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相关知识讲座第2讲心理学基础.docx
- 文档编号:10783016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5.50KB
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相关知识讲座第2讲心理学基础.docx
《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相关知识讲座第2讲心理学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相关知识讲座第2讲心理学基础.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相关知识讲座第2讲心理学基础
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相关知识讲座
第二讲心理学基础
第一节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cognitiveprocess)是指个体对来自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器官加以选择、接受,在神经通路和脑中进行编码、储存,确定其意义,并运用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过程。
一、感觉(sensation)
(一)感觉的概念
是指感觉器官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种类
根据感受器所在部位的不同,感觉划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前者包括由眼、耳、鼻、舌、皮肤外感受器分别产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触压觉、冷、温觉;后者包括由内感受器产生的机体运动觉、平衡觉及内脏感觉等。
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敏感程度称作感受性。
在感觉中,感受性的变化表现为适应、感觉对比、后像和联觉。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也叫感觉的敏感程度,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则是衡量感觉能力的客观指标。
我们把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绝对感觉阈限,人们对最小强度刺激的感觉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越小,则感觉越灵敏,感受性越高,反之亦然。
也就是说,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之间呈反比关系。
各种感觉的绝对感觉阈限并不相同,同一感觉的绝对阈限也因人而异。
对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分辨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差别感觉阈限。
2.感受性的变化在感觉中,感受性的变化表现为适应、感觉对比、后像和联觉。
⑴适应是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改变的现象。
⑵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为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
由同一感受器同时接受两种不同刺激的作用而产生的对比称作同时对比。
同一感受器先后接受不同刺激的作用而产生的对比称作先后对比。
⑶当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人们的感觉并不立即消失,并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后像,多表现在视觉通道内。
⑷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二、知觉(perception)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二)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事物的特性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三)知觉的特性
1.选择性
人置身于自然之中,每时每刻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但人并不能把所有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都清晰地感知到,也不能对所有事物都做出反应,只能选择其中的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而把其它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2.整体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刺激物的个别特性和属性,而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关系,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3.理解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或意义性。
4.恒常性
我们周围的世界时时刻刻都在不停地变化着,但人对事物的知觉并不是瞬息万变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三、记忆(memory)
(一)记忆的概念
是指个体在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记忆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
编码相当于记忆阶段,储存相当于保持阶段,再认和回忆相当于提取过程。
(二)记忆的分类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可以把记忆划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感觉记忆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做感觉记忆,也称为瞬时记忆或感觉登记。
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以信息的物理特性为编码的主要形式,存储时间大约是0.25~0.5秒,容量比较大。
2.短时记忆
指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即当前一刻能够意识到的记忆。
短时记忆包括工作记忆和直接记忆两个部分,编码方式以言语听觉形式为主,同时兼有视觉和语义编码。
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大约为1分钟左右,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
3.长时记忆
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存储的记忆。
它的保持时间长,一般在1分钟以上甚至直至终生。
长时记忆的容量没有限度,编码方式以语义编码为主。
(三)记忆的基本过程
1.识记
是反复地感知事物,并在大脑中留下印象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开始和前提。
根据人在识记时有无明确的目的性,识记可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性,以及学习者是否了解其意义,识记又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2.保持与遗忘
个体把识记过的对象以一定形式储存在头脑中的过程,称作保持。
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的内容会在数量和质量上发生明显的变化。
遗忘是个体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现和回忆,或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遗忘分为两种:
一种是永久性遗忘,即识记过的内容永远不能再认或回忆;另一种是暂时性遗忘,即对于识记过的内容一时不能再认或回忆,但在适当条件下记忆还可能恢复。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识记材料,得到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该血线说明遗忘具有规律性,在时间的进程上,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
这提示学习若能经常及时复习,知识的遗忘量将大为减少。
3.再认和回忆
再认和回忆是对储存信息的提取、再现的过程。
再认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回忆是指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再认比回忆容易,通常是能够回忆的内容都可以再认,但能够再认的内容不一定能够回忆。
再认和回忆的正确程度一般取决于对原来识记材料的巩固程度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四、思维(thinking)
(一)思维的概念
是人脑借助于语言而实现的,以已有知识为中介的,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一种高级的认识过程。
所谓概括的反映,是指思维所反映的东西不是个别事物或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
思维的概括性不仅表现在它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上,而且也表现在它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关系上。
所谓间接的反映,是说思维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其他事物做媒介来反映客观现实的。
(二)思维的过程与形式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最基本的过程。
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种属性。
而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特征和属性结合起来,即把分析的结果加以整合,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分析与综合是同一思维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在任何思维过程中都包括着最初的综合—分析—再次的综合,这三个环节互相协调,则思维过程就进行的顺利。
比较、抽象与概括也是重要的思维过程。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其异同,发现其关系的思维过程。
比较是以分析为前提的,而比较的结果又是一个综合过程。
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特征与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
在抽象的基础上,人们就可以得到对事物的概括的认识,从而形成事物的概念。
总之,任何思维活动都是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这些过程协同活动的结果,并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问题解决是思维活动的方式之一。
问题是指一定的、未解决的目标。
个体运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心理活动阶段,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就是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的具体心理过程分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四个阶段。
发现问题是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
分析问题是分析问题的要求和条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关系,把握问题的实质,确定问题的解决方向。
提出假设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或途径。
验证假设就是通过实际活动或思维操作验证所提出的假设是否可以真正解决问题,达到目的。
问题解决的各个阶段并非完全遵循这一顺序,当验证假设阶段发现某一假设不能解决问题时,思维过程直接再次进入分析问题或提出假设阶段,重新进行问题解决过程。
问题解决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的心理因素主要有:
1.问题情境
是指个人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越大,问题解决就越困难。
例如,我们在解决以前曾经经历过的类似事情时,由于知识经验的缘故,要比解决我们从未经历过的事情容易一些。
2.动机与情绪
在一定的范围内,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但是动机太强或过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
个体的情绪对问题的解决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积极情绪有利于个体保持理性思维,客观地分析事物,保持解决问题的兴趣等,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3.定势(set)
是指先前活动对其后活动的一种内部准备状态。
它是在重复某种习惯性的态度、认知和行为方式时产生的。
定势干扰了更灵活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在另一些情况下定势也能帮助或易化人的解题活动,如各种比赛或考试前的强化训练等。
4.功能固着
是指人们把某种特殊的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
例如,认为“粉笔”的功能就是“用来在黑板上写字”即为功能固着。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人们能否摆脱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问题情境常常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
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难于摆脱旧有观念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到问题解决的灵活性。
5.策略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人是否可以采用最佳策略,会极大地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
解决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法,人可以按照现成的规则解决问题。
五、想象(imagine)
(一)想象的概念
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人的高级的、复杂的认识活动。
(二)想象的分类
根据想象产生时有无明确的目的性,可以把想象划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指没有明确的目的、不由自主地产生的想象。
有意想象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自觉地进行的想象。
有意想象又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符或相仿的新形象的过程;而创造性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的特点,例如,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文学家的艺术创作等都是创造想象的结果。
(三)想象的作用
1.补充作用
由于时空的限制,人们常会遇到一些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这时人们可以通过想象得到补充。
例如,我们没有去过月球,但通过宇航员的介绍,同样可以在头脑中产生月球表面的形象。
2.预见作用
想象能够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的方向。
人类的任何活动,从制造简单工具到艺术创作和科学发明都离不开想象。
3.替代作用
人们可以借助于想象来满足和实现在现实中不能得到满足、不能实际实现的需要,以此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六、注意(attention)
(一)注意的概念
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它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特点。
前者是指在每一瞬间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要选择某个对象而忽略其它,心理活动朝向了那个对象。
后者是指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时,人会全神贯注于这个对象,保持一定的强度或紧张度。
人在高度集中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缩小。
(二)注意的分类
1.不随意注意
是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与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自身状态、需要、情感、兴趣及过去经验有关。
2.随意注意
即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形式,与活动的目的、任务、兴趣、活动的组织及过去的经验、个体的人格特点、意志品质有关。
3.随意后注意
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但不需意志努力。
(三)注意的基本属性
1.注意的选择性
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间,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2.注意的持续性
在一定时间内注意力保持在某个认识的课题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没有持续的注意人们难以完成任何实践操作。
小儿多动症就是一种以注意障碍为主的精神疾病。
3.注意的分配性
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当中,是完成复杂工作的重要条件。
注意分配的一个基本条件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熟练或自动化程度,同活动的性质有关。
第二节情绪与情感过程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情绪(emotion)和情感(feeling)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人对这种关系进行反映的形式则是体验和感受。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1.情绪是动物和人共同具有的心理现象情感是人才具有的高级心理现象,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和深刻的社会意义的体验。
2.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体验;而情感是指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是比较复杂的体验。
3.情绪带有情境性,变化快,某种情境的消失就会使得某种情绪消失;而情感是对事物的稳定态度,受情境的影响小。
4.情绪往往由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因此带有冲动性;情感的产生则与对事物的深刻认识相联系,因而较少带有冲动性。
(二)联系
1.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
2.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出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
三、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一)情绪的基本形式分为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
(二)情绪状态的分类
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其中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1.心境指微弱、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2.激情是一种迅猛爆发、激动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3.应激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紧张性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三)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
这是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产生的情感,人的道德感具有社会历史性。
2.理智感
这是在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
它是人们学习科学知识、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动力,人的理想、世界观对理智感有重要的作用。
求知欲、好奇心等都属于理智感的范畴。
3.美感
这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美感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
四、情绪理论
(一)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外周学说
该理论认为情绪是由身体器官对刺激所引起的生理变化引起的,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兰格还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
他们认为情绪产生的方式是:
刺激情境—机体反应—情绪。
该理论提出了机体生理变化与情绪发生的直接联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因此也称为情绪的外周学说。
(二)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学说
情绪的丘脑学说,认为由外界刺激引起感官的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到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
(三)阿诺德的评价-兴奋学说
阿诺德认为情绪产生的具体模式是:
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产生的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上传至丘脑,经过转换神经元后再传至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刺激得到评价,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这种态度通过传出神经将皮层的冲动传至丘脑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引起血管和内脏的反应,血管和内脏的反应进一步反馈到大脑皮层,大脑皮层进行再次评价,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体验。
(四)沙赫特-辛格的情绪三因素学说
二十世纪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chachter,S.)提出情绪的产生是受认知过程、环境刺激、生理反应三种因素所制约,其中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起关键作用。
第三节意志过程
一、意志的概念
意志(will)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支配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二、意志行动的特征
明确的目的性,这是意志活动的前提;意志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这是意志活动的核心;以随意活动为基础。
三、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
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包括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采取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初始阶段,它包括确定行动的目标、选择行动的方法并做出行动的决定;执行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完成阶段,一方面它要求个体坚持执行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好的行为程序,另一方面制止和修改那些不利于达到预定目标的行动。
只有通过这两个阶段,人的主观目的才能转化为客观结果,主观决定才能转化为实际行动,实现意志行动。
四、意志的品质
(一)自觉性
指能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其能达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二)果断性
指人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断,并实现目的的品质。
(三)坚韧性
指一个人能长期保持充沛的精力,战胜各种困难,不屈不挠地向既定的目标前进的品质。
(四)自制性
指一种能够自觉地、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约束自己的行动和言语的品质。
第四节人格
一、人格概念
人格(personality)乃是具有不同素质基础的人,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意识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它由表及里的表现出一个人独特的心理面貌。
人格包含意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二、人格的特征
人格是在遗传、环境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的,有如下特征:
倾向性、复杂性、独特性、稳定性、完整性和积极性。
三、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生物因素为人格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客观环境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按照个体成长过程中接触环境的顺序,依次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
四、能力和智力
(一)概念
能力(ability)是制约人们完成某项活动的质量和数量水平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在活动中体现,在活动中发展,并直接影响着人的活动效率和水平。
能力可以分为一般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
特殊能力只在特殊活动领域内发生作用,如节奏感、色彩鉴别能力、运动能力等。
这些特殊能力对于完成相应的专业活动是必须具备的。
智力(intelligence)又称智能,指人们在获得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其核心是理解、判断或抽象思维能力。
智力就是一般能力。
(二)智力差异
1.智力结构差异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智力结构是不同的。
2.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大量的智力测量结果表明,人与人之间智商差异完全服从常态分配的规律。
根据韦氏智力测验结果,把智商在130以上的叫做超常,在70以下(不含70)称作低常,普通人的智商在100左右,称为中常。
3.发展早晚的差异
智力的差异还可以表现在智力发展的早晚上。
有的人在儿童时期就显露出非凡的智力和特殊能力,叫“早熟”。
但也有人智力表现较晚,即所谓“大器晚成”。
一般说来,智力表现突出的年龄阶段在青年。
五、气质
(一)气质的概念
气质(temperament)是指人们常说的“脾气”和“禀性”,是表现在情绪和行动发生的速度、强度、持久性、灵活性等方面的动力性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气质的类型
气质最早由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提出来,后来罗马医生盖仑(Galen)作了整理。
他们认为人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这四种体液在每个个体内所占比例不同,从而确定了胆汁质(黄胆汁占优势)、多血质(血液占优势)、粘液质(粘液占优势)和抑郁质(黑胆汁占优势)四种气质类型。
其典型心理特征如下:
胆汁质:
行动与情感发生迅速、强烈,大都热情、直爽、精力旺盛、脾气急躁、易动感情,具有外倾性。
多血质:
情感发生迅速、微弱、易变,动作敏捷。
大都活泼好动,反应速度快,热情,喜与人交往。
注意力易转移,志趣易变,具有外倾性。
粘液质:
情感发生缓慢、内蕴、平静,动作迟缓、稳重,易于抑制,情感不易外露,沉默寡言,善于忍耐,注意力不易转移,具有内倾性。
抑郁质:
情感体验深而持久,动作迟缓无力,大都反应迟缓,善于觉察他人不易觉察的细节,具有内倾性。
(三)气质类型的生理机制
巴甫洛夫认为,动物和人的神经系统具有两大功能,一是兴奋,一是抑制,构成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神经系统在兴奋和抑制过程中,又有三种特性,即兴奋和抑制的强度,兴奋和抑制之间的均衡性以及兴奋和抑制之间互相转化的灵活性。
巴甫洛夫依据这三种特性的不同结合,划分出高级神级活动的四种类型,即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
(四)气质的意义
任何一种气质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方面。
气质不决定一个人社会活动的价值及其成就的高低。
不同气质类型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不同影响。
六、性格
(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character)指一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倾向性。
(二)性格和气质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气质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给性格全部“打上烙印,涂上色彩”;其次,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速度;第三,性格对气质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最后,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特征,而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又可以带有同样动力色彩而性格却互不相同。
(三)性格的特征
1.性格的理智特征
是指人们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如思维的独立性。
2.性格的情绪特征
指人们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
如热情、冷漠、多愁善感等。
3.性格的意志特征
当人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千方百计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时,就表现出人的性格的意志特征。
如目的性或冲动性,主动性与自制力,果断性与坚韧性等。
4.对现实的态度的性格特征
主要指人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这包括对待社会、集体、学习、工作劳动的态度,对待别人和对待自己的态度等。
(四)性格的表现
1.性格在活动中的表现
人的性格特征常常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
2.性格在言语中的表现
一个人的言语风格往往表现出某些性格特征。
3.性格在外貌上的表现
面部表情、姿态甚至衣着,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七、需要
(一)需要概念
需要(need)是人对内外环境有某种需求的主观状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二)分类
按需要的起源,可把需要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按照需要所指向的对象,又可将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八、动机
(一)动机的概念
动机(motivation)是由于个人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行为指向,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二)动机的功能
动机具有三种功能:
引发人的活动;维持这一活动;引导这一活动向某一目标进行。
(三)动机的种类
根据动机的性质,可以把人的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把人的动机分为原始动机与习得动机。
根据动机的来源,可以把人的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崔光成.心理学导论[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菲利普-津巴多,罗伯特-约翰逊,安-韦伯.津巴多.普通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吴均林.医学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陈力.医学心理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6]钱明,刘畅,崔光成.医学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相关知识讲座 第2讲 心理学基础 医学心理学 沟通 技巧 相关 知识讲座 心理学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