,通过发声成为它自己,这就叫天籁。
一起读——
生:
(齐读天籁全句)
师:
庄子并没有像写地籁那样写各种天籁的声音,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到处都有这样的天籁。
请大家完成课堂练习第三大题,写出不少于一种的天籁。
(生写生活中听到过的天籁,教师巡视)
师:
好的,孩子们,你的笔下出现了怎样的天籁之声?
我们来听一听。
生:
海浪的拍打声。
生:
婴儿的哭声。
生:
破土而出的小苗的生长之声。
生:
鸟儿拍打翅膀的声音。
生:
瀑布的轰鸣声。
生:
树叶的沙沙声。
生:
竹子拔节的声音。
生:
青蛙的呱呱声。
生:
雨点的拍打声。
师:
孩子们,我们一起静静地看黑板。
黑板上出现排列在一起的八种天籁,写了如果你觉得哪些天籁特别有意思,现在可以静静地把它们写在自己的作业纸上。
这样,你不但分享了同学的经验,也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生:
(安静地作记录)
师:
我们一起抬头看黑板。
“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比如(教师指着板书)——
生(齐):
海浪的拍打声。
师:
比如——
生:
(齐)婴儿的哭声。
师:
比如——
生:
(齐)破土而出的小苗的生长之声。
师:
比如——
生:
(齐)鸟儿拍打翅膀的声音。
师:
比如——
生:
(齐)瀑布的轰鸣声。
师:
比如——
生:
(齐)树叶的沙沙声。
师:
比如——
生:
(齐)竹子拔节的声音。
师:
比如——
生:
(齐)青蛙的呱呱声。
师:
比如——
生:
(齐)雨点的拍打声。
师:
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天籁之声,我们可以在这里加上什么符号?
生:
省略号。
风——地籁——众窍
人——人籁——比竹
自己——天籁——自己
四、留白,言有尽而意无穷
师:
今天,我们学了庄子的《天籁》,认识了这样三种声音(指板书)——第一种叫(生齐:
地籁),第二种叫(生齐:
人籁)第三种叫(生齐:
人籁)。
地籁、人籁、天籁。
其中最容易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人籁,比如笛子吹出来的声音,特别好听。
在庄子的描述之下,我们还了解到另外一种不太被我们注意的声音,那是风吹过各种窍穴发出的声音。
还有一种声音,更不太容易被我们注意,那就是自己发声,发出自己的声音——天籁。
问题来了。
你觉得庄子本人最喜欢、最推崇的会是哪种声音?
生:
地籁。
因为在本文中,地籁描写得最多。
师:
好。
他认为地籁是庄子最推崇的声音,理由只有一个,地籁写得最多。
很好,这是他的观点。
来,说说你的观点。
生:
我觉得庄子应该喜欢天籁。
师:
理由是——
生:
因为他把题目
生:
他最推崇的是天籁。
师:
为什么?
生:
因为天籁是靠自己发出的声音。
师:
你认为靠自己发出声音是庄子最推崇的,是吧?
这是一个理由。
当然,这是她的观点。
你们不要被她的观点掩盖了你自己的观点,我想听到不同的观点。
生:
人籁。
师:
人籁?
理由——
生:
因为音乐的声音特别美妙。
师:
你喜欢欣赏音乐,觉得那个声音最美妙。
还有不同的观点吗?
生:
我认为应该是天籁。
因为所有的声音都是天籁,都是自己发出的,所以都是天籁。
师:
所有的声音都是天籁!
地籁、人籁也是天籁?
真是石破天惊的观点,与众不同。
生:
我觉得庄子对三种声音可能都喜欢。
因为,它三种声音都写了,所以可能都喜欢。
师:
所以课文的题目应该改成——
生:
三籁。
(全场笑声)
师:
真是太厉害了!
当孩子说三种声音他都喜欢,甚至建议把课文的题目改“三籁”的时候,我怎么听怎么觉得他的声音就像天籁一般。
师:
哎呀,这个事情就麻烦了。
这观点太多了,有人认为庄子推崇天籁,理由各不一样。
第二种观点认为庄子喜欢和推崇地籁,有他的理由,听起来似乎有道理。
第三种观点更是石破天惊,认为庄子喜欢和推崇的可能是人籁,因为人籁是人为创造出的音乐,特别好听。
甚至还有天籁一样的观点,认为庄子可能是三种声音都喜欢。
麻烦了,这是比较麻烦了。
像谁请教?
生:
庄子
师:
哎呀,那得回到2500年前。
(笑声)要不咱们把庄子请出来?
想不想见见庄子?
(音乐前奏起)
师:
庄子年纪比较大了,走路也比较慢,而且是从遥远的2500年前走来,咱们得等等他。
(众笑)来了,来了。
(《那是谁》歌声响起,课件呈现歌词:
那是谁不喜不悲
那是谁无怨无悔
那是谁安然入睡
那是谁以心相随
那是谁无语无泪
那是谁不错不对
那是谁安然入睡
那是谁那么美
风轻云淡高山流水
花开花落朝霞余晖
岁月如歌来去如归
他说真美真美
悲喜间心静如水
天地间日月同辉
生死之间来去如归
他说都美都美
那是谁从不追随
那是谁也不献媚
那是谁不进不退
那是谁那么美
那是谁独饮独醉
那是谁不用谁陪
那是谁安然入睡
那是谁那么美)
师:
孩子们,那是谁?
生:
庄子。
师:
庄子,你们都认识啊。
明白了吗?
(全场笑声。
学生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有的茫然)
师:
有的脱口而出“明白了”,有的一脸茫然,直勾勾地看着王老师。
有人轻轻的在说“疯了,疯了”(笑声)。
孩子们,其实明不明白并不重要,真的。
因为有的书,只要三五天就能读懂;有的书,只要三五个月就能读懂;而有的书,需要三五年才能读懂;有的书,需要三五十年才能读懂;还有的书,可能需要一辈子才能读懂,甚至一辈子都不一定能读懂,下辈子回来继续读。
《庄子》就是这样的书。
明白吗?
下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籁 语文课 精品 课堂教学 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