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读书笔记.docx
- 文档编号:10916274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28.25KB
《落花生》读书笔记.docx
《《落花生》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花生》读书笔记.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落花生》读书笔记
《落花生》读书笔记
第一篇:
落花生
《落花生》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体会课文详略恰当地写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文章表达上详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落花生》,大家还记不记的课文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种花生一收花生一尝花生---议花生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思考;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2、分角色读课文讨论回答思考题。
姐弟们说了花生的那些好处的?
自由读第三大段
姐姐说它味美;
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
爸爸说花生最可贵的是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3、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
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
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生:
两次。
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师:
板书:
花生一一桃子、石榴、苹果
4、看父亲的一段话。
思考:
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说明花生可贵之处的?
自由读
该抓住哪些关键词语来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
谁愿意来读一读?
抽一生读
你认为他读得怎样?
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
大家说说,父亲把落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的对比当中,体会
出落具有什么品质?
我体会到花生默默奉献的精神;
我体会到花生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体会到花生不求名利,朴实无华的精神;
5.那么父亲仅仅是讲落花生的吗?
他们就是来吃吃花生的吗?
(不是)打开书,看看父亲接下去怎么说的?
从落花生又讲到了什么。
生:
一生读。
我对父亲的话理解了吗?
指名答。
我说:
。
。
。
。
父亲从落花生讲到做人的道理,我读懂了父亲的话,所以说:
我说的话同学们懂了没有。
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
再读我说的话。
(齐读)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常常地记
在我的心上。
(应该是印在我的心上)
记在我的心上不好吗?
那不好。
把最后一段读一读。
(读出印得很深的感觉)
齐读
再读,想想怎样体现深。
(指导朗读)
你从哪儿看出父亲的话陪伴我一生的呢?
6、在我们周围也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和事,让我们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的深刻的道理。
你能举出例子来说说吗?
7、师小结;其实,我们的身边像那位普通的清洁工一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有很多,他们就是落花生那样的人。
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
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人”
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深刻的道理。
如:
粉笔这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东西,为了让同学们获得知识,不惜牺牲自己;蜡烛,照亮了别人而毁灭了自己?
?
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习本课借物喻人”的写法。
三、总结升华
小练笔
四、布置作业。
师:
你们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看老师留给你们的作业。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一篇读后感;
2.读许地山的其他作品(教师推荐书——《空山灵雨》《春的林野》,网址印在发给学生的资料上);
兴庆区二小盛志敏
第二篇:
落花生
公开课《落花生》教学实录
公开课《落花生》教学实录
设计理念:
1.探究学习。
强调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探究,自己体验,在探究中获得自己的感受,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合作学习。
重视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重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充分发挥群体中每个成员的作用,通过合作学习,加深理解,加深体验。
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解决重点问题。
3.情感体验。
挖掘文章本身的情感因素,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参与和情绪体验。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受到文中情感的感染,而且能体会到探究和发现的快乐。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文章的词句段,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明确文章的中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及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课刖谈话。
一、导入。
师: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新课文一一:
〈落花生》。
教师板书课题。
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吃的花生。
花生为什么又叫落花生”呢?
你们查资料了吗?
生简要回答。
教师出示花生成长的图片,边出示边简单讲解。
现在你知道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了吧。
【评析:
对于城市的孩子而言,单靠讲解很难讲清楚花生的成长过程,教师借助在网上查到的图片使学生一目了然。
尊重了学生的实际需要,把握了儿童的心理特点。
】
二、看音像资料,整体感知课文。
师:
我们知道了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下面我们来看课文的音像资
料。
看了以后,你来说说和预习时相比,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师:
音像资料看完了,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评析:
形象的整体感知,使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
强调新感受,把
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
】
三、学习课文,解决问题,指导朗读。
1读自然段,激励发现问题。
师:
我们看了音像资料,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
要想对课文有深入
了解,光看音像资料还不够,我们还要自己读书。
教师出示学习建议:
自由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每个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
教师巡视,了解读书情况。
师:
下面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自然段?
读懂哪一个就说哪一个。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师:
大家读书的时候发现问题了吗?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
题。
师:
同学们真不简单,通过自己读书读懂了不少自然段,还有了自
己的感受。
更主要的是,还发现了不少问题。
同学们很会读书!
不过,我们发现问题还只是完成了学习的一半,我们还要能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怎样解决呢?
师:
我觉得同学们应该相信自己,我们先依靠自己的力量看能不能解决?
好不好?
2.读句子、词语、标点符号,自己解决问题。
师:
既然大家都同意,我们就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
教师出示学习建议:
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通过读懂每个句子、每个词语、每个标点符号,看能不能自己解决不懂的问题学生默读课文。
教师观察读书情况。
师:
通过自己读书,解决了什么问题?
学生简单汇报读书所得。
师:
看来我们是应该相信自己的!
师:
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是什么问题?
有没有同学解决了这个问
题?
师:
大家通过读书解决了不少问题,读书更加深入了,可是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我们怎么办?
【评析:
从整篇课文到自然段,再到词、句、点,遵循了从整体到部分的规律,把学生的理解不断引向深入,体现了学生不断的探究过程,并且使学生感悟到读书的方法,在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学习。
】
3.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教师用课件出示学习建议:
1、小组合作。
借助课文和查阅的资料解决不懂的问题,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2、汇报时,可以把
你们的理解说出来。
把还没解决的问题写在纸条上。
教师补充说明:
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如果有不懂的问题就合作解决这些问题,本小组解决不了的可以自由的和别的小组交流,当然也可
以和我交流,因为我也是这个学习群体的一员。
如果本小组的问题都解决了,就把你们认为好的段落、句子读好,争取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学习,教师参与学习。
4.全班交流合作,解决问题,指导朗读。
(1)汇报交流合作所得。
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解决了哪些问题,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师:
同学们合作学习肯定取得了不少成果,下面我们就来交流我们的学习成果。
哪个组能说说你们解决了什么问题。
师:
汇报自己的读书所得是一种学习,耐心的听取别人的见解,从别
人的见解中受到启发也是一种学习。
汇报时教师引导学生,从解决了什么问题?
怎样解决的?
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等方面来表达。
还引导学生把理解的读出来,看其他同学受到了什么启发?
教师积极引导和评价,对不到位的地方以教师理解的方式渗透,如:
a、你是这样理解的,老师替你解释一下,你看对不对?
b、你是这样理解的,我能不能说说我的理解?
c、他的理解我听懂了,我能不能说一说?
d、听了大家的发言,老师对这里有了更深的理解,能不能让老师也说说理解和体会?
e、他朗读的真好,老师好像听出了?
f、他把自己体会到的读出来了,我们能不能也读一读,看能不能和他读得一样好。
对于学生的读,可以这样引导:
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一句或一段读
好?
”学生回答。
师:
你就这样读给大家听一听”我们就来听听他读的,看我们能不能听出他的理解。
”
师:
同学们,你们肯定还解决了不少问题,我们不能一一汇报了。
这里还有一些同学提出的问题,我们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怎么样?
(2)出示问题,全班讨论。
师:
下面老师把大家没有解决的问题出示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
这一部分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学生互相启发和讨论为主,教师作为一个合作者,积极参与,教师作用和汇报读书时基本相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争论,也可以质疑。
对善于学习的学生及时给与激励和评价,教师始终欣赏和参与学生学习。
文中含义深刻的话学生如果理解不到位,教师就用课件出示许地山原著中的句子,让学生读原著,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仍然理解不好,教师用自己渗透的方式给学生讲解。
【评析:
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合作,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让每个
学生都充分经历学习的过程。
】
四、自由评价。
1师:
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
这节课我们自己读书,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又和大家合作交流。
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一家人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花生,知道父亲谈花生主要是告诉孩子们做人的道理,谈花生也就是在谈人生。
师:
我们仿照实话实说”每人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可以说说课文,可以谈谈作者,可以说说我们今天的共同学习。
学生自由表达。
2.教师出示自己的体会:
姐弟种花生,居然收获丰。
父亲巧教诲,影响我”一生。
老师学习了这篇文章,感觉课文语言朴实,简直就像一首朴实的小诗。
这是老师的感受,同学们读了老师的感受,你们肯定还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评析:
这个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
价。
】五、布置作业。
师:
你们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看老师留给你们的作业。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一篇读后感;
2.读许地山的其他作品(教师推荐书——《空山灵雨》《春的林野》,网址印在发给学生的资料上);
3.搜集整理许地山的文章和生平事迹,写出你的评价文章。
(当然这个作业,可以用一学期,也可以用更长时间)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项或两项作业。
【评析:
课后作业的设计,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选择作业。
作业的布置,使一节课的研究更加深入,学生获得的体验,可以通过研究不断加深,学生感悟的学习方法可以不断得到验证和运用。
把学生的学习真正拓展到课外,达到校内外沟通的目的。
】
总评:
这篇教学设计几乎没有涉及到文章中的具体内容,跟传统意义
的教案相比,有很大区别。
原因是学生有很多问题,不可能一一列出,再就是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问题。
教师只有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了然与胸,并且要有足够的教育机智,才能从容应对。
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个教学设计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自由读书,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事先不设计具体的问题,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合作解决,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新型的关系,教师是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
教师和学生都能通过学习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都试图体现学生的探究过程,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
让他们在不断的探索中,感悟文章,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学习的乐趣体会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整个教学设计,教师都把自己放在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的位置,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认识。
对于学生理解不到位,学生感悟不到的地方,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用谈自己理解的方式渗透给学生,有时用自己的理解启发学生,使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积极投入的学习。
教师还用自己查阅的资料和许地山的原著等引导学生学习,加深理解,更主要的是拓展了语文学习的资源,让学生感悟到学习语文的方法。
第三篇:
落花生
《落花生》教学课例
教学手记:
今天我讲了许地山的《落花生》,采用的是自学辅导法。
我先给学生布置两道思考题: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你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自读课文,在课文上圈点勾画。
读完了有什么想法就举手发言。
大约十分钟后,学生陆续举起了小手,渴望说出自己的读后感。
一个学生说:
我和母亲在山坡上种过花生,收过花生,知道花生确实是一种很谦虚的植物,像红薯一样,把果实埋在地里,从不炫耀自己。
”一个女学生说这篇课文讲许地山一家人种花生,吃花生的事。
我也经历过,但是从来没有人给我讲过课文中的那些道理。
”我抓住这个
话题,提请学生思考:
课文究竞讲了什么道理?
”
一个学生说:
做人要像花生一样,不张扬自己的成功。
”
一个学生说:
做人不要做外表好看而没有能力的人。
”
一个学生说:
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讲体面。
”
我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总结:
大家归纳得很好。
说明同学们已经抓住了课文的思想灵魂。
古人说文章是用来讲道理的。
这篇课文把深刻的道理寓于一个平常而有趣的故事中,所以读者都爱看。
这就是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现在请大家思考,这篇课文好在哪里?
”一个同学
说:
作者从讲故事出发,把道理自然地引申出来。
”
一个学生说:
作者写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都很简单,主要是一家人七嘴八舌议论花生。
”
我表扬他:
对,课文以谈花生的好处为主。
他们怎样谈?
”
一个学生说:
孩子们从味道、榨油、价钱三方面谈花生好处,都是外在的,而父亲谈的是花生看不见的好处。
”
我概括大家的意见说: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写得少,谈花生写得多,这在写作文时叫详略安排。
对突出文章主题的内容详写,对起铺垫作用的内容则略写。
同学们在作文时常见的毛病是平均用力,不分主次。
关于做人的道理,是作者从花生中引伸出来的,所以作者希望孩子们像花生一样质朴做人。
”
最后我对学生说:
托物言志,是一种很常用的写作方法,有人赞美蜜蜂,有人歌颂梅花,有人礼赞松树,有人歌颂雄鹰。
你们喜爱什么?
谁说来听听?
”
一个学生说:
我最爱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一个学生说:
我最爱黄牛,总是默默无闻地拉犁耕地,吃的只是草。
;一个学生说:
我最喜欢家里的老母鸡,吃的是落地的饭粒,却不停地下蛋,可以做菜,也可以换钱。
”
我看到同学们思维如此活跃,很是高兴,进一步刺激说:
谁能说一
些既有教育意义又新颖别致的例子?
”
同学思考片刻,就有人举手。
一个学生说:
课文说不喜欢桃子、石
榴、苹果,说它们爱炫耀果实。
我不同意。
我喜欢它们,它们不但有用,而且外表漂亮!
”
一个学生说:
其实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又好看又有用。
我妈妈不太漂亮,可她爱我、我也喜欢妈妈。
”
一个学生说:
花生长得不好看是天生的,改变不了。
”
一个学生说:
跳水队员又漂亮又有用,最让人羡慕。
奥运会拿冠军,唱国歌升国旗,全世界都知道。
”
一个学生跟着说:
对!
我长大了不做小草,要做大树。
不想做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我深受震动,动情地对学生说:
同学们说得太
好了。
像花生那样的人生,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在这个世界上,在市
场经济时代里,有人像太阳那样光芒四射,有人像林中的小树那样静立不动,有人像大海那样深沉,有人像山泉那样清明。
但有一点则是相同的,做人,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而不是做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
同学们静静地听我诉说,会心地点点头。
课后反思:
《落花生》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一一收花生一一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
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我们要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明确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几部分内容后,提出一个问题:
这几个部分内容中你最喜欢读哪个部分,为什么?
让学生自选内容,学习体会,学生兴趣盎然,精彩纷呈。
并在无拘无束的自学中个性得到了发展,而通过学生的发言,我知道多数学生喜欢读议花生”这一
部分,而这一部分恰好又是文章的重点、难点之所在。
这样,我就从学生的兴趣需要中找到了教学的突破口,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第四篇:
落花生第一课时教学目的:
1.理解文章的词句段,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明确文章的中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及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课刖谈话。
一、导入。
师: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新课文一一:
〈落花生》。
教师板书课题。
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吃的花生。
花生为什么又叫落花生”呢?
你们查资料了吗?
生简要回答。
教师出示花生成长的图片,边出示边简单讲解。
现在你知道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了吧。
【评析:
对于城市的孩子而言,单靠讲解很难讲清楚花生的成长过程,教师借助在网上查到的图片使学生一目了然。
尊重了学生的实际需要,把握了儿童的心理特点。
】
二、看音像资料,整体感知课文。
师:
我们知道了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下面我们来看课文的音像资料。
看了以后,你来说说和预习时相比,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师:
音像资料看完了,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评析:
形象的整体感知,使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
强调新感受,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
】
三、学习课文,解决问题,指导朗读。
1.读自然段,激励发现问题。
师:
我们看了音像资料,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
要想对课文有深入了解,光看音像资料还不够,我们还要自己读书。
教师出示学习(来自好范文网:
)建议:
自由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
每个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
教师巡视,了解读书情况。
师:
下面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自然段?
读懂哪一个就说哪一个。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师:
大家读书的时候发现问题了吗?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
题。
师:
同学们真不简单,通过自己读书读懂了不少自然段,还有了自
己的感受。
更主要的是,还发现了不少问题。
同学们很会读书!
不过,我们发现问题还只是完成了学习的一半,我们还要能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怎样解决呢?
师:
我觉得同学们应该相信自己,我们先依靠自己的力量看能不能解决?
好不好?
2.读句子、词语、标点符号,自己解决问题。
师:
既然大家都同意,我们就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
教师出示学习建议:
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通过读懂每个句子、每
个词语、每个标点符号,看能不能自己解决不懂的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
教师观察读书情况。
师:
通过自己读书,解决了什么问题?
学生简单汇报读书所得。
师:
看来我们是应该相信自己的!
师:
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是什么问题?
有没有同学解决了这个问题?
师:
大家通过读书解决了不少问题,读书更加深入了,可是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我们怎么办?
【评析:
从整篇课文到自然段,再到词、句、点,遵循了从整体到部分的规律,把学生的理解不断引向深入,体现了学生不断的探究过程,并且使学生感悟到读书的方法,在潜移
默化地教会学生学习。
】
3.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教师用课件出示学习建议:
1、小组合作。
借助课文和查阅的资料解决不懂的问题,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2、汇报时,可以把
你们的理解说出来。
把还没解决的问题写在纸条上。
教师补充说明:
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如果有不懂的问题就合作解决这些问题,本小组解决不了的可以自由的和别的小组交流,当然也可以和我交流,因为我也是这个学习群体的一员。
如果本小组的问题都解决了,就把你们认为好的段落、句子读好,争取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学习,教师参与学习。
4.全班交流合作,解决问题,指导朗读。
(1)汇报交流合作所得。
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解决了哪些问题,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师:
同学们合作学习肯定取得了不少成果,下面我们就来交流我们的学习成果。
哪个组能说说你们解决了什么问题。
师:
汇报自己的读书所得是一种学习,耐心的听取别人的见解,从别
人的见解中受到启发也是一种学习汇报时教师引导学生,从解决了什么问题?
怎样解决的?
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等方面来表达。
还引导学生把理解的读出来,看其他同学受到了什么启发?
教师积极引导和评价,对不到位的地方以教师理解的方式渗透,如:
a、你是这样理解的,老师替你解释一下,你看对不对?
b、你是这样
理解的,我能不能说说我的理解?
c、他的理解我听懂了,我能不能说一说?
d、听了大家的发言,老师对这里有了更深的理解,能不能让老师也说说理解和体会?
e、他朗读的真好,老师好像听出了…f他把自己体会到的读出来了,我们能不能也读一读,看能不能和他读得一样好。
对于学生的读,可以这样引导:
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一句或一段读
好?
”学生回答。
师:
你就这样读给大家听一听”我们就来听听他读的,看我们能不能听出他的理解。
”师:
同学们,你们肯定还解决了不少问题,我们不能一一汇报了。
这里还有一些同学提出的问题,我们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怎么样?
(2)出示问题,全班讨论。
师:
下面老师把大家没有解决的问题出示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
这一部分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学生互相启发和讨论为主,教师作为一个合作者,积极参与,教师作用和汇报读书时基本相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争论,也可以质疑。
对善于学习的学生及时给与激励和评价,教师始终欣赏和参与学生学习。
文中含义深刻的话学生如果理解不到位,教师就用课件出示许地山原著中的句子,让学生读原著,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仍然理解不好,教师用自己渗透的方式给学生讲解。
【评析:
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合作,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让每个
学生都充分经历学习的过程。
】
四、自由评价。
1师:
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
这节课我们自己读书,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又和大家合作交流。
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一家人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花生,知道父亲谈花生主要是告诉孩子们做人的道理,谈花生也就是在谈人生。
师:
我们仿照实话实说”每人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可以说说课文,可以谈谈作者,可以说说我们今天的共同学习。
学生自由表达。
2.教师出示自己的体会:
姐弟种花生,居然收获丰。
父亲巧教诲,影响我”一生。
老师学习了这篇文章,感觉课文语言朴实,简直就像一首朴实的小诗。
这是老师的感受,同学们读了老师的感受,你们肯定还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评析:
这个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
】
五、布置作业。
师:
你们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看老师留给你们的作业。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一篇读后感;
2.读许地山的其他作品(教师推荐书——《空山灵雨》《春的林野》,网址印在发给学生的资料上);
3.搜集整理许地山的文章和生平事迹,写出你的评价文章。
(当然这
个作业,可以用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落花生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