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文言文2第16课过秦论试题.docx
- 文档编号:10777585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5.19KB
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文言文2第16课过秦论试题.docx
《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文言文2第16课过秦论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文言文2第16课过秦论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文言文2第16课过秦论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文言文
(2)第16课过秦论试题2019.09
1,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A.假如B.假装C.借助,利用D.假的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A.在那里B.什么C.助词D.代词“之”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A欺凌,损害B.晒C.又猛又急的D.暴躁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A.量词;功劳,功勋
B.驾驶;工作,事情
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
D.量词;功能
(5)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A.断,断绝B.超越,超过C.拒绝D.横渡,横穿
2,“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
b.连词,表递进关系。
c.连词,表转折关系。
d.连词,表因果关系。
e.连词,表顺承关系。
f.连词,表修饰关系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⑥蟹六跪而二螯()
3,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阅读“积土成山,……用心躁也。
”
1.下面句中的“焉”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子亦有不利焉
C.朝济而夕没版焉D.将焉取之
2.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不同的意思
A.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指:
今义指:
B.用心一也
古义指:
今义指:
3.按照“之”字的意义的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
①青,取之于蓝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⑤冰,水为之⑥君将哀而生之乎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⑧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A.②③⑤B.①⑤⑥C.③⑦⑧D.④⑤⑧
4.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何陋之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准确翻译下边文句。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
(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
6.本段共六句,共分几层?
请在文中标出来,并指出每层的大意。
7.本段运用了的论证方法。
5,阅读下列文字,按文后要求答题。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枝而穷。
诗曰:
“尸鸠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故君子结于一也。
1.注音
①衢()②()
2.解释加点的词
①无冥冥之志者:
②无赫赫之功:
③事两君者不容:
④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⑤心如结兮: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译:
②尸鸠在桑,其子七兮。
译:
4.这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5.这一段的论点是:
6,老约翰过去是个商人,但后来破产了,他孤身一人搬到约克镇的乡下,过着冷清的生活。
一天晚上他在卧室中生了一个炭炉,接着便睡觉了,他做了一个恶梦,梦见一个原来的仇家趁他不备,用绳子勒死了他。
第二天早晨邮递员进一封电报,却发现老约翰家门窗紧闭,敲门里面没人应。
从卧室的窗户看到老约翰已经倒在床下死了。
警方没有找出任何他杀的痕迹,便断定老约翰是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上面叙述的老约翰临死前和死时的情况,都是约克镇的乡民们讲述的。
细心的读者,你发现其中的谬误吗?
7,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陈轸(zhěn)逡巡(qūn)铦于钩戟(xiān)膏腴之地(yú)
B.猗顿(yí)锋镝(zhé)度长絜大(xié)亡矢遗镞(cú)
C.蒙恬(tián)孙膑(bīn)藩篱屏障(fān)鞭笞天下(chī)
D.周赧王(nán)七庙隳(huī)瓮(wōng)牖(yǒu)绳枢
8,下列多音字,在具体语境中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A.召滑(shào)俯首颈系(xì)践华为城(huà)孝公既没(mò)
B.墨翟(dí)不及中人(zhōng)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
C.劲弩(jìng)度长絜大(duó)比权量力(liàng)万乘之势(shèng)
D.范蠡(lǐ)朝同列(cháo)一夫作难(nàn)氓隶之人(máng)
9,下列各项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约从离衡合从缔交
B.制其弊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C.陈利兵而谁何倔起阡陌之中
D.赢粮而景从百有余年
10,对下列名词状语的分类、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席卷天下②云集响应
③船载以入④西举巴蜀
⑤内立法度⑥斗折蛇行
⑦日积月累⑧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⑨良庖岁更刀⑩舟行适临汝
A.①②⑥⑩句表比喻,讲成“像……那样”
B.④⑤句表处所,译为“在……”
C.⑦⑨是时间名词作状语,译为“日日”、“月月”、“每年”
D.③表工具,译为“用……”
11,下面是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和作者的称谓,分类的标准不一致的一项是
A.司马谏议杜工部贾太傅韩退之
B.欧阳文忠范文正左忠毅王忠肃
C.王临川韩昌黎柳柳州贾长沙
D.诸葛孔明苏子瞻方望溪李太白
12,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下列句子的翻译,选出正确项
(1)振长策而御宇内。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
A.
(1)用武力来统治各国。
(2)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B.
(1)举起长鞭奴役天下百姓。
(2)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C.
(1)举起长鞭奴役天下百姓。
(2)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D.
(1)用武力来统治各国。
(2)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②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3.文章为什么要突出陈涉的普通、平凡,甚至弱小?
4.文章为什么要将陈涉与九国作比较?
13,晁错
晁错,颍川人也。
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错为人峭直刻深。
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
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
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
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
由是迁中大夫。
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
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
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爰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
法令多所更定。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
“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
”错曰:
“固也。
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父曰:
“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
”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
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上问爰盎曰:
“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
”对曰:
“不足忧也,今破矣。
”上问曰:
“计安出?
”盎对曰:
“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
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上默然良久。
后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
错衣朝衣,斩东市。
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
还,见上。
上问曰:
“闻晁错死,吴、楚罢不?
”邓公曰:
“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
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
”上曰:
“何哉?
”邓公曰:
“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
“公言善。
吾亦恨之!
”
(节选自《汉书》)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忍见祸逮身 逮:
及,殃及。
B.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 适:
通“谪”,贬谪。
c.绐载行市 绐:
欺骗。
D.吾亦恨之 恨:
痛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上发兵以御之 ②杀之以应陈涉
B.①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②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C.①其意不在错也 ②齐国其庶几乎
D.①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4组,全都属于晁错死因的一组是
①错为人峭直刻深
②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
③迁为御史大夫,请渚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④刘氏安矣,而晁氏危
⑦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⑥独有斩错……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A.①②③B.②③⑤
C.③⑤⑥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因而受到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许多法令都按照他的;意见更改修定,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
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事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子。
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汉景帝听信爰盎的话错杀了晁错,其危害是不但替诸侯报了仇,还从此堵住了忠臣直言进谏的路,可惜醒悟得太晚了。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
(2)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14,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甿隶(méng) 万乘(shèng) 锄耰棘矜(yōuqín)
B.鞭笞(chī) 从散约败(zòng) 瓮牖绳枢(yǒu)
C.隳名城(huī) 蹑足行伍(háng) 度长絜大(dù jié)
D.以窥周室(kuī) 亡矢遗镞(shǐiú) 逡巡(qùn)
15,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音、义都正确的一组是()
A.蒙故业(méng承接) 膏腴之地(gāoyú肥沃)
B.履至尊(lǚ实行) 振长策(cè马鞭子)
C.瓮牖绳枢(yǒu窗户) 鞭笞天下(chí打)
D.制其弊(bì疲惫) 逡巡(jùn xún徘徊)
1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蒙故业,因遗策(前代的策略) 因利乘便(因为)
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奋六世之余烈(余威)
C.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开)
D.将数百之众(率领)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坚固的城)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A.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B.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C.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内立流度,务耕织。
D.秦人开关延敌。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
E.收天下之兵。
斩木为兵。
F.振长策而御宇内。
因遗策。
G.赵奢之伦制其兵。
履至尊而制六合。
H.序八州而朝同列。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18,以下各项中加横线的词词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因遗策(由于) 膏腴之地(肥沃)
B.亡矢遗镞(损失)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困乏,疲惫)
C.瓮牖绳枢(窗户) 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势)
D.履至尊(登上) 以致天下之士(招纳)
19,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两项是( )( )
A.赢粮而景从。
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C.振长策而御宇内。
D.余威震于殊俗。
E.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F.孝公既没。
20,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
1、制:
①终岁不制衣则寒( )
②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 )
③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
2、亡:
①河曲智叟亡以应( )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
③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④吞二周而亡诸侯()
3、利: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年矣( )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
4、固:
①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
②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
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④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5、因: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②蒙故业,因遗策( )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
6、延:
①秦人开关延敌( )②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 )
7、爱: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②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
8、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 ) ②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
9、及:
①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
②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
10、度:
①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
②商君佐之,内立法度( )
试题答案
1,
(1)C
(2)A(3)B(4)C(5)D
2,①c②b③f④d⑤f⑥a
3,B
4,1.B2.A蟹钳;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B因为用心;集中注意力或居心3.B4.A5.略
6.分三层。
一层(l-2句),学习要积累;二层(3-4句),学习要有恒;三层(5-6句)、学习要专心
7.比喻论证
5,1.①qú②téng
2.①昏暗不明的样子,这里有精诚专一的意思②显著盛大的样子③侍奉④善;仪态⑤凝结在一起
3.①所以没有精诚专一的精神,就不会智慧豁然贯通。
②布谷鸟喂小鸟,平均对待,始终如一
4.学习(或办事)应专心致志
5.故君子结于一也
6,老约翰既然次日晨就死了,那么他前一天晚上做的梦又有谁会知道呢?
7,A.B项“锋镝(zhé)”应为“锋镝(dí)”;C项“孙膑(bīn)”应为“孙膑(bìn)”;D项“瓮(wōng)”应为“瓮(wēng)”
8,D.“氓隶之人(máng)”应为“氓隶之人(méng)”
9,B.A项“衡”通“横”,“从”通“纵”;B项“弊”通“敝”;C项“何”通“呵”,“倔”通“崛”;D项“景”通“影”,“有”通“又”。
10,A.⑩表工具,译为“乘船”。
11,A.“谏议”“工部”“太傅”为官职,“退之”为字。
B项为谥号,C项为籍贯地名,D项为字
12,1、①A.“宇内”理解为“天下百姓”有误,联系下面
(2)句可知。
“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
2、①(秦人)凭借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
②可是应有的成功和失败发生了不同平常的变化,功业完全相反。
3、写陈涉的普通、平凡,甚至弱小,是为了说明秦的灭亡不是对手的强大,而是秦自身的原因。
正是因为它不施仁义,才导致如此不堪一击。
4、将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
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十倍之地,百万之众”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胜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同年而语”的甿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
这就告诉人们:
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
13,1、D.“恨”在句中是遗憾的意思。
2、A.两个“以”都是连词,连接前后的动词短语,表示目的;A项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另一个“之”是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B项一个“其”是代词,指代吴、楚七国,另一个“其”,是副词,表示推断语气;C项一个“且”是而且、况且,另一个“且”是尚且的意思。
3、C.①②④不是晁错死因:
①是晁错为人的特点,②是汉文帝时的事,不是汉景帝时的书,④是晁错父亲的话。
4、C.“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这个说法不符合文意。
5、
(1)皇上刚即位,你当权处理政务,侵害剥夺诸侯利益,疏远人家骨肉之情,招致许多责难怨恨,你为的是什么呢?
(2)计划才实施,突然遭受杀身之祸,(这样一来)在朝廷之内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外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
14,C
15,A
16,D
17,B E
18,A
19,C D
20,制
(1)制作
(2)统率指挥(3)控制制服(4)规模
亡
(1)无
(2)逃跑(3)丢失(4)灭亡灭掉
利
(1)锋利
(2)好处(3)有利的(形势)
固
(1)本来
(2)险固(地势)(3)巩固(4)固执
因
(1)趁着
(2)沿袭(3)就着
延
(1)引进迎击
(2)延续(到)
爱
(1)吝啬
(2)爱护
致
(1)招纳
(2)获得
及
(1)等到
(2)赶得上追得上
度
(1)量量长短
(2)制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必修 第四 单元 文言文 16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