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概论复习提纲.docx
- 文档编号:10923610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37
- 大小:933.41KB
城乡规划概论复习提纲.docx
《城乡规划概论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规划概论复习提纲.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乡规划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1.1城市的形成(发达的农业是城市产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1.由“采集”和“狩猎”向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演进(经济学将这一过程称作第一次产业革命即“农业革命”)
2.原始聚落出现旧石器时代
原始社会时期中石器时代旧向新演进时产生
新石器时代了乡村
3.旧石器时代栖居方式:
穴居:
干燥高地、山林之中
巣居:
近水潮湿地区
4.原始居民点特点:
位置:
居高、近水
布局:
建筑成群成片、有一定功能分区
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1.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
2.城市出现→人类聚落分化→城乡差别形成(城乡矛盾中城市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3.私有财产出现,社会贫富分化现象出现→奴隶制国家出现→礼制等级制度(成为城市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
4.城市与安全防卫
5.人类历史所知最早的城市叫伊瑞杜(公元前4000年左右西亚两河流域苏美尔地区)
中国最早发现史前城址:
湖南澧县城头山城址(BC4000-2000)
宫城:
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宫城(距今约4000年)
6.手工业生产作坊
商品交换市场城市
保护奴隶主阶级城池
1.2城市的概念
1.2.1城市的概念:
(见名词解释)
城市与乡村的主要差别:
人口特征:
城市具有比乡村更高的人口密度和更大的人口规模,城市居民主要从事第二、
第三产业,乡村居民则主要从事第一产业。
经济特征:
城市产业结构中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权重低。
在一定的地域中,城市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远远高于乡村地区,体现出较强的规模经济特征和聚集经济特征
职能特征:
城市一般是一定地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担负着国家相应层级的行政管理职能。
建设特征:
城市生产、生活等物质要素在空间上的聚集强度远远超过乡村地区,体现在建设规模和建设密度等方面。
城市与乡村:
地域空间上的抽象概念
城镇与村庄:
指具体的城市、城镇和乡村。
指不同的聚居形式。
城镇:
①城镇比乡村人口多②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城镇本质特征:
①产业构成②人口数量③职能
基本特征:
①较完备的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②较高人口/建筑密度
镇:
常被称为“行政建制镇”或建制镇
建镇基本条件:
县级政府所在地和非农业人口占全乡总人口10%以上,其绝对数量超过
2000人的乡政府驻地。
村庄:
包括村庄和集镇2种居民点
三级体系:
基层村→中心村→集镇(非行政分级)
古代乡村发展特征:
均值分离
乡、镇两者行政级别相同(一二把手均为正科级)但分属“乡村”和“城镇”,是分界线。
建制镇与乡的区别在于非农人口和数量比例
村庄的类型:
按自然条件划分:
平原村落、滨湖村落、沿海村落、三角洲村落、草原村落、山区村落
按地理区位和发展特征划分:
①城中村:
被城市建成区包围或半包围
②城郊型村庄:
受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影响较大
③内陆和远郊型村庄:
以农业为主导
按产业发展类型划分:
1农业型村庄:
以传统的农林牧渔为主导产业的村庄
2工业性村庄:
以发展乡村工业为主导的村庄
3资源型村庄:
有丰富的矿产、水力、电力资源的村庄
4旅游型村庄:
比邻旅游景点或自行开发旅游资源、属于旅游目的地对人流
吸引力较大的村庄
⑤商贸型村庄:
主要从事集贸市场、商品交易的村庄
1.2.2城市的设置标准
各国城市设置标准差距大。
中国的城市设置标准综合了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城市功
能以及非农产业发达程度等多方面因素。
(1)中国设市标准
1.设立建制镇标准:
①县镇府所在地一般均可设镇
②乡政府所在地可设镇(总人口2万以下,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
超过2000人或占全乡总人口10%以上)
2.设立县级市标准:
我国人口众多,城市的设立标准,不可能仅仅考虑人口因素,同时还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函的总体水平和地域差别
截止2004年底,我国有城市661个,城市人口为34088万人,城市面积39.42km2,
其中建成区面积3.03万km2。
城市范围内人口密度为847人/km2,建制镇19811个。
(2)国外设市标准:
不尽相同
最多的是以总人口数量为标准。
英国3500人、美国2500人、加拿大1500人、澳大利亚1000人、丹麦200人以上的聚落可设市。
(3)联合国建议将人口1万以上的居民点认作城市。
1.2.3城市的类型
(1)按人口规模分类:
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
中国城市等级分布基本呈现塔状特征。
(2)按职能分类:
首都,省/自治区中心城市,工矿城市,交通枢纽、港口城市,特殊职能城市、一般县市
(3)按布局形式分类:
①块状布局城市:
北京
优:
集中设置市政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经济,交通便捷
劣:
城市规模较大将造成城市中心地区交通拥堵,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②带状布局城市:
兰州
受自然条件或交通线的影响形成
优:
城市基本沿轴向呈带状发展,空间结构和交通流向的方向性较强
劣:
轴向交通压力重,交通组织较为困难
③星座状布局城市:
上海、巴黎
以一个较大的城市为轴向,周围围绕若干城镇而形成的城市空间布局形式(一般发生在大城市或特大城市)
优:
在城镇群众合理分布人口和产业,同时又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故能够较为有效克服块状布局城市的弊端)
劣:
——
④组团状布局城市:
宁波
受自然条件或人为干预等因素影响,城市用地被分为若干块,每块形成功能相对独立的组团
优:
组团内集中功能和性质相近的部门,布置生产和生活设施,组团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并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劣:
——
⑤大都市连绵区:
美国东海岸大都市连绵区:
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
一般的空间布局特征是沿交通线发展的一系列综合性城市,形成都市连绵区
连绵区内的城市具有相对的产业互补性和基础设施协调性。
这些城市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各自的特色,城市之间有绿化隔离带和农业地带
1.3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
两个不同阶段:
古代城市发展阶段和近现代城市发展阶段,以18世纪末蒸汽机发明为界
1.3.1古代城市发展
古代城市发展阶段十八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近现代城市发展阶段
历史时期: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历经6000余年
经济结构:
农业社会产业结构
技术进步:
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商业、手工业发展缓慢
城市发展特征:
城市发展缓慢,持续时间长;城市结构简单,规模小;城市职能简单,更多的是政治军事职能;城市化水平低
代表:
偃师商城、隋唐长安城、埃及卡洪城、西亚古巴比伦城
■隋唐长安城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在封建社会建成的最大城市(主干道3纵3横,
规划格局:
中轴对称、坊里均布、分区明确,街道整齐、宫城居北、方正宏大)
■西亚古巴比伦城的布局体现出宇宙崇拜和宗教政治特征
古代乡村发展
乡村发展特征:
■奴隶社会发展时期,乡村发展处于主导地位,城市发展较为缓慢
■村庄间联系弱,其规模波动于腹地耕地所能维系人口数量的平衡上。
人口突此值会有人口迁出(建设新村)。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在宏观上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聚落分布形态呈均质离散特征
1.3.2近现代城市的发展
历史时期:
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并存,18世纪至今200余年
经济结构:
工业社会产业结构,城市产业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技术进步:
科学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技术革命层出不穷
城市发展特征:
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变化剧烈;城市结构趋向复杂,规模日益增大;城市职能多样化,经济社会发展为城市的主要职能;人口向城市急剧聚集,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
近现代城市发展三大阶段:
(城市的发展遵循着由“点”及“圈”由“圈”及“群”的系统发展模式)
①城市集中发展阶段:
■工业化初期,人口由农村向城镇大规模迁移
P13■城市的集中发展有利于发挥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
■城市超过一定规模后,出现城市病“城市交通组织越来越困难,
环境污染加剧,人们越来越远离大自然”
■交通使得城市半径扩张
②城市相对分散发展阶段:
■郊区化(见名词解释)标志着城市由聚集发展转变为扩散是发展
■分散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理念,以此解决中心城市过于集中发展的种种问题
■1942年英国规划师阿伯克隆主持编制大伦敦规划
美国城市郊区化的发展历程
萌芽阶段(19世纪后期-20世纪20年代)
郊区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富人为逃离拥挤而移居到郊区
形成阶段(20世纪20年代-二战前)
郊区人口增长迅速产生“郊区倾向”。
整体上城市人口多于郊区人口,就业岗位仍集中于城市,大多数工商业活动也在中心城市进行
发展阶段(二战以后)
二战后,美国郊区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细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战后-50年代末)
主要表现为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商业活动大规模郊区化阶段,中心商业区优势逐渐丧失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边缘城市(见名词解释)阶段
③城市区域协同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的成熟期,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越来越
显著。
■城市人口分布的“绝对分散”趋势:
从城区到郊区的人口迁移取代从农村向城镇的人口迁移,导致城区人口下降和郊区人口上升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城镇化水平达到75%-80%以后,城镇化进程趋于稳定。
■城市开始摆脱自身孤立发展的束缚,向区域内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的阶段
迈进。
■大、中、小城市连绵发展形成巨型城市群和城市带。
这些巨型城市群和城市带
对世界经济或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代表:
美国东海岸大都市连绵区:
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
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东京、名古屋、大阪
中国: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我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
珠三角GDP占全国GDP的10%,长三角GDP占全国18%,环渤海GDP占全国9%,三大城市群共占37%
中三角城市群:
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圈、鄱阳湖城市圈等
■我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经历了30年发展历程
1.20世纪80年代萌芽阶段(出现长三角城市群)
2.20世纪90年代快速发展阶段(出现珠三角城市群)
3.21世纪前十年持续发展阶段
1.3.2.2近现代乡村的发展
近现代乡村的发展分为2个阶段:
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后期
1.3.2.2.1
工业化初期:
1.人来表现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与自然冲突日益加剧。
城市化进程加剧,过度开发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对乡村的发展构成威胁,乡村的发展处于衰落期。
2.乡村聚落空间呈现非均质区域的不稳定特点,处于集中化发展过程中:
工业革命后农业的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城乡之间、村庄之间联系加强,村庄交流区域扩大。
村庄位置逐渐移向运输、经济优势区位。
工业化后期:
1.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处于中后期,人类开始关注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可持续发展。
2.工业化阶段,乡村产业朝二元化方向转化,非农业部门成为乡村经济的主体,农业地域中形成商品性农业生产地带,聚落空间结构演化呈复合态
3.在城郊运输便利区位,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继续呈集中化趋势,人口数量和经济活动规模达到峰值,社会文化趋同于都市,落后农区人口不断迁入。
4.远离中心市区的农区引入现代生产技术和资金,导致新型村庄发展,传统农业得以更新,乡村聚落空间结构进入均质分散化发展过程
乡村生产和交流方式发送根本性变革。
在现代联络网支持下,原本独立的村庄形成网络型的乡村群落。
乡村的分布向均质化发展,形成相对稳定的空间结构。
乡村聚落的演化为分散化。
1.3.3未来城市发展趋势
1.3.3.1科学技术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影响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度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中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概念,其定义是:
“知识经济直接以生产、分配和利用知识与信息为基础”。
“知识经济”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①科技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成为重要的发展资源,被称为无形资产
②信息技术:
使知识能够转化为数码信息而以极其有限的成本广为传播
③服务产业:
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演进的同时,产业结构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
④人力素质:
人的智力取代人的体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资源,因而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所在
高科技园区逐渐成为城市营造科技创新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因而高科技园区规划越
来越显示其重要性。
高科技园区四种类型:
①高科技企业的聚集区:
与所在地科技创新环境紧密相关(eg:
大学所提供科技创新环境为基础)
②科学研究中心:
与制造业无直接地域联系,往往是政府计划的建设项目
③技术园区:
政府的经济发展策略,政府提供优越条件吸引高科技企业投资
④建设完整的科技城市:
作为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的一项计划
我国的大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都是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为主,产品研究开发层面留在发达国家,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知识制造、装配基地。
1.3.3.2经济全球化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几个基本特征:
①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突出,管理,控制-研究、开发-生产,装配三个层面的空间配置已经不再受到国界的局限
②各国经济体系越来越开放,国际贸易额占各国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上升,关穗壁垒正在逐步瓦解之中
③各种发展资源的跨国流动规模不断扩大
④信息、通信和交通的技术革命使跨国流动的成本日益降低,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国际互联网和各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使电子商务趋于普及,在生产性服务领域带来一场全球化革命
经济全球化与城镇体系结构重组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随着经济空间结构重组,城镇体系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从以经济活动的部类为特征的水平结构到以经济活动的层面为特征的垂直结构。
Eg:
原来的“钢铁城”、“纺织城”、“汽车城”管理研究生产都集中在一个城市,现在管理、研究、生产部门可以位于不同城市。
如:
公司总部和研究部门在上海,生产车间在嘉兴。
原来,城镇之间的结构特征是水平的(经济活动差异在于部类不同而不是层面不同)。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管理,控制-研究、开发-生产,装配三个层面的聚集向不同城镇分化,经济空间结构重组表现为生产、装配层面的空间扩散和管理、控制层面的空间聚集,城市间依赖程度较大。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活动和管理中心的全球性聚集和生产的低层次扩散,经济体系从水平结构变为垂直结构,导致了城镇体系的两极分化现象。
经济中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亦称“全球城市”)的基本特点:
①作为跨国公司总部的集中地,因而是全球或区域经济的管理、控制中心
②往往是金融中心,增强了经济中心的作用
③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以满足跨国公司的需求
④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这些城市因而成为知识创新的基地和市场
⑤是信息、通信和交通设施的枢纽(以满足各种“资源流”在全球和区域网络中的配置)
随着制造业的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部分从发达国家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城镇作为跨国公司的生产、装配基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受跨国资本影响,城镇经济的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
经济全球化与城市特色保护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主要负面影响:
①位于世界经济体系垂直结构末端的生产、装配基地的国家和城市,其发展越来越受到跨国资本的控制,跨国资本的兴衰左右着他们的发展。
(这些国家和城市在依赖跨国资本的同时,必须保持自身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相对独立性,以应对外部条件地变化给自身发展造成的损害。
)
②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是文化趋同化,强势文化正同化着地方文化。
(城市如何在发展过程中保护和发扬自身文化特色是世界各国城市的重大历史责任)
1.3.3.3信息化社会和城镇的空间结构变化
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发明引发了信息革命
知识传播的信息化大大缩短了从知识产生到知识应用的周期,促进了知识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现代社会被称作“信息社会”
信息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eg:
亲近大自然、家庭内工作、中心区娱乐、消费、社交
1.3.3.4人类发展观的转变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影响
原始时代和农耕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与和谐相处
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的攫取与破坏
1987年,联合国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名词解释)的思想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用过了《21世纪议程》和《里约宣言》
1996年,联合国丢二次人类住区居住大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发表了《伊斯坦布尔宣言》
“可持续发展”将错误人类在21世纪的核心发展观,可预见影响至少有以下2方面:
①人们将致力于追求建设高效、公正、健康、文明的城市社会,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②生态城市将会是面向未来的全新的人类聚居模式。
(这里的“生态”指“社会、经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态”不仅局限在自然方面,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体现一种人与自然整体和谐与协调的复合生态观。
“城市”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而是城—乡符合共生的生态系统,城市和乡村将由对立走向统一)
城镇化发展新趋势
1.世界城镇化发展格局和趋势
①亚洲特大城市增长,城市化主要阵地转移到亚洲其他欠发达地区
②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不尽相同
中国城镇化发展仍处于第三梯队,城市化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经济发展和充分就业提供支持
③发展中国家成为城市化主体
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城镇化发展对全球影响甚远
④大城市化和城市集群化趋势明显
⑤工业化仍为城市化发展的原生动力
⑥城市生态化、低碳化
1.3.4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1.3.4.1城乡不分—城乡对立—城乡融合
城乡不分:
农业社会城乡区分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是不可避免。
城乡对立:
工业社会的阶段性过程。
城乡融合:
生态社会
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
从城乡不分经过城乡对立和城乡差异的阶段,达到高度发达的城乡融合阶段
1.3.4.2城市随产业高层次化而呈螺旋上升式发展及二者间的互动
人类产业结构的变革是城市城市与发展的根本原因。
产业向高度进化的高潮,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城市的结构和城乡关系。
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投资环境的改善,这反过来会促进各层次产业的发展,体现了城
市化和产业发展至今的互动。
产业结构高层次化发展导致城市形态呈螺旋上升式发展:
集聚—分散—再集聚—再分散
第一次产业革命:
火的发现与使用,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产生定居聚落
第二次产业革命:
铁器制作与使用,人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产生城市
第三次产业革命:
蒸汽机发明与使用,确立了近现代第二产业,导致了近现代资本主义城
市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运动席卷全球
第四次产业革命:
电的发明和使用。
电气化促进了一系列现代城市理论的产生
第五次产业革命:
始于二战,首先推动了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
城市中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产生第四产业,发达国家兴起第五产业(文
化业)
第六次产业革命:
(将要发生)由生物科学技术飞跃进步带来的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的大变革
1.3.4.3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
1.4城市化(名词解释)
城市化水平度量指标
普遍采纳人口统计学指标:
计算公式:
PU=U/P
缺点:
各国城镇设置指标差别太大,PU城市化水平
缺乏可比性U城镇总人口
P总人口
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
(一)城市化的阶段规律
初期阶段:
(u/p<30%)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工农业生产水平低
中期阶段:
(30%
工业吸收大批农业人口(50%为快加速和缓加速的分界点)
后期阶段:
(70%
后期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城镇内部职业结构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城市化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
19-20世纪,世界人口增加了70%1950-1980年,世界人口增加了75%
城镇人口增加了340%城镇人口增加了150%
城镇人口比重5.1%→13.3%1980年,城镇人口比重接近40%
180年间世界人口增加了3.5倍,城镇人口增加了35倍有余
2.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
主要表现在10万人以上的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
大城市空间不断扩张,还形成了巨大城市聚集体(统计单元上称大都市区)。
大都市区首尾相连形成大都市带。
(成为全球城市化趋势)
1.4.3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
(一)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受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等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
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城市化进程本身就是变落后的乡村社会和自然经济为先进的城市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
先在农业分工完善,农业经济发达的地区兴起,并建立在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
农业发展五个体现方面:
①为城镇人口提供商品粮(商品粮越多,工业化进行速度越快)
②为城市工业提供原始资金积累(城市化是以大规模的机器生产为主要标志的)
③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原料
④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离开农村市场,城市工业发展空间将变得更加局促和激烈)
⑤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这些人力资源只能来自农村,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解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工业化导致人口向城市聚集,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随着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开始崛起,逐渐取代工业二成为城市产业的主角
第三产业作为后续动力的2个表现方面:
①生产性服务(名词解释)的增加
②消费性服务(名词解释)的增加
(二)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关系
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受很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有国土大小,人口多寡、历史背景、经济结构等。
与城市化水平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经济发展
诺瑟姆认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一种粗略的线性关系(正相关)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密切关系,反映在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经济收入提高导致人的需求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带动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
城市化使人口和资本从分散无序状态变为高度集中的有序状态
1.4.4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城市化进程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过程。
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现代化的发展。
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相互作用和影响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现代化社会与人类有史以来所追求的目的是吻合的。
达到这一目的的唯一有效手段就是城市化。
国际上习惯于把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作为衡量该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1.6转型期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课本外)
中国城市化将极大地推动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一、中国城市化历程
中国城市化历程以1978年为转折点。
78年之前为曲折发展阶段,78年之后为改革发展阶段。
1.1978年以前的曲折发展阶段
(1)1949—1953年,城市化起步阶段
(2)1954—1964年,城市化波动阶段
(3)1965—1978年,城市化停滞阶段
这一时期经济占主导地位,城市化发展的特征表现为:
反复曲折中上升
2.1978年之后的改革发展阶段
78年之后,我国进入经济体制转型期,城市化出现了与计划经济时代不同的特点,分为三段时期:
(1)1978—1995年,城市化渐进阶段。
这个阶段城市化带有恢复性的形制,为日后高速城市化做了积累
(2)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乡规划 概论 复习 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