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陈涉世家》复习学案附答案5.docx
- 文档编号:10832511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0.51KB
K12学习《陈涉世家》复习学案附答案5.docx
《K12学习《陈涉世家》复习学案附答案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学习《陈涉世家》复习学案附答案5.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K12学习《陈涉世家》复习学案附答案5
《陈涉世家》复习学案(附答案)(5)
《陈涉世家》复习学案文章来自:
xx
《陈涉世家》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和历史意义。
2、理解文中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了解一些固定的文言句式。
3、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一.文学常识:
《史记》是我国第部__________史书。
作者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______家和_______家。
鲁迅称《史记》。
二.实词积累:
忿恚:
激怒,恼怒。
间令:
暗中指使。
间是多义词,其他常见用法有:
①离间。
《史记·李斯列传》:
“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
”②隔开;间隔。
《汉书·韦玄成传》:
“间岁而袷。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③嫌隙,隔阂。
《左传·昭公十三年》:
“诸侯有间矣。
”社稷:
国家。
封建君主祭祀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社,土地神。
稷,谷神。
徇:
攻取土地。
指率军巡行,使人降服。
罾:
鱼网。
课文用做动词,就是用网捕。
三.虚词意义:
以
怅恨久之:
助词,无意义。
扶苏以数谏故:
介词,因为、由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助词“的”。
祭以尉首:
介词,用,拿。
之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代词,“公子扶苏”。
固以怪之矣:
代词,“这事”指“鱼腹藏书”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代词,公子扶苏。
其卜者知其指意:
代词,陈胜、吴广。
皆刑其长吏:
代词,他们。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语气词,表示感叹。
乎等死,死国可乎:
语气词,表示商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语气词,表示反问。
乃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副词,用在判断句谓语前,有加强判断语势的作用。
译为“就是”
乃行卜:
副词,于是、就。
四.一词多意:
1、等公等遇雨2、数扶苏以数谏故
等死,死国可乎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3、死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4、故扶苏以数谏故
等死,死国可乎故不为苟得也
5、会会天大雨,道不通温故而知新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广故数言欲亡
6、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7、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会天大雨,道不通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8、将项燕为楚将9、书乃丹书帛曰
上使外将兵得鱼腹中书
10、乃陈胜、吴广乃谋曰11、为皆次当行,为屯长
当之者乃公子扶苏为天下唱
12、应宜多应者13、伐伐无道,诛暴秦
杀之以应陈涉十年春,齐师伐我
文章来自:
xx
《陈涉世家》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和历史意义。
2、理解文中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了解一些固定的文言句式。
3、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一.文学常识:
《史记》是我国第部__________史书。
作者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______家和_______家。
鲁迅称《史记》。
二.实词积累:
忿恚:
激怒,恼怒。
间令:
暗中指使。
间是多义词,其他常见用法有:
①离间。
《史记·李斯列传》:
“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
”②隔开;间隔。
《汉书·韦玄成传》:
“间岁而袷。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③嫌隙,隔阂。
《左传·昭公十三年》:
“诸侯有间矣。
”社稷:
国家。
封建君主祭祀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社,土地神。
稷,谷神。
徇:
攻取土地。
指率军巡行,使人降服。
罾:
鱼网。
课文用做动词,就是用网捕。
三.虚词意义:
以
怅恨久之:
助词,无意义。
扶苏以数谏故:
介词,因为、由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助词“的”。
祭以尉首:
介词,用,拿。
之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代词,“公子扶苏”。
固以怪之矣:
代词,“这事”指“鱼腹藏书”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代词,公子扶苏。
其卜者知其指意:
代词,陈胜、吴广。
皆刑其长吏:
代词,他们。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语气词,表示感叹。
乎等死,死国可乎:
语气词,表示商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语气词,表示反问。
乃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副词,用在判断句谓语前,有加强判断语势的作用。
译为“就是”
乃行卜:
副词,于是、就。
四.一词多意:
1、等公等遇雨2、数扶苏以数谏故
等死,死国可乎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3、死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4、故扶苏以数谏故
等死,死国可乎故不为苟得也
5、会会天大雨,道不通温故而知新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广故数言欲亡
6、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7、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会天大雨,道不通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8、将项燕为楚将9、书乃丹书帛曰
上使外将兵得鱼腹中书
10、乃陈胜、吴广乃谋曰11、为皆次当行,为屯长
当之者乃公子扶苏为天下唱
12、应宜多应者13、伐伐无道,诛暴秦
杀之以应陈涉十年春,齐师伐我,文章来自:
xx
《陈涉世家》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和历史意义。
2、理解文中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了解一些固定的文言句式。
3、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一.文学常识:
《史记》是我国第部__________史书。
作者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______家和_______家。
鲁迅称《史记》。
二.实词积累:
忿恚:
激怒,恼怒。
间令:
暗中指使。
间是多义词,其他常见用法有:
①离间。
《史记·李斯列传》:
“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
”②隔开;间隔。
《汉书·韦玄成传》:
“间岁而袷。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③嫌隙,隔阂。
《左传·昭公十三年》:
“诸侯有间矣。
”社稷:
国家。
封建君主祭祀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社,土地神。
稷,谷神。
徇:
攻取土地。
指率军巡行,使人降服。
罾:
鱼网。
课文用做动词,就是用网捕。
三.虚词意义:
以
怅恨久之:
助词,无意义。
扶苏以数谏故:
介词,因为、由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助词“的”。
祭以尉首:
介词,用,拿。
之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代词,“公子扶苏”。
固以怪之矣:
代词,“这事”指“鱼腹藏书”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代词,公子扶苏。
其卜者知其指意:
代词,陈胜、吴广。
皆刑其长吏:
代词,他们。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语气词,表示感叹。
乎等死,死国可乎:
语气词,表示商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语气词,表示反问。
乃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副词,用在判断句谓语前,有加强判断语势的作用。
译为“就是”
乃行卜:
副词,于是、就。
四.一词多意:
1、等公等遇雨2、数扶苏以数谏故
等死,死国可乎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3、死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4、故扶苏以数谏故
等死,死国可乎故不为苟得也
5、会会天大雨,道不通温故而知新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广故数言欲亡
6、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7、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会天大雨,道不通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8、将项燕为楚将9、书乃丹书帛曰
上使外将兵得鱼腹中书
10、乃陈胜、吴广乃谋曰11、为皆次当行,为屯长
当之者乃公子扶苏为天下唱
12、应宜多应者13、伐伐无道,诛暴秦
杀之以应陈涉十年春,齐师伐我文章来自:
xx
五.特殊句式省略句:
然足下卜之鬼乎!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上使外将兵。
被动句: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判断句:
六.相关默写:
1.《陈涉世家》中,表现陈胜少时远大志向的语句是:
;起义的导火线是:
。
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起义的第一步是:
;起义的策略口号是:
。
展现千古壮士之胸襟的语句是:
!
李白曾豪迈的放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2.反映了陈胜具有“有相同车,有难同当”的朴素阶级感情的句子:
3.表现了陈胜勇于反抗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的句子:
4.表现了陈胜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精神的句子:
5.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
七.句子翻译: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4.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5.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6.苟富贵,无相忘。
7.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8.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9.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文章来自:
xx
八.阅读理解: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
“若为拥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日: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叫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日:
“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加点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号召徒属的有利条件是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B.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C.会天大雨,道不通。
D.今诚以我众作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陈胜、吴广为顺利发动起义,采用的作法是
A.表达志向分析形势问卜念鬼B.分析形势问卜念鬼商讨办法
C.问卜念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D.问卜念鬼买鱼烹食篝火狐鸣
4、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是
A、怅恨久之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送杜少俯之任蜀州D、先天下之忧而忧
5、比较下面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是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曾不若孀妻弱子B、项燕为楚将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C、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秦灭韩亡魏D、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广故数言欲亡
6、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选文第1段主要是介绍陈胜年轻时的情况,“尝与人佣耕”说明了他当时的身份。
B.“鸿鹄之志”说出了陈胜、吴广年轻时期的抱负,也突出了他们年少气盛。
C.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是“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线是“失期,法皆斩”。
D.陈胜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这一策略,表现了他超人的才略胆识。
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发闯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广故数言欲亡
A野芳发而幽香B既克,公问其故
舜发于畎亩之中故为之说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扶苏以数谏故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D不以物喜
帝感其诚勿以善小而不为
8.下列成语中的“亡”与“今亡亦死”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家破人亡B.亡命之徒C.唇亡齿寒D.生死存亡文章来自:
xx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曰:
“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日: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
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比:
②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刑:
③吴广素爱人素:
广故数言欲亡亡:
④忿恚尉恚:
10.“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表达了陈胜怎样的精神?
11.陈胜是怎样发动起义的?
发动起义的计划搞得十分周密,请熟读本段文字,按要求填空并回答问题。
起义的第一步是借吴广被笞以“怒众”,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是使戍卒没有退路;第三步向大家讲明两种前途,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总动员,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________________。
12.“攻陈,陈守令皆不在”,“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13.根据文中的描述,你认为陈胜是怎样的一个人?
并简单说明你的理由。
答:
“苟富贵,无相忘”反映了陈胜不满现状,渴望改变命运;“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反映了他非凡的个性和远大的抱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反映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封建统治的叛逆性和大无畏精神。
此外,他还具有卓越的领导才干和超人的才略胆识。
14.“世家”是司马迁作《史记》所创立的一种体例,记述时代相承的诸侯王国兴衰的事迹。
陈胜出身雇农,为什么被列入“世家”?
答:
作者肯定了他在推翻秦王朝残暴统治的过程中首先发动起义的历史功绩。
15.由1.苟富贵,无相忘。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两句话分析人物性格
答:
1句表达了陈胜极想摆脱贫困,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反映了陈胜具有“有相同车,有难同当”的朴素阶级感情,说明陈胜虽然出身低贱,但胸怀大志,不同寻常人。
2句以“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以“鸿鹄”比喻有远大理想的人。
通过比喻,表现陈胜年轻时就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也反映了他对同伴目光短浅的惋惜。
16.本文作者选材有详有略,这一段文字是详写还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文章来自:
xx
参考答案:
1、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A按次序排比、编列。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B停留,这里引申为驻扎,“次所”即军队行军途中的驻地。
按:
《左传·庄公三年》:
“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
2、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A句中的意思是屡次、多次,作副词用,读shuò。
B、车六七百乘,卒数万人B句中的意思是几,作数词用,读shù。
3、A、乃丹书帛日“陈胜王”A句中的意思是书写,作动词用。
B、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B句中的意思是字条,作名词用。
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
①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人民群众对秦王朝的更大不满;②楚人怀念楚将英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
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
①将写有“陈胜王”的布条置鱼腹中,戍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②吴广在驻地旁的丛祠中,狐鸣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
”
答案: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
守、令闻起义军将至,皆弃城逃跑。
由此可以想见起义军所向披靡的声势。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照应上文“天下苦秦久矣”和“宜多应者”,说明陈胜的分析完全正确,局势的发展恰如他起义前所料。
设题目的是提示学生读史要注意某些细节,并通过它们领会作者的意图。
五.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苟富贵,无相忘。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4.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六.翻译句子:
①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在外面带兵。
②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①况且大丈夫不死就罢了,死就干出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②即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戍边死的本来十个人中就有六七个。
如果有谁富贵了,不要忘记咱信。
七.阅读理解:
13.说明他们听说起义军将至而弃城逃跑,可见起义军所向披靡的浩大声势,也说明秦朝统治的残暴及秦政的衰落。
18.①戍卒站到自己一边杀尉死即举大名激励众人的反抗决心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③详写。
这段文字是起义的发动过程,重点写陈胜的谋划,从而突出地表现陈胜非凡的组织领导才干。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4.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5.而/戍死者/固/十六七6.且/壮士/不死/即已起义的第一步是:
并杀两尉;起义的策略口号是:
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展现千古壮士之胸襟的语句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李白曾豪迈的放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作者选材有详有略。
从全篇来看,详写的是起义的准备和发动的过程,略写的是陈胜少时与人佣耕、起义军的进攻路线、农民政权的建立等,至于各地的反秦斗争则用一句话带过。
在详写的一部分了,重点写陈胜的谋划,其余如大泽乡遇雨、问卜、士卒惊恐、为坛而盟等,都写得比较简略。
这样有详有略的写来,才能突出的表现陈胜的非凡才略。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史家对人物的态度。
应当指出,司马迁对陈胜首事的功劳是充分肯定的,也十分赞赏他的才能,同时又认为他的失败是由用人不当造成的,所以很表惋惜;从这一节文字我们也可以略窥一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陈涉世家 K12 学习 涉世 复习 学案附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