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九下课外古诗十首 从军行.docx
- 文档编号:10981864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55.69KB
25九下课外古诗十首 从军行.docx
《25九下课外古诗十首 从军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九下课外古诗十首 从军行.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5九下课外古诗十首从军行
25课外古诗十首之一
从军行
第一课时
主备:
总课时_______时间________周次______星期_______审核:
九年级集备组【教学目标】
1、了解十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十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反复读诵,体会十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4、背诵并默写十首诗。
5、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
1、把握诗歌诵读要领,诵读背诵诗歌。
2、感悟诗歌感情,揣摩诗歌语言,学会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内容简析】
《从军行·烽火照西京》是唐代诗人杨炯的代表作品。
全诗八句,共四十字,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令人感动。
【原文】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注释】
⑴从军行:
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
⑵烽火照西京:
意思是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
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
边塞筑有烽火台,备柴草,遇有敌情,即举火告警,各台递相传报。
⑶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意思是将军领了兵符奉命出征,统率强悍的骑兵包围了龙城。
牙璋,古代发兵时所用的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成牙状。
凤阙,阙名,在汉代建章宫外,上有金凤,这里泛指皇宫。
龙城,匈奴祭祀天地祖先神鬼的地方,为匈奴的政治中心地。
⑷雪暗凋旗画:
意思是大雪弥漫,天色昏暗,使军旗上的图案颜色变得模糊暗淡了。
⑸百夫长:
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译文】
报警的烽火传到了长安,
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调兵的符令刚出了宫门,
将军的骑士就直捣龙城。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
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
我羡慕百夫长冲锋陷阵,
谁还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作品鉴赏】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
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
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
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
“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
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
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
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第四句“铁骑绕龙城”,说明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
“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
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
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
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
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
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
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诗的最后两句: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
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
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
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
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
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
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杰很不满当时纤丽绮靡的诗风,他们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过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杨炯此诗的风格就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
尤其是这样一首描写金鼓杀伐之事的诗篇,却用具有严格规矩的律诗形式来写,很不简单。
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除第一联外,三联皆对。
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同一句中也对,如“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
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这在诗风绮靡的初唐诗坛上是很难能可贵的。
【作者简介】杨炯
(650-约693)唐代诗人。
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
公元659年(显庆四年)举神童。
公元676年(上元三年)应制举及第。
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
公元685年(武后垂拱元年)坐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出为梓州司法参军。
公元690年(天授元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
公元692年(如意元年)秋后迁盈川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官。
世称“杨盈川”。
他与王勃、骆宾王、卢照邻齐名,世称“王杨卢骆”,为“初唐四杰”。
工诗,擅长五律,其边塞诗较著名。
25课外古诗十首之二
月下独酌
第二课时
主备:
总课时_______时间________周次______星期_______审核:
九年级集备组【教学目标】1、了解十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2、了解十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反复读诵,体会十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4、背诵并默写十首诗。
5、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1、把握诗歌诵读要领,诵读背诵诗歌。
2、感悟诗歌感情,揣摩诗歌语言,学会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内容简析】
题目是“月下独酌”,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
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表现了诗人难以排解的孤独。
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
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孤独、冷清的感受。
【原文】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作品赏析】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辨析方法。
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
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
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近似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
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过来,连他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这是“立”。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
至于那影子,虽然像陶潜所说的“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影答形》),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诗人姑且暂时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时行乐。
“顾影独尽,忽焉复醉。
”(陶潜饮酒诗序)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说得虚无不可测,推翻了前案,这是“破”。
诗人已经渐渐进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
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倾听佳音;舞时诗人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好像在他共舞。
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诗人一往情深。
这又是“立”。
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诗人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最后的结论。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
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
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表现了诗人难以排解的孤独。
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
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孤独、冷清的感受。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自称与李唐皇室同宗,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
少年时居住在四川,读书学道。
二十五岁出川远游,先后居住在安陆、鲁郡。
在此期间曾西入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后来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不久因受谗言出京,漫游各地。
安史之乱起,为了平叛,加入永王李军幕僚;后来永王为唐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
遇赦东归,投奔族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不久病逝。
他因写诗而闻名,为当时的人们所激赏,称赞他的诗可以“泣鬼神”。
他以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
25课外古诗十首之三
羌村三首(之三)
第三课时
主备:
总课时_______时间________周次______星期_______审核:
九年级集备组【教学目标】1、了解十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2、了解十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反复读诵,体会十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4、背诵并默写十首诗。
5、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1、把握诗歌诵读要领,诵读背诵诗歌。
2、感悟诗歌感情,揣摩诗歌语言,学会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内容简析】《羌村》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三首五言诗。
这组诗是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杜甫在左拾遗任上因上书援救房琯而触怒唐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南)探家时所作。
三首诗内容各异,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杜甫回家省亲时的生活片断,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唐代安史之乱中黎民苍生饥寒交迫、妻离子散、朝不保夕的悲苦境况。
这三首诗蝉联而下,构成了诗人的“还乡三部曲”,也构成了一幅“唐代乱离图”。
【原文】
羌村三首(之三)杜甫
群鸡正乱叫,
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
始闻叩柴荆⒀。
父老四五人,
问我久远行⒁。
手中各有携,
倾榼浊复清⒂。
莫辞酒味薄⒃,
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⒄,
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⒅:
艰难愧深情⒆!
歌罢仰天叹⒇,
四座泪纵横。
【注释】
⒀柴荆,犹柴门,也有用荆柴、荆扉的。
最初的叩门声为鸡声所掩,这时才听见,所以说“始闻”。
按养鸡之法,今古不同,南北亦异。
《诗经》说“鸡栖于埘”,汉乐府却说“鸡鸣高树颠”,又似栖于树。
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谓“黄河流域养鸡,到唐代还一直有让它们栖息在树上的,所以杜甫诗中还有‘驱鸡上树木’的句子”。
按杜甫《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末云“庭树鸡鸣泪如线”。
湖城在潼关附近,属黄河流域,诗作于将晓时,而云“庭树鸡鸣”,尤足为证。
驱鸡上树,等于赶鸡回窝,自然就安静下来。
⒁“问”是问遗,即带着礼物去慰问人,以物遥赠也叫做“问”。
父老们带着酒来看杜甫,所以说“问我”。
⒂榼(kē),酒器。
浊清,指酒的颜色。
⒃苦辞酒味薄,是说苦苦地以酒味劣薄为辞。
苦辞,就是再三地说,觉得很抱歉似的,写出父老们的淳厚。
下面并说出酒味薄的缘故。
苦辞、苦忆、苦爱等也都是唐人习惯语,刘叉《答孟东野》诗:
“酸寒孟夫子,苦爱老叉诗。
”都不含痛苦或伤心的意思。
苦辞,一作“莫辞”。
⒄兵革,一作“兵戈”,指战争。
⒅请为父老歌,一来表示感谢,二来宽解父老。
但因为是强为欢笑,所以“歌”也就变成了“哭”。
⒆这句就是歌词。
“艰难”二字紧对父老所说的苦况。
来处不易,故曰艰难。
惟其出于艰难,故见得情深,不独令人感,而且令人愧。
从这里可以看到人民的品质对诗人的感化力量。
⒇杜甫是一个“自比稷与契”、“穷年忧黎元”的诗人,这时又正作左拾遗,面对着这灾难深重的“黎元”,而且自己还喝着他们的酒,哪得不叹?
哪得不仰天而叹以至泪流满面呢?
【译文】
成群的鸡正在乱叫,客人来时,鸡又争又斗。
把鸡赶上了树端,这才听到有人在敲柴门。
四五位村中的年长者,来慰问我由远地归来。
手里都带着礼物,倒上一杯杯的浊酒和清酒。
一再解释说:
“酒味为什么淡薄,是由于田地没人去耕耘。
战争尚未停息,孩儿全都东征去了。
”
请让我为父老歌唱,在艰难的日子里,感谢父老携酒慰问的深情。
吟唱完毕,我不禁仰天长叹,在座的客人也都热泪纵横不绝,悲伤之至
【创作背景】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爆发的“安史之乱”,不仅使一度空前繁荣的大唐王朝元气大伤,更给天下百姓带来难以言喻的深重苦难。
次年,长安陷落。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与平民百姓一样,不幸被战争的狂潮所吞噬,开始了辗转流离的生活,亲身体验了战祸的危害。
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旧历五月,刚任左拾遗不久的杜甫因上书援救被罢相的房琯,触怒肃宗,差点没砍掉脑袋,但从此肃宗便很讨厌他,闰八月,便命他离开凤翔。
诗人此行从凤翔回鄜州羌村探望家小,这倒给诗人一个深入民间的机会。
杜甫回羌村前已有十多个月没和家里通音信了,由于兵荒马乱,情况不明,传说纷纭,杜甫当时的心情十分焦虑。
乱离中的诗人历尽艰险,终于平安与家小相聚,此事令他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著名的组诗《羌村》三首。
【作品鉴赏】
这三首诗是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杜甫从左拾遗任上被放还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南)探家时所作。
关于这组诗,《古唐诗合解》这样评说:
“三首哀思苦语,凄恻动人。
总之,身虽到家,而心实忧国。
实境实情,一语足抵人数语。
”足见这组诗所蕴含的社会现实内容。
第三首,叙述邻里携酒深情慰问及诗人致谢的情景。
通过父老们的话,反映出广大人民的生活。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群鸡的争斗乱叫也是暗喻时世的动荡纷乱,同时,这样的画面也是乡村特有的。
正是鸡叫声招来了诗人出门驱赶群鸡、迎接邻里的举动,“驱鸡上树木,始闻扣柴荆”,起首四句,用语简朴质实,将乡村特有的景致描绘了出来,而这种质朴,与下文父老乡邻的真挚淳厚的情谊相契合。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父老”说明了家里只有老人,没有稍微年轻的人,这位后文父老感伤的话张本,同时为下文的“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作铺垫“问”有问候、慰问之义,同时在古代还有“馈赠”的进一步含义,于是又出现“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两句,乡亲们各自携酒为赠,前来庆贺杜甫的生还,尽管这些酒清浊不一,但体现了父老乡亲的深情厚意。
由于拿不出好酒,乡亲们再三地表示歉意,并说明原因: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连年战祸,甚至连未成年的儿童也被征上了前线,由此体现出战乱的危害,短短四句,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由小小的“酒味薄”一事折射出“安史之乱”的全貌,这首诗也由此表现了高度的概括力。
最后四句写诗人以歌作答,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父老乡邻的关怀慰问令诗人万分感动,为表示自己的谢意,诗人即兴作诗,以歌作答。
“愧”字含义丰富,既有“惭愧”意,又有“感激”、“感谢”意,而“惭愧”和“愧疚”的成分更多一些。
面对淳朴诚实的父老乡亲,诗人深感时局危难,生活艰困,可又未能为国家为乡亲造福出力,所以不但心存感激,而且感到惭愧。
结局两句将诗情推向极至,“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诗人长歌当哭,义愤填膺,悲怆感慨之情骤然高涨。
“百虑”化作长歌咏叹,这一声长叹意味深长,饱含无奈和痛楚,诗人对国事家事的沉痛忧虑让四座乡邻大受感染,产生共鸣,举座皆是涕泪纵横。
听者与歌者所悲感者不尽相同,但究其根源皆由是安史之乱引发。
诗人的情感思绪已不仅仅是个人的,它能代表千千万万黎民苍生、爱国志士的心声。
杜甫的诗人形象在作品中已经由“小我”升华为“大我”,“纵横”之泪是感时局伤乱世之泪,是悲国破悼家亡之泪,组诗潜藏着的情感暗流在结尾处如破堤之水奔涌而出,悲怆之情推倒了最高点,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杜甫的《羌村》三首与“三吏”、“三别”等代表作一样,具有高度的典型意义。
虽然作品讲述的只是诗人乱后回乡的个人经历,但诗中所写的“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等亲人相逢的情景,以及“邻人满墙头,感叹亦唏嘘”的场面,绝不只是诗人一家特有的生活经历,它具有普遍意义。
这组诗真实地再现了唐代“安史之乱”后的部分社会现实:
世乱飘荡,兵革未息,儿童东征,妻离子散,具有浓烈的“诗史”意味。
在艺术上,诗人熔叙事、抒情、写景于一炉,结构严谨,语言质朴,运用今昔对比,高度概括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集中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三章诗不仅在形式上连绵一体,而且很好地引导读者进行联想和想象,使得这组诗的意蕴超越了其文字本身而显得丰富深厚。
杜甫的《羌村》三首用诗人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反映出安史之乱的严重危害,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诗文功底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
杜审言之孙。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
漫游各地。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识。
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
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
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
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继承《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
25课外古诗十首之四
登楼
第四课时
主备:
总课时_______时间________周次______星期_______审核:
九年级集备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了解十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2、了解十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反复读诵,体会十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4、背诵并默写十首诗。
5、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1、把握诗歌诵读要领,诵读背诵诗歌。
2、感悟诗歌感情,揣摩诗歌语言,学会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作品信息】作品名称:
登楼创作年代:
唐代
作者:
杜甫选自:
《杜诗详注》
作品体裁:
近体诗格律:
七言律诗
【原文】
登楼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作品注释】
(1)客心:
客居者之心。
(2)锦江:
即濯锦江,流经成都的岷江支流。
成都出锦,锦在江中漂洗,色泽更加鲜明,因此命名濯锦江。
来天地:
与天地俱来。
(3)玉垒浮云变古今:
是说多变的政局和多难的人生,捉摸不定,有如山上浮云,古往今来一向如此。
玉垒:
山名,在四川灌县西、成都西北。
变古今:
与古今俱变。
(4)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这位两句是说唐代政权是稳固的,不容篡改,吐蕃还是不要枉费心机,前来侵略。
唐代宗广德年间九月,吐蕃军队东侵,泾州刺史高晖投降吐蕃,引导吐蕃人攻占唐都长安,唐代宗东逃陕州。
十月下旬,郭子仪收复长安。
十二月,唐代宗返回京城。
同年十二月,吐蕃人又向四川进攻,占领了松州、维州等地。
北极:
星名,北极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
终不改:
终究不能改,终于没有改。
西山:
指今四川省西部当时和吐蕃交界地区的雪山。
寇盗:
指入侵的吐蕃集团。
(5)后主:
刘备的儿子刘禅,三国时蜀国之后主。
曹魏灭蜀,他辞庙北上,成亡国之君。
还祠庙:
意思是,诗人感叹连刘禅这样的人竟然还有祠庙。
这事借眼前古迹慨叹刘禅荣幸佞臣而亡国,暗讽唐代宗信用宦官招致祸患。
成都锦官门外有蜀先主(刘备)庙,西边为武侯(诸葛亮)祀,东边为后主祀。
还:
仍然。
(6)聊为:
不甘心这样做而姑且这样做。
梁父吟:
古乐府中一首葬歌。
《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借以抒发空怀济世之心,聊以吟诗以自遣。
[1]
【作品译文】
登楼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发伤心;
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外登临。
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
从古到今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
大唐的朝廷真像北极星不可动摇;
吐蕃夷狄莫再前来骚扰徒劳入侵。
可叹刘后主那么昏庸还立庙祠祀;
日暮时分我要学孔明聊作梁父吟。
[2]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春,杜甫在成都所写。
当时诗人客居四川已是第五个年头。
上一年正月,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安史之乱平定;十月便发生了吐蕃攻陷长安、立傀儡、改年号,代宗奔逃陕州的事;不久郭子仪收复京师。
年底,吐蕃又破松、维、保等州(在今四川北部),继而再攻陷剑南、西山诸州。
诗中“西山寇盗”即指吐蕃,“万方多难”也以吐蕃入侵为最烈,同时,也指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日益衰败景象
【作品赏析】
首联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
在这样一个万方多难的时候,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然繁花触目,诗人却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伤感,更加黯然心伤。
花伤客心,以乐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反衬手法。
在行文上,先写诗人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再说是由于万方多难的缘故,因果倒装,起势突兀;“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锦江”、“玉垒”是登楼所见。
诗人凭楼远望,锦江流水挟着蓬勃的春色从天地的边际汹涌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起灭,正像古今世势的风云变幻,诗人联想到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
上句向空间开拓视野,下句就时间驰骋遐思,天高地迥,古往今来,形成一个阔大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5九下课外古诗十首 从军行 25 课外 古诗 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