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电子教案.docx
- 文档编号:10828263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26.42KB
无机及分析化学电子教案.docx
《无机及分析化学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及分析化学电子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机及分析化学电子教案
第一章分散体系
目的要求
1.了解分散系,掌握溶液浓度表示及互相换算。
2.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及有关计算。
3.理解溶胶的主要性质、组成、稳定和聚沉的因素、胶团结构式。
教学内容
1.绪论(1学时):
了解:
化学发展史、地位和作用、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内容、学习方法。
2.第1章分散体系(4学时)
掌握:
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的计算及相互间的换算;.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及其应用;胶体分散体系的基本特性;胶团结构概念和胶体带电的原因。
了解:
分散体系的类型;溶胶的性质;离子交换吸附的特点;胶团的扩散双电层结构;电动电势及其与溶胶稳定性的关系;溶胶动力学稳定性和热力学不稳定性的原因;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了解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特点;表面活性物质的特点及应用;乳状液的组成及类型。
重点难点
1.重点内容:
稀溶液的依数性。
溶胶的胶团结构,溶胶的稳定性。
2.难点内容:
稀溶液的依数性。
溶胶的结构和电动电势。
教学设计
1学时: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章节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课程成绩评定方法简介,介绍本课程在生物化学类课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介绍本课程的发展简史、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
使一年级学生对大学学习方式和要求有一定的了解,督促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养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3学时:
复习溶液的概念和浓度表示方法及相互换算,引入分散系和相的概念;由同学们探讨溶液的常见性质,教师通过板书记录,逐渐引入溶液的蒸汽压对于溶液性质的影响,并系统提出非电解质稀溶液依数性的规律;利用多媒体课件系统讲授依数性规律。
4-5学时:
先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丁达尔现象,引出胶体的概念和性质;利用同学们已经在中学学过的分子运动论和电荷相互作用的相关规律,从微观结构出发阐述胶体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的原因以及胶团的结构;通过与胶体的对比,简要介绍大分子溶液、表面活性剂和乳状液的组成、特点与应用。
课时安排
绪论1学时+本章4学时
课后作业
必做:
课后习题中的3、4、9、10、11、12
选做:
课后思考题和习题中的其它题目、网络课程中测试模块和配套学习指导书中的题目
探究学习
1.了解凝胶的概念,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相应的实例,去探究凝胶的性质,并与溶胶相对比。
2.了解表面活性剂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目的要求
1.理解化学热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化学热力学函数所代表的含义。
2.熟练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的热效应,计算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和吉布斯自由能变及化学反应方向判断。
教学内容
掌握:
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的基础内容;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各种计算方法;过程的△S、△G的计算;△G与温度的关系式,及温度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
了解:
热力学能、焓、熵、自由能等状态函数的物理意义。
重点难点
1.重点内容:
盖斯定律和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标准摩尔生成焓);反应的熵变;吉布斯自由能和化学反应的方向;
2.难点内容:
状态函数及其计算,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和自发反应方向的判断。
教学设计
本章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两个问题:
一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二是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判断。
由于涉及到的概念比较抽象,同时缺乏相关数学和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的基础知识,学生理解和记忆非常困难,应以板书讲授为主以便更好的控制节奏和速度,适度辅以多媒体课件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以例题的形式强调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要点。
1-2学时:
由中学的能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入手,系统介绍体系与环境、过程与途径、状态函数、热功转换、热力学能等相关概念,详细阐述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化学意义及相关计算。
3学时:
由分析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影响因素入手,引入标准状态的统一规定和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重点引入在特定条件下的反应热——Qv和Qp相对应的热力学能变和焓变,通过标准摩尔反应焓是状态函数的特性,引入盖斯定律。
4学时:
通过实例分析影响化学反应进行方向与能量的关系,引入熵的概念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由规定熵和盖斯定律介绍标准熵和反应熵变的计算。
5-6学时:
综合焓、熵和温度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提出自由能的定义,阐述自由能的意义、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自由能判据,通过实例讲解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课时安排
本章6学时
课后作业
必做:
课后习题中的2、3、4、6、7、8、12、13
选做:
课后思考题和习题中的其它题目、网络课程中测试模块和配套学习指导书中的题目
探究学习
1.课外阅读科普类读物——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和时间之箭的单向性,了解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规律,人类社会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加深对于热力学第二定律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2.课外阅读吉布斯、亥姆霍兹等科学家的传记,了解自由能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加深对自由能和自由能判据的理解和使用。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目的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方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速率理论,掌握基元反应和质量作用定律。
2.理解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的含义,熟练使用标准平衡常数、多重平衡规则、标准平衡常数与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能变的关系进行计算,熟悉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及平衡移动规则。
教学内容
掌握:
标准平衡常数(Kθ)的意义及书写;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ΔrGmθ与Kθ的关系式;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质量作用定律及其适用范围;温度与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式,掌握活化能的概念。
了解:
化学反应等温方程的意义;反应速率理论。
重点难点
1.重点内容: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及其计算;化学平衡移动;标准平衡常数与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关系。
2.难点内容:
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及程度。
教学设计
本章包括两部分相对独立的内容,均属于化学学科最基础的一般性原理,理解相关理论并熟练运用公式计算很重要,适当板书一些综合性例题,建议与第二章内容进行适当联系和对比。
1学时:
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由同学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板书记录,教师引导并深入探讨浓度因素的影响,提出反应机理、基元反应、质量作用定律。
2学时:
进一步分析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结合第二章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据,引出过渡态、活化能的概念,介绍速率理论和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
介绍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全面小结本部分内容。
3-4学时:
从分析化学反应的微观状态入手,提出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的特征,详细阐述标准平衡常数的意义、表达式的写法和注意事项、与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关系,并通过例题讲解相关的计算问题。
5学时:
复习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结合第二章化学热力学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小结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热力学和动力学。
课时安排
本章5学时
课后作业
必做:
课后习题中的5、7、9、10、11、13、15、16、17
选做:
课后思考题和习题中的其它题目、网络课程中测试模块和配套学习指导书中的题目
探究学习
1.了解考古工作中地质年代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化学反应速率研究的意义的认识。
2.了解以合成氨工业为代表的工业生产中的条件控制,加深理解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可行性、化学反应动力学对于生产的重要性、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可控因素与提高生产效率的关系。
第四章物质结构基础
目的要求
1.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取值和它的合理组合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况。
2.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则,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理解电负性等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3.理解化学键的基本特征和形成规律,掌握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教学内容
掌握:
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相互关系及合理组合;单电子原子、多电子原子能级;核外电子排布的原理,能熟练写出一般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原子结构与同期系的关系及元素基本性质(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的变化规律;离子键理论要点,决定离子化合物性质的因素与离子晶体的晶格能;共价键理论(VB法)和杂化轨道理论要点及共价健特征;偶极矩、分子的极化和分子间力、氢键及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了解: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性——波粒二象性、量子化、波函数ψ与原子轨道,几率与几率密度及其表示法,原子轨道和电子云角度分布图;钻穿效应、屏蔽效应对能级高低的影响;各类晶体的特点。
重点难点
1.重点内容:
四个量子数,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共价键。
2.难点内容:
波函数、原子轨道与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形,原子轨道与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杂化轨道理论。
教学设计
由于本章内容是以量子理论作基础的,其涉及到的基本观念与经典物理和日常经验有着本质不同,而且非常抽象又缺少也不允许进行相关的数学推演,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困难,因此以文本讲授+板书为主,辅助以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模型,力争让学生有较为清晰的理解和认识。
1学时:
通过介绍量子物理的发展简史,切入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规律,主要使学生在认识和解释客观世界的观念方面有所体验。
2学时:
介绍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相互关系及合理组合,引入电子能级概念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从原子结构特性介绍元素性质周期律和周期表,提出结构决定性质的原理。
3-4学时:
介绍离子键理论的要点和离子型化合物的性质;讲解共价键理论,重点讲解π键和σ键的特性,与具体的分子结构相联系,阐明其在解释分子空间结构上的成功性和局限性,并由此引入杂化轨道理论,介绍杂化轨道理论中的典型实例。
5学时:
复习电负性的概念和共价键的性质,引入键的极性和偶极矩概念,导出分子的极性和极性对于物质性质的影响规律。
6学时:
复习原子结构、共价键和分子极性的知识,利用静电作用解释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实质,介绍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7学时:
以板书小结本章内容。
课时安排
本章7学时
课后作业
必做:
课后习题中的全部
选做:
课后思考题和习题中的其它题目、网络课程中测试模块和配套学习指导书中的题目
探究学习
1.课外阅读科普读物——量子史话及其它材料,了解量子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对比新旧量子论的差异,从哲学角度对比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在认识客观世界规律上的观念进化。
2.学习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等电子体原理、离域π键等知识,与经典的共价键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在解释分子或离子空间结构的异同,体验各理论的巧妙和局限之处。
第五章化学分析
目的要求
1.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定量分析的方法与过程。
2.理解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准确度与误差,精密度与偏差的基本概念及有关算式,了解对有限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理解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3.掌握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4.了解滴定分析法的基本知识。
理解基准物质的概念和要求,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浓度标定及滴定分析法的有关计算。
教学内容
掌握:
误差的分类、来源、减免方法,准确度、精密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有效数学的概念及运算规则;滴定分析中的基本概念,标准溶液、化学计量点、指示剂、滴定终点、滴定误差;滴定分析法的分类、滴定方式、滴定分析对滴定反应的要求;标准溶液浓度表示方法,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滴定分析计算方法。
了解:
分析化学的目的、任务、作用,分析方法的分类,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可疑值的取舍方式。
重点难点
1.重点内容:
定量分析的误差及其表示方法;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滴定分析计算。
2.难点内容:
实验数据统计处理。
教学设计
本章内容中数据统计处理部分由于在相关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有较详细的论证,故不需要过多涉及,只需要与定量分析直接相关的公式和内容介绍即可。
另外,滴定分析概论也可以穿插在四大滴定的具体内容中讲授,或者在最后总结时概括一下。
1-2学时:
从近几年国内出现的几起重大食品和环境安全事件,介绍分析化学的重要性,选出一个实例由同学们进行探讨,教师点评讲解提出系统的定量分析过程;再由结果的可靠性分析,导入误差的概念和来源、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概念和关系,了解提高分析结果可靠性的方法。
3-4学时:
有效数字的概念及运算规则,滴定分析概论,尤其是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配制。
课时安排
本章4学时
课后作业
必做:
课后习题中的1、2、3、5、7、9、11、14、18、19
选做:
课后思考题和习题中的其它题目、网络课程中测试模块和配套学习指导书中的题目
探究学习
1.了解分析化学在其它学科特别是生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应用情况,加深对分析化学重要性的认识。
2.结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数学知识,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误差传递等内容加以深化和扩展。
第六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目的要求
1.了解电解质与电离理论,掌握酸碱质子理论及共轭酸碱对间的关系,理解酸碱反应。
2.了解酸碱平衡中有关组分的分布系数及平衡浓度的计算,掌握一元弱酸(碱)、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3.理解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的组成及缓冲原理,掌握缓冲溶液配制方法,了解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和应用。
4.掌握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曲线、直接用强酸或强碱滴定及分步滴定的判断,滴定终点时pH值计算及指示剂的选择,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熟悉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教学内容
掌握:
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影响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的因素,稀释定律;运用最简式计算弱酸、弱碱水溶液的pH值及有关离子平衡浓度;酸碱质子理论:
质子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酸碱反应的实质,共轭酸碱Kaθ和与Kbθ的关系;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指示剂的变色点、变色范围;强碱(酸)滴定一元酸(碱)的原理,滴定曲线的概念,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化学计量点pH值及突跃范围的计算,指示剂的选择;直接准确滴定一元酸(碱)的判据及其应用;多元酸(碱)分步滴定的判据及滴定终点的pH计算,指示剂的选择;酸碱滴定法的应用,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混合碱的分析方法及铵盐中含氮量的测定方法。
了解:
强电解质溶液的特点,活度、活度系数及离子强度的概念;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度对弱酸(碱)存在形态分布状况的影响;混合酸(碱)准确滴定的判据;CO2对酸碱滴定的影响。
重点难点
1.重点内容:
各类弱电解质溶液中的解离平衡及酸度计算;同离子效应及盐效应;缓冲溶液;盐溶液的酸碱性及计算;酸碱质子理论;酸碱滴定曲线及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2.难点内容:
酸碱平衡中有关组分的分布系数与分布曲线,各类弱电解质溶液及盐溶液酸(碱)度的计算。
多元弱酸溶液的解离平衡,同离子效应及其计算。
教学设计
本章节教学内容采用讲授+板书辅以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法进行。
在复习中学知识(电解质、溶液酸碱性及其标度)基础上逐点分析、介绍弱电解质解离平衡、酸碱质子理论及其溶液中物种的分布,推导相应的计算式及其适用条件,利用共轭酸碱关系来计算盐溶液的pH值。
着重讲授同离子效应及其实际应用——缓冲溶液的有关内容,通过例题分析比较与弱酸(碱)溶液H+(OH-)计算的异同,能正确应用计算式进行相应的计算。
由缓冲溶液概念引入缓冲体系的组成、原理、缓冲能力、配制方法及其相应计算。
结合解离平衡的知识学习有机弱酸(或弱碱)作酸碱指示剂的有关知识;根据计算强、弱电解质溶液pH值的知识,学习滴定过程的四个阶段溶液pH值的计算方法及其数据介绍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1-2学时:
从中学的酸碱概念出发,介绍电离理论和酸碱质子理论,与第三章化学平衡和标准常数的相关知识相结合,明确酸(碱)解离常数的定义和使用条件,共轭酸碱对,酸碱反应的本质。
3-4学时:
弱酸(碱)平衡中有关组分的分布,各体系中pH的计算,缓冲溶液的概念、原理、配制,以及相关的计算,详细推导一到两个典型的pH计算公式,并举例。
此部分内容以板书为主,对于多元弱酸碱和两性物质中pH的计算公式,由学生编写小程序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不做推导和记忆的要求。
5-6学时:
以酸碱质子理论为基础详细介绍酸碱滴定法中pH曲线的计算和绘制,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影响酸碱滴定准确性的因素,结合定量分析的要求,介绍准确滴定一元弱酸(碱)的条件判据。
7-8学时:
回顾第五章滴定法概论中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配制,具体阐述酸碱滴定中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介绍混合碱分析和含氮量测定的实际应用,讨论“三聚氰胺”事件中涉及的分析检测问题。
课时安排
本章8学时
课后作业
必做:
课后习题中的1、2、4、6、8、9、10、12、13、14、16
选做:
课后思考题和习题中的其它题目、网络课程中测试模块和配套学习指导书中的题目
探究学习
1.查阅与食品、环境、医药、化工等相关的国家标准中采用酸碱滴定法的分析检测方案,了解非水滴定法,加深对酸碱滴定的认识。
2.了解缓冲溶液在生命科学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第七章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
目的要求
1.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标准溶度积常数及与溶解度间的换算。
2.掌握溶度积规则,能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了解分步沉淀及有关计算。
3.了解沉淀的溶解和转化;了解沉淀滴定的基本原理、条件和范围;了解重量分析法。
教学内容
掌握:
难溶强电解质的溶度积原理;溶度积Kspθ和溶解度S的定量关系;溶度积规则,沉淀生成和溶解的方法及应用。
了解:
同离子效应和介质酸度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分步沉淀和沉淀转化;沉淀滴定法的原理和应用。
重点难点
1.重点内容:
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溶解度与溶度积的换算;溶度积规则及沉淀的生成、分步沉淀、沉淀的溶解。
2.难点内容: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与离子积的表达式,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同离子效应及其计算。
教学设计
本单元教学内容采用讲授+板书、理论讲解与实例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在学习和掌握均相离子平衡的知识基础上,展开多相离子平衡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溶度积与溶解度间的换算,根据溶度积判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性,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有关计算,具有沉淀生成或溶解的判断及控制能力。
在学习溶度积规则的基础上学习沉淀的溶解的内容。
简单介绍沉淀滴定法对沉淀反应的要求及其银量法的基本内容。
1-2学时:
由中学溶解度的概念结合平衡常数,导出标准溶度积常数及与溶解度之间的换算关系,结合判断反应平衡移动的方向判据导出溶度积规则,并分析沉淀的生成与溶解的影响因素。
3学时:
简要介绍沉淀滴定的基本原理和重量分析法的要点。
课时安排
本章3学时
课后作业
必做:
课后习题中的2、3、4、5、6
选做:
课后思考题和习题中的其它题目、网络课程中测试模块和配套学习指导书中的题目
探究学习
1.扩展阅读沉淀的晶形和吸附特性,以便更多了解沉淀滴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2.了解重量分析法的重要意义和优缺点。
第八章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
目的要求
1.理解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本性,掌握配位化合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和命名方法,掌握螯合物的特点。
2.掌握配位化合物稳定常数的意义和有关计算。
3.理解解EDTA-M的配位平衡和配位反应的副反应系数、条件稳定常数;掌握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理解配位滴定条件的控制。
教学内容
掌握: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及命名;配位化合物键价理论要点;配位平衡及有关计算;沉淀反应对配位平衡的影响并作有关计算;酸碱反应对配位平衡的影响;螯合物的结构特点及稳定性;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外部因素,重点掌握酸效应和酸效应系数;EDTA滴定法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单一金属离子准确滴定的界限及配位滴定中酸度的控制。
了解:
内轨型及外轨型配合物;配合物的磁性;多重平衡常数及其应用;螯合剂的应用;配位化合物的应用及生物无机化学;金属离子指示剂;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与途径。
重点难点
1.重点内容: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命名和配位平衡的计算。
2.难点内容:
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配位解离平衡及移动的计算。
配位反应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教学设计
本章实质上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同学以前未接触到的化合物类型——配位化合物,一是以EDTA为代表的配位滴定法。
以配位化合物的认识和配位平衡的影响因素为主要讲解部分。
1-2学时:
由多媒体课件演示银氨溶液和铜氨溶液的反应,并以此为例利用板书介绍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中心离子(原子),配位体,配位原子、配位数,内界,外界,配位离子的电荷等;根据这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给出配位化合物的定义和系统命名方法;简单介绍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的有关知识。
3-4学时:
结合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从理论上讲解配位平衡的特点,以板书例题为主要方式分析有关的计算和应用,特别是与沉淀溶解平衡、酸碱平衡、多重竞争平衡相联系,作较深的思路分析,起到举一反三和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5-6学时:
由EDTA与钙离子形成环状结构及其累积稳定常数引出螯合物的概念及其形成条件,指出常见螯合环的大小。
EDTA在溶液中的解离平衡和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平衡,配位反应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是较难以理解的内容,需根据学生实际接受能力,以掌握基本知识内容为目的对内容作适当调整。
7-8学时:
在掌握了EDTA酸效应的基础上,讲解EDTA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条件控制,要求单一金属离子准确滴定的界限必须掌握,了解提高滴定选择性的方法和途径,与相应的实验相联系,介绍EDTA滴定法在测定水硬度中的应用。
课时安排
本章8学时
课后作业
必做:
课后习题中的2、5、10、11、13、18、22、25
选做:
课后思考题和习题中的其它题目、网络课程中测试模块和配套学习指导书中的题目
探究学习
1.查阅医药领域常用的药物或助剂中,有哪些属于金属配合物或高分子螯合剂,各自起到什么药理作用。
2.阅读生命无机化学类的科普读物,了解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存在形态、生理作用以及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第九章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
目的要求
1.掌握氧化数的概念及氧化数规则;掌握原电池的组成,电极反应,电池符号;掌握电极电势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掌握标准电极电势的概念。
2.掌握并能熟练运用Nernst方程、Eθ与电池反应△rGθm的关系、标准电动势与氧化还原反应标准平衡常数Kθ的关系进行计算。
3.理解电极电势的应用;了解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4.了解氧-还滴定的基本内容,掌握氧化还原滴定对条件电极电势差值的要求;掌握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了解高锰酸钾法、碘量法和重铬酸钾法的应用;掌握氧-还平衡和氧-还滴定法的计算。
教学内容
掌握:
氧化数的概念及氧化数规则;原电池的组成,电极反应,电池符号;电极电势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标准电极电势的概念;Nernst方程,浓度、压力、酸度、沉淀反应、配位反应对电极电势的影响,运用Nernst方程式进行计算;原电池电动势Eθ与电池反应△rGθm的关系;标准电动势与氧化还原反应标准平衡常数Kθ的关系;电极电势的应用:
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氧化还原滴定对条件电极电势差值的要求;氧化还原平衡和氧化还原滴定法的计算。
了解: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特点;条件电极电势的概念;条件平衡常数的概念;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计算方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所用的指示剂;了解高锰酸钾法、碘量法和重铬酸钾法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
氧化数的概念和原电池;Nernst方程的应用;电极电势及其应用;高锰酸钾法、碘量法和重铬酸钾法。
难点:
Nernst方程的应用;电势图及其应用;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碘量法。
教学设计
1学时:
由中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和化合价说起,结合第四章中的原子结构和价键理论,讲授氧化数的概念和规则以及在化学反应方程式配平中的应用。
2学时:
拆解一个老式的锌锰干电池,并准备一些其它种类的废旧电池,归纳原电池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机 分析化学 电子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