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docx
- 文档编号:10848767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34.67KB
外资企业.docx
《外资企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资企业.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资企业
二、外资企业
(一)晚清时期的外资企业
汉口开埠以后,外商和洋行凭借资金、运输和技术的优势和汉口及其周边地区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在汉口租界内外开办出口商品加工厂以及从事制茶、肉禽蛋加工冷藏、精炼桐油、纸烟生产、皮革、棉花、苎麻、打包以及面粉厂等一批农副产品及原料的出口加工厂和轻工业产品的生产工厂,就地取材加工制造,就地倾销或转运重洋,获利甚丰。
这些工厂较传统手工作坊规模大、工人多,采用机器生产,生产效率高、质量好。
以汉口租界为基地的外国工厂在当时汉口某些行业拥有垄断地位。
如俄商曾长期垄断武汉制茶工业,德商、英商先后垄断制蛋工业,日商垄断榨油、面粉,英商垄断卷烟业等。
此时,开始出现中外合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
外商工厂多集中在租界内及其附近,管理者多为外国人。
至1911年,江岸地区有记载的各类外资企业就有54家之多。
(表11)
晚清时期江岸地区部分外资工厂一览表
表11
工厂名称
国别
时间
主要业务
地点
备注
汉口熔金厂
英
19世纪70年代
熔炼金银
英租界
不久即停办
怡和洋行
澄油厂
英
1871年
精炼桐油其他油脂
英租界
年制桐油5万担以内,木油4万担以内,牛油等2万担以内。
德商澄油厂
德
1871年
精炼桐油木皮油
德租界
备有较大的储油和检验设施
英商砖茶厂
英
1872年
制造砖茶
英租界
不久停办
顺丰砖茶厂
俄
1873年
机制砖茶
英租界下首(今沿江大道黎黄陂路口)
资本100万两,1916年时日产768担
新泰砖茶厂
俄
1874年
机制砖茶
兰陵路
资本100万两,1916年时日产384担
阜昌砖茶厂
俄
1874年
机制砖茶
南京路口
资本200万两,1916年时日产256担
隆昌砖茶厂
俄
1874年
机制砖茶
日产20篓
汉口压革厂
英
1876年
皮革加工
英租界
美最时蛋厂
德
1887年
蛋品加工
德租界
每日用蛋200担
礼和蛋厂
德
1887年
蛋品加工
大智门
每日用蛋300担
元享蛋厂
德
1889年
蛋品加工
和盛蛋厂
澳大利亚
1891年
蛋品加工
瑞兴蛋厂
比
1891年
蛋品加工
日租界
资本40万元,日用蛋190担,产干蛋白12担
汉口制冰厂
英
1891年
机制冰
资本20万两,汉口冷藏、制冰由此开始
和利冰厂
英
1891年
机制冰、冷藏
岳飞街
资本25万元,1950年结束。
屈臣汽水厂
英
1891年
机制汽水
英租界
1916年停业。
公兴蛋厂
法
1893年
蛋品加工
法租界
每日用蛋100余担。
嘉利蛋厂
德
1895年
制造蛋黄蛋白
大智门外
资本4万两,每日用蛋100担
棉籽榨油厂
日
1905年
棉籽榨油
日租界
每天榨棉籽1200担。
平和洋行棉花打包厂
英
1905年
机器打包
青岛路
资本182662镑,每日1000表。
日本棉花股份公司打包厂
日
1905年
棉花打包
日租界
每天打棉花1000包。
英商电厂
英
1905年
1935年直流发电总容量5750千瓦
合作路
资本18.2万元(3万英镑),向租界供电,1941年停业
隆茂洋行打包厂
英
1906年
机器打包
胜利街
隆茂洋行所办,每日1200表。
礼和机器面粉厂
英德合办
1905年
面粉加工
德租界
资本7.5万元
日信第二油场
日
1906.5
生产豆饼、豆油
日租界洋书昌
资本48.7万元
美最时电厂
德
1907年
直流发电857.5千瓦
原江岸街二码头,今二曜路口
资本4万两,向租界供电,1937年8月停办
东亚制粉株式会社
日
1907年
面粉工厂
资本48.7万元
和记洋行冰冻食物厂
英
1908年
冷冻、冷藏
资本35.1万元
英美烟草公司烟厂
英美合资
1908年
机制纸烟
德租界六合路
资本980万两,是辛亥革命前武汉最大的外资企业。
振兴烟叶厂
大智路
英美烟草公司办
首善印刷厂
大智路
英美烟草公司办
普尔赛电灯公司
中英合资
1908年统计
电力、供电
俄租界内
华经理史晋生
拔维晏牛皮芝麻厂
法
1908年统计
牛羊皮加工
英租界一码头
瑞记牛皮芝麻厂
德
1908年统计
牛羊皮加工
德租界内
禅臣牛皮芝麻厂
英
1908年统计
牛羊皮加工
英租界一码头
咪也牛皮芝麻厂
德
1908年统计
牛羊皮加工
德租界内
波弥文牛皮芝麻厂
德
1908年统计
牛羊皮加工
英租界二码头
美最时牛皮芝麻厂
德
1908年统计
牛羊皮加工
英租界四码头
锦泰牛皮芝麻厂
德
1908年统计
牛羊皮加工
英租界四码头
礼和牛皮芝麻厂
英
1908年统计
牛羊皮加工
英租界三码头
福来德牛皮芝麻厂
德
1908年统计
牛羊皮加工
英租界三码头
和昌牛皮芝麻厂
英
1908年统计
牛羊皮加工
德租界
公兴牛皮芝麻厂
法
1908年统计
牛羊皮加工
法租界
万顺牛皮芝麻厂
法
1908年统计
牛羊皮加工
英租界五码头后
立兴牛皮芝麻厂
法
1908年统计
牛羊皮加工
法租界
加利牛皮芝麻厂
法
1908年统计
牛羊皮加工
英租界二码头
义孚牛皮厂
比
1908年统计
牛羊皮加工
英租界五码头后
杜德牛皮芝麻厂
德
1908年统计
牛羊皮加工
英租界一码头
良济牛皮芝麻厂
英
1908年统计
牛羊皮加工
法租界
源发牛皮芝麻厂
英
1908年统计
牛羊皮加工
英租界一码头
和记蛋厂
英
1911年
蛋品加工
六合路
资本400万元,职工2000余人年出口7000吨。
汉口机械修理厂
德
1911年前办
机械修理
资本6万元
民丰机械修理厂
德
1911年前办
机械修理
资本4万元
制茶业
制茶业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汉口最大、最重要的工业,汉口亦为全国茶叶加工和出口的中心,输出砖茶约占全国60%,年输出总值200余万两白银。
最早在江岸地区开设工厂的是俄商阜昌、新泰、顺丰等洋行分别设立的砖茶厂。
最先建立的是俄商顺丰砖茶厂,该厂也是武汉地区最早的外资工厂。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俄商顺丰茶厂由崇阳迁入汉口英租界下首江滩边,改手工制茶为蒸汽机压制砖茶,常年职工800—900人,一年可压制砖茶15万筐,每筐1.5担,是为当时全国同类工厂中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企业。
1873—1874年,俄商特芬诺夫又将设于蒲圻的阜昌、新泰等茶庄迁来汉口。
阜昌砖茶厂汉口工厂规模宏大、设备完善,在欧洲人监督下工作的中国人约有1300~2000人。
上述三个砖茶厂一年可压制砖茶15万筐。
至1876年,汉口砖茶从陆路、水路运俄者达96373担,占全国输俄茶叶量的62%。
19世纪末,在俄租界有两座砖茶厂,还有两座在英租界,它们是汉口最重要的工业企业。
其中三个早已在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之前已经存在,第四个于1893年创建。
这些厂装备最先进的砖茶制作机、发电设备,负责向当地居民提供照明用电。
清宣统二年(1910年),兴商公司茶砖获得中国首届商品博览会(时称“南洋赛会”)一等赤金牌奖。
蛋品加工业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后,德国美最时洋行和礼和洋行相继在汉口开设美最时、礼和、元亨等5家蛋粉厂,是全国最早建立的蛋品加工厂。
其后,法商公兴、澳大利亚和盛、瑞典瑞兴、英商和记蛋厂陆续建成投产,其中英商和记蛋厂规模最大。
这些厂利用湖北及其邻近地区出产的鸡鸭蛋为原料,用蒸汽打蛋机将蛋白打成一层薄胶体,备供工业应用。
蛋黄加工后作染革和掺制漆料,并加工冰蛋,制造蛋粉和蛋液,出口南洋及德、英、法、美等国,市场销路大增。
华中各地鲜蛋源源集中汉口加工出口,蛋品成为当时汉口大宗出口的商品。
至1910年,汉口输出量产值占全国50%以上。
(表12)
1887—1911年江岸地区蛋品加工企业情况一览表
表12
工厂
国籍
开设年代
工厂
国籍
开设年代
美最时
德
1887
和记
英
1911
礼和
德
1887
瑞兴
比
1891
元亨
德
1889
公兴
法
1893
嘉利
德
1895
和盛
澳
1891
贝格尔
德
1909
立太
中
1910
永源
英
1908
公益
中
1911
1887—1911年为德国蛋品加工企业最有势力的时期,列表中德国工厂占5家,主要制品为干蛋白、液体蛋黄,多输德国。
和记蛋厂拥有冷冻设备,从此冷冻蛋制品才开始由汉口输出。
加之国内市场需用皮蛋、盐蛋的数量也相应扩大,促进汉口蛋业的发展。
1907年,英商和记洋行在六合路搭茅棚加工蛋品,进行季节性生产。
和记蛋厂是英国在中国建立的最大蛋品厂。
卷烟业
英美商人合资创办的汉口英美烟厂是辛亥革命前武汉最大的外资企业。
该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动工兴建,1908年投产。
英美烟草公司汉口分公司资本达980多万元,雇女工5000~6000人,该公司六合路烟厂有制烟机64台,月产烟7000~8000箱(每箱5000支)。
生产“哈德门”、“红锡包”、等牌卷烟。
据《海关十年报告,江汉关,1902~1911》记载,“英美公司在汉口的烟厂其规模堪与任何一家大企业匹敌。
日产纸烟1000万支,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它的产品已经打败了烟草市场的所有竞争对手。
这一方面得益于出色的广告宣传,另一方面是它薄利多销的经销政策,每包纸烟的利润极其微薄,工厂的原料主要取之于本地。
”1926年大革命时期和抗战初期,英美汉口烟厂曾两度停工。
武汉沦陷时期,该公司为日军占领,其产品由丸三洋行等3家日商洋行垄断。
桐油和皮革加工业
清末,汉口成为全国桐油最大集散地。
清同治十年(1871年),英商怡和洋行率先在英租界设立澄油厂,同时德商美最时洋行也开始设立澄油厂,并备有较大的储油和检验等设施。
汉口开埠后,牛羊皮的出口逐渐增多。
清光绪二年(1876年)英商在汉口设压革厂,使得皮革运到欧洲的运费得到很大节省。
汉口皮革出口量猛增,由1875年的5000担增至2万担,1877年更增至5万担。
汉口在清末成为国内最大的牛羊皮市场的原因之一。
当时,“汉口路”山羊板皮是国际上公认的优质皮革原料。
经洋行外销之牛羊皮及皮毛占全国出口量的半数以上。
汉口最大的牛羊皮加工厂是美最时洋行。
棉花打包和制冰业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武汉棉花市场渐趋繁荣,棉花打包业应运而生。
“初仅英商平和洋行一家设立,除代客将棉花打包外,兼打苎麻、猪鬃、牛羊皮等,独家经营,获利颇丰。
……嗣后乃有英商隆茂洋行、华英合办之汉口打包公司,华商穗丰公司等”。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英商在法租界霞飞将军路36号(今岳飞街42号)开设制冰厂。
汉口冷冻、冷藏业自此开始。
在此基础上,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英商和利冰厂投产。
电力工业
英商电厂又称英商汉口电灯公司,1905年开办。
1906年,英商电厂前开路灯3盏。
其电力在租界内独立成网,主要为英、俄、法租界供电,同年电厂营业区内天津路江边,出现最早的电动排污站,用15匹直流电动机带动气压排污泵为租界排除粪污入江。
以后装机容量逐步增加,发电能力不断扩大。
此外,还有俄租界普尔赛电灯公司。
榨油和船舶修理业
汉口榨油业主要被日商垄断,在江岸地区有日商第二油厂等榨油工厂。
第二油厂所用原料黄豆主要由河南(驻马店)和蔡甸运来,日产量平均为豆饼2000枚,豆油80担。
汉口开埠,外轮进入,外商创办的修理船舶工业由此产生。
英商太古和怡和、日商大阪、法商强华等轮船公司先后建立修船坞地,设厂维修本公司运输船舶。
法商建立的民丰机器修理厂、汉口机械修理厂、容记洋行也经营船舶修理业务,为外轮运输公司服务。
(二)民国时期的外资企业
1911—1920年为民族资本工业大勃兴时期。
这一时期,适逢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工厂逐渐扩大发展。
随着德商的撤退,德国蛋品加工工厂遂由华人经营,或由中国代管,或由其他外国人租赁经营。
江岸地区外资企业有所减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外资企业虽有恢复发展,但结构有所变化,制茶工业衰落,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业和电力生产有所发展。
以美最时、顺丰、礼和、安利英、沙逊、和记、怡和、慎昌、立兴、三井、日信等洋行所办的工业占较大数量和较大规模。
德、美、法等国洋行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日、英等国洋行以其他轻工业产品占重要地位。
1920—1930年,华人工厂没落,英商工厂兴起。
华商蛋厂在战前主要承担外商的加工订货,其优厚利润多由外商占有,其发展受到限制。
大战后虽将大部分蛋及蛋制品运往欧洲及南洋一带销售,但在市场上受到英美排挤,各国实行养鸡和保护加工政策,禁止和限制中国蛋和蛋制品输入,导致公兴(法)、慎昌(美)、煊记(日)、贝格尔(德)等厂倒闭,但这时德国人回来再经营礼和、美最时、嘉利三厂,英人蛋厂除和记外,又先后设立安利英(1922年)、培林(1923年)2厂,英商蛋厂处于垄断地位。
(表13、14)
1911—1920年江岸地区蛋品厂情况一览表
表13
工厂
国籍
一日使用鲜蛋
工厂设备
和记
英
720—900担
冷冻设备
慎昌
美
94担
美式飞粉燥室
公兴
法
94担
美式干燥室,中式干燥室
瑞兴
比
190担
6匹马力锅炉
煊记
日
100担
中国式干燥室
礼和
中国政府接管
133担
中国式干燥室,德国式真空干燥室
嘉利
中国政府接管
190担
中国式干燥室,德国式真空干燥室
元丰
中
300担
中国式干燥室,德国式真空干燥室
立泰
中
94担
德、美式干燥室
景康
中
38担
德、美式干燥室
公益
中
170担
德、美式干燥室
中华
中
94担
德、美式干燥室
民国时期江岸地区外贸蛋品工厂一览表
表14
工厂
国籍
资本额(万元)
职工数(人)
一日使用鲜蛋最高量(担)
和记
英
400
2000
1500
培林
英
40
58
600
安利英
英
250
礼和
德
50
140
200
美最时
德
190
350
嘉利
德
600
310
350
瑞兴
比
37
50
据江汉关年报,1919年汉口干蛋品、冰蛋品出口16640吨,价值975万关两;1925年出口突破1000万关两;1928年创1177万关两最高纪录。
汉口蛋品行销美、英、法、德、意、比利时、荷兰等国,其中销往英国最多,占出口总额的30%—40%;美国次之,占20%—30%。
1930年,60%以上的出口蛋品输往英国。
蛋品出口额常居全国第一,占全国的比重为30%。
鲜蛋的产量和集中量,在抗战前与上海、天津、青岛并列为中国蛋品出口的四大商埠。
汉口蛋品加工业规模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汉的华商蛋厂有元丰、立泰、公益、中华、景康,加上接管的德商蛋厂共8家。
20世纪20年代起,渐为英、美蛋厂垄断。
1938年武汉沦陷后,英、美、法、德等外资工厂受战乱影响,大部停产倒闭。
日本侵略军强行霸占部分外资企业资产。
日本成立武汉输出业联合蛋品业公会,有三菱、瀛华等8家洋行参加,所制蛋品全部供给日本。
1941年,日本丸三烟草公司强占英美烟草公司卷烟厂,(1942年改为颐中烟草公司)将桥口厂的机件搬到六合路厂,烟草业为日本人控制。
日资企业垄断市场,生产萧条。
抗战胜利以后,日资企业被接收。
英、美、法、德等国在江岸地区的企业逐步恢复,主要仍然集中在与出口有关的蛋品、打包等加工工业、食品、电力工业和其他轻工业。
(表15)
1911—1949年5月江岸地区部分外资工厂一览表
表15
工厂名称
国别
时间
主要业务
地址
资本(银元)及其他
大正电厂
日
1913年
直流发电
在今旅顺路
供日租界用电。
华昌澄油厂
英
1917年统计
精炼桐油
其他油脂
英租界
年制桐油5万担以内,木油2万担以内,牛油等2万担以内。
义华澄油厂
意
1917年统计
精制木油牛脂
法租界
年产木油2万担以内,牛油等1万担以内
怡和澄油厂
英
1917年统计
精制木油牛脂
英租界
年制桐油5万担以内,木油4万担以内,牛油等2万担以内
美最时澄油厂
德
1917年统计
精制桐油、
木皮油
德租界
年制桐油15万担以内,木油6万担以内,牛油等3万担以内
和记宰牛厂
英
1917年统计
冷冻、食品制造
德租界
每日鸡蛋400担及牛、豚、鸡、鸭冻制,高额年约200万两
德泰净皮厂
美
1917年统计
精净牛羊皮
英租界内
无定额
福泰净皮厂
法
1917年统计
精净牛羊皮
英租界内
无定额
永兴牛皮芝麻厂
法
1917年统计
牛羊皮加工
英租界
四码头
永兴澄油厂
法
1917年统计
精制桐油、
木油、牛油
大智门
年额桐油5万担以内,木油2万担以内,牛油等1万担以内。
襄河制革厂
日
1917年
年产1.5万张皮革
英租界内
资本5万元,日商武林洋行所办,职工20余人。
其来澄油厂
美
1917年统计
精制桐油
法租界内
年额桐油20万担以内。
万兴净皮厂
比
1917年统计
精净牛皮
法租界外
无定额
礼和澄油厂
德
1917年统计
桐油、其他油脂精制
大智门
桐油15万担以内,木油6万担以内,牛油等2万担以内。
瑞记澄油厂
德
1917年统计
桐油、其他油脂精制
德租界内
年额桐油15万担以内,木油8万担以内,牛油等3万担以内。
禅臣澄油厂
德
1917年统计
精制桐油、木皮油
德租界内
桐油10万担以内,木油3万担以内,牛油等2万担以内。
机昌机器铁厂
德
1917年统计
各种铁工
法租界
无定额
三井澄油厂
日
1917年统计
精制桐油、木皮油
德租界内
与禅臣澄油厂类似
日华澄油厂
日
1917年统计
精制桐油、牛脂
日租界
与华昌澄油厂类似
日华榨油厂
日
1917年统计
豆饼及棉饼制造
日租界
每日大豆饼2000块,棉饼160担。
泰孚腿带子工场
日
1917年统计
腿带子织造
三元里
每月制带120打。
汉口打包股份有限公司
中英合资
1919
棉花打包
鄱阳街-胜利街
资本100万两,刘季五等5人
慎昌蛋厂
美
1920年统计
蛋品加工
日用蛋94担,产飞蛋白16担。
和利汽水厂
英
1921年
和利牌汽水
岳飞街42号
柯三、克鲁奇
赞育汽水厂
英
1921年
日产汽水100余打
车站路9号
赞育药房所办
隆华皮革厂
中日合资
1930年
军用皮革加工
汉景街
资本10万元(日钞),罗子简
邦可面包房
俄
1930年
俄式糕点
鄱阳街131号
资本100万元
吉田玻璃厂
日
1941年
玻璃器皿
慎昌街
培林蛋品厂
英
1945年以后
冷冻蛋黄、蛋白和全黄
法租界
安利英蛋品厂
英
1945年以后
液体并液蛋白
特1区四码头
礼和蛋厂
德
1945年以后
液体并液蛋白
大智门
美最时蛋厂
德
1945年以后
液体并液蛋白
大智门
嘉利蛋厂
德
1945年以后
液体并液蛋白
五族街
瑞兴蛋厂
比
1945年以后
液体并液蛋白
日租界
永兴洋行蛋厂
法
1945年以后
液体并液蛋白
大智门
福来洋行蛋厂
法
1945年以后
液体并液蛋白
特1区六码头
美记洋行蛋厂
法
1945年以后
液体并液蛋白
特1区二码头
天成洋行蛋厂
法
1945年以后
液体并液蛋白
大智门
利华打包厂
中英合资
1947年统计
机器打包
鄱阳街
日夜打包900件。
英商颐中烟草公司汉口分公司1934年以前称英美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汉口分公司,1908年在汉口六合路建成卷烟厂,1924年又在桥口建成第二烟厂。
汉口英美烟厂是辛亥革命前武汉最大的外资企业。
汉口分公司资本达980多万元,雇女工5000~6000人,该公司六合路烟厂有制烟机64台,月产烟7000~8000箱(每箱5000支)。
生产“哈德门”、“红锡包”、等牌卷烟。
据《海关十年报告,江汉关,1902~1911》记载,“英美公司在汉口的烟厂其规模堪与任何一家大企业匹敌。
日产纸烟1000万支,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它的产品已经打败了烟草市场的所有竞争对手。
……每包纸烟的利润极其微薄。
工厂的原料主要取之于本地。
”1934年改名英商颐中烟草公司汉口分公司,负责鄂、湘、赣、豫、川5省的香烟销售。
抗战期间,英美烟草公司桥口烟厂、六合路烟厂被日本丸三烟草公司强占,连同被日本商人强占的南洋烟草公司,武汉的烟草业全为日本人所控制。
1944年12月六合路烟厂被美机炸毁。
抗战胜利后,颐中恢复营业,继续开展业务。
英商电厂开办于1905年,地址在界限路8号(现合作路22号武汉供电局变压器修造厂所在地),开办后在厂前开路灯3盏。
其电力在租界内独立成网,主要为英、俄、法租界供电。
1911—1924年,该公司先后购置发电机4台,使总容量达到2825千瓦,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直流发电厂。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趁机攫取英商汉口电灯公司管理权。
三镇电业由日伪华中水电株式会社经营。
1942年该厂供电量比1937年减少430.58万千瓦,下降55.06%。
抗日战争胜利后,该厂由既济水电公司接收代管,发电机容量为4750千瓦。
武汉解放后,英商电厂改名为合作路电厂。
1949年该厂发电机可用容量仅为2250千瓦。
1950年8月合作路电厂徐炳林、张春庭等人将2500千瓦直流发电机改成交流发电机,受燃料工业部授予“为完成国家任务而奋斗!
”锦旗嘉奖。
1952年,合作路电厂被正式命名为第四发电厂。
1953年12月,该厂所有三台仍可运行的直流发电机全部改装成交流发电机。
1955年,合作路电厂停止发电。
1956年,合作路电厂1000千瓦发电机1台调往甘肃玉门,该厂当年改名为电力修试工厂(场),从事电气设备的修试。
现为武汉电力博物馆。
大正电厂又称汉口居留民团电气部、日租界工部局电灯房、日商大正电气会社,1913年,日商大石洋行在日租界内上小路(今中山大道吉林路口)开办。
1928—1929年间,该厂被租界内日本商民购买,改名为汉口居留民团电气部。
1931年遭洪水浸淹。
1936年时总容量达到505千瓦,供电量为57.2万千瓦时,其中用于电灯48.91万千瓦时、电力8.29万千瓦时,供电户700户。
1937年8月7日晚日侨撤离汉口时,日军陆战队用长杆敲碎租界内所有路灯,又拆走电厂发电机,使租界内一片漆黑。
日本驻汉领事请求中方供电。
8月9日,由既济水电公司接通领事馆内电流,并在租界内安装13盏路灯,此后,租界内电流就由既济供电,日本电厂再未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