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10823378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3.30KB
新部编人教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
《新部编人教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人教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部编人教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030年的一天
【英国】米歇尔·麦肯纳
2030年5月10日 星期五 天气:
暴雨
8点:
起床。
穿上我的抗辐射服,并放上除臭剂,因为已经没有新鲜空气可以自由地获取了。
9点:
坐上宇宙飞船,到太空里的特殊学校去。
这样,我们就不会受温室效应的煎熬。
10点:
在实验室研究20世纪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发现1980年至2000年,地球的环境急剧恶化。
尽管一些国家的政府做出努力,推行无铅汽油,以保护臭氧层,但是不少国家似乎不大关心环境。
12点:
一颗流星击中物理实验室,我们不得不早早放学了。
我乘上飞船来到香肠和油煎土豆片食品店。
这家食品店原先叫做鱼和油煎土豆片食品店,由于污染的加重,现在要想在水中找到鱼,简直比找金矿还难。
15点:
下起了暴雨。
我不得不赶紧找个地方躲雨。
也许你会问:
这雨怎么啦?
唉,是酸雨,假如不快点找个地方躲起来,你就会遭殃。
18点:
打开电视看新闻和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说:
“贝尔法斯特地区将有大暴雨。
一股飓风正向伦敦袭来,中部及北爱尔兰将有酸雨。
”
22点:
上床睡觉。
梦见这个世界是绿色的,可爱的。
(1)写出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反义词。
①坐上宇宙飞船,到太空里的特殊学校去。
________
②不少国家似乎不大关心环境。
________
③由于污染的加重,现在要想在水中找到鱼,简直比找金矿还难。
________、________
(2)这则日记的写作顺序是( )
A. 按事情发展顺序
B. 按时间顺序
C. 按地点转换顺序
D. 按方位顺序
(3)日记中讲到的环境恶化的情况有( )
A. 无新鲜空气、温室效应、臭氧层遭到破坏、无食物
B. 无新鲜空气、温室效应、臭氧层遭到破坏、无食物、酸雨
C. 无新鲜空气、温室效应、臭氧层遭到破坏、无鱼、酸雨
D. 无新鲜空气、温室效应、臭氧层遭到破坏、无食物、无鱼
(4)作者写这则日记的目的是什么?
下面比较合理的说法是( )
A. 未来太可怕了,我们现在要尽情享受生活
B. 未来地球的环境会越来越糟糕,我们要尽快找到适合人类的星球
C. 如果现在还不重视保护环境,我们自己将成为受害者
D. 未来地球的环境非常恶劣,只有在梦中才能找到绿色
(5)我们能为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做些什么事呢?
请具体写出我们可以做的一件事。
【答案】
(1)普通;漠视;减轻;过去
(2)B
(3)C
(4)C
(5)低碳出行,尽量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公交出行。
【解析】【分析】
(1)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特殊:
不同于一般的。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由“8点、9点、10点、12点、15点、18、22点:
”可知,这则日记是按时间的顺序写的。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日记中讲到的环境恶化的情况有无新鲜空气、温室效应、臭氧层遭到破坏、无鱼、酸雨。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作者写这则日记的目的是如果现在还不重视保护环境,我们自己将成为受害者。
(5)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示例:
低碳出行,尽量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公交出行。
故答案为:
(1)普通 漠视 减轻 过去
(2)按时间顺序(3)C(4)C(5)低碳出行,尽量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公交出行。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3)、(4)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正确即可。
2.课外阅读。
乡间绿阴
乡间,是树的天地。
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树。
梧桐树枝连着枝,叶盖着叶,像绿色的长廊。
小河两岸是成行(①)的垂柳。
柳条儿细细的,柳叶儿绿绿的。
山坡上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
农家小院的前后种植着果树,有桃树,有梨树,有杏树……春(②)夏初,各种果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一(③)农家小院就掩映在浓浓的树阴之中。
(1)给文中括号前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选择合适的字、词填空。
①A.háng B.xíng________ ②A.未 B.末________
③A.座座 B.坐坐________
(2)这篇短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
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多。
( )
A. 乡间,是树的天地。
果树
B. 乡间,是树的天地。
小院
C. 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树。
果树
(3)根据短文选择搭配。
A.果树 B.垂柳 C.梧桐树 D.松树和柏树
山坡上________ 公路两旁________
小河两岸________ 农家小院________
(4)文中的比喻句是( )
A. 文段的第一句话
B. 文段的第三句话
C. 文段的最后一句话
【答案】
(1)A;B;A
(2)A
(3)D;C;B;A
(4)B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
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
同音字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
解答时要依据字义注意比较。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故答案为:
(1)A、B、A;
(2)A;(3)D、C、B、A;(4)B
【点评】
(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
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
(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课外阅读。
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粉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
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
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
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
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
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
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
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
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一眼望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1)这段话是按 顺序写的。
先写小院西面是 ,北面有个 ,东面种着 ,南面是 。
其中写得最详细的是 ,这段话中的第 句到第 句,都是写这里的景色。
( )
A. 前后;花圃、葡萄架、高大的杨树、小菜园;葡萄架、3、5
B. 方位;花圃、葡萄架、高大的杨树、小菜园;葡萄架、2、5
C. 方位;花圃、葡萄架、高大的杨树、小菜园;小菜园、2、5
(2)文中划线的句子是( )
A. 是一个比喻句,将巨人守卫小院比作高大的白杨。
B. 是一个拟人句,将高大的白杨当成巨人来写,说他守卫着小院。
C. 是一个比喻句,将高大的白杨比作守卫小院的巨人
(3)给文中画“□”的地方选择恰当的标点符号( )
A. 、、,…… B. 、、、…… C. 、、,。
【答案】
(1)B
(2)C
(3)A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结合选项判断。
(2)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
比喻、拟人等。
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3)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
故答案为:
(1)B;
(2)C;(3)A
【点评】
(1)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4.课外阅读。
字字皆辛苦
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
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
李绅天资聪明,又十分好学,因此,15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挺不错的诗来。
为了读书,李绅寄居在一个环境幽静的寺庙里,李绅常常独自坐在庙前的石阶上,面对满山的苍松翠竹诵读古诗,或者用树枝作笔,在地上练习写诗,写了改,改了写。
后来,因为他在佛经没有字的纸页上写诗,被和尚赶出了庙门。
李绅离开了寺庙,无处可归,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
他风餐露宿,有时在山下的竹林里露宿,有时在湖边的渔船上过夜。
低矮的土地庙,露天的破牛棚,都曾经当过他的住所。
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读诗和写诗。
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
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其中《悯农》诗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的。
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
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才写成了《悯农》诗。
他写《悯农》诗时,正值酷暑盛夏,天气闷热,蚊蝇叮人。
人们都摇扇乘凉,惟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
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衬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
然而,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
想啊,改啊,改啊,想啊,《悯农》诗终于写成了。
其中一首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这首诗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
人们在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的写作态度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的诗“字字皆辛苦”。
为了读书,李绅先是寄居在 ,后来他漂泊流浪, 、 、 、 都当过他的住所,从中可以看出李绅 。
( )
A. 寺庙里;竹林、渔船、土地庙、破牛棚;生活十分艰苦
B. 寺庙里;竹林、渔船、土地庙、破茅房;生活十分艰苦
C. 寺庙里;竹林、渔船、土地庙、破牛棚;生活勉强维持
(2)李绅写《悯农》诗是因为 。
他写《悯农》是为了 ,从中可以看出李绅 。
( )
A. 他亲眼看见农民一年四季辛苦劳作;表达对农民的同情;看不起农民。
B. 他亲眼看见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表达对农民的关心;不想与农民有一样的处境。
C. 他亲眼看见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十分热爱、同情劳动人民。
(3)“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这句话表现出李绅( )
A. 拥有很多的空闲时间。
B. 写作态度很认真。
C. 写诗的能力还不是很好。
(4)选择意思相同的成语。
A.短小精悍 B.风餐露宿 C.赞叹不已 D.置之度外 E.千锤百炼
①风里吃饭,露天睡觉。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________
②比喻经受多次的艰苦斗争的锻炼、考验。
也指写作的反复琢磨。
________
③不在自己考虑的范围之内。
指不放在心上,不去管它。
________
④形容文章、讲话简短有力。
________
⑤称赞不止。
________
【答案】
(1)A
(2)C
(3)B
(4)B;E;D;A;C
【解析】【分析】
(1)、
(2)、(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此题是根据意思找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故答案为:
(1)A;
(2)C;(3)B;(4)BEDAC
【点评】
(1)、
(2)、(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本题考查的是词义理解的能力,关键在于平时的理解、积累和识记。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甲)花的学校(节选)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
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乙)花钟
夏天,天亮得早,我起得也早。
大约五点钟,我去湖边跑步,做早操。
我看见牵牛花已经开放了。
每天都是这样。
我听见虫儿在草丛里高声(呜 鸣)叫。
露水很重。
不知为什么,我总喜欢把那些牵牛花比作(彩 采)色的小喇叭。
那些紫色的、蓝色的、粉红色的小喇叭,它们每天清晨,朝着东方,播放着第一场昆虫音乐会。
我想,那绿色的蔓条儿,该是电线了。
当我绕湖一周,又爬上那座小山坡,大约六点钟,我看见蒲公英也展开了它金黄的花冠。
远远望去,好像满山坡都是点点阳光在闪烁。
每天都是这样。
我(提 题)醒自己,该回家了,吃过早饭,就去上学。
我知道,当牵牛花开放的时候,我去锻(炼 链);当蒲公英开放的时候,就该回家吃早饭了。
我从没有迟到过。
我知道许许多多的花都(按 安)时开放着。
在花的学校里,花是(尊 遵)守时间的孩子,它们和我们一样。
(1)选择(乙)文括号中不恰当的字。
(呜 鸣)________叫 (彩 采)________色 (提 题)________醒
锻________(炼 链) (按 安)________时 (尊 遵)________守
(2)用横线画出(甲)文中和(乙)文“在花的学校里,花是(尊 遵)守时间的孩子,它们和我们一样”意思相近的语句。
(3)读句子,做练习。
①那些紫色的、蓝色的、粉红色的牵牛花每天清晨朝着东方开放。
②那些紫色的、蓝色的、粉红色的小喇叭,它们每天清晨,朝着东方,播放着第一场昆虫音乐会。
Ⅰ上面两句话,第②句比第①句好在哪里?
Ⅱ仿照第②句话的写法,将下面的句子改写得形象、有趣。
玉米在秋天成熟了。
(4)(甲)文中,“花的学校”是指________。
(乙)文中,“花钟”是指________。
(5)都是描写花,(甲)、(乙)两个片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又有什么不同点呢?
【答案】
(1)明;彩;提;炼;按;遵
(2)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3)Ⅰ第②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牵牛花比作小喇叭,使文章形象、生动。
Ⅱ秋天到了,玉米长出了长长的胡须,仰起了圆圆的脑袋。
我想,它们一定是在等待人们的收割。
(4)地下;各种花的开放时间
(5)相同点:
都把花说成了孩子,写出了花的不同颜龟。
不同点:
片段(甲)是一首童话风格的散文诗,片段(乙)不是。
【解析】【分析】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
同音字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
解答时要依据字义注意比较。
(2)、(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5)此题考查学生用对比的方法掌握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和内容上的侧重点。
故答案为:
(1)明、彩、提、炼、按、遵
(2)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3)Ⅰ第②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牵牛花比作小喇叭,使文章形象、生动。
Ⅱ秋天到了,玉米长出了长长的胡须,仰起了圆圆的脑袋。
我想,它们一定是在等待人们的收割。
(4)地下;各种花的开放时间
(5)相同点:
都把花说成了孩子,写出了花的不同颜龟。
不同点:
片段(甲)是一首童话风格的散文诗,片段(乙)不是。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
(2)(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
(5)此题考查学生用对比方法赏析课文能力。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哇哇报
歌鸟们希望有一个音乐批评家来赞美自己——同时也批评别人(这是必须的)。
可是要找出一个公正的批评家来,他们却没有办法取得一致的意见。
“那必须是一只鸟儿,”猫头鹰说。
他被选为主席,因为他是智慧之鸟。
“我们不能在别的种类的动物中挑选,只有海里的动物是例外。
鱼儿能够飞,像鸟儿能在空中飞一样,不过只有他们是我们的亲族了,但是在鱼儿和鸟儿之间,也还有些别的动物。
”
这时鹳鸟就发言了。
他嘴里咯咯地冒出一个声音来:
“在鱼儿和鸟儿之间,的确还有别的生物可选。
我提议选沼泽的孩子——青蛙。
他们非常富有音乐感。
他们在静寂的森林里唱歌,就像教堂的钟声一样,弄得我老想往外跑!
”鹳鸟说,“他们一开口唱,我的翅膀就痒(yǎng)起来了。
”
“我也提议选青蛙,”苍鹭说,“他们既不是鸟,也不是鱼,但是他们和鱼住在一起,而唱起歌来又像鸟儿。
”
“好,这算是有关音乐的部分,”猫头鹰说,“不过报纸还必须记载树林里一切美好的事情。
因此我们还必须有撰稿人。
我们不妨把自己家里的每个成员考虑一下。
”
于是小小的云雀就兴高采烈地唱起来了:
“青蛙不能当编辑。
不能,应该由夜莺来当!
”
“不要叽叽喳喳乱叫!
”猫头鹰说,“我命令你!
我认识夜莺。
我们都是夜鸟。
他和我都不能当选。
我们的报纸应该是一个贵族化和哲学化的报纸——一个上流社会的、由上流社会主持的报纸。
当然它应该是一般人的机关报。
”
他们一致同意,报纸的名称应该是“早哇哇”或“晚哇哇”——或者干脆叫它“哇哇”。
大家一致赞成最后这个名字。
这算是满足了树林里的一个迫切的需要。
蜜蜂、蚂蚁和鼹鼠答应写关于工业和工程活动的文章,因为他们在这方面有独特的见解。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①公正:
________。
②独特:
________。
(2)大家推荐青蛙为音乐批评家的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办的报纸的名字是________,编辑有________。
(3)“于是小小的云雀就兴高采烈地唱起来了”的原因是( )
A. 为青蛙不能当选感到高兴。
B. 为能推选自家成员夜莺感到高兴。
(4)本文中的猫头鹰和课文《一块奶酪》中的蚂蚁队长,你更喜欢谁呢?
为什么?
【答案】
(1)指批评家公平正直,没有偏私;蜜蜂、蚂蚁和鼹鼠对工业和工程活动有独有的、特别的见解
(2)他们富有音乐感;他们和鱼住在一起,唱起歌来又像鸟;哇哇;蜜蜂、蚂蚁、鼹鼠
(3)B
(4)我喜欢蚂蚁队长。
因为蚂蚁队长可以为他人着想。
【解析】【分析】
(1)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
(1)①指批评家公平正直,没有偏私。
②蜜蜂、蚂蚁和鼹鼠对工业和工程活动有独有的、特别的见解。
(2)他们富有音乐感;他们和鱼住在一起,唱起歌来又像鸟;哇哇;蜜蜂、蚂蚁、鼹鼠。
(3)B
(4)我喜欢蚂蚁队长。
因为蚂蚁队长可以为他人着想。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秋雨
看,家家户户的窗户上挂起了丝织成的窗帘;无数的屋檐上泻落着瀑布;门前的积水也像小溪流淌似的,到处是雨——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清凉晶莹,珍珠似的,且是一阵阵的,反倒使人觉得它多情。
它给忙碌了一春一夏的大地洗尘换装。
雨还没停,太阳却从云层中钻出来了。
霎时,天空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太阳给雨滴披上了美丽绚烂的外衣。
红的,黄的,绿的,蓝的……多美啊!
抬头望去,天上的雨仿佛是节日的礼花,绚丽缤纷,而这些礼花很快落到了地上,没了。
渐渐地,礼花越来越小,最后终于没有了。
啊,雨停了。
这时候,你就会呼吸到湿润的、沁人肺腑的秋天的空气,吸一口,你就会觉得凉爽异常。
天上的雨停了,路两边白杨树上还在滴答,雨点像一颗颗明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我使劲摇门口的那棵白杨树,“哗哗”,好凉啊!
一颗颗明珠,被我摇下,落在脸上、身上、脖子里,倏地一下便不见了。
我多么喜爱这秋天的雨呀!
那美丽晶莹的雨滴,那绚烂娇艳的礼花,那璀璨动人的明珠。
(1)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划线词语,并写出它的近义词。
霎时——________ 绚丽缤纷——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短文中说明秋天的雨“璀璨动人”的语句。
(3)下列句子中为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门前的积水也像小溪流淌似的。
B. 太阳给雨滴披上了美丽绚烂的外衣。
C. 天上的雨仿佛是节日的礼花。
(4)短文围绕秋雨写了两种时候的景色,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这些语句中,你感到有趣的是:
________。
(摘录一句)
【答案】
(1)一刹那;五彩缤纷
(2)秋天的雨,清凉晶莹,珍珠似的
雨点像一颗颗明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3)C
(4)下雨时;雨停后;略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霎时:
极短的时间,片刻。
绚丽缤纷:
繁多而杂乱的样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部编人教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课外阅读 练习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