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技巧分析归纳.docx
- 文档编号:10960139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7.76KB
辩论赛技巧分析归纳.docx
《辩论赛技巧分析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辩论赛技巧分析归纳.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辩论赛技巧分析归纳
辩论赛技巧分析归纳
2018-04-02辩论赛技巧分析归纳一、开篇立论一辩的开篇立论在各种赛制中都是必有的环节,它是重中之重。
一个好的一辩立论直接可以给以后的各个环节奠定基调,限定界限,给出己方攻击点,筑起己方防守堡垒。
因而开篇立论应下足功夫,切不可小觑。
首先,是辩词中关键词的解析。
这里我们要切实强调权威性,我们可以从周围找到各种工具书或者借助英特网搜索,在各种不一的解释中,尽量以权威的词典辞书为准,这样在以后的阐述中才可以理直气壮,否则被别人抓到明显曲解意思的把柄,就直接陷入被动甚至满盘皆输。
知道了这一点后,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点来创造优势。
例如在XX年国际大专辩论赛《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中,反方辩手说万字是一切的意思,正方说不是。
双方胶着,反方说正方辩手不看原典,你知不知道它原典出自《提摩太》第六章第十节?
”正方将要陷入被动,四辩从容不迫拿出《汉语大词典》说我可以告诉你中文的原典在哪里,《汉语大词典》中万字一共九种意思,没有一种是一切的意思,对方辩友可以自己去查。
”瞬间立稳脚步并且强力扳回一局。
其次,破题释义,定出标准主线。
在有了关键词的解释之后,紧接着就是对整个辩题的剖析,剖析的关键点在于定出客观评价标准,找出攻击点,并由此找出对方攻击点,确立己方防守线。
这里强调一点是切勿将此工作单独推给一辩去做,且不说工作太重,单说一辩难以思考全面,如果一辩思维走偏,直接后果是己方战线全部走偏。
一定要经过双方四位辩手综合讨论质疑修改才能确立。
所谓标准,就是在比较性的辩题中确立一个客观的评价分析点,让自己的攻击做到有准可依,有的放矢。
这个标准一定要基于客观实际或者哲学理论或者逻辑分析,严谨科学,能让大多数人信服,否则会弄巧成拙。
例如1993年《温饱是/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反方经过逻辑推理得出,必要条件是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那么可以得出正方必须论证没有温饱一定没有道德,反方的总体思路便归在人类历史不温饱的情况比比皆是,可是人类历史上有没有一个时期一个地方一点道德都不谈?
显然没有。
另一个逻辑点,温饱分开看,温而不饱的情况,减肥小姐是温而不饱,她谈不谈道德,若不谈,那么减肥中心是不是就变成了拳击场?
这样严谨的推论很容易令人信服。
最后,破题立论,化整为零。
有了辩题的解释,有了标准依据,接着是把一个完整的辩题划分为几个小的着力点,来进行严谨的论证,也就是确立分论点。
有了分论点能让一个宏大的辩题显得有层次有条理,也能为后面辩手的针锋相对给定线路。
这里确立分论点有几个经典的方式,例如:
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社会、家庭、个人”三方面、逻辑、理论、事实”三方面等等。
不论层面如何,其结果都是为中心论题服务的。
论点的确立同样也要由四位辩手综合讨论后得出,并且几位辩手要牢记论点内容,确立进攻思路。
有了以上内容,就等于提纲挈领,再由一辩对各个论点的论述内容进行填充。
辩词的措辞上关键看各位辩手的语言功底,这个一般不容易速成,但是多参考一些经典精彩的辩词,适当借用其精华也可以对自己有一定地提高。
反方的一辩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在陈述之前花10几秒的时间对正方的一辩陈词进行简单反驳,体现的是一名辩手的应变能力。
但切记不要强求而弄巧成拙。
二、再立论二辩的再立论与一辩论点的确立过程大致相同,这里只简单阐述一些思路上的问题。
与开篇立论相比,二辩一来省去了对辩词解释和标准确立,二来双方二辩因为都已经听了双方一辩的立论,也了解了对方的思路。
在此环节,有经验和能力的二辩可以针对对方的论点或者释义标准等提出简单质疑,但大部分的时间,仍要留在对己方的论述上。
二辩的论述思路可以参考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旧赛制,就是双方一二三辩交替阐述,大多数比赛中二辩选手采用的是针对一辩论点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阐述。
例如XX年国际大专辩论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不可以并行》,反方一辩从理论、事实、价值三方面阐述了观点,二辩三辩详细从事实角度阐述。
二辩主要从近现代发展史发达国家的历程阐述,三辩又详细从发展中国家的历程来阐述,显得条理非常清晰。
或者如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温饱是/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中,反方一辩从逻辑阐述,二辩从理论阐述,三辩从事实阐述,四辩从价值阐述,从开篇到结尾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三、对话对话环节是整场比赛中最考验选手临场应变能力的环节之一。
因为双方二辩都要在对话中维护和巩固己方观点,并且攻击对方观点。
但考验临场能力绝不仅仅是空手而上,恰恰相反,事先的充分准备反而更起决定作用。
对话环节对二辩选手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有充足的问题来攻击对方,还有要对己方的立论构架和标准、论点等等足够清晰。
一般而言,辩论场上每一方都希望占据主动权,引领比赛的节奏,所以在对话环节每回答对方一个问题,都要紧接着抛出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让对方跟着自己的节奏往下走。
选手在场下需要准备的是:
一、问题;二、对方最可能的回答方式。
选手要由充足的问题,也要在场下与己方队员交流,确立对方大致的回答方向,以免届时手忙脚乱。
另外,这个环节还有很多的技巧,一些万能的辩驳方式和一些典型的例子应当熟记,并学会举一反三。
关于这一点,我将在第三大部分辩论中的经典辩驳”作详细阐述。
四、盘问盘问环节对被盘问者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对盘问者来说,工作就轻松了很多。
然而轻松了也绝不是不用下功夫,其实一个好的三辩,盘问问题最能显现其功底。
最基本的要求,三辩的盘问问题一定要有一定的尖锐性,最好是从论点或评判标准延伸出,切不可不痛不痒或者问一些小儿科”问题。
在往深一个层次的要求来说,三辩的四个盘问问题最好是有一定的联系性,最好能环环相扣,或者逼迫对方两位或者几位辩手产生矛盾。
这个环节在历来的各种大型赛制上较少出现,因而没有鲜明的例子。
但大家可以参考从XX年以后的国际大专辩论会”(XX年后国辩更名为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有一个环节,就是提问嘉宾提问环节,例如XX年的国辩由蒋昌建、余磊等历届国辩的最佳辩手作为提问嘉宾,总决赛由他们对某一方提问,该方一位辩手回答问题。
另外盘问和台湾大选的电视辩论中一个环节很相似,也可以作为积累的一个参考。
例如XX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公开电视辩论上,有六位媒体代表在质询”环节对台上三位候选人分别提出一个问题,三个人依次来回答。
仔细分析媒体的提问方式,首先是一定要把问题问明确,其次在问题的选择上一定要够尖锐,例如台湾与大陆的两岸问题。
体现在我们的辩论上,三辩的价值体现也在于问题一定要足够尖锐,最好能直接击中对方的致命点。
对于被盘问方来说,如何回应对方的问题就较多体现个人能力了。
四位辩手有30秒的时间回答对方的盘问,好的一点是对方不允许发言反驳。
因而在自己回答的过程中可以畅所欲言”,但我们发现的情况是往往很多人临场情绪控制太差或者准备不够充分,30秒的时间往往只用了5-10秒,浪费了大部分时间。
这里,对于有经验有能力的选手来说,针对这一问题正面回答之后可以详加阐述,或者进行延伸与己方的论点进行对接;而经验不足的选手,则应该提前做好准备,解释之后可以回归到一段自己熟悉的辩词当中,例如一辩选手可以引申一下自己某一个强有力的论点等等。
此处切忌胡言乱语,被对方抓到把柄。
同样的,有一些经典的辩驳是可以借鉴的,如果熟悉某一些辩论的逻辑辩驳方式,应付盘问应该不成问题。
五、盘问小结顾名思义,盘问小结就是三辩对自己刚才的盘问出现的问题或者发现的对方的漏洞进行总结阐述。
这两分钟的时间说短则短,说长则长。
正如上文对盘问的阐述中所说,好的盘问问题对盘问小结来说也尤为重要。
如果你的三个问题是环环相扣导致对方几位辩手口径不一,那么在盘问中就可以直接指出,并详加分析,通过适当渲染来对对方的整个立论构架进行釜底抽薪。
但如果是经验不足的选手便往往觉得这两分钟的时间十分难熬,针对这个情况,我建议三辩可以依据对方可能的回答事先拟一份小结,到时候根据对方的回答稍加改动,务必使自己的应答做到连贯有序,井井有条。
另外,三辩的盘问也可以参考四辩的总结陈词方式,用简短的话进行对方的错误指正,紧接着从某一方面继续阐述己方观点。
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后面总结陈词的分析部分。
六、自由辩论自由辩论是每一场辩论赛中最容易出彩的地方。
因为它的节奏要求很快,对于选手的反应速度和语言组织能力要求也很高。
只要一方有一两个人反应速度快,语言能力强,便能很好的带动整场比赛。
同样的,如果双方选手能力都不是很强,则很容易造成冷场现象,那么正常比赛的可观性也就没有了。
自由辩论对语言的要求和对场上表现的要求有一定的先天性”,也就是如果一些人本身就是伶牙俐齿、口舌如簧,他肯定就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这里不讨论个人的突出表现能力,关键看自由辩论阶段的一些基本要求。
首先,是问题的准备要充分。
自由辩论与二辩的对话环节一样,都需要双方做足准备工作,特别是自由辩论,需要一定的发言来控制节奏。
如果一方发言完毕,另一方冷场了便尤显尴尬。
所以需要在事先对自己手里的问题下足功夫,一方发言完毕,另一方应及时回答,然后抛出自己的问题,否则容易陷入对方的节奏,被对方牵着走。
其次,是团队的配合。
自由辩论与其他环节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每一方的每一位辩手可以自由发言,不受发言次序和次数的限制,对方不得指定某一位选手发言。
因而为了体现配合,在发言次序和数量上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发言开始由双方的四辩作开始阶段的发言,因为先前的环节四辩发言较少;紧接着,发言的重心尽量落在二三辩身上,一般整个自由辩论阶段,如果每方总共发言次数在25次,二三辩一般要占据16次左右,一四辩发言在9次左右。
简单来说就是一四辩每个人起身发言3-5次,其余时间交给二三辩。
此时切忌一个人过分突出,连续发言4、5次或者总共发言十几次,更忌讳某一位选手一次都不发言;然后是在内容上,最优秀的配合是某一位选手提出问题,对方难以回答或者回答有误,己方另一位选手发言时可以指出并加以分析,或者起身强调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我方二辩刚提出的问题”。
比较极端的例子有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上《人性本善/恶》上,反方几位辩手轮流起身将善花如何开出恶果”强调了5遍,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强调一两次足矣。
如XX年国际大专辩论赛《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不可取的》,反方四辩提出到底成功是成为英雄的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正方无法正面回答,回避了,反方三辩发言之后紧接着说请对方正面回答我方四辩刚提出的问题”。
正方仍然找借口,反方二辩又提出还是请对方辩友明确告诉大家,到底成功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
是不是没有关系呢?
”。
事已至此,正方劣势已现,最出彩的是反方一辩发言时直接乘胜追击:
既然成功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对方不能回答,那么就请对方辩友回答一个反面的例子,失败是成为非英雄的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
”瞬间占领主导。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时间问题,每个人的发言都要注意自己的时间,简短的问题10秒钟之内回答,需要解释的问题可以适当延长到20秒之内。
最后的时候会出现某一方时间用完而另一方有剩余,此时剩余时间一方切不可放弃,一定要争取用完时间,最好是每一位辩手都起立发言若干次,进一步强调配合。
最后,辩论技巧的应用。
一些常用的和一些高级的辩论技巧都值得学习。
常用的一些辩驳知识和典型的例子可以帮你应付一般的逻辑问题,高级的技巧强调大家在辩论中采用嵌套问题,设计一些两难的回答。
当然,不论如何,每个人对于己方论点、概念、标准等等都应该熟记,所有的辩论和反驳都不应超出本次辩题的范围,高级技巧的应用最后也应该要返璞归真,回归到己方辩题之上。
辩论技巧详见后面两大部分。
七、总结陈词一般来说,每一场辩论赛四辩总结陈词都是最难出彩的一个环节,同样的,但凡是表现非常精彩的四辩往往都能点燃比赛的气氛,主宰比赛的胜负。
新赛制下,四辩的总结陈词占据了4分钟的时间,是全场单人最长的发言时间,四辩的任务其实很简单:
扣题、到位。
以下我就针对四辩的陈词书写作详细阐述。
对于新接触辩论赛的四辩选手来说,为了使其更容易了解四辩的本职工作,我们将四辩的陈词分作两部分:
一、抓错;二、继续阐述。
一般来说,四辩的抓错就是针对全场比赛过程中对方出现的各种错误进行一个归纳总结,包括逻辑上的、事实上的、理论上的、价值上的等等。
凡是辩论,每一方都会出现很多的漏洞,犯很多错误,这就要求四辩在比赛过程中集中精力,准确抓到对方的错误。
当对方错误很多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要集中凸显出关键的错误,也就是对方在根结上的错误。
这部分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分半钟,在一分钟左右即可。
剩余的大部分时间,要留在阐述自己观点的地方。
而剩余时间的论述可以参考二辩的再立论环节,但此时不应只阐述某一方面,而应该着意在总结二字,可以从几个大的方面着力渲染,最后重新落笔至一辩阐述的几个论点之上或者评判标准之上,形成整体配合上的一个圆满之势。
四辩的陈词不同于其他各位辩手的地方还在于其升华之上,总结陈词的部分可以适当拔高,体现出辩论的意义所在。
总的来说,辩论不在于比赛本身的胜负,而在于通过辩”来明理显义;与时代结合的命题可以结合时代的意义,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状况。
例如XX年校辩赛上,辩题《大学生就业应当以社会需求/个人需求为主》,其意义就不应只是在胜负,而是体现在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从理论上说是为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讨论出路,因而在我的总结陈词最后一段就用几位献身贫苦山区或者西部的楷模为例,提炼出以社会需求为主的意义所在,凝练出做中华脊梁”的口号。
传统四辩高手中的典型是1993年复旦大学的蒋昌建。
以《温饱是/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一场的总结陈词为例,蒋昌建首先以经过一番唇枪舌剑,我的肚子已经饿了,但我仍然要将道德问题谈清楚”,幽默巧妙切入;紧接着直击对方的四大错误:
李代桃僵”(温饱等同生存)、扬汤止沸”(解决贫寒不看手段)、避实就虚”(温饱下可以更好谈道德,而没强调必要)、指鹿为马”(将谈道德的效果等同于谈道德);之后,其切入己方主题:
今天,我方已从逻辑、理论、事实上论证了只要基于理性的人类存在,就能谈道德。
下面,我主要从价值层面论述我方立场”,紧接着,蒋昌建从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和在饥寒下谈道德的必要性两方面共四点阐述了其价值上的意义;最后,其用了一段升华结束了四辩陈词:
讲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一百多年前,生活在哥尼斯岛的一位名叫康德的老人曾说过的一句话:
‘这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从心里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谢谢各位!
”蒋昌建用指点江山的抓错、慷慨激昂的阐述和激情四溢的升华为我们献上了完美的一个结尾,并最终拿下了93年的最佳辩手。
从总体上来看,正常辩论赛抓错”应当是最难得一部分,因为以我们的语言水平,即使抓到了错误也很难在极短的时间内整理出优美而有条理的语言。
这里给新手一个技巧就是:
提前抓错。
辩题在这里,对方的一些思路和攻击点也不难猜测,想做充足准备,那么就在事先把对方所有可能犯的逻辑、理论错误一一列出,然后就组织语言如何批驳,最后在赛场上,如果对方恰巧落入自己的预想当中,那么就信手拈来进行反驳;如果没有想到某一点,就可以临时花些时间组织语言。
总的来说还是可以节约不少时间。
在大型的赛事上,凸显过不少的优秀且特别的四辩,他们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陈词写法。
以下我就简单谈谈其他风格陈词写作技巧。
最为典型的是XX年国际大专辩论赛上的马来亚大学的胡渐彪,胡渐彪尤善逻辑分析,因而他的辩题中逻辑分析的比例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以总决赛《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为例,正方的优势在于语言流利清晰且优美,反方华语稍差但反应敏捷,分析也非常到位。
截止四辩陈词之前,反方已经奠定了不少优势,博中了正方的命门:
贪”才是万恶之源。
因而在总结陈词之时,胡渐彪从容不迫展开逻辑分析:
对方的陈述是给定了两个前提,然后依据这两个前提开展出三个论点”,针对对方的整个理论构架的两个前提和三个论点进行了逐一批驳。
然后后半段又顺着对方的思路分析,指出:
钱既可以导出善,又可以导出恶”,那么钱是不是既是万恶之源,又是万善之源,对方是不是只看到了恶的一部分。
随后胡渐彪说:
我们效仿对方,只看恶的部分”,可是世间的恶分为和钱有关的恶”、和钱无关的恶”,和钱无关的恶”自然钱不是其之源”,而对方为何只讨论和钱有关的恶”。
胡渐彪说,那么我们再效法对方,只看和钱有关的恶”,和钱有关的恶,到底是钱是万恶之源,还是贪钱是万恶之源。
通过层层批驳,完美的将对方的理论构架和辩论思路分析地淋漓尽致,导致正方四辩在总结陈词之时担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发挥稍显失常。
那么,大家对个性化的四辩陈词也就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其实就是随心所欲不逾矩”。
也就是说,在我们做四辩陈词的时候,可以以较长的篇幅去剖析对方的构架以及辩论思路,将对方所有的支撑点逐一批驳推倒,并加以辅助己方观点的正确性来做对比论证。
但是很显然,它对辩手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经验不足的选手很容易出现怯场或者紧张引起思路表达不清和语言不流利的现象,这在辩论场上是非常忌讳的。
希望大家量力而行,多参考经典的陈词,再来创新出自己的风格。
八、辩论中的经典辩驳以下,我就为大家总结在重要比赛和在我们身边出现的一些非常经典的辩驳,并为大家分析其适用范围。
大家应该做的是牢记这种思维辨析方式,最好学会举一反三,否则千篇一律容易令人产生审美疲劳。
1、烤鸭理论a包含了b就代表a是b吗?
好比,我方二辩今天吃了一只烤鸭,他包含了这只烤鸭,你能说我方二辩就是一只烤鸭吗?
”烤鸭理论”适用的地方在于对方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包含了本方观点,妄图通过整体大于局部的方式来使本方的辩驳为对方服务。
这时如果用理论来强辩首先难以辩清楚,其次容易弄巧成拙。
这时候如果采用烤鸭理论类似的类比即可巧妙地推翻对方的理论。
关于这点,在辩论中应该牢记,双方的观点不论是对立还是并行,一般不会出现包含现象,如果可以用己方观点包含对方观点一般都会死的很惨。
典例:
在XX校辩赛第一轮上,信工(正方)对人文(反方)辩题为:
《大学生择业应以社会需求/个人需求为主》。
期间反方抛出: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所以社会的需求归根结底是属于个人需求。
正方三辩当即指出:
社会包含了人就代表社会需求是个人需求吗?
好比,我方二辩今天吃了一只烤鸭,他包含了这只烤鸭,你能说我方二辩就是一只烤鸭吗?
”可谓是四两拨千斤,赢得了场上阵阵的掌声。
2、并行/包含理论同时存在就叫做并行吗?
那么今天您在论证您方观点,我在论证我方观点,那我们双方的观点也可以并行吗?
那么请对方同学待会并行地论证一下我方观点吧!
”对方同学,如果您方观点已经包含了我方观点,那么我们今天的辩论还有什么意义?
如果我方观点是您方观点的一部分,那就请您在论证您方观点的时候也论证一下我方观点吧。
”并行/包含理论”其实与烤鸭理论”是异曲同工,但适用性更广一些,在花辩里,借用一种巧妙的辩驳,将对方抛给自己的难题抛回给对方叫借力打力。
但凡在辩论中,某一方强辩,将对方某些观点或者整个辩题拉回己方者,都可以采用这些类似的理论将难题抛回去。
典例:
在XX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初赛香港大学(正方)对武汉大学(反方),辩题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不可以并行》,正方对并行的概念有意模糊,认为凡是同时进行的都可以叫并行,反方先是以有人保护环境,有人破坏环境”这样同时进行的矛盾进行反驳,正方仍然强辩,反方四辩当机立断,指出:
同时存在就叫做并行吗?
那么今天您在论证您方观点,我在论证我方观点,那我们双方的观点也可以并行吗?
那么请对方同学待会并行地论证一下我方观点吧!
”巧妙借力打力,赢得掌声。
3、炒饭理论难道多了就更重要吗?
做炒饭的时候要放入很多的饭,只放一点点的盐,难道你能说饭就比盐更重要吗?
”炒饭理论”适用于在××比××更重要”等等的比较性辩题当中,某一方一味强调多等同于重要,遇到此情况,可以使用类似的例子做类比,言简意赅,还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典例:
在XX年校辩赛第二轮上,土建对管理的比赛中,正方一直在强调数量多因而重要,反方从容回答难道多了就一定重要吗?
我们做炒饭的时候,饭肯定是放很多,而盐只放一点点,难道说因此炒饭的时候饭就比盐更重要吗?
”这句话一时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炒饭理论”。
4、轮胎汽车理论整体可取,难道局部就也是可取的吗?
请大家想一想,轮胎是汽车的一部分,坐在汽车上是可取的,难道坐在轮胎上也是可取的吗?
”轮胎汽车理论”适用于某一方可以扩大范围,将己方立场中的关键部分归纳到一个大的体系之中,妄图以整体的优势来凸显局部的可取。
此时便可以用轮胎汽车理论,将对方偷梁换柱的想法明确指出。
典例:
XX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复赛:
新加坡国立大学(正方)对武汉大学(反方),《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不可取的》一场中,正方自己明确以成败论英雄有很大局限性,因而在战略上将其定位一种追求成功的价值观,并且这种价值观受到社会上其他真善美的价值体系共同制约,属于社会价值体系的一部分。
反方三辩当即指出:
整体可取,难道局部就也是可取的吗?
请大家想一想,轮胎是汽车的一部分,坐在汽车上是可取的,难道坐在轮胎上也是可取的吗?
”可谓是言简意赅,精确指出对方的混淆是非。
5、校徽理论对方同学今天的黑西服上也有一点白色,那就是对方同学的校徽,难道我能因此就说对方同学的西服是白色的吗?
”校徽理论”适用于某一方以偏概全的时候。
校徽理论的适用性恰好与轮胎汽车理论相反,其使用的情况为,当某一方因为辩题中观点或者立场不断受到对方攻击,难以自保的时候,容易只抓住己方立场中的某一点优势来反攻,这时候便可以用校徽理论来进行反驳。
典例:
XX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复赛:
新加坡国立大学(正方)对武汉大学(反方),《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不可取的》一场中,正方先以整体的社会价值体系论述,被反方驳回。
难以全线反驳之时,正方开始一味强调为什么作为一种鼓励成功、追求成功的价值观,它是不可取的?
”反方二辩指出:
谁都不能否认追求成功是可取的,但有一点的可取之处就是可取吗?
对方同学今天的黑西服上也有一点白色,那就是对方同学的校徽,难道我能因此就说对方同学的西服是白色的吗?
”以形象的类比言明大义。
6、州官放火论对方举出了一点的可取之处就叫可取,我方举出了再多的不可取之处也不叫不可取,这是不是叫‘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呢?
”州官放火论”适用范围非常之广。
在辩论场上有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某一方举出许多例子或者名人名言的时候,统统被对方给否认。
例如:
正方举出名人名言,反方一味强调名人也会犯错啊!
”这时候正方的凌厉攻势会被反方一个金钟罩铁布衫”给化解掉。
此时若呈口舌之快反而达不到好的效果,如果换一种方式,例如说为什么支持我方的名人都是错的,而支持对方的名人却都是对的,难道是非对错都由对方说了算?
您这是不是叫‘只许州官放火,而不准百姓点灯’呢?
”这样就会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典例:
XX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复赛:
新加坡国立大学(正方)对武汉大学(反方),《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不可取的》一场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辩论赛 技巧 分析 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