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文言文阅读试题教师用卷.docx
- 文档编号:10900321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9.49KB
七上文言文阅读试题教师用卷.docx
《七上文言文阅读试题教师用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文言文阅读试题教师用卷.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上文言文阅读试题教师用卷
七上文言文阅读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吾日三省吾身③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人不知而不愠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颜回身处“陋巷”,对此,他的态度如何?
(用原文回答)这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答案】【小题1】①通“悦”,愉快②自我检查,反省 ③越过,超过 ④生气,发怒
【小题2】
①温习旧知识就可以有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成为老师了。
②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有的话,要加以改正。
【小题3】
回也不改其乐,体现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不慕荣华富贵、淡泊名利等意思相近即可)
【小题4】
写出一个句子得1分,理由2分。
【解析】
(1)文言文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或虚词的含义。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这两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为“或”,“任意”。
(3)此题考查很简单,主要是考查颜回的精神品质的。
“颜回不改其乐”很容易考虑出“安贫乐道这个词语。
(4)选取哪个句子,根据自己的喜好,但一定要有理有据的说清选此句作为座右铭的原因。
2.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②尊君在不
③君与家君期日中 ④太丘舍去
翻译下列句子。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用“/”为下列句子标出停顿。
①太丘舍去
②去 后 乃 至
面对友人“过中不至”竟还“对子骂父”,元方以“ ”和“ ”来回击。
文中的元方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小题1】
①约定②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③对人称自己的父亲④离开
【小题2】
①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走了。
②友人感到惭愧,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小题3】①太丘/舍去 ②去 后 / 乃 至
【小题4】无信无礼
【小题5】明白事理、聪明机智、能言善辩、讲诚信、讲礼貌(答对两点即可)
【解析】
(1)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如:
“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2)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关键性词语,了解句子间隐含的语意关系、有关的指代以及与本句有关的文中的其他信息。
翻译力求表达准确为好。
其中“委”“引”“顾”等重点词语要理解准确。
(3)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比如句子的“主—谓---宾”有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用法。
(4)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
(5)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
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3.疑人窃履
[明]王守仁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
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
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遂与之绝。
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
“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
请为以如初。
”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
注①踵:
到,走到。
②缪:
通“谬”,错误,荒谬。
给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友人来过()
A.走过,经过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探望
(2)逾年而事暴()
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
的
C.突然 D.欺凌,损害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答案】
【小题1】
(1)D
(2)A
【小题2】
我本来(就)怀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
【小题3】
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也会有误解别人的事情发生,但我们如果能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原文翻译:
从前有个借宿在朋友家里的楚国人,他的仆人偷了他的朋友的鞋子回来,楚国人不知道。
恰好他让仆人到集市上去买鞋,仆人私藏了买鞋的钱把偷来的鞋子交给他,楚国人也不知道。
有一天,他的朋友来拜访他,看见自己的鞋子穿在楚国人的脚上,很惊讶地说:
“我本来就怀疑是你(偷了我的鞋),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
”于是和他断绝了关系。
过了几年有关这个仆人的事情暴露,他的朋友来到这个人的家里,向他道歉说:
“是我不够了解你,才错误地怀疑你,这是我的过错。
请让我们和好如初吧。
”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__________,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当孩子们各自说出飞雪的比喻后,“公大笑乐”,却并未做评价。
你认为这“笑”中有何意味?
从中可以看出谢太傅怎样的性格?
作者为什么要在结尾交代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品读文章,不难看出谢太傅和作者都认为谢道韫的回答好。
那么你认为哪个回答更好?
为什么?
【答案】【小题1】此次家庭聚会的场景 寒雪日 内 谢太傅与子侄辈 讲论文义
【小题2】谢太傅的这一“笑”,是对谢道韫才情的赞赏。
之所以不说出来,大概是顾及其他孩子的感受,从中也可看出他的慈爱、周到。
【小题3】作者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谢道韫才情的赞赏。
【小题4】我认为谢道韫的回答更好。
她以柳絮喻雪,既点明了雪花飘舞的情态,又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极富神韵。
4.鹿亦有智
博山李氏者,以伐薪为生。
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携家喂养。
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yōu)鸣。
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
时值秋祭,例用鹿。
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
猎者固请。
李氏迟疑曰:
“待吾虑之。
”是夜鹿去,遂不归。
李氏深悔之。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以伐薪为生 伐:
_________
(2)是夜廘去 去:
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鹿亦有智”中的“智”具体体现在哪里?
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则小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题1】
(1)砍伐
(2)离开
【小题2】
然而猎人一连十天都没有打到鹿,就向李氏请求把鹿给他。
【小题3】
①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
②鹿出,至暮必归。
③李氏迟疑曰:
“待吾虑之。
”是夜鹿去,遂不归。
【小题4】
①从李氏角度看,人还需多善良,善始善终,不要优柔寡断,更不能被小利益诱惑。
②从鹿的角度看,信任也要有底限,注意防范潜在危机,多一分智慧。
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启示,①从李氏角度看,人还需多善良,善始善终,不要优柔寡断,更不能被小利益诱惑。
②从鹿的角度看,信任也要有底限,注意防范潜在危机,多一分智慧。
原文翻译:
博山有一个姓李的人,凭借砍柴谋生。
一天,(他)在山坳(里)捡到一只幼鹿,(就)带回家喂养。
鹿渐渐长大,十分温顺,见到人就呦呦鸣叫。
他家四面环山,鹿每次出去,到傍晚必然回来。
到了秋天祭祀的时候,按照规定要用鹿祭祀。
(由于)官府的监督,有个猎人很着急,到了限期(他就要)送上(鹿),然而(猎人)一连几天都没有打到鹿,就请求(姓李的人把鹿给他)。
姓李的人不答应。
猎人坚持请求。
姓李的人迟疑着说道:
“等我考虑一下这件事。
”这天晚上鹿离开之后就不回来了。
姓李的人对这件事感到非常后悔。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林道人诣谢公
林道人诣谢公①。
东阳②时始总角③,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
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④令还,而太傅留之。
王夫人因自出,云:
“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因流涕抱儿以归。
谢公语同坐曰:
“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⑤不使朝士⑥见!
”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林道人:
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谢公:
谢安,东晋名相,世称谢太傅、谢公;②东阳:
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
其父谢据早逝,下文“家难”指此事;③总角:
古时儿童头结成小髻,指代小孩;④信:
传信的人;⑤恨:
遗憾。
⑥朝士:
朝廷官员。
下列加横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 与林公讲论 B.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流涕抱儿以归
C.左将军王凝之妻 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 D.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吾日三省吾身
用“/”给乙文划线句断句,断两处。
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
用现代汉语表述下面句子。
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咏雪》中的“兄子胡儿”即《林道人诣谢公》中的“东阳”。
B.《咏雪》文末的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是对谢道韫的赞赏。
C.《林道人诣谢公》文末谢公所说的话,是对王夫人的赞颂。
D.从选文可见,《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人物言谈轶事,篇幅短小,语言简约传神。
王夫人为什么要“流涕抱儿以归”?
鲁迅先生称《世说新语》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请结合甲乙两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小题1】A
【小题2】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
【小题3】(王夫人)两次派传信的人去让他回来,但是太傅谢安却把他留住。
【小题4】C
【小题5】①谢朗刚刚大病初愈,还未恢复。
(却与谢安在谈论文义,王夫人心疼孩子,担心孩子身体不堪劳顿);②王夫人早年守寡,她把一生的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的身体不要受到伤害。
【小题6】
①《世说新语》内记录的大多是士人的言谈举止,而且喜欢品评人物,以此分辨人物的品行的优劣高下。
②谢太傅一家,寒雪日家庭聚会的内容也是“讲论文义”,谢朗大病初愈,也要待客并与客辩论,体现了学习与锻炼对于成才的重要性。
③王夫人将她把一生的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担心孩子大病初起,身体不堪劳累,最终亲自阻止谢朗待客/与林道人的辩论,这样溺爱的方式,又为培养名士提供了一个反例。
原文翻译:
僧人支道林去见谢公(谢安),东阳(谢朗)那时还是小孩,病刚好,身体不堪劳顿。
他和林公清谈,说的很累。
东阳的母亲王夫人在隔壁听他们辩论,两次让人叫东阳回去,都被谢太傅留住http:
///b/19939.html。
于是王夫人亲自出来,说道:
“我早年守寡,一生的寄托,都在这个孩子身上。
”随即哭着把儿子抱回去了。
谢公对同座的人说:
“家嫂言辞感人,你们可以到处传颂,遗憾不能让朝中官员一见。
”
5.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
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
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选自《中华寓言故事》)
注①逃暑:
避暑,乘凉。
②孤林:
独立的一棵树。
③衽:
席子。
④濡(rú):
沾湿。
⑤逾:
通“愈”,更加。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徙衽以从阴()
(2)其阴逾去()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__。
【答案】【小题1】
(1)移动
(2)离开
【小题2】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小题3】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小题4】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能仅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
原文翻译:
郑国有个在一棵独立的树下乘凉的人,太阳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也随着树荫挪动自己的卧席。
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
月亮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又随着树荫挪动自己的卧席,而苦于露水沾湿了全身。
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了。
(这个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当笨拙了。
6.《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请解释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的字的含义。
(1)差可拟:
(2)因风起:
(3)尊君在不:
(4)相委而去: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下面将谢道韫的诗句和谢朗的诗句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感,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
B.“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
C.“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
D.“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出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
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元方是从哪几个方面批驳友人的?
(2)元方自己的行为与他的言语之间有没有矛盾之处?
【答案】【小题1】
(1)差,大致、差不多。
(2)因,凭借。
(3)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4)委,丢下、舍弃。
【小题2】
(1)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和侄儿侄女们谈论诗文。
(2)您和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中午您没有来,就是没有信用。
【小题3】B
【小题4】
(1)元方从友人“无信”“无礼”两方面批驳友人。
(2)可以说不矛盾。
“元方十年七岁”,因为生友人的气而“入门不顾”,体现了孩童的单纯而非言行不一。
可以说矛盾。
元方对惭愧的友人“入门不顾”,也是“无礼”的行为,一方面职责友人的“无礼”,一方面自己行为“无礼”,是言行不一的体现。
言之成理即可
7.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
袁公问曰:
“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
”元方曰:
“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
“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
孤法卿父?
”元方曰:
“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
(选自《世说新语·政事第三》)
注①候:
拜访,问候。
②履行:
实践,做。
③绥:
安,安抚。
④孤:
封建时代王侯的自称。
⑤师:
学习。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2)不知卿家君法孤?
孤法卿父()
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答案】【小题1】
(1)称赞,赞许
(2)效法
【小题2】第一次问陈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陈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小题3】陈元方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表达了对袁公的尊重,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原文翻译: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
袁公问:
“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
”元方说:
“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
”袁公说:
“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
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
”元方说:
“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
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
8.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吾年七十。
欲学,恐已暮矣!
”
师旷曰:
“何不炳烛乎?
”
平公曰: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师旷曰: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
平公曰:
“善哉!
”
解释划线的词。
①恐已暮矣( )
②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
③臣闻之( )
④善哉( )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光
C.驱之别院
D.学而时习之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题1】①晚;②怎么;③听说;④好。
【小题2】B
【小题3】
(1)少年好学,就像初升太阳的光芒。
(2)哪有做臣子的反过来戏弄君王的道理?
【小题4】学无止境,什么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原文翻译:
晋平公对师旷说:
“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
师旷回答说:
“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
”
晋平公说:
“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国君的行为呢?
”
师旷说:
“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
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火把照明,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路相比,哪个更好呢?
”
晋平公说:
“说得好啊!
”
9.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词:
①俄而雪骤_______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 ④因风起_______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你认为妙在何处?
你学过的古诗词中的咏雪佳句请再写出一两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题1】①不久,一会儿②相比③不如,不及④趁、乘
【小题2】①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
②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
【小题3】
(1)①柳絮团状与雪花在形态和动态上相似,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
②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有深刻的意蕴。
(2)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朱穆①好学
朱穆字公叔,年五岁便有孝称。
父母有病,辄不饮食,差②乃复常。
及壮耽③学,锐意讲诵④,或时思至,不自知亡失衣冠,颠坠坑岸。
其父常以为愚,几不知马之几足。
穆愈更精笃。
时同郡赵康隐于武当山清静不仕以经传教授。
穆时年五十,乃捧书称弟子。
及康殁,丧之如师。
其尊德重道,为当时所服。
(选自范晔《后汉书》)
【注释】①朱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