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控制措施1.docx
- 文档编号:10846831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9.17KB
质量通病控制措施1.docx
《质量通病控制措施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控制措施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通病控制措施1
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建设单位(章):
山东威迪车轮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章):
东营市科正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章):
山东金宇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1年5月1日
本工程为山东威迪车轮有限公司工程二生产车间,该工程的施工必须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严格执行有关的规范及规程,以确保工程质量,在组织管理上,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机构,明确各级职员的质量管理职责。
我公司是ISO9001体系认证单位,质量方针是生产优良的产品,安装优良的工程,提供满意的服务。
确保本工程质量达到施工标准,为此我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分析钢结构工程质量通病,制定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通病一:
钢材选用不慎重,使用无质量证明书的钢材或有缺陷的钢材。
后果:
钢材选用不慎密,与钢结构制作焊接工艺不匹配,会造成钢材报废、钢结构工程等严重质量事故。
无质量证明书的钢材,其性能无法保证,若使用无质量证明书的钢材,钢结构工程质量将无法保证。
使用表面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超过允许偏差的钢材,会削弱钢材厚度,影响钢结构工程质量。
措施:
钢材选用应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应与钢结构制作焊接工艺相匹配。
对于用于板厚方向受拉力或焊接接头据束度较大的钢材,应重视并采取措施防止刚才的层状撕裂问题。
钢材进场验收时,应检查质量证明书。
必要时,可进行加工工艺试验。
钢材代用必须征得设计的同意。
钢材表面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钢材表面的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其深度不应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的1/2。
通病二:
钢结构施工详图不经原设计审查确认,直接用于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工程。
后果:
钢结构施工详图的作用是对钢结构设计图进行深化,以可供用于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工程。
施工详图绘制原则必须遵循原设计图的意图。
目前,国内钢结构施工详图一般不是由建筑结构设计单位出图,而是由钢结构工程总包商或专业从事深化设计单位出图。
因此,钢结构施工详图若不经原设计审查确认,直接用于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工程,一旦出现与原设计存在偏差,则会造成返工或工程质量问题。
措施:
施工详图应由具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负责会址。
施工详图绘制前,绘图者应认真阅图,参加设计交底,掌握设计意图,并按要求绘制施工详图。
钢结构工程施工前,施工详图应经原设计审查确认后方可签发使用。
工程进展过程中,施工详图的变更、修改,也经过原设计审查确认。
通病三:
钢结构安装使用的计量器具与安装精度不匹配,各工序间的计量不统一。
后果:
钢结构安装使用的计量器具精度低于安装精度要求,会影响钢结构安装精度和安装质量。
钢结构工程各工序间采用的计量器具、计量方法不统一,会直接影响量值的正常传递,增加后道工序施工难度,影响钢结构安装精度,甚至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
措施:
用于钢结构安装的计量器具等级必须与钢结构安装精度匹配,并按规定定期检定。
各类主要计量器具配置要求及计量方法:
1、经纬仪:
一般钢结构工程采用精度为2S级光学经纬仪;高层钢结构或安装精度要求较高的钢结构,采用激光经纬仪,其精度在1/200000之内。
2、水准仪:
采用3S级水准仪,其精度为±3mm/km。
3、钢卷尺是钢结构工程主要计量器具,使用频率高、量值传递次数多,因此钢卷尺的使用应做到四个“标准”。
即:
标准尺、标准温度、标准拉力、标准状态。
通病四:
对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等,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就确定焊接工艺,进行施焊。
后果:
焊接工艺评定是制定焊接工艺的依据。
对首次采用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等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则无法确定合理可靠的焊接工艺,从而难以确保焊接质量。
措施:
对首次采用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
焊接工艺评定要求如下:
1、焊接工艺评定应在钢结构焊接之前进行。
2、焊接工艺评定应根据钢结构的设计节点形式、钢材类型、规格及产地、采用的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焊后处理等,制定焊接工艺评定方案,拟定相应的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
3、焊接工艺评定的试件钢材及焊接材料,应与工程所用的材料相同。
4、焊接工艺评定的施焊状态应包括现场作业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焊接位置,当现场有妨碍焊接操作要求的障碍时,还应做模拟障碍的焊接试验。
5、焊接工艺评定的试件应有技能熟练的持合格证的焊工施焊。
6、试件焊缝的外观及内部质量无损检测,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查及评定。
7、试件应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并达到合格标准。
通病五:
焊接材料与焊接母材材质不匹配,或使用不符合要求的焊接材料。
后果:
焊接材料的选用,若与母材材质不匹配,或使用不符合要求的焊接材料,会对焊接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措施:
焊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焊接材料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选用,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其他要求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定,并应具有生产厂家出具的质量证明书,不准使用无质量证明书的焊接材料。
2、焊接材料同母材的钢材材质相匹配。
3、焊接、焊丝、焊剂和粉芯焊丝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室内仓库,并由专人保管。
焊条药皮脱落、严重污染或过期产品严禁使用。
4、焊接、焊丝、焊剂和粉芯焊丝在使用前,必须按产品说明书及相关工艺文件规定进行烘烤。
通病六:
T型、十字型、角接接头焊接忽视翼板层状撕裂现象的事先控制。
后果:
T型、十字型、角接接头,当翼板较厚,接头形式较为复杂,焊接集中时,由于焊接收缩应力较大,而且接头拘束大,而使板材产生沿轧制带装组织的台阶状层状撕裂。
若不重视层状撕裂现象,事先不加以控制,一旦出现会造成焊接构件报废延误工期,并造成极大的质量隐患。
措施:
对于T型、十字型、角接接头焊接易产生翼板层状撕裂现象,必须充分重视,应在钢材选用、接头形式设计和焊接工艺上采取措施进行事先控制。
1、焊接T型、十字型、角接接头,当其翼板厚度等于或大于40毫米时,设计应采用抗层状撕裂的钢材。
2、当翼板厚度等于或大于25毫米时,T型、十字型、角接接头,应采取防止翼板产生层状撕裂的节点构造设计。
3、采用防止板材层状撕裂的焊接工艺:
1)采用双层坡口对称焊接代替单面坡口非对称焊接。
2)采用低强度焊条在坡口内母材板面上先堆焊塑性过渡层的方法。
3)采用低氢焊条或气体保护焊施焊。
4)采用提高预热温度方法施焊。
通病七:
没有有效焊工上岗证从事钢结构焊接。
后果:
在钢结构工程中,焊工是特殊工种。
焊工的操作技能和资格对钢结构焊接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保证作用。
没有焊工上岗证从事钢结构焊接,由于资质不够、操作技能生疏或不稳定,会对钢结构焊接产生人为的不利因素。
措施:
从事钢结构焊接的焊工,应按照规定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取得相关有效合格证方可持证上岗作业。
无有效合格证的焊工不得从事钢结构焊接。
焊工合格证的使用规定如下:
1、焊工合格证的有效期为三年。
2、焊工连续中断焊接操作超过半年者,必须重新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3、凡持证焊工只能从事其考试合格认可的范围内焊接作业。
4、焊工在其合格证有效期内或有效期满时,可根据其焊接成绩的优劣,按规定申请免试延长其有效期,或被提前注销合格证。
通病八:
焊条等焊接材料不经烘焙直接使用。
后果:
焊条等焊接材料使用前是确保焊接质量的重要一环。
焊条等在储存保管中,焊条的药皮吸纳空气中水分而产生结晶水和吸附水,使用前若不经高温烘焙干燥,对于低氢型焊条,由于焊条药皮中的水分在施焊过程中经电弧热分解而给焊缝金属中带入氢,会使焊缝产生延迟裂纹。
对于非低氢型焊条,由于水分作用易使焊缝内产生气孔,影响焊接质量。
措施:
焊条等焊接材料使用前应按焊条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焙。
经烘焙的焊条,使用时随用随取。
取出后较长时间不用的焊条,经重新烘焙后方可使用,但焊条烘焙次数不宜超过2次。
低氢型焊条在施焊现场使用时,应放入保温筒内,随用随取。
通病九:
焊接部位不经检验、处理直接施焊。
后果:
焊接部位的坡口组装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条件。
焊接部位不经检查合格直接施焊,若坡口表面粘有油污等杂质,有可能产生焊缝的热裂纹或冷裂纹等缺陷。
若坡口角度和间隙超差,过小会造成焊缝截面不足影响接头强度,过大由于堆焊过多而使焊接收缩应力过大,易于产生延迟裂纹。
措施:
施焊前,应检查焊接部位的坡口组装情况和坡口表面质量,确认合格后方可施焊。
若不符合要求,应经休磨、调整、轻物处理合格后方可使焊。
通病十:
有预热和后热要求的焊接,不经预热直接施焊或焊后不后热。
后果:
焊接预热可降低热影响区冷却速度,防止焊接延迟裂纹的产生。
因此,不经预热直接施焊,会导致焊接延迟产生裂纹,影响焊接质量。
焊接后热是焊后清氢处理措施,若焊后不采取后热措施,也会造成上述后果。
措施:
厚度大于50毫米的碳素结构钢和厚度大于36毫米的低合金钢,焊接前应预热,焊接后应进行后热。
预热温度应根据焊接接头的坡口形式和实际尺寸、板厚及构件约束条件等加以确定,一般控制在100-150度;预热范围为焊道两侧,每侧宽度应大于焊缝厚度的2倍,且不应小于100毫米。
焊接后热应在焊接后立即进行,后热温度控制在200-250度,后热保温时间应按焊接板厚而定,一般每25毫米板厚为1小时。
环境温度低于0度时,预热、后热应根据工艺试验确定。
通病十一:
T型、十字型、角接接头和对称接头不设引弧板,直接在母材上引弧施焊。
后果:
焊缝两端不设引弧板直接引弧施焊,易造成焊缝缺陷,这是因为焊缝的引弧和收弧处易于产生未熔合、夹渣、气孔、裂纹等缺陷。
措施:
T型、十字型、角接接头和对称接头两端必须设置引弧板和引出板,并在引弧板上引弧焊接和收弧。
引弧板和引出板设置要求如下:
1、其材质和坡口形式应与焊件相同,禁止随意用螺栓或其他钢板充当引弧板和引出板。
2、手工电弧焊和半自动气体保护焊焊缝引出长度应大于25毫米,其引弧板和引出板的宽度应大于50毫米,长度应大于30毫米,并根据板厚增加长度,总长度应为板厚的1.5倍;自动焊焊缝引出长度应大于25毫米,其引弧板和引出板的宽度应大于80毫米,长度应大于100毫米,并根据板厚增加长度,总长度应为板厚的2倍。
3、焊接完毕后,引弧板和引出板应采用气割切除,并沿边修磨平整,不得用锤击落。
通病十二:
厚度多层焊层间不清渣,不连续施焊,不控制层间温度。
后果:
厚板多层焊接时,每层焊接完成后若不清除焊渣直接进行下层焊接,会引起下层焊接时飞溅,同时造成焊缝夹渣等缺陷。
多层焊接若不注意层间温度控制,若不连续施焊,层间温度下降过多,低于预热温度且重新焊接时又不重新加热会使焊缝产生冷裂纹;若施焊速度过快,层间温度过高,会造成焊接部位晶粒粗大,致使其韧性和塑性下降,对接头造成潜在隐患。
措施:
厚板多层焊接时,各层焊接应连续施焊。
每一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时清理焊渣及表面飞溅物,发现有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时,应清除后再施焊。
在连续焊接过程中应检测焊接区的母材温度,使层间温度与预热温度保持一致,且对其层间最高温度也进行控制,不应超过焊前编制的焊接工艺指导书的要求。
遇有不得不中断焊接的情况时,应采取适当的后热、保温措施,重新焊接时应根据接头和板厚情况重新预热。
通病十三:
同一部位焊接多次返修
后果:
同一部位焊接翻修过多,在同一部位多次加热施焊,易使母材在热影响区脆化,对结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措施:
同一部位焊接区域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为避免同一部位焊接出现多次返修现象,当检查发现焊缝有缺陷时,不得擅自处理,应查明原因,按以下规定处理:
1、返修前应编制返修方案,并经有关各方面认可后实施。
2、应根据检查确定的缺陷位置、深度,用砂轮打磨或碳弧气刨清除缺陷。
缺陷为裂纹时,在碳弧气刨前应在裂纹两端钻上裂孔并应清除裂纹两端各50mm长的母材。
3、清除缺陷时刨槽应成侧边大于10度的坡口,并修正表面,磨除气刨渗碳层,必要时应采用渗透或磁粉探伤的方法确认裂纹是否清除干净。
4、焊接时应在坡口内引弧,熄弧时应填满弧坑。
多层焊层间应错开接头,焊缝长度应在100毫米以上,如长度超过500毫米时应采用分段倒退焊法。
5、返修焊接部位应一次连续焊成,如因故中断焊接时,应采取后热、保温措施,防止产生裂纹。
再次焊接前应用渗透或磁粉探伤等检测方法,确认无裂缝后方可继续施焊。
6、焊接修补的预热温度应比同条件下的一般焊接预热温度高25-50度,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用超低氢焊条或增加焊后清氢处理。
7、对于返修两次仍不合格的部位应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重新制定修补方案,并经有关各方面确定后执行。
通病十四:
焊缝未达到检测状态前进行焊缝的外观检测和无损检测,并以此作为验收依据。
后果:
在焊缝冷却过程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都有可能产生延迟裂纹。
因此,对于碳素结构钢在焊缝未冷却到环境温度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在焊后不足在24小时内,并不能排除产生延迟裂纹的可能,在此以前进行外观检测和无损检测可能会试验赤列文漏检,造成质量隐患。
措施:
严格控制检测状态。
碳素结构钢应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低合金高强度结构冈应在焊后24小时以后,方可进行焊缝外观检测和无损探伤检测,在此以前的检查结果不能作为验收依据。
通病十五:
在大风、低温、潮湿的环境气候条件下,无防护措施进行钢结构焊接作业。
后果:
焊接作业环境对钢结构的焊接质量是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大风对焊接尤其是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质量的影响特别大,因为大风会破坏二氧化碳气流对弧柱区及熔池的隔离作用,而使空气中的氮侵入导致焊缝产生大量的气泡,影响焊接质量。
环境温度对焊接热循环过程影响较大,低温会使钢材脆化,也使焊接加热和冷却时母材热影响区的冷却速度加快,易于产生脆硬组织,这对于碳含量较高的低合金钢的焊接是非常不利的。
雨雪天气空气中水分较大,而水分是氢的来源,在潮湿的天气中焊接使水分热分解而产生氢,氢会导致焊接延长裂缝的产生,影响焊接质量。
总之,大风、低温、潮湿的环境气候条件对焊接作业会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若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进行焊接作业,其焊接质量是无法得到保证的。
措施:
应在适当的环境气候条件下进行焊接作业。
当遇到大风、低温、潮湿的环境气候条件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后方可进行焊接作业,以确保焊接质量。
1、焊接作业区风速,手工电弧焊超过8m/s,气体保护及自保护焊超过2m/s时,应设挡风棚或采取其他防风措施。
2、焊接作业区的相对湿度不得大于90%。
雨雪天气作业应设遮雨篷并有相应的去湿措施。
焊件表面潮湿时,应采取加热去湿措施。
3、焊接作业区环境温度低于0度时,应对焊接区各方向2倍厚度,且不小于100毫米范围内的母材,至少加热到20度以上方可施焊,并在焊接过程中保持这一温度。
通病十六:
高强螺栓连接摩擦面不做处理,或处理后仍有飞边、毛刺、焊疤、污损等。
后果:
高强螺栓连接摩擦面不做处理,或处理后仍有飞边、毛刺、焊疤、污损等,会降低连接面的抗滑移系数,影响抗滑移系数的稳定性,使其达不到规定值,从而影响连接节点的强度和刚度。
措施:
高强螺栓连接摩擦面必须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按设计要求。
通常采用喷砂后涂无机富锌漆和喷砂后生赤绣。
对于处理量比较小的,也可采用砂轮打磨的方法。
采用砂轮打磨摩擦面,其打磨范围不应小于螺栓直径的4倍,打磨方向应与构件受力方向垂直。
经处理后的摩擦面不应有飞边、毛刺、焊疤等。
出厂前应按批进行抗滑移系数试验,以每2000吨为一批,不足2000吨者视作一批,每批做三组试验。
经处理后的高强螺栓连接摩擦面上严禁做任何标记,并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防止沾污油漆、油污等污染物。
运输中应防止撞击,以免连接面翘曲或边缘鼓凸。
无损的连接摩擦面必须经重新处理合格后,方可进行高强螺栓施工。
钢构件安装时,应打开连接板,用钢丝刷除去摩擦面上的浮锈、浮尘等。
然后进行连接板安装和高强螺栓施工。
通病十七:
高强螺栓连接板不平整。
后果:
高强度螺栓连接板不平整(如桥区、边缘鼓凸等),高强螺栓紧固后,连接板叠间会不密贴,留有缝隙,使摩擦面间压力减小,影响连接接头承载能力。
措施:
高强螺栓连接板必须平整,无翘曲、边缘鼓凸等缺陷。
对于项链构件板厚有差值时,可按下表所示方法进行处理。
项目示意图处理方法
1tt<1.0mm时不予
处理
2tt=1.0-3.0mm时将板
厚一侧磨成1:
10缓坡
3tt>3.0mm时加垫板,垫
办厚度不小于3mm,
最多不超过三层,垫板材质和摩擦面处理方法应与构件相同
通病十八:
高强螺栓连接副不按批号、不按出场包装混放、混用。
储存中防雨、防潮措施。
后果:
高强螺栓是按批号、按副生产、包装、发货的,其螺纹表面经过特殊处理。
若不按批、不按原包装存放,必然会造成不同批号、不同规格螺栓误用。
另外还易造成螺纹丝扣损坏和螺纹表面处理层挥发,影响螺栓的扭矩系数和变异系数,从而影响螺栓的竖向轴力达到标准值范围内。
储存中无防潮措施或高强螺栓受雨淋,会使螺纹表面处理层变化,甚至锈蚀,同样会造成上述后果。
措施:
高强螺栓连接副应按进货先后、进货批号和不同规格分别储存、堆放和发放使用。
在运输、储存中应注意轻装轻卸、小心码放,避免损伤螺栓螺纹。
高强度螺栓应在室内仓库架空存放、适当通风防止受潮。
高强螺栓应使用多少领用多少,打开包装的螺栓应及早用完,当天未用完的螺栓应收回仓库存放。
通病十九:
高强螺栓连接副不经过检验直接使用。
后果:
高强螺栓连接副不经过检验直接使用,容易使有缺陷或扭矩系数不符合的高强螺栓连接副投入使用影响其施工质量。
措施:
高强螺栓连接副进货时应进行质量检验。
检验方法:
1、核对制作商随货的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2、高强螺栓施工前,应按出场批号复验其扭矩系数和紧固轴力。
3、对于大六角高强螺栓连接副,按批随机复验5套,其复验的扭矩系数平均值应在0.110-0.150范围内,其标准差应小于或等于0.010。
4、对于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副,按批随机复验5套,其变异系数应小于10%。
通病二十:
高强度螺栓兼作临时安装使用。
后果:
高强度螺栓兼作临时安装使用,极易损伤螺纹,或由于临时安装至最终紧固间隔时间较长,易引起扭矩系数变化,终拧后达不到设计规定的轴力,将严重影响节点连接质量。
措施:
高强度螺栓不能兼作临时安装使用。
节点连接安装时,应使用普通螺栓作为临时安装螺栓进行节点连接固定。
临时安装螺栓配置要求及数量见“通病二十一”。
通病二十一:
安装使用的临时螺栓和销钉的数量不经计算随意确定。
后果:
临时螺栓及销钉除了起临时连接作用外,还应有足够承受构件自重和来自结构校正等施工荷载的作用。
若临时螺栓及销钉的数量不根据安装过程可能承受的荷载计算确定,使用数量不足会造成临时连接破坏。
措施:
安装使用的临时螺栓和销钉的直径应同设计的高强螺栓直径相同,每个节点上设置临时螺栓和销钉数量应根据连接构件的自重和安装过程承担的施工荷载计算加以确定。
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得少于安装总数的3/1;
2.不得少于两个螺栓;
3.销钉穿入数量不宜多于临时螺栓的30%;
另外,节点临时螺栓安装完毕后,临时螺栓应先充分紧固,销钉应有防脱落保险。
通病二十二:
高强螺栓强行穿入螺孔。
后果:
高强螺栓强行穿入螺孔,极易损伤螺纹造成螺栓报废,若继续使用,会影响扭矩系数和螺栓紧固质量。
措施:
高强螺栓安装时,应能自由穿入螺孔,严禁强行穿入螺孔。
为保证高强螺栓能自由穿入螺栓,节点安装时必须使用临时螺栓和销钉定位、临时连接和固定(临时螺栓和销钉的使用见“通病二十一”)。
如不能自由穿入时,可采用冲钉校正孔位或用绞刀扩孔,确保螺栓能自由穿入,扩孔要求见“通病二十四”。
通病二十三:
高强螺栓不配套使用和不按要求安装。
后果:
高强螺栓是按批号、包装、按副生产供货的,同一批号的螺栓,其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规格、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都是同一的。
高强螺栓不配套使用,将不同批号的螺杆、螺母、及垫圈用于同一连接副,可能造成不同性能等级、不同炉号、不同规格的螺栓混用,产生质量问题。
螺栓不按要求安装,使安装螺栓不符合螺栓使用设计要求和螺栓群外观质量。
措施:
高强螺栓必须按副配套使用。
高强螺栓穿入方向应以施工方便为准,但力求一致,保证节点螺栓群外观质量。
螺栓安装应注意螺母、垫圈的安装方向,螺母带圆台面一侧应朝有倒角的一侧;对于大六角高强螺栓,螺杆头一侧的垫圈其有倒角的一侧应朝向螺杆头。
通病二十四:
高强螺栓孔随意处理
后果:
高强螺栓安装时,遇到孔位不正,不认真研究分析原因,如是制孔不正或是安装位置不正等,随意扩空,可能引起以后节点安装中出现连锁孔位不正的现象,影响结构安装精度和安装连接质量。
另外扩孔时随意采用气割扩孔、强行冲孔等不合理的扩孔方法,会造成孔壁边缘鼓凸、不规则或扩孔孔径过大等,从而使螺栓预拉力受到损失或削弱构件的有效面积,影响节点连接质量。
措施:
首先,要控制钢构件制作时指控精度和构件安装精度,从根本上控制孔位正确。
高强螺栓连接构件螺孔,必须采用板叠钻孔成孔,孔边无飞边、毛刺,螺孔偏差超过规定时,不得采用钢块填塞,可采用与母材材质相匹配的焊条补焊后重新制孔。
高强螺栓安装时,若遇到螺孔不正,应认真研究分析,确定螺孔错位原因。
在排除非安装精度不正原因后,方可进行正孔或扩孔。
1、对于错位不大的螺孔,可采用冲钉校正孔位,利用各螺栓与螺孔间的间隙调整孔位,但切忌强行冲孔,以免引起螺孔壁严重鼓凹变形影响高强螺栓施工质量。
2、对于错位较大的螺孔,可采用绞刀扩孔,扩孔要求如下:
1)铰孔前应将四周螺栓全部拧紧,使板贴紧密,以免铰孔产生的金属屑落入板叠缝中,铰孔后应清除孔中及周围的金属屑后方可安装螺栓。
2)扩孔的最大直径应小于螺栓的1.2倍。
3)对于螺孔错位较多的螺栓组不宜采用扩孔方法处理,宜采取调换连接板方法处理。
通病二十五:
高强螺栓紧固,使用未标定的扭矩扳手。
后果:
扭矩扳手是扭剪型高强螺栓初拧和大六角高强螺栓初拧、终拧的主要工具,扭矩扳手的精度是否准确直接影响螺栓紧固扭矩和导入的螺栓预拉力是否准确。
使用未标定的扭矩扳手,无法准确有效地控制螺栓的紧固扭矩和导入的预拉力值。
措施:
用于高强螺栓初拧、复拧和终拧的扭矩扳手,必须先进行检测标定,确认其精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方可投入使用。
扭矩扳手检测标定的要求如下:
1、高强螺栓紧固前后,应对扭矩扳手进行检测标定,并确认其精度。
2、扭矩扳手标定精度:
用于施工的扳手为使用扭矩的±5%,用于检查的扳手为使用扳手的±3%。
通病二十六:
高强螺栓不经初拧直接终拧,大型节点不经初拧、复拧直接终拧。
后果:
对于同一节点的高强螺栓采用初拧的目的在于:
一是为使节点连接板叠达到密贴;二是为了减少先拧与后拧的高强螺栓预拉力的差异。
若不初拧直接终拧必使终拧后的螺栓预拉力值受到损失,螺栓间的预拉力差值较大,影响连接节点的强度和刚度。
对于大型节点,高强螺栓数量较多,先拧与后拧造成的螺栓预拉力值差异更大,初拧不足以消除这差异。
因此必须再次复拧一次以弥补初拧预拉力损失,并清除螺栓间预拉力值差异,对于这类节点,初拧后不经过复拧,直接终拧,也影响节点的强度和刚度。
措施:
高强螺栓的拧紧,应经过初拧和终拧。
初拧值为终拧值的50%。
对于大型节点,高强螺栓拧紧应分为初拧、复拧和终拧。
复拧扭矩值等于初拧扭矩值。
通病二十七:
高强螺栓紧固不按顺序。
后果:
高强螺栓紧固过程也是连接板叠密贴的过程,同时由于连接板密贴变形时也会影响螺栓群各个先后紧固的螺栓预拉力值的变化。
因此高强螺栓不按规定顺序施拧,会影响连接板叠不密贴和增大各螺栓预拉力值的离散度。
措施:
高强螺栓紧固应按设定的顺序进行。
顺序设定的原则由螺栓群或节点板接缝中间向外向四周施拧,即由约束力较大的节点中央向约束较小的边缘施拧。
这样,有利于紧固过程中连接板因变形释放而达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 通病 控制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