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docx
- 文档编号:10818896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6.05KB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docx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哈尔滨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学生姓名
系部名称
建筑工程系
专业班级
11建筑工程技术、三班
指导教师
教研室
建工技术
起止时间
2013.3.15-2013.5.15
教务处制
毕业论文项目表
填表日期
年月日
迄今已进行周剩余周
学生姓名
系部
建筑工程系
专业、班级
11建筑工程技术三班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中级
从事
专业
建筑工程
是否外聘
□是□否
题目名称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指导教师
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系意见
系主任签字:
年月日
毕业答辩
成绩:
年月日
小组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字:
年月日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月日
摘要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思想上和技术上的疏忽,使混凝土结构构件产生各种缺陷。
混凝土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和降低使用功能。
在许多工程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拆模后的混凝土存在裂缝、尺寸偏差、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结构的质量、外观、整体性,而且会带来一系列缺陷的恶性循环,有的甚至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工程质量事故。
这些质量缺陷以目前的施工技术是没办法完全根除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施工时做好防治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混凝土质量缺陷。
那么要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混凝土质量缺陷,保证工程结构的安全,应该是工程管理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急需掌握的。
本文通过实践工地的工程实例,分析混凝土产生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提出防止质量缺陷出现的措施,以及在出现质量缺陷时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混凝土质量缺陷裂缝尺寸偏差蜂窝、麻面预防措施处理方法
Abstract
Commonfaultsandpreventivemeasuresofconcretequality.Concreteconstructionprocess,oftenduetotheintellectualandtechnicaloversight,havevariousdrawbacksoftheconcretestructures.Thequalityofconcrete,directlyaffectsthesecurityofthebuildingandreducetheusefunction.Inmanyprojects,wecanoftenseeafterformremovalofconcretecracking,dimensionaldeviations,suchashoneycombandpockmarkqualitydefects,allofvaryingdegrees,affectthequalityofstructuralintegrity,appearance,andwillbringarangeofdefectsofaviciouscycle,andinsomecasesmaycauseunexpectedprojectqualityaccident.Thesequalitydefectswithcurrentconstructiontechniquesarenotabletoeradicate,wecandoistotakepreventivemeasuresintheconstruction,inordertominimizetheconcretequalitydefects.SohowtomaximizetheEliminationofconcretequalitydefects,guaranteethesafetyofengineeringstructures,shouldbetheprojectmanagementandon-siteconstructionpersonnelneedtograsp.
Thissitethroughthepracticeofengineering,analysisofconcretequalitydefectmainreasonsandproposemeasurestopreventqualitydefectsappear,andincaseofqualitydefectsofprocessingmethods.
Keywords:
cracksofconcretequalitydefectsizedeviationmethodofhoneycombandpockmarkpreventivemeasures
第1章工程实例
浙江新富来实业有限公司厂区经济车间坐落于台州三门沿海工业城,总建筑面积为4572M2,办公楼占地面积为950M2,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层次为5层,建筑高度为21m,本工程防火等级为二级,其中经济车间部分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丁类,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根据国家地震力度区划分,本地区地震基本力度小于6度,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
在施工过程中部分结构处出现蜂窝现象,施工单位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补救:
(1)对于配合比设计有问题的,应当对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配合比的砂率不宜太小,混凝土砂率影响因素有骨料粒径的大小、砂的种类、水灰比的大小、碎石的种类等多种因素,具体可以参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表4.0.2有关规定及说明进行配比优化设计。
(2)对于拌和数量控制不准或拌和不充分的问题,可以对拌和机供料计量设备进行重新标定,定期检查,对于集中拌和混凝土水泥材料偏差应当控制在±1%,粗细骨料应当控制在±2%,水外加剂应当控制在±1%;在计量准确的前提下,拌和过程中作好最大投料量的控制,避免贪多求快超负荷工作影响拌和质量。
为保证充分拌和,可以对最小拌和时间进行控制,根据混凝土塌落度以及拌和设备的不同控制最短拌和时间如下表:
拌和机类别拌和机容量(L)混凝土塌落度(mm)<3030-70>70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min)自落式≤4002.01.51.0自落式≤8002.52.01.5自落式≤1200-2.51.5强制式≤4001.51.01.0强制式≤15002.51.51.5如果有外加剂加入应当将搅拌时间适当延长1-2min。
(3)对于运输或浇筑时发生离析;避免办法主要从运输工具以及浇筑过程进行预防,混凝土运输要采用搅拌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保持不停的慢速搅拌,在等待浇筑过程中亦应当保持慢速搅拌状态,对于不具备条件时应采用不漏浆、不吸水、有顶盖且能直接将混凝土倾入混凝土浇筑位置的器具,运输距离不能太远,运输距离以运输时间控制如下表:
气温(℃)无搅拌运输时间(min)有搅拌运输时间(min)20-30306010-1945755-96090混凝土运到现场后如发生离析或者严重泌水或应当进行二次搅拌。
在浇筑过程为防止离析现象发生应当注意卸料自由倾泻高度不大于2m,大于2m时应当设串筒、溜管等,大于10m时应当设置减速装置,下料堆积高度小于1m为宜。
(4)模板漏浆及过度震捣导致水泥浆流失,预防方法主要为混凝土浇筑前加强模板拼缝的密闭性检查,在浇筑过程中较强检查发现漏浆及时进行封闭处理。
⑤混凝土塌落度过小及震捣不力,预防措施应当从加大塌落度及强化振捣两个方面入手,在夏季施工塌落度应当在试验提供数值的基础上根据温度风力等外界条件以及振捣条件适当提高1-3cm,振捣应当注意分层厚度(一般控制在振捣器棒长的0.95倍左右)不宜过大,振捣器移动距离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并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cm。
第2章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处理措施
2.1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建筑施工过程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裂缝产生的形式和种类很多,要根本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还是需要从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人手。
正确判断和分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是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最有效的途径。
现场养护不当应该是造成混凝土开裂最主要的原因。
在工程中,某天上午完成屋面混凝土的浇筑,并进行了抹平,正好赶上午饭时间,工人们都先去吃午饭,表面没有进行覆盖、浇水养护。
由于气温较高,混凝土的水分蒸发很快,浇筑好的混凝土在太阳下曝晒,表面出现了很多细小的裂缝。
这是由于没有及时地进行覆盖、保湿养护造成的。
在混凝土浇筑后,若表面不及时覆盖、浇水养护,表面水分迅速蒸发,很容易产生收缩裂缝。
特别是在气温高、相对湿度低、风速大的情况下,干缩更容易发生。
有资料表明,当风速为16m/ s时,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速度为无风时的四倍。
一些高层建筑的楼面为什么更容易产生裂缝,就是因为高空中的风速比地面大。
正确的做法是在第一次抹平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不让水分跑掉,依靠混凝土自身的水分进行保湿养护。
需进行第二次抹光时,揭开薄膜,抹完了仍要盖好。
在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以提高抗裂能力。
冬季应适当延长保温和脱模时间,使缓慢降温,以防温度骤变,温差过大引起裂缝。
而对于保湿养护的时间,肯定是时间越长越好。
养护14 天的收缩比只养护3 天的收缩降低约20 % 。
因此,国家验收规范规定混凝土浇筑后的保温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 天。
2.2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2.2.1一般结构的预防措施
(1)合理选择原材料和配合比,采用级配良好的石子;砂、石含泥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在混凝土中掺加减水剂,降低水灰比;严格施工,分层浇筑振捣密实,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2)细长结构构件,采取分段间隔浇筑,或适当设置施工缝或后浇带,以减少约束应力;
(3)在结构薄弱部位及孔洞四角、多孔板板面,适当配置必要的细直径温度筋,使其对称均匀分布,以提高极限拉伸值;
(4)蒸汽养护结构构件时,控制升温速度不大于15℃/h;降温速度不大于10℃/h,避免急冷急热,引起过大的温度应力;
(5)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和保温,控制结构与外界温度梯度在25℃范围以内。
混凝土浇筑后裸露表面及时喷水养护,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以提高抗裂能力。
冬季应适当延长保温和脱模时间,使缓慢降温,以防温度骤变,温差过大引起裂缝。
基础部分及早回填,保湿保温,减少温度收缩裂缝;
2.2.2大体积结构的预防措施
(1)尽量选用低热或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配制混凝土;或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粉煤灰或减水剂(木质硫酸钙、MF等);或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90~180d),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量。
选用良好级配的骨料,并严格控制砂、石子含泥量,降低水灰比(0.6以下);加强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
(2)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减缓浇筑速度,以利于散热。
在设计允许的情况下,可掺入不大于混凝土体积25%的块石,以吸收热量,并节省混凝土;
(3)避开炎热天气浇筑大体积混凝土。
如必须在炎热天气浇筑时,应采用冰水或搅拌水中掺加冰屑拌制混凝土;对骨料设简易遮阳装置或进行喷水预冷却;运输混凝土应加盖防日晒,以降低混凝土搅拌和浇筑温度;
(4)浇筑薄层混凝土,每层浇筑厚度控制不大于30㎝,以加快热量的散发,并使温度分布均匀,同时便于振捣密实,以提高弹性模量;
(5)大型设备基础采取分块分层浇筑(每层间隔时间为5~7d),分块厚度为1.0~1.5m,以利于水化热的散发并减少约束作用。
对较长的基础和结构,采取每隔20~30m留一条0.5~1.0m宽的间断后浇缝,钢筋仍保持连续不断,30d后再掺UEA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灌密实,以消减温度收缩应力;
(6)混凝土浇筑在岩石地基或厚大的混凝土垫层上时,在岩石地基或混凝土垫层上铺设防滑隔离层(浇二度沥青胶,撒铺5㎜厚砂子或铺二毡三油);底板高低起伏和截面突变处,做成渐变化形式,以消除或减少约束作用;
(7)加强早期养护,提高抗拉强度。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及时用塑料薄膜、草垫等覆盖,并撒水养护;深坑基础可采取灌水养护。
夏季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采取保温措施,以防寒潮袭击。
对薄壁结构要适当延长拆模时间,使之缓慢地降温。
拆模时,块体中部和表面温差控制不大于20℃,以防止急剧冷却,造成表面裂缝;基础混凝土拆模后应及时回填;
(8)加强温度管理。
混凝土拌制时温度要低于25℃;浇筑时要低于30℃。
浇筑后控制混凝土与大气温度差不大于25℃,混凝土本身内外温差在20℃以内;加强养护过程中地测温工作,发现温差过大,及时覆盖保温,使混凝土缓慢地降温,缓慢地收缩,以有效地发挥混凝土地徐变特性,降低约束应力,提高结构抗拉能力。
2.3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
了解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就是要在工作中有目的预防裂缝出现。
如果混凝土出现裂缝,对裂缝使用安全性及结构耐久性是决定是否对裂缝进行治理如何治理的关键。
当裂缝出现后,应请有关人员到现场查看裂缝发生的部位,实测实量其深度和宽度,再经过一段时间察看裂缝是否继续发展,是否有析出物,甚至可以演算对承载力是否有影响,找出裂缝发生的原因,预测发展后对结构造成的影响,结合建筑物环境位置和功能做出评估。
对有害裂缝必须做出治理方案。
当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用水冲洗后,用水泥浆抹补。
如裂缝开裂较大较深时,应沿裂缝凿去薄弱部分,并用水冲洗干净,用1:
2.5水泥砂浆抹补。
此外,加压灌入不同稠度的改性环氧树脂溶液补缝,效果也较好。
第3章混凝土外形尺寸偏差产生原因及防治处理措施
3.1混凝土外形尺寸偏差产生原因
在混凝土完成浇筑,拆除模板后常常出现外形尺寸偏差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表面不平整,整体歪斜,轴线位移。
测量放线、弹线每次都要进行仔细的检查、核对,保证施工误差不超过允许偏差值。
本工程的框架柱在拆除完木模板后,发现多多少少都有外形尺寸偏差的现象。
分析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商品混凝土浇筑时冲击力过大,导致木模板产生变形,虽然在浇筑前已经对模板进行了加固处理。
3.2混凝土外形尺寸偏差的预防措施
3.2.1表面不平整的预防措施
(1)严格按施工技术规程操作,浇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
(2)模板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支柱和支撑必须在坚实的土层上,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并防止浸水,以保证结构不发生过量下沉;
(3)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模板和支撑情况,如有松动变形,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加固好,再继续浇筑;
(4)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可在已浇筑结构上走动。
3.2.2位移、倾斜的预防措施
(1)模板应固定牢固,对独立基础杯口部分采用吊模时,要采取措施将吊模固定好,不得松动,以保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时不至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
(2)模板应拼缝严密,并支顶在坚实的地基上,无松动;螺栓应紧固可靠,标高、尺寸应符合要求,并应检查核对,以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移或倾斜;
(3)门洞口模板及各种预埋件应支设牢固,保证位置和标高准确,检查合格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4)现浇框架柱群模板应左右均拉线以保持稳定;现浇柱预制梁结构,柱模板四周应支设斜撑或斜拉杆,用法兰螺栓调节,以保证其垂直度;
(5)测量放线位置线要弹准确,认真吊线找直,及时调整误差,以消除误差累积,并仔细检查、核对,保证施工误差不超过允许偏差值;
(6)浇筑混凝土时防止冲击门口模板和预埋件,坚持门洞口两侧混凝土对称均匀进行浇筑和振捣。
柱浇筑混凝土时,每排柱子底由外向内对称顺序进行,不得由一端向另一端推进,以防止柱模板发生倾斜。
独立柱混凝土初凝前,应对其垂直度进行一次校核,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
(7)振捣混凝土时,不得冲击振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以防止模板产生变形或预埋件位移或脱落。
3.2.3凹凸、鼓胀的预防措施
(1)模板支架及墙模板斜撑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并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结构不发生下沉。
如为湿陷性黄土地基,应有防水措施,防止浸水面造成模板下沉变形;
(2)柱模板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柱箍,底部混凝土水平侧压力较大,柱箍还应适当加密;
(3)混凝土浇筑前应仔细检查模板尺寸和位置是否正确,支撑是否牢固,穿墙螺栓是否锁紧,发现松动,应及时处理;
(4)墙浇筑混凝土应分层进行,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为50㎝,然后均匀振捣;上部墙体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1.0㎝,防止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
(5)为防止构造柱浇筑混凝土时发生鼓胀,应在外墙每隔1m左右设两根拉条,与构造柱模板或内墙拉结。
3.3混凝土外形尺寸偏差的处理方法
无抹面的外露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可增加一层同配比的砂浆抹面;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不大时,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不进行处理;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较大时,需经有关部门检查认定,并共同研究处理方案。
第4章混凝土蜂窝、麻面产生原因及防治处理措施
4.1混凝土蜂窝、麻面产生原因
产生原因主要是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振捣不足以及模板拼缝不严而产生漏浆模板。
而在主体工程框架柱的表面上出现许多小凹点的麻面现象,也是由于振捣时间不足、漏振气泡未排出而产生。
其它原因还有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等
4.2混凝土蜂窝、麻面的预防措施
4.2.1蜂窝的预防措施
(1)认真设计并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2)混凝土应拌合均匀,其搅拌延续时间应符合下表要求,塌落度应适宜;
(3)混凝土下料高度如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
(4)浇筑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浇筑层的厚度不得超过下表的数值,并防止露振;
(5)混凝土浇筑宜采用带浆下料法或赶浆捣固法。
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
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良好结合,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平板振捣器在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3~5㎝;
(6)混凝土每点的振捣时间,根据混凝土的塌落度荷振捣有效作用半径,可参考下表采用;合适的时间一般是:
当振捣到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出现气泡和混凝土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密实即可;
(7)模板缝应堵塞严密。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模板、支架、拼缝等情况,发现模板变形、走动或漏浆,应及时修复。
4.2.2麻面的预防措施
(1)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性水泥砂浆等杂物;
(2)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并清扫干净;
(3)模板拼缝应严密,如有缝隙,应用油毡纸、塑料条、纤维板或腻子堵严;
(4)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要均匀,并防止露刷;
(5)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露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排除气泡为止;
(6)拆模不应过早。
4.3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处理方法
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
2或2:
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
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
结论
综上分析,混凝土质量缺陷因施工因素产生的较普遍,但其危害性和处理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在具体处理时务须正确区分,对症防治,且以防为主。
治理的原则:
凡已涉及结构安全的,应当机立断,迅速采取相应对策,加固补强或作拆除返工处理;反之,如仅与外观和评定有关、修复后不影响使用,则重点放在表面处理上。
对于混凝土缺陷的防治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经过设计、监理、施工及使用方等多方面的配合。
目前混凝土施工已基本采用商品混凝土现浇形式,在混凝土施工中极易产生一些质量通病,虽然有些质量通病无多大危害,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熟,广大业主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对质量问题反映极为敏感。
因此如何消除质量通病,确保工程结构优良,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应该越来越引起重视。
致谢
感谢吕雪松的老师指导,使论文才得以顺利完成;感谢哈尔滨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曾经为我授过课的老师,感谢哈尔滨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的全体老师,是他们的言传身教,才使我日有所长,学有所成;感谢我的朋友,没有他的帮助,不可想象我将会怎么样。
本论文在吕雪松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完成,从题目的选择到具体构思和内容,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三年的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老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
在此向各位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参考文献
[1]国振喜.简明建筑工程施工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78.
[2]北京土木建筑学会.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3-45.
[3]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6-57.
[4]许慧.混凝土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防治和处理措施.《山西建筑》2006年19期:
32.
[5]姚万才,薄春.现浇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缺陷与防治措施.黑龙江水利科技2005年第06期:
34.
[6]王光明,崔小强.浅谈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青海交通科技2005年第04期:
97.
附录
1.蜂窝现象: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于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2.麻面现象: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出现麻面;
(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扳隔离刑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3.孔洞现象: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产生的原因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4.露筋现象:
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产生的原因
(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质量 通病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