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哲学与人生》复习题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10927404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116.25KB
中职《哲学与人生》复习题及答案.docx
《中职《哲学与人生》复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哲学与人生》复习题及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职《哲学与人生》复习题及答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复习题及答案
沸 ④东施效颦 ⑤南甜北咸东辣西酸⑥邯郸学步
A.①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7.鸟能筑巢,人能盖房。
但人的活动和其他动物的活动有本质区别。
这是因为()
A.人有大脑,其他动物没有大脑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其他动物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D.其他动物的主观能动性不如人类
8.新事物的出现不一定都是新事物,这是因为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
A.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B.强大和完善的
C.吸取了旧事物的精华 D.有新的名称和旗号
9.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机会,人们都使用一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一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
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
A.物质世界是客观的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10.下列选项中,符合“想问题,办事情从客观实际出发”的是()
A.小明初中毕业后来到职业学校读书,感觉学习有困难,上课经常睡觉
B.小龙拿国家给职校困难生发的生活补助费去通宵上网玩游戏
C.小杨每天晚上到教室复习功课,失去了很多玩耍的机会
D.小华能很机智的避开老师的视线,上课跟朋友短信聊天
11.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航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
这说明 ()
A.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想象 B.理想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
C.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 D.理想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12.人们常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这里的“门道”和“热闹”从哲学上讲分别是 ()
A.“本质”和“现象” B.“现象”和“本质”
C.“客观”和“主观” D.“主观” 和“客观”
13.发展的实质是()
A.旧事物的灭亡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C.运动
D.事物自身性质的变化
14.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里是强调()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与认识互相决定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15.老母鸡和电孵箱都能将发育良好的鸡蛋孵出小鸡,却不能用石子孵出小鸡,从哲学观点上说明()
A.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C.内因和外因都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二、填空题
1.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又的关系。
2. 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只能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3. 是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运动。
4.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 与 相符合。
5. 又称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
6. 在对待人际关系上,用 、 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就会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7.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必须符合 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判断题
1.人生价值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松完成的,而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从一点一滴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逐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2.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
()
3.任何事物都可以孤立存在。
()
4.通过学习人生哲学,可以从中吸取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5.想问题,做事情,凭主观愿望,就能成功。
()6.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可以不考虑社会发展实际,使自己的主观愿望适应时代潮流就行了。
()
7.成功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对应而存在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8.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的产物。
()
9.人的命,天注定。
()
10.物质与运动密不可分。
()
四、连线题:
将题中左边内容与右边相对应的哲学原理连成线。
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矛盾的观点
2.万物莫不有对。
联系的观点
3.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名虽可叫手,
实已不是手了。
发展的观点
4.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发挥主观能动性
5.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规律
五、材料题
1.2008年9月25日晚9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经过变轨后,飞船顺利进入轨道。
“神舟七号”的发射成功,表明我国的航天测控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
请回答:
(1)有人认为变轨的成功说明人能够改变规律。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请简要说明理由。
(6分)
(2)对待规律应坚持什么样的正确态度?
(4分)
2.从职校中走出来的毕业生,事业有成者有之,庸庸碌碌者有之,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者也有之。
其实,这种差别在学校期间就出现了。
有的同学上职校是出于无奈,把自己定位于中考的失败者,看不到自己的前途,认为上职校就是混三年。
也有的同学,把上职校看成是新的人生起点,努力学习,一切从头开始。
也有的同学,把上职校看成是人生的一次机遇,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强项,在校学习期间就是学习的有心人。
(1)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2分)
(2)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
(8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D
A
C
A
B
A
C
C
C
A
B
C
A
二、填空题
1.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 本质 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只能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3. 发展 是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运动。
4.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 主观 与 客观 相符合。
5.自觉能动性 又称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
6. 在对待人际关系上,用 联系的 、 全面 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就会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7.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必须符合 社会发展规律 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判断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
√
×
√
×
×
√
√
×
√
四、连线题(每题2分,共10分)
1——发展2——矛盾3——联系4——规律5——自觉能动性
五、材料题
1.
(1)有人认为变轨的成功说明人能够改变规律。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请简要说明理由。
(6分)
答:
不同意。
(2分)
因为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不能创造规律,不能消灭规律,不能改变规律。
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违背规律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神舟七号”的变轨成功不是改变规律,而是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
(4分)
(2)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在客观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4分)
2.
(1)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2分)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发展是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
(2)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
(8分)
第一,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人格与境遇的关系。
(2分)
第二,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要求我们有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
(2分)
第三,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要求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必胜的信念,不要放弃积极向上的生活目标和希望。
(2分)
第四,积极地面对挫折与逆境,还要正确看待过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寻找走出困境的途径和方法,从失败中找出成功的因素。
(2分)
《哲学与人生》模拟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体现了()
A人无法真正认识事物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C人的主观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D人的主观认识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2、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A量力而行B自知之明C不自量力D妄自菲薄
3、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
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害交织的局面。
这一事例说明()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
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4、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来考察人区别与物的特点是()
A人具有价值,而物不具有价值。
B人具有使用价值,而物不具有使用价值。
C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而物不具有自觉能动性。
D人具有阶级性,而物不具有阶级性。
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意识反作用与物质。
6、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
A人际和谐的重要性B物质决定意识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7、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8、有一则寓言:
刺猬曾经上过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
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
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A事物具有两面性B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
9、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B以吾心之是非定是非
C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D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10、人们常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这里的“门道”和“热闹”从哲学上讲分别是()。
A“现象”和“本质”B“本质”和“现象”
C“客观”和“主观”D“主观”和“客观”
11、“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
”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
A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
B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
C有时实践比认识重要,有时知识比实践重要
D知识既源于书本,又源于实践
12、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
“大自然一有机会就要说谎的。
”例如一根直的木棍,半截插入水中,看上去就像是弯曲的。
这说明()
A本质离不开现象B现象离不开本质
C假象否定了事物的本质D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13、一只蝴蝶在茧子中苦苦挣扎,想要冲破茧子,出来飞翔,可是它努力了一次又一次还是没有成功。
这时,有人找来了一把剪刀,轻轻剪开了茧子,蝴蝶轻而易举地就出来了。
可是它的翅膀却可怜地耷拉在肥胖的身体两侧,怎么也飞不起来。
很快,那只蝴蝶就失去了生命。
这告诉我们的哲理是()。
A蝴蝶很容易死B人能够消灭规律
C人能够创造规律D要尊重事物的规律性
14、毛泽东说:
“鸡蛋因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小鸡,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
”这说明的哲理是()。
A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B小鸡和石头能够相互转化
C温度能和小鸡相互转化D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15、荀子说: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这说明了()的重要性。
A知识B实践C知行统一D认识
二多项选择题
1、30年里,陈景润、张海迪、中国女排、杨利伟、姚明……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感动了无数颗年轻的心,让他们感受到了信念和力量,使他们渴望成长和超越。
这给青年学生的启示是()
A以偶像为榜样,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为社会作出贡献。
B以偶像为榜样,把偶像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理想。
C以偶像激励自己,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不断奋发进取。
D以偶像激励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下列体现了矛盾的观点的有()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B刻舟求剑
C夜郎自大,目中无人D祸兮福之所倚
3、塑料袋出现百年以后,被人们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
目前,我国每天要用掉各种塑料袋20亿个以上,塑料袋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成为“白色污染”的祸首,严重危害了自然环境。
这表明()。
A任何事物都有好有坏
B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4、下列属于“联系”的特点的是()。
A联系是客观的B联系是普遍的
C联系是主观的D联系是复杂多样的
5、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要求我们要()。
A走出孤独,主动交往B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C建立真正的友谊D学会与人和谐共处、合作共事
三名词解释
1实事求是
2发展
3人际关系
4本质
四理解说明题
1、有一只蚂蚁和一头大象,他们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玩耍,一起吃饭。
有一天蚂蚁与大象玩捉迷藏,大象一背过身去,蚂蚁撒腿就跑,跑啊跑啊,跑到一堆沙前,蚂蚁钻到沙里了,却露出一条腿。
一只老鼠看见了,就问蚂蚁,说:
“蚂蚁,你为什么还露出了一条腿?
大象会看到你的。
你真笨。
”蚂蚁没好气地说:
“你才笨呢!
我露出一条腿是想把大象绊倒,你这只笨老鼠,别管我,等着看吧!
看大象怎么能爬得起来!
”说完之后还坏坏地笑了几声。
请用一个四字成语来说明这个故事。
这个成语说明了什么哲学问题?
2、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在网上发邮件、查询资料、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有些人则认为,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不健康的内容,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消极影响。
更严重的是,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地影响了学业和身心健康。
请回答:
(1)运用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对上述两种看法进行分析。
(2)对互联网存在的弊端,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
3、看图分析:
请用我们学过的哲学观点分析下图(8分)
4、一天,一个农民的驴子掉到了枯井里。
那可怜的驴子在井里凄惨地叫了好几个钟头,农民在井口急得团团转,就是没办法把它救出来。
最后,农民断然认定:
驴子已经老了,这口枯井也该填起来了,不值得花这么大的精力去救驴子。
农民抓起铁锹,开始往井里填土,驴子很快就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起初,它只是在井里恐慌地大声哭叫。
不一会儿,它居然安静下来。
几锹土过后,农民终于忍不住朝井下看,眼前的情景让他惊呆了。
每一铲砸到驴子背上的土,它都作了出人意料的处理:
迅速地抖落下来,然后狠狠地用脚踩紧。
就这样,没过多久,驴子竟把自己升到了井口。
它纵身跳了出来,快步跑开了。
农民惊诧不已。
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模拟二参考答案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B
C
A
A
C
A
C
B
11
12
13
14
15
B
D
D
D
C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ACD
AD
AB
ABD
ACD
三、名词解释
1、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根据。
2、发展是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运动。
3、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只能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的。
四、理解说明题
1、不自量力
作为个人如果不能从客观实际出发,对自身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正确的判断轻则引发别人的嘲笑,重则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2、
(1)第一,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对互联网现象应做全面客观的分析,它有利也有弊,不能片面地只言利或只言弊。
第二,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互联网出现负面问题,是新生事物在发展中出现的支流问题,不能因噎废食。
(2)加强法制,加强管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3、哲理简析:
辩证思维要求我们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
在看待事物发展时,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利的一面,既要看到事物的现在,又要看到事物的将来。
4、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走出绝境的秘诀,便是拼命抖落打在背上的泥土,本来埋葬你的泥土,便可成为自救的台阶。
同时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保持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永远充满希望。
《哲学与人生》模拟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
1、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人们都使用一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一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
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世界是客观的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2、“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是不可避免的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意识反作用与物质。
4、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
A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B物质决定意识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5、有一则寓言:
刺猬曾经上过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
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
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A事物具有两面性B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
6、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里是强调()。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与认识互相决定D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7、“知人知面不知心”主要是告诫我们()。
A知人知面就行了B一个人的外表容易认识
C认识一个人的外表就可以了D不要轻信一些人的外表,要透过其外表看其本质
8、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体现了()
A人无法真正认识事物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C人的主观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D人的主观认识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9、荀子说: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这句话告诉我们()。
A遇事有主见B成功需要有坚强的意志
C善于抓住机会D善于约束自己
10、黑格尔说:
“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名虽可叫手,实已不是手了。
”这说明()。
A要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B人可以没有手
C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黑格尔不懂唯物辩证法
11、“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
”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
A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
B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
C有时实践比认识重要,有时知识比实践重要
D知识既源于书本,又源于实践
12、孟子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告诉我们()。
A顺境与逆境是一样的
B人们喜欢安乐死
C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
D要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13、毛泽东说: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这说明了()的重要性。
A知识B认识C实践D发展
14、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
“大自然一有机会就要说谎的。
”例如一根直的木棍,半截插入水中,看上去就像是弯曲的。
这说明()
A本质离不开现象B现象离不开本质
C假象否定了事物的本质D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15、人们常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这里的“热闹”和“门道”从哲学上讲分别是()。
A“现象”和“本质”B“本质”和“现象”
C“客观”和“主观”D“主观”和“客观”
二多项选择题
1、人们能够按自然规律创造出许多自然界原来不存在、单靠自然力量也不能产生的事物。
这表明()
A有些自然物的存在和变化不具有客观实在性。
B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创造性。
C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D自然力量是有限的,人的创造能力是无所不及的。
2、“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它揭示了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
B它肯定了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一帆风顺的
C它不懂得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D它看不到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3、塑料袋出现百年以后,被人们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
目前,我国每天要用掉各种塑料袋20亿个以上,塑料袋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成为“白色污染”的祸首,严重危害了自然环境。
这表明()。
A任何事物都有好有坏
B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4、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要求我们要()。
A走出孤独,主动交往B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C建立真正的友谊D学会与人和谐共处、合作共事
5、“画猫照虎”、“依葫芦画瓢”的做法()
A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B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的原理
C否认了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
D肯定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三名词解释
1、联系
2、发展
3、现象
4、自强
四理解说明题
2、相传唐朝名画家戴崇善于画牛。
他精心绘制了一幅《斗牛图》,被人们视为珍品。
一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哲学与人生 哲学 人生 复习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