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科学.docx
- 文档编号:10989747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56
- 大小:77.80KB
领导科学.docx
《领导科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科学.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领导科学
第一章绪论
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㈠决策工作专门化。
(20世纪20年代美国通用公司总裁斯隆在“经理制”的基础上提出了“集中政策,分散管理”,建立“事业部制”,其实质是决定权与执行权的分离,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后来,西蒙进而提出“决策工作专门化”的论点,即一切形式的领导,都专门从事决策,而不是决策的执行与操作。
决策与执行分离,决策内部又有咨询与决策,即“谋”与“断”的分离。
)㈡领导主体集体化。
(在小生产时代,政治上实行的是君主专制;经济上实行的也是专制的“家长制”。
在现代领导活动中,任何领域的领导主体都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是由“硬专家”和“软专家”组成的集团。
)㈢领导方式民主化。
(权利垄断、权责脱节是专制统治的根本特征,而权力分享、权责一致是民主制的根本特征。
“事业部制”及民间咨询机构的出现,也是民主制的发端和主要表现形式。
民主化趋势的另一表现是监督的独立化。
除了独立的监督机构以外,还有社会舆论,消费者,政府部门和相关法律的监督。
领导方式的民主化必然要求法制化。
法治化必然成为一种维护民主,安定社会,提高领导成立的现代领导方式。
)㈣领导方法科学化。
(科学化趋势是相对于传统的经验领导而言的,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遵循严格的程序。
二是运用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如运筹理论与方法,信息理论与方法,咨询理论与方法,决策理论与方法等。
)
应把领导活动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这是因为领导活动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
还由于它有其他领悟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
还由于它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
(领导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高度综合性,它的多因素和多功能的特点。
)
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领导科学的产生则是人类领导思想成果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人类领导艺术长期凝练、提高和升华的产物。
领导科学的产生,完全是现代社会生产的巨大进步、分工的高度发达及管理的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领导活动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20世纪30年代之后开始的。
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特征主要表现在:
首先是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
其次是社会活动变化越来越迅速。
再次是社会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经历了:
特质理论,行为理论,权变理论,变革理论,魅力理论等阶段。
)
领导科学在我国的兴起领导了学的产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产物。
首先,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其次,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总结党的丰富领导经验和领导理论的需要。
再次,领导科学的产生是借鉴古今中外领导思想和管理理论的结晶。
(领导科学在我国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完善于21世纪后。
钱学森委托柴本良写“软科学与领导艺术”开创我国领导科学研究的先河。
1980年刘吉、赵红洲撰写了“现代领导艺术”与“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的论文,第一次提出了领导科学概念。
1981.11中组部、中宣部联合召开教育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各级党校要筹备开设领导科学课”的建议。
成果:
一是发表了一大批研究论著和论文。
二是形成了一支研究队伍。
三是建立了教学、科研机构。
四是开辟了研究园地。
)
领导科学研究对象领导活动是社会生活的特殊领域,它有特殊的矛盾、特殊的本质和特殊的规律性。
领导科学就是专门研究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的学问。
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领导的各个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就是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
领导科学的范围领导科学的范围是由它的研究对象确定的。
包括:
1.领导本质的结论。
2.领导观念的结论。
3.领导职能的理论。
4.领导体制的理论。
5.领导者的素质和修养的理论。
6.领导方法、艺术、作风的理论。
7.领导绩效考评的理论。
(主体、结构、过程,应该会领导
科学研究单位中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
领导科学的特点1.综合性。
2.应用性。
(这是由领导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决定的。
)3.社会历史性。
领导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领导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一般的原则,能够而且也必须知道领导科学,但是不能也不应该代替领导科学。
)2.领导科学与政治学的关系。
(政治学无疑可构成领导科学最深厚的理论基础之一但郑智薰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加以研究,领导科学则主要研究现代的领导现象。
)3.领导科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区别:
领导是一种全局性、超前性、超脱性的管理。
领导比管理层次高,管理比领导门类多。
管理科学更多的接近硬科学,领导科学更多地接近软科学。
领导科学是从管理科学中分化出来的。
)4.领导科学与党的建设学说的关系。
(一般领导是比党的领导更加复杂的系统。
党建学说的研究内容更加集中,而领导科学的研究范围更加广阔。
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学习领导科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学习领导科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需要。
其次,学习领导科学,是深化全面改革的需要。
再次,学习领导科学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最后,学习领导科学是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
建设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首先,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其次,必须从我国现代建设的实际出发,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再次,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我党的领导实践经验。
最后,必须有分析得借鉴国外和我国古代的领导思想
学习领导科学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我党一贯倡导的根本学风,也是学习领导科学的根本方法。
首先,要重视学习理论。
其次,要加强理论的应用,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学习领导科学还要注重以下方法:
第一,实证方法,又称调查研究方法。
第二,历史方法。
第三,比较方法。
第四,案例方法。
第五,系统方法。
第六,借鉴方法。
第2章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
领导的含义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采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并共同作用各个客观对象,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行为过程。
领导的属性就是领导和其他事物发生联系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在阶级社会中,任何领导都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二重性。
1.领导首先是社会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的自然需要。
人类活动正是以群体活动为特征,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
领导的自然属性的一般都标志就是统一意志和一定的权力。
领导的这种带领、引导、指挥、协调的属性,是由人类的社会共同的群体劳动和生活需要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是各个社会领导活动的共同的自然属性。
2.任何领导都在一定的社会中进行,因而必然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受到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的制约,受到社会生产生产方式的限制。
究竟采取什么样的领导方式,归根到底应是由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的。
这种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和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属性就是领导的社会属性。
二重性是指统一领导活动的两个方面的表现,社会属性占主导地位。
领导的社会属性决定着领导的本质1.领导的社会属性规定着领导的自然属性。
2.社会属性决定领导活动中主导要素得以形成。
3.社会属性规定着领导活动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
4.社会属性不受自然属性改变的影响,仍然决定着领导的本质。
领导的特征1.领导认识的特征。
原则性(主要是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正确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超前性(也称预见性),综合性,创造性(使之发挥领导者充分主观能动性,形成新的概念和范畴,善于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
),系统性(要求领导者必须对工作进行有机的动态的系统分析,找出其构成的要素,分析各要素的作用,并发现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客观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领导实践的特征。
权威性(领导实践开展的前提和基础,领导的首要特性。
),依附性(都要依附于其他社会实践,不能离开其他社会实践而单独存在。
),目标性,组织性,协调性,超脱性,服务性。
领导的类型1.以领导的历史进程为标准:
自然式领导、家长式领导、管理是领导和公仆式领导。
2.以领导的行为方式和特征:
原始简单领导、集权式领导、民主式领导、公仆式领导、专家式领导。
3.以生产关系为标准:
原始社会的领导、剥削阶级社会的领导、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
4.以领导的工作领域为标准:
政党领导、行政领导、军事领导、企业领导。
5.以领导成员为标准:
个人领导和集体领导。
6.以领导的层次为标准:
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底层领导。
7.以领导关系为标准:
层级式领导、单线式领导、星式领导、轮式领导、网络式领导。
8.以领导工作的重心为尺度:
以人为中心的领导、以事为中心的领导、人事并重式的领导。
9.以领导所拥有的权力和影响来源为依据:
正式领导、代理领导、非正式领导。
10.以领导手段为标准:
正向领导和负向领导。
领导的基础是指领导活动赖以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根本条件。
主要表现为一种综合影响力,而影响力是指能够使别人服从或能改变他人思想、行为的力量。
权力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力,是领导履行职责必不可少的条件。
权力来自于两方面,即由组织授予的外在权力(即法定权力或称职位权力,主要是指依据职位而产生的权力,包括奖惩权和各种法定职权。
它受法律保护,具有明显的强制性。
)和来自于领导者自身的内在权力(即个人权力,包括威信威望、模范感召权和专长权、参考权。
)。
影响力的内容不仅要有权力,还包括领导的品德、知识和才能这三种凝聚性影响力以增强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服从感、信任感、钦佩感。
品德包括政治方向和立场、理论素养、道德作风等。
领导的必须具备如下能力:
善于从政治上考虑问题的政治洞察能力;善于集思广益、择善而从的决策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好的交际协调能力;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精通的专业能力;出色的科学思维能力。
还要拥有渊博的知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有参与品德的铸造。
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属性领导本质,是领导者、被领导者与掌握生产资料的阶级之间的内在联系。
领导的本质是通过领导属性表现出来的。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
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作为上层建筑的内容,是为害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而作为生产关系的内容,又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
服务是内涵丰富的概念,有指导性的服务、管理性的服务、事务性的服务等形式。
强调领导就是服务,就必须正确处理指挥员和勤务员、主人和公仆、教育者和学生的关系。
社会主义领导的指挥是为了服务;社会主义领导的服务,又必须通过指挥来实现。
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级领导,都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主人,而且还应该是社会劳动者成员中的先进分子。
故领导者既是人民的公仆,又是社会的“主人”。
领导要做好教育者的工作,首战必须甘当群众的学生。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各级领导者都应该虚心向群众学习,充分吸取群众的聪明才智。
领导者是指在社会共同活动中,在一定的职位体系中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个人或集体。
本质:
是领导者与其他社会实践主体联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属性,是领导者内在的固有属性。
在原始社会里,领导者具有原始普通成员的性质。
在阶级社会里,领导者的本质是广大劳动群众的统治者、剥削者、压迫者、奴役者。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领导者是人民的公仆。
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性质和作用应当是当权者、负责人和服务员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
特征:
1.拥有职权。
(领导者的职权的性质:
①职权是组织赋予的,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工作权力;②职权有明确而严格的限制范围;③职权有客观内涵,与领导者个人的主观特征无关。
)2.负有责任。
(领导者责任:
①政治责任。
②工作责任。
③法律责任。
)3.提供服务。
(服务包括:
指导性的服务、管理性的服务、事务性的服务。
)4.富于创新。
(能创造性地提出目标和推行目标,能创造性地给被领导者提供服务,而且还能创造性地总结领导经验,将其上升为领导理论。
)5.多重角色。
(亨利·明茨伯格把角色分成:
名誉首脑、领导者、联络官、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创新者、调节人、分配人、谈判人。
)地位与作用:
主体是认识和实践对象性活动的发动者、实施者和责任承担者。
主体性可概括为:
自然性、主动性、主观性、创造性。
领导为了是领导活动的主体,在领导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首先,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
其次,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发动作用。
再次,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统率作用。
被领导者是指在领导者领导下,按照领导的意图,为实现组织目标,从事具体实践活动的个人或团体。
分为两类:
一是绝对被领导者,指在一切社会组织中,不担任任何领导职务和不承担领导责任,不掌握任何领导权力而完全接受别人领导的人;二是相对领导者,即相对于下级而言其是领导者,而相对于上级而言又是被领导者。
本质:
是指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属性。
在原始社会中,氏族成员或部落成员是社会主人。
在阶级社会中的被领导者的本质是被统治者、被压迫者。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被领导者的本质是社会的主人。
特征:
1.服从性。
2.受动性。
(领导者更具有威信、具有影响力、凝聚力和统御力是被领导者受动性成为现实的内在依据。
)3.对象性。
(领导者服务时的对象性。
)4.源泉性。
(这是相对于领导者具有创新性而言的。
领导者开拓创新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来自:
一是在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继承、了解或发现前人实践的产物;二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事件中直接“拿来”的,或是对其强烈愿望、意识意向、创作雏形等进行加工、整理、提炼而成的。
)5.不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较低领导职务。
地位与作用:
第一,被领导者是领导者的对应面。
第二,被领导者起着产生与选择领导者的根本作用。
第三,被领导者对领导效能起决定作用。
(好的被领导者:
一是服从领导。
二是支持领导。
三是要监督领导。
(一是看领导者是否切实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履行职责;其二是对领导者的成绩和能力进行恰当的评价。
))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1.正确处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领导科学的基本问题。
2.领导者与被领导一份关系的内涵非常丰富,贯穿于领导科学的每个范畴。
3.从性质上说,二者的关系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二者的协调统一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二者的冲突。
冲突是因为二者所处的地位不同,观察处理问题的角度不同,各自所代表的利益要求也不同。
领导者与被领导着之间的关系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
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里,他们分工不同,关系主要是:
相互信任的关系,相互促进的关系,相互支持的关系,相互转化的关系,相互监督的关系。
第3章领导的职能和原则
领导职能的含义就是领导的指责和社会功能,它是领导本质的具体体现。
领导职能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1.领导职能是确定合理的组织机构,实现领导科学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2.领导职能是领导活动科学化的依据。
3.领导职能是实现情况是检验领导活动结果的依据。
领导的一般职能㈠引导。
领导的具体任务就是为群众引路和导航,为此就要正确的规划目标、提出任务和制定实现任务的方法。
这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
正确的规划目标是引导的核心。
正确的提出任务是实现领导的中心环节。
科学的制定领导方法是引导的重要内容。
㈡指挥。
指挥就是运用组织权责,发挥领导权威,推动下属为实现既定规划目标任务而努力。
这就是领导者权力的突出表现。
指挥一般可采取命令、说服、示范等三种方式。
命令以强制性为后盾,是一种具有明显学术力的指挥方式,也是一种最常见的指挥方式。
指挥采取说服的方式,是指领导在布置任务时要能够晓之以理,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领导表扬先进,推广经验;以点带面,典型引路;身先士卒,为人表率等,则属于示范的方式。
㈢组织。
组织就是按照目标合理设置机构,建立体制,分配权力,使用人员等,这是实现领导任务的可靠保证。
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组织结构的合理配置,取决于组织结构内在要素的存在形式与组合方式。
组织的力量依靠权力来体现,而权力的授予又以任务为依据。
领导的组织职能还体现在选才用人方面,这既是领导组织职能的基本内容,也是领导的根本任务之一。
组织行为犹如机器运转,每个部门都有明确的位置,每个部件都必须服从整体的要求,每个部件都必需遵循既定的程序,来不得半点差错。
㈣协调。
协调就是领导者运用各种措施和手段,使其所领导的系统外部环境之间以及系统内各部分和组成人员之间通过不断、及时的调整,达到协调一致,相互配合,以前高效地实现领导目标的行为。
协调内容包括:
领导系统与环境的协调;领导系统各部门、各单位的协调;领导各项职能活动之间的协调;领导系统内外人际关系的协调。
形式:
其一是通过积极的促进来达到新的平衡。
其二是通过严肃的纠偏来维护正常的秩序。
原则:
平等、公正、彼此尊重的原则;坚持顾全大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坚持行政目标一致的原则。
目的:
要使各方面的工作有机会配合起来,以取得更大的整体利益。
㈤监督。
监督就是经常检查规划目标任务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确保任务的完成。
实施有效监督,第一位的是确立标准。
领导者首要职责是制定标准。
其次是深入调查。
监督的原则应该是及时有效的。
及时、准确、全面地把握组织活动情况,获得实际的执行情况与既定的执行要求之间的偏差信息,是监督工作由生机活力的标志,也是监督工作是执行的意义所在。
㈥教育。
教育就是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动员、培养、训练,从各方面提高他们的素质,改正错误。
政治思想教育是实现领导决策的保证,尤其成为社会主义国家领导的重要职能之一。
政治思想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立场。
业务技术教育是帮助群众完成具体业务的保证。
(意义:
正确认识和确定领导的一般职能对充分发挥领导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领导的一般职能规定了领导活动的方向,领导者只有在明确自身职责和功能的前提下,才能有所作为,而不致产生方向性错误。
领导的一般职能也制约着领导活动的效能,领导职能发挥的好,领导效能就高,反之,领导活动效能就达不到良好的状态。
)
当代领导的基本职能㈠科学决策。
是领导活动的最基本的职能。
合理的决策程序是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
科学的决策还是一门综合的学问和技术。
当代科学决策的一个特点就是领导者在进行决策工作时借助“外脑”的作用。
这就要求领导者要有一种民主的态度,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一种不逃避责任的使命感。
(决策时注意:
一要善于审时度事,利用机遇;二要不仅实事求是,还要恰如其分,所谓有节,就是恰到好处;三要善于运用冲突,论证中的冲突有利于激发想象力,相反,轻易地“一致”却可能造成假象;四要具有有自我否定的批判意识,这是充分发挥“外脑”作用的主观条件;五要善于评价,可以说,评价能力是决策的基础。
)㈡选才用人。
领导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人的得失。
领导者的选材用人,离不开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
现代人才观认为,但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服务的人,都是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人才并不等于全才,事实上也不存在全才。
在坚持“四化”方针的前提下领导者用人必须注意:
①能级、能质对应。
②优势定位。
③结构优化。
用人艺术,从来不是技艺问题,他同领导者的素质密切有关。
(必须有强烈的求才欲望,积极的求才动机,深厚的爱才情感,果断的用人胆略,敏锐地识才能力和豁达的容才度量,要自觉消除用人的心理障碍。
还要注意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社会心里环境,注意人才的心里保护。
)㈢思想政治工作。
就是以人为对象,解决人的思想观念、思想认识和政治立场问题,从而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自觉地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革命目标而奋斗的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体现在构成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要素的相互关系上。
正确处理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应做到:
1.内容和方法必须适应被教育者的思想发展变化规律。
2.依靠群众力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两个途径,社会途径:
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形成文明的社会风气、正常的社会心理和健康的社会舆论,是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受到社会的抵制和指责,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得到公众的赞扬和效仿。
个体途径:
在一个单位里,充分运用人们自然形成的各种交往和关系,组织互相之间的思想帮助活动)3.教育者必须先受教。
领导原则就是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和遵循的标准和法则。
可分为总原则,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
总原则和基本选择是基本行为原则。
领导的总原则㈠党的基本路线选择。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这条路线的简明而准确地概括。
㈡实事求是原则。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条根本的思想路线和核心。
㈢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此原则也就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
基本内容:
①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②各级领导机关,除派出机关以外,均有民主选择产生;③各级代表大会产生本级委员会,各级委员会均向本级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④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群众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地解决各自职责范围内的问题;⑤各级组织都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重大问题,都要通过集体讨论后才能作出决定;⑥上下级组织要互相沟通,互通情报,互相支持、配合和监督,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保证领导者活动处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人民利益的领导者的权威。
㈣群众路线原则。
要求:
①各级领导者要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的观点;②要正确认识无产阶级领导者是人民群众和社会的公仆的本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服务的观点;③要以群众的利益为准则,树立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④要正确认识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发展前进的真正动力,树立相信和依靠群众的观点;⑤要用正确的方法领导群众,最根本的是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领导的基本原则㈠统一领导原则。
统一领导原则要求领导活动在一定时期内必须有统一的意志、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行为规范。
统一领导是领导的实质内涵,是领导活动成立的原因。
统一领导有两方面的意思:
①组织体制应该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
②人员序列应该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
需解决的关系:
②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②处理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
㈡分层领导原则。
这就是要在领导系统中建立合理的层次系列,掌握适当的领导幅度,正确处理层次之间的关系。
首先,分层领导有领导幅度所决定。
其次,分层领导与领导职能相适应。
再次,分层领导应该促进领导工作的有效性。
㈢系统整体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领导者用系统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问题,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形成最佳的整体效能。
领导工作最重要、最实际的工作就是要以战略的目光处理局部问题,善于协调各个局部工作之间的关系,形成合理的结构,发挥交叉关系,获得最佳的整体效应。
㈣权责一致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各级领导者都应具备一定的职务、权力、责任和利益,并使他们相互一致,努力做到事有人管,管事有权,权连其责,利益与成绩相关。
职务与权力分离,就会使领导出现“虚位”。
权力与责任的分离是官僚主义产生与泛滥的基础。
职务与利益相脱离会使领导工作缺乏必要的动力。
㈤民主公开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在领导活动中必须高度重视发扬民主,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意义:
贯彻民主公开原则,能较好地体现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
贯彻民主公开原则,将有助于领导决策。
贯彻民主公开原则,办事程序公开,是群众对领导实行民主监督的前提。
贯彻民主公开的原则,也是提高领导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㈥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这主要指工作中重大问题要由领导集体讨论和决定,集体决定的事情就要分头去办,各负其责,失职者要追究责任。
集体领导要求:
①正确区别一般问题和重大问题,不可事无巨细一概交由集体讨论;②集体领导必须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不能借口集体领导而无人负责,互相推诿扯皮;③上级领导不能借口集体领导,随便干预下级职权范围内的事情。
分工负责要求:
①必须明确每个领导成员的职责和权力范围,并根据工作岗位确定各自相应的政治、工作和法律责任;②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包括质量、数量标准以及时限要求等;③把考核结果和相应的奖惩措施结合起来,体现奖优罚劣原则;④分工负责必须以相互支持和配合为前提,以共同实现领导总体目标要求的任务为己任。
第4章领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领导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