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化与文学转型.docx
- 文档编号:10891853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2.24KB
科技文化与文学转型.docx
《科技文化与文学转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文化与文学转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技文化与文学转型
科技文化与文学转型
【摘要】科技文化促使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以至文学创作、文学观念的变化。
20世纪初的中国文学受科学精神的感召,译介了大量科学小说,对传统的道德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20世纪末,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学的存在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型,网络文学的兴起标示着科技文化对文学传统方式的颠覆、分化与重组。
在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电信时代,网络文学的超文本性与多媒体性将成为文学存在的基本方式和审美特性。
【关键词】科技文化文学转型网络文学在如何有效地研究文学这个问题上,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一书中倾其心力,翔实地阐述了文学内部研究方法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认为“文学研究的合情合理的出发点是解释和分析作品本身。
然而。
奇怪的是,过去的文学史却过分地关注文学的背景,对于作品本身的分析极不重视,反而把大量的精力消耗在对环境及背景的研究上”。
如果仅就文学的文本批评而言,韦勒克的意见是十分中肯的,研究文学,就必须揭示文学文本中的文学性、审美性,文艺只应该去“鉴赏”然而,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生产,它不仅具有文学性、审美性,它还应当是人的生活活动的文化产品之一。
如果从总体与全局的视角审视文学,可以说,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各有千秋,不可偏废。
当下,"包括文学研究在内的人文科学由于日益加剧的学科分化而导致的社会参与能力与文化批判功能的丧失”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
文学研究与批评对重大的文学文化现象失去了理论的言说能力和批判精神,所以,文学研究有必要再次回归到文化研究的轨道。
因为文学研究并非只是文学文本的解读,正如丹纳所做的,只有从“种族、环境与时代”等人文科学入手,才能了解古希腊的雕塑作品。
那么,依托印刷为主要技术手段的传统文学,在电子传媒时代。
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审美裂变?
在文学审美裂变的背后,潜藏了哪些文化要素,要了解文学审美的新变动,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邓小平同志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纵观当代
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格局,可以说,“科技”
不仅是一个民族与国家发展的“立国之本”,而且也是民族与国家的“强国之路”。
“高科技”已经渗入到全球化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各个领域,成为国家间政治、经济与文化竞争的角力场。
马克思早就预言:
“自然科学将来会统括人的科学,正如人的科学也统括自然科学,二者将来会成为一种科学。
”事实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正在出现一种整一化的趋势,其突出的表现在于研究的综合性与整体性。
人们开始把孤立、割裂的门类重新联结在一起,把事物的各部分、各方面、各种因素综合起来考察,力求从中找出其共同性、规律性及其相互联系的结构、功能和方式,从而得出宏观的结论。
18世纪的进化论不仅刷新了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而且也使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以至文学创作、文学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熵的观念在美国小说中曾引起过不小的反响,著名的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品钦的第一篇短篇小说题目就是《熵》,在他的《万有引力之虹》等作品中也总是笼罩着熵的阴影。
因此,研究文学,既要立足于人文社会科学,同时也
要汲取自然科学思想观念,走跨学科的研究之路。
中国在自身的发展历史上是受过“重学轻术”这一传统之害的,从晚清开始中国的有识之士才想将重心从“学”或“理”转移到具体的“术”或“力”之上。
张之洞提出“自强生于力,力生于智,智生于学”。
而在1948年,以提倡“玄学”著称的张君劢在重庆大学演说时,已经转向了物质一方的“科学”,他强调说“今后救国之道,唯有大家从科学研究、科学发明下手”,只要“在科学上用大工夫,我们大家就不怕没有好日子过,不怕没有饭吃,不怕政治不走上正轨”。
科学精神与科学观念对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同时,科学精神也成为文学观念变革的重要动力和依据,在文学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出了科学与民主的旗号,借助科学的力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
以科学主义对旧道德进行批判,是这一时期道德批判的重要方式。
同时,“科学”成为中国现代知识建设的重要资源,不论是何种“科学”,在众多的思想家那里,言谈科学成为进步的标志。
以科学为立足点阐发文学的情况也开始出现,1906年《新世界小说社报》第二期载文《论科学之发达可以辟旧小说之荒谬思想》,便以“科学”的立场批判中国传统小说的想象世界。
与此同时,中国文学界翻译介绍了大量国外的科学小说,20世纪初在中国出现的科学,已经为现代中国的知识生产以及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没有“科学”的介入,20世纪的中国文学将会是另一种发展形态。
科学是人类卓越的精神力量。
然而,推动文学审美发展的除了科学精神之外,还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
科技对文学艺术的影响非常深远,尤其是传播媒介技术,直接导致了文学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存在方式
的变革。
在口传文学时期,受到传播技术的限制。
文学艺术表现为以听觉为主的传唱艺术,而且也无法记录,因此在传诵过程中,原创文学的审美信息或增加或衰减。
从创作方式上看,多数是简洁隽永的集体创作,注意押韵,以便口头记忆和流传。
这样,文学通常以歌谣的方式存在,而且同音乐与舞蹈的节奏美结合一起。
随着书写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文明时代,文学的审美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获得了空前的稳定性,而且减少了对记忆的依赖性,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文学艺术不再以听觉为主,而是首先诉诸人的视觉,然后唤起其听觉、触觉等记忆。
如由早期传唱艺术的动态说唱方式转变为视觉艺术的静态阅读方式,从而强化了人对文学审美的感悟、想象与反思功能。
随着光、声、电等自然科学技术的运用,崭新的影视艺术又应运而生,它突破了单纯以文字符号、文学话语刻画文学形象的印刷技术手段,而创立了多审美元素的动态影视形象。
与传统纸质文学不同的是,影视艺术所依托的科技手段更为专业化与现代化。
在文字符号的言说功能让位给了镜头之后,影视艺术家更多地依赖于摄影镜头的运动、光影及构图技术塑造影视形象。
这一文化现象不仅体现了人类的科技进步,而且也反映了人类欣赏方式的艺术变革。
人类社会的文学活动从此由感悟间接形象迈入观看直接形象的新时代。
然而,随着电脑及网络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具有崭新而独特表现力量的网络媒介为我们创造了幻觉的世界,正如麦克卢汉所说:
"每一种技术都是我们最深层的心理经验的反射”。
对于文学来说,受网络媒介技术的推动,一种崭新的文学审美样式:
网络超文本文学应运而生。
成为一名作家不再像过去那样遥不可及,人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写手与作家,文学又一次真正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之中。
什么是网络文学,学界是有过讨论的。
“张贤
亮先生认为,网络文学只是借助于网络这种新媒体、新的传播手段而已,并不能改变文学什么。
与纸质文学没什么两样,用电脑写作发出去就成了网络文学了。
'榕树下’的创办人朱威廉也持类似观点,认为网络只是文学的另一载体,内容、体裁、发表媒介都不是定义的关键。
他认为以互联网为载体,具有一定原创性的文学就是网络文学”,这些观点把网络文学视为传统文学,并不把它看作一个新的文学品种,而只是一种文学的流通方式。
可事实上,网络对文学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流通方式,网络本身的技术特点却在改写传统文学的存在方式。
如果说报纸的副刊、杂志等纸质期刊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文学的存在方式,那么,网络则另当别论。
首先,网络改写了文学创作的基本模式,弱化了文学创作的艺术构思,尤其是互动式写作,它基本上是由网络上的网民共同完成的DIY文学文本,这类DIY文学文本是由网民们共同参与的集体写作而无从按照完整统一的艺术构思进行文学创作。
所以,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写作是一种集体的自动写作,写作者有感而发,随意挥写,灵动自由。
而且,文学的写作主体与接受客体之间是一种即时的双向互动的动态关系,其实质上是对传统文学单向性创作模式的反叛与漠视。
其次,它改写了文学叙事的基本方式。
传统文学是以语言符号作为主要的叙事手段,主要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而网络写作的文学叙事方式则呈现为多媒体特点,它把语言叙述、声音表达、图片展示、音像画面融为一体,在传统文学的线性叙述中搭设了一个多媒体并置的信息平台,是一种超文本的艺术。
再次,网络写作的文学传播方式必须依托网络媒介,只有在网络媒体中才能从事文学写作与文学阅读,文学成为一种典型的电子文本,离开了网络和电,文学就不存在。
另外,在文学结构上,网络文学还可以“超文本”和“多媒体”的结构方式存在。
因此,从文学的构思方式、叙事方式、传播方式与结构方式等方面可以说,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有着非常大的审美差异,它并非只是传统文学在网络上的流通。
相反,它应当是一种新型的文学品种,只有具备了超文本与多媒体特性的“网络文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正是由于网络文学的“超文本性”与“多媒体性”彰显出电子传媒时代文学的新特点。
网络文学是伴随着网络超文本技术的开发和运用
而产生的,离开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网络文学将不复存在,它是后信息时代出现的文学新品种。
所以,网络文学是一种具有高科技美学的文学样式。
美国学者尼尔森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超文本”这一术语,他在《文学机器》中把“超文本”定义为:
“非线性的书……,由一连串文本段落构成,以连接点串起来,提供读者不同阅读路径。
”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成熟使尼尔森的超文本观念成为现实。
虽然网络艺术家姚大钧认为,超文本观念在计算机与网络诞生前就存在,对传统纸质媒介的阅读就已经是超文本了。
但网络超文本是一种电子超文本,其突出的特点是对一般纸质超文本功能的无限放大,使各联结点的搜寻更为便捷、容易,真正实现从任意之点切入。
可链接尽可能丰富、详细的资料。
此前,德里达曾提出了文本
的“分解方法",认为文本是由一群离散的阅读单位,本身可以被瓦解,而且与文本之外的东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根据他的意思,理想的文本中存在着许多平行互动因素,各因素之间并无等级之差。
文本没有线性发展所需要的开始和结尾,可以从不同的地方切入,具有返回性与开放性。
无独有偶,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也认为,文学是一种在多重并彼此独立的意识体系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多元整体。
如果说德里达、巴赫金等人从文化理论上阐明了文学文本的超文本性,那么,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就使他们的理想文本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认识层面,而是把他们的文学超文本观论变成了具体的文学现实。
网络超文本就是德里达与巴赫金等人理想中的文学文本。
网络文学的结构方式是跳跃性的、非线性的,而对网络超文本的阅读与欣赏也是综合性与多媒体性的。
所谓多媒体就是多种媒体的混合使用,它是超文本的延伸,能随心所欲地从一种媒体转向另一种媒体。
多媒体的使用旨在调动和唤醒读者的各种阅读体验,使阅读者获得虚拟的真实感。
由于文字符号难以传承世界的本真状态。
正如古人云“辞不达意”,单一的文字符号在网络时代被网络超文本的多媒体符号所取代,通过文学、图像、色彩、形状、声音等多种符号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使读者获得文本欣赏的综合体验,
“百闻不如一见”。
不仅如此,随着科技的发展,众多媒体的组合还可以传送视、听、味、触等立体的、全方位的感知系统,使我们置身于真实环境的感觉中,读者已不再是通过想象感悟生活,而是直接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生活,人生活于网络超文本设置的艺术氛围中,真正实现了人与文学境界的融合。
如果"传播是人的延伸”,那么网络文学则作了一次生动而具体
的注脚,“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尼葛洛庞帝语),越来越多的信息,如声音和影像都被数字化了,简化为同样的1和0。
网络文学不再以原子的形式进行传播,而是以比特作为其信息的最小单位,“比特没有颜色、尺寸或重量。
能以光速传播,比特是一种存在的状态:
开或关,真或伪,上或下,入或出,黑或白”。
目前。
“多媒体设备还比较笨重,笔记本电脑仍然无法成为非常个人化的信息设备,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相信多媒体会变得更像不本书那样。
你可以蜷缩在床上摆弄它,通过它和别人对话,或是听一段故事。
有朝一日,多媒体会让你感觉像纸一样轻巧,像皮革一新味道丰富”。
当我们处在于比特的世界里,成为典型的“数字化生存”,文学没有理由不以比特的方式而存在,网络文学将是我们认识文学的基本样式文学的兴起、转型与特定历史时期的物质实践、科技文化及社会组织有关。
传播媒介是构造文学的历史条件之一,纸张与印刷术的发明曾经极大地扩展了叙事作品的流传范围,改变了甲骨文时代的文学本质那么,在电子科技时代,电子媒介正在影响并改变人们对文学的审美认识,网络文学成为最典型的消费文学,进入了更多人的生活,为任何人成为作家提供了写作空间。
2001年,美国学者J?
希利斯?
米勒的一篇《全球
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
》在国内学界引起学
术讨论,有声援者,也有反对者。
“新的电信时代无可挽回地成了多媒体的综合应用。
男人、女人和孩子个人的、排他的’一书在手,浑然忘忧’的读书行为,让位于’环视'和’环绕音响'这些现代化视听设备……。
这些幽灵一样的东西拥有巨大的力量,可以侵扰那些手拿遥控器开启这些设备的人们的心理、感受和想象,并且还可以把他们的心理和情感打造成它们所喜欢的样子”。
米勒的论断也自有其合理性,通俗文艺和影视艺术的大行其道。
纯文学期刊的市场萎缩,表明精英文艺、经典文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文学即便不至于终结,但文学的式微是不争的事实。
童庆炳先生称这种现象为文学的“边沿化”,认为它是文学的一种常态。
因为它去意识形态的“中心化”,而米勒的“终结”论却是看到了文学逐渐失去了读者的阅读与欣赏,即使通俗文学也在劫难逃,因为新的电信时代的文学难以占领读者的心理、感受和想象。
文学作为一种经典的审美方式,的确具有童先生所说的“内视”形象的独特审美场域,能使“玩之者无穷,
味之者无极”,比如唐诗宋词,有其独特的审美场域,但它毕竟被新的文学品种所替代了,成为了一种文学的历史文本,成了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一种象征、文学研究的一个对象、个人修养的确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唐诗宋词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
文学的终结应当是指与纸质媒介和印刷技术相适应的经典文学的终结。
单一的语言艺术的终结:
而与电子媒介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相适应的网络超文本与网络多媒体文学(网络文学)则可能成为文学在新的电信时代的基本样式。
只要语言文字符号不可能终结,那么,语言的艺术魅力就会存在,可是它必须结合多媒体才能占领读者的心理、感受与想象。
“旧的印刷技术和新的媒体……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影响人类生活面貌的力量,旧的印刷术促进了文学、哲学的发展,而
新的媒体的发展则可能改变文学、哲学的存在方式那么,网络文学就是新的媒体时代文学存在的新方式,
而科技文化则促成了文学存在方式的转型。
注: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技 文化 文学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