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
- 文档编号:10784206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格式:DOCX
- 页数:89
- 大小:173.91KB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生活中的数
教学内容:
可爱的校园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
2.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序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
活动一:
我们的校园
1.在我们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我们的校园里有操场,我们的学校里有老师,我们的学校里有小朋友……)
2.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
(我看到了1个老师,我看到了3座楼,我看到了一年级有7个班,有6个年级,有好多小朋友……)
教师:
对了!
你们说的真好!
我们的校园里还有许多的树、许多的花、许多的教室和老师,我们要在校园里共同生活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大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好吗?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作用,是课程标准中一个基本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对学校的了解还不多,通过学生们互相启发,引起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兴趣,从而产生对学校生活的喜爱.)
活动二:
动物王国的校园
教师:
动物王国的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都高兴地来到学校,你们想到它们的学校看看吗?
(想)
1.出示主题图:
2.观察小动物
(1)你们都看到有哪些小动物来上学了?
(小熊、小松鼠、小兔子)
(2)你们能数一数这些小动物都有几只吗?
(有6只小熊)
(3)我们一起数一数,看看是6只小熊吗?
(师生共同数)
(4)有几只小松鼠呢?
(有4只小松鼠)
(5)小兔子呢?
(有2只小兔子)
(6)它们的老师是谁呀?
(大象)
(7)有几位老师呀?
(1位)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数学的学习,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教师从一开始带领学生观察画面,到由学生独立观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地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导.)
3.用带有数量的话说一说
在动物王国的学校里你还看到了什么?
能用带有数量的话说说吗?
生1:
有3座小房子
教师:
对!
这是动物学校的三间教室,分别标着一
(1)班、一
(2)班、一(3)班.
生2:
有小鸟
教师:
数一数有几只小鸟?
(9只)
你们是怎么数的?
(用手指着数)
哪个小朋友愿意到前面带着大家数一数?
生3:
还有蝴蝶.
教师:
蝴蝶可真多呀!
有几只你们知道吗?
(10只)
怎么数就能不丢不落?
(可以把数过的标上记号,也可以从左到右数……)
4.观察静物
教师:
你还看到校园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量来表示?
生1:
校门口有5个大字.
教师:
你们知道写的是什么吗?
(欢迎新同学)
生2:
教师的后面还有8棵松树.
教师:
我们一起数一数.
生3:
学校的门前还有花.
教师:
一共有几朵花呢?
(7朵)
5.小结
(1)教师:
刚才我们一起参观了动物王国的学校,我们参观的时候是看到什么说什么,你们觉得是不是有点乱呢?
(2)教师:
有没有更好的参观办法呢?
(3)教师:
如果你是学校的小主人,你会怎样带领我们参观呢?
(从门口开始往里走、从上到下看、从左到右、按照数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4)教师:
我们就请你们这些小向导带领我们进行参观.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对数感的建立、符号感的建立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在数学课上就要求教师在言谈中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学的兴趣.包括一句话,一个思考……)
教学内容:
快乐的家园
教学目标:
1.对“1”进行认识,并且从1引申到2、3、4的学习.
2.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1、2、3、4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了解1、2、3、4代表什么.
教学难点:
了解1、2、3、4代表什么.
教具准备:
课件、补充资料“结绳计数”,学生每人一张数字卡片,老师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活动
(一)
1.你们知道古代人是怎么数数的吗?
(演示课件:
结绳计数)
2.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吗?
(以结绳计数的故事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知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活动
(二)
1.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座美丽的小山村去旅游(板书“1”),你们想去吗?
乡村的早晨非常美,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1”的概念.)
2.(演示课件:
美丽的山村)请你们仔细观察,1可以表示什么?
(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学生可能说:
一条狗、一棵树、一艘船、一间房、一个小孩、一座山、一个太阳、一户人家、一棵草、一个萝卜、一筐萝卜、一条小路、一条河、一群鸟……
4.平时,你还在什么时候会说到或用到“1”?
(发散思维.联系生活实际学习.)
5、谁能总结一下,“1”都可以表示什么?
(1即可以表示个体,又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集合,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活动(三)
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用到2、3、4等数字,这些又可以表示什么呢?
(由“1”的学习,引申到2、3、4的学习,学生借助已知的方法自主学习.)
活动(四)
1.建小足球队:
学校的操场多宽敞啊,你们想不想去活动活动?
我们就来组建一支小足球队.
2.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数字,(数字朝下)谁愿意参加足球队,请你抽取一张数字纸片,把它贴在胸前.(10个同学贴好数字,按上台顺序站成一排)
3.同学们,台上有几名运动员?
他们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
4.如果让他们排成一队,可以怎么排?
(学生讨论)
方法一:
1、2、3、4、5、6、7、8、9、10
方法二:
1、3、5、7、9、2、4、6、8、10
方法三:
10、9、8、7、6、5、4、3、2、1
(学生说出其中一种,台上小队员排队)
5.老师扮演记者采访:
请问,你是几号运动员?
你排在第几个?
6.请同学扮演小记者,向运动员提问.
7.除了这种方法,你还有别的办法帮他们排队吗?
(10人一组活动:
把自己座位里的数字贴在胸前,然后大家讨论可以怎样排队,站成一队)
8.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是怎么排队的?
其它小组可以当小记者提问.
(组建小足球队,调动学生参与的意识与活力.在老师示范性的采访后,学生在模仿提问中,感知序数.)
活动五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打算向谁学习他的什么优点?
教学内容:
玩具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体会数的意义,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数字.
教具、学具
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引入
教师谈话:
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
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1.同学之间互相介召、互相说.
2.指名回答.
教师提问:
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
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
有更多的吗?
这2个新朋友是谁?
教师板书:
1 2 3 4 5 (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通过“介绍新朋友”的情节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师谈话:
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气”,他也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天,“淘气”
请“笑笑”到家里做客.
(二)出示主题图
教师提问
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2.他们在玩些什么玩具?
请你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物体数量.
(学生:
他们在玩玩具,有5个积木、4辆汽车、3个皮球等等)
(创设情境,让学生不由自主的数数,从而感受到数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广泛,同时也激发学生数数、用数的积极性.)
二、尝试探索.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
(数出来的)
2.你是怎样数的?
(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
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
为什么?
思考:
如果有更多的物体,又可以怎样数数呢?
(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2.小组合作:
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学生1:
我准备拿2个洋娃娃请好朋友玩.
学生2:
我准备拿4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
学生3:
我准备拿5把玩具手枪请好朋友玩.
(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感悟出数物体的数量时要一一对应,为数更多物体数量进行渗透.同时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
(三)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
刚才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教师板书:
玩具(1、2、3、4、5)
(四)指导书写.
教师谈话:
我们会数出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些数该怎么写呢?
谁会写1?
2怎么写?
(指名板书)
教师提问:
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
那么怎样写才能写的又漂亮又规范呢?
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
教师提问:
看到这些字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
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生描示范字,师巡视指导.)
比较:
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
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先引导学生观察数的写法,有了认识之后再描,最后自己写,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在不知不觉的演示过程中学会了书写.)
(五)比较数序.
1.看图数数.
教师谈话:
“淘气”和“笑笑”玩的高兴及了,妈妈给他们准备了一些水果.
出示水果图
教师提问:
都有那些水果?
各有多少个?
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明确:
1、3、5叫单数,2、4叫双数.
教学内容:
小猫钓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三个含义,通过直尺认识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写0,培养学生书写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图,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
1.初步知道0的含义,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难点:
理解0的三个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
大家喜欢听故事吗?
你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
(放录音,听故事.)
(“借助小猫钓鱼”的有趣情境,呈现一组连环画,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变化过程.教师在这里注意联系学生的儿童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欢的讲故事的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观察画面,引入新课
(一)出示主题图.
教师:
你猜猜故事里的小猫是哪一只?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别的小猫钓了多少条,你们知道吗?
你们能把这些数写在下面的田格里吗?
1.出示图片
(1)学生在书上写数.
(2)展示
教师:
你认为他哪写的好,哪还需要改进呢?
(学生之间的评价也很重要,在学生评价中有,教师有意识的进行引导,让学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互评.)
教师:
小黄猫一只也没钓着,在他的下面应该写几呢?
(写0)
2.出示图片
教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0”的认识.
(板书:
0的认识)
教师:
你们的知识可真丰富!
0也和1、2、3这些数一样,也是一个数.
师指着小猫下面的0问:
在这里0表示什么呢?
(二)感知0的另两种含义.
教师:
你还在哪见过0?
我们在直尺上发现了0,请同学们拿出直尺看一看.
教学内容:
《文具》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6——10的书写方法,并能正确书写。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6——10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8、9和10的书写方法。
课时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文具,你们猜猜看,都可能是什么呢?
(学生可以随意猜想,把猜对的图片出示到黑板上。
)
二、建立模型
1、师:
同学们可真聪明,全都猜对了。
数一数,它们分别有几个?
再想一想,可以用几个圆片来表示呢?
(可以先让小组交流,自己试摆,再全班交流。
)
2、师:
你有什么文具?
有几个?
现在请你数一数自己铅笔盒里的文具。
(数完以后同桌交流,也可以试着用圆片表示出来。
)
3、师:
哪些文具的个数你可以数字表示出来?
把这个数写到练习本上。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0——5)[学生很可能有已经会写6——10的,也可以写。
]
4、师:
0——5这几个数同学们写的都不错,6——10这几个数的写法虽然我们还没学过,但有一些同学写得还不太规范,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写这几个数。
5、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8、9、10的写法,先书空,再动笔写。
(要引导学生弄清每个数的起笔、落笔,注意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
6、质疑
三、巩固应用
1、游戏:
写出相邻的数
2、看图写数
3、说一说:
生活中6、7、8、9、10这几个数还可以表示什么?
4、练一练第一题:
看数画线(先引导学生弄清图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
5、练一练第二题:
数一数,画,再写出数。
(引导学生根据范例理解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
6、练一练第三题:
填数(可以先让学生从1——10、从10——1数一数,然后在独立填写。
)
教学内容:
轻重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物体有轻有重,逐步加深对轻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学生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够分辨什么样的物体轻,什么样的物体重.
教学难点
1.通过中介物体、等量代换比较物体的轻重.
2.运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用具
弹簧秤、皮筋、简易天平、水槽和托盘、蓝、绿、黄、红四种颜色的盒子各九个(绿的和蓝的为空盒子,绿的比蓝的轻,黄和红盒子中装东西,轻重相近,比白蓝盒子都重,四个盒子中绿的最大,蓝的最小,黄的和红的大小中等且相近.)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掂球游戏”感受轻重
(一)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
游戏叫“看谁扔的远”.同学们每人拿一个球在同一条线后面往前扔,如果有两个球让你挑,为了扔的最远,你会怎么挑呢?
(二)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轻重不同的球,让一个学生到前面挑一挑.教师双手端平并同时递给学生并给予协助,让其他学生看到掂的过程.
(三)小结
看来物体是有轻重的,有的比较轻,有的比较重,而且有时候,分辨他们的轻重,是很重要的.并且用我们的两只小手,就能感受到它们的轻重,你们想不想都来感受感受?
二、活动二:
掂自己身边的物体,感受轻重
(一)请你从你身边选两样物品,用手仔细的掂一掂,感受一下谁轻谁重,并把你的感受告诉给你同组的同学听,看谁选的物品和别人不一样.
(二)小组汇报
教师:
哪个组已经掂完了,愿意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三、活动三:
掂不同的盒子,感受轻重
教师:
看来你们的感觉非常准.老师有几样物品,想借你们的小手感受一下,判断一下他们的轻重,愿意吗?
(一)实验一
教师:
我看到想参加我们活动的同学,现在都已经坐好了,在等我把东西发给他.
1.发蓝盒子和绿盒子
要求:
绝对不许动,只能看,观察观察,猜一猜这两个盒子哪个比较轻,哪个比较重,但你猜的一定要有道理,一会说给大家听一听.
2.你觉得他们两个比,谁轻谁重?
为什么?
(大的重)
3.到底谁轻谁重,赶快试一试!
(学生动手掂.)
4.说说你的感受?
还想接着玩吗?
(二)实验二
教师:
想玩的同学又已经做好准备了,眼睛都看着老师呢.
1.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黄色的盒子,还是不能动手,你再猜猜看.这3个盒子中谁比谁重?
谁比谁轻?
可以四个人小声的商量商量,一会把你猜的道理说给同学听听.
2.教师请同学说自己的猜想.
3.到底谁猜的对呀?
你们是不是特别想知道.动手试试吧!
4.教师提问:
这个绿盒子怎么一会儿轻,一会儿重?
它到底是轻还是重?
5.这次为什么很多同学没猜对呢?
6.小结:
看来,并不是物体越大就一定越重,越小的物体就一定轻.
(三)实验三
教师:
如果还想玩就请把绿、蓝盒子轻轻放到位子里,看哪个组的动作又快又轻!
1.老师这儿还有一个盒子,还是不能动,你能判断出他们谁轻谁重吗?
只凭观察,你们能判断吗?
2.怎么这次有很多同学都不做判断?
怎么不发表意见了,有什么困难吗?
3.同学们都认为,只凭观察已经不能判断它的轻重了,你们想怎么办?
(动手掂一掂)
4.说说你的感受,有不同的感受吗?
换手再掂一掂.
教师提问
(1)你们有同样的感觉吗?
(学生出现分歧.)
(2)咱们的意见不一样了,这可怎么办呀?
(3)看来,在有的时候用我们的一双小手也不能准确的判断出物体的轻重了,那么有没有办法呢?
教学内容:
有几支铅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说一说,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2.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地列式计算.
3.让学生能够说出生活中加法计算的问题.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地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哑剧
(一)教师谈话:
老师给你们演一个哑剧想看吗?
谁知道什么叫哑剧?
对,老师不说话,你们看完后,你说一说我演了什么,好吗?
(二)教师表演:
左手拿2支笔,右手拿3支笔,做合起来的动作.
(三)教师提问:
1.谁说一说我演了什么?
最后问大家一个什么问题?
(左手拿2支笔,右手拿3支笔,把它们合起来一共有几支笔?
)
2.谁会列式计算?
(板书:
2+3=5 3+2=5)
3.谁再带大家读一遍算式?
4.2、3、5分别表示什么?
5.“+”表示什么?
(“+”表示和起来的意思)
(四)小结:
只要是把两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加法.
(板书:
加法的初步认识)
二、活动二:
摆一摆
(一)教师在黑板上左边摆1个桃子,右边摆3个桃子.
教师提问:
一共有几个?
说一说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
1+3=4,一共有4个.(板书:
1+3=4 )
教师提问:
还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
3+1=4,一共有4个.(板书:
3+1=4 )
教师:
这两个算式都对,你喜欢哪个就用哪个.
(二)学生动手摆
教师:
请你也摆一摆,说说1、3、4各表示什么?
为什么用加法?
(三)出示图片:
摆桃子
三、活动三:
理解图意
(一)教师:
再看一个哑剧愿意吗?
想一想这里有什么数学问题?
1.出示图片:
汽车图
2.你能根据你看到的来编一道题?
你会列式吗?
(二)再来看看这幅小鸟图,自己想一想图的意思,在书上写出算式.
1.出示图片:
小鸟图
2.集体讨论小鸟图的图意.为什么用加法?
四、活动四:
自编哑剧
教师:
刚才你看了好几个哑剧了,你想不想自己也编一个哑剧呢?
1.出示图片:
计算
请你挑出一道你喜欢的算式,然后根据这个算式编一个哑剧.自己想好了再和同桌说说好吗?
2.谁愿意说说你编的哑剧?
其他同学认真听发言同学编的对不对、好不好,如果不对应该怎样改一改.
五、活动五:
寻找生活中的加法问题
教师:
刚才大家编的哑剧都是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而且都是用加法计算的.这说明在我们的身边、家中、教室中有很多的加法问题.不信,咱们一起到小明家去看看吧!
1.出示图片:
生活图片
请同学们4人一组说一说、算一算在这幅图中,有哪些加法问题,怎样列式?
2.集体讨论.比一比哪组找到的多.
六、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对加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并能看图说图意,并能列式计算,而且发现了生活中的加法问题.那你们说加法重要不重要?
所以我们更要学好加法.
教案点评:
本课用学生感兴趣的哑剧贯穿全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并且注意到学生思维的发展特点,设计从易到难、从形象到具体、从动到静,具有很强的层次感,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内容:
有几辆车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2.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看图能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
3.正确、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重点
通过仔细观察,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了哪些加法问题,给大家说一说?
今天,小兰和小明要去调查生活中的加法问题,你们愿意和他们一块去吗?
二、进入情境,探求知识
(一)出示图片:
主题图1
1.教师:
他们首先来到停车场,猜猜看,小兰和小明会发现什么加法问题呢?
学生1:
他们会发现一边有2辆车,一边有3辆车,一共有5辆车,2+3=5.
学生2:
他们会发现一边有3辆车,一边有2辆车,一共有5辆车,3+2=5.
2.教师:
他们说的都对吗?
学生1:
他们说的都对,因为小兰是先数左边的3辆,再数右边的2辆,小明是先数左边的2辆,再数右边的3辆,不管怎么数,都是5辆.
学生2:
他们说的都对,因为他们站的位置不同,数的就不一样,列式也不一样,但是得数是相同的.
3.小结:
因为他们站的位置不同,就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列出了不同的算式,但得数是相同的,即3+2=5,2+3=5(板书:
3+2=5,2+3=5)
4.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
两个算式中3和2的位置变了,得数是相同的.
教师:
两个算式中交换3和2的位置,得数不变,也就是3+2=2+3.
(教师板书:
3+2=2+3)
(二)出示图片:
摆一摆1
1.他们乘车来到了公园,看到一些美丽的鲜花,你们知道他们又发现什么问题吗?
2.我们先用小圆片代表花来摆一摆.同桌2人,一人摆,一人从不同的角度看,说出2个不同的算式.
3.反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