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主讲稿.docx
- 文档编号:10918473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2.10KB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主讲稿.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主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主讲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主讲稿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集体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认识对称轴、平移和旋转、剪一剪,三部分内容。
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时候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轴对称,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
二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差别比较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有不同的层次,对空间图形的理解水平参差不平,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课时目标也应有不同的要求。
本单元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和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变换,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注重实践活动的丰富多样性,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
是学生能在不同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可以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数学思考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让学生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 制成一个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
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方法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情感态度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感知旋转与平移的现象
教学难点
能正确判断和区分旋转与平移现象
课时安排建议
4课时
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教材分析】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形很多。
本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第一课的内容。
教材通过树叶、蝴蝶和天安门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共同的特征,再做剪纸实验,然后揭示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教材中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内容,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图形的特征,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
【学生分析】
学生已认识了一些基本图形特征。
学生学习这些知识,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一些已学过的图形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一些事物,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研究一些问题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出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新知的活动中,培养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认识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难点
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色纸、剪纸图形、剪刀、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问题:
“猜一猜我是谁”,你们想不想挑战?
生:
想
师:
看大屏幕,谁知道这是什么?
(PPT出示衣服的一半)
生:
衣服
师:
是完整的一件衣服吗?
生:
不是,是衣服的一半。
师:
你能在脑子里想一想,它的另一半是什么样子的?
想到的请举手,看一看跟不跟你们想的是一样的吗?
(出示完整的衣服)
生:
是
师:
祝贺你们,说明你们很会想象,这在我们生活中是很重要的。
【依次展示4幅图片,让学生猜,并引导学生在想图形的另一半时不仅要注意形状一样,
还得注意图形的大小、方向】
师:
老师给大家猜了4幅图形,同学们猜的很好,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图形,现在我们就从这4个图形开始这节课。
(板书:
图形)
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一)直观感受轴对称图形
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师:
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出示图片)学生自主交流。
谁愿意来把你们组的发现说给大家庭?
(学生在汇报时,教师尽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学生一些不准确的表达无须过分强求,不必可以纠正。
)
师:
同学们刚才观察得非常仔细,发现了这些各式各样的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的左右两边都是完全一样的。
这种现象在数学上称为——对称,这些物体就是对称现象。
(板书;轴对称)
2、剪一剪——认识轴对称图形。
(1)师: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纸张,大家能够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码?
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
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2)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再剪,最后沿对折的地方打开,这就形成了一个对称图形。
教师小结:
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同桌交流,将剪出的图形对折,看看是否完全重合,说说同桌剪的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
教师引导:
我们剪轴对称图形时,先要对折,那就是说,把你手上的图形对折,如果能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操作,判断。
指名上台演示,说说判断的理由。
(展示时,教师注意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横着、竖着、斜着的方向对折,感受不同角度进行判断。
)
3、引导学生认识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谈话:
将对折的图形打开,你有什么发现?
(中间有一条折痕。
)
师:
这条折痕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那么沿着这条对称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
同学们,用铅笔画出你们所剪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认识对称轴,画出对称轴。
三.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1、用身体摆轴对称图形
师:
人体的平面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比如两个耳朵、眼睛等等(教师在讲台上边做动作边说),谁愿意上来试一试用自己的身体摆一出一个轴对称图形。
(请同学上讲台用自己的身体摆一个轴对称图形其他同学来判断)
师:
谁又来摆一个不是轴对称的图形?
师:
说一说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
2.、在数字、字母、汉字找轴对称图形其实我们学过的数字、字母、汉字有些也是轴对称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练习(PPT出示练习的题目,判断这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找一找它的对称轴)
3.29页做一做,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四.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轴对称图形欣赏(数学源于生活)
师: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轴对称现象,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PPT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师:
其实日常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远远不止这些,我们要用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轴对称图形,处处有数学。
第二课时平移和旋转
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转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几何现象。
教材在介绍平移和旋转现象时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例引入,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体会它们的特点。
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深入理解概念,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2是认识平移现象,首先教材呈现了观光电梯、观览车和推拉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物体运动的共同特点:
都是沿着直的路线移动,物体在移动中没有改变大小和方向,从而认识平移现象。
例3是认识旋转现象,教材呈现了风车,旋转小飞机和直升飞机螺旋浆的转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它们运动的共同特点:
物体每个部分都是绕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
从而认识旋转现象。
学情分析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而作为新课程新的教学内容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因此教材从生活实例入手,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平移与旋转的运动规律,并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方法,并能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目标:
(1)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
(2)利用原有工具,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3)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感知旋转和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却别旋转和平移现象。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
1、欣赏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美(课件配乐展示)
师:
其实,人的生命就在于运动,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也都在运动,
只是运动的方式不同,下面请大家欣赏几个物体运动时的画面,大家边看边思考:
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同时呢,大家一起模仿物体运动时的样子,准备好你们的小手!
2、教师:
请看大屏幕。
(出示图片)。
学生用手模仿。
3、师:
非常好,从刚才同学们运动的小手中老师看到了你们学习的激情。
提问:
它们的运动一样吗?
(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那请同学们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将它们分类。
先互相说说。
(学生同桌交流讨论)
4、请学生说分类的结果,并说说分类的理由,建立平移和旋转的表象。
师:
你为什么这样分类?
生:
把缆车、电梯、窗户分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直直的运动的,而飞机的螺旋桨、风车是旋转的。
生:
我们把转动的东西分为一类……
师:
大家跟这位同学一样吗?
(一样)你们观察真仔细!
那请大家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同时也送给你自己。
5、教师小结:
像刚才这些直直的、平平的移动是平移现象(出示卡片“平移”);而像飞机的螺旋桨、风车、旋转椅这样转动的现象是旋转现象(出示卡片“旋转”)。
6、读课题:
平移和旋转。
二、互动探究
(一)学习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是物体沿直线运动。
像缆车是向前平移,滑滑梯是像斜方向平移。
师:
听说大家的模仿能力都很强,那你们能示范一个平移运动吗?
可以借助其他事物。
(请孩子们静静地想一想物体平移的时候是怎么动的,想好的同学站起来做一个平移的动作。
)学生出来展示时,其他学生观察归纳平移的特征:
物体平移后,它自己的方向和大小都是没有改变的。
学生示范平移运动。
提问:
物体平移后,它的方向和大小有没有变化?
生:
没有变化。
(二)移一移教学教材P30页的例
(1)亲身体验平移现象。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你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吗?
(生说怎么做的)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移一移。
出示例2,哪几座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
(2)、分析题意。
要知道哪几座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先要根据平移的特征去断。
平移时,可以一次平移,也可以两次平移。
(3)先观察,再判断。
①给每座小房子编号后,学生先观察,再交流。
②汇报,评价。
你认为哪几座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
你是怎样想的?
哪几座小房子通过平移不能相互重合?
为什么?
从左往右看,小房子的房顶都朝上的三座房子(编号分别是①④⑥的)可以通过平移互相重合。
比如:
图①可以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或先向下平移,再向右平移到图⑥的位置与图⑥重合;图①可以先向上平移,再向右平移或先向右平移,再向上平移到图④的位置与图④重合。
③学生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小房子说说它们经过怎样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4)、教师小结。
判断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相互重合,关键是要根据平移的特征来判断:
一是运动的路线是一条直线,可以是水平方向的,也可以是竖直方向的,还可以是倾斜方向的;二是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三)生活中的旋转
(1)师:
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平移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在游乐园里,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旋转),旋转就是物体围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学生汇报:
方向盘、水龙头、钟面的指针、螺旋桨……是旋转现象。
(2)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一圈右转一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
(学生活动)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31页做一做。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学具照样子做陀螺
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四题。
(涂颜色)
四.课堂总结
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吗?
(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实践活动:
剪一剪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剪出有规律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结合剪出的图形加深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认识。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动手剪出有规律的图形。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法:
观察法,分层次教学法。
借助图形,组织观察,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课件等活动,初步认识剪纸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谈话:
同学们,剪纸艺术源于我国,有千百年的历史,是我国的国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剪纸作品,请同学们欣赏。
教师展示一些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
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的剪纸。
谈话:
这些剪纸作品漂亮吗?
这些剪纸中有些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找出来吗?
师:
这些民间剪纸具有高的艺术价值,是民间艺术的美的展示,你们想学习剪纸吗?
引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动手剪一剪。
二、互动新授
1、教师展示课前剪好的一排小纸人。
(1)谈话:
这是老师剪的剪纸,你能看懂老师剪的是什么吗?
(手拉手的四个小人。
)追问:
剪出的小人有什么特点?
(学生明确:
每个小人都是一模一样的,每个人都是轴对称图形,四个一样的小人是手拉着手的。
)
(2)教师:
同学们真棒,找出了它们的特点,这四个小人是并排排列的,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剪出来的吗?
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剪出这样的图形呢?
2、组织学生观察剪一个小人。
(1)猜一猜。
谈话:
一下子剪四个小人有点难,我们可以先试着剪出一个小人。
那怎样能又快又好地剪出一个小人呢?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教师引导谈话:
老师这里有一张纸,把它对折,然后在不开口的这边画半个小人,请大家猜一猜,沿着线把它剪下来,打开会是什么?
学生猜测,验证,尝试剪一个小人,教师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投影仪下。
(2)为什么只要剪半个小人,就能剪出一个完整的小人呢?
(学生有了学习对称图形的基础,因此剪一个小人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去剪。
)
(3)追问:
如果在开口的这边画半个小人,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尝试剪。
明确:
如果在开口这边剪,会出现两个一半的小人。
谈话:
看来即使是简单的剪纸也是需要技巧的,我们可以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先画出半个图案,再剪,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还要注意不要在折纸开口处剪。
3、组织学生剪2个小人。
谈话:
我们已经会剪一个小人了,你们怎样剪2个拉手的小人呢?
先让学生试着折纸,思考。
明确:
对折两次就能剪出2个小人。
学生试着折纸,对折两次,在不开口处画出半个小人,画小人的胳膊时要一直延伸到纸的边缘,最后剪开。
展示学生的作品。
4、自主交流,组织学生学习剪一排小人的方法。
(1)我们已经会剪2个小人了,你们怎样剪4个手拉手的小人呢?
组织学生分组剪一排4个小人,先让学生试着折纸,思考。
学生操作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利用课间展示剪一排4个小人的方法。
教师明确:
把长方形纸对折后,只画半个小人,小人的中线应都是折痕的一边,画小人的胳膊要一直延伸到纸的边缘。
(2)展示学生的作品。
说说自己在剪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5、谈话:
我们刚才剪出了4个小人并排手拉手的图形,你能想办法剪出8个小人并排手拉手的图形吗?
学生思考,指名上台演示,试着说说剪的方法。
学生分小组剪出8个小人并排手拉手的图形。
6、提问:
这些小人之间的位置变化有什么特点?
(平移)
教师小结:
这些小人不管是4人并列的还是8人并列的,都是通过1个小人平移所得。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2题。
课件出示:
4个小人手拉手地站一圈。
1、同学们请看,这4个小人不是并排站着了,而是手拉手地站一圈呢,你能剪出这样的图形吗?
小组合作试一试。
先让学生动脑筋想想应采取哪种方法,想好了,再动手实践。
教师提示:
剪这样的图形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纸张?
(正方形纸)怎样折才能剪出来?
(先将正方形纸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
)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剪一圈小人的方法。
学生看课件演示,学习剪一圈小人的方法。
(重点明确正方形纸的方法。
)
2、组织学生分组剪一圈小人。
学生操作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展示作品。
学生互相评价,并提出自己在剪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4、组织学生观察:
这些小人之间的位置变化有什么特点?
(旋转)
四、课堂小结
师: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利用我们学过的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感受了一把兼职的快乐,剪出了平移和旋转的图形。
根据图形的对称关系,我们只需要画出半个小人,就能剪出一串完整的小纸人或围成一圈的小纸人。
同学们的身边还有各种各样的剪纸,上面有很多好看的图案,你们想不想剪出更多更美的图形呢?
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图案,并剪出来展示。
板书设计
剪一剪
剪纸人:
(1)对折
(2)画半个人
(3)剪一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年级 下册 第三 单元 集体 备课 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