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案.docx
- 文档编号:10763104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2.92KB
将相和教案.docx
《将相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相和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将相和教案
《将相和》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生字:
璧、允、廉、颇、侮辱、拒。
2.新词:
理屈、示弱、抵御、推辞、侮辱、拒绝、无价之宝、绝口不提、完璧归赵、同心协力、负荆请罪。
3.重点句、段: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的赵国啊!
(二)、能力训练点:
1.给课文分段,并给每段加上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2.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4.复述课文的内容。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蔺相如对敌无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完广、忍辱退让的高尚品质;学习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精神;学习他们两个的爱国精神。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本文的重点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主要通过默读分析、讨论、交流解决。
(二)、本文的难点是弄清故事之间的联系。
主要是在反复朗读课文、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分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突破难点。
(三)、本文的疑点是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解决这个疑点的办法是先解决本文的重、难点,再达到水到渠成解决疑点的目的。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清加点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4.分析第一个故事。
(二)。
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三)、授课过程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
秦国最为强大,要统一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军。
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较为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犯。
文中讲的故事主发生在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时期。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
小黑板出示,组词。
)
(2)解词:
无价之宝、诚意、绝口、失信、抵御、推辞、理屈、理直气壮、同心协力、负荆请罪、完璧归赵
(3)质疑问难,教师巡视,点拨。
4.初读课文,学生自悟。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不足。
(2)速读课文,讨论交流。
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是谁?
“和”是什么意思?
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再到和好的故事。
)
5.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
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小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小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小故事(16-18)负荆请罪。
6.学习第一个小故事。
(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并要求学习找出这个小故事中的一个重点字。
(骗)
学生各抒己见,归纳整理(起因: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经过:
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结果:
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3)讨论、交流、整理:
语言: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机智)
行动:
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
(勇敢)
语言:
“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你看。
”(机智)
行动:
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点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到手中。
(机智)
语言:
“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里,你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
”(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行动:
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7.看图讲述,训练表达。
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的插图,发挥想象,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蔺相如是怎样智斗秦王、完璧归赵的故事。
8.小结: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一大夫。
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个小故事内容。
(四)、总结与拓展
1.总结学习第一个小故事的方法:
(1)读课文,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与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画出描定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拓展:
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
课下请同学们预习“渑池之会”。
(五)、课堂练习:
简单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习第二、三个故事,找出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间的联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根据人物言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授课过程
1.复习检查。
(1)“将”、“相”分别指谁?
“和”是什么意思?
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由几个小故事组成?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根据第一个小故事,说说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教师点拨,突破重、难点。
过渡:
蔺相如完璧归赵后,这被封为上大夫,那么,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是怎样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第三个小故事。
(1)学习第二个小故事。
按照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学习第二个故事。
自学提纲:
读第二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与结果。
讨论、交流与整理:
起因:
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
经过:
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结果:
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a.画出人物言行:
语言:
“请您为赵王击缶。
”;“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
行动:
他走到秦王面前,逼秦王为赵王击缶,叫人记录下来。
b.思考:
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
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小结过渡:
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秦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蔺相如维护了赵国、赵王的尊严,被赵王封为上卿,是当之无愧的。
可廉颇却很是不服气,认为蔺相如只是靠一张嘴上去的,而且职位还在自己头上,于是将相之间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呢?
请同学们自学第三个小故事。
(2)学习第三个小故事。
默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与结果。
画出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讨论、交流与整理:
起因:
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
经过:
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结果:
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分析蔺相如的语言动作:
语言: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将军吗?
……我所以避着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表现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行动:
“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
再读蔺相如的语言,深化理解。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大家知道,秦五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如果我们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王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
a.蔺相如这样说,是浊自我吹嘘?
为什么?
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b.这段话包括几层意思?
c.“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这句话说得对吗?
文中什么地方证明他说的话是对的?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的语言,体会人物的特点。
分析廉颇的语言与行动:
画出人物的语言、行动的句子,说说廉颇的性格特点。
语言: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
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
我碰见他,得给你个下不了台!
”(居功自傲,性格直率)
行动:
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
观察第二幅图,想象人物的言行,说说廉颇负荆请罪的情景。
讨论:
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请罪?
(三)总结与拓展
1.通过学习,你了解到蔺相如、廉颇知有哪些高尚品质?
他们共同点是什么?
你更喜欢谁?
为什么?
2.思考:
三个小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课堂练习:
复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2.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二)授课过程
1.教师点拨,突破难点,解决疑虑
(1)分角色朗读全文,课文讲了哪三个故事?
到现了蔺相如、廉颇的什么品质?
(2)课文的三个小故事叙述了谁与谁的矛盾?
根据矛盾性质的不同,这些可以归纳为哪两种矛盾?
(3)贯穿两种矛盾的中心人物是谁?
蔺相如在这两种矛盾面前分别采取了怎样不同的解决方法?
(4)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2.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三)总结与拓展
(四)课后作业:
根据全文的学习,要求学生创作个性鲜明的课本剧。
附页1
附页2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
毕业设计
姓名:
孙玉崇 学号:
084220012043
专业:
汉语言文学教育 班级:
2008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