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考点知识整理与技巧点拨.docx
- 文档编号:10778452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358.12KB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考点知识整理与技巧点拨.docx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考点知识整理与技巧点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考点知识整理与技巧点拨.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生活》考点知识整理与技巧点拨
2021年考政治总复习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复习专题复习宝典
专题一 社会生活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考点一 文化与社会
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
从产生看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从文化素养看
文化素养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从文化的体现看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的实质:
社会精神力量
【图解知识】 文化实质在文化生活中的体现
2.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相互影响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的
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相互
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①国内:
文化影响国内政治文明的进步程度
②国际: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与综合国力
(1)是什么——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为什么——为什么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目的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
重要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必要性
防止他国文化渗透,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3)怎么做——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1.文化是指全部的精神活动
[分析]错误。
文化不单指精神活动,还包括精神产品。
2.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
[分析]错误。
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3.文化决定经济发展
[分析]错误。
经济决定文化,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发展是同步的
[分析]错误。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5.文化推动经济、政治的发展
[分析]错误。
先进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腐朽落后文化则具有阻碍作用。
6.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分析]错误。
经济和科技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文化只是重要因素。
考点二 文化与人
1.文化对人的影响
影响人
来源
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表现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特点
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塑造人
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立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众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克服落后文化
【核心发散】 文化影响人在文化生活中的体现
(1)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传统文化:
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3)中华文化:
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不竭的力量之源。
(4)民族精神:
是中华民族之魂,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风尚,抵制腐朽文化,改造落后文化。
(6)精神文明:
目标是培育“四有”公民,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2.社会主义健康文化环境的塑造
(1)从文化发展看,积极吸取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抵制其腐朽文化。
对待传统文化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并且立足社会实践不断推动文化创新。
(2)从文化环境治理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人们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大力发展大众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方法技巧】
(1)宏观考查文化的作用
设问方式:
①结合材料说明文化为什么具有……的作用。
②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推动文化发展的必要性。
③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答题模板:
文化实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影响人+文化塑造人生
(2)微观考查文化的作用
设问方式①:
结合材料分析弘扬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答题模板:
文化实质+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人+民族精神+精神文明建设+核心价值体系
设问方式②:
结合材料分析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答题模板:
文化实质+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人+传统文化+文化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
设问方式③:
结合材料分析加强环境教育的意义。
答题模板:
文化实质+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人+文化传播+文化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
1.文化决定人生
[分析]错误。
文化具有影响人和塑造人生的功能,但是不能决定人生的发展。
2.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分析]错误。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发展。
3.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可改变的
[分析]错误。
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但是伴随文化环境的改变,文化对人的影响也是可以改变的。
考点三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是什么——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化交流传播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各民族优秀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是文化交流基础上,推出新文化的过程。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思维拓展】正确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1)从民族文化发展看,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从文化传承看,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做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为文化创新奠定根基。
(3)从民族发展看,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维系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增强民族凝聚力。
2.为什么——加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原因
前提
世界文化呈现多样性
①民族节日: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原因
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②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意义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怎么做——如何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原则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在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途径与手段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大众传媒
任务、要求
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反对
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
【方法技巧】 如何考查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
设问方式①:
结合材料分析如何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答题模板:
文化交流的态度+交流原则+途径和媒介+主体的任务+反对错误倾向
设问方式②:
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答题模板:
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文化交流的态度和原则+文化传播途径+文化创新+主体的任务+反对错误倾向
设问方式③:
结合材料分析如何使中华文化得到他国认可。
答题模板: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文化交流的态度和原则+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创新+主体的任务
1.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分析]错误。
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文化交流的目的在于消除差异,实现大同
[分析]错误。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是发展本民族文化,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
3.中华文化主导世界文化
[分析]错误。
我国坚持世界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各民族文化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4.文化交流应该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分析]错误。
文化交流应该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的民族文化。
考点四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是什么——传统文化的形式与特点
形
式
传统习俗:
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传统建筑:
凝固的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
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
对中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特
点
继承性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
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鲜明民族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为什么——认识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从社会发展看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一个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和智慧的集中展示。
它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它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③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从个人成长看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才能够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受者,才能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核心发散】 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作用的两面性
(1)从传统文化自身看: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腐朽的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我们只有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才能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2)从时代的需要看:
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时代变革,社会政治经济发生变化,必然要求文化与之相适应。
所以传统文化只有顺应时代的变迁,不断融入时代元素,才能推动社会发展。
如果一成不变,反而会阻碍社会发展。
3.怎么做——明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主体
人民群众:
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受者
态度
①继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发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因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技进步、思想运动、教育
反对
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
【核心发散】 科学技术的作用在文化生活中的体现
文化与经济
相互交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交流
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文化发展
信息技术使文化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变革,促进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科学技术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精神文明建设
弘扬科学精神,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思想道德建设
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方法技巧】
(1)如何解答考查传统文化作用的试题
设问方式:
①结合材料分析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②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
答题模板:
文化实质+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人+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2)如何解答考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的试题
设问方式①:
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答题模板:
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的发展+文化发展的因素
设问方式②:
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观点)
答题模板:
传统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发展的因素+文化创新
设问方式③:
分析科技创新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答题模板: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传播方式+文化发展的因素+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创新
1.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分析]错误。
传统文化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是传统文化顺应社会变迁,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二是传统文化一成不变,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先继承后发展
[分析]错误。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过程,没有先后之分。
3.教育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分析]错误。
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考点五 文化创新
1.为什么——文化创新的意义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2.怎么做——文化创新的途径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社会实践
文化创新的源泉
离开社会实践,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文化创新的动力
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充足的条件
(2)基本途径: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3)基本途径: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过程
是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交流、借鉴的基础上,融会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态度
海纳百川、熔铸百家、科学分析
要求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反对错误倾向
①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外来文化。
②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推崇外来文化,否定民族文化。
(5)文化创新的主体:
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所以文化创新必须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
【核心发散】 个人在文化发展中肩负的任务
分析角度
具体内容
文化产生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文化交流
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文化传承
通过教育选择、传递、创造文化
文化创新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必须关注群众利益
文化环境
提高自身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
精神文明
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思想道德
立足生活实践,提高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方法技巧】 如何解答有关推动文化创新的试题
设问方式:
①材料体现了文化创新的哪些道理?
②结合材料,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③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④从文化创新角度分析材料给我们的启示。
答题模板:
社会实践+传承传统文化+文化交流+反对错误倾向+创新的主体+文化发展的因素
专题二 中华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考点一 灿烂的中华文化
1.全面认识中华文化的特点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历程
诞生——春秋战国、发展——秦统一、确立——汉代、强势——隋唐、扩展——宋元明
表现与
见证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和文明的标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②史书典籍以其自身的传承性,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独特性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地域性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
民族性
中华文化既有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又有中华民族的共性;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方法技巧】 如何解答考查中华文化特征的试题
设问方式①:
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答题模板:
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和睦相处+借鉴积极成分+认同本民族文化+理解其他民族文化
设问方式②:
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的特征。
答题模板: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
2.全面认识中华文化的力量
(1)感知中华文化的力量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且能够影响人和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提升国际竞争力。
②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2)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
方向保证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文化传承
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文化交流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文化创新
立足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融入时代精神,实现文化创新
民族精神
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
主体
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图解知识】中华文化的力量体现
考点二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是什么——民族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内涵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核心
爱国主义
特征
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
2.为什么——弘扬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重要性:
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必要性: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能够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3)民族生存: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图解知识】 民族精神在文化生活中的体现
3.怎么做——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
(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4)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5)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每个公民都要积极投身文化建设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核心发散】 培育爱国主义的现实意义
分析角度
内容阐释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文化与人
有利于发挥先进文化影响人、塑造人生的作用;有利于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提高人们辨别落后与腐朽文化的能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文化与社会
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文化与社会
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有利于实现文化强国,提高公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思想道德建设
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们的行为选择提供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方法技巧】 如何解答有关民族精神的试题
设问方式:
①说明……精神对于我们民族和社会的价值是永恒的。
②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
③只有立足社会实践才能成为民族精神的弘扬者,请你评析此观点。
④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答题模板:
模板①(为什么):
文化的实质与作用+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作用+文化环境净化+核心价值体系+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
模板②(怎么做):
指导思想+传承传统文化+文化交流+时代精神+弘扬主体
1.民族精神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分析]错误。
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民族精神是永恒不变的
[分析]错误。
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能够与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3.爱国主义的主题是永恒不变的
[分析]错误。
爱国主义的主题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发展。
考点三 文化净化与文化建设
1.文化环境的净化
(1)我国的文化现状
(2)如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①从国家角度看,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发展大众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②从个人角度看,自觉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辨别和抵制落后和腐朽文化的能力;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③从文化的生产看,文化产品提供者或文化生产经营者要遵守职业道德,依法经营,为人民群众提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图解知识】 净化文化环境的意义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生活 届高三 政治 二轮 复习 考点 知识 整理 技巧 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