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doc
- 文档编号:1075961
- 上传时间:2022-10-16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53.50KB
《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doc
《《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老师引导下,发展学生的语言,能联系上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学老师的深深的感激之情,从而加深对“师恩难忘”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质疑
1、谈话:
“记得诗歌《爸爸的老师》吗?
”(出示这一课文,齐声朗诵) 是啊,无论多么伟大的任务,都从学习识字、学习简单的加法开始,都有启蒙老师。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一位作家写的,回忆了他的启蒙老师。
2.板书课题:
老师领进门 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老师是谁?
老师领谁进什么门?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交流课题提出的问题
(随机形成板书:
) 领 进
田老师 —————→(文学创作之门)
刘绍棠
2、“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介绍作者(课件)
3、引入:
同学们,田老师真厉害!
真有本事!
培养了一名大作家,田老师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当年上课时到底用了什么“绝招”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讲故事)
三、研读课文田老师讲故事部分
1、找到田老师把一首小诗编讲的故事部分(第5—10自然段),快速的轻轻读一读,想想,课文从哪些地方看出田老师是一位讲故事高手?
2、交流:
你觉得田老师讲故事的本事怎样?
田老师编故事、讲故事真可以说是“天下一绝”!
你能用课文中的三个成语来形容一下吗?
(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
3、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交流出示句子。
①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
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组织讨论:
A、问:
这句话是围绕句子中哪个词语来写的?
(入迷)“入迷”是什么意思?
句中的哪些词语生动的表现了“我”入迷的样子?
B、联系上下文想想“我”为什么会入迷?
C、这句话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田老师讲故事娓娓动听、引人入深、身临其境;我喜欢听田老师讲的故事,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被田老师的文学艺术吸引了,感染了,从此我爱上了文学,形成了从事文学的愿望。
)
②小结过渡
一首小诗就有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故事就是一粒文学的种子,播入我幼小的心田。
出示句子:
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A、“门下受业”是什么意思?
(跟老师学习)这是个什么句子?
从那里看出的?
(比喻)
(明确这是个比喻句,重点词语是“春雨点点入地”)
B、都是些什么故事?
从动人的故事中读懂了什么?
(田老师口才好,文笔好,想象力丰富。
还教给我做人的道理。
)
C、小组讨论:
田老师讲故事和 “春雨点点入地”有什么联系?
(田老师那上千个故事不仅把作者引入令人神往的境地,而且大大激发了他的想象力,激发了他编故事的欲望,这样也就把他领入了一扇文学创作之门。
田老师的教学方法真高明!
)
作者为什么要用“春雨”来比喻呢?
闭上眼睛想象:
当种子受到春雨的滋润会是怎样的情景?
它会有怎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感受作者内心的舒畅、欣喜以及对田老师的感激之情。
)
个别朗读句子将作者的舒畅、欣喜、感激之情表达出来。
D、田老师像“春雨入地”般的教育悄然无声地进入到了孩子的心田,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了一首古诗(出示)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田老师就是这样渐渐地把“我”领进文学创作之门的。
三、研读课文感谢老师部分
1、正因为这些,当我功名成就,衣锦还乡的时候,看到我阔别四十年老师,我还像小学生一样向老师鞠躬。
来读一读(出示句子)
2.师:
回到现在,作者再次看到田老师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心情?
生:
感激之情
3.(师白):
大作家深深感谢“老师领进门”,(指着课题)
同学们,这个“门”指的是什么门?
(文学的大门、文学殿堂的大门。
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殿堂的大门!
田老师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学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田生根发芽了。
)
2、面对学生的深深感谢,田老师是怎样做的?
老人家摇摇头,说:
“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啊!
”(出示)
(1)理解“无心插柳柳成阴”的意思。
(学生交流后出示):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
(2)田老师说的“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反映了什么?
①田老师谦虚。
②当年只不过是讲讲故事而已,不必感谢。
③田老师当年并没有刻意要去培养一名未来的作家。
④“你的成功并不是我的功劳,而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这四种理解都正确,如果要选择一种最恰当、最符合老人家心意的理解,应该是哪一个?
(第四个,在课题后板书:
修行靠自身)
齐读课题:
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3、出示,指名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理解?
(①比喻人才的培养是百年大计;②形容培养人才不容易)
“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如何理解?
(①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我不能忘记;②即使是小的恩情“我”也不能忘记)
齐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这句话大家来读读,你读出了作者对田老师的什么感情?
(培养一个人才要花费很多的心血,即使田老师谦虚地认为自己并没有特别为作者做过什么,但作者仍旧对老师当年的栽培深怀感激。
)
4、感情朗读
——当作者回忆起自己的老师讲述着那娓娓动听的故事时,他不禁感慨万千,情感流淌于笔端,写下这样一句话——(齐读最后一段)
——当作者回到家乡路遇恩师,感激之情涌上心头时,他深情地写下了这样的话语——(齐读最后一段)
——当作者功成名就,在文学上取得伟大的成就时,他还时时想起这句话——(齐读最后一段)
真是“师恩难忘,难忘恩师”啊!
(板书:
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5、刘绍棠认为,田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很大,所以一直以来在他的作品里有很赞美老师的话,让我们来轻轻吟诵吧—— (大屏幕出示)(配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四、小练笔:
写几句表示祝福和赞美老师的话。
几十年过去了,作者对他的恩师念念不忘。
六年的小学生活,你肯定也有难忘的老师,请你写几句话向老师表示祝福或赞美。
五、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真是师恩难忘啊!
有一天,当你长大成人,面临选择自己职业的时候,你也许会发现正是由于当年的一位老师激发了你对于某一专业的兴趣才决定了你今天的选择。
当然,有句话说得好,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走进门后,想开拓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还要靠自己不懈的努力!
六、朗诵诗歌:
感谢您,老师!
板书设计
领 进
田老师 —————→文学创作之门)
刘绍棠
插 终
柳 生
之 难
恩 忘
上千个故事
(口才好、文笔好、想象力丰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师领进门 老师 进门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