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单元知识点提要与练习精选.docx
- 文档编号:10818006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48.75KB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单元知识点提要与练习精选.docx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单元知识点提要与练习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单元知识点提要与练习精选.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单元知识点提要与练习精选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知识提要1.27cm
4.1从全球变暖谈起
1、温度和温度计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
(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里面的液体有汞(水银)、酒精、煤油等。
2、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
(1)摄氏温标:
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读作1摄氏度。
(2)热力学温标:
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用符号“K”表示,它是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
它以-273℃作为温度的起点,叫做绝对零度。
(3)两者的关系:
T=273+t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如图4-1中乙正确、甲和丙错误。
4、温度计读数:
如图4-2中甲的示数为9℃;乙的示数为-16℃。
(甲)(乙)
图4-1图4-2
5、体温计:
①人体正常体温是36.8℃(或37℃);②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③体温计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④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⑤使用前应先用力将水银甩回玻璃泡;⑥如图4-3中体温计的示数为36.8℃。
图4-3
6、几种新颖的温度计:
气体温度计、辐射温度计、红外测温计、电子体温计、光测高温计、电阻温度计。
【基础练习】1.图为实验室温度计的示意图,此时它所示的温度是______℃.
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沸水的温度是℃.
3.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原理制成的,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温度计、温度计(列举两种).
4.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计的玻璃泡部分浸入液体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置于液面之上
C.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后再读数D.温计度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液体中,但不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5.如图是用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6.如图所示,请指出图中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两处错误。
7.用一支原来示数为380C的体温计,未经下甩,便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如果当时气温是350C,那么体温计的示数为( )
A.380CB.370CC.36.50CD.350C
8.关于物体冷热程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B.不可以根据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C.准确的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需要使用温度计D.00C的冰要和00C的水冷热程度不一样
9.有一只温度计刻度不准,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20C,放在一个大气压时沸腾的水中,示数是1030C,那么用此温度计测得气温为130C,实际气温应为多少摄氏度?
首先摄氏温标以水沸点(标准大气压下水和水蒸气之间的平衡温度)为100度和冰点(标准大气压下冰和被空气饱和的水之间的平衡温度)为零度作为温标的两个固定点.
所以将103-(-2)=105℃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有1.05℃,所以实际气温为13℃时,该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13×1.05=13.65摄氏度,此温度计显示13÷1.05=12.38摄氏度时,测量值与实际温度相符?
10.一支没有刻好刻度的温度计,插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玻璃管内水银柱长度是5cm,然后插放到烧杯内正在沸腾的水中时,水银柱长度是30cm,若用该温度计去测量某液体,水银柱长度是15cm,液体的温度是多少?
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1、物质的三种状态:
固、液、气态。
2、汽化: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汽化有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1)蒸发:
①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
蒸发有致冷作用。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液体的温度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
(2)沸腾:
①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沸点与气压有关;③液体沸腾的条件:
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必须继续加热;④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3)水的沸腾图象(如图4-4)。
从图象可知,BC段表示的是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吸热,此实验所得水的沸点是99℃。
(4)蒸发和沸腾的区别如下表4-5所示。
蒸发
沸腾
定义
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液体内部和表面
条件
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①温度必须达到沸点;②需要不断吸热
受其它因素影响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①不同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②沸点的高低与大气压有关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
(图4-4)(图4-5)
3、液化: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
汽化有两种方法: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①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能被液化。
②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的;液化使气体体积缩小,有利于贮藏和运输。
4、汽化要吸热和液化要放热。
(1)蒸发吸热及致冷:
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物体(或自身)中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或自身)温度降低,因此蒸发有致冷作用。
例如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就会感到凉快,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时从身体吸收了热量,使皮肤的温度降低的缘故;医生常用蒸发得很快的氯乙烷作麻醉剂,使病人的皮肤冷却到失去疼痛感觉的程度时进行手术。
(2)蒸发的例子:
①湿衣服变干;②用电吹风将湿发吹干;③夏天,在教室地上洒水降温;④太阳出来,白雾不见了,露珠不见了。
(3)日常生活中的液化现象:
生活中的“白气”、“白雾”是由于水蒸气放热温度降低液化形成的(注意:
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平时看到的“白气”、“白雾”并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凝结成的小水珠)。
例如①天冷呼出“白汽”;②冬天从室外走到室内时眼镜上蒙上一层白雾;③雾、露的形成;④冰箱里拿出的饮料会“冒汗”;⑤打开冰棒包装纸,看到冰棒冒“白汽”;⑥夏天自来水管外壁会“冒汗”。
【基础练习】
1.将湿衣服挂在向阳的地方,是为了提高液体的_______,从而加快衣服上水分的蒸发.
2.“神舟五号”发射时,“长江二号F型”捆绑式火箭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就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_______,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
3.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不能适应时,会出现体温升高、头痛、眩晕、恶心等中暑症状.在患者身上擦酒精可以缓解症状,其道理是:
_____________.
4.烧红的铁件放入冷水时升腾起一团“白气”,这个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和________.
5.湿衣服在通风向阳处比在阴凉密闭的房间里干得快,这是因为___________.
6.为使潮湿的衣服尽快变干,你可采取哪些不同的措施: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7.夏天,自来水管外有“出汗”的现象,这是空气的_________遇冷后发生的________现象。
8.下列事例中,哪个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蒸发( )
A.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人冰箱的冷藏室内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
9.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夏天,剥去冰棒的包装纸,看到“白气”B.洒在教室地上的水变干
C.放人冰箱冷室的矿泉水结成了冰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10.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燥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采.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
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
11.炎热的夏天,打天电风扇,身上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A.电风扇吹来的风降低了人周围空气的温度B.电风扇吹采的是凉风
C.吹风加快了汗水的蒸发,蒸发有致冷作用D.电风扇有制冷的效果
12.为了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D四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实验材料是相同的胡萝卜),如下图所示,这四组实验中,研究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 B. C. D.
13.夏天,小帆同学揭开棒冰的包装纸后发现棒冰会冒“白气”,这个现象属于( )
A.汽化B.液化C.熔化D.升华
14.夏天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来,它的示数将会( )
A.降低,不再升高B.先降低,后升高
C.先升高,后降低D.升高,不再降低
15.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
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则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
D.蒸发是平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16.小明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做了如图实验。
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稍后,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
由此实验可知雨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B.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C.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D.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17.(多选)下图中,小烧杯A和大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触,把B放在火上加热,使B中的水沸腾,在继续加热时()
A.烧杯A内的水会沸腾B.烧杯A内的水不会沸腾
C.烧杯A内的水会逐渐减少D.烧杯A内的水不会减少
18.用纸叠一个能盛水的纸盒,盛水后放到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水都沸腾了,
但纸盒却完好无损,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19.“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水就一定会沸腾起来.”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20.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a)
(b)
实验小组还得到下列数据(见下表):
时间(分)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温度(℃)
……
95
96
97
98
98
98
95
98
98
98
……
(1)从记录的数据看,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分钟时的数据;
(2)从记录数据可得出实验结论是:
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______℃.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1、熔化和凝固: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熔点和凝固点:
(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如冰、石英、水晶、食盐、金属、海波、萘、明矾等是晶体;非晶体没有熔点,如玻璃、松香、石蜡、沥青等是非晶体。
(2)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有无熔点和凝固点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一点。
不同物质其熔点不同,同一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3、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条件及特点:
(1)晶体熔化条件:
温度要达到熔点且能够继续吸热;
(2)熔化特点:
晶体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3)晶体凝固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且能够不断向外放热;(4)凝固特点:
晶体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4、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对非晶体加热时,它的温度逐渐升高,但同时开始熔化,先变软,逐渐变稀,直至全部成为液态;非晶体在凝固时向外放热,随着温度降低,它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为固体,因此也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
5、熔化的例子:
①铁变为铁水;②冰熔化成水;③吃冰棒解热。
6、凝固的例子:
①水结成冰;②钢水浇铸成钢锭。
7、南极的气温可低至-89℃,因此只能用酒精温度计而不能用水银计来测气温;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来测量沸水的温度;不能将铝锅里的铁块熔化成铁水。
8、如图4-6所示为萘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①萘在BC段是固液共存态,
在DE段是液态,在EF段是固液共存态;②萘的熔点是80℃,
凝固点是80℃;③萘熔化时用了8min,凝固时用了4min,它熔化
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不变。
【基础练习】1.同一种晶体,它的凝固点和____________相同,给冰水合物缓慢加热,当冰未完全熔化之前,水的温度________0℃.(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融雪天比下雪天更冷,这是因为雪熔化要_____热。
3.下图所示的图象中,晶体的凝固图象是( )
时间(分) 时间(分) 时间(分) 时间(分)
A. B. C. D.
4.某种物质熔点为232℃,在这种温度时该物质的状态应为( )
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状态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
5.将在熔化过程中的冰放到0℃的恒温箱后( )
A.冰继续熔化B.冰不能继续熔化,原来的冰熔化成的水在开始凝固
C.冰不继续熔化,水也不凝固D.如果冰的质量太少,它将继续熔化
6.在很冷的地区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其主要原因是( )
A.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高B.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低
C.液态酒精比液态水银的凝固点高D.液态酒精比液态水银的凝固点低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热时,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下降
C.物体在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无论吸热还是放热它的温度都将维持不变
D.只有晶体在某物态变化过程中,无论吸收的热量多少都能维持温度不变,直到物态变化结束
8.把500克0℃的水和100克0℃的冰混合,若不与外界发生热传递,则()
A.有少量水结冰B.水不结冰,冰也不化为水
C.有少量冰化成水D.以上说法均有可能
9.把盛有碎冰的试管插入盛有碎冰的烧杯中,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解一半时,试管中的冰()
A.熔解一半B.熔解不到一半C.熔解多于一半D.没有熔解
10.根据下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钢
钨
固态氢
固态氦
熔点/℃
-39
1064
1083
1300
3410
-259
-272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B.纯金掉入铜水中不会熔化
C.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失效,不能使用D.在-265℃时,氢气是固态
11.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冰块多些,乙盆里的冰块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房子里,两盆冰块都未完全熔化,那么()
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高B.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C.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低D.必须用温度计测量后才知道
12.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把室外冻得冰冷的一些冻梨拿屋子里,浸没在冷水盆中,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盆中有一部分水结冰,梨的温度升高 B.盆中有水结冰,梨的温度不变
C.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降低 D.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不变
13.如图所示,为锡熔化或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锡的熔点是_________℃。
(2)AB段图象表示的是___________,BC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_过程,这段过程中___________保持不变,但必须从外界___________。
CD段表示的是________,DE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EF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__,锡必须向外____________,FG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过程。
(3)锡熔化过程经过_____________分钟,在3—6分钟的时间内锡所处的状态为______________,9—12分钟内锡处于_________过程,锡在3—6分钟内与9—11分钟内的不同点在于__________。
4.4升华和凝华
1、升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
(1)升华要吸热。
(2)升华的例子:
①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变小了;②冰冻的衣服晾干了;③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进行人工降雨;④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
2、凝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
(1)凝华要放热。
(2)凝华的例子:
①冬天,玻璃窗上形成的冰花;②霜的形成;③用久的灯泡内壁变黑。
3、人工降雨的过程:
用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
特殊装置的飞机将干冰撒入一定高度的冷云层中,干冰就会很快升华,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部分水蒸气便凝华成小冰粒。
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遇到暖气流就熔化为雨点降落到地面上,在一定条件下就形成降雨过程。
【基础练习】
1.家用电灯泡用久了会发黑,这是由于高温钨丝的产生的钨蒸气又在较低温度灯泡内壁上发生_____的缘故.
2.夏天,剥开冰棍纸会看到冰棍表面有一层霜,这是现象.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现象.
3.物质从直接变成的现象叫做凝华.如冰箱冷冻室的内壁上,可以看到一层冰霜,这层冰霜就是由态的水蒸气直接成固体的小冰晶.物质在凝华过程中要热.
4.物质从直接变成的过程叫做升华,物质在这个过程中要热.
5.在北方的冬季,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室外冻冰的衣服变干 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C.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D.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
6.下列各种现象中,哪一种属于升华现象()
A.夏天湿的衣服变干 B.卫生球放一段时间后变小
C.霜的形成 D.露的形成
7.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B.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C.早晨有浓雾D.洒在地上的水干了
8.下面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冬天人呼出的"白气" B.初冬早晨草叶上的白霜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D.冬天室外的水结冰
9.寒冷的冬天清晨,在居住的房间里常可看见窗上有冰花,这是由于室外很冷,所以()
A.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先变为水,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时,在玻璃内表面结成了冰。
B.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先变为水,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时,在玻璃外表面结成了冰。
C.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时凝华为冰,附在玻璃的内表面。
D.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时凝华为冰,附在玻璃的外表面。
10.物理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有力武器,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凝华的是()
A.有时江面弥漫的大雾B.冬天早晨地上的霜
C.秋天花叶上的露珠D.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能力提升】11.将少量的碘晶体放在烧杯中,上口放一个灌有冷水的烧杯,在烧杯下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这时烧杯中可看到有紫色的气体生成,这是碘的_____现象;停止加热后,把烧杯拿下来,可看见瓶底外壁有碘的晶体生成,这是碘的_____现象。
4.5水循环与水资源
1、地球上水的循环:
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
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蒸发成水蒸气,随风流动,在高空聚集成云,通过雨、雪或冰雹等降水落到海洋、陆地。
然后又蒸发到大气中,开始了新的循环。
如此周而复始,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
2、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
(1)露:
是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于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2)雾和云:
都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的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在高空处则称为云,因此雾和云都是水蒸气液化现象,不是冰的升华现象。
(3)霜:
冬天的早晨,地面的气温特别低,水蒸气便直接凝华成为白茫茫的霜。
(4)雪:
冬天,高空更寒冷,水蒸气急剧降温,直接凝华为六角形的小冰晶即雪花。
(5)雹:
在夏天,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气流带到气温低于0℃的高空,凝固为小水珠,小水珠在下落时,其外层受热熔化成水,并彼此相结合,使冰珠越来越大,如果上升气流很强就会再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凝结一层冰壳,经多次上下翻腾,能结合成较大的冰珠,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冰珠就落在地面上形成冰雹。
(6)框架图:
①升入高空的水蒸气
液化→小水珠→暖云→雨
凝华→小冰晶→冷云→雪
②在低空中的水蒸气
液化→小水珠分散在空气中的尘埃上→雾
附着在地面上的物体上→露
③在低空中的水蒸气
凝华→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的物体上→霜
3、水资源:
(1)地球上的水97.2%以上是海洋的咸水,人类无法直接利用,可直接利用的只有不到0.03%。
(2)水危机的主要原因:
水资源受到污染和人类过量使用水。
(3)节约用水的措施:
①减少水龙头的滴漏现象;②用洗米洗菜水浇花;③用拖地的水冲厕所;④农业上用喷灌代替沟渠灌溉;⑤使用节水型洁具;⑥养成随手关水龙头的习惯。
【基础练习】
4、物态及物态变化:
如图4-7所示。
5、熔化、凝固、沸腾图像
(1)熔化图像如图4-8所示。
AB段过程:
固态海波吸热升温
状态:
固态
过程:
海波吸热熔化
BC段状态:
固液共存态
温度:
48℃不变
CD段过程:
液态海波吸热升温
状态:
液态晶体熔化(海波)的熔化非晶体(松香)
(2)凝固图像如图4-9所示。
EF段过程:
液态海波放热降温
状态:
液态
过程:
液态海波放热凝固(图4-9)
FG段状态:
固液共存态
温度:
48℃不变
液体(海波)的凝固液体(松香)的凝固
GH段过程:
固态海波放热降温
状态:
固态
(3)沸腾图像如图4-10所示。
AB段:
水吸热升温
BC段:
水吸热沸腾,温度保持100℃不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章物态变化 沪粤版八 年级 物理 上册 第四 物态 变化 单元 知识点 提要 练习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