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对点训练+通关训练》专题8 电路.docx
- 文档编号:10985780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37
- 大小:519.63KB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对点训练+通关训练》专题8 电路.docx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对点训练+通关训练》专题8 电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对点训练+通关训练》专题8 电路.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对点训练+通关训练》专题8电路
2014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对点训练+通关训练》:
专题8 电路
考点1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串并联电路 焦耳定律
1.两电阻R1、R2的电流I随电压U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其中R1的图线与纵轴的夹角和R2的图线与横轴的夹角都是θ=30°.若将R1、R2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则通电后R1、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P1∶P2等于(C)
A.1∶
B.3∶
C.1∶3D.3∶1
2.(多选)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两端加上恒定电压U时,通过金属导线的电流强度为I,金属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若将金属导线均匀拉长,使其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仍给它两端加上恒定电压U,则此时(BC)
A.通过金属导线的电流为
B.通过金属导线的电流为
C.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
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
解析:
金属导线被拉长为原来的2倍后,其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由R=ρ
可知其电阻为4倍,两端加同一电压U,其电流为原来的四分之一,B正确;由I=nqvS,可知v为原来的
,C正确.
3.一只标有“220V,60W”的白炽灯泡,加在其两端的电压U由零逐渐增大到220V,在这一过程中,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与选项中所给的四种情况比较符合的是(C)
解析:
白炽灯泡中的电流由零开始逐渐增大,灯丝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在图像上某点到原点连线的斜率应越来越大,B正确.
4.电子产品制作车间里常常使用电烙铁焊接电阻器和电容器等零件,技术工人常将电烙铁和一个灯泡并联使用,灯泡还和一只开关串联,然后再接到市电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开关接通时比开关断开时消耗的总电功率大
B.开关接通时,灯泡熄灭,只有电烙铁通电,可使消耗的电功率减小
C.开关断开时,灯泡发光,电烙铁也通电,消耗的总功率增大,但电烙铁发热较少
D.开关断开时,灯泡发光,可供在焊接时照明使用,消耗总功率不变
5.(多选)一个T型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0Ω,R2=120Ω,R3=40Ω.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V,内阻忽略不计.则(AC)
A.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Ω
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Ω
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0V
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80V
6.(2012·四川卷)四川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指出,若按现有供水能力测算,我省供水缺口极大,蓄引提水是目前解决供水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某地要把河水抽高20m,进入蓄水池,用一台电动机通过传动效率为80%的皮带,带动效率为60%的离心水泵工作.工作电压为380V,此时输入电动机的电功率为19kW,电动机的内阻为0.4Ω.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kg/m3,重力加速度取10m/s2.求:
(1)电动机内阻消耗的热功率;
(2)将蓄水池蓄入864m3的水需要的时间(不计进、出水口的水流速度).
解析:
(1)设电动机的电功率为P,则P=UI①
设电动机内阻r上消耗的热功率为Pr,则Pr=I2r②
代入数据解得Pr=1×103W③
(2)设蓄水总质量为M,所用抽水时间为t.已知抽水高度为h,容积为V,水的密度为ρ,则
M=ρV④
设质量为M的河水增加的重力势能为ΔEp,
则ΔEp=Mgh⑤
设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0,则P0=P-Pr⑥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P0t×60%×80%=ΔEp⑦
代入数据解得t=2×104s
考点2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直流电路的动态问题
1.(2011·海南卷)如图所示,E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R1、R2、R3为定值电阻,S0、S为开关,
与
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初始时,S0与S均闭合,现将S断开,则(B)
A.
的读数变大,
的读数变小
B.
的读数变大,
的读数变大
C.
的读数变小,
的读数变小
D.
的读数变小,
的读数变大
2.(多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6V,内阻r=1Ω,电阻R1=6Ω,R2=5Ω,R3=3Ω,电容器的电容C=2×10-5F.若将开关S闭合,电路稳定时通过R2的电流为I;断开开关S后,通过R1的电荷量为q.则(AD)
A.I=0.75AB.I=0.5A
C.q=2×10-5CD.q=1×10-5C
3.如图所示,直线A是电源的路端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图线,直线B、C分别是电阻R1、R2的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若将这两个电阻分别接到该电源上,则(A)
A.R1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效率高
B.R2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效率高
C.R1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大
D.电源的输出功率一样大
4.如图所示为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得到的U-I图线.用此电源与三个阻值均为3Ω的电阻连接成电路,测得路端电压为4.8V.则该电路可能为(B)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2Ω,R2=R3=4Ω,当开关K接a时,R2上消耗的电功率为4W,当开关K接b时,电压表示数为4.5V,试求:
(1)开关K接a时,通过电源的电流和电源两端的电压;
(2)开关K接b时,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3)开关K接c时,通过R2的电流.
解析:
(1)K接a时,R1被短路,外电阻为R2,根据电功率公式可得
通过电源的电流I1=
=1A,
电源两端的电压U1=
=4V.
(2)K接a时,有E=U1+I1r=4+r,①
K接b时,R1和R2串联,
R外′=R1+R2=6Ω,
通过电源的电流I2=
=0.75A,
这时有:
E=U2+I2r=4.5+0.75r.②
联立①②式得:
E=6V,r=2Ω.
(3)K接c时,R总=R1+r+R23=6Ω,
总电流I3=E/R总=1A,
通过R2的电流I′=
I3=0.5A.
考点3 实验: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1.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由ρ=
可知,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影响最大的是(A)
A.导线直径d的测量B.电压U的测量
C.电流I的测量D.导线长度的测量
解析:
四个选项中的四个物理量对金属丝的电阻率均有影响,但影响最大的是直径d,因为在计算式中取直径的平方.
2.(多选)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BD)
A.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全长,且测量三次,算出其平均值,然后再将金属丝接入电路中
B.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
C.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多次测量后算出平均值
D.实验中应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
解析:
实验中应测量出金属丝接入电路中的有效长度,而不是全长;金属丝的电阻很小,与电压表内阻相差很大,使金属丝与电压表并联,电压表对它分流作用很小,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A、C错误,B、D正确.
3.如图所示是一些准备用来测量待测电阻Rx阻值的实验器材,器材及其规格列表如下:
器材
规格
待测电阻Rx
阻值在900Ω~1000Ω之间
电源E
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9.0V
电压表
量程2.0V,内阻r1=1000Ω
电压表
量程5.0V,内阻r2=2500Ω
电流表A
量程3.0A,内阻r=0.10Ω
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约100Ω,额定电流0.5A
开关S、导线若干
为了能正常进行测量并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实验要求测量时电表的读数大于其量程的一半,而且调节滑动变阻器能使电表读数有较明显的变化.请用实线代替导线,在所给的实验器材图中选择若干合适的器材,连成满足要求的测量Rx阻值的电路.
解析:
通过待测电阻的最大电流Im=0.01A=10mA,故电流表A不能大角度偏转,故不能选电流表.可考虑用电压表测电流,V1的最大电流IV1=0.002A=2mA,V2的最大电流IV2=0.002A=2mA.若将V1与Rx串联再与V2并联,则两支路电阻相差不大,两电压表指针偏角比较接近,且能够大角度偏转.要求调节滑动变阻器能使电表读数有明显的变化,应采用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
[答案]如下图所示:
4.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测量:
(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其中一次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金属丝的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图中读数为 24.12 c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选不同的位置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d.其中一次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读数为 0.511 mm.
(2)采用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电阻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偏小 (填“偏大”或“偏小”).最后由公式ρ=
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用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解析:
(1)金属丝的长度为24.12cm~24.14cm均可,直径读数为0.510mm~0.513mm均可.
(2)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由于电压表的内阻不是无穷大,电压表有分流,从而电流表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由R=
可知,电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由R=ρ
,R=
,可得ρ=
.
5.(2011·浙江卷)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实验中,为了探究3根材料未知,横截面积均为S=0.20mm2的金属丝a、b、c的电阻率,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M为金属丝c的左端点,O为金属丝a的右端点,P是金属丝上可移动的接触点.在实验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始终为I=1.25A.电压表读数U随OP间距离x的变化如下表:
x/mm
600
700
800
900
1000
1200
1400
U/V
3.95
4.50
5.10
5.90
6.50
6.65
6.82
x/mm
1600
1800
2000
2100
2200
2300
2400
U/V
6.93
7.02
7.15
7.85
8.50
9.05
9.75
(1)绘出电压表读数U随OP间距离x变化的图线;
(2)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ρ,并进行比较.
解析:
(1)作图如下:
(2)ρ=
ρa=
Ω·m=1.04×10-6Ω/m
ρb=
Ω·m=9.6×10-8Ω/m
ρc=
Ω·m=1.04×10-6Ω/m
通过计算可知,金属丝a与c电阻率相同,远大于金属丝b的电阻率.
电阻率的允许范围
ρa:
0.96×10-6~1.10×10-6Ω/m
ρb:
8.5×10-8~1.10×10-7Ω/m
ρc:
0.96×10-6~1.10×10-6Ω/m
6.(2012·山东卷)在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待测金属丝:
Rx(阻值约4Ω,额定电流约0.5A);
电压表:
V(量程3V,内阻约3kΩ);
电流表:
A1(量程0.6A,内阻约0.2Ω);
A2(量程3A,内阻约0.05Ω);
电源:
E1(电动势3V,内阻不计);
E2(电动势12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约20Ω);
螺旋测微器:
毫米刻度尺;开关S;导线.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 1.773(1.771~1.775均正确) mm.
(2)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流表应选 A1 ,电源应选 E1 (均填器材代号),请画出电路原理图.
解析:
(1)先读固定尺1.5mm,再读可动尺27.3×0.01mm=0.273mm,最后读数为(1.5+0.273)mm=1.773mm.
(2)电压表量程为3V,根据电路连接安全的原则,所以电源选E1,待测电阻额定电流为0.5A,所以电流表中电流都不超量程,根据读数准确的原则,选A1.
因为Rx<
,属于小电阻,小电阻电流表外接误差小.
考点4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1.(2011·重庆卷)在测量小灯泡伏安特性实验中,同学们连接的电路中有四个错误电路,如图所示.电源内阻不计,导线连接良好,若将滑动的变阻器的触头置于左端,闭合S,在向右端滑动触头过程中,会分别出现如下四种现象:
a.小灯泡L不亮;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
b.小灯泡L亮度增加;电流表示数增大
c.小灯泡L开始不亮后来忽然发光;电流表从示数不为零到线圈烧断
d.小灯泡L不亮;电流表从示数增大到线圈烧断
与上述abcd四种现象对应的电路序号为(A)
A.③①②④B.③④②①
C.③①④②D.②①④③
解析:
①图当向右滑动过程中,L电压逐渐增大,小灯泡亮度将增加,电流表示数将增大(电阻减小);②图中开始电流表示数不为0且将灯短路,灯不发光,当电阻减小到一定值时,电表流被烧坏断路,灯泡会突然发光;③图中电压表内阻很大,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很小几乎为0,灯电流更小,不发光;④图中电流表将灯泡短路,灯泡不发光,而当向右移动滑片,电流表示数将增大最后被烧坏.
2.某同学测绘标有“4.8V,0.3A”小灯泡的电功率随电压变化的图像,要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从0至4.8V连续变化,为了使测量尽可能地准确,除了导线和开关外,可供选择的仪器还有:
A.电流表:
量程0~0.6A,内阻约为1Ω
B.电流表:
量程0~3A,内阻约为0.2Ω
C.电压表:
量程0~6V,内阻约为2kΩ
D.电压表:
量程0~15V,内阻约为4.5kΩ
E.滑动变阻器:
阻值范围0~20Ω,额定电流2A
F.滑动变阻器:
阻值范围0~2kΩ,额定电流0.5A
G.电池组:
电动势6V,内阻约为1Ω
(1)选用的器材代号为 ACEG ;
(2)画出实验电路图;(如解析图)
(3)如果根据实验测量的数据描出P-U图线如图所示,则小灯泡在1.5V电压下的电阻值为R= 2.25 Ω.
解析:
(1)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4.8V,额定电流为0.3A,电压表选择C,电流表选择A.由于使小灯泡两端电压由0至4.8V连续变化,应采用分压电路,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宜太大,应选E;
(2)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16Ω,
>
,因此选用电流表外接法,电路如图所示;
(3)由图像可得小灯泡在电压为1.5V时功率为1.0W,故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R=
=2.25Ω.
3.我们平常所用的铅笔芯中含有石墨,能导电.某同学设计了探究铅笔芯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通过铅笔芯的电流和其两端的电压):
U/V
0.00
0.40
0.80
1.20
1.60
2.00
I/A
0.00
0.10
0.18
0.28
0.38
0.48
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为1.0Ω)
B.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为0.1Ω)
C.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3kΩ)
D.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15kΩ)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2A)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kΩ,额定电流0.5A)
(1)除长约14cm的中华绘图2BD铅笔芯、稳压直流电源G(6V)、开关和带夹子的导线若干外,还需选用的其他器材有 ACE (填选项前字母);
(2)在虚线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如下图甲)
(3)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铅笔芯的I-U图线.(如上图乙)
解析:
(1)实验所得数据中,电压值小于3V,电流值都小于0.6A,又由于稳压直流电源G电动势为6V,所以电压表应选V1,电流表选A1.因电压、电流值均从0调节,故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且选用小阻值的滑动变阻器R1.
(2)从表中数据可看出,铅笔芯的阻值大约为4Ω<
,所以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3)因本实验为探究铅笔芯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所以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中找出后应用一条平滑的曲线去连接各点,可以得出,铅笔芯的I-U图线应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
4.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所用器材有:
小灯泡(2.5V,0.6W),滑动变阻器,多用电表,电流表,学生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中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请根据实验原理图甲完成实物图乙中的连线.
图甲
图乙
(2)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 a(或左) 端,为使小灯泡亮度增加,P应由中点向 b(或右) 端滑动.
(3)下表为电压等间隔变化测得的数据,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实验图像,必须在相邻数据点 ab 间多测几组数据(请填写“ab”“bc”“cd”“de”或“ef”)
数据点
a
b
c
d
e
f
U/V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I/A
0.000
0.122
0.156
0.185
0.216
0.244
解析:
(1)与电压表几千欧相比,小灯泡的电阻算小电阻,所以电流表必须外接,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电压从0开始逐渐变大,所以滑动变阻器必须与电源分压连接.
(2)从a端开始,小灯泡电压为零,向b端移动,对小灯泡所加电压逐渐变大.
(3)ab之间电流增加了0.122A,其他段电流增加了0.03A左右.所以需要在ab之间将电流分为0.030A、0.060A、0.090A,分别测量相应的电压值.
5.(2012·安徽卷)图为“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的实物电路图,已知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前,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使它靠近变阻器左端的接线柱 ;
②闭合开关后,逐渐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增加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多组读数,直至电压达到额定电压 ;
③断开开关……根据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小灯泡灯丝的伏安特性曲线.
(2)在虚线框中画出与实物电路相应的电路图.
考点5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下面给出了多种用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既能减小偶然误差,又直观、简便的方法是(C)
A.测出两组I、U的数据,代入方程组E=U1+I1r和E=U2+I2r,求出E、r
B.多测几组I、U的数据,求出几组E、r,最后分别求出其平均值
C.测出多组I、U的数据,画出U-I图像,再根据图像求E、r
D.多测出几组I、U的数据,分别求出I和U的平均值,用电压表测出断路时的路端电压即为电动势,再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内阻r
解析:
A项中只取了两组数据,实验误差大;若有的数据误差很大,用B项的方法无法排除;D项中取I、U的平均值毫无意义;故选C项.
2.两个电源a、b的U-I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B)
A.电源a的内阻较小,电动势较大
B.电源a的内阻较大,电动势较大
C.电源b的电阻较小,电动势较大
D.电源b的内阻较大,电动势较大 解析:
在U-I图像上,U轴的截距代表电动势的大小,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内阻的大小,故B正确.
3.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池的内阻较小,为了防止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一个定值电阻R0起保护作用.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电流表(量程0.6A 3A)
(b)电压表(量程3V 15V)
(c)定值电阻(阻值1Ω,额定功率5W)
(d)定值电阻(阻值10Ω,额定功率10W)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额定电流2A)
(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Ω、额定电流1A)
那么:
(1)要正确完成实验,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 3 V,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 0.6 A;R0应选择 1 Ω的定值电阻,R应选择阻值范围是 0~10 Ω的滑动变阻器.
(2)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电流表读数总是比电池实际输出电流小 .
解析:
(1)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1.5V,电压表选3V的量程,因实验要求的电流不要太大,电流表选0.6A的量程,又因为实验要求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不宜太小,定值电阻选1Ω,又因对滑动变阻器要求便于调节,所以滑动变阻器选0~10Ω.
(2)电压表读出的是路端电压,电流表的读数IA,干路电流I=IA+IV,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4.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已知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V左右,内阻为1Ω左右,电压表(0~3V,3kΩ),电流表(0~0.6A,1.0Ω),滑动变阻器有R1(0~10Ω,2A)和R2(0~100Ω,0.1A)各一只.
(1)在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R1 (填“R1”或“R2”).
(2)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
乙
解析:
(1)R2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1A,不能满足实验的要求,再者为了实验中便于调节,滑动变阻器应选R1;
(2)实物连接图如上图所示.
5.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所用电路如图甲所示,一位同学测得的6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甲
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I/A
0.12
0.20
0.31
0.32
0.50
0.57
电压U/V
1.37
1.32
1.24
1.18
1.10
1.05
(1)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图乙中作出U-I图线.
乙
(2)根据图线求出电池的电动势E= 1.46 V,电池的内电阻r= 0.71 Ω.
(3)若不作出图线,只选用其中两组U和I的数据,用公式E=U+Ir,列方程求E和r,这样做可能得出误差很大的结果,其中选用第 3 组和第 4 组的数据,求得E和r误差最大.
解析:
(1)图线如上图所示.
(2)由直线与纵轴的交点可读出电动势E=1.46V,再读出直线与横轴的交点的坐标(0.65,1.0),连同得出的E值代入E=U+Ir中,得r=
≈0.71Ω.
(3)选用第3组和第4组数据求得的E和r误差最大.选用这两组数据求E和r,相当于过图中3和4的两点作一直线,利用此直线求出E和r,而此直线与所画的直线偏离最大,实际上,第4组数据不合理,已经排除.
6.(2012·福建卷)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一块电池的电动势E.
(1)先直接用多用电表测定该电池电动势.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多用电表表盘示数如图,其示数为 9.4 V.
(2)然后,用电压表
、电阻箱R、定值电阻R0、开关S、若干导线和该电池组成电路,测定该电池电动势.
(Ⅰ)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成完整电路.
(Ⅱ)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阻值R,读出电压表
相应示数U.该学习小组测出大量数据,分析筛选出下表所示的R、U数据,并计算出相应的1/R与1/U的值.请用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并作出1/U-1/R图线.
R(Ω)
166.7
71.4
50.0
33.3
25.0
20.0
U(V)
8.3
5.9
4.8
4.2
3.2
2.9
1/R(×10-2Ω-1)
0.60
1.40
2.00
3.00
4.00
5.00
1/U(V-1)
0.12
0.17
0.21
0.24
0.31
0.35
(Ⅲ)从图线中可求得E= 9.5~11.1 V.
考点6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1.用多用电表探测图所示黑箱发现:
用直流电压挡测量,E、G两点间和F、G两点间均有电压,E、F两点间无电压;用欧姆挡测量,黑表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对点训练+通关训练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对点训练+通关训练专题8 电路 物理 二轮 复习 训练 通关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