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暑期学习效果测试题.docx
- 文档编号:10820329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41.46KB
高一语文暑期学习效果测试题.docx
《高一语文暑期学习效果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暑期学习效果测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暑期学习效果测试题
高一语文暑期学习效果测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三和第四大题任选一题做。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成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
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
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试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
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
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
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
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
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性。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4分)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赵王畏秦,欲毋行。
廉颇蔺相如计曰: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赵王遂行。
相如从。
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
“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赵王鼓瑟。
秦御史前书曰:
“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前曰: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秦王怒,不许。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缶。
相如曰:
“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之群臣曰: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蔺相如亦曰: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曰:
“不若也。
”相如曰: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相如张目斥之/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B.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秦王为赵王击缶
C.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D.因跪请秦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5.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够分别直接表现蔺相如“勇敢”与“高义”的一组是( )(3分)。
A.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C.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相如闻,不肯与会。
6.下列对选文内容的评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对秦王“怒,不许”“不怿,为一击缶”的描写,表现了秦王色厉内荏、难以下台的窘态。
B.蔺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中的“前”这一极为普通的动作,却表现出蔺相如极不平常的机智;而“跪”表现了他对秦王的恭敬,显示出两人地位的悬殊。
C.“渑池之会”表现了蔺相如能言善辩、娴于辞令的外交家的身份,同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蔺相如蔑视权贵的凛然气概。
D.在“将相和”中,舍人的一番话从侧面烘托了蔺相如能忍能让的性格,突出了他心胸宽广、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
7、文言文翻译(共8分,每小题2分)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译文: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
(3)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译文: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22分)
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
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
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
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
请简析。
(5分)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5分)
10.名篇名句默写。
(12分)
(1)《氓》中用茂盛的桑树来比喻自己的青春和她与恋人之间情意浓密。
原文中的这两句诗是:
,。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2)《短歌行》引用《诗经•郑风》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干的人,这四句诗是: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3)《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园田和自由的向往。
这两句诗是
,。
(4)《兰亭集序》中写美景句子是: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三和第四大题任选一题做,两题都做,按第三题给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清涧的石板贾平凹
我们终于来到陕北清涧,旁人建议到城外乡村里走走。
到了乡村,几乎就要惊呼不已了,觉得到了一个神话的世界。
那一切建筑,似乎从来没有砖和瓦的概念:
墙是石板砌的,顶是石板盖的,门框是石板拱的,窗台是石板压的,那厕所,那台阶,那院地,那篱笆,全是石板的。
走进任何一家去,炕面是石板的,灶台是石板的,桌子是石板的,凳子是石板的,柜子是石板的,锅盖是石板的,炕围是石板的。
色也多彩,青、黄、绿、蓝、紫。
主人都极诚恳,忙招呼在门前的树下,那树下就有一张支起的石板,用一桶凉水泼了,坐上去,透心的凉快。
主妇就又抱出西瓜来,刀在石板磨石上磨了,嚓地切开,籽是黑籽,瓤是沙瓤。
正吃着,便见孩子们从学校回来了,个个背一个书包,书包上系一片小薄石板,那是他们写字的黑板。
一见有了生人,忽地跑开,兀自去一边玩起乒乓球。
球案纯是一张石板,抽、杀、推、挡,球起球落,声声如珠落玉盘。
终于在一所石板房里,遇见了一个石匠。
老人已经六十二岁了,留半头白发,向后梳着,戴一副硬脚圆片镜,正眯了眼在那里刻一面石碑。
碑面光腻,字迹凝重,每刻一刀,眉眼一凑,皱纹就爬满了鼻梁。
我们攀谈起来,老人话短而气硬。
他说,天下的石板,要数清涧,早年这个村里,地缺土贵,十家养不起一头牛,一家却出几个好石匠,打石板为生,卖石板吃饭,亏得这石板一层一层揭不尽,养活了一代一代清涧人。
为了纪念这石板的功劳,他们祖传下来的待客的油旋,也就仿制成石板的模样,那么一层一层的,好吃耐看。
他说,当年陕北闹红,这个村的石匠都当红军,出没在石板沟,用石板做石雷,用石板烙面饼,硬是没被敌人消灭,却沉重地打击了敌人。
他说,他的叔父,一个游击队的政委,不幸被敌人抓去,受尽了酷刑,不肯屈服,被敌人杀了头,挂在县城的石板城门上。
他们又连夜攻城,取下头颅,以石匠最体面的葬礼,做了一合石板棺材掩埋了。
结果,游击队并没有跨掉,反倒又一批石匠参加了游击队……
老人说着,慷慨而激奋,末了就低了头刻起碑文了,那一笔一划,入石板三分。
旅人都哑然了,觉得老人的话,像碑文一样刻在心上,他们不再是一种入了奇境的好奇,而是如走进佛殿一般的虔诚,读哲学大典一般的庄重,静静地作各人的思考了,问起这里的生活,问起这里的风俗,末了,最感兴趣的还是这里的人。
“到山上走走吧,你们会得到答案的。
”老人指着河对面的山上说。
走到山上,什么也没有,只是一片墓地。
每一个墓前不论大小新旧,出奇地都立着一块石板——一面刻字的石碑,形成一片石板林。
近前看看,有死于战争时期的,有死于建设岁月的,每一块碑上,都有着生平。
旅人们面对着这一面面碑的石板,慢慢领悟了老人的话:
是的,清涧的人,民性是强硬,他们活着的时候,是一面朴实无华的石板,锤錾下去,会冒出一束火花,他们死去了,石板却又要在墓前竖起来。
他们或许是个将军,或许是个士兵,或许是个农民,或许是个村孺,但他们的碑子却冲地而起,直指天空,那是性格的象征,力量的象征,不屈的象征。
(原文有删改)
(1)、在第二段中,作者说清涧的乡村是“神话的世界”。
请根据该段的内容,简要概括这个“神话世界”的主要特点(4分)。
答:
。
(2)、第五段中老人让“我们”到山上寻找“答案”.
①寻找什么问题的答案?
(4分)
答:
。
②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4分)
答:
。
(3)、综合全文,简要分析“石板”这一意象在本文中的作用(8分)。
答:
。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写“那一切建筑,似乎从来没有砖和瓦的概念”,既表现了清涧的建筑特色,也暗示了这里的封闭落后。
B、文章较为详细的写了一位老石匠,他身上比较突出的体现了清涧人的性格,是清涧人的代表。
C、从文中老石匠的话里可以知道,清涧人之所以多用石板是“为了纪念这石板的功劳”。
D、文章写旅人觉得老人的话“像碑文一样刻在心上”,比喻新颖贴切,又十分切合当时的环境。
E、本文集优美的自然风光、奇特的人文景观与深邃的思想内涵为一体,堪称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的佳作。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第三和第四大题任选一题做,两题都做,按第三题给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朱东润自传
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
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
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教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
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
用近年的说法,这叫做掺沙子。
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
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
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
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
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
也不尽然。
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
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
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
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
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
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
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
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
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
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
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有认识。
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
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
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
我写谁呢?
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
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
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
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
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
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
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
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
(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
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
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
B.“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
C.朱东润虽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但却担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
D.出于自己的现实关怀来选择传主,是朱东润传记文学创作的一贯原则。
有学者总体上对此表示理解,但在态度上略有保留。
E.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但为了避免常会发生的分类麻烦,还是在自传中采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
(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回答。
(6分)
(4)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
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8分)
第II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优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从来不敢越雷也一步。
②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③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煥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
A.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
B.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抱残守缺
C.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
D.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故步自封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
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
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
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16、仿照例句的句式和修辞手法,继续用“父亲”作本体续写句子,并使它们与例句构成一组排比。
(5分)
父亲是暴风雨中的脊梁,为我遮风挡雨;父亲是,为我;父亲是,为我。
17、近日,在某市公交公司举行的媒体座谈会上,客运部负责人提出,春节前后,将率先在×路公交线路上推行“无饮食车厢”。
公交公司客运部说,试点开展“无饮食车厢”,主要有三个考虑:
消除公交车里的异味,保持车厢环境卫生,保证乘客乘车安全。
如果乘客上车时,手里拿着食物,司机看到会劝导,另外,会考虑在车厢里贴上标语,引导乘客不在车厢进食。
请结合公交公司客运部的考虑,为他们设计一则标语,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不超过20字)(6分)
六、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26年,英国皇家学院院士肯•莱文发现一个大沙漠中有一个叫比赛尔的小村庄。
它紧靠一片绿洲,从这里走出沙漠只要三天时间,可是奇怪的是,这里却没有一个人走出过沙漠。
肯•莱文问那里的人:
为什么不出去?
得到的回答是:
走不出去。
原来他们尝试过多次,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每次都是回到原地来。
肯•莱文当然不信,他雇了一个叫阿古特儿的当地人,让他带路,走了十天,果然又回到了原地,他由此弄清了他们走不出去的原因:
原来他们不认识北斗星,在茫茫大漠里没法准确地判断方向,所以他们走的路线实际上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弧线。
肯•莱文告诉阿古特儿,你白天休息,晚上朝着那七颗星星的方向一直走,就能走出去了。
后来,阿古特儿就成了那里第一个走出沙漠的人。
如今那里成了旅游胜地,那里树着一座阿古特儿的铜像。
走出沙漠,我们就可以让本来贫瘠的土地变成旅游胜地;走出大山,我们的视野前面可能就是一马平川;走出失败,我们就可能到达成功的山岗;走出阴暗的心理,我们就可能让阳光洒满心田。
请以“走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不得抄袭或套作,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答题卡
班级姓名考号:
_______总分
一、(1—3题);二、(4—6题);三、四(11—12题,这两个题是任选其一)
五、13-15(其中11、12每题5分,其他每题3分,共32分)
题号
1
2
3
4
5
6
11
12
13
1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暑期 学习 效果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