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2.docx
- 文档编号:10797048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7.80KB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2.docx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2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一、小麦播前拌种包衣技术
小麦播种前,做好小麦播种到出苗期间病虫害防治工作,是确保小麦苗全、苗壮的关键。
小麦拌种或包衣是彻底控制地下害虫,确保全苗的重要途径。
1、小麦拌种主要防治对象:
(1)土传病害,主要是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
这些病菌在土壤中可以存活多年,在小麦拌种后种子开始萌芽时病菌就可以侵染。
(2)系统侵染病害,主要有秆黑粉病、散黑穗病和腥黑穗病,病菌从种子萌发侵人生长点,随小障植株生长进行系统侵染。
穗期表现为害症状。
(3)地下害虫,主要是蛴螬、蝼蛄和金针虫,它们在越冬前苗期和返青后咬食小麦根茎部,造成缺苗断垄。
2、药剂拌种的方法有:
(1)地下害虫的防治
拌种处理:
对地下害虫一般发生区,可采用药剂拌种的方法进行防治。
可选用50%辛硫磷拌种,按种子量的0.2%,即100斤种子用药100克,兑水2—3公斤,也可用48%毒死蜱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拌后堆闷4~6小时便可播种,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
处理土壤:
地下害虫严重发生区要采用土壤处理和种子拌种相结合进行防治,土壤处理可以亩用3%的辛硫磷颗粒剂2~2.5公斤均匀撒施于地面,随后将其翻入土中。
也可亩用50%的辛硫磷乳油250毫升,兑水l一2公斤,拌细土10—15公斤制成毒土,均匀撒于地面,随后翻人土中。
(2)腥黑穗病、全蚀病和白粉病等病害的防治
采用药剂拌种不仅可防治麦类黑穗病,还可有效地控制冬前小麦锈病、全蚀病、白粉病的发生和危害,减少越冬菌量。
散黑穗病、腥黑穗病、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等发生区,可用40%五氯硝基苯按麦种重量的0.5的药量干拌(即每亩40克,拌小麦8公斤左右),防治小麦腥黑穗病;也可选择6%戊唑醇(立克秀)悬浮剂一袋(10毫升),加水0.4~0.5公斤,拌种25~35公斤,或2.5%氟咯菌腈(适乐时)悬浮剂按推荐剂量进行小麦种子拌种,同时可兼治苗期锈病和白粉病;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2%拌种或20%三唑酮乳油500毫升加水2500毫升,拌麦种250公斤,可防治白粉病、叶锈病。
小麦全蚀病严重发生区,可选用12.5%硅噻菌胺(全蚀净)悬浮剂进行种子处理,对小麦全蚀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一般用全蚀净一袋(20毫升),先兑水300~500毫升,可拌10~12.5公斤种子,拌均后闷种6~8小时(有利于药剂发挥并杀死种子所带病菌),在阴凉处晾干后播种。
小麦黄矮病和丛矮病发生区,可采用吡虫啉处理种子,防治传毒昆虫,控制小麦黄矮病和丛矮病的发生危害,同时兼治地下害虫。
多种病害和害虫混合发生区,要大力推广应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复合的种衣剂或拌种剂进行包衣或种子处理。
各地应根据当地主要病虫种类,选择适当配方的种衣剂或拌种剂。
3、使用包衣种子
种子包衣是一项把防病、治虫、消毒作为一体的种子处理技术,不仅可以避免病虫为害,并且由于种衣剂中不仅有有利于促进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养分、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成分,’而且所有包衣的种子还具有发芽、出苗快、生长发育好、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作用。
药剂拌种的注意事项
做好小麦播前药剂拌种,是防治多种病虫害,确保小麦苗全、苗壮的有效措施。
但小麦播前药剂拌种如果技术不当,不仅起不到防病、防虫效果,还可能导致小麦出苗缓慢、出苗不齐,甚至影响到麦苗正常生长。
一般情况下,小麦播前药剂拌种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当发地病虫害情况,确定用药种类。
如果当地小麦苗期虫害发生很轻,病害发生较重只因杀菌剂拌种即可,不必使用杀虫剂;如果病虫害混合发生,既要用杀虫剂拌种、还要用杀菌剂拌种;如果地下害虫发生较重,靠药剂拌种可达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应采取拌种和土壤处理办法防止小麦虫害。
(2)准确掌握农药用量。
防治小麦地下虫害,可用50%的辛硫磷乳油,防治小麦腥黑穗、全蚀病、白粉病和纹枯病等病害,可用15%的粉锈宁可湿粉剂和6%的立克秀悬浮剂拌麦种。
农户在小麦药剂拌种时切记不要凭“估计”用药,盲目加大用药量。
生产实践证明,小麦在用粉锈宁、辛硫磷钮
药剂拌种时如果用量过大,会对小麦造成明显药害,导致小麦出苗推迟,生长缓慢,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缺苗断垄。
(3)注意拌种方法。
小麦用辛硫磷等拌种,应先将农药兑水稀释,再与麦种拌匀,覆盖堆闷后播种。
小麦用五氯硝基苯、粉锈宁和立克秀拌种,应先将种子用清水喷至湿润,然后将药剂均匀地混混拌在种子上,随后立即播种或阴干后播种。
如果既要用杀虫剂拌种,又要用杀菌剂拌种,应先拌杀虫剂,堆闷后再拌杀菌剂,随后立即播种。
(4)随拌随播,不可久置。
小麦用杀虫剂拌种后,一般堆闷2~3小时,最多5~6小时,待药剂被麦种吸收后随即播种。
一般小麦用杀菌剂拌种后,应随即播种或阴干后立即播种。
有的农户在小麦药剂拌种后堆闷时间过长,或拌种后久置不播,也会对小麦造成药害。
如果小麦用杀菌剂拌种后在日光下摊晒,则会显着降低防病效果。
(5)是要严格按照拌种操作规程,防止人畜中毒,最好实行统一拌种。
施肥时期应根据小麦的需肥动态和肥效时期来确定。
一般冬小麦生长期较长,播种前一次性施肥的麦田极易出现前期生长过旺而后期脱肥早衰的现象。
后期追施氮肥,对提高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的效果较好。
3、强筋和中筋小麦适宜施肥量
在我省麦区,强筋和中筋小麦栽培必须注意保持土壤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和养分的平衡,并做到在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的基础上,因土壤肥力基础精确施肥。
每亩生产小麦400kg~500kg一600kg的高产与超高产麦田:
0—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0.0gk,全氮不低于0.8g/kg,速效氮不低于35mg/kg,速效磷不低于90mg/kg及以上的条件下,每亩总施肥量:
纯氮8kg一10kg~15kg,P2058kg~lOkg一12kg,K205kg~6kg~8kg。
高产田或与超高产田,全部有机肥、磷肥、钾肥,氮肥的80%作底肥;第二年春季小麦拔节期再结合浇水追施余下的20%氮肥。
每亩生产小麦300kg~400kg的中产水平麦田:
0—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0.8∥埏左右,全氮0.6g/kg一0.8g/kg,速效氮30~40mg/kg,速效磷15~20rag/蚝的条件下,每亩总施肥量:
纯氮10kg~14kg,P2O58kg~12kg,K204kg~6kg。
中产水平麦田,均提倡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中量和微量元素肥料。
土壤肥力较低的麦田,可较高产田适当增加底施氮肥的比例。
三、氮肥后移技术
氮肥后移技术是一套使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适用于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
其核心是在总量氮肥一定的情况下,改过去底肥“一炮轰”或前重后轻、冬春追肥为重施拔节肥。
小麦栽培中传统氮肥的施用一般分为两次,第一次为小麦播种前随耕地将一部分氮肥翻耕于地下,称为底肥;
喜二次为结合春季浇水进行的春季追肥。
底肥一般占70%~80%,追肥占20%~30%,追肥时间一般在返青期至拔节期,还有的在小麦越冬前浇冬水时增加一次追肥。
目前大部分农民图省事,基本上是底肥“一炮轰”的形式,这样的施肥时间和底肥比例会使氮素肥料重施在小麦生育前期,在高产田中,会造成麦田群体过大,无效分蘖增多,小麦生育中期田间郁蔽,倒伏的危险性增大,后期还容易早衰,影响产量和品质,氮肥利用效率也低。
运用氮肥后移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生,塑造旗叶和倒二叶健拔的株型,使单位土地面积容纳较多穗数;能够促进根系下扎,提高土壤深层根系比重,提高生育后期的根系活力,有利于延缓衰老,提高粒重;能够控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的植株生长,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消耗,促进单株个体健壮,有利小穗小花发育,增加穗粒数;能够促进开花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光合产物向产品器官运转,有利于较大幅度地提高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显著提高籽粒产量。
氮肥后移的技术要点:
氮肥后移技术是适用于冬麦区中高产田块。
其技术要点是将氮素化肥的底肥比例减少到70%~80%,追肥比例增加到20%~30%;同时将春季追肥时间后移,一般后移至拔节期,土壤肥力高的麦田采用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可移至拔节期至旗叶露尖时。
氮肥后移技术已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是可显著提高小麦的籽粒产量,较传统施增产l0%~15%;二是可明显改善小麦的籽粒品质,氮肥后移不仅可以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还能延长面团形成时间和面团稳定时间,最终显著改善优质强筋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三是减少氮肥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10%以上,减少了氮肥对环境的污染。
四、适期播种技术
小麦品种按照它春化阶段反要求的积温划分为冬性、半冬性、春性三大类。
我省种植的小麦一般是半冬性品种和半春性品种。
不同年份气温变化较大,同一年份冷暖交替频繁。
适期播种,才能使小麦生长在最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才能充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形成健壮的大分蘖和发达的根系,并且制造较多的养分,增强小麦的抗逆能力。
如果晚播或者早播,又没有采取相应的技术补救措施,就会造成成小麦减产。
正常年份,我关中中东部地区在10月8日后开始播种,10月20日前播完,基本上都在高产播期。
关中西部适宜播期在lo月5日到10月15日。
渭北旱原适宜播期在9月20日到9月28日。
播种过早或过晚,在越冬期间或者早春期间遇到严寒天气,小麦就会遭受冻害,把幼穗冻死。
如果纬度相同,海拔高度相同,生产条件也相同,春性品种应该适当晚播,冬性品种要适当早播。
小麦早播和晚播都会影响小麦产量。
晚播小麦容易减产的原因一是穗数长不够,二是发育迟因为它开花晚,子粒灌浆时间短,所以粒重不高。
这些缺陷可以通过增加播量加以弥补。
一般情况下播期比正常每晚4天就要增加1公斤播量,同时还要注意足墒下种。
五、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
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是一套高产、稳产、低耗、经济效益高和生态效益好的栽培技术体系。
其中精量播种技术是在地力、肥水条件较好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基本苗(8~12万基本苗/亩),依靠分蘖成穗为主,并运用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使穗足、穗大,粒多、粒重、高产。
在中等肥力田块。
或高肥力的晚播田块,以及栽培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较差的田块,采用半精量(13~16万基本苗/亩)播种技术,在一定穗数基础上,主攻穗重,获得高产。
其技术内容:
1、培肥地力
2、选用良种
按照当地主管部门推荐的品种布局意见,选择主栽品种和主推品种。
关中灌区:
东部灌区以西农889、西农979、西农9871、西农88、小偃22为主栽品种;搭配种植西农3517、武农148、荔高6号和渭丰151;示范推广陕农138。
中部灌区:
以西农979、小偃22、西农9871、闫麦8911、荔高6号为主栽品种;搭配种植西农889、西农2611、陕麦159、陕农138,示范推广西农928。
陕南地区:
商洛地区以小偃15和新洛8号、新洛11为主栽品种;搭配种植商麦9215、小偃22;示范推广周麦18、周麦22、西农979.安康地区以锦阳31、川麦43为主栽品种,搭配种植锦阳26、川麦107。
汉中地区以川麦42、锦阳31和汉麦5号为主栽品种,搭配种植川麦107、西科麦4号、川麦43。
2、防除禾本科杂草:
每亩用6.9%骠马浓乳剂40—60毫升,或50%扑草净70克,兑水30公斤喷雾。
3、防除禾本科、阔叶杂草混生的麦田杂草,每亩用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120克,和25%扑草净35克混合,兑水30公斤喷雾。
4、注意:
(1)喷雾时土壤墒情要好、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严格掌握用药量,做到一次喷匀喷透,不重喷不漏喷。
(2)小麦除草剂使用时间应严格掌握在小麦拔节前,最好在小麦越冬前分蘖期进行,小麦拔节后严禁化学除草。
七、一喷多防技术
小麦生长的中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病虫害的盛发期,做好这一时期的田间管理工作对确保小麦丰产至关重要。
近年来,“一喷多防”技术在小麦中后期管理中被广大群众所普遍采用,它是指将杀虫剂、杀菌剂、微肥、营养型调节剂等混合后兑水进行喷雾,根据多年来的实践证
明,该技术可通过一次施药到达防治病虫害、防旱抗干热风、抗倒伏、增大穗、增粒重等多重目的,是一项经济有效地实用技术。
主要方法有:
1、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0克+宰蚜1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30公斤喷雾。
2、每亩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粘合剂20~25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克+0.1%天然芸苔素5毫升+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30公斤喷雾。
3、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50毫升+30%丰保乳油35~40毫升+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30公斤喷雾。
施药时间为:
1、小麦孕穗开花期:
4月下旬~5月上旬,此时气温升高,湿度加大,是病虫害的高发期,要以治病虫害为主。
2、小麦灌浆期:
5月中下旬,此时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喷肥,以预防干热风、增加粒重为主。
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严禁使用高毒有机磷农药和高残留农药及其复配品种。
2、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趋势,选择适用农药,采取科学配方,进行均匀喷雾。
3、小麦扬花期喷药时,应避开授粉时间,一般在上午10时以后进行喷洒。
4、要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人员防护工作,防止中毒,并做好施药器械的清洁工作。
八、小麦防倒技术
小麦倒伏主要发生在肥水充足、小麦旺长、群体过大、田间郁蔽的高产麦田,是影响高产、稳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早春是预防小麦倒伏的关键时期,其综合技术措施如下:
1、科学运筹肥水。
返青期亩群体65万头以上的高产麦田,待小麦第一节间定长后(即拔节后期)追肥浇水,亩追施尿素3~4公斤,这样既可减少无效分蘖,降低基部节间长度,促茎秆粗壮,防止后期倒伏,又可增加穗粒数和提高品质。
中期追肥要特别控制氮素化肥的追施,培育高光效群体与健壮
的植株,注意增施磷、钾肥料,可用磷酸二氢钾0.2%~0.4%液进行叶面喷肥。
2、深锄断根。
深中耕是控制群体、预防倒伏的重要措施,对群体大(起身期亩群体90万头以上的高产麦田)、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在起身前后深中耕8~10厘米,切断浮根,抑制小分蘖,促主茎和大分蘖生长。
加速两极分化,推迟封垄期,促植株健壮生长。
3、适当镇压。
对群体较大、植株较高的麦田,除控制返青肥水和进行深中耕外,起身前后可以进行耙麟或镇压,以促根系下扎,蹲粗茎基部节间和降低株高。
镇压视旺长程度进行2~3次,每次间隔4天左右,镇压时还应掌握“地湿、早晨、阴天三不压”的原则。
4、化学控制。
化控是防止小麦倒伏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小麦起身期亩喷200mg/kg多效唑溶液30公斤,可使植株矮化,抗倒伏能力增强;对群体大、长势旺的麦田,在拔节初期,每亩喷0.13%~0.3的矮壮素溶液30公斤~45公斤,可有效地抑制节间伸长,使植株矮化,茎基部粗硬,从而防止倒伏;在小麦拔节期,每亩用助壮素15毫升~20毫升,对水25公斤~30公斤叶面喷施,可抑制节间伸长,防止后期倒伏。
九、地膜覆盖播种技术
1、技术简介
该技术增温、保墒效果比较明显。
能够有效解决北方旱地小麦、晚播冬小麦在生产中遇到的干旱缺雨和积温不足等突出问题。
技术体系包括:
覆膜穴播、垄盖膜际条播和旱地周年覆盖3种栽培模式。
覆膜穴播适宜在有一定灌溉条件的干旱地区或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上的半干旱区的春麦和晚播冬麦;垄盖膜际条播适宜在年降雨量400~600毫米的冬、春麦区;旱地周年覆盖主要适用于黄淮地区年降雨量600。
900毫米的间作套种两熟制旱作地区,也可在年降雨量400~500毫米的两年三熟制地区。
2、小麦覆膜穴播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底墒好、肥力中上等地块。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来茬,深耕、耙耱,做到深、细、平、净。
(2)增施肥料一般比常规施肥量增加20%以上,并补施钾肥。
旱地可把有机肥、化肥一次底施;水浇地可把2/3氮肥作底施。
(3)选用机械梯田和小块地宜选用人力单行或双行播种器,地势平坦的大地块可选用宽幅机引覆膜穴播机。
(4)铺膜时间墒情好可及时铺膜播种;墒情差可提前铺膜保墒,适期播种。
(5)播种选择中矮秆、抗病、抗倒、大穗大粒型增产潜力大的优良品种;冬小麦播期比当地露地小麦的最佳播期推后5—7天。
3、垄盖膜际条播和旱地周年覆盖技术:
与穴播不同点在于旱地周年覆盖选用90厘米宽的地膜,垄盖膜际条播选用35。
40厘米宽的地膜;旱地周年覆盖春季在膜上点种大豆或棉花或玉米,小麦收获时留高茬20厘米,收后压倒麦茬盖沟保墒,实行周年覆盖。
垄盖膜际条播一年只种一茬。
覆膜穴播与上述两种方式所不同的是:
不起垄,在
膜上打孔穴播,膜际条播和旱地周年覆盖要起垄覆膜,膜盖在垄上,膜侧的垄沟内播种,使用的是起
垄膜播种机。
4、注意事项
(1)覆膜穴播若操作不到位,易造成膜孑L错位,在三叶期应及时掏苗。
(2)三种模式都要注意压紧膜边,并在膜上每隔I.5~2米横压土带。
(3)旱地周年覆盖播量同常规
十、小麦垄作栽培新技术
小麦垄作栽培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平作的栽培方式,这种方式便于管理、省工省时、能减少农业化学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节水、抗病、增产、低耗、高效的特点。
垄作栽培技术是将原本平平一片的土壤用机械起垄开沟,把土壤表面由平面形变为波浪形,在垄上种2~3行小麦。
土壤表面这小小变化,不仅扩大了土壤表面积40%左右,还增加了光的截获量,大大地提高了小麦光合作用的能力。
同时,小麦垄作栽培也改变了灌溉方式,由传统平作的大水漫灌改为沟内小水渗灌,水分利用率可提高40%左右,垄作栽培比平作节水30%40%,而且小水渗灌消除了土壤板结,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为小麦根系和微生物生长创造了条件。
小麦垄作栽培还改进了施肥方法,由传统的施肥一大片改为沟内一条线,相对增加了施肥深度,可达到15厘米~18厘米,提高化肥利用率10%~15%。
由于每垄只种2行~3行小麦,最大限度地发#了小麦的边行优势,植株发育健壮,使穗粒数比平作每穗增加6.3粒,千粒重提高1.7克。
垄作栽苦还有利于田间的通风透光,极大地改善了小麦冠层的小气候条件,降低了田间湿度,小麦基部粗壮,茎秆健壮,抗倒伏能力和抗病性显著增强。
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垄作栽培株高比平作栽培降低6厘米9厘米,同一时期平作倒伏程度70%,而垄作无倒伏,平作白粉病和纹枯病发病率67%,而垄作发芮率仅为30%。
由于垄作栽培方式垄沟相间,便于田间机械操作,不仅减少了对化学除草剂的依赖和良业化肥污染,还降低了30%左右的生产成本。
又由于垄作栽培有一部分土地未经使用,保持了良好拘土壤肥力,同样适用于麦田套种玉米。
小麦垄作栽培为我国小麦的种植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式,实现了作物残茬的全部还田,这项技术嘛成本、低污染、高产出,被国际小麦专家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垄作栽培特点:
1、革新地面灌水方式。
传统平作的地面灌水方式为大水漫灌,不仅浪费水资源,降低水分利用效率,而且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小麦根系乃至整个植株的生长发育。
垄作栽培改变了地面灌水方式,即由传统平作的大水漫灌改为小水沟内渗灌,由此不仅可使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0%~40%,水分利用效率由传统平作的1.3千克/立方米左右提高到1.8千克/立方米左右。
而且消除了根际土壤的板结现象,为小麦根系的健康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革新施肥方式。
传统平作的施肥方式多为浇水前撒施于地表,而垄作栽培为沟内集中条施,即改传统平作的施肥一大片为沟内集中施肥,使施肥深度相对增加15厘米~17厘米,肥料利用率可提高10%~15%。
3、革新种植方式。
我国乃至世界小麦主要传统平作为主,即将小麦种植于平整的畦面;而垄作栽培则将土壤表面由传统平作的平面型改为波浪型,扩大土壤表面积40%左右,从而增加了光的截获量,光能利用率可提高10%以上。
4、提高小麦的抗逆能力。
小麦垄作栽培的地表特征及种植方式有利于田问的通风透光,从而降低了田间湿度,大大改善了小麦冠层的小气候条件,不仅大大抑制了小麦纹枯病和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减轻了小麦常见病害,而且促进了小麦茎秆的健康生长,增强了小麦的抗倒伏能力。
5、由于小麦群体田间配置状况的变化,与传统平作相比,垄作栽培更便于田间管理,减少了对化学除草剂的依赖,大大减轻了农业化学污染及由此引起的未知生态后果的危险性,有利于环保,而且可降低生产成本30%。
6、小麦垄作栽培有利于更好地优化小麦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小麦的边行优势,达侧群体适宜,个体健壮,穗足、穗大、粒重之目的,一般增产10%~15%。
7、小麦垄作栽培为麦套作物创造了相对优越的生长条件,不仅有利于当季增产,而且有利于全年增产。
技术要点
1、选择适宜地区:
小麦垄作栽培适宜于水浇条件及地力基础较好的地块,应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对于旱作地区,必须结合免耕、覆盖及其它节水技术进行。
2、精细整地:
播前要有适宜的土壤墒情,如果墒情不足应先造墒再起垄。
若农时紧,也可播种以后再顺垄沟浇水。
起垄前深松土壤20厘米一30厘米,耙平除去土坷垃及杂革后再起垄,以免播种时堵塞播种耧影响播种质量。
整地时基肥的施用原则同一般的精播高产栽培方法,目前提倡肥料后移施肥技术,即基肥占全生育期的4/5,追肥占1/5。
3、合理确定垄幅:
对于中等肥力的地块,垄宽以70厘米-80厘米为宜,垄高17厘米~18厘米,陲上种3行小麦,小麦的小行距为15厘米,大行距为50厘米,这样便于玉米直接在垄沟进行套种;际对于高肥力地块,垄幅可缩小至60厘米~65厘米,垄上种2行小麦,玉米套种在垄顶部的小麦行间。
4、使用配套垄作机械,提高播种质量:
用小麦专用起垄播种机械,起垄播种一次完成,可提高起睦质量和播种质量,尤其能充分利用起垄时的良好土壤墒情,为苗全、齐、匀、壮打下良好的基础。
5、合理选择良种:
用精播机播种,注意在品种的选择上应以叶片松散型品种为宜,这样有利于相分利用空间资源,扩大光合面积,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小麦的边行优势。
而对于叶片紧凑型品种,由于占用空间较小,可适当加大密度,以增加有效光合面积。
6、加强冬前及春季肥水管理:
垄作小麦要适时浇好冬水,干旱年份要注意垄作小麦苗期尤其是辋春要及时浇水,以防受旱和冻害。
后期灌水多少应视天气情况灵活掌握。
小麦起身期追肥,一般亩澜5—8公斤尿素,肥料直接撤入沟内,可起到深施肥的目的。
然后再沿垄沟小水渗灌,待水慢慢浸润姆垄顶后停止浇水,这样可防止小麦根际土壤板结。
切忌向传统平作那样将肥料直接撤在小麦上,不仅会造成肥料的浪费,严重的还会造成烧苗现象。
小麦孕穗灌浆期应视土壤墒情加强肥水管理,根据苗情和地力条件,脱肥地块可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5一10公斤,有利于延缓植株衰老,延长籽粒灌浆时间,提高产量,同时为玉米套种提供良好的土壤墒情和肥力基础。
7、及时防治病虫革害:
虽然小麦垄作栽培有利于有效控制杂草,植株发病率和虫害均较传统平作薯轻,但不能因此掉以轻心。
尤其在病虫害流行季节,更应注意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8、适时收获,秸秆还田:
垄作小麦收获同传统平作一样,都可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套种玉米的地块在小麦收割时特别注意玉米幼苗的保护。
垄作栽培的小麦收割后,粉碎的作物秸秆大多积累在垄沟月底部,不会影响下季作物播种和出苗,因此要求垄作栽培的作物尽量做到秸秆还田,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达到培肥地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9、垄作与免耕覆盖相结合:
垄作与免耕覆盖相结合可大大减少雨季地表径流,充分发挥土壤水库的作用,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土壤蒸发,大幅度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及旱地土壤生产能力,对于旱小麦生产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十一、宽幅带状条播技术
小麦宽幅精播技术,是采用宽行幅精量播种机及其配套技术完成播种的一项新技术,是将小麦的播种行幅宽由原来的2—3cm增加到7~8era,使种子在田间摆布的更均匀,个体发育更健壮。
该技术的研制主要是针对小麦生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 高产 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