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总复习题库古代诗歌鉴赏.docx
- 文档编号:10837256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9.62KB
届高考总复习题库古代诗歌鉴赏.docx
《届高考总复习题库古代诗歌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总复习题库古代诗歌鉴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总复习题库古代诗歌鉴赏
2015届高考总复习题库:
古代诗歌鉴赏
2015届高考总复习题库:
古代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
(一)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注】
十日静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
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
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
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1)分析江山阅鬓华中阅的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表达沉着蕴藉,感情严肃深挚。
请结合诗歌多重主题作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阅有看到、见证之意。
这里用了拟人手法,生动逼真地写出了江山见证了我头发变白的过程,表明了对恢复明朝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
(2)这首诗既有对远在他乡的友人的思念,又有对自己身世飘零的感慨,更隐含着深沉的爱国情怀。
诗人把多重感情和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对爱国情怀表达含蓄而深沉。
所以说诗风接近杜甫。
(附:
这是一首酬答诗。
王处士,名炜,是的好友。
此诗写出了他们虽天涯沦落,却肝胆相照的友情,写得沉着深挚。
它在抒写离情别愫之中,又交织着对国家兴亡的深沉感慨,而这两种情感却是如此有机地熔铸在一起,整首诗苍凉沉郁,情深意切,表达了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对恢复明朝统治的矢志不渝。
颇能打动读者的心弦。
诗文的风格深沉蕴藉,语势有停顿折。
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出语谋篇的曲折、变化的多端。
)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
乔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
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露华凉人怯衣单。
似白虹饥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1)请简析本诗中瀑布在形状、色彩、动态上的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是元曲中绘景的压卷,请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用比喻手法,用练丝虹龙高垂悬霄汉等词语写出了瀑布修长高挂的形状;说它像雪练冰丝白虹玉龙晴雪,写出了瀑布洁净素白的颜色。
以饮涧下山飞滩等词语,写出了瀑布飞泻的姿态、力度和撼人心魄的气势。
(2)冰丝用比喻修辞手法,以大胆的想象,把瀑布比作一幅白练,从陡峭的石壁垂下,跨越千年,那白练的缕缕经纬线,湿漉漉的,带着水汽、丝丝细雨直从空中飘下,十分形象地描绘了远眺瀑布垂挂悬崖的姿态。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浪淘沙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1)这首词上片叙事,下片抒情。
试问上片叙述了什么事?
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是篇中的绝妙之笔,试作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上片要抓住携手游遍,下片要抓住恨无穷与谁同进行分析。
(2)以花好无人同赏,写出对朋友离去的伤感、怅恨,写作角度巧妙。
答题时要写出这几句诗使用了什么手法,是如何表达感情的。
答案
(1)上片叙写与友人正在这大好春光中游览;下片抒发了与友人相逢却不能久聚的感伤、怅恨之情,也表现了
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2)这三句话将别情融入赏花之中,将三年的花加以比较,层层推进,以惜花写惜别,而别情之中,亦体现出友人的深情厚谊。
今年花胜去年红明年花更好写的是鲜艳繁盛的景色,表现的却是感伤的心情,是以乐景写哀情。
可见其构思新颖,富有诗意,是篇中的绝妙之笔。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归朝欢·和苏坚伯固
苏轼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
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
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
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
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
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
《竹枝词》、莫徭新唱,谁谓古今隔。
【注】接淅:
行色匆忙。
挂席:
挂起帆席,准备启程。
莫徭:
楚地瑶族地区,苏坚(字伯固,苏轼老友)即将任职地。
(1)概括这首词上片的行文思路。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请作简要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先写梦中泛舟震泽、波浪滔天的景象,再写眼前庐山倚天雄奇的景象,最后感慨人生到处奔波的境遇。
(2)比喻。
以飞梭掷喻梦中迷离幻象、眼前庐山清景,随着短暂相聚的友人即将离去而瞬即逝。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舟中二首(其一)【注】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
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
(1)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请作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比喻和夸张。
将迅猛的风浪夸张地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能镇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浪的威势。
(2)
恶风黄流预示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出被罢黜之后的愤懑之情;空荒待残更则表达出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情;借今头白情不尽表达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一剪梅
无名氏
漠漠春阴酒半酣。
风透春衫,雨透春衫。
人家蚕事欲眠三。
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
樯燕呢喃,梁燕呢喃。
篝灯强把锦书看。
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注】此词作于江上舟中。
(1)结合全词,分析篝灯强把锦书看一句中强字的表达效果。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景与情之间的关系。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强有勉强之意。
写出了诗人灯下因思乡而想看家书,但又因看家书易勾起内心思乡之情而不忍看的矛盾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
(2)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充满生机的江南风景图;下片抒情,表达了词人离井怀乡的深沉愁苦之情。
上片的乐景与下片的离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表现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各题。
答张十一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
张十一,名署,公元803年(德宗贞元十九年)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
张署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
筼筜(yndng),竹名,生长于水边。
踯躅即羊踯躅花,花红黄色,可供观赏。
炎瘴,炎热的瘴气。
(1)诗的颔联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两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颈联是全诗的关键,试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蕴含的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最生动传神的是竞闲这两个字。
竞字把嫩笋争相滋生的蓬勃景象写活了;闲字则把羊踯躅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揭示了出来。
为荒僻的野景增添了春天的生气。
(2)
这两句诗意谓皇帝的深恩自己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
蕴含的感情:
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有对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青玉案
曹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
路陡,疑无地。
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
凤楼远、回头谩凝睇。
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谩:
徒然、空自。
(1)上片后四句写景,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
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凄凉只恐乡心起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先是忽然看到临水人家的惊喜,接着写宁静安详的烟村给词人带来的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
同时,眼前如画的烟村,也触发了词人一缕思乡之情。
(2)这一句既点明了题旨,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接上片写景,点出旅愁乡思的主题,领起下文,抒写独宿孤馆、乡思盈怀的惆怅之情。
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访中洲
[宋]姚镛
踏雨来敲竹下门。
荷香清透紫绡裙。
相连未暇论奇字,先向水边看白云。
[注]奇字:
一种异于小篆的字体。
(1)本诗被访者并未出现,诗人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写出了被访者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访者形象?
请结合全诗鉴赏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侧面烘托。
诗人通过对被访者居住环境的描写,如他傍水而居,门前种有修竹,旁有荷花池,清香四溢,从侧面烘托出了被访者高雅隐逸的形象。
(2
)访者是一个格调高雅,充满意趣的清逸之士。
他访友不择晴日,而是踏雨而来,来访本是为了和好友探讨奇字,这本已不是什么经世致用之务,可是还没来得及交流就先急忙走向水边去看那雨中出岫的茫茫白云,可见其清逸情怀。
10.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登缥缈峰
吴伟业
绝顶江湖放眼明,飘然如欲御风行。
最高尚有鱼龙气,半岭全无鸟雀声。
芳草青芜迷远近,夕阳金碧变阴晴。
夫差霸业销沉尽,枫叶芦花钓艇横。
【注】吴伟业(1609—1672),明末清初诗人。
字骏公,号梅村,江南太仓(今属江苏)人。
吴伟业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仇视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对清统治者也无好感。
江湖:
偏义复词,义在湖,这里指太湖。
鱼龙气:
指太湖水汽。
(1)第二联写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二联写景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到了山顶,还有太湖的水汽,极言太湖之广。
到了山半腰就没有了鸟雀之声,极言缥缈峰之高。
(2)这首诗的尾联表面是慨叹吴王夫差的霸业消沉完了,只剩下枫叶荻花和钓船了,实际上抒发的是吊古伤今的感慨,借对吴王夫差的慨叹,抒发对明王朝灭亡的感慨。
1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
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
(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
请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内心思念、寂寞孤独。
秋霜欲下,冬衣未成,心中焦虑。
(2)女子灯下裁衣,忽感剪刀冰冷,连手也觉得凉了。
诗人于此不直接写出主人公内心的凄凉之意,而捕捉这一丝细腻的心理感受,表达女子内心之怨,虽简实丰,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注】柳宗元二十六岁入仕,一生二十一年的仕宦生涯竟有十四年遭贬谪流放。
此诗写于他参加王叔文改革失败后被贬于永州时期。
(1)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早梅形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个发字,写出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高树、楚天,映衬了她的雅洁不凡;朔风、繁霜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不屈的品格。
(答对两点即可)
(2)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也有对自身遭遇的不平之情,以及借梅花的销落而表达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之情。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
比君茅舍较清凉。
(1)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
请赏析颈联的高妙之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
你的看法呢?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
这两句诗运用新奇的比喻(视听结合,联想和想象),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宁静清凉的风光。
(2)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
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月下夕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照应了题目中的招客。
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
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山川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消暑邀请。
古代诗歌鉴赏
(二)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观雨
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龙洗甲兵。
【注】陈与义:
北宋南宋之交的爱国诗人。
此诗写于汴京失陷后诗人流寓湖、湘时。
海:
暴雨。
(1)第二、三联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用了多种方法抒发感情,请任选两种进行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描写了雨前和雨中的景物变化。
屋前的江流和屋后的山岭云气无阻,连绵起伏的山脉与层层翠染的幽林送来隆隆雨声。
暴雨打得竹枝低伏了又顽强地挺起来,大风吹得乌云翻涌的山脊明明灭灭。
(2)(示例)双关。
晦明阴晴等既是天气变化,也隐喻当时抗金的时局。
雨既指自然之雨,又指有助于抗金的政策、措施等。
用典。
尾联上句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诗句,下句用《洗兵马》中净洗甲兵不常用的诗句(或武王与姜子牙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不顾个人利害,渴望取得抗金胜利的愿望。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
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1)赏析本诗第二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是怎样抒发离情别绪的?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身与万死对比,概括了诗人孤苦零落的凄惨现实和屡遭不幸的残酷人生;六千里与十二年从空间、时间上高度概括了诗人屡遭贬谪的距离遥远和时间之长;读来令人震撼,极富感染力。
(2)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运用黯然别泪去国投荒相思等词语,抒发了惜别、哀伤之情。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瘴云春水梦烟等意象,表达了凄恻、惆怅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六州歌头·项羽庙
李冠
秦亡草昧,刘项起吞并。
鞭寰宇,驱龙虎,扫橇枪,斩长鲸。
血染中原战,视余耳,皆鹰犬,平祸乱,归炎汉,势奔倾。
兵散月明,风急旌旗乱,刁斗三更。
共虞姬相对,泣听楚歌声,玉帐魂惊,泪盈盈。
念花无主,凝愁苦,挥雪刃,掩泉扃。
时不利,骓不逝,困阴陵,叱追兵。
呜咽摧天地,望归路,忍偷生!
功盖世,何处见遗灵?
江静水寒烟冷,波纹细、古木凋零。
遣行人到此,追念益伤情。
胜负难凭。
【注】余耳:
张耳、陈余,秦末起义将领。
掩泉扃:
关上地宫之门。
(1)上阕描绘出了怎样的项羽形象?
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江静水寒烟冷,波纹细、古木凋零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有何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秦亡草昧……血染中原战,这七句塑造了项羽叱咤风云、武功盖世的英雄形象;视余耳……泪盈盈,这几句刻画了项羽穷途末路的英雄形象。
(2)描写了荒凉孤寂的景象,与上阕写项羽反秦时的威武雄壮的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寄寓了的哀伤悲悼之情。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江楼月夜闻笛
刘沧
南浦蒹葭疏雨后,寂寥横笛怨江楼。
思飘明月浪花白,声入碧云枫叶秋。
河汉夜阑孤雁度,潇湘水阔二妃愁。
发寒衣湿曲初罢,露色河光生钓舟。
【注】二妃:
指传说中舜的妻子娥皇和女英,死后成为湘水之神。
(1)诗的首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颈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是如何抒发的?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诗的首联先点明了时间、地点、景物,渲染了凄清寥落的气氛,奠定了全诗哀怨凄愁的感情基调;其次紧扣诗题抒写自己江楼独处,忽闻笛声的寂寥;怨字,还是全诗的诗眼,点明全诗的主旨。
(2)颈联抒发了诗人思乡思亲而不得归的愁苦之情。
通过借景抒情、用典(或想象、虚实结合等)来抒发情感的,诗人借河汉孤雁潇湘之景象写羁旅孤单、思念亲人、离家遥远、归途漫漫之情。
二妃愁用娥皇、女英二妃想念舜帝之典,从妻子的角度写妻子盼归人之苦。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浦途中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注】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
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前两句诗中的萧萧和淅淅两个拟声词。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萧萧和淅淅使用了拟声手法,萧萧摹秋雨声,淅淅摹溪风声。
凄风苦雨,表现了旅途的艰辛,衬托了的孤寂悲凉之情。
(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因无人可问,所以问新雁,表现了旅途的孤独,孤独使思乡之情倍增。
至于来时还下杜陵无,则把对故乡、对亲人的怀念,把他宦途的感触、羁旅的愁思,婉深致地表现了出来。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
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指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1)试简析第一、二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以议论为主,借助议论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试简要概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词的第一、二句描写了桂花色淡形柔而香浓的特点,这样写是为后边围绕桂花的品性进行议论做铺垫。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复习 题库 古代 诗歌 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