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中考科学化学部分试题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10819093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567.45KB
衢州市中考科学化学部分试题解析版.docx
《衢州市中考科学化学部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衢州市中考科学化学部分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衢州市中考科学化学部分试题解析版
2018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科学
化学部分试卷
一、选择题(共4小题,1-3每小题3分,第4小题2分)
1.小柯给校园里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的植物用尿素CO(NH2)2,尿素是一种( )
A.复合肥B.氮肥C.磷肥D.钾肥
2.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测液体pH
D.
检查气密性
3.小柯做了一个趣味实验:
他先将鸡蛋壳碾碎装入气球,再把气球套在盛有白醋的锥形瓶瓶口,然后把气球中的蛋壳加入锥形瓶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如图。
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因为气球受到浮力
B.冷却至室温时,瓶内气体分子间空隙变大
C.反应没有气体生成
D.反应没有热量放出
4.(2分)小柯为比较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
人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
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的组
成有( )
①Mg2+
②Mg2+和Fe2+
③Fe2+和Cu2+
④Mg2+、Fe2+和Cu2+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空2分)
5.(4分)在通常状态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
得到氨水。
(1)如图甲所示,A、B试管中各有一团用无色酚欧试液湿润过的棉花,实验前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
实验
时,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的棉花上,观察到白色棉花变红,说明氨水呈碱性。
再打开止水夹,几秒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氨气分子在运动。
(2)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3O2
2N2+6H2O,把图乙中第三个方框补充完整。
6.(4分)甲烧杯中盛有30℃、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100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
(1)乙中溶液 (填“是”、“不是”或“可能是”)饱和溶液。
(2)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7.(4分)一款名为“史莱姆”的水晶泥玩具,其主要成分是普通胶水、硼砂晶体和水。
查阅资料知道:
①硼砂晶
体(Na2B4O7•10H2O)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可用作清洁剂、杀虫剂,②人体若摄入过多的硼,会引发多脏器的蓄积性中毒。
(1)硼砂(Na2B4O7)中硼(B)元素的化合价为 。
(2)请至少写出一条关于硼砂晶体的物理性质 。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2分)
8.(6分)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井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氧气浓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
氧气平均浓度%
79.7
89.7
(1)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 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2)以上两种方法中 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3)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 。
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9.(6分)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实验。
(注:
BaCl2溶液呈中性)
(1)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
你认为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 。
(3)进一步探究:
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
请在丙图中画出“生成CO2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象 。
四、解答题(共2小题,第10题5分,第11题7分)
10.(5分)伙食关系着人们的健康,许多人喜欢吃油炸食品,经检测,这些食品中含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2H5NO)。
(1)丙烯酰胺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丙烯酰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
H:
N:
O= 。
11.(7分)科学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的物质。
其中一种途径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反应流程如图所示。
(1)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 。
(2)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3)若反应分离室中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100千克,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2018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小题,1-3每小题3分,第4小题2分)
1.小柯给校园里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的植物用尿素CO(NH2)2,尿素是一种( )
A.复合肥B.氮肥C.磷肥D.钾肥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
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
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
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
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故选:
B。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化肥的分类方法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化肥进行正确的分类。
2.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测液体pH
D.
检查气密性
【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要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小柯做了一个趣味实验:
他先将鸡蛋壳碾碎装入气球,再把气球套在盛有白醋的锥形瓶瓶口,然后把气球中的蛋壳加入锥形瓶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如图。
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因为气球受到浮力
B.冷却至室温时,瓶内气体分子间空隙变大
C.反应没有气体生成
D.反应没有热量放出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
A、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因为气球受到浮力,该选项说法正确;
B、冷却至室温时,由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导致瓶内压强增大,气体分子间空隙变小,也可能内外压强相等,瓶内气体分子间空隙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冷却至室温时,气球缩小,说明反应过程中放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A。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4.(2分)小柯为比较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
人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
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的组
成有( )
①Mg2+
②Mg2+和Fe2+
③Fe2+和Cu2+
④Mg2+、Fe2+和Cu2+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越大,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由于镁的活动性大于铁,铁不能与硫酸镁反应;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铁能将铜从其溶液中置换出来,由题意可知,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人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说明了乙中的铁完全发生了,甲中的铁又与硫酸铜发生了反应。
若硫酸铜完全反应了,溶液中的阳离子是:
Mg2+和Fe2+;若硫酸铜没有完全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是:
Mg2+、Fe2+和Cu2+。
由以上分析可知,C正确。
故选:
C。
【点评】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空2分)
5.(4分)在通常状态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
得到氨水。
(1)如图甲所示,A、B试管中各有一团用无色酚欧试液湿润过的棉花,实验前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
实验
时,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的棉花上,观察到白色棉花变红,说明氨水呈碱性。
再打开止水夹,几秒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B中白色棉花变红 ,说明氨气分子在运动。
(2)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3O2
2N2+6H2O,把图乙中第三个方框补充完整。
【分析】
(1)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如图甲所示,A、B试管中各有一团用无色酚欧试液湿润过的棉花,实验前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
实验
时,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的棉花上,观察到白色棉花变红,说明氨水呈碱性。
再打开止水夹,几秒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B中白色棉花变红,说明氨气分子在运动。
(2)由NH3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知:
4NH3+3O2
2N2+6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第三个方框中缺少1个水分子和1个氮气分子;
答案:
(1)试管B中白色棉花变红;
(2)
【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确定物质的分子构成,能够正确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4分)甲烧杯中盛有30℃、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100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
(1)乙中溶液 不是 (填“是”、“不是”或“可能是”)饱和溶液。
(2)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3.8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
(1)乙中溶液不是饱和溶液,因为在该温度下,又加了5g无水硫酸铜粉末全部溶解;
(2)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解答】解:
(1)乙中溶液不是饱和溶液,因为在该温度下,又加了5g无水硫酸铜粉末全部溶解;故答案为:
不是;
(2)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故答案为:
23.8%;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等,综合性强,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7.(4分)一款名为“史莱姆”的水晶泥玩具,其主要成分是普通胶水、硼砂晶体和水。
查阅资料知道:
①硼砂晶
体(Na2B4O7•10H2O)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可用作清洁剂、杀虫剂,②人体若摄入过多的硼,会引发多脏器的蓄积性中毒。
(1)硼砂(Na2B4O7)中硼(B)元素的化合价为 +3 。
(2)请至少写出一条关于硼砂晶体的物理性质 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硼砂(Na2B4O7)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
(1)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硼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2+4x+(﹣2)×7=0,则x=+3价。
故填:
+3。
(2)硼砂晶体(Na2B4O7•10H2O)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属于物理性质,故填:
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2分)
8.(6分)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井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氧气浓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
氧气平均浓度%
79.7
89.7
(1)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 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或观察到瓶中水排尽时 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2)以上两种方法中 排水 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3)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 ACD 。
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分析】
(1)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氧气集满的标准进行分析;
(2)根据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进行分析;
(3)根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
(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或观察到瓶中水排尽时,说明该瓶内的气体已集满;
故答案为:
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或观察到瓶中水排尽时;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由以上信息中也可得到同样结论;
故答案为:
排水;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很多,如:
氧气密度只是略大于空气,很容易出现排不净空气或少量混合的情况;当用带火星木条验满复燃时,只能说明瓶中的氧气浓度大,不能说明集气瓶内一点空气也没有;在收集氧气时,氧气与空气可能进行少量的扩散混合,这些都会造成氧气浓度的减小;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ACD。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收集与验满,同时也考查了收集与验满的和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
9.(6分)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实验。
(注:
BaCl2溶液呈中性)
(1)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
你认为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不正确,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都会使酚酞试液变红 。
(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 部分变质 。
(3)进一步探究:
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
请在丙图中画出“生成CO2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象
。
【分析】
(1)根据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可使酚酞试液变红,变质生成后的Na2CO3也会使酚酚变红来分析;
(2)根据BaCl2可与变质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反应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酚变红,可以分析溶液的性质及原有的物质;
(3)根据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成分可分析,滴加盐酸会发生的2个反应来分析。
【解答】解:
(1)因为氢氧化钠变质会生成碳酸钠溶液也是呈碱性,若部分变质溶液中会有氢氧化钠,碳酸钠都呈碱性,都会使酚酚变红,若完全变质只有碳酸钠也会使酚酚变红。
故答案为:
不正确,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都会使酚酞试液变红。
(2)滴加B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有碳酸钡生成,说明氢氧化钠变质生成了碳酸钠,因滴加的量为足量,说明碳酸钠完全反应;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酚,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只能有氢氧化钠,由此说明溶液中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故答案为:
部分变质。
(3)因溶液中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所以在刚开始滴加盐酸时,由于酸碱反应优先,是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此时没有气泡产生,在氢氧化钠被盐酸反应完全后,盐酸再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产生,至反应结束。
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氢氧化钠变质的变质情况,分为部分变质和完全变质,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
同时考查了学生的图象分析能力。
盐酸与碱和盐的反应先后问题。
四、解答题(共2小题,第10题5分,第11题7分)
10.(5分)伙食关系着人们的健康,许多人喜欢吃油炸食品,经检测,这些食品中含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2H5NO)。
(1)丙烯酰胺属于 有机物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丙烯酰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
H:
N:
O= 24:
5:
14:
16 。
【分析】
(1)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
进行判断;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
【解答】解:
(1)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
进行判断丙烯酰胺C2H5NO属于有机物;故填:
有机物;
(2)丙烯酰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
H:
N:
O=(12×2):
(1×5):
14:
16=24:
5:
14:
16;故填:
24:
5:
14:
16。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的元素组成及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11.(7分)科学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的物质。
其中一种途径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反应流程如图所示。
(1)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 过滤 。
(2)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NaOH和CaO 。
(3)若反应分离室中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100千克,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分析】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反应的流程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1)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的是固体和液体,故使用的是过滤的方法,故填:
过滤;
(2)根据流程图可以看出,氢氧化钠和氧化钙是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故填:
NaOH和CaO;
(3)设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OH)2+Na2CO3═CaCO3↓+2NaOH
106100
100kg×10.6%x
x=10kg
答:
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10kg。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制备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衢州市 中考 科学 化学 部分 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