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docx
- 文档编号:10933048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84
- 大小:92.24KB
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docx
《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
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
1、细胞学说
主要内容是:
细胞是动、植物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这样,就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细胞把生物界的所有物种都联系起来了,生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这是对生物进化论的一个巨大的支持。
细胞学说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为辩证唯物论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恩格斯对此评价很高,把细胞学说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生物进化论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和生物进化论的奠基者达尔文,在其巨著《物种起源》中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
该学说的要点是群体中的个体具有性状差异,这些个体对其所处的环境具有不同的适应性;由于空间和食物有限,个体间存在生存竞争,结果,具有有利性状的个体得以生存并通过繁殖传递给后代,具有不利性状的个体会逐渐被淘汰(达尔文把自然界这种留优汰劣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由于自然选择的长期作用,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同一物种就可能出现性状分歧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3、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一块重要理论基石。
能量守恒的意义首要的是建立物质运动变化过程中的某种物理量间的等量关系。
对此,我们无需知道物质间实际的相互作用过程,也无需知道物质运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间的转化途径,只要建立和物质运动状态相对应的能量与物理量间的关系,就可以对物质运动变化过程中得初状态和终状态间建立一种等量关系,这样便于对物质运动变化过程的量求解
科技常识
知识点睛与解题技巧
1.科学
科学有若干种解释,每一种解释都反映出科学某一方面的本质特征,而且科学本身也在发展,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断深化,给科学下一个永恒不变的定义是难以做到的。
我们把众多的科学定义加以概括,指出为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共同概念,那就是科学知识、科学研究活动、科学社会建制的统一体。
2.技术
技术是人类运用知识、经验和技能,并借助物质手段以达到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的完整系统。
它是人们的知识和能力同物质手段相结合,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过程。
3.科学精神及特征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科学精神应包括12个方面的特征:
(1)执着的探索精神。
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启示或预见,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
(2)创新、改革精神。
这是科学的生命,科学活动的灵魂。
(3)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
科学活动有如阶梯式递进的攀登,科学成就在本质上是积累的结果,科学是继承性最强的文化形态之一。
(4)理性精神。
科学活动须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次,或者说,有个科学抽象的过程。
为此,必须坚持理性原则。
(5)求实精神。
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克服主观臆断。
(6)求真精神。
在严格确定的科学事实面前。
科学家勇于维护真理,反对独断、虚伪和谬误。
(7)实证精神。
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8)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
科学不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确定性或精确性是科学的显著特征之一。
(9)协作精神。
由于现代科学研究项目规模的扩大,须依靠多学科和社会多方面的协作与支持,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
(10)民主精神。
科学从不迷信权威,并敢于向权威挑战。
(11)开放精神。
科学无国界,科学是开放的体系,它不承认终极真理。
(12)功利精神。
科学是生产力,科学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应当为人类社会谋福利。
4.科学方法及特点
科学方法是人类所有认识方法中比较高级、比较复杂的一种方法。
它具有以下特点:
(1)鲜明的主体性,科学方法体现了科学认识主体的主动性、认识主体的创造性以及具有明显的目的性;
(2)充分的合乎规律性,是以合乎理论规律为主体的科学知识程序化;(3)高度的保真性,是以观察和实验以及他们与数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对研究对象进行量的考察,保证所获得的实验事实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内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应从以下几方面加深理解: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使命是把经济搞上去。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谛在于科技与经济要一体化。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
(4)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关键是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
6.技术创新的定义和本质
技术创新被定义为与新产品的制造、新工艺过程或设备的商业应用有关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及其他商业活动。
它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服务创新。
简单地说,技术创新是指将一种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引入市场。
7.中国五大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
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8.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世界上最著名、
学术声望最高的国际大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阿尔弗雷德?
贝恩哈德?
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
9.“863”计划
1986年3月,在四位著名老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的积极倡议下,我国制定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
10.基因技术
基因由人体细胞核内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组成,变幻莫测的基因排序决定了人类的遗传变异特性。
人类基因组研究是一项生命科学的基础性研究。
有科学家把基因组图谱看成是指路图,或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也有科学家把基因组图谱比作字典。
但不论是从哪个角度去阐释,破解人类自身基因密码,以促进人类健康、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其应用前景都是极其美好的。
人类10万个基因的信息以及相应的染色体位置被破译后,将成为医学和生物制药产业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源泉。
11.基因工程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是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领域。
12.人类基因组计划
一般是指于1990年美国政府资助启动的研究人类基因组的计划。
它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科学”项目,其意义和影响被誉为不亚于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和载人飞船登月的“阿波罗计划”。
以后世界各国也都有各自的研究人类基因组的计划。
13.细胞工程
是在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工程,细胞工程所使用的技术主要是细胞养殖和细胞融合。
14.“克隆”技术
“克隆”(Clone)本意是无性繁殖,它不靠性细胞而是生物的体细胞进行繁殖。
15.仿生学
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属于生物科学与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它涉及生理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物理学、数学、控制论、工程学等学科领域。
仿生学把各种生物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原理和作用机理作为生物模型进行研究,希望在技术发展中能够利用这些原理和机理,最后目的是要实现新的技术设计并制造出更好的新型仪器、机械等。
生物界各种丰富多彩的机能具有极其复杂和精巧的结构,其奇妙程度远远超过迄今为止的一切人造的机器,因此在工程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中,人们需要向生物寻找启发和进行模拟是很自然的。
16.农业技术
(1)白色农业
白色农业是改变农业以太阳光为直接能源,利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产人类食物、动物饲料的传统方式,应用高科技进行开发,依靠人工能源不受气象和季节的限制,可常年在工厂进行大规模生产,节土、节水、不污染环境,资源可循环利用的微生物工业型的农业。
(2)生物农业
生物农业是利用自然条件,采用多种农作物轮作肥田、天然杀虫、生物多样化等科学方法种植农作物,不施化肥,不喷杀虫剂,生产出接近天然植物的农产品。
(3)持续农业
发展可持续农业是就要使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要注意维护和重视长期发展农业的基础,避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破坏性耕作、滥用土地而导致农田土质退化、水土流失、甚至盐碱化、沙漠化和生物资源减少,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体,是运用生态体系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当代科技成果,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合理组合农、林、牧、渔,加工业等量比关系,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的新型农业体系。
(5)绿色食品及标志
绿色食品是指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绿色食品标志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
绿色食品标志由三部分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标志为正圆型,意为保护。
17.杂交水稻
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第一个开发出可以广泛种植的杂交水稻,为中国的水稻种植带来革命性变化,大幅度提高了产量。
18.蒸汽机:
推动了整个工业革命的发展
传统的马力或者水力无法提供工业革命所需的动力,蒸汽机能量的开发为世界带来了一种更有效更强大的动力。
虽说古人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经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但直到瓦特的蒸汽机问世后,才真正开启了蒸汽机的商业价值。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蒸汽机的开发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因为蒸汽机的出现带动了冶金、煤矿和纺织业的发展。
蒸汽机的出现及纺织业的机械化,提高了工业的用铁量。
由于英国拥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矿,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冶铁技术和煤矿业的改进,同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
1804年出现的蒸汽机火车和1807年出现的蒸汽机轮船大大改善了运输条件,辅助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19.电话:
掀开人类通讯史的新篇章
“沃森先生,请立即过来,我需要帮助!
”这是1876年3月10日电话发明人亚历山大?
贝尔通过电话成功传出的第一句话,电话诞生了,人类通讯史从此掀开了一个全新的篇章。
人类进行无线通讯的梦想则是1973年在美国纽约实现的。
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手机体积大,重达1.9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大哥大”。
26年后的今天,世界最小的手机也诞生了,它只有寻呼机那么大,也比第一代手机轻了不少。
1964年是人类通讯史上另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年夏天,全世界成千上万的观众通过电视第一次收看由卫星转播的日本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实况。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通过电视屏幕在同一时间观看千里之外发生的事,人们除了感叹奥运会精彩壮观的开幕式和各种比赛外,更惊叹于科技的进步。
这一切都归功于哈罗德?
罗森发明的地球同步卫星。
1969年夏天,国际互联网的雏形在美国出现,它由四个电脑网站组成,一个在加州大学分校,另三个在内华达州。
1972年,实验人员首次在实验网络上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这标志着国际互联网开始与通讯相结合。
到了90年代,国际互联网开始转为商业用途。
1995年网络发展到第一个高潮,这一年被称为国际互联网年。
在电子商业浪潮的推动下,在21世纪国际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更加深远。
20.手机
第一台移动电话诞生于1985年。
当时还没有“手机”这样一个词,由于它要像背包那样背着行走,所以叫做肩背电话,其重量高达3公斤。
与现在形状接近的手机则诞生于1987年。
21.彩色电视
1928年,英国工程师贝德做成彩色电视显像管。
1957年5月17日,美国公开播放彩色电视,效果良好。
22.人造卫星
1957年10月4日由苏联研制并成功发射。
23.机器人的诞生
机器人的历史并不算长,1959年美国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的历史才真正开始。
英格伯格在大学攻读伺服理论,这是一种研究运动机构如何才能更好地跟踪控制信号的理论。
德沃尔曾于1946年发明了一种系统,可以“重演”所记录的机器的运动。
1954年,德沃尔又获得可编程机械手专利,这种机械手臂按程序进行工作,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编制不同的程序,因此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
英格伯格和德沃尔都在研究机器人,认为汽车工业最适于用机器人干活,因为是用重型机器进行工作,生产过程较为固定。
1959年,英格伯格和德沃尔联手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24.信用卡
1950年,35岁的美国曼哈顿信贷专家麦克纳马拉发明了信用卡。
25.激光
1960年,贝尔实验室的查尔斯?
托尼斯和同事们一起,成功地在25英里的距离内发射出具有巨大能量、极其狭窄的光束,它的亮度要比太阳光高出100倍,这就是激光。
目前,激光在医学、印刷、唱片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26.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在地理上分散布置的多*****立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构成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可以分成局域网和运程网。
27.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技术。
它是高技术的前导,信息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包括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光导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
28.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或称高速公路信息网,简单地说,就是以多媒体为车,以光纤
为路,把全国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图书馆、医院、家庭等用户连接起来,应用ATIM传输模式,以交互方式快速传递数据、声音和图像的高信息流量的信息网络。
29.纳米技术
就像毫米、微米一样,纳米是一个尺度概念,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并没有物理内涵。
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大约是在1~100纳米这个范围空间,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
这种既不同于原来组成的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的物质的特殊性能构成的材料,即为纳米材料。
如果仅仅是尺度达到纳米,而没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也不能叫纳米材料。
过去,人们只注意原子、分子或者宇宙空间,常常忽略这个中间领域,而这个领域实际上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只是以前没有认识到这个尺度范围的性能。
第一个真正认识到它的性能并引用纳米概念的是日本科学家,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用蒸发法做了超微离子,并通过研究它的性能发现,一个导电、导热的铜、银导体做成纳米尺度以后,它就失去原来的性质,表现出既不导电、也不导热。
磁性材料也是如此,象铁钴合金,把它做成大约20~30纳米大小,磁畴就变成单磁畴,它的磁性要比原来高1000倍。
80年代中期,人们就正式把这类材料命名为纳米材料。
纳米技术是一种在纳米尺度空间内的生产方式和工作方式,并在纳米空间认识自然、创造一种新的技能。
纳米技术的内涵非常广泛,它包括纳米材料的制造技术,纳米材料向各个领域应用的技术(含高科技领域),在纳米空间构筑一个器件实现对原子、分子的翻切、操作以及在纳米微区内对物质传输和能量传输新规律的认识等等。
第七部分
人文与科技
●第一章 历史
●第二章 文学常识
●第三章 科技
第一章历史
考点透视
掌握古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
命题线索图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历史
中共党史
世界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
一、先秦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主要有距今170万年的元谋猿人、距今80万年的蓝田猿人、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猿人和1.8万年的“山顶洞人”。
(二)氏族公社
距今约五六千年,氏族公社进入繁荣时期。
山顶洞人已过渡到氏族公社时期。
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分别发明了种植粟和水稻,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距今约四五千年,山东大汶口文化的居民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产生了阶级和阶级压迫。
(三)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废除“禅让制”,实行世袭制,建立了夏朝。
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6世纪,商汤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
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因此商朝也叫殷朝。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在牧野打败纣王,灭了商朝,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周厉王时发生了“国人暴动”,起义的平民和奴隶攻入王宫,周厉王出逃,于是出现了“共和行政”的局面。
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西周末年,社会矛盾进一步加深,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入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幽王的儿子周平王继位后,将王都迁到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四)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先后起来争霸的诸侯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出现了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
公元前365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使秦迅速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商鞅变法的内容主要有: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实行军功爵制;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五)思想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高峰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时期。
春秋时代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进化观。
其代表作为《道德经》。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晚年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诗经》、《尚书》和《春秋》。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
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主张“民贵君轻”,实行“仁政”;韩非是著名的法家思想家,主张改革和法治,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最著名的兵书,为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所著。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
(一)秦统一六国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有:
建立专制统治,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修筑长城;进军和开发岭南。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汉武帝时期,采取措施全面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政治上,建立“中朝”制约“外朝”,设置“刺史”以监控地方,削夺诸侯权力,严刑峻法;经济上,把地方的铸币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控制。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秦王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秦在胜利击败匈奴贵族的侵扰之后,为了巩固在战场上取得的成果,始皇又命蒙恬主持修筑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万里长城。
长城的兴修,始于战国年间,当时,魏、赵、楚、齐、燕、秦等国都筑过长城。
汉武帝时期恢复了秦朝的旧疆。
西汉建立西域都护府,西域三十六国归顺汉朝。
(四)三国鼎立和南北朝形成
公元208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280年至316年中国再次统一。
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进入十六国的长期战乱,南方则是偏安江东的东晋王朝。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又为北齐代替,西魏为北周所篡夺。
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总称为“北朝”。
420年,刘宋取代东晋,此后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
南朝和北朝合称为“南北朝”。
(五)对外关系
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由此频繁,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此外我国的铁器、漆器、铸铁和凿井技术也通过此路西传。
经此路由西方传入我国的物产有良马、香料、葡萄、石榴等。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
公元166年,大秦首次派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东汉光武帝时,汉朝的铸铜、制漆和冶铁技术传入朝鲜、日本。
东汉明帝时,佛教开始在我国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科学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张衡是东汉时期我国伟大的科学家,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
汉武帝时制定的“太阳历”,是我国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完整历法。
天文观测记录了公元前28年的一次太阳黑子现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记录。
东汉的《九章算术》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
三国时的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南朝的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
西汉时编订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华佗配制的全身麻醉药剂,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至今仍是我国研究古代地理的主要著作。
(七)思想文化
东汉人王充是两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至三国两晋逐渐传播,南北朝时期空前盛行。
南朝的范缜著有《神灭论》,系统阐述了无神论思想。
东汉时道教在民间兴起,对我国后世文化有深远影响。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是我国古代艺术珍品;秦汉时期的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
顾恺之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被称之为三绝:
画绝、文绝和痴绝。
王羲之被后人尊称为“书圣”,永和九年,与谢安、孙绰等42人修葺兰亭,写下了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北朝时,山西的云冈和河南的龙门石窟,是我国佛教雕刻艺术的宝库。
三、隋唐、两宋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隋唐时期,继续实行并改进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隋文帝时期经济繁荣发展,史称“开皇之治”。
隋朝时开凿了古代世界最长的大运河。
唐太宗时期开创了“贞观之治”。
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
唐朝后期随着激烈的土地兼并,“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遭到破坏。
780年,唐德宗颁行“两税法”,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后经五代十国,直至宋元和明前期,经久不衰。
“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导致全国重心开始南移。
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两宋时期,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的粮仓。
棉纺织业崛起于南宋后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
北宋金属矿藏的开采量居世界首位。
宋朝是造船水平最先进的国家,东京郊外建有最早的码头。
随着商业的发展,宋代城市周围和农村的交通要道附近出现了大量的贸易集市。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二)对外关系
从隋朝到唐朝,与中国通商往来的国家由十几个发展到70多个。
从唐朝贞观年间开始,中日贸易频繁。
唐朝和天竺的交往也很多,玄奘西天取经,成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代表。
我国的造纸术传入天竺,天竺的数学、天文、医学、乐舞和制糖技术传入我国。
两宋时期,我国同亚洲50多个国家有贸易关系,海船直接通达的国家和地区有20多个。
(三)科学技术
隋朝工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
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北宋时,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国最早发明了火药。
僧一行是当时最有成就的天文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测算出子午线的长度;编制了《大衍历》,是当时最精密的历法。
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科学家,他创制先进、合理的历法“十二气历”,著有《梦溪笔谈》。
李诫是北宋著名的建筑家,其《营造法式》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
《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指定的药典。
有“药王”之称的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在医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并出现罗盘。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四)思想文化
唐代唯物主义思想家柳宗元,批判了天能赏功罚过的宗教迷信。
刘禹锡提出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胜天。
宋代的哲学思想是程朱理学,朱熹是集大成者,著有《四书集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
程朱理学在明清时成为官学。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五)科举制度
隋炀帝时,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唐宋是科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9 世纪 自然科学 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