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试题期中检测.docx
- 文档编号:10969485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2.18KB
八年级语文试题期中检测.docx
《八年级语文试题期中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试题期中检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试题期中检测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全卷共14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2)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3)柴门何萧条,。
(曹植《梁甫行》)
(4),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
(6),;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7)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创设了一种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境界的句子是
,,。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浩瀚(hàn)翘(qiǎo)首 为富不人(rén)深恶(wù)痛疾
B.不辍(chuò)教诲(huǐ)油光可鉴(jiàn)屏(bǐn)息敛声
C.悄(qiǎo)然溃(kuì)退抑扬顿挫(yáng)杳(yǎo)无消息
D.咆啸(xiào)胆怯(qiè)眼花缭乱(liáo)锐不可当(dāng)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6分)
温婉,是江南的容貌,而那一抹绿色的生机与活力,却是江南的A()。
永远向上,是花的心声,想想那些花儿,它们也许每日都在担忧自己的凋零,害怕自己柔情不再。
而绿叶,每天都朝着阳光的方向,为每一朵花奉献着。
这样的品质才是真正的江南之魂。
此时此刻,我明白了,我是江南的一抹绿。
即使没有桃花的妖艳,没有莲花的清雅,
,我依然是江南这幅画卷中不可缺少的绿意。
我是绿,象征着生机与活力,无需纠结于我是像一个真正的江南女子。
此时此刻,我不再B(),我的眼中是江南人的坚毅,是永远向阳的“绿意”。
因为我坚信阳光与微笑永远属于我——江南的一抹绿。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
风采神韵懦弱孱弱A()B()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
(3)根据语境,为文中横线处续写一句话。
(2分)
4.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消息(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特写(如《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二者的共同特点是简要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二者的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写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B.《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父亲的病》等。
C.《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自号华阳隐居的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北宋的文学家苏轼,《庭中有奇树》选自《古诗十九首》。
D.山水,形态各异,名称有别。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山夹着的水道为“峡”;“则素湍绿潭”,“缓缓流动的水”为“湍”;“重岩叠嶂”,“高峻的山崖”为“岩”,“高耸险峻如同屏障一样的山峰”为“嶂”。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
(16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仆①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②。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③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④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⑤。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⑥。
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①仆:
自己的简称。
②薜萝:
即薜荔和女萝,植物名。
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
③岫:
山洞。
④英英:
同“嘤嘤”,象声词。
⑤偏:
特别。
竹实:
又名竹米,状如小麦。
这里指山中的物产。
⑥办,具备。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C.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D.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互相轩邈
(2)鸢飞戾天者
(3)还觅薜萝(4)遂葺宇其上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哀转久绝②猿则百叫无绝
B.①则素湍绿潭②既素重幽居
C.①猛浪若奔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①斯是陋室②于斯已办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9.【甲】文“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与【乙】文“争”“限”“含”“蓄”都运用了修辞手法摹写山水之态;两文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2分)
(二)古诗词鉴赏。
(3分)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从表达方式看,诗的首联属于记叙,它交代了远渡的地点荆门和此行的目的地楚地。
B.“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衬托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
D.“送”字直接点题,“送”的主体是作者的友人,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窗体顶端
3、现代文阅读(34分)
(1)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列题目。
(9分)
【甲】这时我发现戴着厚玻璃近视眼镜的交通处长李克农在笑我。
他扯扯我的袖子,对我说:
“你可以叫他‘小鬼’”,或者可以叫他‘同志’,可是,你不能叫他‘喂’。
这里什么人都是同志。
这些孩子是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是革命者,所以自愿到这里来帮忙。
他们不是佣仆。
他们是未来的红军战士。
”
正好这个时候,冷水来了。
“谢谢你——同志!
”我道歉说。
那个少年先锋队员大胆地看着我。
“不要紧,”他说,“你不用为了这样一件事情感谢一个同志!
”(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造反者”)
【乙】A告诉我,他有一次被几个少先队员喝令站住,要看他的路条,否则就要逮捕他。
“但是我就是A,”他说,“这些路条都是我开的。
”
“你是朱总司令我们也不管,”小鬼们不相信地说,“你得有个路条。
”他们叫人来增援,于是有几个孩子从田里跑来。
A只好写了路条,签了字,交给他们,才能够继续上路。
(第十篇《战争与和平》“红小鬼”)
11.【甲】【乙】两个文段都选自《》,“我”是本文的作者美国作家,A是。
(3分)
12.【甲】【乙】两文各表现出少先队员怎样的形象特点?
(3分)
13.联系第十篇《战争与和平》“红小鬼”全文,请你简要分析“红小鬼”喜欢红军的原因(至少3条)。
(3分)
(2)阅读《回忆我的母亲》选段,回答9-12题。
(12分)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
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
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
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14.根据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6分)
(1)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3分)
(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3分)
15.结合文段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
(6分)
(三)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第16-19题。
(13分)
做父亲丰子恺
(1)楼窗下的弄里远远地传来一片声音,“咿哟,咿哟”渐近渐响起来。
(2)一个孩子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睁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
小鸡!
”叫了起来。
四个孩子同时放弃手中的笔,飞奔下楼,好像路上的一群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
(3)我刚扶起他们所带倒的凳子,拾起桌子上滚下去的铅笔,听见大门口一片呐喊:
“买小鸡!
买小鸡!
”其中又混着哭声。
连忙下楼一看,原来元草因为落伍而狂奔,在庭中跌了一跤,跌痛了膝盖不能再跑,恐怕小鸡被哥哥姐姐们买完了轮不着他,所以激烈地哭着。
我扶了他走出大门口,他且跳且喊:
“买小鸡!
买小鸡!
”泪珠跟了他的一跳一跳而从脸上滴到地上。
(4)孩子们见我出来,转身包围了我。
“买小鸡!
买小鸡!
”由命令变成了请愿,喊得比以前更响了。
他们仿佛想把这些音蓄入我的身体中,希望由我的口上开出来。
独有元草直接拉住了担子的绳而狂喊。
(5)我全无养小鸡的兴趣;而且想起了以后的种种麻烦,觉得可怕。
但乡居寂寥,强迫一群孩子在看惯的几间屋子里隐居这一个星期日,似也有些残忍。
我就招呼挑担的,叫他把小鸡给我们看看。
(6)他停下担子,揭开前面的一笼。
“咿哟,咿哟”的声音忽然放大。
但见一个细网的下面,蠕动着无数可爱的小鸡,好像许多活的雪球。
五六个孩子蹲集在笼子的四周,一齐倾情地叫着“好来!
好来!
”许多小手伸入笼中,指向一只纯白的小鸡,有的几乎要隔网捉住它。
挑担的忙把盖子无情地盖上,许多“咿哟,咿哟”的雪球和一群“好来,好来”的孩子,便隔着咫尺天涯了。
孩子们怅望笼子的盖,依附在我的身边,有的伸手摸我的口袋。
我就向挑担的人说话:
(7)“小鸡卖几钱一只?
”一块洋钱四只。
”“这样小的,要卖二角半钱一只?
可以便宜些么?
”“便宜勿得,二角半钱最少了。
”
(8)他说完,挑起担子就走。
大的孩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连叫“要买!
要买!
”挑担的越走得快,他们喊得越响。
我摇手止住孩子们的喊声,再向挑担的问:
(9)“一角半钱一只卖不卖?
给你六角钱买四只吧!
”“没有还价!
”
(10)他并不停步,但略微旋转头来说了这一句话,就赶紧向前面跑。
“咿哟,咿哟”的声音渐渐地远起来了。
(11)元草的喊声就变成哭声。
大的孩子锁着眉头不绝地探望挑担者的背影,又注视我的脸色。
我用手掩住了元草的口,再向挑担人远远地招呼:
(12)“二角大洋一只,卖了吧!
”“没有还价!
”
(13)他说过便昂然前行,悠长地叫出一声“卖——小——鸡!
——”其背影便在弄口的转角上消失了。
我这里只留着一个嚎啕大哭的孩子。
(14)我硬拉了哭着的孩子回进门来。
别的孩子也懒洋洋地跟了进来。
庭中柳树正在春光中摇曳柔条,堂前的燕子正在新巢上低徊软语。
我们这个刁巧的挑担者和痛哭的孩子,在这一片和平美丽的春景中很不调和啊!
(15)关上大门,我一面为元草揩拭眼泪,一面对孩子们说:
“你们大家说‘好来!
好来!
’‘要买!
要买!
’那人便不肯让价了!
”
(16)小的孩子听不懂我的话,继续抽噎着;大的孩子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
我继续抚慰他们:
“我们等一会再来买罢,隔壁大妈会喊我们的。
但你们下次……”
(17)我不说下去了。
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
”倘再进一步,就变成“看见好的嘴上应该说不好,想要的嘴上应该说不要”了。
在这一片天真烂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向哪里容藏这样教导孩子的一个父亲呢?
(有删改)
16.理解下列句子的表达作用(6分)。
(1)四个孩子同时放弃手中的笔,飞奔下楼,好像路上的一群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
(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2)大的孩子锁着眉头不绝地探望挑担者的背影,又注视我的脸色。
(这句话运用哪些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17.作者在第(14)段描写春景有什么用意?
(3分)
18.文章主要写孩子们想要小鸡,却没有买成小鸡,为什么作者以“做父亲”为题?
(4分)
四、作文(65分,含书写5分)
19.请以“一点阳光也灿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试题 期中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