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童话教学提纲.docx
- 文档编号:10933143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5.64KB
第一章童话教学提纲.docx
《第一章童话教学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童话教学提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童话教学提纲
培训理念:
1.在高尚文化中成长。
素文化(素经)
水文化(水经):
水是流动的、水是透明的、水是聚集的、水是包容的…
2.在互动交流中研讨。
3.在文体特点中深化。
文学文体:
童话、寓言、神话、诗歌(儿童诗、古诗)、散文、小说、文言文…
实用文体: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第一章童话教学
(统计)
童话是儿童文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文体,是小学生较早并大量接触到的文学样式之一,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童话的文体知识
童话指的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符合儿童想象力的情节,采取拟人、夸涨、象征等方法编织而成的一种富于幻想色彩的故事。
童话具有虚拟的人物和环境、离奇的情节。
幻想是童话最重要的特征,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童话课文可以分两类:
一类是人物童话。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这类童话主要是揭露黑暗,同情善良,歌颂勇敢斗争的精神。
一类是动植物童话。
如《二只小狮子》、《去年的树》等。
动植物童话又有两种:
一种是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可以称为说理童话。
如《狐狸和乌鸦》、《小马过河》等。
另一种是通过一个故事介绍一些自然科学知识,这种童话又叫科普童话。
如《要下雨了》、《小壁虎借尾巴》等。
1.丰富的幻想。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用以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
它是童话的核心,也是童话的灵魂。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由个人愿望或社会需要而引起,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想象。
艺术幻想是一种创作手段,是作家不满足于模仿现实的本来形态,而按自己的需要虚构形象的一种创作方法。
它植根于生活,往往又对生活作夸张的叙述和描绘达到一种升华,因而幻想中的事物比真实情况下的更活跃,更富色彩。
童话中充满丰富的诗意的幻想,作者利用幻想手段作折光的反射,借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表达对真、假、善、恶、美、丑的审美评价。
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
《小壁虎借尾巴》就是向学生介绍壁虎尾巴的再生功能和鱼、牛、燕子尾巴的作用。
如果文章没有幻想,仅仅对生活作真实的描写,读起来必然索然无味。
作者运用幻想手法。
虚构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过程,读起来生动有趣。
童话中的幻想虚构不是胡编乱造,有现实生活作依据。
壁虎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功能,具有很强的真实性,所以这个童话才具有科学的价值。
又如,安徒生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幻想的典范。
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脑中就会浮现出“小女孩手抓一把火柴,被活活冻死”的画面。
而文中小女孩五次擦火柴出现的幻想就是创造想象。
作者根据小女孩身边燃尽的火柴梗,展开了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
小女孩四次擦燃火柴,先后看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和慈爱的奶奶。
小女孩的幻想充满着温暖、食物、欢乐和爱抚,最后跟着奶奶“飞到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些都是借助想象虚构出来的,表现了穷人渴望摆脱黑暗,追求光明和幸福的强烈愿望。
2.拟人和夸张的描写。
童话通过幻想把动植物和没有生命的物体拟人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会说话会思想会行动。
一方面,这些主人公具有人的某种性格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它自身的内在特性。
例如《小猫钓鱼》,小猫天真活泼,顽皮好动,做事不专心的性格,和绝大多数儿童的性格有相似之处。
同时,小猫爱吃鱼爱捉蜻蜓,又是猫这种动物的真实本性。
这篇童话通过描写一只淘气的小猫,表达了做事不能三心两意的主题。
又如,《风筝找朋友》中的风和风筝,既有人的特点,又有风和风筝的特点,风对风筝说:
“你要是哭了,你的身上吸了泪水,就会变湿了,变得很重很重,我就推不动你,你也就飞不起来啦!
”
童话常把动植物和无生物“人格化”,描写的物体会说、会做、会想,有感情。
《小壁虎借尾巴》文中的壁虎被蛇咬断了尾巴以后,觉得“没有尾巴多难看哪”是人的情感,它去借尾巴时说话很谦虚有礼貌,是人的行为、语言。
拟人化的表现方法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
夸张是对所要表现的对象或某种特征,故意地夸大或缩小。
如果童话里幻想的内容没有夸张就会失去光彩;童话形象如果没有夸张的修饰就会显得暗淡。
童话往往具有讽刺性,但如果没有夸张就会失去锋芒。
童话的话言如果缺少夸张,就会缺乏感受染力。
如《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赤裸裸的皇帝,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有的,但我们相信这个故事。
因为现实中就有这种骗子,利用一些人的虚伪、愚昧,导演了一幕幕谎诞的剧目。
所以这种幻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象征的意义。
3.完整的故事情节。
童话故事大多数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有头有尾,十分完整。
不少童话在叙述过程中使用反复的手法,就是相同的情节和语言往往稍加变动反复出现,便于学生阅读、记忆、讲述。
例如《小壁虎借尾巴》反复出现了三次“借”,三次对话,但每次“借”的地方、对象不同,所要介绍的动物尾巴的作用也不同。
第一次在河边向河里的小鱼借尾巴,小鱼不借,要用尾巴泼水。
第二次在树上向地上的黄牛借尾巴,黄牛不借,要用尾巴赶蝇子。
第三次在房檐下向燕子借尾巴,燕子不借,要用尾巴掌握方向。
鱼是水里游的,黄牛是地上走的,燕子是天上飞的,三种动物尾巴的作用也各有不同。
故事反复三次,读起来却无重复罗嗦之感,反而觉得趣味无穷。
二、童话的教学策略
一般来说,文学作品具有三个层次:
语言符号—文学形象—文学蕴含。
这告知我们,作为文学的童话,其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是:
识别语言符号,学习语言,感受文学语言美;再现文学形象,培养想象,体悟文学形象美;挖掘文学蕴含,培养思维,理解文学意蕴美。
这样,在童话体文章的教学中就不能以简单的课文分析、乏味单调的认知活动作为课堂的主要形式,因为这样就忽视了学习主体内在的对文学形象的感知、体悟与理解的心理过程,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对文章本身的理解,而且使其不能获得真正的文学美的熏陶。
1.引发想象。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
童话常常采取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编织奇异的情节,营造浓厚的幻想氛围。
所以,童话的文本分析在兼顾语文基本的字、词、句、篇的同时,应该着重于童话幻想性在人物、情节、环境等叙事文学要素上的反映和体现,关注童话如何通过幻想手段实现对现实生活的表现、审视和评价。
如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四次擦燃火柴的情节(面前出现了温暖的火炉、香喷喷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反复阅读,在了解内容、学习语言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还可以抓住适合展开想象的句、段,引导学生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如《美丽的公鸡》,应让学生通过读课文,在头脑中想象公鸡昂着头、挺着胸脯,得意洋洋的样子,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教师还可以根据情节的发展,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
学生的合理想象,既能丰富对童话内容的理解,又能加深对童话思想意义的认识。
如在教学《去年的树》第一部分时,可以重点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大树和鸟儿在一起的幸福时光,为后面理解鸟儿与树分别的牵挂和经历千辛万寻找不到的悲伤情景埋下伏笔。
作者描写鸟儿和树根、大门、小姑娘的三次对话,是为了表现鸟儿寻找树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再次让学生想象,鸟儿在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学生在想象中激活了思维,有的学生想到了鸟儿可能遇到猎人的捕杀,有的学生想到了鸟儿可能遇到狂风暴雨等,但是这一切都不能阻挡它寻找朋友的脚步。
这一想象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到小鸟对友谊和诺言的忠诚。
课文最后一部分,鸟儿和化身为灯火的大树告别的情景,引导学生第三次想象,想象鸟儿盯着灯火看时,可能在想些什么?
想象分别重逢,却不是原来的好朋友大树时,鸟儿又会说些什么?
这样的想象将学生带到一个独特的场景中去,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了鸟儿和大树之间生死不渝的友谊,使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
想象把学生带进童话的意境,而童话的神奇意境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2.理解寓意。
理解寓意是童话课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主要教学思路是:
(1)从分析人物语言中揭示寓意。
如《狼和小羊》这篇寓言故事从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狼的无理取闹、虚伪、凶残,可以看出小羊的温和、善良。
在教学中应该分析它们的对话,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狼的本性。
(2)从分析故事情节中揭示寓意。
《蚂蚁和蝈蝈》这篇童话故事中蚂蚁们在烈日下辛苦搬运粮食,蝈蝈们就在树阴下唱歌、睡觉,可是冬天来临了,蚂蚁躲在拥有粮食的洞里过冬,而蝈蝈就又冷又饿。
教学时通过整个故事的展开让学生明白要像蚂蚁那样辛勤劳动、未雨绸缪,不能像蝈蝈那样先行享乐,不顾后果。
(3)从分析关键性的词语中揭示寓意。
《蜗牛的奖杯》这篇文章中通过“得意洋洋、成天、唯恐、生怕”这些词语生动的表现蜗牛得奖后不思进取,满足现状的心态,导致最后由天上的飞行冠军退化成只能在地上慢慢爬行的蜗牛,由此告诫人们,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不进则退。
著名的童话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结语是这样写的: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两个“幸福”给我们留下了思考与想象的空间,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解读的:
老师:
“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
这句话中第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临死时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的幻觉中死去的。
第二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了。
这里的“幸福”实际就是反语,真正的意思是受罪和死亡。
老师继续追问:
从文章的结尾中,你能体会出作者包含着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
文章的结尾饱含了作者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这种侧重社会学视角的解读在当下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只是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的一个方面。
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小学文学作品教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多采用单一的社会学视角,特别注重具体文本与文章作者、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作品产生的历史性或历史性的社会价值,“社会主题”成为文本解读的出发点和归宿。
这种作品解读的方式,应用到人物童话的解读时,根据不同的文本情况,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也容易导致教师引导过程中出现如上文那样的情况,教师局限于教学参考书上的归纳:
“这个童话深刻地批判了贫富不均的资本主义社会,表达了对穷苦孩子的同情。
”这样的结论尽管代表了一种观念,但是却也很有局限性和狭隘性:
忘却了学生的真切体验,忘却了这是一篇引人思考的童话作品。
像这篇饱蘸情感令人凄楚的童话,其实不需要老师去特别强调政治性的批判意义,因为作品的意义不止于此,要让学生有更广阔的解读空间,表达出他们自己不同的想象和理解。
3.学习语言。
童话的语言浅显、生动,保持了口语的特点。
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有积极作用。
(1)朗读。
教师以生动活泼、饱含情感、富有儿童色彩的语言为儿童读童话,充分展现文学的语言美及其蕴含在语言之中的情感美。
这样不仅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更能以真情牵引情感,以情感激发想象。
其次,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读,读那些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段落读出狐狸的狡猾语调,大灰狼的凶狠,小白兔的活泼,老牛的善良等。
读的过程应是语言、情感与思想和谐交融的过程。
通过这样足够量的言语实践,可以更好地帮助儿童品味并实践文学语言的情感美与形式美,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朗读是学习、吸收语言的有效办法。
朗读童话,要用接近口语的语气,速度应放慢一点,要读得亲切,表达出应有的情感。
有些童话,如《小马过河》,还可以分角色朗读,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朗读中,受到教育,学习语言,提高朗读能力。
(2)复述。
童话的语言浅显、生动,保持了口语的特点。
这对于发展学生的口头复述有积极作用。
如《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与小鱼、黄牛、燕子的对话,非常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口语特点。
童话是富有幻想的故事,因此可启发学生想象,进行创造性复述。
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教师可用引发提问:
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没有借到尾巴,它还可能向谁借尾巴呢?
引导学生想象说。
这样能起到语言与思维同步训练的作用。
又如《小马过河》一课,小马和妈妈、牛伯伯、小松鼠的对话,也值得关注。
(3)习作。
童话的幻想趣味及情节的离奇曲折性会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设计,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冲动,寻找特别的写作角度,变换写作的形式,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展读写结合的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体会童话的语言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续编故事。
一位教师在教学《丑小鸭》一文时,充分利用文本,设计了两个想象写作练习,要求学生通过对故事的解读,进行角色的换位,用朴实的语言写出他们内心的感悟。
一是在丑小鸭被迫离家出走时,给家人写一封告别信。
二是在丑小鸭变成天鹅之后,让学生写一封报喜信。
然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续编童话故事。
续编童话故事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个性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童话内容和寓意,使他们能通过语言透过形象认识到童话所传达出的文学意蕴。
与此同时,逐步养成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地认识生活的习惯。
在引导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要力求“导而弗牵”,不可轻易框住学生的思维,强求统一答案。
首先,文学意蕴本身就具有丰富性的特点。
面对同一篇作品,不同的心理基础与生活经验会导致学生解读方式的不同,从而获得的体验和感悟也就不同。
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不应仅停留在教材本身所传达出的文字信息上,而更要关注文学接受过程中学生可能获得的那些触及其精神生活的某些更为本质的东西,这才是更有价值的东西。
其次,教学的终极目的也不是答案,而是发展。
正如皮亚杰所说:
“智能训练的目的是形成智能,而不是储存记忆;是培养出智能的探索者,而不仅仅是博学之才。
”因此,要鼓励学生发表具有“个性”的独立见解。
在“个性化”这个词日益被人们所关注的今天,许多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来诊释“个性化”的内涵。
但一般来讲,都是从教学的角度来解释的,认为个性化教学是指教师以个性化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并促进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教学活动。
学生面对同一篇作品,不同的心理基础和生活经验会导致其解读方式的不同,获得的体验和感悟也不同。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剥夺学生的阅读实践。
请看一则《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教学片段:
师:
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说说你是喜欢小白兔呢还是喜欢小灰兔呢?
(同学们纷纷举手)
生1:
我喜欢小白兔,因为他自己种菜,有吃不完的菜。
生2:
我也喜欢小白兔,他自己种的菜吃不完,还送给老山羊。
生3:
我喜欢小白兔,他不像小灰兔那样懒惰,老向别人要菜吃。
(大多数学生都放下手,表示赞同,有几个还在举手,于是老师又叫了几个学生回答。
)
生4:
我喜欢小灰兔,老山羊来送白菜,小灰兔就去帮忙,他也是爱劳动的。
生5:
我喜欢小灰兔,小灰兔有礼貌,老山羊送给他白菜,他说:
“谢谢你”。
生6:
我也喜欢小灰兔,小灰兔知道自己错了,就开始自己种菜了,他知错能改,应该表扬。
师:
小白兔和小灰兔都有很多优点,那我们应该喜欢谁呢?
生(齐):
我们喜欢小灰兔,也喜欢小白兔。
从这个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独特的见解,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前面三个学生都说喜欢小白兔,理由相当充分,符合编者的意图。
但这位教师又叫了另外三个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都是喜欢小灰兔的,理由也充分。
最后教师因势利导:
“小白兔和小灰兔都有很多优点,那我们应该喜欢谁呢?
”学生齐说:
“我们喜欢小灰兔,也喜欢小白兔。
”教师在教学中尊重了学生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还启发了学生认识到: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一无是处的人,要全面去看待一个人和一件事。
5.多样训练。
(1)听。
听故事是每个小学生都喜爱的一项活动。
学生在听故事时,个个聚精会神。
在开始教学时,可以让孩子质疑激趣,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激活思维,产生兴趣。
如在教学《蘑菇该奖给谁》这一课时,先让学生根据课题产生质疑,然后再让学生听教师惟妙惟肖的讲述。
通过这一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以最积极的态度去迎接这个童话。
(2)读。
语文教学中,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
读比听更能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它让学生动口、动眼、动脑,调动多种感官进行。
低年级的童话故事语言浅显易懂,在教学中完全可以让学生以读为主,通过读有所感悟。
(3)辨。
童话最基本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幻想、虚构,教学时要处理好幻想与真实、虚构与现实的关系。
要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恰当引导分清幻想、虚构部分和真实、现实部分。
如《小壁虎借尾巴》讲小壁虎想借尾巴是虚构的,写动物的对话是虚构的,写妈妈告诉小壁虎的话也是虚构的。
但写小壁虎能到处爬是真实的,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功能是真实的,还有小鱼、黄牛、燕子等尾巴的作用也是真实的。
这样,不但引导学生领悟了童话的特点,而且可以培养其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4)比。
把原作与课文进行比较。
原作在成为教材文本的修改过程中可能会丢失一些具有幻想艺术特殊趣味的细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童话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价值。
在教学准备环节或教学结束后安排课文与原作的比较阅读,对学生理解作品有积极作用。
(5)编。
童话故事中大胆夸张的想象正符合启发学生想象的要求,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在《小松树和大松树》一文中结尾是这样的:
小松树听了,惭愧地底下了头。
这是一个非常发人深省的结局,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我们何不让学生深省一下,想象一下,小松树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海阔天空任遨游,大胆的想象编排,从更高角度去领悟故事所要带给学生的启示。
很多童话的结尾是言尽而意不尽,让学生编写结尾既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写话的兴趣,培养了写话能力。
童话故事的情节来自于孩子们的生活中,让孩子们的潜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是训练的目的。
孩子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所有的东西都有灵气,有生命。
所以,在训练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在想象王国自由遨游,怎样想就怎样写,鼻子、嘴巴、耳朵、牙齿、舌头会互相争功;铅笔、书本会捉迷藏;柳树会跳舞,小花会唱歌;小鸟会变魔术;森林里会举行一年一度的音乐会……当你被孩子们带入童话世界时,你不得不惊叹,他们的世界如此美丽。
(6)演。
带有幻想性的童话对学生有天然的吸引力,各个年级的学生对根据课本内容开展戏剧表演有强烈的兴趣,在复述甚至自编台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完成对童话角色的分析和体验,进而深入理解童话作品的内容与表现艺术。
童话因其故事的生动有趣,语言的丰富多彩而深深吸引着学生,童话又往往以拟人的手法来叙述故事,因而孩子对其中的故事倍加喜爱。
前面的读,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只有演,才能使故事情节、故事语言、故事寓意得以内化。
在童话教学中,可以适时抓住学生的热情,让他们试着把童话演出来。
在《蚂蚁和蝈蝈》这一课中,蚂蚁和蝈蝈是无声的,没有动作神情的,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去演蚂蚁和蝈蝈。
通过表演,学生对故事的理解、体会、感悟就更深刻了。
儿童之所以喜爱童话,是因为童话的幻想性和强烈的游戏精神最能满足儿童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的需求。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习惯对童话进行理性的“分析”,使那些生动的鲜明的童话形象被肢解了。
学生随着教师的一步步“分析”而淡化了学习兴趣。
童话教学切忌进行过多的理性分析,要根据不同类型童话的特点,充分利用童话的幻想性和游戏精神来展开教学。
一位教师教学《小猴子下山》是这样设计的:
教师先准备好玉米、桃、西瓜等模型教具和小猴子、小白兔的头饰,然后找两个学生分别戴上小猴子和小白兔的头饰扮演小猴子和小白兔。
“小猴子”按照书上的五幅图画的情景,表演扛玉米——扔玉米摘桃——扔桃摘西瓜——扔西瓜追“小白兔”。
“小白兔”在“小猴子”的追赶下迅速跑回作为并摘下头饰。
“小猴子”东张西望,什么也没找到,最后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通过表演,满足了学生喜欢游戏的天性,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真实体验,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敢于表演自我的勇气,还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充分的体验。
(7)写。
学生的认识规律一般是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的过程。
在一、二年级的时候,他们就接触到不少课本里的童话故事。
这为训练提供了模仿的机会。
以《小壁虎借尾巴》来仿写《小兔子借耳朵》、以《美丽的公鸡》仿写《骄傲的小花猫》……同时,也可以借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书、卡通片来仿写。
情节可以有所改动,但要将事情的四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交代清楚。
一段时间的训练,基础中上的同学都能利用掌握的知识开始自编一些童话了,而且构思往往让人惊讶不已。
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复述学习的童话,然后鼓励学生对童话进行改写。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复述童话的过程加入自己的想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去改写童话。
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正处于想象力发展的“敏感期”,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尽情展开想象大胆想象,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比如,鼓励学生给童话改写结尾,更改人物的角色,从另外一个角度来重新写童话。
通过这样的写作锻炼,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
如学了《狐狸和乌鸦》后,再让学生想想如果乌鸦第二次找到肉时,它和狐了狸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
它的肉还会不会被骗走?
并让学生以《上了一次当的乌鸦》为题编写故事。
又如《坐井观天》,可让学生续编故事的结尾:
想想青蛙最后有没有跳出井口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如果跳出去了,它会怎么说怎么做?
如果它不肯跳出去,还会发生什么事?
另外,配音乐、图像来学习、写书评、给童话配插图、给课文做多媒体课件、写童话日记等都是童话教学的好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童话 教学 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