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威远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精校 Word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10967656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203.20KB
四川省威远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精校 Word解析版.docx
《四川省威远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精校 Word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威远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精校 Word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威远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精校Word解析版
威远中学校高2020届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院落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精神内核,它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
从夏代的宫殿遗址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就已经呈现出一种封闭庭院的面貌。
在夏代至商代早期这种形式就开始走向定型,一直到明清时期大到皇家宫殿、寺庙、小至百姓住宅,大多采用这种几乎唯一的形式。
②中国传统建筑院落的形式结构,蛰伏着封建儒家思想的灵魂.而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的根基在于“礼”。
“礼者,天地之序也。
”儒家不但强调礼,而且重视“乐”,主张“礼乐”并举.体现在建筑上,“礼乐”秩序要求建筑空间寄寓伦理,利用差序格局来分尊卑关系,方位上讲究主从关系。
建筑围合的“院”是“乐”的艺术升华.这里,建筑是“礼”,庭院是“乐”,二者相得益彰。
③合院作为集合体,对内是封闭的、凝聚的,对外是排斥的、抗拒的.人们对外界的流动性降到最低,而这种以院落为中心组合起来的建筑满足了一个家族共居生活的各种功能需求,并且分区明确,就仿佛是一个微型的宇宙,万事俱备、伦理有序。
传统院落式建筑符合当时的人们的生活习惯。
因此,以“家庭”为单位对外封闭的中国合院格局,是这种传统的居住习惯与建筑形式相结合的产物。
④行为心理学表明,人类对自身所处环境范围内进行限定是一种心理需求.中国传统合院建筑是以高墙围合起的建筑空间,与外界隔绝,阻断了外界的喧嚣,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私密、休憩、愉快、生态、景观的生活环境。
同时也是一种能够提供明确、稳定的空间环境,给人心理以充分安全感和领域感的空间形态。
所以说,它不仅是人们组织生活起居的核心空间,也成为人们在居住空间内与天与自然对话的场所。
⑤虽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由房屋或围墙围合而造成了封闭性,但这只是一种在形式上的现象,实际上这种围合反而增加了院落建筑内部的许多情趣.“院"作为一种过渡,在人的思想内核中,是一处独立的冥想、思考的空间。
当人们回到家,所有的心情和感受,在“院"中获得沉淀和洗礼。
⑥由于现代社会人们居住环境和方式的变化,邻里之间、亲人之间变得越来越陌生,同住一幢楼不相识,门对门之间不说话,父子在家中也是各做各的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仿佛越来越远.所以现代人们都希望通过建筑环境的改变来唤回昔日和睦的邻里关系和家庭关系,拥有一栋有院落的房子,的确是一件让人着迷的事情。
⑦然而,仅仅对中国传统建筑院落形式的模仿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真正的需求,“院”的营造蕴涵着中国传统的美学智慧,它通过空间的外化形式,传递着一代代中国人难以割舍的情感.正是这种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精神需求,现代越来越多人才表现出对中国传统院落空间的渴望.那么如何立足传统,创造出既能体现社会民族发展的文脉,又符合现代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形式新建筑,仍将是未来建筑或室内设计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选自《浅析中国传统建筑院落的意蕴》,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院落在夏代已经初具雏形,一直到明清中国各类建筑大多采用这种几乎唯一的形式。
B.院落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精神内核;是能够给人安全感和领域感的空间形态。
C.合院作为集合体,像一个小宇宙,万事俱备,能满足一个家族共居生活的功能需求。
D.中国传统合院建筑能够营造出一种舒适私密的生活环境,很好地阻隔了外界的喧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顼是
A.围绕中国传统建筑院落,文章从院落的文化、现代意蕴及人的心理需求等角度进行论述。
B.作者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将建筑和院落分别喻为“礼”与“乐”,并论证了二者关系。
C.文章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证明:
院落作为能让人独立冥想、思考的空间,符合人的心理需求。
D.作者用对比的方式,指出现代居住环境的弊端,表现出对中国传统建筑院落难以割舍的情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居住环境使人与人之间日趋疏远,“院落”成为了许多人的一种精神向往。
B.中国传统建筑院落,是一个能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的有效载体。
C.院落建筑对内凝聚对外排斥,因此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对外封闭的中国合院格局。
D.现代人对“院”的渴望,让融传统和现代气息为一体的新建筑形式的出现成为可能。
【答案】1.A2.B3.C
【解析】
1.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A项,结合原文内容“一直到明清时期大到皇家宫殿、寺庙、小至百姓住宅,大多采用这种几乎唯一的形式”分析可知,“各类建筑”范围扩大。
2.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
B项,结合原文第二节内容分析可知,不是“比喻论证”。
3.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
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C项,结合文本内容“传统院落式建筑符合当时的人们的生活习惯……是这种传统的居住习惯与建筑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分析可知,形成以“家庭”为单位对外封闭的中国合院格局的原因还有“传统的居住习惯”。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雪芳草湖
周玉娴
①当凌厉寒冷的北风吹麻我的面颊的时候,当微信朋友圈里发出雪花飞舞图片的时候,我又想起了白雪芳草湖。
②芳草湖在新疆天山北麓,那里砾石遍地,风沙侵扰千年,蛮荒而贫瘠,飞鸟难寻,走兽绝迹。
一个人到了这里,跑上好大一阵子,也看不到变化的东西。
沙地里突然窜出一只老鼠,砾石边的寂寞的蒲公英,就是这里最奇特的风景。
牧民称这里荒草湖,兵团①人来到此处,热切地叫她芳草湖。
一字之变,荒草就有了芬芳,荒漠也有了诗意。
③在戈壁扎根,向沙漠进军,兵团人忙着建房修路,开荒垦地,植树造林,建造农场。
人向戈壁进一步,黄沙就退一步。
夏秋之季,在色彩的拉锯战中,农场的绿色一点点地在土褐色的戈壁上延伸。
而到了冬天,白色则成了芳草湖的主题。
④凛冽的北风呼啸着排山倒海闯过西伯利亚的原野,到了芳草湖也丝毫没有减弱。
戈壁滩上的砂石像是着了魔一样,跟着风疯狂地奔跑,全然忘了夏日里对草甸子边那朵小花的承诺。
北风狂烈,戈壁滩汹涌起伏,砂石正在举办一场诡异的狂欢。
平地而起,遮天蔽日,横冲直撞,回旋乖张,携着黄沙,张开巨口,风沙想将戈壁上仅有的绿色吞噬。
前面,突然出现了一堵墙,一道绿色的墙,落了叶子的白杨树精神抖擞,手拉着手站成一排。
巍峨的阿尔泰山也没能挡住这北风,小小林带又算得了什么?
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第二道、第三道林带又挡在了前面。
兵团人早就做好了应对狂风的准备,早早加固了牛羊圈,早早窖藏了蔬菜,早早收拾好了果实,他们也早早就养好了树林带里的白杨树,让它们成为训练有素的抗击风沙的士兵。
他们专等着一场大雪来装点家园。
⑤雪,终于来了。
雪花,是严寒里芳草湖最美的花,是锋利的风剪出的花儿。
由一个冰点散开六瓣,每一瓣再伸展出枝丫。
一朵,两朵,三四朵,朵朵美丽,朵朵精彩。
它们乘着风滑行,飞扬轻舞,奔向荒凉的大地。
它们在高空中忍受了严寒的考验,百炼成花,化为薄薄的一片一片,密密地在天地间织成一张白色的花网。
雪花身姿轻盈,气息动人,芳香醉人,格外美丽。
雪花随性歪斜,横七竖八地落在戈壁上,躺在榆树的枯枝上。
它们不会挤挤挨挨,留着缝隙,好让冷风钻进去给花儿降温。
⑥芳草湖的雪花,落在地上,朵朵花儿手拉着手,结成一床巨大的纯白的棉被,将经历了三个季节的荒凉燥热的戈壁滩盖住。
那如野马般狂奔的燥气,那如鬼魅般恶劣的风沙,都被这绵密的大雪盖住了,都被雪的静谧安定了心神。
雪花,无论落在哪里,都会无怨无悔,像坚定的兵团人,哪里需要,他们就可以飘向哪里。
只要落地,就能生根发芽,就能抱作一团,抵御困难。
⑦北风如刀锋划过戈壁,摩擦撞击着粗粝的砂石,发出凄厉的长啸,令人胆寒惊恐。
可是,雪来了,安慰了这暴躁粗犷的戈壁,给它穿上了白色的大氅,轻轻拥抱着荒滩。
你会惊讶,昨日粗鄙丑陋的戈壁,一夜之间,便粉妆玉砌、琼华芳姿、脱胎换骨。
你看,在大风中摇摆的白杨树、榆树和沙枣树的枝条都成了白绒绒的玉条,戈壁滩上的草甸子变成了一个个白蘑菇,顶着雪儿猫冬。
天空湛蓝,没有一丝云,云都落到了地上。
⑧大雪,给这残酷的环境和荒芜的天地带来浪漫。
清晨,洁白的霜花在窗玻璃上画下美丽的图案。
室内温暖如春,热气升腾;室外呵气成霜,霜花美妙。
门前白杨披琼挂玉,偶尔有人走过,孩子们用脚使劲一蹬,那树丫上的雪便簌簌坠落。
雪团落得快,直灌进人们的脖子里;雪花在空中走着优雅的“之”字,飘在人们的发梢眉间。
路人笑骂嬉闹的孩子,却一点也不恼。
芳草湖的白雪,纯洁无瑕,让人疼惜。
即使是最强悍的猎手,最粗糙的农人,最坚毅的士兵,见到这寰宇澄静的世界,心中也会生出温柔来。
⑨门前一串脚印伸向远方,人们就踏着那一个个如墨点的脚印一路前行。
脚踏新雪,深不过膝盖,浅不过鞋面,吱吱作响。
可走在雪野,得小心翼翼。
一脚踏进雪中,不知深浅,那种探索未知的好奇,牵动了孩子们的心。
他们的血管里流淌着兵团人的血液,从来不会害怕未知的地方。
走进雪野,就像走进一张白如生宣的画纸,以脚为笔留下一行墨迹,天宇之下刹那间仿佛一幅宋元山水,那些还未踏足的地方就是留白。
⑩很多年后,当我在江南湿冷的冬雪中踟蹰独行的时候,我的心中却是极其怀念芳草湖白雪,她给我以温暖。
这温暖,穿过皮肤直抵内心。
(摘编自《人民日报》)
注:
①兵团,本文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疆组建党、政、军权合一,工、农、兵、学、商五位一体的半军事化组织和社会经济体系,通过驻扎军队开荒种地来安置人员,发展经济,守卫边疆,巩固边防。
4.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写“我”离开芳草湖后,却对其充满故乡般的怀念,寄寓着作者的美好情感。
B.文章首尾遥相呼应,强调芳草湖在“我”的生命历程中不可取代的作用,突出主题。
C.文章是回忆性散文,重点记叙了作者难忘的艰苦兵团生活,赞扬兵团人的精神品德。
D.文章托物言志,蕴藉含蓄,耐人寻味。
文章广泛联想,时空纵横,表真情达己意。
5.本文的语言灵动形象,请结合第⑧段对此加以赏析。
6.文末写道:
“很多年后,我极其怀念芳草湖大雪的温暖”。
这“穿过皮肤直抵内心的温暖”指的是什么?
请结合全文理解。
【答案】4.D5.①多处运用拟人、比喻,语言生动形象,如“大雪,给这残酷的环境和荒芜的天地带来浪漫”“雪花在空中走着优雅的‘之’字”。
②句式多变,整散并举,既有精炼有力的散句,又存整齐划一的长句。
③场面描写生动,如对“孩子嬉闹”的场面描写,既表现出雪后的浪漫,又表现出生活的生气。
6.⑴忍受严寒的考验,百炼成花,美丽精彩。
⑵面对恶劣的风沙的坚定和团结。
⑶面对残酷环境的温柔和浪漫。
⑷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勇敢。
【解析】
4.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
A.“故乡般”无中生有。
B.“芳草湖”应为“白雪芳草湖”或者“芳草湖的白雪”。
C.文章的重点不是“记叙……生活”而是描写芳草湖的白雪。
5.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文中有三处对“北风”的描写,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交代时间、地点和环境特点;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等。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第一段,由眼前的北风想到白雪芳草湖,自然是引出下文;第四段,北风狂烈,从而突出当地自然环境的恶劣,进而反衬出兵团人抗击恶劣环境的献身精神和聪明才智;第七段,狂烈的北风是恶劣生存环境的象征,可是风却带来了雪,雪美化了环境,在狂烈和温柔美好的转化当中让读者见识到了当地独特的美。
6.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及语句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鉴赏作品的语言,有如下角度:
遣词造句(叠词、长短句等)、修辞、语言风格(自然淡雅、苍劲雄健等)、语体(书面语、口语等)、情感(含蓄、直露、奔放、细腻等)等。
生动形象、整散结合,充满深情是本段语言的主要特点。
7.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该句出现在文本末段,很明显是总结句,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既然是总结句,就需要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温暖”是一个概括性很强的词语,是什么引起作者内心的温暖?
结合作品主旨,当然是指兵团人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学大师饶宗颐
①钱钟书说他是“旷世奇才”,季羡林说他是“心目中的大师”,法国汉学家说他是“全欧洲汉学界的老师”。
事实上,饶宗颐既非学院派,也非西洋派,而是一位受家庭浓厚的文化熏陶、自学成材的大学者。
当其他孩子都步入学堂读书的时候,饶宗颐感觉学校的教育并不适合自己,宁愿独自一人躲进藏书楼自学。
在父亲的悉心栽培下,饶宗颐打下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根基。
虽未获得正式学校文凭,也未曾留学海外,但后来却在海内外二十余所高等院校任教,精通英、法、日等六国语言,还熟知古代梵文、楔形文、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文字,皆得益于他的自学能力。
②1949年,饶宗颐移居香港。
从1952年开始,在香港大学中文系任教16年,在英国人的统治之下,中国的学者没有地位。
但他对身外浮名并不看重,在学术的天地里,自得其乐,满世界留下了脚印。
要考证甲骨文,他就出现在日本;想要研究敦煌学,他便去了法国;要研究梵文,他就去印度。
③饶宗颐的研究几乎涵盖国学的所有领域,很难把他归到哪一家,他曾幽默地说,“我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游子”。
学者称其“业精六学、才备九能”,他则以“天地大观入吾眼,文章浩气起太初”这样气势磅礴的对联,来表现其开阔的視野和博大的胸襟。
季羡林曾评价他最善于发现问题,绝不固步自封,随时准备接受新的东西。
饶宗颐对国外的考古发掘以及研究成果信息灵通,研究视野无限开阔。
他的习惯是每一个问题都要穷追到底,40多岁学习梵文,60岁以后学同样有“天书”之称的希腊楔形文字,这些都是为了能直接读懂最原始的经典,找到最原始的材料和证据。
④不少人将饶宗颐与王国维、陈寅恪相比,认为他们在治学上既博且深,在许多领域开风气之先,但王、陈二人皆没有饶宗颐在艺术上的成就。
饶宗颐精通古琴,善于诗赋,书画作品更是清逸飘洒、自成一家。
有人评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磨炼,他在技法上已经从心所欲不逾矩,而他的性情与人生观,也圆通无碍地融在画中,使其画作成为了传说中极其罕见的学者画。
⑤对老庄和佛学的参悟,让他对生死有超越性理解。
曾有人问及他对王国维的评价,他说王国维是一位了不起的学问家,只可惜未能真正超脱。
“一个人在世上,如何正确安顿好自己,这是十分要紧的。
”他认为,陶渊明比王国维要明白得多,陶渊明生前就为自己写下了“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的挽歌,由人生联系到山川大地,已有所超越。
(摘编自历史研习社《悼念饶宗颐》)
相关链接:
①积极追兔子的人未必能够找到兔子,而我就靠在树底下,当有兔子过来的时候,我就猛然扑上去,我这一辈子也不过就抓住几只兔子而已。
(摘编自饶宗颐语录)
②当时中国的敦煌学已经落后于外国,他暗下决心,一完要好好研究,为国人争一口气。
不久他和法国汉学家戴密微共同出版著作《敦曲》,1978年前后他又独立出版《敦煌白画》一书,填补了敦煌学研究的一项空白。
(摘编自中国评论通讯社《先生走好》)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饶宗颐传统文化底子扎实,精通六国语言,熟知诸多古文字,能在海内外二十余所高等院校任教,皆得益于自学能力。
B.移居香港的饶宗颐多年在大学任教,醉心学术,为了深入研究,放眼世界,四处奔走,在学术的天地里,自得其乐。
C.饶宗颐在学术派别上“无家可归”,既不是学院振,也非西洋派,很难把他归到哪一家,因此被学者赞誉为“业精六学、才备九能”。
D.饶宗颐画作技法炉火纯青、风格清逸飘洒,目成一滚,丽且入了他的性情与人生观,这使其画作成为了极其罕见的学者画。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饶宗顾感觉学校教育不适合自己,当其他孩子步入学堂时,父亲让他独自一人躲进藏书楼自学,后来饶宗颐成长为享誉中外的汉学大师。
B.饶宗颐大器晚成,为了直接读懂最原始的经典,找到最原始的材料和证据,40多岁开始学习梵文,60岁以后学习有“天书”之称的希腊楔形文字。
C.和王国维、陈寅恪相比,饶宗顾和他们的共同点是在治学上既博且深,在许多领域开风气之先,区别是王、陈二人皆没有琴棋书画之艺能。
D.在学术成就上饶宗颐高度肯定王国维,但在生死观上,他认为王国维未能真正超脱,而陶渊明比王国维要明白得多,已有所超越。
E.饶宗颐对治学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巧用守株待兔的典故,表明“积极追兔子的人”未必能够心想事成,称自己的学术成就不过是“抓住几只兔子而已”。
9.饶宗颐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源于其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7.C8.DE
9.①开阔的视野:
治学上学贯中西,研究视野开阔,善于发现问题接受新的东西;艺术上涉猎极广,成就卓著,古琴、诗赋、书画无不擅长。
②博大的胸襟:
淡泊名利,低调谦逊;对生死有超越性理解;有捍卫中华文化尊严的责任心。
【解析】
7.试题分析:
题干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C项,“饶宗颐在学术派别上‘无家可归’,既不是学院振,也非西洋派,很难把他归到哪一家,因此被学者赞誉为‘业精六学、才备九能’”说法错误,属于强加因果。
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段和第三段,原文为“饶宗颐既非学院派,也非西洋派,而是一位受家庭浓厚的文化熏陶、自学成材的大学者”“饶宗颐的研究几乎涵盖国学的所有领域,很难把他归到哪一家,他曾幽默地说,‘我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游子’。
学者称其‘业精六学、才备九能’”。
故选C。
8.试题分析:
题干是“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是考查学生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最恰当”“两项”,A项,“父亲让他独自一人躲进藏书楼自学”说法错误,原文为“宁愿独自一人躲进藏书楼自学”。
B项,“为了直接读懂最原始的经典,找到最原始的材料和证据,40多岁开始学习梵文,60岁以后学习有‘天书’之称的希腊楔形文字”与“饶宗颐大器晚成”不存在因果关系,且文章并没有提及“饶宗颐大器晚成”。
C项,“区别是王、陈二人皆没有琴棋书画之艺能”说法错误,原文为“但王、陈二人皆没有饶宗颐在艺术上的成就”。
故选DE。
9.试题分析:
题干是“饶宗颐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源于其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是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
题目中明确提示饶宗颐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源于饶宗颐开阔的视野,一个是源于饶宗颐博大的胸襟,在材料中筛选这两个方面信息,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通读材料和材料链接,可以从中筛选出“精通英、法、日等六国语言,还熟知古代梵文、楔形文、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文字”“要考证甲骨文,他就出现在日本;想要研究敦煌学,他便去了法国;要研究梵文,他就去印度”“饶宗颐的研究几乎涵盖国学的所有领域,很难把他归到哪一家”“他则以‘天地大观入吾眼,文章浩气起太初’这样气势磅礴的对联,来表现其开阔的視野和博大的胸襟”“季羡林曾评价他最善于发现问题,绝不固步自封,随时准备接受新的东西。
饶宗颐对国外的考古发掘以及研究成果信息灵通,研究视野无限开阔。
他的习惯是每一个问题都要穷追到底,40多岁学习梵文,60岁以后学同样有‘天书’之称的希腊楔形文字,这些都是为了能直接读懂最原始的经典,找到最原始的材料和证据”“在治学上既博且深,在许多领域开风气之先,但王、陈二人皆没有饶宗颐在艺术上的成就。
饶宗颐精通古琴,善于诗赋,书画作品更是清逸飘洒、自成一家”“积极追兔子的人未必能够找到兔子,而我就靠在树底下,当有兔子过来的时候,我就猛然扑上去,我这一辈子也不过就抓住几只兔子而已”“在香港大学中文系任教16年,在英国人的统治之下,中国的学者没有地位。
但他对身外浮名并不看重,在学术的天地里,自得其乐,满世界留下了脚印”“对老庄和佛学的参悟,让他对生死有超越性理解”“当时中国的敦煌学已经落后于外国,他暗下决心,一完要好好研究,为国人争一口气”“不久他和法国汉学家戴密微共同出版著作《敦曲》,1978年前后他又独立出版《敦煌白画》一书,填补了敦煌学研究的一项空白”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从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两个方面分析概括饶宗颐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的原因。
点睛:
信息筛选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几种在文段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某个部分或全文。
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
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
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此题属于综合信息筛选。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国祚,字兆隆,秀水人。
万历十一年进士第一。
授修撰。
进洗马,为皇长子侍班官,寻进谕德。
日本陷朝鲜,石星惑沈惟敬言,力主封贡。
国祚面诘星:
“此我乡曲无赖,因缘为奸利耳,公独不计辱国乎?
"星不能用。
二十六年,超擢礼部右侍郎。
湖广税监陈奉横甚。
国祚贻书巡按御史曹楷,令发其状。
帝怒,几逮楷,奉亦因此撒去。
尚书余继登卒,国祚摄部事。
时皇长子储位未定,冠婚逾期,国祚屡疏谏。
戚臣郑国泰请先冠婚,后册立。
国祚抗疏言:
“本朝外戚不得与政事册立大典非国泰所宜言况先册立后冠婚其仪仗冠服之制祝醮敕戒之辞升降、坐立之位,朝贺拜舞之节,因名制分,因分制礼,甚严且辨。
一失其序,名分大乖。
违累朝祖制,背皇上明纶,犯天下清议,皆此言也。
”国祚摄尚书近二年,争国本至数十疏,储位卒定。
陕西狄道山崩,其南涌小山五,国祚请修省。
社稷坛枯树生烟,复陈安人心、收人望、通下情、清滥狱四事。
云南巡抚陈用宾进土物,国祚劾之。
寻转左侍郎,改吏部。
御史汤兆京劾其纵酒逾检,帝不问,国祚遂引疾归。
光宗即位,以囯祚尝侍潜邸,特旨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机务。
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
国祚素行清慎,事持大体,称长者。
明年会试,故事,总裁止用内阁一人,是科用何宗彦及国祚,有讥其中旨特用者。
国祚既竣事,即求罢,优诏不允。
刑部尚书王纪为魏忠贤所逐,国祚合疏救,复具私揭争之。
纪为礼部侍郎时,尝以事忤国祚者也。
三年,进少保、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改武英殿。
十三疏乞休,诏加少傅兼太子太傅,乘传归。
明年卒。
赠太傅,谥文恪。
(节选自《明史·朱国祚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本朝/外戚不得与政事/册立大典/非国泰所宜言/况先册立/后冠婚/其仪仗冠服之制/祝醮敕戒之辞/
B.本朝/外戚不得与/政事册立大典/非国泰所宜言/况先册立/后冠婚/其仪仗冠服之制/祝醮敕戒之辞/
C.本朝/外戚不得与政事/册立大典/非国泰所宜/言况先册立/后冠婚/其仪仗冠服之制/祝醮敕戒之辞/
D.本朝/外戚不得与/政事册立大典/非国泰所宜/言况先册立/后冠婚/其仪仗冠服之制/祝醮敕戒之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婚,指行加冠、结婚礼。
加冠是古代成人的标志,表明可以结婚成家。
B.外戚,指帝王的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威远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精校 Word解析版 四川省 威远 中学 学年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 Wor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