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G版考前两个月浙江高考复习热点题源+题点训练第1章+题点训练三.docx
- 文档编号:10785422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41.92KB
BBG版考前两个月浙江高考复习热点题源+题点训练第1章+题点训练三.docx
《BBG版考前两个月浙江高考复习热点题源+题点训练第1章+题点训练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BG版考前两个月浙江高考复习热点题源+题点训练第1章+题点训练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BG版考前两个月浙江高考复习热点题源+题点训练第1章+题点训练三
题点训练三 分析概括文章重要内容及作者观点态度
分析概括文章重要内容及作者观点态度题的命题特点与答题技能
考情回顾
设问方式
①文中……包含了哪些内容(或怎样的观点、主张)?
请简要分析概括。
②请概括……的原因(或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③作者认为……,为什么?
【例】(2015·浙江卷)第10题,(2015·江苏卷)第17、18题,(2015·广东卷)第14、15题。
审题要点
①认真审读题干,抓命题重点及要求或限制;②根据全文的脉络,划定答题区间;③圈画关键句和关键词,初拟答案;④修改答案,工整抄写。
答题要点
列举类
筛选整合关键词句,一一分条列举答案。
概念类
①对于使用了修辞方法的,常见的是比喻,需要化虚为实。
②对于重要概念,一般用下定义的方式求得答案。
探究类
是什么(明确亮出观点)+为什么(结合文本,分条谈出理由)。
真题例示
(2015·浙江,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内部言语并不是外部言语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功能。
它仍然是一种言语,也就是说,与词语相联结的思维。
但是在外部言语中,思维是由词来体现的,而在内部言语中,随着词语产生思维,词语就消亡了。
内部言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纯粹的意义来思维的。
它是一种动态的、转移的、不稳定的东西,在词和思维之间波动着,而词和思维或多或少是稳定的,或多或少描绘了言语思维的组成成分。
只有在考察了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以后(这是一个比内部言语更加内在的层面),才能理解言语思维的真正性质和位置。
这个层面就是思维本身。
每种思维都创造了一种联结,完成了一种功能,解决了一个问题。
思维的流动并不同时伴随着言语的展开。
这两个过程不是同一的,在思维单位和言语单位之间也不存在刻板的一致性。
当一种思维过程流产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指出的,当一种思维“不再进入词语”时,这种情况尤其明显。
思维有其自己的结构。
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并非易事。
思维和言语不一样,思维并不是由彼此独立的单位所组成。
当我想与别人交流下面的思想,即今天我见到一名赤足的男孩身穿蓝衬衫沿着街道奔跑,我并不把其中每个项目(item)分别对待:
男孩、衬衫、衬衫的蓝颜色、他的奔跑、不穿鞋子等。
我把所有这一切在一次思维中构想出来,但是表述时却用分别开来的词语。
一个讲话者往往要花几分钟时间才能将一个思想展现出来。
在讲话者的心中,整个思维是立刻呈现的,但是在言语中,它必须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相继展开来。
我们可以把思维比作一朵乌云洒下一阵词的雨点。
由于思维在言语中没有它的自动对应物(automaticcounterpart),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必须通过意义。
在我们的言语中,始终存在着隐蔽的思维,即潜台词。
由于从思维向言语的直接过渡是不可能的,因此始终存在思维不可表达性的悲哀:
内心将如何表达它自己?
他人将如何理解?
(F·尤契夫)
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是不可能的,不仅在生理上不可能,而且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
交流只能用迂回的方式才能达到。
(选自列夫·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有删节)
在文章末尾,作者认为“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
根据文本内容说明理由。
答案 ①心灵(思维)的交流,需要借助言语之类的中介。
②思维并不总是表达为言语。
③言语不能完备地表达思维。
解析 首先理解这句话的含意,然后到文中筛选相关的信息,最后进行概括。
题干说“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这是筛选信息的依据,这句话中说的是“直接交流”,而直接交流的手段是言语,我们筛选的目标应是思维和言语之间所存在的距离和差异。
文中谈到外部言语——言语思维——思维本身,而且阐述了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必须通过意义,思维具有不可表达性的悲哀,也就是说,思维并不总是表达为言语,言语也不能完备地表达思维。
因此,人与人的心灵直接交流是不可能的。
如何解答常考的两种题型?
方法点拨
这类题侧重考查对观点的把握,有两小类:
一类是对全文观点的概括,作者的观点内容散见在文章各个部分,要求能把这些散见而明显的信息筛选出来,整合为合乎要求的答案。
对于这类题目,除了要胸有全文外,还要注意:
(1)善于抓住揭示观点的关键句,如文眼句、中心句及其他议论性的句子。
(2)弄懂句与句、段与层、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抓住各部分中最重要、最本质的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出来。
另一类是对隐含了作者观点的局部材料文字或较形象化的句子的概括,说到底是对较为含蓄、间接的观点信息的概括。
对于这类题目,一定要结合所给文字的上下文,看看有无观点性句子,这些观点性句子就是答案要点;再者,善于挖掘、分析所给材料的议论性词语,再结合全文观点,概括出其背后作者的观点。
演练体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雅与俗
莫 邪
从前倪云林雅士,因为不肯替张士信作画,有一天被张士信捉了起来,鞭打几死。
可是他在被鞭打时,不发一言。
有人问他缘故,他说:
一开口就俗了。
不得了,这样的雅士,连性命都不顾,真正少见。
然而这样的做作,不也有一些太雅之嫌否?
因为在我看来,不开口只能算作强硬不屈,是个好汉,与雅无关。
如果存心要以此为雅,就未免太雅而成俗了。
太雅成俗,正如《儒林外史》中所说的“雅得太俗”一样。
当时一般斗方名士,动不动就饮酒看花,吟诗作赋,自命风雅,于是给吴敬梓大大地嘲讽了一阵,至今当为话柄。
这种雅习,到了今天,似乎风流余韵,依然未绝,或者竟是变本加厉,有行必雅,无事肯俗。
别的不必说,即以几个人的别号笔名而言,早已竭尽雅之奇观,不能不使人叹为雅之极致。
我不是说,那些名字不雅。
恰恰相反,我是承认它们的雅的。
可是一人始倡,多人从风,任何雅事,都成了俗不可耐。
正如宋之苏东坡是雅人,多雅事;明之唐伯虎、张孟晋之流,邯郸学步,忸怩作态,就使人要发呕了。
要一定专为雅与俗下定义,当然不是容易的。
不过我说,这里面似乎也有一些范围,除了始倡者雅,从风者俗外,还有有意者俗,无心者雅。
倪云林之俗,我就为了他的有意。
他本来是元末明初人,元人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别号的,所以他号为云林子,这就是他的俗的表征之一。
至于他的故意嗜洁,无非学学朱元璋,也徒见其俗气熏人耳。
莫君利哀(仿高君尔基的雅称)所写的《装腔作势》,就是为这些雅人写照的。
我想要搜集这项材料,恐怕古今中外不知多少,正可以车载“之”计量,汗牛“之”充栋吧——用两个“之”字,文气便雅。
不过雅事只止文人有份,不识字的浑人是无份的。
因此既有文人的太雅成俗,也就有了浑人的太俗成雅。
党太尉的销金帐里,羊羔美酒,就是个明证。
而梁山黑旋风开口老子,闭口铁牛,实在妩媚可爱,端的不俗。
就是鲁迅笔底下的阿Q,几声我要……,我也认为是近代第一雅人。
为什么呢?
也不过为了他们的一片天真,无心于雅。
其所言所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却自然地绝妙千古,俗得太雅耳。
文人中毕竟黄山谷是有点道理的:
到了宣州,有人请他写字,他来者不拒,有求必应。
有人因为他给了俗人,为他可惜,他就笑着说,有不俗的人,引一个来看看。
这话真正痛快极了!
反过来说,谁是雅人呢?
谁不是俗人呢?
于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些雅与俗的究竟来。
我时常听见人们说,文章要做得“雅俗共赏”,方为妙文。
这话,我有些不相信,因为雅能赏的,俗未必能赏;俗能赏的,不一定雅能赏。
因此,我想,也许“雅俗不共赏”,方是妙文吧。
至于我这篇不妙文,既难追雅,又难谐俗,也就只好“雅俗不共赏”了。
1.文章认为应怎样区分雅与俗?
结尾处画线的句子隐含了作者怎样的文章观?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不过,为了得到自由,当然也得对自己有所限制。
我们不能愚昧而徒劳地浪费精力:
为了给一盆玫瑰花浇水,便把半个院子全浇湿。
我们必须培养自己准确有力地把握对象的能力。
但是,我们在图书馆里可能首先会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我们的“对象”是什么?
粗粗一看,很可能是乱七八糟一大堆:
诗歌和小说、历史和回忆录、词典和蓝皮书——各种各样的民族、各种各样的年龄和各种各样性格的男男女女用各种各样的文字写成的各种各样的书,全堆放在那些架子上。
窗外有只驴子在叫,几个女子在水槽边闲聊,小马驹在田野里奔跑……我们从哪里开始呢?
怎样才能在这一片混沌中理出个头绪来?
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从自己所读的书中得到乐趣?
(选自伍尔芙《读书不必听人指导》)
2.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
它对论述本段的中心有什么作用?
答:
方法点拨
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作者的立场主张固然重要,而把握所持观点或主张的理由或依据更为重要,因为这体现了对论述类文本深入的阅读和理解。
考试就要反映、体现出这种阅读要求,于是,就有了原因(依据)概括题。
这种题型在题干表述上多为“为什么……”或“……的理由或依据有哪些”。
答这种题型,从思维上讲要建立起一种因果关系,题干关键语为果,文中某些分论点或主要论据就是原因或依据,只要这两者能建立起合理的因果关系(或论证),答案就正确。
从方法上更多的是有关信息的筛选、整合,而不是概括。
既然是筛选整合,就有找准筛选区间、对搜集来的信息有效整合的问题。
这种题型筛选的区间相对集中,多集中在一两段上,很少有对全文的筛选;既然文字相对集中,对文字精细化阅读、合理地划分层次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演练体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中国画:
论黑与白
姜澄清
中国文人画的择色十分特殊,西方用色,时时在变,从未有千年一色的怪事。
而中国选择“水墨”,自唐至今,执守不变,这反映了一种社会性的共识,尽管每个画家用墨之法各异,却始终离不开这“黑”的涯限。
研究现象诚然重要,而探索“思想”也有价值。
数十年来,画史研究有潘天寿、俞剑华、郑午昌等的洋洋宏著,近人又有王伯敏氏推出画史,成绩斐然。
而思想史、批评史这类,单篇短札虽时有见于刊物杂志者,长篇专著却付阙如。
此或因画家多注重于技巧、风格的传承、兴替,而忽略思想和观念。
今之画家在习画的过程中,并不将“读书”放在第一位,于经史罕有涉猎,故研究思想史势必难作画外考察。
比如,中国画的“空白”,石涛的“一画”,谢赫“气韵生动”,便不易在画内求解。
《老子》中用的最频繁的虚、无、静、默之类,凡此在语义与哲学精神上,无不与黑白相通。
“大象无形”,与十四章所说“无状之状”“无物之物”的精神是相谐不悖的。
这些言论暗示了黑与白的无边、无际、无限的表现力。
简言之,一无所有的黑与白,是拥有一切,无所不包的。
中国画最终走入水墨的玄界,其美学精神是早已“规定”了的,民族文化思想的强大驭控力导迫着绘画选择与自身同一“血型”的色种。
文人们称书、画曰“墨戏”。
这“戏”,不是世俗人间的悲欢离合,而是精神的游戏、理性的游戏、“玄”的游戏。
他们遨游在玄妙的“空”之灵界,与“道”同体,委实“逍遥”之至。
以黑白构染成像,是中国画用色的鲜明特色。
但这“白”,不是颜料所加,而是纸的色。
在三棱镜下的色光光谱,白为“100”,而黑为“0”,亦即处于两个极端。
我们祖先虽不能以科学手段测得黑白的光度,但在实用上却得此精神。
潘天寿先生云:
“黑与白为至明朗、确实之对比,又为至高雅、质朴之配合,吾国绘画以黑与白为主色,即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也。
”又曰:
“于黑白之外,又常配以醒目之红色,黑白红相间远从彩陶始,极具古厚之意趣。
民族性格使然。
”(引自《潘天寿谈艺录》)实用既在远古,而理论却构建在汉季。
《汉书·艺文志》著录之阴阳五行家著述,凡1300余卷,占其总数的十分之一,仅此可见其流行之盛。
汉人以阴阳五行解色彩之构成、变化、性质,于无意中,竟奠定了我国绘画色彩美学的原理。
加之,其时虽独尊儒术,而黄老之学反大流行,在精神上,处于两极的黑、白最通玄学之门。
黑白为阴阳之色征,故后世的太极图,其阴阳鱼即以黑白为色,而“黑”为玄道之象征,“白”又与空无、虚静相通。
在诸色中,黑、白最具玄理。
书画的空白前人论述已多,倘不从哲理入手去破译它,徒知以西方美学来加以分析,则必不能揭示本土艺术的美学精神。
“空白”是“无”,是“寂”。
空白展示了在寂无中无限开拓与博大的精神。
3.结合全文,请简要说明中国画择色的哲学依据。
答:
对点规范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知识上的鉴别力
林语堂
教育和文化的目标,在于发展知识上的鉴别力。
一个理想的受过教育者,不一定要学富五车,而只须明辨善恶;能够辨别何者是可爱,何者是可憎的,即是在知识上能鉴别。
最令人难受的,莫过于遇着一个胸中满装着历史上的事实人物,并且对时事极为熟悉,但见解和态度则是完全错误的人。
我曾遇见过这一类的人,他们在谈话时,无论什么题目,总有一些材料要发表出来,但是他们的见地,则完全是可笑可怜的。
他们的学问是广博的,但毫无鉴别能力。
博学不过是将许多学问或事实填塞进去,而鉴别力则是艺术的判别问题。
一个满腹学问的人,或许很易于写成一部历史;但在论人和论事时,或竟是只知依人门户,并无卓识的。
这种人就属于我们所谓缺乏知识上的鉴别力。
所以一个真有学问的人,其实就是一个善于辨别是非者。
这就是我们所谓鉴别力。
但一个人若想有鉴别力,他必须先有独立的判断力,不为一切社会的、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或学院式的诱惑所动。
一个人在成人时,他的四周必有无数各种各样的诱惑,如名利诱惑、爱国诱惑、政治诱惑、宗教诱惑,和惑人的诗人、惑人的艺术家、惑人的独裁者,与惑人的心理学家。
当一个心理分析家告诉我们,便秘症引起暴躁的性情时,凡有识力者对之,只可付诸一笑。
当一个人错误时,不必因震于他的大名,或震于他的高深学问,而对他有所畏惧。
因此识和胆是相联的,中国人每以胆识并列。
凡是后来有所成就的思想家和作家,他们大多在青年时即显露出知识上的胆力。
这种人决不肯盲捧一个名震一时的诗人。
他如真心钦佩一个诗人时,他必会说出他钦佩的理由。
这就是依赖着他的内心判别而来的;他也决不肯盲捧一个风行一时的画派,决不肯盲从一个流行的哲理,或一个时髦的学说,不论他们有着何等样的大名做后盾。
他除了内心信服之外,决不肯昧昧然信服一个作家,这就是知识上的鉴别力。
这无疑是需要某种对于自己的天真坦白的信心的,而这种自我便是一个人所有的最可靠的东西,一个学者一旦放弃了这种自我判断的权利,他便随时可受人生的各种欺蒙了。
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个警告其实也是现代的学校所极为需要的。
大家都知道现代一般的学校制度倾向于割舍了鉴别力以求学问,以一种堆塞的方法,以为有了一大堆知识便算是造就了一个有识之士,而把愉快的求知扭曲为一种机械的,有一定分量的,呆板与被动的知识的堆塞。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把知识置于思想之前?
我们为什么愿意称呼一个仅是读足了学分的大学毕业生为学成之士?
这种学分和文凭何以会取代了教育的真正目的?
因为我们是在将民众整批地教育,如在工厂里边一般。
而危险在于这种制度一经订立,我们即易于忘却教育的真正理想目标,即我所说的知识上鉴别力的发展。
所以孔子说:
“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世上实在无所谓必修科目,无必读之书,甚至莎士比亚剧本也是如此。
我曾受过相当的教育,但我至今弄不清楚西班牙京城叫什么名字,并且有一个时期还以为哈瓦那是一个邻近古巴的海岛呢。
(有删改)
1.拥有鉴别力需要哪些条件?
依据文章三、四两段简要回答。
答:
2.现代的学校教育存在哪些弊端?
请简要概括。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艺术三昧
丰子恺
有一次我看到吴昌硕写的一方字。
觉得单看各笔划,并不好;单看各个字,各行字,也并不好。
然而看这方字的全体,就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处。
单看时觉得不好的地方,全体看时都变好,非此反不美了。
原来艺术品的这幅字,不是笔笔、字字、行行的集合,而是一个融合不可分解的全体。
各笔各字各行,对于全体都是有机的,即为全体的一员。
字或大或小,或偏或正,或肥或瘦,或浓或淡,或刚或柔,都是全体构成上的必要,绝不是偶然的。
所以单看一笔、一字或一行,自然不行。
这是伟大的艺术的特点。
在绘画也是如此。
中国画论中所谓“气韵生动”,就是这个意思。
西洋印象画派的持论:
“以前的西洋画都只是集许多幅小画而成一幅大画,毫无生气。
艺术的绘画,非画面浑然融合不可。
”在这点上想来,印象派的创作确是西洋绘画的进步。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艺术的三昧境。
在一点里可以窥见全体,而在全体中只见一个个体。
这道理看似矛盾又玄妙,其实是艺术的一般的特色,美学上的所谓“多样的统一”,可很明了地解释其意义。
譬如有三只苹果,水果摊上的人把它们规则地并列起来,就是“统一”。
只有统一是板滞的,是死的。
小孩子把它们触乱,东西滚开,就是“多样”。
只有多样是散漫的,是乱的。
最后来了一个画家,要照着它们写生,给它们安排成一个可以入画的美的位置——两个靠拢在后方一边,余一个稍离开在前方,——望去恰好的时候,就是所谓“多样的统一”,是美的。
要统一,又要多样;要规则,又要不规则;要不规则的规则,规则的不规则;要一中有多,多中有一。
这是艺术的三昧境!
宇宙是一大艺术。
人何以只知鉴赏书画的小艺术,而不知鉴赏宇宙的大艺术呢?
何以不拿看书画的眼来看宇宙呢?
如果拿看书画的眼来看宇宙,必可发现更大的三昧境。
宇宙是一个浑然融合的全体,万象都是这全体的多样而统一的诸相。
在万象的一点中,必可窥见宇宙的全体;而森罗的万象,只是一个个体。
勃雷克的“一粒沙里见世界”,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就是当作一大艺术而看宇宙的吧!
艺术的字画中,没有可以独立存在的一笔,即宇宙间没有可以独立存在的事物。
倘不为全体,各个体尽是虚幻而无意义了。
那么这个“我”怎样呢?
自然不是独立存在的小我,应该融入于宇宙全体的大我中,以造成这一大艺术。
(有删节)
3.结合摆放苹果的事例,说说在审美过程中应该怎样处理“多样”和“统一”的矛盾。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大学的三种精神
宋石南
青年来到大学,不是为了学习怎样成为社会机器中一个更有效的齿轮,而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
梭罗说,一棵树长到一定的高度,才知道怎样的空气更适合。
人也是如此。
而大学,就是要将适合的空气置于青年鼻尖。
在适合的大学空气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思维训练。
掌握知识或参与社会实践,不过是训练思维的必要条件。
如何让青年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的方式来思考,才是大学的要义。
一个人读大学,不是为了被各种事实塞满头脑,而是要提高自己的心智,培养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逻辑判断的能力以及辨别价值的能力。
相应的,大学精神也呼之而出,那就是自由、通识及德性。
金耀基尝言,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
大学之独立自由,并非理所当然,而是相当脆弱的。
咄咄逼人的权力是它的敌人,巧言令色的功利是它的对手,匍匐在地的庸俗是它的威胁。
蔡元培深刻认识此点,故说:
“思想自由之通则,正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
自由独立是通识的基础,后者又反过来加强前者。
在教育中排除掉通识,则摧毁其生命。
致力通识教育,是世界范围内有抱负的大学的重要目标。
关于通识教育,1946年华盛顿大学诺斯兰教授的定义是:
“其主旨在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应,以及运用我们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种事物的本质。
”
就在诺斯兰写出这段话的头一年,1945年,哈佛大学推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开篇引用了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的话。
前者说:
“我们不需要荷马的称赞,我们已经开发了广阔的土地和海洋。
”这象征着人们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
后者说:
“我们能草率地允许青少年听一些随意编造的故事,以致让他们接受那些成年后不应拥有的思想吗?
”这象征着教育可能带来的混乱与分歧。
通识教育正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它既要帮助年轻人成为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特思想和个性化生活,又要使他们适应公共生活,成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继承者。
实际上,通识教育已部分包含了第三种大学精神,那就是培育人的德性。
但在高速前行又变动不居的现代多元社会,德性很难被界定,也很少被珍视。
真正的德性在于培育,而非教育;在于自省,而非灌输。
钱穆说,中国的学问传统有三个系统:
人统、事统、学统。
置于首位的“人统”,就是尊德性。
他解释说:
“人统,其中心是人。
中国人说:
‘学者,所以学做人也。
’一切学问,主要用意在学如何做人,如何做有理想有价值的人。
”遗憾的是,钱穆这种话,如今大多数人不喜欢听,他们更喜欢去学如何做一个“成功人士”,而不喜欢去照看什么德性。
中国的大学,自有其悠久的历史。
但就现状而言,却距离真正的大学精神相去甚远。
尽管现状灰暗,我们依旧可以憧憬更明亮的未来。
也许有那么一天,中国的大学能够真正拥有独立地位、学术自由和批判精神,成为“追求真理的民主机构”。
到那时,大学是孕育创新者、批判者的大本营,从教师到学生,都尽情追求智力、真理和美。
在其间,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创造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并以之推动社会进步。
而大学也因之焕发永久的生命力,站在批评的最前沿,站在创新的最前沿,成为国家社会当之无愧的“轴心组织”。
4.美国著名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规定,工科学生要学习的人文课程占总课时的22%。
请用文中的观点,对麻省理工学院这一要求的合理性作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儒家与现代人生
傅佩荣
由孔子所奠基的儒家学说“究竟”有何主张?
它对现代人还有指导作用吗?
首先,它的历史际遇十分复杂,从西汉董仲舒倡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就受到统治者的青睐与利用,扮演安定社会的主导思想。
二千多年的专制政体可以用“阳儒阴法”一词来描述,表面打着儒家的招牌,内里采取法家的手段,一旦国家陷入困境,就把责任推给了儒家。
在这种情况下,儒家的诠释,为了配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形成僵化而封闭的教条,也就不足为怪了。
于是,一般人对儒家的印象就异化为:
重视群体和谐而忽略个体差异,讲究人情面子而忘了真诚坦荡,最后沦为不讲道理的三纲五常,不分黑白的酱缸文化。
其次,现代人生在西方文化主导及全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变得既丰富又复杂。
我们身处其中,容易觉得忙碌、盲目而茫然。
许多学者以“后现代主义”一词为其标签,意思是:
没有任何观点可以免于被质疑与否定,由此形成价值中立或“只问事实不问价值”的现象。
因此,如果我们能从儒学中找到“解药”,那将不但是我们之幸,也是全人类的福音。
其实,孔子在重视群体和谐时,并未忽略个体的主体价值;若不谈行动者的主体,人生又如何可能建构真善美圣等价值呢?
孔子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认为实践人生理想的主动力量在于人。
他心目中的人是不分阶级、族群与贫富差异的,推崇孔子为人文主义者,说他具有深刻的人道情怀,乃是合宜的判断。
问题在于:
孔子所谓的“人”,一般都被认定侧重于群体,譬如他的核心观念是“仁”,而“仁”字“从人从二”,自然不离人我之间的互动关系,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分辨:
一方面,孔子对人的期许是: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这里的“己”显然是指个体而言,君子与学者应该有此自觉。
另一方面,平凡百姓也有其自我要珍惜,最典型的话语是: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百姓心中打定了主意,谁都无法再去左右他。
在道德修行上更是如此。
为何需要强调个体呢?
因为不论群体如何相处,道德价值的主体必须是个人,并且是真诚的个人。
像“巧言令色,鲜矣仁”一语,不是暗示我们行仁的条件是真诚吗?
有真诚才有动力,也才能从事道德实践。
儒家思想重视个体,其重点不是今日社会民主与法治基础上所保障的人权,而是肯定每一个人在道德实践上都有不可逃避的责任,因而也有不可抹杀的尊贵价值。
在分析中国人的性格时,会发现“群体”的作用远大于“个体”。
如果回溯儒家起源,认真研究,就会察觉原来孔子的观念是兼顾群体与个体,并且在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的。
孔子的观念对于现代人生仍然深具启发性,其故在此。
能由个体的真诚出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想才能真正普遍推广开来。
(有删改)
5.结合第二段,请概括作者认为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中的主要际遇。
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BBG 考前 两个 浙江 高考 复习 点题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