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黄万里水利探讨之10.docx
- 文档编号:10848199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0.73KB
圣人黄万里水利探讨之10.docx
《圣人黄万里水利探讨之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圣人黄万里水利探讨之10.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圣人黄万里水利探讨之10
圣人黄万里--水利探讨之(10)
圣人黄万里在水利界有“经验派”和“理论派”之分。
由于水的特殊性,从理论上研究它的规律十分困难,《水力学》在发展中,特别注意实践经验的总结,而理论却远远落后于实践。
《水力学》中的许多“理论”其实并不是理论,总结出来的规律,只能描述现象,不能体现本质,这些规律只是外在的规律。
就像成熟的苹果最终要落到地上一样,虽然也是一条自然规律,但并非(万有引力)本质。
《水力学》就是这样一门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学科,更是一门有待完善的学科。
由于《水力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经验派一直是水利界的主流,而所谓的理论派,大部分是持有少许理论派的观点、观念,但他们还是把水力学中的经验当理论来对待,实际上,他们还是经验派。
在水利界,在中国的水利界,有这样一个人,不但发现了《水力学》中经验成分太多,认清了《水力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一门学科,道出了《水力学》是经验的简单总结,指明了理论与经验的关系,并用掌握的理论,正确的指导了实践,成为水利界独树一帜的专家。
但是,由于他没有找到《水力学》理论的研究的基本方法,在水力研究上,没有根本性的突破,没有完善自己的理论,他观点并没有得到正确的接受。
由于他的观点与占绝对多数的经验派向左,逐渐成为水利界的“另类”。
这个人就是黄万里。
由于《水力学》在理论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很多问题不能得到正确的解释,每一位经验派出身的“水利专家”都想走出这种困境,不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而且在理论上不断探讨。
作为研究,每个人都具有经验派和理论派的双重性。
比如钱宁、张瑞谨、王渭径等等。
更有钱正英、齐璞、漆富冬等,某些观点已与主流派相差甚远,目前基本成为了水利界的叛逆。
虽然他们在理论上有一些突破,也认清《水力学》的本质,但始终无法摆脱《水力学》的束缚,最终没有完全与经验派脱离。
黄万里为什么能成为水利界的叛逆,这与他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
黄万里,祖籍为原川沙县(今上海),是著名教育家、**家黄炎培第三子;1924年黄万里入无锡实业学校学习,1927年进入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1932年毕业。
(XX百科)本来可以成为著名的桥梁专家。
他走上水利之路,主要是1933年长江洪水,湖北云梦县一夜没城,淹死7万人,这刺激年青的桥梁工程师黄万里决心改学水利,还有当时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的许心武先生一段话:
“江河大水后,调查全国人才都是土木结构出身的,没有一个长于水文学。
而不通水文学等于未入水利之门,只是能设计施工罢了”。
更加坚定了一心报国的黄万里改学水利的决心。
1934年黄万里赴美留学,1935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1937年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工程博士学位,成为一名水利专家。
但是他与其他的水利专家不同,他虽然承认了《水力学》的实用性,是知识,但他没有承认《水力学》中的经验是理论。
黄万里的学生党治国在纪念老师的文章中说:
在教学中黄老师注重教授基本的原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他特别强调基础。
他告诫学生“这些经验公式你们只要学懂会用就是了,不需要背,我也背不下来。
在实际工作中,你们完全可以查书查资料,谁也不会规定你们在工作中只能运用自己记住的公式而不准查书。
考试时,我不会要求你们背一个经验公式。
”从这里已经充分体现了他对水力学的批判,而他所强调的基础是什么,就是基本理论啊,可惜没有几个人读懂他的良苦用心。
在中国有个古老的预言:
“黄河清,圣人出”。
对于这个预言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是;每当黄河水变清的时候,中国就要出现一位“圣人”。
为了表示对毛**的崇敬,当年的人们想把“圣人”的称号给予他,加上对黄河治理的急迫性,人们修建了三门峡水库。
后来发现三门峡水库是个“极大的错误”,而这个错误正是被毛**钦定为右派的黄万里在修建水库之前运用自己的学识,正确预见到的结果。
从此,再也没有人敢提“黄河清,圣人出”了。
三门峡水库建成后,确实是有一段时间黄河变清了,尽管是时间很短。
按照上述预言的解释,中华大地应该有“圣人”降临。
这个圣人是谁,我说:
这个圣人就是强烈反对三门峡水库建设的黄万里。
有人会问,为什么这个“圣人”要赋予给反对建设三门峡水库的黄万里,而不是积极倡导建设三门峡水库的毛**或其他人呢?
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以毛**的才能及其指挥和领导艺术,与已经被我们推崇为“神”的历史人物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在世的时候,中国人已经把他当成“神”,在他去世后,更有人把他作为“保护神”供奉香火,用“圣人”来描述毛**还远远不够,他就是中国现代的“神”。
再看看历史上公认的五大“圣人”,庄子、孔子、孟子、老子、墨子,这些人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不能与那些“神”相比,甚至不能与很多没有被推崇为神的“大英雄”相比,但他们的观点、思想却影响深远,被后人尊为“圣人”。
再看看黄万里,作为水利专家也没有什么特大贡献,而在三门峡、三峡水库这样重大工程的建设上,他是以反对者的身份出现,而且是个“失败者”,所以他不能被奉为“神”。
在水利界,目前虽然没有人把他当回事(把他看成是相当于一般的讲师),但将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逐渐理解他,并会得到充分的尊重。
他的贡献并不在于他对泥沙淤积的预见,也不在于反对已有定论的三门峡水库建设,更不在于反对还没有定论的三峡水库建设,而在于他认清了“与其他应用科学相比,水利科学更是一门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
指出了“在工程学里根本没有不联系实际的理论,却只有提高不到理论的实际”。
“创立了河流泥沙运移理论”,这才是黄万里学术思想的核心、精华。
他这个思想已经影响整个水利界,暂时还没有完全战胜“冲淤平衡”这一落后的理论,但对水力学的发展,终会起到深远的影响。
管道清淤法完全符合黄万里的河流泥沙运移理论,将是黄河治理的必由之路。
我在97年就向有关部门提出来,近几年才知道,早在70年代,西北“群众”在实践中就已经运用过,实践已经证明它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直到07年在李国英的提议下,有关研究部门才开始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
从有关的文章上看,在某些方面,专家们的认知水平甚至没有我在97年的认知水平高,直到现在,他们得出来的结论只有“小浪底水库有250水面高程,泥沙应该能够排放到海”这样一个不是结论的结论。
我一直在问自己,象泥沙排放这样“简单的问题”,到了专家手里却变成棘手问题,究竟是为什么?
为探究竟,我开始收集资料,一边学习,一边研究黄河的泥沙排放。
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泥沙渠的计算。
无论采取什么公式,计算的结果都不尽人意,经过反复分析,在去年6月份初,我发现了水力学不该引入“水力半径”这个错误概念。
我把自己的发现整理成论文,请教有关专家,一次次被人家当成精神病扫地出门,即使是相当有名的专家,也不例外。
投稿也被专家否定,不予发表。
在北京又一次撞了南墙后,只好把没有踢出的球抱回来自己研究。
经再次仔细研究发现,水力学中不但计算公式有错,就是对河流的运动、演变以及对泥沙的作用等等,都存在着大量的错误。
说句不好听的话,直到现在,黄河泥沙的来源都没有搞清楚,仅仅从表面现象,统计的数据,就把泥沙主要来源归结到黄土高原上,是经验派典型的错误。
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能治理好黄河吗?
黄河的泥沙、决口、改道都是自然规律,人类无法避免。
在黄河治理上,根本就没有根治黄河的“根本措施”,仅有延缓决口和改道时间的“有效措施”。
而这些“有效措施”都有一定的弊端,用好了是“利”,用错了就是“弊”。
在某一时期是“利”,过了这个时期就会转变为“弊”。
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正确的指导,这些“有效措施”,很有可能就是“有害措施”。
《水力学》根本就没有解决这些问题,所以不能用科学2个字来评价《水力学》。
基于上述认识,我不再把目光仅仅停留在小浪底,我又来到了三门峡,在搜集三门峡的资料中,黄万里的名字不断出现。
在党治国的《科学的良心——纪念黄万里老师》一文中,读到:
和数学、物理、力学等学科比起来,水文学的经验公式没有严格的逻辑关系,已经使我倍受同感。
读到“和其他应用科学相比,水利科学更是一门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
黄老师写道:
在工程学里根本没有不联系实际的理论,却只有提高不到理论的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这个口号多年来被那些落伍于时代的工程师和教授们用作掩护他们自己理论知识低劣的挡箭牌。
我们要号召大家把总结出的实际经验提高到原理性的理论,这就需要具有高级的理论基础!
”更使我茅塞顿开,我苦苦思寻的结论,黄老早已经做了总结,水力学就是这么一回事,把经验当理论。
我的文章不予发表,建议不予回应,以及专家的白眼,甚至在一个水利群中,刚刚把《论水力半径》共享不到半个小时,就被踢出,脑残的我还不知道为什么。
读完党治国的文章我才明白,无意中我走上了黄万里的老路,站在了全世界水利专家的“对立面”。
尽管如此,我还是把最新的研究成果----怎样降低潼关高程作为建议向有关方面和领导用信件汇报。
我知道,我这么做不会有结果,我的报告根本不会到达领导人手中,转到水利专家手中就是一张废纸,时间也证明了这一点。
但作为炎黄子孙,为了自己的母亲河,匹夫也要尽责。
所以我要呼吁,我要大喊,《黄河清,不是梦》,《中国的月亮也能园》,《三门峡是一座被亵渎的丰碑》,潼关高程能降下来,“黄万里的预言”能打破。
在水利界,黄万里本人及其学术观点一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民间,黄万里几乎被神化,与水利界形成极大的反差。
虽然有人研究过他,但没有人真正认识到黄万里学术的精华。
《水力学》不是理论科学,只是一门实用的经验学,在水利上,更应该用科学的理论来认识河流,这才是黄万里学术观点的基本。
“黄河清,圣人出”这是一个古老的预言。
三门峡水库曾使黄河变清,小浪底水库更进一步使黄河变清。
若这个古老的预言必须有人应验的话,这个应验之人非他莫属。
虽然他生前极力反对“黄河清,圣人出”这一迷信思想,但历史往往就是这样不可思议的巧合。
可惜的是,与历史上众多的“圣人”一样,他们在世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得到世人的理解与认可。
不是吗,直到现在,绝大部分的水利人都不能理解他。
在网上有个自称是河海大学学子,网名叫火鸟X的人,他发表文章,说黄万里的学术观点没有其他专家出色。
我承认,黄老的许多结论,许多观点都不是完全正确,甚至是完全错误的。
没有哪一个人的所有言论都是真理,中国最大的圣人孔子也不能先知,这是正常现象。
孔子不能先知,不影响他是我们心目中最大的圣人。
同样,黄万里某些观点、结论的错误,也不影响人们对他的崇敬,因为他看的比别人深,比别人远。
火鸟X说大众是愚昧无知的,但大众也有一双眼睛,能看到,也有一个大脑,也会思考。
现实是其他专家所说的好处并没有那么好,而黄万里所说的害处,却是实实在在。
咱不说三门峡问题,50年没有解决。
就说三峡吧,重庆段的淤积问题到今天为止,哪位专家给出明晰的结论,并给出合理的解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
而提出可行的办法的人还是黄万里,只不过你们没有认识到就是了。
看看漆富冬的《黄万里教授创立河流泥沙运移理论》这篇文章,以及本人《论三门峡》,你们就应该清楚了。
我说过,打破黄万里预言的就是黄万里本人,可惜的是,由于他只是认清了《水力学》的本质,并没有找到《水力学》的出路,这一点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生前为三峡担忧,生后死不瞑目。
你用“没有院士头衔的学科泰斗”无法表现它在对真理的执着和高贵的人品,你用“科学的良心”无法表达他在学术上的贡献。
但是,把他与大禹相提并论,我感觉有点过头。
毕竟大禹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对黄河的治理达到了目的,彻底解除了黄河对当时中国的核心----关中平原的危害。
从我们的老祖宗开始,早已经把他奉为“神”,黄万里的贡献,没法与大禹相比。
我认为,用“圣人”来表述他,最恰当不过了。
但是,即使是“神”也有犯错的时候,何况是人,“圣人”黄万里也一样。
谁都认为,黄万里在三门峡上的预言是正确的,至今已有50多年,还没有人能够打破这个预言,甚至一直与他观点相悖的,公认的水利泰斗,张光斗院士,都认为应该放弃三门峡水库。
看样子,黄万里的预言应该正确。
其实,若能够真正从理论上认真研究黄河、研究三门峡水库,认清“潼关高程”的根源,真正按自然规律办事,在三门峡水库放弃“蓄清排混”,改为“汛期敞泄”运行,“潼关高程”完全可以降下来。
虽然在相关文章中说过了,但在这里,我再重复一遍。
所谓“汛期敞泄”运行方式,简单的说,就是在每年渭河第一场洪水到来前,将三门峡水库敞泄排空,并保持敞泄状态,排出水库中已经淤积的泥沙,当达到一定的标准之后,关闸蓄水。
如果运行得当,不但可以把潼关高程降到324米左右,解除关中平原的灾害,总的发电量也不会损失多大。
我已经把这个建议用信件有关方面提出,若有关部门能够正确理解,采取的措施得当,黄万里在三门峡的预言,今年就应该被打破。
虽然没有得到三峡水库有用的数据,无法分析三峡水库的淤积情况,不敢妄下结论。
既然能打破他在三门峡的预言,打破他在三峡的预言也不应该很难。
信件已经发出半年多,与往常一样,没有一点回音,看情形今年的汛期,也没有采纳我的意见,不过这样还好,我不担心他们不听我的建议,最担心的是没有正确理解,特别是不重视“汛期敞泄”带来的弊端,不但不能解除关中平原的灾难,反而给下游,特别是三门峡市等库区群众带来灭顶之灾,那样的话,我可是作孽喽。
老天啊!
睁开你的双眼,求您再派一个“大禹”来拯救你的子民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圣人 黄万里 水利 探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