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原考试复习重点要点.docx
- 文档编号:10880292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44
- 大小:42.33KB
大学马原考试复习重点要点.docx
《大学马原考试复习重点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马原考试复习重点要点.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马原考试复习重点要点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定时代的本质、主题和基本特征等方面的概括。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发展趋向方面的主题、任务及其精神需求,它渗透在这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各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指引着无产阶级时代前进,推动文明进步,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自觉地植根于社会实践的丰厚土壤,不断地从现实生活中吮吸自己的生命之泉,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检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科学地回答了时代在不同阶段提出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
2、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
一句话,实践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发展的学说。
其次,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性的科学体系。
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内在根据。
第三,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在自觉。
3、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在总结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总结新的历史经验和概括自然科学最新成就的基础上产生了列宁主义。
为解决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革命的问题,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为解决在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产生了邓小平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是最根本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一切致力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以前一些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恩格斯第次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解决和回答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唯物主义把世界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
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本原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是标志世界的一般变化和一般过程的哲学范畴。
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这种理解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不是物质的运动。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和空间的含义: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物体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
所谓顺序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运动过程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
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即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
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
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
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统一性。
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的本原和本质是物质,都是统一于物质的。
3、社会的物质性及其表现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不了解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历史看作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地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物质性的表现: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离开了自然界,人类实践活动无法进行。
第二,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离开自然界就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所以人类不可能离开自然。
总之,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实践的含义和基本形式
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2、实践的基本特征。
第一、客观物质性。
第二,主观能动性。
第三,社会历史性。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不是事物之间个别的、暂时的现象,而是事物之间普遍的和永恒的现象。
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首先,联系的客观性。
其次,联系的普遍性。
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是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1、事物的发展及其实质
发展是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生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是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2、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
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斗争有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得到各自的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性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事物的转化和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推动事物质变的决定力量。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三)矛盾普遍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千差万别,各有自己的特点。
世界万事万物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没有,这是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
矛盾的普遍性有两重含义:
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是世界上的事物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根据。
矛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客观物质世界矛盾运动形式是无限多样的,因而不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的总趋势。
否定之否定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如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的辩证关系已蕴涵着矛盾分析法。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事物的运动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
人们必须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并自觉地遵守客观规律。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的人;客体是指进入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从本质上讲是认识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但旧唯物主义是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论。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二)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它比第一次能动飞跃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
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的、有条件的。
真理永恒地处于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发展过程中。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不是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而是指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必须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一切科学真理,既反对绝对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
(三)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真理和谬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及其特性
人类的实践活动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它有三个特点: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认识性认识。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是作用。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在现实生活中,要不断地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认识的任务不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
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它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
它具有客观显示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两者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
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这是人类社会的另一个基本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提到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它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五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但是在一些国家或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超越一个或几个典型社会形态的情况,还有一些国家或民族出现了一个非典型的社会形态,这些都是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多样性。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社会形态的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但是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的自己的社会行动规律,它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存在于人类经历的每一个社会形态之中,贯穿社会发展始终,是其他社会矛盾最为深刻的根源,决定并制约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解决。
这两对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所以这两对矛盾被称为社会基本矛盾。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再次,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因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会集团之间的斗争。
争取和维护本阶级的经济利益是阶级斗争的实质内容。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阶级斗争推动了同一社会形态自身的发展;其次,阶级斗争的作用更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质变过程中;最后,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最集中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中。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贯彻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
阶级分析的方法为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阶级社会现象,认识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而社会革命则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形态的新旧更替是通过社会革命实现的。
社会革命不是指社会生活个别方面的变化,而是同整个社会根本制度的变革相联系的。
它是革命阶级为改变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进行的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进步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落后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
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革命的首要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中转到革命阶级手中。
社会革命的根源:
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指出: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这就是说,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活跃易变的生产力则是它的终极动因。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社会革命的作用:
首先,社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是阶级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和手段。
其次,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再次,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超过,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改革及其根源
社会革命和改革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社会革命是社会根本制度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
社会改革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社会制度的实现形式或某些环节和方面进行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
社会改革包括两种形式:
一种是革命性的改革;另一种是改良性的改革,也称社会改良。
社会改革的根源:
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和途径,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二)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社会改革,作为历史观范畴,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所谓社会改革的普遍性,是指社会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人类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之中,并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所谓社会改革的特殊性,是指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条件下的社会改革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三)社会主义改革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规定。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科学和技术的统称。
科学和技术彼此密切相联,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具体地来说:
第一,科技改革推动生产方式变革。
第二,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变革。
第三,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变革。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技革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同时也意味着增强了人类破坏自然的能力。
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全球问题”。
但“全球问题”决不能单纯归结为科学技术的原因。
全球问题是社会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它的产生同人们长期以来片面看待科技的作用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直接相关。
而造成全球问题更为主要的根源是各种社会因素。
全球问题的最终解决,不仅要依赖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的变革,依赖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也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合理利用。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坚持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坚持英雄史观,认为少数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
第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
第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也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
(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群众观点包括四个基本观点:
一是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三是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四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考试 复习 重点 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