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改性煤技术导论.docx
- 文档编号:10929355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77
- 大小:185.46KB
洁净改性煤技术导论.docx
《洁净改性煤技术导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洁净改性煤技术导论.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洁净改性煤技术导论
洁净改性煤技术导论
(内部资料)
(编者:
孙福刚许建新)
哈尔滨工业大学清洁能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杭州本兴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中国煤炭资源与煤质特征3
一、中国煤炭资源及其分布特征3
二、中国煤炭生产概况4
三、中国煤炭分配使用情况5
四、中国煤炭分类5
五、各类煤的基本特性及其主要用途7
六、各类烟煤炼制出的焦炭强度9
七、中国煤质特征10
八、中国煤的其它质量指标13
第二章洁净煤技术概述15
一、洁净煤技术的由来15
二、洁净煤技术的概念16
四、我国洁净煤技术产业化现状与主要问题19
五、推进我国洁净煤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意义19
第三章洁净改性工业型煤技术21
一、煤的燃烧及基本过程21
二、型煤的燃烧特征22
三、燃烧设备23
四、工业型煤的应用28
五、工业型煤29
六、洁净改性工业型煤32
七、洁净改性气化型煤技术34
第四章洁净改性动力配煤技术38
一、动力配煤的意义38
二、动力配煤的主要优点38
三、工业锅炉对煤质的要求39
四、动力配煤的优化配制和标准化41
五、动力配煤加工工艺流程45
六、洁净改性动力配煤47
第五章洁净改性动力配煤技术特征49
一、目前国内动力配煤技术特点49
二、洁净改性动力配煤的技术特点50
三、国内外技术对比51
第六章洁净改性上点火蜂窝煤技术53
一、民用型煤的种类及其发展53
二、上点火蜂窝煤结构型式53
三、民用型煤的优越性54
四、上点火蜂窝煤的质量和性能的要求55
五、洁净改性上点火蜂窝煤56
六、上点火蜂窝煤的消烟技术57
第一章中国煤炭资源与煤质特征
一、中国煤炭资源及其分布特征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储量占世界第三。
据地质勘探部门报导,全国煤炭预测储量达数万亿吨,目前探明的保有储量达10,000亿吨以上。
但我国煤炭储量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其中以华北地区的煤炭储量最多,约占全国已探明保有储量的50%左右,西北地区亦占全国储量的30%,该两地区的煤炭总储量已占全国的80%以上,储量占全国第一位的西南区还不到9%,华东区更少,只占全国的5%左右,储量最少的中南和东北两区均不到全国的3%。
从各省(市、区)的煤炭储量分布看,以华北区的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煤炭储量最多,各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4以上和20%以上,储量占全国第三位的陕西省和第四位的新疆自治区,各占全国储量的1/6和10%弱,储量占全国第五的贵州省亦只占全国的5%。
储量较多的还有宁夏、安徽、云南、山东和河南等省(区),但这些省(区)的煤炭储量几乎都只占全国的3%以下。
浙江、西藏、海南、广东、湖北、福建、江西和广西等省(区),则是我国煤炭资源最少的省(区)。
按我国煤炭储量中的煤种来看,以动力用煤的比例较大,占全国的70%以上,炼焦用煤不到30%。
在动力用煤中,以不粘煤和长焰煤的储量比较大,两者合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4以上,且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地区,其中以内蒙古的东胜煤田和陕西的神府煤田储量为集中,达3,000亿吨以上,是我国21世纪拟重点开发的特大型动力煤基地。
我国的褐煤储量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1/8以上,它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与东北三省相连的东部地区,如霍林河、伊敏河、宝日希勒、扎赉诺尔和胜利等特殊性大型煤田部分布在这一地区,从成煤时代看,这些都是中生代的晚侏罗世褐煤;云南省的褐煤储量亦达100亿吨,其中以昭通煤田储量亦占全国煤储量的10%以上,其中以山西省境内分布最多,如晋城、阳城和阳泉等煤田都是特大型无烟煤煤田;此外,贵州的织金~纳雍煤田也是近几十年才发现的特大型无烟煤煤田。
在炼焦煤中,以气煤和1/3焦煤的储量比最高,几乎占全国炼焦煤资源的一半;肥煤资源最少,只占全国炼焦煤储量的1/8左右;焦煤储量相对稍多,约占全国炼焦煤的20%以上;瘦煤和贫瘦煤约占全国炼焦煤的15%。
在我国的煤炭资源中,以挥发分较高的年轻煤比例较大,Vdaf在28%以上的低阶煤约占全国煤炭储量的3/4左右,其中Vdaf在35%以上的年轻为约占全国煤炭储量的50%。
按中国煤的形成时代看,以侏罗纪煤储量比最大,约占全国已探明保有储量的45%左右,由这一时代形成的煤除极少数无烟煤以外,其余约大多数为褐煤、长焰煤、不粘煤和弱粘煤等低阶煤;北方石炭、二叠系煤约占全国煤炭储量的40%,这两个时代形成的煤约占全国储量的85%。
其它储量稍多的还有南方的晚二叠世龙谭煤系(乐平煤系),但其储量亦不到全国的10%。
新生代第三纪和中生代的三叠纪煤系的储量比则都很少。
二、中国煤炭生产概况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1994年全国生产原煤12.3亿吨,到1995年已达12.98亿吨,预计到2000年将产原煤14.5亿吨。
在我国原煤产量构成中,国有重点煤矿的产量占全国的38.12%,地方煤矿(包括省、地、县、镇、村办和个体)产量占61.88%,其中省重点煤矿只占4.6%弱,乡、镇以下煤矿占45%以上。
1995年全国原煤产量按牌号分,炼焦煤产量占47.01%,动力用煤产量占53.44%,其中无烟煤产量占20.22%,褐煤产量占3.82%,其它动力烟煤产量占29.40%。
在炼焦煤中,以气煤产量最大,其次为焦煤、1/3焦煤和肥煤,分别占1995年炼焦煤产量的21.07%、18.30%、14.66和12.96%,贫瘦煤的产量较少,只占炼焦煤产量的3.44%。
在炼焦煤中,以各种筛选煤的比例较大,洗选煤的比例较小。
如1995年国有重点煤矿入洗煤只有2亿多吨位,入洗比重只占15.6%左右,其中又以炼焦煤的入洗比得最大,占入洗煤总量的65%,动力煤占入洗煤量的35%。
洗精煤产量仅7800多万吨,精煤回收率58%,动力煤的洗煤产量更少,只有5500多万吨位。
这表明我国动力煤的入洗比例太少,大量原煤直接作为燃料燃烧而严重污染环境,尤其是中南和西南区的高硫动力煤直接作为动力燃料时,其排出的大量SO2对空气的污染严重,产生的酸雨危害很大。
从各省(自治区)煤炭产量分布看,全国各地很不均衡,产量最大的为山西省,1995年占全国原煤产量的1/4以上,产量居第二、三位的河南和四川两省的原煤产量分别占全国的7.9%和7.5%左右;产量较多的还有山东、黑龙江、河北、内蒙、辽宁和贵州等省(区),它们1995年的原煤产量均在5000万吨位以上,其中山东和黑龙江两省的原煤还均在7800万吨以上。
产煤量甚少的有西藏、海南、浙江和青海等省(区)。
按国有重点煤矿的原煤产量看,近几年来一直以产动力用煤的大同矿务局的产量最大,年产量都在3000万吨以上;产量达1700万吨以上的则有开滦和平顶山、西山三局,他们均以生产优质炼焦煤为主;兖州、淮北和阳泉两局的原煤产量也均在1500万吨以上,前者既产炼焦用煤,又产动力用煤,后者则全为无烟煤;原煤产量在1200万吨以上的还有淮南、徐州、铁法等局;鹤岗、铁法、平朔、鸡西、峰峰、新汶和晋城等局(矿)的原煤产量也均在千万吨以上。
年产原煤千万吨的共有16个特大型矿务局(矿),这些局(矿)是国煤炭系统的骨干企业,对全国煤炭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中国煤炭分配使用情况
据统计,中国约有80%以上的商品煤量直接或间接作为燃料使用,10%以上作为炼焦用煤,化肥和其它工业用煤以及出口煤总计不到10%。
在燃烧用煤中,以发电用煤所占比例最大,1994年达到4.0亿吨,占当年全国煤炭消耗量的31.2%,1995年发电用煤用达4.5亿吨;年民用量也达23000多万吨,占全年煤炭消耗量的18%弱;建材工业用煤也在1亿吨以上;机车用煤则逐年减少,1995年用煤量还不到2300万吨,进口160多万吨。
四、中国煤炭分类
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是1989年10月1日正式实行的,它具有广泛的实用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为煤炭的合理利用及不同煤种比价合理的调整提供了技术依据。
分类方案首先根据表征煤化速度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将所有煤炭按Vdaf≤10%、Vdaf≤10%~20%、Vdaf>10%~28%、Vdaf>28%~37%和Vdaf>37%共分为五部分,再分别根据透光率或粘结指数等其它指标把各类煤再细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三部分。
在褐煤阶段,利用透光率(Pm%)和恒湿无灰基煤的高位发热量(Qgr,maf,MJ/KG)来区分褐和长焰煤,并用Pm再把褐煤细分为两小类。
在烟煤阶段,利用粘结指数(GR.1)和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mm)(或奥亚膨胀度b值,%)再细分为12类煤。
在无烟煤阶段,根据氢含量(Hdaj,%)或按发分(Vdaf,%)再细分为3小类。
表1-1中国煤炭分类简表
类别
符号
包括数码
分类指标
Vdaf%
GR.1
Y/mm
B/%
Pm/%
Qgi,mag/MJ·kg-1
无烟煤
WY
01,02,03
≤10.0
贫煤
PM
11
>10.0~20.0
≤5
贫瘦煤
PS
12
>10.0~20.0
>5~20
瘦煤
SM
13,14
>10.0~20.0
>20~65
焦煤
JM
24
15,25
>20.0~28.0
>10.0~28.0
>50~65
65#
≤25.0
(≤150)
肥煤
FM
16,26,36
>10.0~37.0
(>85#)
>25.0
*
1/3焦煤
1/3JM
35
>28.0~37.0
>65#
≤25.0
(220≤)
气肥煤
QF
46
>37.0
(>85#)
>25.0
气煤
QM
34
43,44,45
>28.0~37.0
>37.0
>50~65
>35
≤25.0
(220≤)
1/2中粘煤
1/2SN
23,33
>20.0~37.0
>30~50
弱粘煤
RN
22,23,
>20.0~37.0
>5~30
不粘煤
BN
21,31
>20.0~37.0
≤5
长焰煤
CY
41,42
>37.0
≤35
>50
褐煤
HM
51
52
>37.0
>37.0
≤30
>30~50
≤24
*对G>85的煤,再用Y值或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煤类。
当Y>25.0m/n时,应划分为肥煤或气肥煤;如Y>25.0m/n,则根据其Vdaf的大小而划分为相应的其它煤类。
按b值划分类别时,Vdaf<28.0%,暂定b>150%的为肥煤;如Vdaf<28.0%,暂定b>220%的为肥煤或气肥煤。
如按b值和Y值划分的类别有矛盾时,以Y值划分的类别为准。
说明:
1.分类用煤样的缩制按GB474—1996进行,原煤样分小于或等于10%的不需分
选减灰、灰分大于10%的煤样需用规定的氮化锌重液减灰后再分类(对易泥化
的低煤化度褐煤,采用灰分尽量低的原煤)。
2.G=8.5为指标转换线:
当G>85时,用Y与b值并列作为分类指标,以划分肥
煤或气肥煤与其他煤类的指标。
Y>25.0mm者,划为肥煤或气肥煤:
Vdaf≤28.0
时,b值暂定为150%;Vdaf>28.0%时,b值暂定为220%。
当b值和Y值划分类
有矛盾时,以Y值为准。
3.无烟煤划分小类按Hdaf与Vdaf划分分结果有矛盾时,以Hdaf划分的小类为准。
4.Vdaf>37.0%、PM>50%者为烟煤,透光率PM>30%~50%时,以Qgr,man>24MJ/kg
者为长焰煤,否则,应划分为褐煤。
以上褐煤、烟煤和无烟煤中各小类的划分方法详见表1-1及其说明。
分类中对每一类煤部用汉语拼音代号表示,每一类煤的汉语拼音都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如气肥煤QF、焦煤JM,这样有利于数据库贮存。
在煤分类中,还采用了两位数的编码来表示煤类。
其中十位数字表示煤的挥发分大小,即煤化度的深浅,如无烟煤的煤化度最高,Vdaf≤10%,十位数字为1,褐煤的煤化度最浅,挥发分最大,十位数字为5。
个位数对烟煤来说是表示粘结性或结焦必强弱,个位数字愈大,表示粘结性愈强。
对无烟煤和褐煤来说,它们的数码号代表一个小类别
五、各类煤的基本特性及其主要用途
1.无烟煤(WY)
无烟煤的特点是固定碳高,挥发分低,纯煤真密度高达1.35~1.90,无粘结性,燃点高,一般达360~420℃左右。
燃烧时冒烟少。
这类煤又细分为01号(年老)、02号(典型)和03号(年轻)三个小类。
无烟煤主要供民用和作合成氨造气的原料;低灰、低硫,且质软易磨的无烟煤,不仅是理想的高炉喷吹和烧结铁矿石用的还原剂与燃料,而且还可以作制造各种碳素材料如碳电极、炭块,活性炭、滤料等原料;某些无烟煤制成的航空用型煤还可用于飞机发动机和车辆马达的保温。
2.贫煤(PM)
贫煤是烟煤中变质程度最高的一小类煤、不粘结或呈现微弱的粘结在层状焦炉中不结焦。
发热量比无烟煤高,燃烧时火焰短,耐烧,但燃点也较高,仅次于无烟煤,一般在350~360℃左右。
主要作为电厂燃料,尤其是与高挥发分煤配合燃烧时更能充发挥其热值高又耐烧的优点。
一般也可作民用及工业锅炉的燃料。
3.贫瘦煤(PS)
贫瘦煤是炼焦煤中变质程度最高的一种,其特点是挥发分较低,但其粘结性仅次于典型瘦煤。
单独炼焦时,生成的粉焦多;在配煤炼焦时配入较少比例时也能起到瘦煤的瘦化作用,对提高焦炭的块度起到良好的作用。
这类煤也是发电、机车、民用及工业炉窑的燃料。
4.瘦煤
瘦煤是具有中等粘结性的低挥发分炼焦煤。
炼焦过程中能产生相当数量的胶质体,Y值一般在6~10mm左右。
单独炼焦时能得到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较好的焦炭,但其耐磨强度较差,其作为配煤炼焦使用较好。
高硫、高灰的瘦煤一般只用电厂及锅炉燃料。
5.焦煤(JM)
焦煤是一种结焦性较强的炼焦煤,挥发分(Vdaf)一般在16%~28%之间。
加热时能产生热稳定性很高胶质体。
单独炼焦时能得到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都很高的焦炭。
但单独炼焦时膨胀压力大,有时易产生推焦困难。
一般以作为配煤炼焦使用较好。
6.肥煤(FM)
肥煤是中等挥发分及中高挥发分的强粘结性炼焦煤,其挥发分多在25%~35%左右。
加热时能产生大量的胶质体。
单得炼焦时能生成熔融性好、强度高的焦炭,耐磨强度比相同挥发分的焦煤炼出的焦炭还好。
它是配煤炼焦中的基础煤。
但单煤炼变时炼出的焦炭有较多的裂纹,焦根部分常有蜂焦。
7.1/3焦煤(1/3JM)
1/3焦煤是中等偏高挥发分的较强粘结生炼焦煤,相当于原煤分为类中的2号肥气煤及部分2号肥焦煤,也有少量粘性较好的1号肥气煤和1号肥焦煤。
它实质上是一种介于焦煤、肥煤和气煤之间的过渡煤。
在单煤炼焦时能生成熔融性良好,强度较高的焦炭。
焦炭的抗碎强度接近肥煤,耐磨强度则又明显地高于气肥煤和气煤。
因此它既能单煤炼焦供中型高炉使用,也是良好的配煤炼焦的基础煤。
在炼焦时配入量可在较宽范围内波动而能获得高强度的焦炭。
8.气肥煤(QF)
气肥煤是一种挥发分和胶质体厚度都很高的强粘结性炼焦煤。
有人称之为液肥煤。
结焦性高于气煤而低于肥煤,胶质体强多但较稀薄(即胶质体的粘稠度小)。
单煤炼焦时能产生大量和煤气和液体化学产品。
它最适合于高温干馏制造城市煤气,也可用于配煤炼焦以增加化学产品的收率。
这类煤的成因特殊,煤炭成分中以树皮等稳定组分较多,且多形成于晚二叠世乐平统。
9.气煤(QM)
气煤是一种变质程度较低,挥发分较高的煤焦煤,结焦性较强,加热时能产生较高的煤气和较多的焦油。
胶质体的热稳定性较差,也能单独结焦。
但焦炭的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多低于其它炼焦用煤牌号。
焦炭多呈细长条而易碎,并有较多的纵裂纹。
一般在配煤炼焦时多配入气煤后可增多煤气和化学产品的产率。
有的气煤也可单独高温干馏来制造城市煤气。
10.1/2中粘煤(1/2ZN)
1/2中粘煤相当于原分类中的一部分1号肥焦煤和1号肥煤以及粘结性较好的一些弱粘煤,因而它也是一种过渡煤。
但这类煤的储量和产量不多。
它是挥发分变化范围较宽、中等粘结性的炼焦煤。
其中有一部分煤在单煤炼焦时能结成一定强度的焦炭,故要作为配煤炼焦的原料。
但单煤炼焦时的焦炭强度差,粉焦率高。
故主要可作为气化或功力用煤。
我国目前尚未发现单独生产1/2中粘煤的矿井。
11.弱粘煤(RN)
弱粘煤是一种粘结性较弱的从低变质到中等变质程度的非炼焦用烟煤。
隔约空气加热时产生的胶质体少,炼焦时有的能结成强度差的小块焦,有的只有少部分能凝结成碎屑焦,粉焦率很高。
这种煤的成因也较特殊,在煤岩组分中有较高的丝质组及半质组组分,且多形成于中生代的早、中侏罗纪时期。
一般适用于气化及动力燃料。
12.不粘煤(BN)
不粘煤是一种在成煤初期已经受到相当程度氧化作用的低变质到中等变质程度的非炼焦用烟煤。
焦化时不产生胶质体。
煤的水分大,纯煤发热仅高于一般褐煤而低于所有烟煤,有的还含有一定数量的再生腐植酸。
煤中含氧量多在10%~15%左右。
主要可作为发电和气化用煤,也可作为动力和民用燃料,但由于这类煤的灰熔点低,最好与其他煤类配合燃烧,可充分利用其低灰、低硫、收到基低位发热量较高的优点。
13.长焰煤(CY)
长焰煤是变质程度最低的高挥发分非炼焦用烟煤,其煤化程度仅高于褐煤而低于其它各类烟煤。
煤的燃点低,纯煤热值也不高。
从无粘结性到弱粘性均有,有的还含有一定数量的腐植酸。
贮存时易风化、碎裂。
有的长焰煤加热时能产生一定数量的胶体质,也能结成细小的长条形焦炭,但焦炭强度差,焦粉率高。
一般不用于炼焦,多作为电厂、机车燃料以及工业炉控制燃料。
也可作气化用煤。
14.褐煤(HM)
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矿产煤,其特点是水分大,孔隙度大,挥发分高,不粘结,热值低,含有不同数量的腐植酸。
氧含量高到15%~30%左右,化学反应性强,热稳定性差。
块煤加热时破碎严重,存放在空气中很容易风化变质,破碎成小块甚至呈粉末状,使热值更加降低。
灰熔点也普遍较低,煤灰中常含有较多的钙盐,其中有的来自腐植酸钙,也有的来自碳酸钙和硅酸钙,目前分为目色比色透光率PM>30%~50%的年老2号褐煤和PM≤30%~50%的1号年轻褐煤。
褐煤主要用作发燃料,粒度6~50mm的混块煤可用于加压气化气造燃料气和合成气。
晚第三纪褐煤中有不少可作为提取褐煤蜡的原料,但侏罗纪褐煤的褐煤蜡低而只可作燃料或加氢液化原料。
年轻褐煤也适于作腐植酸铵等有机肥料,用于农田和果园,能起增产作用。
15.天然焦炭
外貌和化学成分与人工焦炭很相近的天然产品。
由高温度的岩浆岩(火成岩)侵入煤层,在高温的烘烤和岩浆中热液挥发气体等的影响下受热干馏而形成的焦炭。
坚硬、最难粉碎。
可用于水泥、建材等窑炉。
六、各类烟煤炼制出的焦炭强度
根据近200个煤样的200kg小焦炉的炼焦试验结果表明,我国新分类方案中各类烟煤所得的焦炭强度有明显差异(见表1-2)。
表1-2新分类各粘结烟煤所得焦炭强度波动情况
煤类
煤样数
焦炭强度
粉焦率
F10/%
M40/%
M10/%
肥煤
19
72.788.82
8.822.99
3.490.95
焦煤
42
`75.074.96
10.974.13
5.242.53
1/3焦煤
41
66.578.46
11.523.38
4.582.36
瘦煤
14
66.369.16
18.768.10
17.8212.44
气煤
20
50.9714.86
14.965.33
10.849.21
气肥煤
4
41.9520.88
18.383.39
5.951.52
贫瘦煤
13
52.675.20
30.71.56
70.1521.81
1/2中粘煤
4
48.852.19
30.901.98
44.8520.51
弱粘煤
9
50.1010.32
30.304.10
67.8426.22
由焦煤炼制的焦炭有着较高的抗碎强度,M40值平均大于75%,波动范围也较小,标准差仅4.96%;肥煤和1/3焦煤的焦炭强度M40均明显低于焦煤,但由肥煤炼制的焦炭耐磨强度M40值最低,粉焦率也最少,波动范围也最小。
在主要炼焦煤中瘦煤的抗醉强度和耐磨强度最差。
气肥煤的特点是粉焦率较低,但强度较差。
七、中国煤质特征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但煤炭质量不甚理想。
总的来看,由于煤层夹矸较多,且由于洗选加工能力跟不上原煤产量的增长,所以全国商品煤的质量也就不高。
1.煤的硫分
虽然全国煤的储量和产量中高硫煤的比例不大,但高硫煤的分布地区颇为集中,如中南区的湖北省产煤量不高,但几乎全为硫分大于2%~5%以上的高硫煤,广西自治区的烟煤和无烟煤也几乎都是高硫分煤,且其灰分和有机硫比例均较高,因而洗洗后则仍为高硫煤;四川省的重庆地区的绝大多数矿区也均为高硫煤,但下部石炭纪太原统煤系则均为硫分更高。
华北地区上部虽为低硫煤,但下部石炭纪太原统煤系则均为高硫煤。
华东区的山东省也有不少属高硫煤矿区,如淄博、肥城和新汶矿区大部分高硫煤,枣庄矿区东部矿井和兖州矿区的小槽煤也都是高硫煤。
江苏省的徐州矿区也有较大比例的高硫煤,安徽省两淮矿区目前均属低硫矿区,但皖南的一些地方煤矿则多为晚二叠世龙潭煤系的高硫煤。
西北地区虽以低硫煤为主,但近期产量较大的铜川矿区的商品煤硫分普遍在2%~4%以上。
东北地区除沈阳南部的红阳煤田有部分为石炭纪太原统高硫以外,其余各煤田的平均硫分几乎都在2%以下。
总之,中国煤中硫分的分布特点是南方煤中硫分较高,北方煤田则下部煤层的硫分较高。
从成煤时代来看,以海陆交互相沉积的晚二叠世乐煤系、晚石炭世太原统煤系以及早石炭世的寺门煤系(万寿山煤系)和早二叠世的黔阳煤系(马鞍山煤系)的煤中硫分较高,由浅海相形成的华南早第三世煤系的硫分一般也高。
从不同煤化度煤的硫分看,总的趋势是低阶煤如褐煤、长焰煤、不粘煤和弱粘煤等动力用煤的硫分较低,煤焦煤中以气煤的平均硫分最低,肥煤的硫分最高,这与肥煤系在高还原条件下形成有关。
高变质的贫煤和无烟煤的高硫煤比例也相对较多。
按我国各地区煤储量划分的煤中硫分(见表1-3),西南区煤的平均硫分最高,St,d平均达1.61%,其次为中南区,St,d平均1.04%,东北区煤的平均硫分最低,St,d为0.36%,西北区煤的平均产硫分也低至0.60%以下。
表1-3我国按储量划分的不同地区煤中平均硫分
华北
东北
华东
中南
西南
西北
占全国煤储量%
50.36
2.85
5.42
2.89
8.42
30.05
平均St,d/%
1.00
0.36
0.85
1.04
1.61
0.58
从表1-3看出,我国煤层的平均硫分低于1%,但目前生产矿区煤的硫分则相对较高,随着今后西部煤田动力煤的大量开发,在21世纪以后我国生产煤的硫分将会逐年下降。
从我国主要含煤省煤层的平均硫分看,以贵州煤中硫分最高,平均St,d为1.72%(见表1-4),山东省煤层的硫分的硫分平均达1.32%,黑龙江省煤的硫分最低,St,d平均0.20%,新疆自治区煤中的平均硫分也低至0.35%。
在我国含煤储量较少的一些省、自治区,则多半是高硫煤,如湖北省煤的平均硫分达4.63%,浙江省的硫分也高至4.52%,海南、广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洁净 改性 技术 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