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x
- 文档编号:10866984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271.22KB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x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目题
(一)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②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意识是由纯粹的动物心理自发形成的。
(×)
辨析:
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但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
2.意识是劳动的产物,与物质同时产生。
(×)
辨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劳动是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1)人的劳动同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在劳动过程中,由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了语言,语言的产生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发展。
(2)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了人脑,并随着社会劳动的进步而日趋完善,这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总之,劳动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形成和完善的基础,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离开劳动,脱离人的共同活动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就不可能产生。
所以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典例应用]
(福建高考)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
①滴水穿石 ②根系沃土 ③敬德保民 ④犬吠非主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D.①→④→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故正确的是①→②→④→③,本题答案选A。
[答案] A
[融会贯通]
图示意识的起源
目题
(二)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为什么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2)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现代科技增进了机器的思维属性。
(×)
辨析:
思维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2.人的意识的差异性根源于客观存在状况的差异。
(×)
辨析:
不同的人对同一客观存在产生了不同的意识,是因为经过了人脑的加工。
全面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人脑对外界刺激的条件反射不仅包括第一信号系统,而且可以在语言刺激下产生人所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
意识就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3)电脑不能全面代替和超过人脑。
人脑以人的生命机体活动为基础,思维是复杂的精神活动,而电脑是物的装置,其过程也是机械物理过程;意识有社会性,电脑没有社会性;意识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电脑接受人的指令工作,没有主动性、创造性;电脑思维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人事先给定的,人脑思维除自觉的逻辑过程外,还渗透有情感、意志因素,穿插有灵感、直觉、顿悟等过程。
(4)有了人脑,不一定就会产生意识。
人脑只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要产生意识,除了要有人脑,还必须通过实践使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
[易误警示]
误区:
动物大脑也会产生意识
警示: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与动物的大脑在构造上有着质的区别。
这些区别说明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没有高度发达、完善的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为基础,是不可能产生意识的。
(2)动物的大脑只对客观事物作出本能的反应,而没有思维意识,它们只会利用自然界中现成的东西。
[典例应用]
有研究表明:
人们习惯的形成与大脑底部的基底核有关,它会把经常重复的运动或行为记忆储存起来,当再次遇到这种行为时,大脑就会开启自动行为模式,不再参与决策,而是做其他的事情;基底核的病变可导致多种运动和认知障碍。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A.意识离不开人脑,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
根据材料中“人们习惯的形成与大脑底部的基底核有关”等表述,可知材料强调意识与人脑的关系,D符合题意;意识离不开人脑,但人脑并不是意识的源泉,A错误;B、C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答案] D
目题(三)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意识的内容是什么?
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因此,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怎样全面理解意识的本质?
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3.从意识的本质看,物质与意识是何种关系?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天津高考)意识是移入人脑的客观存在,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
辨析:
意识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实践进入人脑并加工改造的结果,并不等于客观存在。
如实反映客观存在的意识才是正确的意识,歪曲虚幻反映客观存在的意识则是错误的意识。
2.有了人脑就可以产生意识。
(×)
辨析:
意识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
3.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
(×)
辨析: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则必须依赖于物质。
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
(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人脑好比加工厂,制造产品的原材料来自客观世界。
人只有同外界打交道,使人的大脑同外界发生联系,经过加工才会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客观存在的意识。
②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及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这说明人的意识的产生是离不开客观存在的。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意识并非客观世界本身,而是经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工过的关于客观世界的形象、本质和关系等的映象,即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②客观世界反映到人脑中,必然要进行加工改造,以主观的形式存在,所以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3)结论:
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体现了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2.全面把握物质决定意识
(1)表现(世界观原理):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①从时间上看: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
②从性质上看: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统一于物质,意识依赖于物质。
③从地位上看: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
(2)方法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特别提醒]
三个“并不意味着”理清物质决定意识
(1)意识依赖于物质,并不意味着意识是对物质的被动反映。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
(3)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典例应用]
(全国卷Ⅱ)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
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
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意识的本质,意在考查考生提取材料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①把意识的作用夸大为“决定”,属于唯心主义观点;③夸大了想象力这个主观因素的作用。
莫言作品对家乡百姓生活的反映体现了意识反映方式的多样性;莫言小说特色的形成与莫言的个性、能力和素质有关,这体现了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主体的特质,因此②④符合题意。
[答案] C
[融会贯通]
1.图解意识的产生过程
2.从意识的含义看物质决定意识
知识点一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看起来,图1是5个凸起的按钮、1个凹陷的按钮;图2是1个凸起的按钮、5个凹陷的按钮。
其实这是同一张图片,图1旋转180°就得到了图2。
原来在漫长的进化岁月里,大脑被深深地刻下了“光源来自上方”(想一想太阳)这样一个强大的假设。
这表明( )
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②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④意识活动具有高度自觉的选择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选A 因为在我们的生存环境中始终有一个巨大的来自上方的光源——太阳,在漫长的进化岁月里,大脑被深深地刻下了“光源来自上方”这样一个强大的且难以克服的假设,可见材料强调的是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①②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意识和人脑的关系,也没有体现意识的自觉性,③④排除。
知识点二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思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花朵,在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中,只有人类具有思想的能力。
从哲学上看( )
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扩展、加深
解析:
选A “只有人类具有思想的能力”,说明只有人脑才能产生意识,即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答案为A;B、C、D都没有反映材料的主旨。
3.研究发现,“太阳出来喜洋洋”有充足的科学依据。
当阳光照射皮肤时,人体产生的维生素D3会使大脑分泌一种名叫血清素的激素,从而让人愉悦放松。
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③意识是人脑活动的产物 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有调节作用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选A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人的思维能正确的反映存在,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同时说明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故①②适合题意;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有了人脑不一定有意识,③是错误的;④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
知识点三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4.常常有人说: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吸烟让我精神百倍”。
这些经常性的错误认识让吸烟者加深了对香烟的依赖。
专家表示,这样的错误认识是造成吸烟者长期吸烟,难以戒断的原因之一。
吸烟者对吸烟的错误认识是( )
A.唯意志主义
B.是吸烟者主观思维的产物,缺乏客观基础
C.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其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解析:
选C 意识无论对错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是错误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D项说法错误;唯意志主义是一切从自己的意志出发,A与题意不符。
5.北京市从2016年开始,高考语文分值由150分增为180分,英语考试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满分为100分,降低了50分。
对此,多数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表示赞成,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表示反对。
这说明( )
①认识主体的差异影响对事物的判断
②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
③强烈的社会反响是对社会客观现实的反映
④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差异性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
选A 语文老师和外语老师对高考改革的不同反响,是对社会客观实际的主观映象,故①③正确;②说法错误,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④不符合题意,题干不涉及阶级差异;故答案选A。
6.“人逢喜事精神爽,闷向心来瞌睡多”,这说明意识( )
①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与人的主体需要紧密相关 ③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滞后性 ④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
选A “精神爽”的意识是对“逢喜事”这个客观存在的反映,说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①正确;人这个主体“逢喜事”,所以产生了“精神爽”的意识,说明意识与人的主体需要紧密相关,②正确;③说法错误,排除;题干没涉及意识的能动作用,④不符合题意。
本题选A。
7.《荀子·大略》: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意思是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智者那里就不会再流传下去。
这启示我们认清流言( )
①要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统一
②要坚持把科学理论作为鉴别流言的标准
③坚持用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
④发挥意识的自觉选择性,回避无用流言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
解析:
选A 认清流言要有“根据”,即要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统一,这符合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①③入选;②④说法错误,鉴别流言的标准是客观事实,流言不能回避。
8.有人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所以有了人脑也就有了意识。
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形成。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因此,意识的形成,不仅要有人脑,还要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
答案: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客观事物通过人的实践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成意识。
如果没有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人脑就没有反映对象,也就不会产生意识。
题中观点虽然认识到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认为有了人脑也就有了意识是错误的。
目题
(一)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什么是意识的目的性?
动物的活动有没有目的性?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2)蜜蜂筑巢、蜘蛛织网等动物的活动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2.如何理解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1)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天津高考)意识是对客观对象的直观反映。
(×)
辨析:
意识是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
2.(北京高考)在实践中获得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
(×)
辨析:
意识具有能动性,人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
但就每个人的认识而言,认识又是有限的。
1.影响意识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因素
(1)立场不同。
由于人们看问题的立足点不同,主要是阶级立场或者利益出发点的不同,会导致人们在认识上产生一定的差异。
这里要注意的是,立场不同不仅仅是指阶级立场不同,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利益出发点的差别。
(2)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无不受到世界观、人生观及思维方法的影响。
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思维方法会使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认识和评价,形成正确的认识;而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及思维方法则往往会把人们的认识引入歧途,形成错误的认识。
(3)知识构成不同。
这里分两种情况:
原有知识的正误,会影响人们新获得的知识是否正确;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也会影响人们新获得的知识是否正确。
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因知识构成的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差别。
2.正确理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人的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就每个人来说,就认识的每一次实现而言,认识是有限的;就整个人类的无限发展和人类认识不断前进的历史趋势而言,认识又是无限的。
[典例应用]
(重庆高考)科幻文学的最大魅力不是描写发生的事情,也不是描写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而是描写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科幻文学( )
A.虚构的世界是现实世界发展的最高阶段
B.扩展了人类的想象力,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C.任意想象,不符合现实生活,是唯心主义的表现
D.描写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缺乏社会实践基础
[解析]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意识不仅能“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材料中科幻文学的创造就是人类意识活动创造性的表现,选B。
A错误,虚构世界不是现实世界发展的结果;C和D错误,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科幻文学也是源于客观存在,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
[答案] B
[融会贯通]
侧重点法区分意识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特点
区别
目的性
侧重于行动目标、方式和步骤的确定
自觉选择性
强调认识对象的选择
主动创造性
突出反映的程度(现象与本质)和时间跨度(过去、当前和未来)
目题
(二)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有哪些体现?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3)总之,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江苏高考)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
辨析: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必须通过实践,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2.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
辨析:
一切意识均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1.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的比较
意识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
主观能动性
区别
内涵
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具有的积极、主动、自觉的反映
又叫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表现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能动的反映和能动的反作用
“想”、“做”、“精神状态”
范围
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
联系
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第二方面。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主观能动性,是意识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2.理解“意识的作用”时应注意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
意识直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警示:
(1)意识无论是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还是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都不是直接进行的,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
(2)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3)由此可见,意识并不能直接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它是借助于实践这一中间环节,并以此为媒介去促使客观事物变化的。
误区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意识的反作用
警示:
(1)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个方面的表现:
一是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二是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前者是指意识通过能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特别是能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实践起指导作用。
后者则是指意识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2)所以,意识的反作用仅仅是意识能动作用的一个表现,只不过是其突出表现而已。
[典例应用]
(全国卷Ⅰ)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
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 )
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①错在“只有”上;③说法错误,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世界,人不可能创造出世界上没有的客观事物;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 C
[融会贯通]
图示法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目题(三)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1)含义角度:
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具体要求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②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大纲卷)将客观条件与发展目标一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
辨析:
工作的出发点是客观实际,发展目标不能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2.(四川高考)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
辨析: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但与时俱进不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1.表格法理清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区别
侧重点
强调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着重于物质第一性
强调按规律办事,着重于规律的客观性
哲学依据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
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联系
都强调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后者包含前者的内容
2.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
(1)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因为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人们是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否能收到积极的效果。
(3)客观规律是第一位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位的,规律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认为主观能动性制约客观规律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典例应用]
(天津高考)漫画《坚持原则》中的人错在( )
A.一意孤行,没有尊重客观规律
B.因循守旧,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C.生搬硬套,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
D.顾此失彼,没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漫画的含义。
漫画中,左边没有羊和右边有羊的围栏都出现了漏洞,而漫画中的人却一味坚持“亡羊补牢”的原则,先去补没有“羊”的围栏,这说明此人没有坚持从实际出发,且漫画中的人把“亡羊补牢”理解为“羊丢了才去补羊圈,羊不丢就不去补羊圈”,实属生搬硬套,故C正确。
A、B、D均与漫画主旨不符。
[答案] C
知识点一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2015年两会期间,国内某著名网站曾对“两会热点话题”开展调查,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政治 第二 单元 探索 世界 本质 第五 把握 思维 奥妙 教学 新人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