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语言应用能力调.docx
- 文档编号:10860665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48.18KB
上海民语言应用能力调.docx
《上海民语言应用能力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民语言应用能力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民语言应用能力调
上海民语言应用能力调
————————————————————————————————作者:
————————————————————————————————日期:
2013年上海市民语言应用能力调查报告
为了客观、准确地了解上海市民的语言应用能力,2013年上海市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市13岁及以上市民中开展了一次调查,共获取成功样本1008份。
本次调查采用了五分评价法,其中5分为很好、4分为较好、3分为一般、2分为较差、1分为差,且对各项语言能力评分仅针对所有表示“会/会一些”该种语言的市民。
市民语言能力的区分标准:
“听”指能听懂广播、谈话;“说”指能进行人际交流;“读”指能阅读书报;“写”指能进行基本文体写作。
调查主要结果如下:
一、97%的市民表示会或会一些普通话
1.97%的市民表示会或会一些普通话
调查显示,97%的市民表示“会/会一些”普通话。
分年龄看,13-40岁市民中表示“会/会一些”普通话的比例为100%,41-60岁为96.9%,61-70岁为95.5%,71岁及以上为89.4%。
2.绝大多数市民普通话“听说读写”能力在3分及以上
以普通话“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看,认为自己能力在3分及以上的市民比例,“听”为94.5%,“说”为91.1%,“读”为90.3%,“写”为88.6%。
3.各年龄段“说”的差距大,“写”的差距小
分年龄看,市民的普通话“听说读写”能力总体上呈现随年龄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其中,各年龄段“说”的能力差距最大,13-20岁市民平均为4.3分,比71岁及以上市民高1.1分;“写”的能力差距最小,13-20岁市民平均为4.1分,比71岁及以上市民高0.7分。
另外两项能力的同比差距,“听”为相差0.8分,“读”为相差0.9分(见表1)。
表1分年龄上海市民普通话应用能力评分单位:
分
年龄段
听
说
读
写
13-20岁
4.5
4.3
4.4
4.1
21-30岁
4.4
4.2
4.3
4.1
31-40岁
4.3
4.1
4.2
4.0
41-50岁
4.3
3.9
3.9
3.7
51-60岁
4.2
3.6
3.7
3.5
61-70岁
4.0
3.6
3.6
3.5
71岁及以上
3.7
3.2
3.5
3.4
4.学历越高普通话能力越强
分学历看,市民普通话四项能力总体上呈现随学历升高而上升的趋势。
其中,“硕士及以上”市民四项能力平均分均为最高,为4.6分-4.8分之间;“小学及以下”市民四项能力平均分均为最低,为2.8分-3.5分之间。
“初高中”和“大专和本科”的四项能力在3.5分-4.5分之间(见表2)。
表2分学历阶段上海市民普通话应用能力评分单位:
分
学历阶段
听
说
读
写
小学及以下
3.5
3.1
3.1
2.8
初高中
4.0
3.6
3.7
3.5
大专和本科
4.5
4.3
4.3
4.2
硕士及以上
4.8
4.6
4.7
4.7
5.沪生市民普通话能力总体上与非沪生市民无大差异
上海出生的市民普通话“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的平均分依次为4.2分、3.8分、3.9分和3.7分,与非上海出生的市民的四项能力相比,“听读”的平均分相同,“说写”均低0.1分,总体上无大差异。
二、81.4%的市民表示会或会一些上海话
1.81.4%的市民表示会或会一些上海话
调查显示,81.4%的市民表示“会/会一些”上海话。
分年龄看,13-20岁市民中表示“会/会一些”上海话的比例为78.8%,21-40岁为68.6%,41-60岁为86.2%,61-70岁为93%,71岁及以上为89.4%。
2.不足八成市民上海话“听说”能力在3分及以上
以上海话的“听说”两项能力看,认为自己能力在3分及以上的市民比例,“听”为79.3%,“说”为74.4%。
3.各年龄段“说”的差距大,“听”的差距小
分年龄看,市民上海话“听说”两项能力总体上呈现“两端低,中间高”的倒U型分布,即青少年群体和老年群体的能力相对较差,中青年群体的能力相对较好,并且“说”的差距大,各年龄组之间同比差距为1.2分;“听”的差距小,各年龄组之间同比差距为0.6分(见表3)。
表3分年龄段上海市民上海话应用能力评分单位:
分
年龄段
听
说
13-20岁
3.8
3.0
21-30岁
4.2
3.8
31-40岁
4.1
3.7
41-50岁
4.3
4.0
51-60岁
4.3
4.1
61-70岁
4.4
4.2
71岁以上
4.1
3.8
4.小学及以下学历市民上海话能力最低
分学历看,市民上海话“听说”两项能力呈现随着学历升高而先升后降的趋势。
其中,“大专和本科”市民两项能力平均分最高,分别为“听”4.4分,“说”4.1分;“小学及以下”市民平均分最低,分别为“听”3.8分,“说”3.6分(见表4)。
表4分学历阶段上海市民上海话应用能力评分单位:
分
学历阶段
听
说
小学及以下
3.8
3.6
初高中
4.2
3.9
大专和本科
4.4
4.1
硕士及以上
4.3
3.6
5.沪生低龄市民上海话水平堪忧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出生的市民中,13-20岁市民上海话“听说”能力均为各年龄段最低。
其中,“听”的能力平均分为3.9分,低于上海出生市民平均分0.4分;“说”的能力平均分为3.1分,低于上海出生市民平均分1分(见表5)。
表5分年龄段上海出生市民上海话应用能力评分单位:
分
上海话
听
说
13-20岁
3.9
3.1
21-30岁
4.4
4.2
31-40岁
4.3
4.1
41-50岁
4.4
4.2
51-60岁
4.4
4.2
61-70岁
4.4
4.2
71岁以上
4.2
4.0
平均分
4.3
4.1
三、47.5%的市民表示会或会一些英语
1.47.5%的市民表示会或会一些英语
调查显示,47.5%的市民表示“会/会一些”英语。
分年龄看,13-20岁市民中表示“会/会一些”英语的比例为92.3%,21-40岁为75.7%,41-60岁为33.9%,61-70岁为21%,71岁及以上为19.5%。
2.约三成市民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在3分及以上
以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看,认为自己能力在3分及以上的市民比例,“听”为30.4%,“说”为28.4%,“读”为31.1%,“写”为28.7%,均在3成左右。
3.各年龄段“读”的差距大,“写”的差距小
分年龄看,市民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总体上呈现出青年群体高于中老年群体的分布特征,并且“读”的能力差距相对较大,各年龄组间同比差距为1.7分;“听”的能力差距相对较小,各年龄组间同比差距为1.3分;“说”和“写”的能力各年龄组间同比差距均为1.5分(见表6)。
表6分年龄段上海市民英语应用能力评分单位:
分
年龄段
听
说
读
写
13-20岁
3.2
3.1
3.3
3.2
21-30岁
3.3
3.3
3.5
3.3
31-40岁
2.8
2.6
2.9
2.6
41-50岁
2.7
2.5
2.8
2.4
51-60岁
2.0
1.8
1.8
1.8
61-70岁
2.1
2.1
2.2
2.2
71岁及以上
2.4
2.3
2.5
2.2
4.学历越高英语能力越强
分学历看,市民英语四项能力呈现随学历升高而上升的趋势。
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市民的四项能力平均分均为最高,分别为“听”3.6分、“说”3.4分、“读”3.9分、“写”3.5分;“小学及以下”学历市民的四项能力平均分均为最低,与“硕士及以上”学历市民相比,“听说读写”依次分别相差1.8分、1.6分、2.1分和1.5分(见表7)。
表7分学历程度上海市民英语应用能力评分单位:
分
学历阶段
听
说
读
写
小学及以下
1.8
1.8
1.8
2.0
初高中
2.3
2.2
2.2
2.2
大专和本科
3.0
2.8
3.1
2.9
硕士及以上
3.6
3.4
3.9
3.5
5.沪生市民与非沪生市民英语能力差别不大
上海出生的市民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平均分依次分别为2.8分、2.7分、2.9分、2.7分,与非上海出生的市民四项能力平均分2.8分、2.7分、3.0分、2.8分相比,差别不大。
四、29.7%的市民会其他汉语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
1.29.7%的市民会或会一些其他汉语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
根据语言学分类,汉语方言可以分为7大种类,本次调查遵循此分类。
如果市民表示会多种同类汉语方言,则视为会一种该类方言计入,同类少数民族语言也视为一种少数民族语言计入。
调查显示,除了上海话以外,29.7%的市民表示“会/会一些”其他汉语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
其中,表示“会/会一些”其他汉语方言的占29.5%,表示“会/会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的占0.4%。
2.北方方言和吴方言会者最多
在汉语方言方面,分方言种类看,上海市民中表示会或会一些北方方言和吴方言的人数比例最高,分别为15%和14.4%。
从综合应用能力评分看,市民的该两种方言平均分分别为3.7分和3.6分。
会客家方言的市民比例最小,仅为0.5%,综合应用能力评分为2.8分。
在少数民族语言方面,表示会维吾尔族语的市民比例相对最高,为0.2%;藏语次之,为0.1%;另有个别市民表示会满语(见图1)。
图1市民表示会其他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数比例
3.中青年及老年市民中会者居多
分年龄看,21-30岁市民中会其他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数比例最高,为43.5%,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群体;其次为71岁及以上老年市民,比例为35.4%;31-40岁市民比例也相对较高,为35.3%。
13-20岁市民会其他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数比例最低,为19.2%(见表8)。
4.硕士及以上学历市民中会者居多
分学历看,硕士及以上学历市民会其他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数比例最高,为47.2%;其次是大专和本科学历市民的比例,为31.5%。
而初高中学历市民的比例最低,为27.1%(见表8)。
表8分年龄、分学历市民会其他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数比例单位:
%
年龄
人数比例
学历
人数比例
13-20岁
19.2
小学及以下
28.7
21-30岁
43.5
初高中
27.1
31-40岁
35.3
大专和本科
31.5
41-50岁
19.7
硕士及以上
47.2
51-60岁
20.4
61-70岁
25
71岁及以上
35.4
5.0.2%的汉族市民表示会少数民族语言
汉族市民中,表示会少数民族语言的占0.2%。
其中,表示会维吾尔族语的占0.1%,表示会藏语的占0.1%(如果推断市民总体,应考虑抽样误差)。
6.30.8%的少数民族表示会汉族方言
46.2%的少数民族市民表示会其他汉语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占所有会其他汉语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市民的2%。
其中,30.8%的少数民族表示会汉族方言,15.4%的少数民族市民表示会少数民族语言,7.7%的少数民族市民会本民族语言。
五、7.8%的市民表示会英语以外的其他外语
1.7.8%的市民表示会英语以外的其他外语
除了英语外,7.8%的市民表示会其他外语。
其中,日语和俄语会的人数比例居前两位,分别占3.7%和2.2%,并且市民就该两种外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平均分分别为2.8分和2.4分,水平也相对不高。
在其他主要外语中,会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的市民比例最小,仅为0.1%(如果推断市民总体,应考虑调查误差),综合应用能力评分分别为2分和1分(见图2)。
图2会除英语外其他外语的市民人数比例
2.青年群体会者居多
分年龄看,13-20岁市民中会其他外语的人数比例最高,为19.2%;其次为21-30岁,为13.6%;51-60岁市民中的比例最低,为4.3%。
而61岁以上市民中会其他外语的人数比例均接近7%,主要与建国初期我国俄语教学力度加大有关(见表9)。
3.硕士及以上市民会者居多
分学历看,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市民会其他外语的人数比例最高,为30.6%;“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市民的人数比例最低,为3.4%(见表9)。
表9分年龄、分学历市民会除英语以外其他外语的人数比例单位:
%
年龄段
人数比例
学历阶段
人数比例
13-20岁
19.2
小学及以下
3.4
21-30岁
13.6
初高中
3.9
31-40岁
4.7
大专和本科
12
41-50岁
5.5
硕士及以上
30.6
51-60岁
4.3
61-70岁
7
71岁及以上
7.1
4.23.1%的少数民族市民表示会其他外语
少数民族市民中,表示会其他外语的占23.1%,占所有会其他外语市民的3.8%,并且,其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平均分均值为3.67分,相对较高。
六、86.7%的市民赞同保护和传承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
1.86.7%的市民赞同保护和传承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
针对是否应当进一步保护和传承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提问,86.7%的市民选择“是”,9.3%的市民选择“否”,4%的市民表示“不清楚”。
2.中青年市民赞同保护和传承的比例高
分年龄看,赞同保护和传承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市民人数比例基本呈现随年龄升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
其中,21-30岁市民的赞同人数比例最高,为92.9%;71岁及以上市民的赞同人数比例最低,为78.8%(见表10)。
3.高学历市民赞同保护和传承的比例高
分学历看,赞同保护和传承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市民人数比例呈现随学历升高而升高的趋势。
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市民的赞同人数比例最高,为88.9%;“小学及以下”学历市民的赞同人数比例最低,为74.7%(见表10)。
表10分年龄、分学历市民赞同保护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数比例单位:
%
年龄
人数比例
学历
人数比例
13-20岁
90.4
小学及以下
74.7
21-30岁
92.9
初高中
87.1
31-40岁
85.9
大专和本科
88.8
41-50岁
86.6
硕士及以上
88.9
51-60岁
87.7
61-70岁
84.5
71岁及以上
78.8
4.沪生市民的赞同比例略高于非沪生市民
上海出生的市民中,赞同保护和传承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市民人数比例为88.4%,略高于非上海出生市民83%的人数比例。
5.少数民族市民的赞同比例略低于汉族市民
分民族看,少数民族市民表示赞同、反对和不清楚的比例分别为84.6%、7.7%和7.7%,汉族市民中表示赞同、反对和不清楚的比例分别为86.7%、9.3%和3.9%。
七、非沪生市民学习上海话意愿高于沪生市民
1.35.5%的市民愿意学习或继续提高上海话能力
针对是否愿意学习或继续提高上海话应用能力的提问,35.5%的市民选择“愿意”,63.6%的市民选择“不愿意”,0.9%的市民表示“不清楚”。
上海出生与非上海出生的市民中,选择“不愿意”的分别占66.4%和57.4%。
需要指出的是,上海出生市民绝大多数上海话水平不低,表示不愿意的原因与非上海出生市民多有不同。
2.中青年市民学习上海话的意愿最高
分年龄看,在表示愿意学习或继续提高上海话应用能力的市民中,31-40岁市民的选择人数比例最高,为42.9%;其次是13-20岁市民,比例为42.3%。
而71岁及以上市民选择愿意的人数比例最低,为26.5%(见表11)。
3.非沪生市民学习上海话意愿高于沪生市民
多数年龄组的非上海出生市民学习上海话意愿高于上海出生市民,尤其是中青年市民的意愿更高。
从不同年龄组看,41-50岁市民的学习意愿比例要高出上海出生同年龄市民的意愿比例22.9个百分点,21-30岁市民同比高出16.2个百分点,31-40岁市民同比高出8.9个百分点(见表11)。
4.不同学历市民学习上海话意愿差别不大
分学历看,在表示愿意学习或继续提高上海话应用能力的市民中,不同学历市民之间差别不大,最高为小学及以下学历市民,愿意人数比例为37.9%,最低为初高中学历市民,愿意人数比例为34.7%(见表11)。
表11分年龄、分学历市民愿意学习和提高上海话能力的人数比例单位:
%
年龄
人数比例
上海出生
非上海出生
学历
人数比例
13-20岁
42.3
47.6
20
小学及以下
37.9
21-30岁
40.2
32.7
48.8
初高中
34.7
31-40岁
42.9
38.6
47.6
大专和本科
36.0
41-50岁
32.3
24.7
47.6
硕士及以上
36.1
51-60岁
33.3
35.5
20.8
61-70岁
32.0
32.4
28.6
71岁及以上
26.5
22.7
31.9
八、39.5%的市民愿意继续学习和提高英语能力
1.39.5%的市民愿意继续学习和提高英语能力
针对是否愿意学习和继续提高您的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问,39.5%的市民选择“愿意”,60.2%的市民选择“不愿意”,0.3%的市民表示“不清楚”。
2.年龄越低学习英语的意愿越高
分年龄看,市民学习和继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意愿呈现年龄越低学习意愿越高的趋势。
13-20岁市民中表示愿意的人数比例最高,为78.8%;71岁及以上市民表示愿意的人数比例最低,为17.7%(见表12)。
3.学历越高学习英语的意愿越高
分学历看,市民学习和继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意愿呈现学历越高学习意愿越高的趋势,并且提升幅度很大。
硕士及以上市民中表示愿意的人数比例最高,为66.7%;而小学及以下市民表示愿意的比例最低,为12.6%(见表12)。
表12分年龄、分学历市民愿意学习和提高英语能力的人数比例单位:
%
年龄
人数比例
学历
人数比例
13-20岁
78.8
小学及以下
12.6
21-30岁
66.1
初高中
32.0
31-40岁
50.3
大专和本科
53.4
41-50岁
40.5
硕士及以上
66.7
51-60岁
25.5
61-70岁
18.6
71岁及以上
17.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 语言 应用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