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光纤到户方案设计优秀.docx
- 文档编号:10797795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665.59KB
小区光纤到户方案设计优秀.docx
《小区光纤到户方案设计优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区光纤到户方案设计优秀.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区光纤到户方案设计优秀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
系别:
通信与电子系
专业:
应用电子技术
班级:
应电
(1)班
学生姓名:
xxx
学生学号:
xxx
设计(论文)题目:
小区光纤到户方案设计
指导教师:
xxx
起讫日期:
2021-3-1—2021-6-10
小区光纤到户方案设计
摘要:
光纤入户(FTTP),又被称为光纤到屋(FTTH),指的是宽带电信系统。
它是基于光纤电缆并采用光电子将诸如三重播放、宽带互联网和电视等多重高档的服务传送给家庭或企业。
光纤通信以其独特的抗干扰性、重量轻、容量大等优点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体被广泛应用。
而利用已有的输电线路敷设光缆是最经济、最有效的。
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丰富的电力线路资源。
全国500KV和330KV的电力线路有25,094.16公里,220KV线路107,348.06公里,连上110KV线路共计310,000公里,所以我国的电力线路具有非常可观的应用前景。
由于光纤通信具有大容量、长距离和抗电磁干扰等优点,使光纤通信很好地适应了当今电力通信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结合了铝包钢线的高机械、高导电性和良好的抗腐蚀性,将电力架空地线与通信光纤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受到电力系统行业的重视,并逐渐被推广使用。
关键字:
光纤入户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摘要
FTTHDesignCommunity
Abstract:
Theopticalfiberreceivesrightofresidence(FTTP),alsoiscalledtheopticalfibertoroom(FTTH),refersisthewidebandtelecommunicationsystem.Itwillbeandusesthephotoelectronbasedontheopticalfibercablesuchasthetelephonetertiarybroadcast,thewidebandInternetandthetelevisionandsoonthemultipleupscaleservicestransmitsforthefamilyortheenterprise.
Theopticalfibercommunicationsbyitsuniqueanti-jamming,theweightlight,thecapacitybigandsoonthemeritsiswidelyappliedastheintelligencetransmissionmedia.Butusesalreadythetransmissionlineplacingopticalcablewhichhasismosteconomical,mosteffective.TheChinavastinterritory,hastheextremelyrichpowercircuitresources.National500KVandthe330KVpowercircuithas25,094.16kilometers,the220KVline107,348.06kilometers,isconnectedincludingtheabovethe110KVlinetotal310,000kilometers,thereforeourcountry'spowercircuithastheextremelyconsiderableapplicationprospect.
Becausetheopticalfibercommunicationshaslargecapacity,meritsandsoonlongdistanceandant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causestheopticalfibercommunicationstomeetnowtheelectricpowercorrespondenceneedtodevelopwell.Speciallyopticalfibercompoundoverheadgroundwire(OPGW),unifiedanaluminumpackageofsteelwirehighmechanical,thehighelectricalconductivityandthegoodcorrosionresistivity,theelectricpoweroverheadgroundwireandthecorrespondenceopticalfiberunifieseffectivelyintogether,thereforereceivestheelectricalpowersystemprofessionthevalue,andispromotedgraduallytheuse.
Keywords:
OpticalfiberResidence
1小区光纤到户的概述
1.1光纤技术的原理
1.1.1光纤概述
光纤和同轴电缆相似,只是没有网状屏蔽层。
中心是光传播的玻璃芯。
在多模光纤中,芯的直径是15mm~50mm,大致与人的头发的粗细相当。
而单模光纤芯的直径为8mm~10mm。
芯外面包围着一层折射率比芯低的玻璃封套,以使光纤保持在芯内。
再外面的是一层薄的塑料外套,用来保护封套。
光纤通常被扎成束,外面有外壳保护。
纤芯通常是由石英玻璃制成的横截面积很小的双层同心圆柱体,它质地脆,易断裂,因此需要外加一保护层。
陆地上的光纤通常埋在地下1米处,有时会受到地下小动物的破坏。
在靠近海岸的地方,越洋光纤外壳被埋在沟里。
在深水中,它们处于底部,极有可能被鱼类咬坏或被渔船撞坏。
光纤分类
光纤主要分以下两大类:
传输点模数类
传输点模数类分单模光纤(SingleModeFiber)和多模光纤(MultiModeFiber)。
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很小,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只能以单一模式传输,传输频带宽,传输容量大。
多模光纤是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能以多个模式同时传输的光纤。
与单模光纤相比,多模光纤的传输性能较差。
折射率分布类
折射率分布类光纤可分为跳变式光纤和渐变式光纤。
跳变式光纤纤芯的折射率和保护层的折射率都是一个常数。
在纤芯和保护层的交界面,折射率呈阶梯型变化。
渐变式光纤纤芯的折射率随着半径的增加按一定规律减小,在纤芯与保护层交界处减小为保护层的折射率。
纤芯的折射率的变化近似于抛物线。
折射率分布类光纤光束传
连接方式
光纤有三种连接方式。
首先,可以将它们接入连接头并插入光纤插座。
连接头要损耗10%到20%的光,但是它使重新配置系统很容易。
第二,可以用机械方法将其接合。
方法是将两根小心切割好的光纤的一端放在一个套管中,然后钳起来。
可以让光纤通过结合处来调整,以使信号达到最大。
机械结合需要训练过的人员花大约5分钟的时间完成,光的损失大约为10%。
第三,两根光纤可以被融合在一起形成坚实的连接。
融合方法形成的光纤和单根光纤差不多是相同的,但也有一点衰减。
对于这三种连接方法,结合处都有反射,并且反射的能量会和信号交互作用。
发送和接收
有两种光源可被用作信号源:
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diode)和半导体激光ILD(injectionlaserdiode)。
它们有着不同的特性。
光纤的接收端由光电二极管构成,在遇到光时,它给出一个点脉冲。
光电二极管的响应时间一般为1ns,这就是把数据传输速率限制在1Gb/s内的原因。
热噪声也是个问题,因此光脉冲必须具有足够的能量以便被检测到。
如果脉冲能量足够强,则出错率可以降到非常低的水平。
接口
目前使用的接口有两种。
无源接口由两个街头熔于主光纤形成。
接头的一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用于发送)。
另一端有一个光电二极管(用于接收)。
接头本身是完全无源的,因而是非常可靠的。
另一种接口被称作有源中继器(activerepeater)。
输入光在中继器中被转变成电信号,如果信号已经减弱,则重新放大到最强度,然后转变成光再发送出去。
连接计算机的是一根进入信号再生器的普通铜线。
现在已有了纯粹的光中继器,这种设备不需要光电转换,因而可以以非常高的带宽运行。
1.2光缆
光导纤维是一种传输光束的细微而柔韧的媒质。
光导纤维电缆由一捆纤维组成,简称为光缆。
光缆是数据传输中最有效的一种传输介质,它有以下几个优点:
频带较宽。
电磁绝缘性能好。
光纤电缆中传输的是光束,由于光束不受外界电磁干扰与影响,而且本身也不向外辐射信号,因此它适用于长距离的信息传输以及要求高度安全的场合。
当然,抽头困难是它固有的难题,因为割开的光缆需要再生和重发信号。
衰减较小。
可以说在较长距离和范围内信号是一个常数。
中继器的间隔较大,因此可以减少整个通道中继器的数目,可降低成本。
根据贝尔实验室的测试,当数据的传输速率为420Mbps且距离为119公里无中继器时,其误码率为10—8,可见其传输质量很好。
而同轴电缆和双绞线每隔几千米就需要接一个中继器。
在使用光缆互联多个小型机的应用中,必须考虑光纤的单向特性,如果要进行双向通信,那么就应使用双股光纤。
由于要对不同频率的光进行多路传输和多路选择,因此在通信器件市场上又出现了光学多路转换器。
在普通计算机网络中安装光缆是从用户设备开始的。
因为光缆只能单向传输。
为了实现双向通信,光缆就必需成对出现,一个用于输入,一个用于输出。
光缆两端接光学接口器。
安装光缆需格外谨慎。
连接每条光缆时都要磨光端头,通过电烧烤或化学环氯工艺与光学接口连在一起,确保光通道不被阻塞。
光纤不能拉得太紧,也不能形成直角。
光纤的类型由模材料(玻璃或塑料纤维)及芯和外层尺寸决定,芯的尺寸大小决定光的传输质量。
常用的光纤缆有μm芯、125μm外层、单模。
μm芯、125μm外层、多模。
c.50μm芯、125μm外层、多模。
d.100μm芯、140μm外层、多模。
1.3光纤通信系统及其构成
光纤通信系统
光纤通信系统是以光波为载体、光导纤维为传输媒体的通信方式,起主导作用的是光源、光纤、光发送机和光接收机。
•光源是光波产生的根源。
•光纤是传输光波的导体。
•光发送机的功能是产生光束,将电信号转变成光信号,再把光信号导入光纤。
•光接收机的功能负责接收从光纤上传输的光信号,并将它转变成电信号,经解码后再作相应处理。
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点有:
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
线路损耗低,传输距离远。
抗干扰能力强,应用范围广。
线径细,重量轻。
抗化学腐蚀能力强。
光纤制造资源丰富。
1.4光缆的种类和机械性能
单芯互联光缆
应用范围:
•跳线。
•内部设备连接。
•通信柜配线面板。
•墙上出口到工作站的连接。
•水平拉线,直接端接。
•适用于使用环氧树脂或LIGHTCRIMP连接头端接。
性能优点:
•高性能的单模和多模光纤符合所有的工业标准。
•900μm紧密缓冲外衣易于连接与剥除。
•Aramid抗拉线增强组织,提高了对光纤的保护。
•UL/CSA验证符合OFNR和OFNP性能要求。
•设计和测试均根据BellcoreGR-409-CORE及IEC793-1/794-1标准。
•扩展级别62.5/125符合ISO/IEC11801:
1995标准。
双芯互联光缆
应用范围:
•交连跳线。
•水平走线直接端接。
•光纤到桌。
•通信柜配线面板。
•墙上出口到工作站的连接。
•适用于使用环氧树脂或LIGHTCRIMP连接头端接。
性能与特点:
•光纤之间易于区分。
•高性能的单模和多模光纤符合所有的工业标准。
•900μm紧密缓冲外衣易于连接与剥除。
•Aramid抗拉线增强组织提高了对光纤的保护。
•UL/CSA验证符合OFNR和OFNP性能要求。
•设计和测试均根据BellcoreGR-409-CORE及IEC793-1/794-1标准。
•扩展级别62.5/125符合ISO/IEC11801:
1995标准。
分布式光缆
应用范围
•多点信息口水平布线。
•垂直布线。
•大楼内主干布线。
•从设备间到无源跳线间的连接。
•从主干分支到各楼层应用。
•适用于胶水型光纤连接头以及LIGHTCRIMP光纤头端接。
性能与特点
•高性能的单模和多模光纤符合所有的工业标准。
•900μm紧密缓冲外衣易于连接与剥除。
•按照EZA标准色码标识。
•UL/CSA验证符合OFNR和OFNP性能要求。
•设计和测试均根据BellcoreGR-409-CORE及IEC793-1/794-1标准。
•扩展级别62.5/125符合ISO/IEC11801:
1995标准。
•防护网可抵挡尖锐物损伤。
分散式光缆
应用范围
•分散光缆组合。
•多根光纤交插连接,结构坚固。
•水平光纤到多站点出口,端接简单、直接。
•适于环氧树脂光纤连接头以及LIGHTCRIMP光纤头直接端接。
性能与特点
•高性能的单模和多模光纤符合所有的工业标准。
•900μm紧密缓冲外衣易于连接与剥除。
•2.4mm独立光纤辅单元,允许带套连接头端接。
•UL/CSA验证符合OFNR和OFNP性能要求。
•设计和测试均根据BellcoreGR-409-CORE及IEC793-1/794-1标准。
•扩展级别62.5/125符合ISO/IEC11801:
1995标准。
•走线方式高度灵活。
•Aramid抗拉线增强组织提高了对光纤的保护。
分散式光缆有4芯、6芯、8芯、12芯。
室外光缆4~12芯铠装型与全绝缘类型
应用范围
•园区中楼宇之间的连接。
•长距离网络。
•主干线系统。
•本地环路和支路网络。
•严重潮湿、温度变化大的环境。
•架空连接(和悬缆线一起使用)、地下管道或直埋、悬吊缆/服务缆。
性能与特点
•高性能的单模和多模光纤符合所有的工业标准。
•900μm紧密缓冲外衣易于连接与剥除。
•套管内具有独立TIA彩色编码的光纤。
•轻质的单通道结构节省了管内空间,管内灌注防水凝胶,以防止水渗入。
•设计和测试均根据BellcoreGR-20-CORE标准。
•扩展级别62.5/125符合ISO/IEC11801:
1995标准。
•Aramid抗拉线增强组织提高了对光纤的保护。
•聚乙烯外衣对紫外线或恶劣的室外环境有保护作用。
•低磨擦的外皮使之可轻松穿过管道,完全绝缘或铠装结构,撕剥绳使剥离外表更方便。
室外光缆有4芯、6芯、8芯、12芯,又分铠装和全绝缘型。
室外光缆24~144芯铠装类型与全绝缘类型
应用范围
•园区中楼宇之间的连接。
•长距离网络。
•主干线系统。
•本地环路和支路网络。
•严重潮湿、温度变化大的环境。
•架空连接(和悬缆线一起使用)、地下管道或直埋。
性能与特点
•高性能的单模和多模光纤符合所有的工业标准。
•绝缘结构可避免雷击。
•套管内具有独立TIA彩色编码的光纤。
•轻质的单通道结构节省了管内空间,管内灌注防水凝胶,以防止水渗入,注胶芯完全由聚脂带包裹。
•设计和测试均根据BellcoreGR-20-CORE标准。
•扩展级别62.5/125符合ISO/IEC11801:
1995标准。
•Aramid抗拉线增强组织性能,提高对光纤的保护。
•聚乙烯外衣在紫外线或恶劣的室外环境下有保护作用。
•低磨擦的外皮使之可轻松穿过管道,完全绝缘或铠装结构,撕剥绳使剥离外表更方便。
室外光缆24~144芯光缆分全绝缘和铠装,规格有24、36、48、60、72、96、144芯7种。
单管全绝缘型室内/室外光缆
应用范围
•在不需任何互联设备情况下,由户外延伸到户内,线缆具有阻燃特性。
•园区中楼宇之间的互连。
•本地线路和支路网络。
•严重潮湿、温度变化极大的环境。
•架空连接(和悬缆线一起使用时)。
•地下管道或直埋。
•悬吊缆/服务缆。
性能与特点
•高性能的单模和多模光纤符合所有的工业标准。
•LSZH的设计符合低毒、无烟的要求。
•套管内具有独立TIA彩色编码的光纤。
•轻质的单通道结构节省了管内空间,管内灌注防水凝胶,以防止水渗入,注胶芯完全由聚脂带包裹。
•设计和测试均根据BellcoreGR-20-CORE标准。
•扩展级别62.5/125符合ISO/IEC11801:
1995标准。
•Aramid抗拉线增强组织提高对了光纤的保护。
•聚乙烯外衣在紫外线或恶劣的室外环境下有保护作用。
•低磨擦的外皮使之可轻松穿过管道,完全绝缘或铠装结构,撕剥绳使剥离外表更方便。
室内/室外光缆有4芯、6芯、8芯、12芯、24芯、32芯。
2目前的小区光纤到户
2.1小区光纤入户(FTTH)现状
设备成本过高造成投资效益低是阻碍FTTH发展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目前FTTH的设备价格还非常高昂,往往一线售价近1000美元,但在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其原因之一就是其电信运营商可以向用户收取较高的服务费。
据了解,在日本电信运营商向FTTH用户每月收取5000—6000日元服务费,折合人民币约400—500元,在美国FTTH用户每户每月服务费也约为80—100美元,电信运营商的FTTH网络一般2—3年可以收回投资,这种投资效益显然是不错的。
但在中国,情况则完全不同。
目前,在国内不少城市,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ADSL和基于5类线的LAN宽带接入月使用费已降到50元人民币以下,个别月使用费较高的地区,如深圳,月使用费也只有100元人民币。
基于这种宽带接入服务的资费水平根本无法支撑FTTH网络建设和运营,投资回收周期长达10年,这样的投资效益显然不可能唤起电信运营商的投资兴趣。
可见,宽带接入市场需要的是低成本的FTTH,惟有低成本的FTTH才会有应用和发展的机会,而且也一定会有发展的机会。
所谓的低成本FTTH应该是每线低于人民币2000元甚至1000元,只有这样,FTTH才可能在我国大规模普及和发展。
2.2符合国情的FTTH接入技术
实现FTTH的技术方案直接决定FTTH设备的制造成本。
目前,FTTH接入技术主要有两大类:
基于无源光网络(PassiveOpticalNetwork—PON)接入技术的EPON和GPON,基于小区有源交换接入(ActiveOpticalNetwork——AON)的FiberP2P技术。
十年前,PON技术提出之初,是因为当时光纤非常昂贵(每芯每米十几元甚至几十元),而PON的一点对多点(P2MP)技术能有效节约光纤,特别是当无源光分配器非常靠近用户的时候;同时PON又是无源网络,便于维护和管理。
今天,随着光纤生产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光缆的市场价格(每芯每米只需几毛钱)已低于普通铜质缆线的价格,PON节约光缆的优势在今天并不突出。
另外,我国FTTH主要目标市场是大中小城市住宅小区的住户,城市住宅小区一般为花园式住宅小区,其突出特点是:
住户密度高,住宅小区配备通信机房,主要用于安装电信运营商的宽带接入设备,因此PON的无源网络的优势在我国住宅小区不能充分发挥和体现。
而PON与生俱来的设备成本高,带宽多用户共享,配线节点分散,用户无法自由选择运营商,接入端口利用率低,网络结构不灵活等劣势,却恰恰是AON的FiberP2P网络结构所轻而易举能克服和避免的。
特别一提的是,PON设备成本比AON高许多,高成本成为PON推广应用的最大障碍。
由此可见,基于我国住宅小区的特点,可能小区有源交换AON的点对点(P2P)技术更符合我国国情。
而现有小区宽带接入更多采用基于五类线+LAN的方案。
由于五类线传输距离受限、宽带有限、容易被干扰、接头容易被腐蚀,所以,基于五类线+LAN的宽带网络有组网不灵活、网络不稳定、故障率高、维护量大、寿命短的特点。
2.3案例分析
下图是一个典型的“五类线+LAN”宽带组网方案图:
图2-1宽带组网方案图
该方案由于采用五类线作为主要的传输材料,具有敷设成本低廉、快捷的优点;但同时,由于五类线的限制,方案中有许多固有的缺点:
距离限制:
五类线有效传输距离最多为100米,而小区内部连线距离多集中在50—1000米之间。
当距离超过100米时(如上图中的“C栋”),只能采用交换机级联、网络延伸器等严重牺牲带宽和可靠性的解决方案。
中间环节多、可靠性差:
从小区中心交换机到用户电脑,中间经过了多级设备转接,增加了链路中不必要的有源和无源的转接环节,大大地降低了网络的可靠性和带宽的可用性。
强电干扰:
由于有不少于五类线暴露在室外,极易引入电磁干扰,影响通信质量。
遇到雷雨季节,任何由五类线感应的雷电都足以让与之相连的各种网络设备损坏,不仅严重影响服务质量,而且带来直接设备损失。
增加维护量。
网络带宽无保障:
五类线多采用10/100M自动协商机制。
由于传输质量的不可靠、接头易老化等原因,基于这种“五类线+LAN”的宽带经常只能工作在10Mbase-T,并且容易掉线,用户难以体验到宽带的优越性和极速上网的感觉。
由此引起用户的投诉和退网也就在所难免。
网络寿命受限:
五类线设计寿命为5-8年,实际应用中,由于线材老化接头腐蚀、灰尘影响等原因,基于“五类线+LAN”的小区宽带在两三年后就极不稳定,维护量大大增加。
到那时候再重新敷设光纤,即浪费资源,又会破坏小区规划。
所以,新的小区光纤到户规划设计已经刻不容缓。
3小区光纤到户的设计方案
3.1“FTTB+LAN”小区宽带
这是目前光纤到小区的升级方案。
光纤敷设到小区后,接入光纤宽带接入设备,在分别由光纤敷设到各楼栋单元,经过五类线连接到各住户。
图3-1小区设备连接图
图3-2楼栋单元连接图
3.2利用现有的楼内的网络,将整个小区统一接入宽带。
在这种方式中:
每个用户上网是通过小区内申请、开通、付费、使用和维护,各个环节的程序上比到外部单位更加简单快捷,价格比用户目前使用的费用大幅度下降,而速度极大提高。
接入方式:
FTTX+LAN方式:
这是基于Ethernet的宽带接入技术,也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接入方式。
在这种接入方式中,传输介质是由光纤和铜芯UTP线两种材料构成的。
其中主要为有FTTZ(Zone--光纤到小区)。
在住宅小区中,主要采用FTTB+LAN方式,由于LAN多采用快速Ethernet组网方式,所使用的铜缆多数是五类或超五类甚至六类UTP(至少也是3类UTP),其数据传输性能和抗干扰能力远优于普通的电缆。
若采用千兆位以太网组网技术,可轻松实现10Mbps到户100Mbps到楼的宽带接入服务,小区光纤的出口可直接接至城域光纤主干网、ATM主干网或经相关网络设备接入Internet。
由于采用光纤到大楼(FTTB)或光纤到小区(FTTZ)的方式,解决了五类线缆在传输距离的限制。
光纤到楼后接入网络端口分配单元(NPPU),由光电转换设备(O/E)和楼层交换机等构成网络端口分配单元,分配后的网络端口为10BASE-T,通过五类UTP送至每户的高速数据插座(RJ4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区 光纤 到户 方案设计 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