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 第二章 第1节.docx
- 文档编号:10818365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131.26KB
古诗文阅读 第二章 第1节.docx
《古诗文阅读 第二章 第1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文阅读 第二章 第1节.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诗文阅读第二章第1节
第1节 杏花·春雨·堤柳 大漠·狼烟·塞草
——鉴赏诗歌的形象
1.(2011·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1·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琅玡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琅玡溪在滁州琅玡山。
②槎(chá):
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0·江西)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
①京师:
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陈与义:
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考点要求
鉴赏诗歌的形象。
2.考点剖析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把握诗歌中所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
艺术形象不仅指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还包括诗歌中的意象。
鉴赏这些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判断诗歌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所蕴涵的社会意义。
高考中鉴赏诗歌的形象类题目多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的特征,揭示作者所刻画的某一形象的意义。
其中对景物形象的鉴赏,常常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所描述的画面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的题目则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所营造的意境。
考生在答题时,要善于根据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画面,再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该画面(图景),并指出其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一、人物形象类
演练体悟
(2010·福建)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
①坞:
山坳。
②山翁:
此处指隐者。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合点拨
诗歌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和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前者即诗中的诗人
形象“我”,如《登幽州台歌》中抒情主人公——陈子昂的形象;后者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的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人物形象特点的把握。
首先需要知人论世,准确记忆作者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经历、政治主张、所处时代特征、具体的创作背景等,只有如此,才能对人物形象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其次要对所描写的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所处的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概括形象特点,理解形象意义;再次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关注反映人物心情的词语,揭示作者情感。
对点直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①重叠②金③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④绣罗襦⑤,双双金鹧鸪。
注
①小山:
晚唐五代眉妆的名目,为“十眉”(十种眉妆)中的一种样式。
②叠:
“蹙”字义。
③金:
唐时妇女眉际妆饰的“额黄”。
④新帖:
新鲜的花样子,用纸剪成画样,贴于绫罗之上,作为刺绣的蓝本。
⑤罗襦:
绫罗缝制的短袄。
这首词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女性形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事物形象类
演练体悟
(2010·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
①商风:
秋风。
②怆悢(liànɡ):
悲伤。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合点拨
诗歌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如骆宾王《咏蝉》中“蝉”的形
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
鉴赏事物形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高考设题角度一是物象的特征,二是物象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鉴赏物象先要借助相关语句或关键字词来把握事物的特征,分析诗中的描写,再联系作者的创作背景进行有关作者的思想情感的深层分析。
做题的思路为:
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对点直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龙吟
吕同老
素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
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
太液波翻,霓裳舞罢,断魂流水。
甚依然、旧日浓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
欲唤凌波仙子。
泛扁舟、浩波千里。
只愁回首,冰帘半掩,明珰乱坠。
月影凄迷,露华零落,小阑谁倚。
共芳盟,犹有双栖雪鹭,夜寒惊起。
在词的上片中,词人从哪些角度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个形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景物形象类
演练体悟
(2009·海南、宁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
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请简要叙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合点拨
诗歌的景物形象,即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所谓“意象”主要指的是这类形
象,因而也是高考重点。
高考设题,一般考查景象(意象)的含义及表情达意的作用。
鉴赏景物形象,首先要感知景象特征,它的形、声、色、动、静,进而体会其深层含义;其次要与感情结合分析。
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对点直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 坐
[宋]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致?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象“三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
①乌:
乌鸦。
②愔愔:
寂静无声。
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
请简要说明。
现场答案
矫正指导
现场答案1
现场答案2
这两个答案表面上似乎答出了意象的作用,但实际上未能准确地答出。
答案1说出了乌鸦渲染氛围的作用,但对意象最主要的表情达意作用根本未提及。
而对“马”的作用的分析,虽然注意到了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但对手法“象征”解释不准。
答案2虽然点出了“衬托”这一关键作用,但乌鸦的反衬作用未分析到位,“乌”“欲栖”,用乌鸦的归巢反衬自己的难归。
另外,分析两个意象的作用,既要分别作答,又要合起来作答。
两个答案均未做到。
答题思路 解答此题,首先要全面把握意象的作用,接着结合诗句准确分析其在该篇的作用,最后注意答题的规范:
写准关键词,突出关键词。
规范答案
鉴赏古诗形象的要点在于鉴赏意象。
高考考查意象,由浅入深地从三个角度入手:
①找意象,②析特点,③说作用。
一、如何找出合乎题干要求的意象
练练悟悟
试做下面两题,思考寻找意象应注意的问题。
1.下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
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现出来的?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这首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
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作答。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
①艭:
小船。
②海幢,即海幢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寻找意象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无意象无以为诗。
古诗中使用的意象往往有多个,高考题要求找出意象,都带有一个特定要求,要找准意象,需要吃透题目要求。
再者,最重要的是表述。
意象大都是一个名词性词语,表述时须将原句中的主谓式(如“花飞”)转成名词式。
不过,最终要看题干要求,如2009年江苏卷要求找出“风尘恶”的景象,表述则必须为主谓式。
二、如何分析意象的特点
练练悟悟
试做下面两题,思考如何分析意象的特点。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送 春
王 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子规”在古诗中通常作为什么样的意象?
但这首诗有所不同,试分析此诗中“子规”的形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 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注],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
崇光:
美艳的光彩。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如何分析意象特点?
首先,要抓住描述该意象的关键性词语,把握其外在特征。
为此,要特别关注意象的时令色彩和冷暖色调。
因为不同季节、不同色调所呈现出的特征,尤其是情感特征是不同的。
其次,要抓住“物”与“志”“情”的契合点,挖掘其内在的品质特征。
三、如何分析意象的作用
练练悟悟
试做下面一题,思考如何分析意象的作用。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上
董颖①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②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
①董颖:
南宋诗人,一生穷困潦倒,漂泊异乡。
②摩挲:
用手抚摩。
前两句写景寄情,选取意象“一双鸥”有何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如何分析意象的作用?
分析意象的作用,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①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②塑造环境或背景的作用。
它多表现为通过多个意象组成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或背景。
③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是最主要的。
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出“诗人的羁旅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出“作者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
具体诗歌中的意象在传达情感方面的作用,则由具体诗歌决定。
④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多表现在咏物诗中。
⑤结构上的线索作用。
有的意象贯穿始终,则往往为线索。
题组1 考点针对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故 都
韩偓①
故都遥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
塞雁已侵池籞宿,宫鸦犹恋女墙啼。
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强魂必噬脐。
掩鼻计成②终不觉,冯
③无路学鸣鸡。
注
①韩偓:
唐昭宗时任职翰林学士,甚得亲信。
后受权臣朱温忌恨,终被贬逐出朝。
②《韩非子》的故事:
楚王夫人郑袖用“掩鼻之计”除去楚王新得宠的美人。
③冯
:
孟尝君之门客,因学鸡鸣而使孟尝君得以脱身。
诗歌前四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其中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歌子
贺 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
阴阴夏木啭黄鹂。
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①,难逢敌手棋。
日长偏与睡相宜。
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注
①扶头酒:
醇厚浓烈易醉人之酒。
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意象?
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灞上独居(节选)
马 戴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杂 诗
无名氏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游子的形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元十八①溪居
白居易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②,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香饭细酒香浓。
注
①元十八:
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于庐山五老峰下。
②踯躅:
杜鹃花的别称。
诗的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2 考点综合练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1)颔、颈两联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展现了山居景物怎样的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处士卢岵怎样的生活情趣和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散花楼送客
纳兰性德
城上清笳城下杵。
秋尽离人,此际心偏苦。
刀尺又催天又暮,一声吹冷蒹葭浦。
把酒留君君不住。
莫被寒云,遮住君行处。
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
(1)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什么情感?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试结合词句加以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注意意象本身的特征
无论是先有情思后借物言之的“情思的物态化”,还是先见某物,后托物言志的“物象的情思化”,意象都是因为本身有某种特征,才为作者所用。
2.注意整体
有几个意象组合在一起时,则鉴赏重在把握由一组或一串意象构成的有机的整体画面。
不能只顾单个意象不顾整体意境。
当然,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可以分析单个意象。
3.注意感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意象往往与诗歌表现出的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回答意象题,一般要根据问题回答表现出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答案
真题体验
1.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文阅读 第二章 第1节 古诗文 阅读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