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共6篇.docx
- 文档编号:10847423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9.25KB
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共6篇.docx
《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共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共6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共6篇
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共6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1篇:
探索中西医临床医学教学的实践方案
实验诊断学是发展最为迅猛、集中高新精尖技术最多的医学学科之一,是一门重要的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同时也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又称中西医结合专业,该专业既要学习传统的中医学理论,又要学习西医的新成就、新技术,还要学习中西医结合课程,比中医或西医临床专业的课程要多出很多,时间非常紧张。
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无法跟上现代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
为此,我们将微课引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教学,微课是微型视频课程的简称,一种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结合体。
利用微课建立一种由课堂向课外延伸的授课模式,拓展教学资源,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探索出更适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具体实践方案。
1微课适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教学的特点
微型化
微型化是微课的典型特征,即时间的微型化和内容的微型化。
首先,微课时间简短,一般不超过10min,适应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时间紧而任务重的特点。
其次,微课内容精简,重点突出,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一个课程一个主题,适应于实验诊断学涉及学科多、涉及临床多、知识点零散、概念抽象复杂等特点。
微课将每一个零散的知识点、每一个抽象的概念升华为简短课程,使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掌握重点内容,且不易产生疲劳,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视频化
视频化是微课的另一个典型特征,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没有视频就没有微课。
视频展示法本身即为大班授课的一种十分有效的现代教学方法,而微课的视频化使其魅力十足。
视频化适应于实验诊断学微观性、定量性、数据化、抽象化[5]等特点,使静态的数据化为动态的影像,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画面,微观世界生动地呈现。
实验诊断学本身即为实验学科,口述实验操作枯燥乏味,而视频演示却能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乃至心灵感觉,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网络化
网络化是微课重要的现代化特征。
微课不一定是网络的,但网络的微课更具魅力。
网络化使微课具有随时性、重复性和交互性的特点。
作为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有效缓解了中西医临床医学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实验诊断学课程的学习由课堂学习,变为随时随地学习。
网上包含相关的微教案、微课件等教学文档,便于课后复习的微习题、微思考题等教学资源,以及相配套的交流论坛。
2微课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教学的应用
微课与课前预习
以基础理论知识点为核心内容的预习微课,为实验诊断学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验诊断学是桥梁课,在教学中,我们做到以基础理论为铺垫,紧密联系临床,注意医学知识的连贯性及其内在的联系,避免讲授内容的孤立性和片面性,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如血液学检查,其内容抽象难以理解,知识点繁多不易记忆,因此可以制作关于血细胞起源的微课,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看到血细胞的来源、分化及功能;针对肾功检查,制作尿液生成和肾脏结构功能的微课,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肾脏结构,容易理解尿液生成的原理,进一步联系相关的检查项目等。
这样在课前,帮助学生直观地回忆起相关的基础课程,减弱基础差异性,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
同时使其更容易理解建立这些检查项目的原因及临床意义,强化实验诊断意识,学会正确选择检查项目。
课前利用微课进行预习,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对于实验诊断学课堂教学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现代的教学强调启发式,充分重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实践性。
课前,教师利用微课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对即将要讲授的内容展开思考,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以活跃思想,加深理解,深化认识。
借助问题鼓励学生发现和利用学习资源寻找答案,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对我校200名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80%的同学认为微课应用于课前预习这个环节,能够更好地帮助回忆相关基础知识,发现新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微课与课堂教学
以知识点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主题制作成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使难学难记的内容变得生动直观,易于记忆理解,同时强化、突出重点内容。
如针对红细胞参数检查,将红细胞指数制成微课,将3个红细胞平均值的来龙去脉利用视频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其基本概念和临床意义变得易学易记。
微课与讲授法相结合,利于学生把握重点难点。
课堂则成为知识内化的场所:
教师答疑解惑,组织讨论,学生深入探讨,总结汇报等。
这样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
以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主题寻找或制作成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针对学生在课前预习及平时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加以归类和积累,通过寻找或制作相关的微课作为教学资源,供学生反复学习观看,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还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创作,共同合作探究,营造出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
学生的主动性有所增强,对于暴露出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积极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深入理解,解决问题,同时还能拉近师生距离,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和相互理解。
调查结果显示,75%的同学对微课的课堂教学满意或基本满意,对于课堂学习效果的提升大有裨益。
微课与课后复习
微课的网络化可满足学生们随时随地学习,视频化使知识易理解易记忆,微型化使学习内容简洁而重点突出。
将实验诊断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制成视频,形成微课系列,传到网上,使学习者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自主学习,对不理解的内容反复研习,可满足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需求,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讨论的平台,定期回答学生问题,对较为集中的问题可以展开针对性的讨论。
完备的基本资源,丰富的拓展资源,以及学生丰富多彩的原创作品使学习方式更加立体多元化,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调查结果显示,79%的同学认为微课的应用能够使课后复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微课与远期学习
利用微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督促教师不断的学习进步。
医学生即便步人工作岗位,也需要主动学习以获取不断更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完成工作的需要。
微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现有的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
医学知识和技术在不断地更新进步,微课的内容也要不断地进行更新。
因此,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录制与学科内容相关的前沿知识的微课。
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能力。
同时,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增进交流,相互学习。
3微课教学的不足
微课教学的不足主要是其“知识点”形式的讲授。
实验诊断学内容多,知识点多,单一的“知识点”讲授缺乏连贯性,不利于知识的系统化。
而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课程多,时间紧,能够利用的课余时间较少。
大班授课使一个教师面对几十甚至上百学生,师生之间难以充分交流,导致微课教学难以成为学习的主流模式。
故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微课教学仍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但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总之,微型化、视频化与网络化使微课适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教学;微课在实验诊断学教学的课前预习、课堂授课、课后复习以及远期学习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当然,现阶段微课尚不能完全替代课堂教学,如何合理利用微课逐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将是在今后的发展和实践中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现今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后续任务。
作者:
杨帆,梁文杰,张园园,张楠,何莲,徐红俊(河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石家庄050200)
第2篇: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
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我院同其他5所医学院校首批开设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为了办好该专业,我们在此前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反复的论证,近3年来又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入探索,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课程体系构建方面作了一些大胆的改革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现作一介绍。
1专业设置背景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是适应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中医学专业基础上分化发展起来的一个新专业。
我院自1992年起,在中医学专业内设置“中西医结合方向”,招收五年制本科生,在国内率先试办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
到2001年止,已连续招收10届学生,培养出毕业生近500名。
根据我们对用人单位及毕业生进行的调查表明,此项改革受到普遍欢迎和肯定,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如中西医课程的比例问题,究竟应侧重于中医还是侧重于西医,常常出现一些争议;又如毕业生的定位问题,是中医师还是中西医结合医师,在某些地区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认定时存在分歧。
我们认为,这些均与在中医学专业内设置中西医结合方向的局限性有一定关系。
为了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促进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的发展,有必要分化出新的专业,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教育部批准设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为我们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空间。
2人才模式设计
根据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以医疗卫生机构对医学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新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了设计,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人才类型定位
根据培养人才“能中会西、临床适用”的知识结构特点,我们将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类型定位为复合型应用型医学人才,力求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划分。
同时根据社会对某些专科人才的特殊需要,在专业内设置某些柔性的专业方向,打造“通用专长“的人才模式。
专业培养目标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兼备中、西医两套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医学人才,中西医结合应是其必然归宿。
因此,本专业虽无“结合”之名,而“结合”却自在其中,应以中西医结合医师为主要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注重于结合,立足于临床,着眼于应用。
学生毕业后能胜任中西医结合通科医师或专科医师工作。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比较系统地掌握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技能,具有一定的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的基本能力。
以中、西医两套专业知识与技能并重为特征。
其主体、重点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知识与技能。
专业方向则是在此基础上,培养侧重于掌握某一临床专科的业务能力。
3课程体系研究
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1)指导思想:
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从人才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规格出发,实现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以期培养出创新与实践能力强、适应面广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宽口径、大基础、复合型、应用型,前期同步,后期分化”的培养要求,强化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强调应用,突出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
(2)构建原则:
在构建新课程体系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与21世纪对医学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相适应)与21世纪需要的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从中西医结合学科的现状和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从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和学生就业需要的大局出发,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和重组。
课程设置保持与国家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科目衔接,并以一专多能为特色规划课程,以学生就业所需为立足点增设本专业特色课程。
按照模块组合、整体优化的原则,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
根据中西医结合学科的现状和特点,本专业课程结构应逐步从“H”型模式向“A”型模式发展。
早期的中西医结合教育,课程模式基本上呈“H”型,即中西医两套知识的平行相加,随着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培养框架,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构建了“A”型的培养模式。
即基础课中西医相对独立,分别开设,由中医学基础和西医学基础两套课程构成宽厚的基础,共同支撑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主体;临床课程力求中西医整合一体,渗透融会,优势互补)在基础与临床、中医与西医之间设置作为过渡的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从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及学习方法上帮助学生进行沟通。
至于专业方向,则是在前三学年执行同一教学计划的基础上,从第四学年起,根据个人志向对一部分学生进行后期分流,着重进行某些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专业课程模块设计
本专业课程设置是在中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课程体系基础上进行优化整合,设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西医基础理论课程、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专科方向分化课程等5个有机结合的知识模块,构成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1)中医基础课程模块:
突出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与针灸学等主干课程,教学时间与内容同中医学专业持平。
对中医经典课程进行改革、整合,开设仲景杂病学与外感热病学必修课。
(2)西医基础课程模块:
在“中西医结合方向”课程设置基础上开设的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主干课程教学内容接近于临床医学专业的水平。
由于该模块课程门类较多,其课时总数与中医基础课程模块之比约为:
。
(3)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模块:
基于中西医基础课程分别独立开设,尤其是中西两大医学体系之间所存在的巨大差异,中西医结合桥梁知识对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中医和西医各自的特点、优势及不足,有必要增设中西医结合导论、中西医比较医学、中西医结合思维学等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给学生提供中西医结合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4)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模块:
改革过去中医、西医临床课程分离的模式,使之一体化。
课程内容不仅包含中西医两种知识,还着重介绍各病种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思路与优选方案,将中西医结合的成功经验传授给学生。
合并后的基本临床课程为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等。
(5)专科方向分化课程模块:
根据近期市场需求预测,拟先设置皮肤性病、骨伤与眼耳鼻喉3个专科方向,分别开设各专科基础及临床课程。
皮肤性病方向设皮肤性病基础、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等;骨伤方向设骨伤学基础、骨伤手术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等;眼耳鼻喉方向设眼耳鼻喉基础、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等。
从第四学年起以必修课或选修课方式陆续进行,在毕业实习阶段亦对相应专科的临床实践学习予以加深加强,以确保专科临床技能的掌握。
作者:
王明杰,刘克林,吴绍华,尹思源,王全(泸州医学院泸州646000)
第3篇:
分析中西医临床医学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西医院校设置中医学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色,是培养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发扬祖国医学的一个渠道。
尤其是近年来许多中医院校和西医院校均设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方向,为培养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和更优越的条件。
然而,目前我国对这类人才的培养,西医院校与中医院校在培养模式上有所不同,但都普遍存在缺乏整体优化模式、培养方式针对性不强、培养质量欠理想等状况。
现结合当前我国西医院校开办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做粗浅探讨。
1当前开办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学中”模式,在党和国家“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倡导下,培养了一批适合中国卫生事业需要的中西医结合人才,为我国的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科学、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尤其是随着现代疾病谱的改变,促使现代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所谓“纯中医”或“纯西医”已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中西医之间的相互渗透日益扩展和加深。
比如在现代综合征、医源性疾病、SARS等疾病方面,中医西医临床医生都在不同程度地应用中西医学的诊疗手段从事治疗工作,并取得了比单纯采用中医药或西医药更好的疗效,显示出了中西医明确指出:
“坚持中医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而奋斗”,“加快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
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为有利的条件,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
2001年经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业委员会评议,结合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实际,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当前,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也将中西医结合列为与西医、中医并列的一个类别,使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了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
2如何确定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基本模式
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我国新世纪卫生事业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切实需要呢?
西医、中医院校开办的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培养模式应该相同还是应该各有特色?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和完善。
故有人认为,当前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面临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111。
我院于2004年开始招收中西医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是较系统掌握中、西医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知识防治疾病的复合型高级医学人才。
然而,中医和西医是在两种异质的文化土壤和社会背景中发生发展起来的科学,属于典型的不可培养绝非简单的将知识相加。
中西医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体与疾病,但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很大差异。
中医治疗重视的是得病的人,西医治疗强调的是人得的病;西医侧重于研究作为生物体的人,常常借助于动物实验对人体的研究;中医学侧重于研究自然、社会与身心一体化的人。
就中西医结合学术发展状况而言,现阶段仍处于临床结合阶段,尚未建立较系统的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因此,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应当强调在知识结构上的“复合”,要中西医并重,重点着眼于临床技能的结合。
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弄清楚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能够建立中、西医两套思路,以更好地应用中西医两套知识及技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毕业后可以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需要,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3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就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而言,传统的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包含30%—40%的西医课程内容,而中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由于其中医教学力量雄厚但西医教学力量则相对薄弱,故其课程设置大多只是増加了西医课程的内容和学时,仍是以系统的中医学课程为主。
与此相对,西医院校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由于其西医基础及临床教研室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实验仪器设备先进、齐全,而中医教学力量相对薄弱,故其课程设置则西医课程为重、中医课程较中医院校相对少些。
问题是,中、西医课程的比例究竟是多少较为科学合理,无成熟经验可供借鉴,可谓摸着石头过河。
无论是西医院校还是中医院校,在学制未延长(一般为5年)的情况下,要完成中西医两套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确实给教与学双方都増加了较大的困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也正是由于中西医两个学科体系的紧密相联和碰撞,才有可能创造出更有价值的、领先世界的创新和成就,才有可能不断地推进中西医的学术发展及其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升华。
然而,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或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四大块,即中医基础、中医临床、西医基础、西医临床。
这样结合的课程设置,由于课程多、培养时间短,学生难于达到理解和汲取两种理论体系之精华的目的,造就了一批专业知识不精、专业思想不稳、专业能力不强的毕业生,在中医专业方面不及中医院校培养纯西医专业的毕业生,出现西医不深、中医不精的局面。
有人将这样的毕业生的中西医能力比喻为“两个专科生”甚至是“两个中专生”。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难以将所学的中医、西医两种知识融合运用的,也难以找到中、西医的最佳契合点,更难说发展与创新了。
这是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应该克服的问题。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关系到中西医结合生力军的前途和命运。
目前该专业的学生均为理工科的考生,他们此前所受的教育是以数、理、化为主导的科学体系,建立的是因果联系、可量化的、分析还原的思维方式,与中医理论的随机辨证、抽象化的、宏观整体的思维模式格格不入。
致使学生在学习中对中医的理论、经典、概念、逻辑往往抱一种怀疑的态度,用一种审视的眼光来看待。
西医比之中医,更容易应用现代科学阐明,概念比较明晰,临床诊治也比较规范,常常使一些学生倾向于学习西医,影响其对中医的深入学习。
为此,笔者认为,应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精减课程门数,増加课程内涵,优化课程结构,并注意调整中西医课程顺序,注重开设中医经典必须让学生信仰中医,要真正学会中医的思维方法,具备辨证思维能力,建立起中医思维模式,这是中西医结合型人才成长的重要环节。
4如何培养中医思维能力
中医学在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时,吸收了天文、历法、地理、气象、数学、生物、社会、心理、哲学等中国古代传统的人文、自然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并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遇到中西医学本质差异与中西医课程并设的矛盾,而且还不得不让中西医两种思维模式在自己的大脑中相互迁移。
目前我国西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新生入学后,多数与西医其他专业一样首重外语、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课,专业课则侧重于西医,所谓的“前期趋同”。
其实,这对中医思维的建立是很不利的。
应该改变目前先开西医基础课而后中西医课程同时并进的现状,在第一学期就让学生接触到中医基础理论,如《中医学基础》、《医古文》或《内经选读》等课程,让学生先建立中医的概念。
主张中医授课教师在传授中医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将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认识论、方法论、理论特色等贯穿其中,让学生在掌握中医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中医的思维方式。
5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要考虑到较短的培养周期和难度较大的教学任务,课程设置改革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则是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由整合后的中医基础课程、西医基础课程、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后期临床各科课程、公共课程五部分构成。
以下四个方面值得重视。
优化中医基础课程
为精减课程门数、优化课程结构,建议将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内容优化、整合,可将《中医基础理i论〉、《中医诊断学》合而为一,《中药学》、《方剂学〉合而为一,压缩理论课时,精简教学内容,做到减少重复,突出重点,相互衔接,有机联系,达到整体优化。
既让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又使学生有较充足的时间系统学习西医知识。
扎实西医基础课程
应充分发挥西医院校师资及设备的优势,要求西医基础课程系统、完整、扎实,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西医基础知识,一方面为中西医双方的优势互补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将来在科研、临床等实际工作中适应“求生存、求发展”的现实。
开设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
开设具有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如《中西医比较医学》、《中药药理学》等,构建起中西医结合的桥梁,开发学生中西医结合的思路。
《中西医比较医学〉应该在学生己系统学习了中、西医课程之后开设,实际是一门中西医比较的总结课,可作为选修课开设。
从中西医的起源、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地域差异、生理学、病理学、病因学、发病学、治疗学等不同角度和方面对中西医进行客观深入的比较,分析它们的同和异,特别是同中之异,异中之同,找出二者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从而科学地认识中西医学各自的特色、优势、弱点,开发学生改革、创新、突破的能力,将来利用所学知识更好地解决临床上的实际问题,使之成为新一代中西医结合人才。
结合实际合理选择临床课程教材
有的学校对临床课程进行中西医一体化改革,采用《中西医临床内科学》、《中西医临床外科学》、《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西医 临床医学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