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17天高三班主任讲的17个故事.docx
- 文档编号:10850667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6.54KB
高考前17天高三班主任讲的17个故事.docx
《高考前17天高三班主任讲的17个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前17天高三班主任讲的17个故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前17天高三班主任讲的17个故事
高考前17天,高三班主任讲的17个故事
故事1:
我骂的就是你
班上有一个学生,父亲早逝,家境困难,他上课老喜欢说话,尤其是喜欢跟老师上课顶撞,他的行为不是习惯,而是刻意。
他特别反感别人说自己的家境和父母。
别人的关爱,他一般都不会领情,反而认为是虚伪。
他认为整个世界都是黑暗的!
我把他叫到办公室,盯着他的眼睛,用很大的声音说:
你这个懦夫,我藐视你!
你自己总认为别人看不起你,社会对你不公平,别人的同情、劝说你认为是虚伪,你这是心理扭曲!
你这是为自己的不中用找借口!
他一下子懵了,要知道从小到大,他都是在别人的同情中成长的。
没人这样直接刺激过他。
然后,我从社会、学校、家人、老师等角度跟他细心的分析。
自始自终,我没让他讲一句话就让他回了课室,当然,他离开的时候,眼睛早已是红红的了。
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没有找他,他后来给我写了一封信,里面有这样的词句:
老师,我其实也想上进,只是感觉这个世界能真正给我关心的人不多,他们只是同情我,现在,我从您身上感受到了不同的爱,这种爱是真诚的、像父亲似的爱
有时,爱的最高境界,不是同情、施予,而是善意的骂!
故事2:
给学生一点面子,就是给自己面子
我舞弊了,其实我是刚将书拿出来,就被你抓住了,你知道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把我叫进办公室后,你一句话没说,只用手指敲了敲那本我考试时来不及打开的书,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眼光看着我。
那眼光深深的印入了我的脑髓,使我至今难忘。
那里面有一丝责备,更多的是信任和期待!
就这样你看了我足有半分钟之久,然后让我回教室去了。
当时,我的眼泪唰的流了下来。
没要你说,第二天,我乖乖地交了一份检讨书给你。
从那以后,我开始发奋地学习,终于在以后的考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真的要感谢你啊!
现在我常想:
当时,如果你对我采取了过激的处理方式,也许我的命运就完全不同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我十四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以这种宽容的心原谅学生偶尔犯下的错误,给学生一点面子,就是给自己面子,不是吗?
这件事也告诉了我,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真是责任重大,他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啊!
故事3:
只要学生不讨厌的班主任就是好班主任
一只乌鸦打算飞往南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一起停在树上休息。
鸽子问乌鸦:
你这么辛苦,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呢?
要飞到什么地方去呢?
乌鸦叹了口气,愤愤不平地说:
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里的居民都不喜欢我的叫声,他们看到我就撵我,有些人还用石子打我,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
鸽子好心地说:
别白费力气了。
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儿都会不受欢迎的。
许多人总喜欢责怪别人,怪环境不好,怪别人不喜欢他不欢迎他,但他总不反省自己的为人举止,是否值得他人尊重及欢迎。
假如一个人不经常反省自己,只会责怪别人和环境,他就会和这只乌鸦一样,到处惹人讨厌。
做班主任也一样,只要学生不讨厌的班主任就是好的班主任。
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是否成功,只看一点:
当遇见学生时,学生是否会微笑着向你走来。
故事4:
有点好事想总比没有的好
老农赶着驴子,驴欲啃路边的小麦,农夫喊:
尽想好事。
随手轻轻地给了驴一鞭。
驴慢悠悠继续前行。
尽想好事,好事成真当然是幸福的。
要是我们的学生都听话,按照我们的吆喝前行多好。
尽想好事这话不太好听,不管怎样,有点好事想总比没有的好。
我们心中有梦才会有前行的目标,才会有前行的动力。
故事5:
鼓励学生做自己命运的雕刻家
一座山上,有两块相同的石头,三年后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一块石头成为雕塑,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一块石头却成为路边石,被人搬来搬去,还经常受到践踏、污损。
路边石不平衡地说:
老兄呀,三年前,我们曾经同为一座山上的石头,今天却发生了这么大的差距,我的心理特别痛苦。
雕塑石头答道:
老弟,你还记得吗?
三年前,曾经来了一个雕塑家,你不愿意改变,更害怕割在身上的刀痛,你告诉它只要把你简单雕刻一下就可以了。
而我那时想象未来的模样,乐于改变,也不惧怕割在身上了的刀痛。
于是,雕刻家在你身上只是简单地处理了一下,在我身上呢?
锤子砸,钢锯锯,刻刀刻,纱布磨我经受的改变是你的数倍,我忍受过的痛苦比你多得多,这才产生了今天的不同啊!
路边石听了这一席话,既惭愧,又后悔。
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是一件值得欣赏的艺术品。
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法改变他们,只有学生自己能改变自己。
我们要作的事是放大他们美好的一面,积极上进的一面。
当他们受到污染时,为他们除去污汁。
鼓励他们积极地面对人生,对自己负责,做自己命运的雕刻家。
故事6:
班主任育人目标就是学生幸福的象征,学生幸福的感觉
一位国王总觉得自己不幸福,就派人四处去找一个感觉幸福的人,然后将他的衬衫带回来。
寻找幸福的人碰到人就问:
你幸福吗?
回答总是说:
不幸福,我没有钱;不幸福,我没亲人;不幸福,我得不到爱情就在他们不再抱任何希望时,从对面的山岗上,传来悠扬的歌声,歌声中充满了快乐。
他们随着歌声找到了那个幸福人,只见他躺在山坡上,沐浴在金色的暖阳下。
你感到幸福吗?
是的,我感到很幸福。
你的所有愿望都能实现?
你从不为明天发愁吗?
是的。
你看,阳光温暖极了,风儿和煦极了,我肚子又不饿,口又不渴,天是这么蓝,地是这么阔,我躺在这里,除了你们,没有人来打搅我,我有什么不幸福的呢?
你真是个幸福的人。
请将你的衬衫送给我们的国王,国王会重赏你的。
衬衫是什么东西?
我从来没见过。
每个人都在追寻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诠释各有不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幸福是一种象征,是一种自我感觉,关键是如何把握这种象征和感觉。
同样的道理,班主任的育人目标就应该去追寻学生幸福的象征,追寻学生幸福的感觉。
这种象征、感觉是什么?
这难以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但我们知道学生幸福的象征,学生幸福的感觉都写在学生的脸上。
班主任育人目标就是学生幸福的象征,学生幸福的感觉。
故事7:
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井里的青蛙向往大海,请求大鳖带它去看海。
大鳖平生第一回当向导,非常高兴,便欣然同意。
一鳖一蛙离开了井,慢慢前行,来到海边。
青蛙见到一望无际的大海,惊叹不已。
它呱呱大叫,急不可待地扎进大海的怀抱,却被一个浪头打回沙滩,措手不及喝了几口咸水,还被摔得晕头转向。
大鳖见状,就叫青蛙趴在自己的背上,带着它游海。
一蛙一鳖漂浮在海面上,乐趣无穷,青蛙也逐渐适应了海水,能自己游一会儿了。
就这样,它俩玩得很开心。
过了一阵子,青蛙有些渴了,但喝不了又苦又咸的海水。
它也有些饿了,却怎么也找不到一只它可以吃的虫子。
青蛙想了想,对大鳖说:
大海的确很好,但以我的身体条件,不能适应海里的生活。
最要命的是,这里没有我能吃的食物。
看来,我还是要回到我的井里去,那里才是我的乐土。
于是,青蛙向大鳖告别,回到了自己的井中,过着平安快乐的生活。
原来如此,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马尔比D马布科克说:
最常见同时也是代价最高昂的一个错误,是认为成功有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魔力、某些我们不具备的东西。
其实,成功的要素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成功的教育方法是不容易学不到的,假如容易学得到的话,我想领导们就会不惜一切代价让我们出去学习,专攻点金之术,那教育就简单了。
故事给我们很好的启示,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不必太在意与名家的不同。
可能你会说:
井底之蛙,见识少,才会这样说。
或许你说得也没错,我们生活的世界真的是很有趣,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善与恶、积极与消极等等,就看你看到那一面。
我看还是努力把别人的教育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使自己的教育行为具有鲜明的个性。
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故事8:
积极的教育心态容易使教育成功
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
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有华氏125度。
她没有人可谈天身边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们不会说英语。
她非常难过,于是就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
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这两行信却永远留在她心中,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
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
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
塞尔玛一再读这封信,觉得非常惭愧。
她决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
塞尔马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他们的反应使她非常惊奇,她对他们的纺织、陶器表示兴趣,他们就把最喜欢但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了她。
塞尔玛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物态,又学习了有关土拨鼠的知识。
她观看沙漠日落,还寻找海螺壳,这些海螺壳是几万年前的,这沙漠还是海洋时留下来的原来难以忍受的环境变成了令人兴奋、留连忘返的奇景。
是什么使这位女士内心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呢?
沙漠没有改变,印第安人也没有改变,但是这位女士的念头改变了,心态改变了。
一念之差,使她把原先认为恶劣的情况变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
她为发现新世界而兴奋不已,并为些写了一本书,以《快乐的城堡》为书名出版了。
同一个学校,班主任的知识水平应该说没有明显的差异,差异很小。
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教育效果的很大差异。
积极的教育心态容易使教育成功,消极的教育心态必导致教育失败。
在这方面应该说,我们有切实的体会.
故事9:
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
有一位作母亲的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
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
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
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
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
真是一位细心的母亲。
蹲下身来看看孩子的世界,与学生换位,反思我们的教育,真的有点可怕。
学生犯了错事时,经常采取一些责问、训斥、罚站等做法。
这样的做法学生根本不会有安全感,设想一下没有安全感的教育怎么会有效呢?
难怪很多老师在教育学生之后,没有期待到想象的效果时,也多半觉得委屈,好心没好报。
其实,这样的大动肝火,不如宽容、谅解和体贴入微的感情上的感化。
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
以关爱学生的态度教育学生,这样的教育有安全感,有安全感的教育才会有效,学生才会有自信,才会有追求,才会有奋斗的行动。
老师给予学生一分关爱,燃起学生一分自信。
切记,教育行为开始之前一定要换位思考。
故事10:
班主任要有寻求完美答案的精神
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
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
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
他叔叔绝望地说:
孺子不可教也!
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
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
所有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与聪明沾不上边。
这三个孩子分别是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
这个答案不会让你感到意外吗?
我们做过类似的傻事吗?
曾被我预言不成器的学生中,虽没有像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似的著名人物,但也不乏活得滋润、幸福的,事业小有成绩的。
我真的担心那些被我预言不成器的学生,现在是否真的就不成器了?
其实,每个学生都心存着一个梦想,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天堂,我们不能发现它,那是我们还缺少一双智慧的眼睛。
面对学生应该怎样做呀?
再看看下面的故事,我想会有答案。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
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回家后他问道:
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
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的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
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
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道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
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
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
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
她庆幸自己没有说出口。
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
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
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够辛苦吗?
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
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
就是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后来,这个孩子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
故事中没提到母亲的答案是什么,给我们留下了个性的想象空间。
我想母亲的答案一定很完美!
故事没有给我们一个清晰的教育思路,但也能给我们一点启示:
班主任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教育问题,都要有寻求完美答案的精神。
只要我们这样做了,或许教育效果不一定好,至少不会伤害学生。
只要我们这样做了,或许我们不一定会成为好班主任,起码我们不会平庸。
故事11:
学生生活在社会中,就要接受社会的摔打
有一个湖,叫天鹅湖,湖中有一个小岛,住着一个老渔翁和他的妻子。
渔翁摇船捕鱼,妻子养鸡喂鸭,除了买些油盐,他们很少与外界往来。
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岛上,它们是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的。
老夫妇看到这群远方来客,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在这儿住了这么多年,还没有谁来拜访过。
渔翁夫妇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招待天鹅,渐渐地这群天鹅就和渔翁夫妇成了朋友。
它们在岛上不仅敢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而且在老渔翁捕鱼时,它们随船而行,嬉戏左右。
冬天来了,这群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往南飞,它们白天在湖上觅食,晚上在小岛上栖息。
当湖面封冻,它们无法觅食的时候,老夫妇就敞开他们的茅屋让它们进屋取暖,并且给它们食物。
这种关爱一直持续到春天来临,湖面解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老夫妇都这样奉献着他们的爱心。
有一年,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也从此消失了,不过它们不是飞向了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的时候冻死了。
有时候爱得多了也是一种伤害,并且致命。
我们工作中有没有因爱给学生造成了伤害?
总担心学生无法建立班级秩序,我们建立的班规;
总担心学生做不好卫生,我们做出的榜样;
总担心学生违规,我们的苦口婆心;
总担心学生春游出问题,我们放弃了学生寻找春天的渴望;
这些爱,有的会伤害他们的心灵,有的会使他们心灵碎弱,有的会使他们逃避责任!
太细心的关爱使他们无法面对现实。
学生生活在社会中,就要接受社会的摔打!
故事12:
孩子和母亲的故事
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
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
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
儿子,你看它好乖哦!
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
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
它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
后来,孩子上幼儿园了。
有一次,他吃完了香蕉随手乱扔香蕉皮。
她没有像一些母亲那样视而不见,而是让他捡起来,带着他丢进果皮箱里。
然后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小女孩,在妈妈的熏陶下,她总要把垃圾扔进果皮箱里,有一次对面才有果皮箱,她就过马路去丢雪糕纸。
妈妈看着她走过去。
然而一辆车飞奔过来,小女孩像一只蝴蝶一样飞走了。
她妈妈就疯了,每天都在那个地方捡别人丢下的垃圾。
当地人感动了,从此不再乱丢垃圾,他们把那些绿色的果皮箱擦得一尘不染,在每一个果皮箱上都贴上小女孩的名字和美丽的相片。
从此,那个城市成为一座永远美丽的城市。
故事讲完了,孩子的眼眶湿润了。
他说:
妈妈,我再也不乱扔东西了。
孩子上小学了。
可是最近他总是迟到。
老师找了他的母亲。
她没有骂他,或者打他。
临睡觉的时候,她对他说:
孩子,告诉妈妈好吗?
为什么那么早出去,却还要迟到?
孩子说他发现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所以他每天都去,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
第二天,母亲一早就跟他去河边看了日出。
她说:
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
这一天,他没有迟到。
傍晚,他放学回家时,他的书桌上有一只好看的小手表。
下面压着一张纸条:
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你说是吗?
爱你的妈妈。
后来,孩子上初中了。
有一天,班主任打来电话,说有严重的事件找她去学校。
原来,儿子在课堂上偷看一本画册,里面有几张人体画!
她的脑袋嗡了一下。
和老师交换了意见后,她替儿子要回了那本画册,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
第二天早晨,儿子在他的枕头上发现了那本画册,上面附着一封信:
儿子,生命如花,都是美丽。
所以一朵花枯了,很多年后,我们还能忆起;所以一个女人死了,千年后,我们还能怀念她的美丽,比如李清照,还有秋瑾。
孩子,从美出发,记住那些让我们感动的细节,比如一片落叶,一件母亲给你织的毛衣,一个曾经为你弯腰系过鞋带的女孩有一天,你就会以你充满色彩和生命的心香感召世人,就像你小的时候我给你讲的那个飞翔在果皮箱上的小女孩。
人们爱她,因为她是天使
这位极聪明伟大的母亲懂得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那一点点优点,并用无微不至的圣洁的母爱呵护着他生命中的那一点点光!
而那一点点不曾被扑灭的光,总有一天会洒成满天的星星、月亮和太阳,照亮这个我们深爱着的人世啊。
让我们虔诚地把故事牢记在心,用心思考,用心感悟。
让教育智慧升华,炼就一双慧眼,发现孩子那一点点光。
总会有那一瞬间,一颗流星、一点流萤,在广袤的夜空,都是亮丽的风景,都让我们感受到每一个鲜活生命的独一无二和与众不同。
故事13:
你的参照标准如果错了,那么你眼中的整个世界也就错了
一个人去买碗,他懂得一些识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即用一只碗轻撞其它碗,发出清脆声音的碗肯定是质地好的。
但来到店里,他却发现每一只碗发出的声音都不够清脆。
最后店员拿出价格高昂的工艺碗,结果还是让他不甚满意。
店员最后不解地问:
你为什么拿着碗轻撞它呢?
那人说这是一种辨别瓷器质量的方法。
店员一听,立即取过一只质量上好的碗交给他:
你用这只碗去试试。
他换了碗,再去轻撞其它的碗,声音变得铿锵起来。
原来他手中拿着的是一只质地很差的碗,它去轻碰每一只碗,都会发出混浊之音。
合作者变了,参照标准变了,一切也就变了。
生活也是如此,你的参照标准如果错了,那么你眼中的整个世界也就错了。
我们常常说,这个学生是好生,那个学生是差生,我们的标准是学习成绩。
这个标准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们很少去怀疑它本身是对是错。
换一个标准,也许,原来的好生就变成差生,原来的差生就变成了好生。
故事14:
贪心人的故事
有个地主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想要块地。
首领说,你从这儿向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回来,从这儿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都是你的了。
太阳落山了,地主没有走回来,因为走得太远,他累死在路上。
贪心人走不回来,是因为贪。
然而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类人,他们不贪,可是也走不回来。
工作和生活中有好多种走不回来的人。
他们认为要做好这一件事,必须得去做前一件事,要做好前一件事,须得去做更前面的一件事。
他们逆流而上,寻根探底,至把那原始的目的淡忘得一干二净。
这种人看似忙忙碌碌,一副辛苦的样子,其实,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
起初,个别的人也许知道,然而一旦忙开了,还真的不知忙什么了。
本来,教师的工作应该是教育学生,教育学生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却只看学生成绩,不看其它。
他们的目的便不再是为了学生成长,而只是为了班级平均分多考几分。
平均分为什么要高几分呢?
因为这样他便会受到学校的表扬,他也会被认为是一个有作为的教师。
于是他加班加点,学生苦不堪言,他却认为理所当然。
从教育的目的来说,他们已经走得太远。
至于有些教师用挖苦讽刺的话语来训斥学生,造成师生间情绪对立,以至于跟学生斗气,甚至不顾后果,为了泄愤不惜降低教师身份,这样的教师就走不回来了.
故事15:
让学生明白越哭越伤心的道理
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
看到那一口黑乎乎的棺材,一个秀才心里立即咯登一下,凉了半截,心想:
完了,活见鬼,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
于是,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果然名落孙山。
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一开始心里也咯登了一下,但转念一想:
棺材,棺材,噢!
那不是有官又有财吗?
好,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鸿运当头了,一定高中。
于是心里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高中。
回到家里,两人都对家人说:
棺材真的好灵。
对事物的看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
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而且每个人都必定要为自己的看法承担最后的结果。
消极思维者,对事物永远都会找到消极的解释,并且总能为自己找到抱怨的借口,最终得到了消极的结果。
接下来,消极的结果又会逆向强化他消极的情绪,从而又使他成为更加消极的思维者,形成恶性循环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学习生活很重要,让学生明白越哭越伤心的道理吧!
故事16:
懂得什么叫信念
几年前,上海一所中学里有一个胖胖的女孩,她的学习成绩很差全年级有1100人,她大概是一千零几名。
这个女孩的志向是进入全国的名校之一上海复旦大学,而且她经常这样对别人说。
于是,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有这样的一个女孩想上复旦,她自然就成了别人嘲笑的对象。
然而,女孩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目标。
她每天晚上睡觉前,对着卧室的墙大喊:
我要上复旦!
我要上复旦!
!
我要上复旦!
!
!
第二天刚起床又喊:
我要上复旦!
我要上复旦!
!
我要上复旦!
!
!
日复一日,不管别人如何看她,也不曾动摇异想。
后来,她进了复旦的大门在别人的惊异和羡慕中。
不是让你学人家喊,是让你懂得什么叫信念,也许有一天你不小心拥有了它,成功就随之而来。
故事17:
社会善于提拔那些有才能的人建筑工地上来了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听说是建筑系毕业来实习的。
那个大学生戴着一副眼镜,看来是干不了重活。
开始工头让他往架子上抛转。
他拿不准,砖老是上去又下来,有几次砸破了眼睛。
他只得换,前后换了几次,后来也就没再破,只是别人一直笑话他。
他呢,老是那么沉默,辛辛苦苦,一个月也就300块,别人都是800块。
然而,一个月后的一天,他突然没来。
工头说人家正在收拾新办公室呢。
这下,没人笑了。
要成大事,需从小事做起,即使你很有才能。
当然你不会一直做小事,因为这个社会善于提拔那些有才能的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17 三班 主任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