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 文档编号:10901848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860.88KB
教案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教案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教学设计
主题: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单元主题:
从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更迭中走向统一,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出现了新变化,尤其是经济、文化方面发展迅速,成就突出,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本课主题:
1.辽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更迭与民族交融
2.元朝制度创新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贡献
学习目标:
1.了解辽夏金政权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汉番分治”、“因俗而治”的特点及原因,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2.从制度创新与文明交融等多重角度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借鉴,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3.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与驿站制度,认识元朝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延续与发展,树立正确的国家观。
教学重点:
辽、夏、金、元诸政权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难点:
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元代民族关系。
导入
教师活动:
(出示耶律阿保机、元昊、完颜阿骨打和成吉思汗画像)让同学们观察图片,阐述图中人物信息。
图片信息:
学生活动:
观看图片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历史上的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和蒙古族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如何建立民族政权的?
这些民族政权又对我们国家的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辽夏金元的统治》这节课,加深对这些民族政权的认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并立到统一(辽夏金元政权的更迭)
教师活动:
出示辽、西夏、北宋对峙图(图一);金、西夏、南宋对峙图(图二);元代疆域图(图三),让学生观察三幅图片,阐述从三幅对比图中提取的信息。
图片信息:
学生活动:
观察图片,提取信息并回答。
教师总结:
1005年,北宋与辽达成澶渊之盟,1044年北宋与夏缔结宋夏和议,形成辽、西夏、北宋对峙的局面(如图一所示);1125年,金国灭辽,西夏向金称臣。
1127年,金灭北宋。
同年,赵构建立南宋。
1141年,宋金议和,形成新一轮的对峙局面。
(如图二所示);13世纪初,铁木真蒙古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
而后其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
1127年,元军崖山海域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由此,各民族政权实现了从并立到统一,在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过渡:
这涉及到元朝的历史。
元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一统使中国变成了“大中国”,并且使之成为历史的常态。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辽夏金元的统治,看看那时的中国是如何由分走向合,进而发展为“大中国”的。
一、从并立到统一(辽夏金元政权的更迭)
教师活动:
让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梳理辽夏金元政权的建立与衰亡,带领学生梳理并展示契丹族、汉族、党项族、女真族、蒙古族建立政权的起止时间轴,通过时间轴来了解各民族政权的建立与衰亡。
图片信息: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梳理辽夏金元政权的建立。
教师总结:
1、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916年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版图扩大,改为辽,1125年被金朝所灭。
2、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
1127年,金灭北宋,而后赵构建立南宋。
1279年,南宋被元朝所灭。
3、党项族首领元昊1038年脱离宋朝称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4、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达1115年建立金朝。
5、蒙古族首领铁木真。
1206年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
1260年,其孙子忽必烈。
建立元。
新建大都1271年建立元朝。
元朝建立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逐渐从并立走向统一,制度方面他们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在保留自己特色的同时吸收中原文化。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从传承到创新(辽夏金元的制度)。
二、从传承到创新(辽夏金元的制度)
教师活动:
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学生分组讨论辽夏金元的政治制度。
图片信息: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辽夏金元的政治制度。
教师总结:
辽政治制度:
南北面官制、四时捺钵制;西夏汉制藩称;金朝政治制度:
猛安谋克制;元朝政治制度:
行省制、驿站制。
教师活动:
补充并解释辽夏金元政治制度。
(“南北面官制”:
辽朝统治者针对统治区域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统治方法建立的两套行政体制。
北面官为统治契丹和其它游牧民族所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担任者一般是契丹贵族,主要是宗室和外戚,始终是贵族政府。
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重心所在。
设置的北、南宰相府和北、南枢密院都是辽朝中央和权力核心机构,南面官是辽统治者模仿唐代制度而建立的一套管理汉人的机构。
较重要的机构有汉人枢密院和尚书省,由于决策权掌握在北面官机构,所以南面官中书省、门下省都有名无实。
“四时捺钵制”:
捺钵,契丹语,意为行帐、营盘,是契丹国君主出行时的行宫,即临时居住处。
契丹皇帝一年四季巡幸于四捺钵之间,政务皆在捺钵中处理,捺钵之地实际上是契丹国的政治中心、最高统治者所在地。
“汉制藩称”:
西夏政治是蕃汉联合政治,党项族为主要统治民族,并且联合汉族、吐蕃族、回鹘族共同统治。
一方面,西夏制度基本模仿北宋,另一方面,又保留了一套本民族的官称。
西夏在前期即有像辽朝那样的蕃汉官制,但是到中后期全面采用宋朝制度后,蕃官逐渐式微。
猛安谋克制:
猛安谋克原是女真人的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
女真人依托这个组织,平时放牧打猎种地,战时则编队出征。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出山之后,将之整合得较为齐整,方便指挥和作战。
大体谋克为百夫长,统三百户,统辖的单位也叫谋克。
十谋克为一猛安,猛安为千夫长,统辖单位也叫猛安。
猛安、谋克首领对各自群落的统治,具有很强的原始意味,也带有军事共同体的性质。
猛安谋克与州县制度并行,后期猛安谋克逐渐走向封建化。
行省制:
行省制度是元朝地方行政制度。
以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称都省。
腹内地区直接隶属于中书省和吐蕃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外,在诸路重要都会设立了10个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简称行省。
另划今河北、山东、山西一带直属中书省,称为“腹里”。
行中书省管理路、府、州、县的行政,简称行省。
驿站制:
成吉思汗时期蒙古人的活动舞台横跨中国北部和中亚地区。
在这样广大的地区内,成吉思汗为了及时了解情况,发号施令和加强文化交流,设置了驿站。
由当地居民供给驿马、驿递夫和粮食、车辆等。
每两个万户负责供应一所驿站的必需品,一般是由万户分摊。
为了保证交通运输的安全,还专门组建了巡逻队。
据史料载:
从蒙古军的前线直至成吉思汗的大帐,每隔六七十里设一个站,每站有站夫、站马。
)
过渡:
辽夏金元或多或少几乎都实行了双重体系的制度,一方面积极学习中原王朝传统典章制度和统治理念,另一方面又保留了自己本民族的特色。
善于学习是他们崛起的一大原因。
教师活动:
出示材料,提出问题:
谈一谈你对辽夏金政治制度的认识。
材料一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
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一》
材料二(西夏)其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金之初年,诸部之民,无他徭役,壮者皆兵。
......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以三百户为谋克,谋克十为猛安。
——《金史·兵志》
学生活动: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特点:
“因俗而治,汉番分治”,有力地促进各民族间相互交融,共同推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三、从蒙古崛起到“大中国”(元朝的统一)
过渡:
先后建立的辽、西夏与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相互之间以及与两宋之间形成了长期的对峙局面,他们之间既有战争也有和平交往。
随着北方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蒙古族的崛起,这种对峙的局面被打破了。
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众多部落,相互之间为争夺人口、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
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一个全无草原与中华界限的世界性的蒙古帝国,包括元帝国与其附属国——四大汗国,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当然,这一帝国的核心支撑区无疑是中华,即元帝国。
教师活动:
请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铁木真建立的蒙古汗国是如何不断扩张的。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梳理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的过程。
教师总结:
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
此后半个世纪,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国,土蕃诸部,逐步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
教师活动:
请学生依据教科书第三子母前两段概括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的过程。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梳理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教师总结:
1260年,成吉思汗孙子忽必烈即位,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大元出自“大哉乾元,万物资始”。
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元朝完成统一。
过渡:
观察图中的元朝疆域图,元朝疆域非常辽阔,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元史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此外,又是一个起马打天下的民族。
如果你是元朝的统治者,在当时的经济与交通条件下,面对如此广阔的疆域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巩固统一呢?
教师活动: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分别从中央、地方、民族政策方面概述元朝采取的措施。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元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教师总结:
中央设立中书省:
(宰相职权)枢密院:
(军事机构)御史台:
(监察机构)地方设立行中书省:
(10省、除山东、山西、河北直属中书省)是中国省制的开端;驿站制度:
(传递公文、运输物资)加强中央集权。
土蕃:
宣政院(直属中央);西域:
北庭都元帅府(军事)、宣慰司(政务);琉球:
澎湖巡检司(行政)经略台湾;特别指出的是,元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经略台湾地区,自此台湾正式纳入中国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
民族政策上采取分化政策,即四等人制,维护蒙古贵族特权,对各民族进行分化
1、行省制
过渡:
通过以上措施,元朝实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有效管理,巩固了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
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深度学习一下行省制是如何巩固元朝的统治并分析行省制的意义与影响。
教师活动: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1330年《元朝形势图》阐述行省制的作用。
材料:
“元廷实现了对行省的严格控驭和有效监督,使其诸权力基本保持在大而不专的范围或限度内。
......行省则始终从属于中央,禀命和效忠于朝廷。
正因为如此,在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中,行省大体站在中央一边,主要发挥代表中央控制地方,为中央集权服务的作用,就不足为奇了。
”
——李治安《历史研究所》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观察元朝形势图,思考行省制的作用。
教师总结:
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直属中书省管辖一级行政区,其下辖路州(府)县。
主要负责军事管理机构掌管所辖省内的军备、财税、农业、漕运及其他军政事务。
我们认为,评价元行省制的历史作用,必须着眼于古代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螺旋式发展过程。
从形式上看,行省制及其带来的中央集权模式来自蒙元统治者对帝国疆域军事控制的偶然行为,实际上其背后又隐藏着古代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发展历程的必然抉择。
行省制的意义:
1、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中国省制的开端。
2、巩固大一统国家的稳定,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3、加强了边疆管理和多民族融合,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元朝疆域幅员辽阔,难以实现真正的驾驭,加之元朝廷不敢轻易重用汉人。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全国按地方划分不同的板块,不设最高行政机构和最高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将地方除(山东、山西、河北外)设10个行省,行省权力“大而不专”,从而达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此外,元朝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政治。
汉唐王朝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对边疆的控制,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
而元朝的辽阔疆域与王朝统治相始终,更多的是呈现出边疆与内地一体化趋向,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与交流,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2、驿站制度
过渡:
在辽夏金的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元代统治者又是如何借助于制度的统合与创新来推动文明的进一步融汇呢?
请研读材料,分析元代如何应对幅员辽阔的情形而保障政令和物资到达全国各地呢?
教师活动:
请学生阅读教材,阐述驿站制度是如何巩固元朝统治的。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阐述驿站制度及其意义。
教师总结:
为巩固统一,元朝廷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
首先设立驿站,输送物资和长途贩运,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交融。
又设急递铺,传递公文和缩短时限,达到政令直达百姓和快速打击地方分裂势力。
通过驿站制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加强对地方的监管和掌控。
过渡:
元武宗时期,元朝国土面积已相当于当今国土面积的两倍,通过实行制度、设立驿道、宣政院及北庭都元帅府和宣慰司,巩固了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
教师活动:
出示材料和图片,凸显元朝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地位。
材料:
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
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大中国”。
——张帆《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
3、元朝的灭亡
过渡:
然而元朝作为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后,应对农耕文明没能够及时进行有效的思维方式转换,随着时间推移,民族矛盾逐渐减弱,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却日益严重。
14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
不久,元朝灭亡。
元朝自建立之始到退居漠北之前,实力一直很强大的,那么元朝的灭亡是什么导致的呢?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一下
教师活动:
出示材料,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元朝灭亡的原因。
学生活动:
阅读材料结合知识,回答元朝灭亡的原因。
材料:
随着时间推移,民族矛盾逐渐减弱,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却日益严重。
14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
不久,元朝灭亡,以宫廷贵族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渐与汉族相融合。
——《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师总结:
280年元朝统一中国后,元朝并没有像其他处理朝代那样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除了对外战争外,也不断地进行镇压人民起义。
战争打得就是钱和粮,耗费了大量国力。
首先,黄河流域水旱灾害频发,直接引发了农民起义。
元朝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将全国分为四等人,对汉人四门采取拉拢政策,对南人采取打压政策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民族矛盾尖锐。
地主阶级土地兼并剥削加强,社会贫富差距大,阶级矛盾严重。
元朝统治政治腐败,横征暴敛,激化社会矛盾。
内部夺权、明争暗斗,内部政权不稳定,元朝后期,社会风气低下,道德沦丧、淫乐成灾,影响社会稳定。
元朝灭亡,以宫廷贵族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渐与汉族相融合。
随堂检测:
练习一(2018年4月,浙江选考)元朝的大一统超越前代,其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治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答案:
B
教师总结:
行省制,中央派的地方代表,代表中央管理地方事务。
始终是从属于中央,效忠朝廷,权力基本是保持大而不专的范围内,最终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练习二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名称有些听起来不像常设官员,其名称往往带有动词。
比如刺史,“刺”即刺探,其本意为临时派出,后演变为州牧;比如行省长官“行中书省事”,意指临时行使中央特派之事,后变成固定的地方官;比如巡抚,意指代皇帝巡行地方,后巡行变为常设。
这表明()
A.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具有较大随意性
B.巡行监察是中国古代地方官员主要职责
C.王朝政府注重强化地方治理与中央集权
D.加强专制主义统治是王朝政府重要手段
答案:
C
教师总结:
无论刺史还是巡抚,都是中央派出前往地方进行管理,代表中央管理地方的事务,体现出中央和地方分权的特点,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达到有效管理地方的效果。
本课小结:
教师总结:
纵观这400多年的历史,经过了辽夏金元的统治,中国不仅疆域变得空前辽阔,而且制度呈现多元发展,民族呈现交融与融合,这些共同奠定了大中国的疆域框架、制度框架和民族框架,最终发展成为多元一体的大中国,即多民族之巨大中国。
好,那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课后作业:
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
汉唐王朝的辽阔疆域,维持时间都不是很长,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
元朝的辽阔疆域则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中外历史纲要(上)》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元代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的历史地位?
课后反思:
不足之处:
授课语言提炼不够精简准确;知识重点与难点不够有深度;缺少视频观赏;材料展示过于精简,分析不到位;语速过快,应该放缓速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案 10 金元 统治 教学 设计 高中历史 统编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