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创新设计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第1编 第1部分 古代诗文教材梳理 必修3 第3单元 文言.docx
- 文档编号:10992941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198.24KB
人教版创新设计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第1编 第1部分 古代诗文教材梳理 必修3 第3单元 文言.docx
《人教版创新设计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第1编 第1部分 古代诗文教材梳理 必修3 第3单元 文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创新设计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第1编 第1部分 古代诗文教材梳理 必修3 第3单元 文言.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创新设计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第1编第1部分古代诗文教材梳理必修3第3单元文言
第一编 回归课本
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教材梳理
必修三第3单元文言文
基础梳理
一、通假字(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____通____,____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____通____,____
3.无失其时____通____,____
4.虽有槁暴____通____,____
5.
以为轮____通____,____
6.君子生非异也____通____,____
7.合从缔交____通____,____
8.倔起阡陌之中____通____,____
9.赢粮而景从____通____,____
10.始皇既没____通____,____
1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_通____,
自我校对
1.颁 斑 花白 2.涂 途 道路 3.无 毋 不要 4.有 又 再;暴 曝 晒 5.
煣 用火熨木使弯曲 6.生 性 资质,禀赋 7.从 纵 合纵的策略 8.倔 崛 突出 9.景 影 影子 10.没 殁 死 11.受 授 传授
二、文言实词
1.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
________________ 今义:
坏人的党羽、帮凶
(2)国家无事
古义:
________________今义:
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
(3)以为桂林、象郡
古义:
________________今义:
认为
(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
________________今义:
很多人
(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古义:
________________今义:
小学学校教育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
________________今义:
用不着,不需要
(7)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古义:
________________今义: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自我校对
(1)爪子和牙齿
(2)指诸侯封地和大夫封地 (3)即“以之为”,其义为“把……作为”,“以”后省略宾语“之”。
即“百越之地” (4)一般人,普通人 (5)在小的方面学习 (6)不一定 (7)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文中“以”作“因”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
2.填出下列多义词在句中的意思
(1)族
(2)强
(3)发
(4)胜
(5)制
(6)度
(7)假
(8)固
(9)故
自我校对
(1)①宗族,家族 ②一类的人 ③灭族 ④灭族
(2)①强健 ②有力的弓 ③有余
④勉强 ⑤强盛 (3)①打开 ②征发 ③花开 ④发射 ⑤出发 ⑥抒发 ⑦发出 (4)①尽 ②承受 ③超过,胜过 ④胜利 ⑤优美的
⑥美景 ⑦忍受,能承受 (5)①缝制,动词 ②压制,动词 ③制服,动词 ④统率,动词 ⑤规模,名词 ⑥制定,动词 (6)①名词,规章制度 ②动词,计算,读duó
③动词,越过 ④动词,揣度,读duó ⑤量词,次、回、个 ⑥制度,法度 ⑦常态 (7)①凭借、借助 ②与“真”相对,不真 ③借给 ④宽恕,原谅 ⑤假如、如果
⑥假日,假期 (8)①险要的地势 ②坚守 ③本来,原来 ④加固 ⑤顽固,固执
⑥表示让步,固然,诚然 ⑦坚持,坚决 ⑧巩固、安定 (9)①所以,因此 ②旧,与“新”相对 ③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④亲人,老朋友 ⑤原来,本来 ⑥原因,缘故 ⑦故意,特意
3.写出下列词类活用的意思,并指明活用类型
(1)填然鼓之
(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3)谨庠序之教
(4)然而不王者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7)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8)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
(9)会盟而谋弱秦
(10)赢粮而景从
(1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12)序八州而朝同列
(13)吾从而师之
(1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15)圣益圣,愚益愚
(16)耻学于师/则耻师焉/不耻相师
(17)则群聚而笑之
自我校对
(1)名词作动词,击鼓
(2)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3)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4)名词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5)名词作状语,每日 (6)名词作动词,游水 (7)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 (8)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在国外;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 (9)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变弱,削弱 (10)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11)形容词作动词,变小,变弱 (12)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13)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14)名词作动词,低于
(15)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1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17)名词作状语,成群
三、文言虚词(写出下列虚词的意义或作用)
1.所
2.则
3.者
4.也
自我校对
1.①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所……的情况” ②名词,处所,地方 ③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所……的地方” ④“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⑤“为”和“所”呼应,表示被动 ⑥“所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译为“靠……来” 2.①表顺接,就,那么。
连词 ②表转折,却。
连词
③就是。
副词 ④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⑤表示选择关系。
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⑥表示转折、让步关系。
译为“可是”“却” ⑦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 ⑧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⑨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要是……就” ⑩名词,准则,法则 3.①代词,……的人 ②放在后置定语之后,相当于“的”
③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④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⑤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⑥用作“若”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⑦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⑧用在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⑨……的人 4.①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 ②用于句末,表示肯定,可译为“啊” ③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译为“啊”,或不译 ④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⑤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的语气 ⑥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的语气 ⑦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⑧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⑨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感叹的语气 ⑩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四、文言句式(判断下列特殊句式)
1.非我也,岁也
2.未之有也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为天下笑者,何也
6.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8.不拘于时
9.耻学于师
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自我校对
1.判断句 2.宾语前置句,即“未有之也” 3.状语后置句,即“于蓝取之,而于蓝青” 4.判断句 5.被动句,用“为”表被动 6.状语后置句,即“非于九国之师抗也” 7.判断句 8.被动句,用“于”表被动 9.状语后置句,即“耻于师学” 10.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句读,不解惑”
五、名句名段(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五亩之宅,______________,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______________,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2.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_______。
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
”
4.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之然也。
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
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______________,蛟龙生焉;______________,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8.锲而舍之,_______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
9.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______________。
10.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嗟乎!
______________!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1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皆出于此乎?
自我校对
1.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 2.申之以孝悌之义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君子生非异也 7.积水成渊 积善成德 8.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9.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0.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1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2.或师焉 或不焉 13.师不必贤于弟子 14.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能力提升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申之以孝悌之义
C.威振四海D.或师焉,或不焉
解析:
A项“生”通“性”;C项“振”通“震”;D项“不”通“否”。
答案:
B
2.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岁:
年成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
到达
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
喜欢
D.余嘉其能行古道嘉:
赞许
解析:
C项“爱”是“吝惜”的意思。
答案:
C
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B.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②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D.①其皆出于此乎 ②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解析:
A项,表转折/表递进;B项,比,介词/引进对象,介词;C项,结构助词,放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D项,语气副词,表推测/代词,代指百亩之田。
答案:
C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吾从而师之D.闻道有先后
解析:
A项,学者: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今义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B项,众人:
古义指普通人;今义指许多人。
C项,从而:
古义指两个词,从,跟随;而,而且。
今义指因果连词。
答案:
D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会盟而谋弱秦
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吞二周而亡诸侯
C.先入秦破咸阳者王之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解析:
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减弱。
A项,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愚蠢;B项,亡,使动用法,使……灭亡;C项,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称王;D项,上、下,名词用作状语,向上、向下。
答案:
A
6.下列句式属定语后置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解析:
B项宾语前置;C项被动句;D项介词结构后置。
答案:
A
7.翻译句子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2)这样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呢?
(3)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没有过错了。
(4)一个戍卒发难就造成国家灭亡,自家也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
就是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了。
(5)因此,无论地位高还是地位低,不论年长还是年少,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二、课外拓展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①延入。
王斗曰:
“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
”使者复还报。
王曰:
“先生徐之,寡人请从。
”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曰:
“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
”王斗对曰:
“王闻之过。
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
”宣王忿然作色,不说。
有间,王斗曰:
“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立为大伯。
今王有四焉。
”宣王曰:
“寡人愚陋,守齐国,惟恐失之,焉能有四焉?
”王斗曰:
“否。
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
”宣王曰:
“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
”王斗曰:
“世无骐騄,王驷已备矣。
世无东郭逡、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
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
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
”王曰:
“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王斗曰:
“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
”王曰:
“何谓也?
”王斗曰:
“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②而使工者,何也?
为能之也。
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
”
宣王谢曰:
“寡人有罪国家。
”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选自《战国策》)
【注】①谒者:
负责礼宾的官吏。
②便辟:
君主左右的宠信小臣。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 造:
到,往
B.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奉:
继承
C.王之走狗已具矣具:
具备,完备
D.宣王谢曰谢:
感谢
解析:
D项,谢,道歉。
答案:
D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 吾尝终日而思矣
B.斗生于乱世,事乱君 则移其民于河东
C.王之忧国爱民 青,取之于蓝
D.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解析:
D项均为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
A项分别为连词,顺承关系;连词,修饰关系。
B项分别为介词,在;介词,到。
C项分别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它。
答案:
D
3.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斗“直言正谏”的一项是( )
①斗生于乱世,事乱君 ②今王有四焉 ③先君好马,王亦好马 ④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 ⑤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 ⑥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
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⑥D.②③④⑤
解析:
②是引出下文劝谏的话。
⑤说的不是直言。
答案:
C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斗说齐宣王拥有先王的四种爱好,是为了赞扬宣王具备了先主那样的优良素质,同时也缓和了当时紧张的说话气氛。
B.王斗对齐宣王直言正谏,批评他“好马”“好狗”“好酒”“好色”而“不好士”,并且一针见血地戳穿了他自己标榜的所谓“忧国爱民”的谎言。
C.对于齐宣王而言,九合诸侯的先主齐桓公是他不能不折服的,王斗用先主与宣王作类比,找到了两者的不同之处也即宣王的不足之处。
D.齐宣王终于承认自己“有罪于国家”,并改正了错误,“举士五人任官”,因此“齐国大治”,这反映了王斗高超的进谏技巧。
解析:
A项“赞扬宣王”表述错误。
答案:
A
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闻之过。
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
为能之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大王听错了。
我生在乱世,又侍奉乱君,怎么敢直言批评呢?
(2)大王要人做帽子,不要亲近宠爱的人去做,却要工匠去做,为什么?
因为他们会做。
【参考译文】
先生王斗登门要拜见齐宣王,宣王派传达官去领王斗进来。
王斗说:
“我拜见大王是爱慕权势,大王迎接我是礼贤下士。
大王认为怎么样?
”传达的官吏汇报王斗的话。
宣王说:
“让先生等一会儿进来,我去迎接。
”于是,宣王跑到门口去迎接王斗,与他一块儿进来。
宣王说:
“我继承先王的大业,得以治理国家,听说先生能直言批评,无所忌讳。
”王斗回答说:
“大王听错了。
我生在乱世,又侍奉乱君,怎么敢直言批评呢?
”宣王听后,怒形于色,很不高兴。
过了一会儿,王斗说:
“从前先君齐桓公有五种爱好。
他纠合诸侯,匡正天下,天子授位,立为霸主。
现在,大王有四种爱好。
”宣王说:
“我愚蠢寡闻,治理齐国,只担心失国,怎能有四种爱好呢?
”王斗说:
“不。
先君喜好马,大王也喜好马;先君喜好狗,大王也喜好狗;先君喜好酒,大王也喜好酒;先君好色,大王也好色;先君礼贤下士,大王却不礼贤下士。
”宣王说:
“现在世上没有士,我又怎么去礼贤下士呢?
”王斗说:
“世上没有骐騄、騄耳这样的骏马,可是大王已经车马齐备;世上没有赛过东郭俊、韩卢的狗,可是大王已经有善跑的猎狗;世上没有象毛嫱、西施那样的美女,可是大王的后宫中充满了美女。
大王只是不礼贤下士,怎么发愁世上没有士呢?
”宣王说:
“我忧国爱民,当然愿意得到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国家。
”王斗说:
“您忧国爱民,还不如爱一尺绉纱。
”宣王说:
“这是什么意思?
”王斗说:
“大王要人做帽子,不要亲近宠爱的人去做,却要工匠去做,为什么?
因为他们会做。
现在,大王治理国家,却一定要用亲近宠爱的人去治理。
所以我说:
‘您忧国爱民不如爱一尺绉纱。
’”
宣王内疚自责说:
“我对国家有罪。
”于是选拔了五名贤士,任命他们的官职,齐国因此治理得很好。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患盗论
(宋)刘敞
天下方患盗。
或问刘子曰:
“盗可除乎?
”对曰:
“何为不可除也?
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
”或曰:
“请问盗源?
”对曰:
“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盗之源也。
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
此所谓盗有源也。
”
丰世无盗者,足也;治世无贼者,均也;化世无乱者,顺也。
今不务衣食而务无盗贼,是止水而不塞源也;不务化盗而务禁盗,是纵焚而救以升龠①也。
且律:
使窃财者刑,伤人者死,其法重矣;而盗不为止者,非不畏死也,念无以生,以谓坐而待死,不若起而图生也。
且律:
使凡盗贼能自告者,除其罪,或赐之衣裳剑带,官爵品秩,其恩深矣;而盗不应募,非不愿生也,念无以乐生,以谓为民乃甚苦,为盗乃甚逸也。
然则盗非其自欲为之,由上以法驱之使为也。
其不欲出也,非其自不欲出,由上以法持之使留也。
若夫衣食素周其身,廉耻夙加其心,彼唯恐不得齿良人,何敢然哉?
故惧之以死而不惧,劝之以生而不劝,则虽烦直指之使,重督捕之科,固未有益也。
今有司本源之不恤,而倚办于牧守,此乃臧武仲所以辞不能诘也②。
凡人有九年耕,然后有三年之食;有三年之食,然后可教以礼义。
今所以使衣食不足,政赋不均,教化不修者,牧守乎哉?
吾恐未得其益,而汉武沈命之敝③,殆复起矣。
故仲尼有言: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推而广之,亦曰:
“用兵吾犹人也,必也使无战乎!
”引而伸之,亦曰:
“禁盗吾犹人也,必也使无盗乎!
”盍亦反其本而已矣。
爰自元昊犯边,中国颇多盗,山东尤甚。
天子使侍御史督捕,且招怀之,不能尽得。
于是令州郡:
“盗发而不辄得者,长吏坐之。
”欲重其事。
予以谓未尽于防,故作此论。
(《宋文鉴》卷九十五,有删改)
【注】①升龠(yuè):
都是象酒杯一样的容器。
救以升龠:
意思是用一点点水救大火。
②臧武仲句:
臧武仲是周代春秋时鲁国大臣。
作者引用这个典故的意思是:
如果说牧守捕盗不力是有罪当罚,那么朝廷不去正本清源,养成盗贼,亦同样是有罪当罚。
③沈命之敝:
为了捕盗,汉武帝制定一项法律叫“沈命法”,规定捕盗不满额的官员要判死罪。
结果官员怕治罪而相互隐瞒盗窃案情,以致盗贼更多,称作“沈命之敝”。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 慢:
缓慢
B.为盗乃甚逸也逸:
快活
C.彼唯恐不得齿良人,何敢然哉齿:
列入
D.盗发而不辄得者,长吏坐之坐:
因……而获罪
解析:
A项“慢”应释为“玩忽,轻视”。
答案:
A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衣食不足,盗之源也 ②青,取之于蓝
B.①今不务衣食而务无盗贼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C.①然后可教以礼义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D.①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解析:
C项介词,把、用。
A项分别为助词,的;代词,它。
B项分别为表转折,却;表修饰,不译。
D项分别为动词,成为;介词,表被动。
答案:
C
8.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不赞成对盗贼采用“严刑峻法”的理由的一组是( )
①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 ②今不务衣食而务无盗贼,是止水而不塞源也
③非不愿生也,念无以乐生 ④有三年之食,然后可教以礼义 ⑤而汉武沈命之敝,殆复起矣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
解析:
①是盗贼出现的一个原因,④是说明在衣食足的基础上才能对百姓施以道德教化。
答案:
C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除盗的关键在于阻止盗贼产生的根源,而盗贼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三个:
衣食不足、政赋不均和教化不修。
B.本文指出,如果不从根本上抚恤百姓,任何严刑峻法,残酷镇压,以至招安诱骗,都只能更加激起百姓的反抗。
C.本文用大量的事实,生动的语言,论证了官逼民反这一客观的现实,并认为,国家要改变施政措施,发展生产,注重解决民生问题,让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D.“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作者认为当今律法尽管严酷,却无法收到“止盗”的功效,原因在于百姓没有畏死之心。
解析:
D项“原因在于百姓没有畏死之心”错。
答案:
D
10.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为不可除也?
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创新设计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第1编 第1部分 古代诗文教材梳理 必修3 第3单元 文言 人教版 创新 设计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精品 资料 部分 古代 诗文 教材 梳理 必修 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10992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