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货币与货币流通.docx
- 文档编号:10918487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119.68KB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流通.docx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流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货币与货币流通.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流通
第一章货币流通与货币流通
第一节货币形态的发展演变
货币起源于商品,作为商品交换过程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形态也在商品经济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演变。
纵观货币的发展历史,货币形态按货币价值与币材价值的关系,可以分为商品货币、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
一、商品货币
商品货币是兼具货币与商品双重身份的货币。
它在执行货币职能时是货币,不执行货币职能时是商品。
它作为货币用途时的价值与作为商品用途时的价值相等。
故又称足值货币。
商品货币主要有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两种形态。
实物货币是货币形式发展最原始的形式。
从形式上来看,实物货币是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并且是具有普遍接受性、能体现货币价值的实物。
在人类历史上,牲畜、粮食、布匹、贝壳、珠玉等都曾经充当过实物货币。
但实物货币本身存在着难以消除的缺陷,它们或体积笨重,不便携带;或质地不匀,难以分割;或容易腐烂,不易储存;或体积不一,难以比较等。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就逐渐由内在价值稳定、质地均匀、便于携带的贵金属货币替代了。
金属货币是典型的足值货币。
金银具有普遍可接受性、价值稳定性、价高量小、耐久性、均质性和可分性等特征,其天然属性最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
而且贵金属在当时还不是生产过程必需的原材料,用做货币材料不影响经济发展。
这些特性使贵金属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在世界大部分范围内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成为一个独立发展的货币形态阶段。
最初,人们将金银铸造成为铸币,投入流通,充当媒介。
后来,国家以政治强权铸造和推行贵金属货币,由此产生了具有一定质量和成色以及形态的金属货币,称为金属铸币。
同时还配合各类贱金属铸造的辅币流通。
金属铸币作为本币一般在一国内流通,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功能。
商品货币作为足值货币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③本身具十足的内在价值。
这种内在价值被充分地表现在外在的某种使用价值上,如粮食可以充饥等。
它既可以作为一般商品消费,也可以作为货币流通。
这种实物作为普通商品的价值与充当货币的价值是相等的。
②在与其他商品相交换时,是以自身所包含的实际价值同一切商品相交换,是一种内在价值的等量交换,即以其内在价值量的大小来决定交换的比例。
二、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是代表实物货币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一般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纸币或银行券,代替金属货币加入到流通领域中。
代用货币虽然在市场上流通,作为交易媒介,但背后有充足的金银货币或等值的金银条(块)作为保证,代租货币持有者有权随时到政府或银行将其兑换为釜镀货币。
因此,代用货币本身的价值虽然低于其面值,但是公众持有代用货币等于具有实质货币的要求权。
代用货币最早出现在我国北宋年间。
据《宋历》记载,当时四川地|区商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原来使用的铁钱体重、值小,携带十分不便,于是用树皮纸做成货币,即“交子”。
“交子”意指交换凭据,它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后来我国的纸币制度传人波斯、印度、日本等国家,纸币对铸币的取代是货币形式发生的第一次标志性变革。
与金属货币相比,代用货币不仅具有成本低廉、更易于携带和运输、便于节省稀有金银等优点,而且还能克服金属货币在流通中所产生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从本质上讲,早期的代用货币实际上是代表一定金银数量的票据。
随着代用货币的广泛使用,一部分货币在流通领域中沉淀下来,足值的金属准备开始变为部分准备方式,一些银行尝试超过其金属准备发行代用货币,可仍满足不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需要,最后演变为与贵金属脱钩,与贵金属脱钩后的代用货币就演化为信用货币。
三、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的现代形态。
(一)信用货币的产生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信用货币是金属货币制崩溃的直接后果。
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接踵而至,各主要经济国家先后被迫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于是产生了信用货币。
当货币形态发展到纸制品代替金属符号时,前后逐渐出现过的由信用行为而产生的各种信用凭证,如银行券、商业票据、国家发行的纸币、现代银行的存款等,都是信用货币。
它们由政府、工商企业、银行乃至个人发行,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没有内在价值,但能够节省流通费用、方便携带与结算。
在纸币本位条件下,它成为一种独立的货币形式充当商品、劳务交换的媒介,作为各国的本位币。
在商业信用活动中,企业之间的赊销赊购行为,产生了体现债权、债务关系的商业票据,如期票、汇票等,这些票据一方面是债权、债务的信用凭证,同时也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进入流通,这种以出票人信誉为基础,表现商业信用中债权债务关系的信用凭证是商业信用货币。
银行机构为商业票据贴现、抵押或结算时,凭银行的信誉发行了银行券代替金属货币进行支付与流通,这种可兑现的由各商业银行信用发行的银行券就是早期的银行信用货币。
它体现了银行与票据持有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把信用货币的流通推向更广泛、更有保证的范围。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一些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利用货币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分离的现实,直接发行并强制流通纸制的价值符号,如英国财政部门发行过的纸钞、美国政府发行过的绿背钞票、日本政府发行过的纸钞等。
这些都是国家纸币,但从性质上讲也是一种凭国家信用流通的货币。
在当代中央银行体系下,银行信用创造的现金货币、存款货币被广泛地作为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这种在经济活动中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的纸币被各国政府法定为本国的通货,这就是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也是现代经济中货币银行学要研究的信用货币。
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已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其发行主体是银行,发行程序是银行信贷程序,由国家赋予无限法偿的能力,并强制流通。
一般而言,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须有两个条件:
一是人们对此货币的信心,二是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二者缺一不可。
据经验所得,只要一国政府或金融管理机构能将货币发行量控制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之内,仍会使公众对纸币保持信心。
当今大多数采用信用货币制度的国家,虽具有相当数量的黄金、外汇、有价证券等资产作为发行纸币的准备,但事实上往往是名义上的。
各国政府或货币当局通常不受黄金外汇准备的束缚,根据政策需要决定纸币的发行量,同时信用货币也不能兑换黄金。
(二)信用货币的形式
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形式主要是流通中现金与银行存款。
无论是货币的现金形式,还是存款形式,它们在性质上是等同的,在价值量上是等值的,在流通时都必须遵循同一客观规律,两者构成了统一的信用货币流通。
现金指流通中的现钞,一般用于日用消费品和零星商品交易、主要流转于银行体系以外。
现金形式的货币能立即形成购买力,用于支付结算,流动性强,因而对市场的冲击也大,是货币流通管理中的重点。
现金形式的货币本身没有收益性,还会由于市场物价上涨而贬值,因而持有者对现金货币的持有数量、时间、运用都是十分注重的。
存款货币是信用货币的另一种存在形式,主要体现为单位、个人在银行账户上的活期存款。
活期存款可用于转账结算,主要流转于银行体系之内。
现代经济中,由于银行信用制度发达,单位、个人在进行商品、劳务的交易时,都是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以银行账户上存款的转移来实现货币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职能。
存款货币来源于现金货币的存人和银行贷款派生机制。
存款的流动性比现金要小些,而且还具有收益性,可依据数量、时间的不同,获得不同的利息收入。
存款货币由银行经营和管理,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存款货币是货币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现代经济活动的各种收支中,存款货币的转账结算已占主体,一般都在80%以上,现金收支只占一小部分。
(三)信用货币的特征
现代经济中,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是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的纸制本位货币,它具有以下特征:
(1)信用货币是一种价值符号,与黄金已经完全脱离。
它的发行以国家在一定时期提供的商品、劳务量为保证。
作为一种价值符号,是表现商品价值的尺度和索取价值对等物的手段。
(2)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
在现代经济中,现金和存款是银行的负债,所以信用货币实际上是银行债务的凭证,信用货币流通则是银行债务的转移。
(3)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
首先,表现为通过法律手段确定其为法定货币;其次,表现为银行可以通过发行货币,强制社会向其提供信用。
一旦发行过多,就会迫使货币持有者通过货币贬值而失去部分价值索取权。
(4)信用货币的管理货币性质。
从技术上讲,银行具有无限的创造货币能力。
在现代经济中,国家必须通过中央银行来控制和管理货币流通,使货币流通符合客观的流通规律,保证信用货币的正常流通,所以西方经济学中把信用货币称为“管理货币”。
国家可以通过银行来控制和管理信用货币流通,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信用制度的日趋完善,货币形式还将产生重大的变化。
目前各国银行电子计算机网络化的大力发展,最终可能导致货币形式向电子货币转变,但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本质作用是不会改变的。
(四)信用货币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而出现的电子货币,作为现代经济高度发展和金融业技术创新的结果,是继纸币取代铸币以来货币形式发生的第二次标志性变革,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货币发展的未来。
关于电子货币的定义,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较有代表性:
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如Internet)上执行支付的“储值”或“预付支付机制”。
所谓储值,是指保存在物理介质(硬件或卡介质),如智能卡、多功能信用卡等中用来支付的价值。
这种介质也被称为“电子钱包”,它类似于人们常用的普通钱包。
当其储存的价值被使用后,可以通过特定设备向其追储价值。
“预付支付机制”则是指存在于特定软件和网络中的一组可以传输并可用于支付的电子数据,通常被称为“数字现金”。
它们由二进制数据(位流)和数字签名组成,可以直接在网络上使用。
电子货币作为一种货币,除了具有货币的一般属性外,与通货相比,还具有一些特殊属性。
主要体现在:
发行主体的多元化,电子货币的发行既有中央银行,又有一般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机构,而且后者占了很大比重;目前的电子货币大部分是由不同的机构自行设计的带有个性特征的产品,其担保主要依赖于各个发行者自身的信誉和资产,风险并不一致,其使用范围也受到设备条件、相关协议等的限制;形态上的超物化,电子货币依靠光波、电波传递;传统货币的防伪可依赖于物理设备,而电子货币的防伪只能采取技术上的加密算法或认证系统来实现。
电子货币的产生和流通使实体货币与观念货币发生分离,真实货币演变为虚拟货币,它有效地解决了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的问题。
首先,电子货币在网络经济条件下通过电子网络这一迅速便捷的传输方式,极大地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使得时空差距已不是障碍。
其次,电子货币具有方便性、通用性和高效性的特征,电子货币在使用和结算过程中,简化了以往使用传统货币的程序,而且电子货币的使用和结算不受时间、地点、服务对象等的限制。
同时由于电子货币的虚拟性,网络和电子货币的使用,减少了巨额货币印钞、发行、现金流通、物理搬运和点钞等大量的社会劳动和费用支出,极大地降低了交换的时空成本。
此外,电子货币在网络上的流通极大地拓展了市场交易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了更多的市场交易机会,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总之,网络和电子货币的出现加快了市场全球化,加强了全球经济的联系,人们通过网络和电子货币可以更快、更省地处理经济事务,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减少了交易费用,节省了更多的社会财富,提高了资源化配置的范围和效率。
第二节货币流通的概念和形式
一、货币流通的概念
货币流通是指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形成的连续不断的运动。
在现代信用制度下,货币流通由现金流通与存款流通两种形式共同构成。
二、现金流通
现金流通是以纸币和铸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进行的货币收付。
在当前我国现金管理制度下,现金货币流通领域主要是与居民个人有关的货币收付和企业单位间的小额货币收支。
我国人民币现金货币流通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通过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经过不同渠道进入流通,并经过不同渠道回到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最后流回中国人民银行,退出流通。
人民币从中国人民银行现金发行库直接进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现金业务库的过程,称为现金发行;再由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现金业务库通过不同渠道进入流通领域——即形成企事业等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的过程,称为现金投放;而随着企业单位和个人用现金进行各种支付,流通中现金又流回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过程,称为现金归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将超过其业务库存限额的现金送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库的过程称为现金回笼(见图1一1)。
图1—1人民币现金流通的程序和渠道
(一)现金投放的渠道
(1)工资及对个人其他支出。
指各企事业单位对职工支付工资、奖金、稿费等的现金支出。
这是现金投放的主要渠道。
(2)采购支出。
主要是向城乡居民或集体经济单位采购农副产品、工矿产品、手工艺品、废旧物品等投放的现金。
(3)财政信贷支出。
国家通过财政支援、抗灾救灾拨款,国库券还本付息;银行、信用社通过贷款发放、存款提出等业务活动投放的现金。
(4)行政管理费支出。
包括企业、事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按现金管理规定,从银行存款账户提取现金支付行政管理费投放的现金。
(二)现金归行的渠道
(1)商品销售收入。
是指各类企业销售产品所得现金送存银行形成的现金归行,这是现金归行的主要渠道。
(2)服务事业收入。
是指服务行业提供服务所得现金送存银行形成的现金归行。
(3)财政税收收入。
是指各企业单位或个人向国家财政金库解缴税款、罚没款项等的现金收入,如车船牌照税、集市交易税、屠宰税等现金收入。
(4)信用收入。
是指银行、信用社及其他金融机构由于吸收存款、证券兑换、储蓄和收回贷款而收入的现金等。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收入的不断增加,储蓄额不断上升,它已成为现金回笼的一条重要渠道。
三、存款货币流通
存款货币流通也叫非现金流通,即银行转账结算引起的货币流通,具体表现为存款人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基础上,通过在银行存款账户上划转款项的办法所进行的货币收付行为。
因此,存款货币流通必须以各企业、单位和个人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为条件。
根据不同经济内容,存款货币流通渠道可分为:
(1)商品价款收付(商品交易结算)。
这是各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内部以及相互之间由于购买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而引起的货币收付。
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企业之间的这种商品交易,形成了存款货币流通的重要渠道。
(2)劳务费用收付(劳务费用结算)。
这是各企业之间,以及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与社会服务事业单位之间,由于提供或获得劳务而引起的费用收付。
(3)货币资金拨缴的收付(财政收支结算)。
包括各单位上缴国家财政资金,以及财政部门拨付给企业、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与经费所引起的资金拨付。
(4)信贷资金的发放和回收(银行信贷结算)。
这是指银行向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发放各种贷款以及贷款到期收回所引起的货币收付。
通过转账结算进行的存款货币流通主要适用于大额商品交易或其他大额货币的收支,也是当代各国货币流通的主要形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用制度的发展,存款货币流通在整个货币流通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
现金货币流通与存款货币流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其转化结果引起两种形式的货币量——现金货币量和存款货币量此增彼减。
现金货币流通量减少,存款货币流通量增加;现金货币流通量增加,存款货币流通量减少。
四、广义货币流通
狭义的货币流通只包括现钞和不足值的金属铸币的现金流通。
广义的货币流通既包括现金流通又包括存款货币流通的货币流通。
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流通是现金流通与存款货币流通的有机统一,因为无论是现金货币还是存款货币,实际上都是由银行信贷提供的,银行信贷的扩张与收缩直接影响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与减少。
存款货币流通具体表现为存款货币在银行存款人各存款账户之间的等量转移,整个过程是在银行体系内部账面上进行的。
只要这种转移并不涉及银行信贷总规模,存款货币流通的结果就只是银行与企业间等量债权、债务的此增彼减,除了与现金货币相互转化外,并不引起存款货币进入或退出流通。
但是,无论是存款货币还是现金货币的流通,一旦涉及银行信贷的投资和回笼,则必然引起包括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在内的广义货币流通总量增加或减少。
例如,当借款人归还银行贷款时,如果用现金货币归还,流通中现金量减少;若用银行存款货币归还,则存款货币减少。
反之,当借款人从银行获得贷款时,若直接提取现金,流通中现金增加;若转入借款人在银行的存款账户,则存款货币增加,银行的其他信贷投放和回笼都有同样的规律。
所以,银行信贷投放和回笼是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流通的总渠道(见图1—2)。
图1—2广义货币流通渠道
由图l_2可见,无论是现金货币还是存款货币,都是由银行信贷渠道提供的,只要银行系统运用资金,例如发放贷款,票据贴现,买人金银、外汇和证券,流通中货币总量都会随着这些资金运用量的增加而等量增加。
只要银行系统资金运用量减少,例如收回贷款,票据到期兑现,卖出金银、外汇和证券,流通中货币总量都会相应减少,由此形成广义的货币流通过程。
第三节货币需求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从货币流通的角度出发,货币需求也就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商品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求。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货币需求量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各经济主体货币形式持有量的总和。
在宏观上则表现为一国经济正常运转要达到某些经济目标的货币需求量。
决定这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有许多,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中外货币学家都在潜心研究这个问题,因而也形成了不同的货币需求理论。
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按照马克思对货币需求量的论述,流通中必需的货币量为实现流通中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所需的货币量。
在商品流通中,货币是交换的媒介,因此,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决定了所需的货币数量。
但考虑到单位货币可以进行多次媒介商品交易,由商品价格总额决定的货币量应当是货币流通量而非存量。
用公式表示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与流通手段货币需要量的关系。
可以写为:
该公式表示流通手段货币需求量主要受一定时期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1)一定时期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因此,在一定时期内,流通界对货币的需要量首先决定于该时期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的多少。
待销售商品数量多,价值大,则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高,货币需要量也多,反之则少。
所以,在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条件下,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与货币需要量成正比。
(2)货币流通速度。
即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的次数。
单位货币每充当一次商品交易媒介,就实现一次价格总额,完成一次流通。
同一单位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次数越多,实现的价格总额越高,货币流通的次数就越多。
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不变时,货币流通的次数越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就越少,反之货币需要量越多。
所以在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不变的条件下,货币的客观需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设在一定时期内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为8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为8次,则货币需要量为800/8=100(亿元)。
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到10次,则货币需要量减少到800/10=80(亿元)。
流通中不仅需要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而且需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
在这种情况下,影响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的因素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是以赊销方式出售的商品,不构成当时的货币需要量;二是到期应偿还的债务,构成了本期货币需要量;三是有些商品交易形成的债权、债务额可以相互抵消.不构成货币需要量。
因此,
假设在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800亿元中,赊销商品价格总额为40亿元,到期应支付的价格总额10亿元,相互抵消的价格总额50亿元。
在原货币流通速度为8次不变的条件下,货币需要量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本书各处都假定金是货币商品。
所以,马克思阐述的上述货币流通规律是足值金属货币流通规律。
在金块和金汇兑本位货币制度下,实际流通的都是纸制的银行券,而不是金币。
马克思所揭示的纸币流通规律,实际上就是这两种货币制度下的银行券流通规律。
在这两种货币制度下,银行券本身不具有内在价值,它只能代表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金属价值。
即:
流通中的全部银行券所代表的货币金属价值=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金属价值因此,
可见,在金块与金汇兑本位货币制度下,银行券的流通既受足值金本位货币流通规律的制约,即银行券的发行量应该严格控制在足值金属本位币需要量范围之内,又受其自身特殊规律所支配,即银行券的发行量一旦超过足值金属本位币客观需要量,单位银行券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所以,马克思说,国家固然可以把印有任意铸币名称、任意数量的纸币投入流通。
可是他的控制同这个机械动作一起结束。
价值符号或纸币一经流通,就受流通规律的支配。
举例如下:
若按上例流通中货币需要量100亿元发行银行券,则单位银行券可按其规定的含金量代表单位银行券流通。
如果银行券发行量超过了按含金量所需要的货币量,假定达到了200亿元,则单位银行券只能代表其所规定的含金量一半进行流通,即:
二、费雪的货币需求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他1911年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对古典货币数量论进行了很好的概括。
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费雪方程式”,即:
在这个方程式中,费雪假设M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货币平均数,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各类商品价格加权平均数,T为交易量,故形成一定时期上述商品交易与货币流通的规律性平衡关系。
根据上述方程式,费雪又推导出如下公式:
在该公式中,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V在短期内基本不变,可视为常数,而作为交易量的T一般对产出水平保持固定比例关系,也是相对稳定的,因而在上述公式中,就只剩下P与M的关系是可变的,而且得出物价JP的水平随着货币量M的变化而变化的结论。
三、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剑桥方程式
在费雪发表他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同时,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些经济学家也在研究同样的问题,其中最著名的是马歇尔和庇古等人。
他们在费雪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在不同环境中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提出了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1.剑桥方程式的背景及剑桥方程式
费雪方程式没有考虑到微观主体行为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被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是个缺陷。
而剑桥学派在研究货币需求问题上,则重视微观主体行为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
他们认为,处于经济体系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求量,实质上是以怎样的方式持有自己资产的问题。
决定人们持有货币多少的因素有:
个人财富水平、利息率的变化以及持有货币可能拥有的便利等。
但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名义货币需求和名义收入水平保持较稳定的比例关系。
根据上述观点,剑桥学派提出如下方程式:
2.剑桥方程式与费雪方程式之间的关系
根据费雪方程式
和剑桥方程式
则两方程式在形式上基本相同,但在内容上则有本质的区别:
(1)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费雪方程式的货币需求是对货币交易手段职能的需求,侧重于商品交易量对货币的需求。
而剑桥方程式的货币需求是货币作为一种资产职能的需求,侧重于总收入y的需求。
(2)费雪方程式重视货币的流通量分析,因此它把货币需求与货币支付量联系在一起,重点研究货币存量与其在一定时期的流通速度,即MV与交易量T和物价水平P的关系,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货币存量的角度研究货币的存量需求,即研究货币存量与收入的比例(Kpy)关系。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 货币 货币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