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docx
- 文档编号:10966624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42.16KB
中粮.docx
《中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粮.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粮
《国际成长案例分析》
------中粮集团
赵威200930910533
李宇东200930910617
吴桂平200930910622
吴延200930910624
指导老师:
杨学儒
学院名称:
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名称:
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5、6班
目录
一.公司概况1
1.1贸易1
1.2中粮集团-经营策略与理念2
1.3今日中粮2
二.中粮集团发展历程3
2.1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3
2.220世纪90年代后4
三.中粮集团国际化的历程7
3.1背景----全球化,改革开放7
3.2原因---符合经济规律的重大举措7
3.3国际化经历7
1.建立初期7
2.转型和调整期7
3.拓宽融资渠道、扩大经营规模期8
四.中粮集团成长和国际化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8
4.1战略调整问题8
4.2中粮具体的战略调整10
(一)“集团有限相关多元化、业务单元专业化”的发展战略10
(二)中粮“十一五”发展规划10
(三)产品品牌12
4.3营销策略12
(一)“长城”葡萄酒品牌整合策略12
(二)金帝巧克力和福临门食用油的销售策略12
4.4食品安全问题13
(一)新产品研发13
(二)科技创新成果13
(三)创新激励模式14
一.公司概况
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于1952年在北京成立,是一家集贸易、实业、金融、信息、服务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横跨农产品、食品、酒店、地产等众多领域。
1994年以来,一直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现任董事长宁高宁。
1.1贸易
中粮集团长期从事粮油食品进出口贸易,是中国最大的进出口企业之一。
截至2003年,中粮集团进出口额累计1,46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累计785亿美元,进口总额累计683亿美元。
1992年以来,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粮集团加快战略调整,大力实施实业化、国际化、集团化、多元化经营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由传统外贸代理企业向产业化经营的跨国企业转型,逐步发展成为一家集贸易、实业、金融、信息、服务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目前,中粮集团已形成了以粮油食品加工业为主体,兼顾相关行业的发展格局。
食用油脂、饮料、酒类、啤酒麦芽、面粉、巧克力、金属包装等业务在国内占有领先地位。
中粮产品“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梅林”罐头享誉大江南北,中粮投资的凯莱系列酒店也跻身世界酒店集团300强。
此外,中粮还是可口可乐在中国的主要装瓶商。
1.2中粮集团-经营策略与理念
集团使命:
我们奉献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及生活服务,使客户、股东、员工价值最大化。
集团愿景:
建立主营行业领导地位。
集团战略:
集团有限相关多元化,业务单元专业化。
集团企业精神:
诚信,团队,专业,创新。
集团文化:
诚信、业绩、专业、团队、学习、创新、公开、公正、透明、简单、处以公心、与人为善。
1.3今日中粮
中粮集团(COFCO)是中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致力于利用不断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及生活服务,贡献于人类社会的繁荣。
中粮集团目前下设中粮粮油、中国粮油、中国食品、地产酒店、中国土畜、中粮屯河、中粮包装、中粮发展、金融等9大业务板块,拥有中国食品(HK0506)、中粮控股(HK0606)、蒙牛乳业(HK2319)、中粮包装(HK0906)4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屯河(600737)、中粮地产(000031)和丰原生化(000930)3家内地上市公司。
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屯河番茄制品、家佳康肉制品以及大悦城ShoppingMall、亚龙湾度假区、凯莱酒店、雪莲羊绒、中茶茶叶、中英人寿保险农村金融服务等等,诸多品牌的产品与服务组合,塑造了中粮集团高品质、高品位的市场声誉。
同时,中粮集团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展开一系列的产业整合和重组并购,引入国际资本市场监管与评价机制,完善资源配置体系、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
中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是中国从事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贸易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企业,几十年一直是国家小麦、玉米、大米、食糖等大宗农产品贸易的主导者。
从粮油食品贸易加工起步,中粮围绕于客户和社会需求以及潜在的发展机遇,建立起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延伸至生物质能源发展、地产开发、酒店经营和金融服务等业务领域,在发展历程中不断扩大与全球客户在农产品原料、粮油食品、番茄果蔬、饮料、酒业、糖业、饲料乃至地产酒店、金融等领域的广泛合作,持久地为客户提供价值,并以此回报股东和所有权益相关者。
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有效利用自身遍及世界的业务网络来组织、调配各项经营资源,取得稳健快速的业绩增长,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
中粮集团不仅持续提升健全的经营治理结构、完善的财务结构以及风险管理能力,而且始终将人才作为集团现在和未来最核心的资源,发现和培育人才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自然之源,重塑你我”,是中粮的基本特征:
中粮倡导尊重自然规律,善用自然的力量,来塑造自身,塑造生活,让人在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生活得更美好,中粮的价值源泉正来自浩瀚时空和芸芸人类的呼应。
中粮将“诚信、团队、专业、创新”界定为自己的企业精神,体现了社会价值、企业价值、员工价值三者的统一。
诚信是中粮的品格,任何一种管理经营行为都以市场规则为指南,这是中粮的社会价值标准;团队是中粮在企业内部培育乐于沟通的开放型管理模式,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待,追求阳光、透明的文化,这是中粮的组织价值基点;专业是要求员工本着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态度,把每一件事、每一项任务做到最好,体现员工的价值所在;创新则要求用心思考,打破陈规,常葆蓬勃朝气和活力,这是中粮创造未来价值的保障。
秉承作为优秀企业公民的理念,中粮集团贯彻可持续发展指针,在农业发展、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地区发展、社区建设、抗灾救困以及扶贫助学等方面一丝不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二.中粮集团发展历程
2.1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
1949年2月中粮的前身——华北对外贸易公司在天津成立,内外贸兼营。
1949年9月,华北对外贸易公司分设华北粮食公司、华北油脂公司、华北蛋品公司、华北猪鬃公司、华北皮毛公司、华北土产公司等专业公司。
1950年华北粮食、华北油脂、华北蛋品、华北猪鬃、华北皮毛等公司改组为全国性贸易公司,改名为中国粮食公司、中国油脂公司、中国蛋品公司、中国猪鬃公司、中国皮毛公司,办公地相继从天津迁到北京。
中国蛋品、中国猪鬃、中国皮毛3家公司1951年4月合并为中国畜产公司。
1952年9月中国政府组建外贸专业公司,中国粮食公司、中国油脂公司改组为中国粮谷出口公司、中国油脂出口公司;从中国畜产公司分出食品业务,成立中国食品出口公司。
1953年1月中国粮谷出口公司与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合并为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
1961年1月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与中国食品出口公司合并成立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
发展中,公司先后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1965)、“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1998)、“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2004)、“中粮集团有限公司”(2007)。
1978年10月中粮同美国施格兰公司签订洋酒寄售协议,将洋酒引入中国大陆市场。
1979年中粮以进口成品饮料在国内销售的形式,使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大陆市场。
1983年中粮参股的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成立,中粮进入葡萄酒生产领域。
20世纪90年代
1992年10月北京凯莱大酒店开业,中粮进入酒店经营领域。
1992年以来在历年中国最大500家进出口企业排名中,中粮一直名列前茅。
1999年底中粮被列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
1999年上半年中粮开始实施重组、改制,并在香港整体上市。
1998年底中粮被列为中央大型企业工委管理的163家国有重点企业之一。
1996年9月中粮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成立,迅速跻身中国十大期货经纪公司行列。
1994年以来中粮连续入选《财富》全球企业500强。
1993年中粮先后收购两家香港上市公司,分别更名为“中国食品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食品”,后更名为“中粮国际”)和“鹏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鹏利国际”)。
2.220世纪90年代后
1999年底中粮被列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
1999年上半年中粮开始实施重组、改制,并在香港整体上市。
1998年底中粮被列为中央大型企业工委管理的163家国有重点企业之一。
1996年9月中粮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成立,迅速跻身中国十大期货经纪公司行列。
1994年以来中粮连续入选《财富》全球企业500强。
1993年中粮先后收购两家香港上市公司,分别更名为“中国食品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食品”,后更名为“中粮国际”)和“鹏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鹏利国际”)。
1992年以来在历年中国最大500家进出口企业排名中,中粮一直名列前茅。
1992年10月北京凯莱大酒店开业,中粮进入酒店经营领域。
2000年至2004年
2004年11月亚洲最大、中国惟一的蒸谷米加工厂――中粮(江西)米业有限公司在江西进贤县投产。
2004年9月中粮与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实行重组,重组后的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成为中粮的全资二级子公司。
2004年2月由中粮与美国怡安保险集团(AON)合资成立的首家合资保险经纪公司——中怡保险经纪公司在上海隆重开业。
2003年8月中粮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鹏利国际”成功“私有化”,以每股0.74港元的价格购回1.34亿港元的资产,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做出贡献。
2003年1月中粮及其下属的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中粮长城葡萄酒(烟台)有限公司被农业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等部门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2003年1月由中粮和英国商联保险有限公司(AVIVA)合资组建的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广州开业。
2002年9月中粮在北京举行活动,纪念公司50年华诞。
2001年1月中粮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国际”和“鹏利国际”联合发布重组公告。
2000年9月中粮与台湾大成集团、美国ADM等国际知名企业联合组建“中华食物网(FoodC)”。
2005年至2006年
2006年12月中粮集团受让丰原生化2亿股,并以20.74%的持股比例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2006年10月中粮集团正式启用以“天、地、人、阳光”为核心元素的立体彩色新标识,取代沿用13年的绿色标识。
2006年8月中粮酒业(长城葡萄酒)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葡萄酒独家供应商。
2006年4月中粮包装实业总部兼核心基地――杭州中粮包装有限公司在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奠基和新厂投建仪式。
2006年3月中谷粮油集团公司并入中粮,成为中粮全资子公司。
2006年1月中粮整体收购新疆塔原红花有限公司。
2005年11月中粮成为“深圳市宝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2006年4月,“深圳市宝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中粮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11月中粮收购华润生化、华润酒精、华润酿酒和吉林燃料乙醇。
2005年9月中粮重组四方糖业(集团)有限公司。
2005年6月中粮全面重组新疆屯河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4月中粮第一期高层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对中粮行业战略、地域战略、组织战略、财务战略、经理人标准及评价、业务单元竞争战略以及企业使命和愿景等进行了反思和研讨。
之后中粮提出了新的公司使命和愿景,制定了新的集团发展战略。
2005年2月以“承先启后,创新中粮”主题的2005年中粮经理人年会在北京举行,中粮由此开始了整体战略和发展的大转型。
2007年
2007年12月中粮20万吨燃料乙醇试点项目北海揭牌投产。
该项目是国家在广西规划建设100万吨非粮燃料乙醇试点项目,是落实国家车用乙醇汽油扩大推广使用工作,配合国家能源战略部署的重要项目。
2007年9月中粮南王山谷君顶酒庄隆重揭幕,这是继“长城”品牌之后,中粮进军中国高端葡萄酒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又一重要战略举措。
2007年8月《财富》杂志(中文版)公布了2006年度“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排行榜,中粮集团旗下的中国食品有限公司(HK:
0506)以260.116亿元的年收入列总排名第54位和食品行业排名第1位。
2007年8月香港恒指服务有限公司正式宣布中粮控股(HK:
0606)将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消费品制造业类别)以及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成份股,成为上述指数的成份股,并于二零零七年九月十日(星期一)生效。
2007年7月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2007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
中粮集团179.532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第405名,连续第14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
2007年6月2007年中粮经理人年会在海南三亚举行。
提出“打造核心竞争能力,推动内涵有机增长”、加快建设新中粮的发展思路。
2007年4月中粮国际正式更名为“中国食品有限公司”。
2007年4月中粮集团正式由“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2007年3月中俄两国领导人胡锦涛、普京出席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活动,并视察中粮集团中茶公司展位。
2007年3月中粮旗下的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中粮控股”,0606HK)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
2008年至2009年
2009年7月中粮集团成为上海世博会高级赞助商
2009年7月31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在上海签署协议,中粮集团正式成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高级赞助商。
中粮集团喜迁中粮福临门大厦
中粮集团总部及下属企业驻京公司迁入新的办公地址--中粮福临门大厦。
中粮集团入股蒙牛
中粮集团联手厚朴基金以港元每股17.6元的价格投资
61亿港元收购蒙牛公司20%的股权,成为“中国蒙牛”第一大股东。
2009年2月中粮集团正式入驻五谷道场。
中粮集团通过重组五谷道场,将方便面行业作为发展方便食品业务链条的开口,形成一条重要的产业链条。
2009年1月中粮天津大悦城开工奠基仪式隆重启动。
这是继西单大悦城、朝阳大悦城之后的中粮第三个大悦城项目。
2008年7月美国《财富》杂志9日公布了2008年度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中粮集团以212.02亿美元年销售收入位列第398位。
这是中粮集团连续第十五年入围该榜单。
2008年5月忠良书院---中粮集团企业大学正式开业。
它经过两年多的改建重建,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中粮人面前。
忠良书院的正式开业意味着中粮终于有了自己的企业大学,意味着中粮搭建起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意味着为中粮的成长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忠良书院将成为中粮人思想的摇篮、精神的家园。
2008年4月国资委正式批准中粮集团调整主业范围。
调整后的中粮主业内容为:
食品及相关包装制品加工、制造及销售;粮油糖等农产品贸易、加工、期货、物流及相关服务;酒店、房地产开发经营;土产、畜产品加工、制造及销售。
2010年8月,中粮粮油公司在江西九江投资的植物油项目开始试投产,预计9月份正式投产,年产能30万吨。
2010年9月2日,中粮集团与重庆江津区政府签订协议,将在德感工业园建设西南最大粮油综合加工基地。
三.中粮集团国际化的历程
3.1背景----全球化,改革开放
随着世界各国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我国在1979年提出了改革开放这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一批具有相当实力的国有企业在制度改革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风风火火地开始了”走出去”.
3.2原因---符合经济规律的重大举措
中粮集团经历了建国后的前三十年的发展,有巨大的成功,也积累了深刻的矛盾。
中粮等过期的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复杂的焦点问题。
中粮集团等一批国有企业的”走出去”和国际化是切合社会实际的、符合经济规律的重大举措,是审时度势的、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束计划经济体制遗留问题的正确选择。
3.3国际化经历
1952年9月,中粮集团的前身——中国粮谷出口公司、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和中国食品出口公司在北京组建,主要经营粮食、油脂等大宗农产品以及食品的出口业务。
自成立以来,中粮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1.建立初期
1952年至1987年,中粮出色地履行了国家赋予的专业化经营和行业性管理的双重职责,不仅打开了中国粮油食品产品通往国际市场的通道,而且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大量外汇资金,有力地支持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除了发展开拓我国外贸事业外,在这一阶段中粮有几次大的调整。
1953年1月,中国粮谷出口公司与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合并为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
1961年1月,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与中国食品出口公司合并成立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
1979年,中粮以进口成品饮料在国内销售的形式,使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大陆市场。
1983年,中粮参股的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成立,中粮进入葡萄酒生产领域。
2.转型和调整期
1988年至1999年,中粮经历了历史上重要的转型、调整期。
1988年,中国外贸体制深化改革,各外贸专业总公司与地方分公司脱钩。
中粮由一个拥有40多家分公司的大型的有经营与管理特权的垄断企业,变成了只有总部机构和6家分公司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性企业。
1992年到1999年间,中粮转型。
中粮遵照国家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努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改革管理体制和转换运行机制,不断培育公司核心竞争力,开创了中粮改革发展的新局面,集团涉足的领域也在不断广阔。
1992年10月,北京凯莱大酒店开业,中粮进入酒店经营领域。
1993年,中粮先后收购两家香港上市公司,分别更名为“中国食品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食品”,后更名为“中粮国际”)和“鹏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鹏利国际”)。
1996年9月,中粮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成立,迅速跻身中国十大期货经纪公司行列。
3.拓宽融资渠道、扩大经营规模期
1999年上半年以来,中粮集团实施重组、改制、上市的发展战略。
2000年9月,中粮与台湾大成集团、美国ADM等国际知名企业联合组建“中华食物网(FoodC)”。
2003年1月,由中粮和英国商联保险有限公司(AVIVA)合资组建的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广州开业,进军保险业市场,2004年2月,中粮又与美国怡安保险集团(AON)合资成立的首家合资保险经纪公司——中怡保险经纪公司在上海隆重开业。
保险业之后,中粮又参股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以及中信、广东证券。
另外,中粮还通过并购方式进入信托和证券业。
2004年9月,中粮与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实行重组,重组后的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成为中粮的全资二级子公司。
2005年2月,以“承先启后,创新中粮”主题的2005年中粮经理人年会在北京举行,中粮由此开始了整体战略和发展的大转型。
集团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在公司内部建立全球视野的资源配置体系、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实现资本利润最大化。
通过重组、改制,集团进一步强化核心业务和核心竞争力,下属企业主要有中粮粮油进出口公司(主营粮油糖政策性贸易业务)、“中粮国际”(香港上市公司,主营粮油食品生产加工业务)、“鹏利国际”(主营地产投资和酒店管理,2003年退市)、中粮发展有限公司(主营非上市业务)和“中粮金融”(主营人寿保险、保险经纪、期货等业务)和中土畜牧总公司,目前,在葡萄酒、精炼食用油、面粉、啤酒麦芽、番茄制品、印铁制罐、金属瓶盖等行业居中国领先地位。
四.中粮集团成长和国际化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可是,在中粮集团迈向国际化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也遇到过许多问题和瓶颈.接下来我们集中讨论一下中粮集团在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其采取的相应措施.
4.1战略调整问题
从GDP和GNP的差距来看,如果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走国际化经营之路,而且必须真正通过国际化来提高GNP的话,目前国际化战略思考的困扰是国际化的最大障碍。
关于战略思考,第一,要分清是国家战略还是企业战略,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
从国家战略来讲,涉及自然资源、贸易及外汇平衡、国际影响力、文化和外交影响力、国家援助等内容。
企业战略则涉及市场开拓、追求盈利、成本核算和技术领先、业务转型及商业模式选择、资本市场的利用等等。
从执行角度来讲,如果能把执行国家战略和企业统一起来是最理想的,因为国有企业执行国家战略也是每个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于企业来讲,也要在执行国家战略的基础上,能够开拓市场,能够有盈利,能够符合成本核算,能够技术领先,能够带来企业自身的业务转型、商业模式的转变及新的商业模式的建立,能够利用国外资本市场,能够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等。
所以,有时需要从不同侧面考虑。
案例:
一直以来,国家发改委要求中粮认真思考国家的粮食问题,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大豆问题。
因为,我国年均消费大豆约4000万吨,2007年需进口约3000万吨大豆,2006年的进口量为2800多万吨。
这样就可能导致中国种大豆的农民在逐步减少(甚至慢慢消失),因为中国大豆的非转基因特性,产量比较低,含油量也比较低,成本比较高,和南美、巴西、阿根廷、美国等国外大豆相比性价比低很多。
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因为大豆这个产品本身是放开经营的。
大约六七年前,中国大豆还是净出口,现在,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大豆商品来自中国。
因为大豆产品主要有两种,一是饲料(豆粕),一是食用油。
我们中国人目前在超市里面见到的猪肉和油基本上都来自于大豆,所以中国大豆的销售问题越来越严重。
我们怎么办?
我们的大豆怎么才能够卖得出去?
是采取保护性政策吗?
是采取贸易制裁措施吗?
但这些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始终把大豆当作油料,并未当成粮食,所以,没有国家大豆储备。
但随着大豆需求量的逐步增加,大豆问题就慢慢出现了。
可以这样说,如果美国或者南美大豆减产,它一定会推高中国肉的价格和食用油的价格。
实际上从去年年底开始,因为玉米涨价,大豆已经涨得非常厉害,大豆价格从5块多美元/蒲式耳涨到7块多美元/蒲式耳,国内食用油价格从5000多元人民币/吨涨到7000多元人民币/吨。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机构提出把大豆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通过协会等方式协调大豆的进口,逐步增加国家大豆储备。
实际上,中粮从去年就开始积极尝试进行协调,但是非常难的,因为(没有进口限制)所有的人都在进口,很难协调。
那能不能去南美买农田种大豆呢?
我们也进行了认真研究,应该说不是完全不可以,因为南美大豆种植已经非常系统化。
但那里的农场农民和“ABCD”(四大国际粮商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路易·达孚LouisDreyfus)有着系统的长期的合作关系(而这四家粮商几乎控制了南美的大豆种植)。
再一个是物流问题,从运输、港口系统来讲的,整个巴西能够(为其他客户)运输大豆的港口只有一个,因为大部分都是公司自建的。
这又涉及到一个我们是不是需要自己建港口的问题。
这样,我们就需要解决从种大豆、收大豆、运输大豆等一系列的环节。
完成这个产业链的全过程对不对呢?
从国家战略来讲是对的。
但从企业来讲就变成问题了,因为投资很大,投资非常大,而且线路很长,管理难度很高,这样一来就肯定达不到国资委规定的指标,也得不到银行贷款。
这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粮.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