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第一中学届高中新课程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 文档编号:1078723
- 上传时间:2022-10-1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869.67KB
云南省昆明第一中学届高中新课程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云南省昆明第一中学届高中新课程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第一中学届高中新课程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昆明第一中学届高中新课程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昆明第一中学2019届高中新课程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1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
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之中“孝”字从“老”从“子”,象征老人扶子之行,象征年轻人搀扶族中老者。
在远古的氏族和部落社会之中,“孝”的意义很广,是指对本族中年长者的尊重、敬爱、赡养和祭祀。
随着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社会长时间的发展,“孝”也由对族申老者的尊敬变成对父母的关爱,成为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重要伦理规范。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之下,传统宗法社会中维持人际关系的孝道思想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子弑父、臣弑君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整饬社会秩序、重建孝道伦理的过程中,孔子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其发展的前提。
在儒家经典《孝经》中有一句话:
“孝乃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从理论上肯定了孝是人伦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论语》记载了孔子的学生有子所说的一句名言: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句话是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人之行莫大于孝,为人者如果做不到孝,那其他的品质也就无从谈起。
有子继承的是孔子的思想,可以说这是对孔子孝道思想的延展。
有一次,曾子问孔子“孝”是不是就等于“从父之令”,缺乏自己的独立意志和价值的准则呢?
孔子的回答是: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
”如果上级或者长辈言行不义,就可以阻止或者不执行。
可见,“义”是超越了君臣、父子的伦理关系的。
“孝”不是无原则的服从,而是学道的表现和成就,是对自己内心最高价值准则的服从。
其次,孔子认为特神上的孝,意义远大于物质的供养。
关于这一点,孔子在《论语》中多有论述,对不同弟子的提问,他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其中的要义都是一致的。
他认为一般人所说的养是孝的观念是有问题的。
子游问孝,子日: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白:
“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认为,就是家里豢养的动物,都能在物质上被给予很好的照顾,那么给父母的物质供养就不足以成为孝与不孝的分界线。
要做到面对父母的时候,不厌烦且有愉悦之色,是最难的。
如果整天摆着一副臭脸,父母就是天天食鲍鱼吃燕窝也不会开心,因为父母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
在父母眼里,子女的陪伴和关切比物质的丰盛要重要得多。
再次,孝道对政治能够起到作用。
孔子认为,在家族里对长辈的孝敬,对兄弟的爱护,可以维护一个家族的正常秩序,这是有利于社会安定的,当然是为政的一个方式。
孔子还解释说: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在他看来,倡孝实际上就是一种用德行来影响政治,用于社会与百姓,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治国方略。
因此,孔子及儒家主张用孝教化百姓。
先秦儒家考道所具有的政治功能和教化功能,使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在中国社会舞台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从汉以后“以孝治天下”的格局贯穿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
最后,《论语》中提到,孝不仅是生养,还是死葬;不仅是对人生前的尊敬,更是对死后亡灵的尊重,慎终追远,这才是孝的完结。
比如孟懿子问孝,子日:
“无违。
”就是说不管长辈是否在世都必须按照礼节来侍奉他们。
对于丧葬的礼节,孔子认为并不是越隆重奢靡越是孝。
孔子重视的是心,而非物质。
他说: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强调“哀戚”的神色,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忧伤,就是对死者最大的祭奠。
同时,儒家又认为这种悲哀之情是有节制的,要“致乎哀而止”。
虽然在《论语》中,只有十九处明确地提到了“孝”,但是那些关于祭祀、关于忠、仁的阐释是跟孝不可分割的。
从《论语》到《孟子》、《苟子》和《孝经》以及后世诸多的儒学经典,都清晰地记录了“孝”的发展轨迹。
无怪乎有学者认定,中国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孝的文化。
当然在谈到孝道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过分绝对、片面地愚孝和死板遵守儒学教义对民族精神的伤害,对于每一种思想,我们都应当审慎和警惕,保持客观的研究娄态。
1.下列有关“孝”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中,“孝”字由“老…‘子”二字组成,象征着年轻人搀扶族中老者。
B.“孝”起初的意义只涉及到对本族中年长者的尊重等,与今天我们理解的意义有很大差别。
C.儒家经典认为,唯有孝是做人的根本,是仁的基础,是人伦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D.孝不是无原则的服从,不等于“从父之令”,而是对自己内心最高价值准则的服从。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孝”由对族中老者的尊敬变成对父母的关爱,成为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重要伦理规范,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B.“义”可以超越孝,如果上级或者长辈言行不义,就可以阻止或者不执行。
人应当尽孝,但不能缺乏自己的独立意志和内心价值的准则。
C.倡孝可以直接地实现从孝到忠的目的,所以倡孝有利于社会安定。
它实际上就是一种用德行来影响政治,维持社会秩序的治国方略。
D.丧葬的礼节并不是越奢靡隆重越是孝,发自内心的忧伤,就是对死者最大的祭奠。
同时,儒家又认为这种悲哀之情要有节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秋时期子弑父、臣弑君的现象时有发生,说明在礼崩东坏的社会状况之下,传统宗法社会中维持人际关系的孝道思想受到了严重冲击。
B.物质的供养比不上子女的陪伴和关切,父母最需要精神上的孝。
做到面对父母的时候,不厌烦且有愉悦之色,是好的尽孝。
C.孝不仅是生养,还是死葬;是对人生前的尊敬,更是对死后亡灵的尊重,也就是说不管长辈是否在世都必须按照礼节来侍奉他们。
D.儒家经典中关于“仁忠”的论述都与“孝”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孝”的文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傅友德,其先宿州人。
元末走武昌,从陈友谅,无所知名。
太祖攻江州,至小孤山,友德帅所部降。
帝与语,奇之,用为将。
从常遇春援安丰,略庐州。
从征武昌,城东南高冠山下瞰城中,汉兵据之,诸将相顾莫前。
友德帅数百人,一鼓夺之,流矢中颊洞胁,不为沮。
同陆聚守徐州,元将扩廓遣将李二来攻。
友德度兵寡不敌,遂坚壁不战,以二千人溯河至吕梁,登陆击之,敌败去。
度且复至,亟还,开城门而阵于野。
李二果至,鸣鼓,士搏战破擒二。
召还,进江淮行省参知政事,鼓吹送归第。
元丞相也速来援青州,友德以轻骑诱敌入伏,奋击之。
洪武三年,蜀将吴友仁寇汉中。
友德以三千骑救之,攻斗山寨,令军中人燃十炬布山上,蜀兵惊遁。
太祖谕友德日:
“蜀人闻我西伐,必悉精锐以抗我师。
若出不意,直捣阶、绵,门户既隳,腹心自溃。
兵贵神速,患不勇耳。
”友德疾驰至阶,昼夜行。
抵阶州,败蜀将丁世珍,克其城。
后渡汉江,趋绵州。
时汉江水涨,不得渡,伐木造战舰。
欲以军声通绵州,乃削木为牌为千,书克阶、绵日月,投汉水,顺流下。
蜀守者见之,皆解体。
及闻友德破阶、绵,捣江油,寿始分兵援汉州.以保成都。
未至,友德已破其守将向大亨于城下,继而进围成都。
寿等以象战。
友德令强弩火器冲之,身中流矢不退,将士殊死战。
象反走,躏藉死者甚众,成都平。
友德身冒百死。
自偏裨至大将,每战必先士卒。
虽被创,战益力,以故所至立功,太祖屡敕奖劳。
寻副宋国公冯胜征山西,以功封颍国公,封太子太师。
二十五年,友德请怀远田千亩。
帝日:
“禄赐不薄矣,复侵民利何居?
”蓝玉诛,友德以功多内惧,定远侯王弼谓友德:
“上春秋高,旦夕且尽我辈,宜自图。
”太祖闻之,会冬宴,从者彻馔【注】,友德有一蔬不尽。
太祖责友德不敬,友德出匕首袖中,日:
“不过欲吾父子头耳。
”遂自刎。
太祖怒,分徙其家属于辽东、云南地,而王弼亦自尽。
【注】彻馔:
撤去食物。
(摘编自《明史·傅友德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常遇春援安丰,略庐州略:
夺取
B.门户既隳隳:
毁坏
C.自偏裨至大将裨:
地位低下的人
D.寻副宋国公冯胜征山西副:
协助
5.下列语句中,全都表现傅友德的军事才能的一组是(3分)
①流矢中颊洞胁,不为沮②以轻骑诱敌入伏
③令军中人燃十炬布山上④疾驰至阶,昼夜行
⑤木为牌为千,书克阶、绵日月⑥请怀远田千亩
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④⑥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傅友德初为西名之辈,归降太祖后才被重用。
他早年跟从陈友谅,不受重视,后来在太祖麾下屡立战功,多次受到赞扬和嘉奖。
B.傅友德善于用兵,胆识过人。
在武昌之战中,许多将士观望不前,傅友德率领数百人勇猛杀敌,一鼓作气拿下了武昌城。
C.傅友德多次出生人死,奋勇当先。
在汉州一战中,蜀人驱象踩死无数明朝士兵,而他又身中飞箭,但依然率领将士们殊死作战。
D.傅友德战功显赫,可惜下场悲惨。
他因功勋卓著,官至太子太师,但因小事被斥责而自刎,家人被流放至偏远之地。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IO分)
(1)度且复至,亟还,开城门而阵于野。
(2)上春秋高,旦夕且尽我辈,宜自图。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9题。
[中吕]山坡羊·冬日写怀
乔吉
朝三暮四,昨非今是,痴儿不解荣枯事。
攒家私,宠花枝,黄金壮起荒淫志,
千百锭买张招状纸。
身,已至此;心,犹未死。
8.曲中的“痴儿”具体指的应是一种什么人?
请根据曲子内容加以分析概括。
(5分)
9.“身,已至此;心,犹未死”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流露出作者的什么情感?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复行数十步,,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
(2)若夫乘天地之正,,彼且恶乎待哉?
(庄子《逍遥游》)
(3)冰泉冷涩弦凝绝,,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一题作答。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
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民工刘建华
王安忆
第一次看见刘建华,我就注意到他那双眼睛,特别地亮,烁烁地看着你,看到你先转开眼睛,他才转开。
这样的眼神,使得他原本清秀的长相,变得尖刻起来。
刘建华是我们的第二个木工,第一个木工是我们的监工老黄找来的,又叫老黄炒了。
我们将刘建华带到老黄跟前,告诉他这是我们的监工,老黄将要做的木工活一一报给他,然后让他报价。
刘建华一开口报出个天价,老黄一挥手:
不可能!
杀下去一半。
照规矩,刘建华再报一个居中的价位,这就叫讨价还价嘛。
可小刘不,他依然是报原价,老黄也跟着坚持半价。
我们只得出面调停,居中。
划建华一挥手,少一分不行!
最后,还是依了刘建华。
一是我们急着搬家,二也是向我们介绍刘建华的朋友大力推荐,再三说这是个好木工。
这样一来,等于是老黄向他让了一步。
可刘建华并没有因此满足。
接下来,老黄向他交代如何如何做时,每一项,他都要反着来。
我们的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昆明 第一 中学 高中 新课程 高三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