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教学大纲7年制.docx
- 文档编号:10793769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28.99KB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7年制.docx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7年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教学大纲7年制.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7年制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七年制)
注:
此为本人手动加工,如有错误敬请谅解——SYJ2010.5.20
讲课内容
一、总论
二、病毒感染
病毒性肝炎
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性乙型脑炎
艾滋病
三、立克次体病
斑疹伤寒
恙虫病
四、细菌感染
伤寒
霍乱
细菌性痢疾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感染性休克
五、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
六、原虫感染
阿米巴痢疾
疟疾
七、蠕虫感染
日本血吸虫病
囊尾蚴病
见习内容
隔离与消毒
病毒性肝炎
其他传染病
第一章总论
[目的与要求]
1、了解传染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掌握传染病的概念、感染的概念及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
3、熟悉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4、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熟悉其临床特点。
5、掌握国家法定传染病的病种及其报告时限和管理办法。
[教学内容]
传染病(communicablediseases)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diseases)是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即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而传染病是感染性疾病的组成部分。
介绍传染病在历史上的危害、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的概念
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即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病原携带状态(可分为带病毒、带菌和带虫者)和潜伏性感染五种表现,上述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
。
三、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四、传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第二节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一、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
入侵门户、机体内定位、排出途径。
二、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直接侵犯、毒素作用、免疫机制。
三、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发热、急性期改变。
第三节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
(空气、飞沫、尘埃等)。
消化道传播:
(水、食物、苍蝇等)。
接触传播:
(手、用具、玩具等,可传播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染病)。
虫媒传播:
(吸血节肢动物,如蚊子、跳蚤、恙虫等)。
血液、体液传播:
输血(制品)、注射和针刺。
3、人群易感性
易感者
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第四节、传染病的特征
一、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传染病均由特异性的病原体引起。
2、有传染性意味着病原体能排出体外,并污染环境感染他人,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3、有流行病学特征如散发性、流行性、大流行和暴发流行,季节性、地区性、不同人群。
4、有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二、临床特征
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和恢复期,某些传染病存在复发、再燃和后遗症。
2、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发热、皮疹(出现时间、分布、出现次序、形态)、毒血症状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
3、临床类型
第五节传染病的诊断
由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由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对传染病的诊断具有特殊的意义,要结合临床)综合分析诊断。
正确的早期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先决条件,又是早期隔离患者所必需。
第六节传染病的治疗
1、治疗原则。
2、治疗方法。
第七节传染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
根据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3类37种(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甲类(1.鼠疫、2.霍乱)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6h内,农村不超过l2h上报。
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为严格管理的传染病,要求于发现后12h内上报,其中,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见习内容]
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
第二章病毒感染
病毒性肝炎
[目的与要求]
1、熟悉肝炎病毒的种类及其抗原抗体系统。
2、熟悉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3、掌握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和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症状、体征。
4、掌握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熟悉各临床型肝炎的诊断要点。
5、熟悉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和慢性乙肝和丙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6、熟悉甲、乙、丙和戊型肝炎的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一、概述
1、病毒性肝炎的定义:
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
2、各型肝炎病毒的发现、感染状况和临床转归。
二、病原学
1、甲型肝炎病毒(HAV)属嗜肝RNA病毒科,只有一个血清型和1个抗原抗体系统。
2、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DNA病毒科,完整HBV颗粒又称Dane颗粒,包膜上主要由HBsAg组成,核心由HBcAg和HBV-DNA等组成。
HBV抗原抗体系统包括:
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抗-HBs)、乙肝核心抗原(HBcAg)与核心抗体(抗-HBc)、乙肝E抗原(HBeAg)与E抗体(抗-HBe)。
HBV分子生物学标志:
HBV-DNA和HBV-DNA聚合酶(HBV-DNAP)
3、丙型肝炎病毒(HCV)系RNA病毒,属黄病毒科。
中国大陆以1b型为主。
HCV是多变异病毒。
4、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需有HBsAg存在才能构成完整病毒。
包膜由HBsAg构成,核心由HDV抗原(HDAg)和基因组(一条单股环状闭合RNA)组成。
有一个抗原抗体系统。
5、戊型肝炎病毒(HEV)系单股正链RNA病毒,属α病毒亚组,有两个以上的基因型。
6、其他新型肝炎病毒尚未确认。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人、亚临床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
2、传播途径
甲、戊型肝炎主要经粪—口消化道途径。
乙、丙和丁型肝炎主要经①输血(制品)、注射(预防、药物、毒品)和针刺(纹身等)、②生活密切接触(以性接触为主)、③母婴传播。
3、易感人群和流行特征。
四、发病机制免疫损伤和病毒直接损伤。
五、病理解剖
基本病变表现为肝细胞变性、坏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间质增生和肝细胞再生。
病毒性肝炎为弥漫性病变,各临床型有其病理特点。
六、临床表现
(一)潜伏期
(二)急性肝炎
1、急性黄疸型(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
2、急性无黄疸型
(三)慢性肝炎
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四)重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
2、亚急性重型肝炎
3、慢性重型肝炎
(五)淤胆型肝炎
(六)肝炎肝硬变(活动性、静止性,代偿性、失代偿性)
七、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二)尿常规尿胆红素、尿胆原
(三)肝功能检查
1、血清酶的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和谷氨酸转氨酶(GGT)。
2、血清蛋白的检测白蛋白(A)、球蛋白(G)。
3、血清胆红素检测血清胆红素(直、间接胆红素)。
4、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检测。
(四)病原学检查
1、甲型肝炎抗-HAV-IgM、抗-HAV-IgG。
2、乙型肝炎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
HBV-DNA是HBV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指标,HBV-DNA定量对于判断HBV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和抗病毒疗效有重要意义。
3、丙型肝炎抗-HCV。
HCV-RNA是HCV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指标。
4、丁型肝炎HDAg、抗-HD、抗-HD-IgM,HDV-RNA。
5、戊型肝炎抗-HEV-IgG、抗-HEV-IgM、HEV-RNA。
(五)影像学检查B超等。
(六)肝组织病理检查
八、并发症
1、肝性脑病;2、上消化道出血;3、肝肾综合征
九、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接触史、输血史和家族史等)
2、临床诊断(全身乏力不适、消化道症状和/或尿色加深等)
各临床型肝炎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特点。
3、病原学诊断。
十、鉴别诊断
1、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溶血性黄疸、肝外梗阻性黄疸)。
2、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
十一、治疗
治疗原则:
目前仍缺乏可靠的特效治疗方法,采用足够的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过劳和使用损害肝脏药物,对伴有病毒复制的活动性慢性乙肝和丙性肝炎,可采用抗病毒治疗。
1、急性肝炎;2、慢性肝炎;3、重型肝炎;4、淤胆型肝炎;5、肝炎肝硬化
十二、预防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严格输血指征,注射器要“一人一针一管”,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具,医疗用具要“一人一用一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
主动免疫乙肝疫苗(亚单位基因工程疫苗)、甲肝疫苗(灭活疫苗、减毒疫苗)。
被动免疫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普通免疫球蛋白。
[见习内容]
1、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及其临床表现。
2、常见肝功能分析和病原学诊断。
肾综合征出血热
[目的要求]
1、熟悉休克、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机制。
2、掌握五期经过和早期三种主要表现。
3、掌握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诊断。
4、熟悉临床各期的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
一、病原学属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为负链RNA病毒。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主要是鼠类。
2、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接触、母婴和虫媒传播。
3、易感人群和流行特征。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
1、发病机制病毒直接作用、免疫作用和各种细胞因子和介质作用。
2、病理生理(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3、基本病理变化和病理解剖特点。
四、临床表现
(一)潜伏期
(二)五期经过
1、发热期(发热、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害和肾损害,即早期三种主要表现)。
2、低血压休克期。
3、少尿期。
4、多尿期。
5、恢复期。
五、实验室检查
(一)一般检查
1、血常规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和白细胞变化。
2、尿常规尿蛋白、管型、膜状物。
3、血生化检查。
4、凝血功能检查。
5、其他。
转氨酶升高、白蛋白下降、心电图改变。
(二)特异性抗体检测:
抗-HFRS-IgM。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主要依靠特征性临床表现(早期三种主要表现和五期经过),结合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和特异性IgM抗体),参考流行病学资料,强调早期(发热期)诊断。
2、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发热、出血、肾损害、休克等有关疾病进行鉴别。
七、治疗
治疗原则:
以综合疗法为主,针对各期病理生理变化进行液体疗法和对症治疗,早期应抗病毒治疗。
强调“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把好休克、肾功衰竭和出血等三关,以及严重并发症处理。
1、发热期(抗病毒、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和预防DIC)
2、低血压休克期(积极补充血容量、注意纠正酸中毒和血管活性药物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3、少尿期(“稳、促、导、透”,即稳定机体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疗法。
)
4、多尿期(移行阶段和多尿早期的治疗同少尿期,多尿后期主要是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
)
5、恢复期(补充营养、逐步恢复工作)
6、并发症的治疗
消化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心力衰竭肺水肿、ARDS、自发性肾破裂等。
八、预防
防鼠灭鼠,接种疫苗。
[见习内容]
1、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三大主要表现和五期经过。
2、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诊断。
3、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原则和各期治疗要点。
流行性乙型脑炎
[目的与要求]
1、了解乙脑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的异同。
2、掌握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
3、熟悉乙脑与中毒性菌痢的鉴别。
[教学内容]
乙脑是病毒性脑炎之一,但有其规律性的表现。
一、病原学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和流行特征。
三、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
四、临床表现
初期、极期(高热、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呼吸衰竭、其他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恢复期、后遗症期。
五、实验室检查
血象,脑脊液,病原学检查(抗-乙脑-IgM)。
六、诊断
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
七、鉴别诊断
1、中毒性菌痢。
2、结核性或化脓性脑膜炎。
3、其他病毒性脑炎。
八、治疗
积极采用对症治疗和护理,重点做好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的处理。
九、预防
采用地鼠肾灭活疫苗进行计划免疫。
[见习内容]
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7、8、9月份)。
艾滋病
[目的要求]
1、了解全球及我国的流行状况。
2、掌握艾滋病的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及高危人群。
3、熟悉艾滋病的临床分期及各期主要临床表现。
4、掌握艾滋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特异性抗体,CD4/CD8比值检测的诊断意义)。
5、熟悉目前抗病毒治疗的主要药物种类和联合抗病毒治疗。
6、熟悉以切断传染途径为主的预防措施及其重要性。
[教学内容]
一、概况艾滋病的概念,当前全球及我国的流行状况。
二、病原学
病原体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有两型,均为单链RNA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科。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人和无症状携带者,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和子宫、阴道分泌物中,以及其他体液(唾液、眼泪和乳汁等)。
2、传播途径性接触(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以异性恋为主)、输血(制品)和注射、母婴传播,其他如携带者的器官移植和人工受精等。
3、高危人群:
男同性恋者、性乱交者、静脉药瘾者、血友病、多次输血者和女性感染者的新生儿。
四、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
CD4阳性T淋巴细胞在HIV直接和间接作用下,大量破坏且功能受损,导致细胞免疫缺陷。
五、临床表现
(一)临床分期
1、Ⅰ期急性感染。
2、Ⅱ期无症状感染。
3、Ⅲ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
4、Ⅳ期艾滋病(5种表现)。
(二)各系统常见临床表现
六、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
2、免疫学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CD4阳性细胞计数减少、CD4/CD8<1)。
3、血清学检查抗-HIV(ELISA、WB)阳性。
4、病原学检测HIV-RNA定量。
七、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高危人群)。
2、临床表现(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体重下降、慢性咳嗽或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以及机会性病原体感染或继发肿瘤等)。
3、实验室检查(抗-HIVELISA连续两次阳性,经WB法证实)。
八、治疗
(一)抗病毒治疗
1、主要药物种类
2、联合抗病毒治疗(HAART,即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及优点,即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如叠氮脱氧胸苷(齐多拉丁、AZT)和拉米夫定(3TC)等,联合一种蛋白酶抑制剂(Saquinavir/Indinavir/Ritonavir等)。
(二)免疫治疗。
(三)并发症的治疗。
(四)支持及对症治疗。
(五)预防性治疗。
九、预防
以切断传染途径为主的预防措施。
第三章立克次体病
斑疹伤寒
[目的要求]
1、了解斑疹伤寒的流行病学
2、掌握斑疹伤寒的诊断
3、熟悉斑疹伤寒的病原治疗
[教学内容]
一、普氏立克次体(流行性)、莫氏立克次体(地方性)。
二、流行病学
流行性斑疹伤寒病人为主要的传染源,人虱为传播媒介。
地方性斑疹伤寒家鼠为主要的传染源,鼠虱为传播媒介。
三、临床表现
发热、皮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肝脾肿大。
四、实验室检查
血象、血清学检查(外斐反应-变形杆菌OX19凝集试验)、病原体分离。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及血清学检查)
2、鉴别诊断。
六、治疗
一般治疗、病原治疗(四环素族或氯霉素或氟喹诺酮类药物)和对症治疗。
七、预防
恙虫病
[目的要求]
1、恙虫病的诊断
2、熟悉病原治疗
[教学内容]
一、病原学恙虫病立克次体
二、流行病学
鼠类氏主要传染源,恙螨为传播媒介,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野外工作和青壮年者,流行特征和地区。
三、临床表现
1、发热及中毒症状
2、焦痂与溃疡
3、淋巴结肿大
4、肝脾肿大
四、实验室检查
血象、血清学检查(外斐反应-变形杆菌OXK凝集试验),病原学分离。
五、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和血清学检查。
六、治疗
病原治疗(四环素类、氯霉素或氟喹诺酮类)。
七、预防
第四章细菌感染
伤寒
[目的要求]
1、熟悉伤寒的病理解剖特点。
2、掌握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及主要并发症。
3、掌握伤寒诊断及确诊的依据。
4、熟悉需要与伤寒鉴别的疾病。
5、熟悉伤寒病原治疗与并发症的治疗。
[教学内容]
一、病原学伤寒沙门菌属于沙门菌属中的D群,菌体裂解后释放的内毒素在该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经消化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
三、发病机制
四、病理解剖
主要病变部位及病程与肠道病理改变的关系。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
典型伤寒的四期表现。
1、初期(病程第1周)
2、极期(病程第2-3周)有伤寒的典型表现,肠出血肠穿孔多见于本期。
3、缓解期(病程第3-4周)病情开始好转,仍可出现并发症。
4、恢复期(病程第5周)
复发与再燃
六、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二)伤寒沙门菌培养是本病的确诊依据
1、血培养是最常用的确诊伤寒的依据。
2、骨髓培养阳性率高于血培养。
3、粪便或尿培养。
(三)肥达反应(伤寒血清凝集反应)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结果的评价及注意事项。
七、并发症
肠出血、肠穿孔、支气管炎及肺炎、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等。
八、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资料(参考)、极期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依据是检出伤寒沙门菌、参考血象和肥达反应)。
2、鉴别诊断
病毒感染、疟疾、钩体病、斑疹伤寒、粟粒性肺结核、败血症、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九、治疗
1、一般治疗(隔离与休息、护理与饮食)。
2、对症治疗
3、病原治疗(氟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氯霉素)。
4、慢性带菌者的治疗。
5、并发症治疗(肠出血、肠穿孔和中毒性心肌炎)。
十、预防
切除传播途径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性措施。
霍乱
[目的要求]
1、了解霍乱流行的历史和现状。
2、熟悉流行病学特点。
3、熟悉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
4、掌握典型霍乱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确诊依据。
5、掌握霍乱的治疗原则和补液疗法。
[教学内容]
一、概述
定义、流行的历史和现状。
二、病原学
形态、分类、培养、抗原结构和毒素、变异和抵抗力。
三、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二)传播途径
经水传播是主要途径,常呈爆发流行。
食物传播的作用仅次于水。
(三)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四)流行特征
夏秋季为流行季节,O139霍乱流行特征。
四、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1-3天。
强调典型霍乱的临床表现(吐泻期、脱水期、反应或恢复期)。
六、实验室检查
血液浓缩,粪便检查(常规、直接悬滴及制动试验、涂片、培养),血清学检查。
七、并发症
急性肾功衰竭等。
八、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标准下列之一即可诊断:
1、凡有吐泻症状,粪便培养有霍乱弧菌生长者。
2、流行区人群,凡有典型症状,但粪便培养无霍乱弧菌生长者,经血清抗体测定效价呈4倍增长,亦可确诊为霍乱。
3、在流行病学调查中,首次粪便培养阳性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霍乱。
(二)疑似诊断
(三)鉴别诊断
急性胃肠炎、急性菌痢、大肠杆菌性肠炎。
九、治疗
治疗原则:
严格隔离,及时补液,辅以抗菌和对症治疗。
(一)严格隔离
(二)及时补液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是治疗霍乱的关键环节。
静脉补液和口服补液。
(三)抗菌药物为辅助治疗
(四)对症治疗。
十、预防
细菌性痢疾
[目的要求]
1、了解志贺菌属痢疾杆菌。
2、掌握急性菌痢普通型和中毒型的临床表现。
3、熟悉急性菌痢和中毒性菌痢的鉴别诊断。
4、熟悉急性菌痢的治疗和中毒性菌痢的抢救措施。
[教学内容]
一、病原学
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分为4群47个血清型,均可产生内毒素,且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的主要因素。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是病人及带菌者,经消化道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短暂。
夏秋季多见。
三、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
(一)菌痢的发生发展过程,临床表现的发生机理。
(二)主要病变部位在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著。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
(一)急性菌痢
1、普通型(典型)的临床表现。
2、轻型(非典型)。
3、中毒型(休克型、脑型、混合型)的临床表现。
(二)慢性菌痢
五、实验室检查
血象,粪便检查(外观、镜检、培养)。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大便性状、镜检及培养。
(二)鉴别诊断
急性菌痢与急性阿米巴痢疾(介绍急性阿米巴痢疾)。
中毒性菌痢与流行性乙脑的鉴别。
七、治疗
(一)急性菌痢
1、一般治疗。
2、对症治疗。
3、病原治疗喹诺酮类、氨基甙类、磺胺类和三代头孢类等。
(二)中毒性菌痢
1、病原治疗采用第三代喹诺酮类和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静脉滴注。
2、对症治疗
(1)降温、镇静。
(2)休克型应积极抗休克治疗。
(3)脑型应脱水治疗脑水肿和防治呼吸衰竭。
八、预防
采用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目的要求]
1、了解脑膜炎球菌的特点、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机制。
2、掌握普通型流脑的临床特点。
3、熟悉流脑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掌握暴发型流脑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
一、病原学
脑膜炎球菌的特点,流行菌株的类型。
二、流行病学
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直接传播,普遍易感,有明显季节性流行(3月~4月为高峰)。
三、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
病原体侵入后是否发病及病情轻重,既与细菌的数量和毒力有关,更主要是与人体免疫状态、防御功能有关。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2-3天。
(一)普通型最常见。
1、前驱期
2、败血症期此期重要体征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教学大纲 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