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畜禽场管理制度汇总.docx
- 文档编号:10747630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格式:DOCX
- 页数:44
- 大小:35.20KB
种畜禽场管理制度汇总.docx
《种畜禽场管理制度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畜禽场管理制度汇总.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种畜禽场管理制度汇总
种畜禽场管理制度汇总
按照xx省畜牧兽医局要求,各种畜禽场至少建立以下8项制度及规程。
1、种畜禽场育种制度
2、种畜禽场饲养管理制度
3、种畜禽场疫病防治制度
4、种畜禽场消毒卫生制度
5、种畜禽场人员岗位管理制度
——场长岗位责任制
——畜牧技术员岗位职责
——兽医技术员岗位职责
6、种畜禽场育种方案
7、种畜禽场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8、种畜禽场免疫程序
种畜禽场育种制度
1、按《xx省种畜禽场验收标准》规定,核心群、选育群和繁育群存栏达到育种制种要求的规模。
2、确定明确的育种目标,制定本场的育种或制种方案。
3、配备相应的育种设施,做好系统、完整的种畜禽生产记录和统计分析资料,包括配种、分娩、生长发育、健康、性能测定、种畜卡片、生产性能分析等记录。
4、配备取得《职业资格鉴定证书》的畜牧专职人员承担各项育种工作,生产的种畜禽性能指标要达到品种的质量标准。
5、种源须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畜禽场引进。
引种或供种时必须索要或提供许可证复印件、种畜禽合格证、系谱证和检疫证明。
种畜禽场饲养管理制度
各场应根据饲养的种畜禽种类制定本场的饲养管理制度。
饲养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种畜禽按品种、生理阶段、强弱等分群,各品种、品系、代次的种畜禽不得混养。
2、不同的群体执行不同的饲养标准,根据种畜禽的生理阶段和当地饲料情况制定饲料配方。
3、应使用取得安全卫生合格证、生产许可证的饲料、兽药和添加剂。
4、严格做好各群体的生产记录,包括饲料、兽药、添加剂使用记录和畜禽周转等记录。
5、饲养员要随时观察种畜禽采食、饮水、粪尿、精神状态等是否正常,形成饲养日志。
种畜禽场疫病防治制度
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配备兽医专职人员承担各项疫病防治工作,防止畜禽疫病发生。
2、设立隔离区、化验室、兽医诊断室,并配备必要的诊断设备及病死畜禽处理设施。
3、场区建设符合动物卫生防疫条件,经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审批并验收合格,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
4、根据周围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符合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序,按程序接种疫苗。
5、定期开展疫病监测,对xx省种畜禽场验收标准规定的疫病进行监测,做好监测记录。
发现一二类传染病按规定上报。
6、患病畜禽及时送隔离舍,进行隔离诊治或处置。
7、对病死畜禽采取焚烧或深埋进行无害化处理。
种畜禽场消毒卫生制度
1、人员消毒。
本场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
场门口设消毒池,消毒液3天更换一次。
在生产区入口设置消毒室,内设紫外线灯。
工作人员在消毒室内先洗手,并浸泡消毒3-5分钟,然后更换衣物,经消毒池进入生产区。
2、环境消毒。
畜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火碱消毒或撒生石灰一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消毒一次。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期间按要求增加消毒次数。
3、畜禽舍消毒。
先机械清扫,清除粪尿及垫料;再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地面和墙角;待水洗干燥后,关闭门窗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12小时;最后用百毒杀、菌毒消、过氧乙酸等消毒药喷洒消毒。
4、带畜禽消毒。
一般情况下用喷雾消毒法每周消毒1-2次,可以将3-5种消毒药交替进行使用。
5、用具及运载车辆消毒。
定期对饲养用具、饲料车等进行消毒。
一般先将用具或车辆冲洗干净后消毒。
6、饮水消毒。
在阴雨季节可定期用含氯消毒剂、碘消毒剂等对饮用水和生产用水进行消毒。
7、粪便和污水的消毒。
粪便、污水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常用的是生物热消毒法(发酵法或堆粪法),杀灭粪便污水中的大部分病原微生物。
种畜禽场人员岗位管理制度
各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场的人员岗位职责,至少包括场长、畜牧技术员、兽医技术员岗位职责。
场长岗位职责
各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场的场长岗位职责,至少包括以下四项内容:
1、主持本场全面工作,确保向社会提供合格的种畜禽。
2、制定本场长远发展规划,组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年度生产计划和经营指标并贯彻落实。
3、负责贯彻落实《畜牧法》及相关法规,接受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
4、负责制定和落实畜牧技术员、兽医技术员、饲养员等员工岗位责任。
5、履行种畜禽生产经营质量诚信承诺职责,与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签订“种畜禽生产经营质量诚信承诺书”,接受社会监督。
畜牧技术员岗位职责
各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场的畜牧技术员岗位职责,至少包括以下五项内容:
1、负责全场畜牧生产管理,制定本场育种方案,组织育种方案的实施,生产合格的种畜禽,并做好相关记录。
2、负责制定饲养管理操作规程,按照畜群的营养需要,制定不同阶段的饲料配方。
3、加强对饲养员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检查督促饲养员的工作情况,协助场长对饲养员进行考核。
4、按时巡视观查畜禽的采食情况、健康状况、圈舍的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负责汇总登记。
5、负责全场种畜禽系谱档案卡、配种分娩、性能测定、引种供种、投入品等相关记录,并整理归档。
6、担任种畜禽质量鉴定员的,负责本场种畜禽质量鉴定,并签发《种畜禽合格证》。
兽医技术员岗位职责
各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场的兽医技术员岗位职责,至少包括以下四项内容:
1、负责制定本场的《疫病防治制度》、《消毒制度》的制定和贯彻实施,并做好相关记录。
2、结合本场情况制定《免疫程序》,按《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接种,确保免疫效果。
3、负责全场的消毒工作,按照要求做好畜禽疫病监测工作。
4、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做好发病畜禽的诊疗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
5、负责免疫接种、消毒、诊疗、兽药使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相关记录,并整理归档。
种畜禽场育种方案
各场应根据育种制度和育种目的制定本场的育种或选育方案。
以下是种猪场选育操作规程和1处种猪场选育方案实例,供种畜禽场参考。
种猪选育操作规程
(一)种猪测定操作规程。
1:
核心群仔猪出生24小时内打耳号、剪牙、断尾并称初生重,作好各种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
父母耳号、总产仔数、活仔数、死胎、木乃伊、畸型数、弱仔数、有无遗传缺陷等。
2:
21日龄进行称重,记录好断奶头数、21天个体重、21天窝重、哺乳期成活率等指标。
3:
仔猪在70日龄左右由保育舍转入测定站,每窝选取2公2母参与测定(尽可能大窝选留),待平均重达30KG左右时称重,作为入试重量。
4:
在85-105KG体重时称重一次,作为结测重量,同时度量体长、体高、臀宽、胸宽、背膘厚等。
5:
对繁殖性能的测定,除作好配种、产仔记录外,特别强调要准确记录初次发情日龄、初产日龄、总产仔数、21日龄窝重、产仔间隔等五个性状的资料。
(二)选配原则
1:
选配原则:
核心群配种以随机交配为主,避免全同胞、半同胞交配,同时也要有目的地实行同质或异质选配。
2:
经常分析配种效果,跟踪每头公母猪交配所生后代体型、性能的优劣,对已产生良好效果的配种组合,可采用“重复选配”的方法,以期产生更多优良后代。
3:
母猪每批断奶后,按选配原则填写好预选公猪,配种时要严格按卡上选配计划执行。
4:
各血缘公猪要做到均衡配种,对鉴定确实特别优秀的公猪可适当增加配种头数,以提高优良基因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
(三)选种规程
1:
选种原则:
以数量遗传学理论为基础,实行群体闭锁与开放相结合的群体继代选育法,按多留精选,常年分批、分阶段选择的原则,重点选择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和体型外貌。
2:
选种程序:
(1)初选:
在30KG左右时进行,有遗传缺陷(如疝气,内陷乳头,乳头排列不整齐,锁肛和隐睾等)和不符合本品种外貌特征以及生长发育不良的猪,不参与测定。
(2)二选:
在60KG左右进行第二次选择,对发育不良及不合格的个体作淘汰或其他处理。
(3)三选:
在结束测定以后,根据背膘厚度和生长速度等资料,借助电脑软件计算出每头猪的选择指数,根据指数的高低,再结合血缘、体型外貌进行现场选种,将指数高和体型外貌好的选入核心群,其余的进入繁殖群.
选择指数=100-2.5ⅹ目标体重日龄EBV-10.2ⅹ背膘厚EBV+34.3ⅹ产仔数EBV
(4)经过三次选种后选留的后备母猪,按免疫程序注射完疫苗,待体重与月龄达到标准后开始配种。
对连续两窝产仔数低于6头,后代遗传缺陷比例较多或有繁殖疾病的作淘汰处理。
(5)对终测选留的公猪,配种前应作精液检查和肢蹄结实度评定,对连续三次精液检查不合格或四肢无力的公猪作淘汰处理。
实例:
XX种猪场种猪选育方案
1、总则
法系优秀种猪X头,其中核心群种猪X头,其中大白公猪10个血统,长白公猪8个血统,皮特兰公猪5个血统,育种方向:
一是纯繁扩群,根据市场需求,供应纯种种猪;二是作为中育配套系的育种素材,进行纯系选育和配合力测定,为生产优质瘦肉猪提供最佳配套模式。
根据本场现有育种发展规划的要求,特制定本选育方案。
2、选育目标
⑴性能指标
品种(系)
总产仔数(头)
产活仔数(头)
达100KG
(天)
活体背膘(mm)
料肉比
瘦肉率(%)
皮特兰
10.5
9.5
155
10
2.6
80
大白
12.0
11.0
140
15
2.5
65
长白
13.0
12.0
140
16
2.45
65
⑵体型外貌各品种(系)均符合各自品种特征,腿臀丰满,四肢健壮结实,适应性强。
大白、长白不携带应激敏感基因,皮特兰无应激敏感个体,具有抗应激特点。
⑶健康指标符合国家对种猪健康要求及建立无规定猪病生产区的规定。
3、选育方法
⑴选择原则
①父系(皮特兰)以肥育性能和胴体性状为主选性状,兼顾繁殖性状;母系(大白、长白)以繁殖性状为主选性状,兼顾肥育性状。
父系、母系均注重体质外貌和肢蹄结实度。
②采用BLUP法按育种值高低进行选择与淘汰;
③坚持育仔转出多留,100kg体重严选,加大选择差,加快选择进展;
④为提高100kg体重选种的准确性,对候选后备猪群应创造一致的饲养环境条件,以降低环境方差,采取场内小群测定与测定站测定相结合的方法;
⑤选择分四个阶段,即育仔转出(25-30kg)、50kg、100kg和配种前,25-30kg、100kg体重选择为主,50kg、配种前选择为辅。
⑵选育依据与要求
①育仔转出
采用窝选并兼顾家系,选留的主要依据是亲代的繁殖成绩,产仔数、育成仔猪数、仔猪均匀度、断奶窝重以及有无遗传疾病和损征等,要求尽可能多留。
②50kg体重
主要依据个体本身生长发育进行选择,仅淘汰生长发育差,或有遗传疾患,体型外貌不符合选育目标要求或有严重损征者。
③100kg体重
根据个体、同胞性能测定结果,运用综合选择指数,并参考系谱血统和体型外貌进行选留与淘汰,组成后备猪群。
④配种前
淘汰生长发育差、再现遗传疾患和繁殖障碍者,根据更新计划补充核心群。
⑶选择性状与测定方法
①达50千克体重的日龄主要用于种猪的早期选育,控制测定种猪体重在45-55千克范围内,经称重记录日龄,并按如下校正公式换算成达50千克体重日龄。
校正日龄=测定日龄–{(实测体重–50)/CF}
CF=(实测体重/测定日龄)*1.32公猪
CF=(实测体重/测定日龄)*1.23母猪
②达100千克体重的日龄
控制测定种猪体重在80-105千克范围内,经称重记录日龄,并按如下校正公式换算成达100千克体重日龄。
校正日龄=测定日龄–{(实测体重–100)/CF}
CF=(实测体重/测定日龄)*1.826040公猪
CF=(实测体重/测定日龄)*1.714615母猪
③达100千克体重的活体背膘厚
控制测定种猪体重在80-105千克范围内,称重的同时使用B超测定仪测定背膘,位置在倒数第4-3肋骨间距背中线5厘米处测定,记录背膘和体重,并按如下校正公式换算成达100千克体重的活体背膘厚。
校正背膘厚=实测背膘厚*CFCF=A/{A+B*(实测体重—100)}
校正参数A和B
品种
公猪
母猪
A
B
A
B
大白
12.402
0.106530
13.706
0.119624
长白
12.826
0.114379
13.983
0.126014
皮特兰
13.113
0.117620
14.288
0.124425
圣特西
13.468
0.528
15.654
0.156646
④总产仔数:
出生时同窝的仔猪总数,包括活仔、死胎、木乃伊和畸形猪在内。
⑤饲料转化率:
30-100千克期间每单位增重所消耗的饲料量,计算公式为:
饲料转化率=测定期间饲料摄入量/(结束体重—起始体重)
⑥产活仔数:
出生24小时内同窝存活的仔猪数,包括弱仔。
⑦21天窝重:
同窝存活仔猪到21日龄时的全窝重量,包括寄养进来的仔猪,寄出仔猪不记在内。
⑷遗传评估方法(略)
⑸选择指数(略)
4、配合力测定(略)
5、营养标准(略)
6、工作进度(略)
⑴2021年
①制定选育方案、操作规程及工作计划,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组建选育基础群,开展纯系选育工作;
②进行各品种(系)纯种繁育,扩群,
⑵2021年
①进行各品种(系)纯种繁育,扩群,核心母猪达到400头;
②进行精品D2、S2系种猪培育工作;
⑶2021年
①进行各品种(系)纯种繁育,扩群,核心母猪达到800头;
②选育总结,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法系种猪提供可靠数据。
种畜禽场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各场应根据饲养管理制度和不同的生理阶段制定本场的种畜禽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以下是1处种猪场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实例,供种畜禽场参考。
实例:
XX种猪场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一、分群与阶段划分
1、分群:
猪按群别可分为后备猪(后备公猪、后备母猪)、成母猪、种公猪。
2、阶段划分:
猪按阶段可分为:
哺乳仔猪(出生-断乳)、断奶仔猪(断乳-体重20kg)、生长猪(体重20kg-60kg)、肥育猪(体重60kg-90kg)。
二、后备猪饲养管理技术
(一)饲养技术
1、各阶段的营养需要与日粮营养浓度,应符合DB11/T499.4的要求。
2、控制体增重,体重80kg前自由采食,之后限饲,日饲料采食量控制为2.5kg-3kg。
每日加喂1kg左右青绿饲料。
3、应保持充足饮水,并经常清洗消毒饮水设备以避免细菌滋生。
水质应符合NY5027标准。
(二)管理技术
1、后备公猪:
(1)后备公猪一般在8月龄以上,体重120kg以上开始使用,最低使用年龄不得低于7.5月龄。
(2)应淘汰性欲低下、配种能力差、精液质量差的公猪。
(3)后备公猪的训练:
选择性情温顺的母猪训练后备公猪,降低交配风险。
初配每周一次,之后可增至每周2-3次,休息期应不少于3d。
随时检查精液品质,详细记录后备公猪交配情况。
2、后备母猪:
(1)100kg体重时(约7月龄)转入配种舍,体重达到110kg(8月龄)准确记录第一次、第二次发情日期,一般到第三次发情时配种。
(2)发情表现及配种时机的选择。
当母猪有下列变化时便可配种:
——行为变化:
食欲下降,烦躁不安,接受发情母猪爬跨;
——外阴变化:
阴道粘膜发暗红,并有少量白色粘液(用手指摸时感觉更明显),阴户肿胀看上去有些微皱时;
——压背反应:
用两手用力压母猪的背部,猪不走动,呈静立反射;
——接受公猪爬跨:
公猪放入母猪栏,让公猪试情,发情母猪接受公猪的爬跨。
(3)配种的有效时期是在静立发情开始后大约24h,在12h-26h之间。
第一次配种应当在开始静立发情被检出之后12h-16h完成,再过12h-14h时进行第二次配种。
交配后内饲料采食量不应超过2.0kg/d,以免产生过多体热造成受精卵死亡。
三、成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饲养技术
1、成母猪各阶段营养需要与日粮营养浓度,应符合DB11/T499.4的要求。
2、空怀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每天每头猪加喂1kg-1.5kg青绿饲料。
(二)管理技术
1、空怀母猪阶段:
母猪在哺乳期管理得当,无疾病,膘情适中,则断奶后一般3d-7d便可发情配种。
母猪配种后如果一个情期观察未见发情表现,则可定为怀孕母猪,可用妊娠检查仪确诊。
母猪输精时间见表1(略)。
2、妊娠母猪阶段:
根据母猪体况调理饲喂量,勤观察,加强管理防止咬架和吃料不均,防止过瘦及过肥;饲养员不应对妊娠母猪过于粗暴,任意鞭打和追赶母猪,防止机械性、应激性的流产和死胎。
3、哺乳母猪阶段:
(1)产前3d每日喂料2㎏-2.5㎏,产仔当天停喂,应保证饮水。
产后逐渐增加喂料量,每天可增加0.5㎏-0.6㎏,断奶前3d开始减料到断奶后3d,日喂量3㎏/头。
(2)产前14d冲洗和消毒好产房。
产房干燥、干净、安静、具备防寒、防暑、防潮条件,通风换气好,产房温度20℃-22℃,过高影响采食。
(3)母猪产前7d进产房,应用洗涤剂刷洗猪身,再用温清水冲洗干净,阴门周围、四肢、下腹部位才能进入产房的产栏内。
分娩前清洗乳房和外阴部,再用1‰高锰酸钾消毒后待产并按摩乳房。
(4)准备接产工具:
保温箱及其附属设备;经过消毒的仔猪补料槽;经过消毒的耳号钳、打洞钳、剪牙钳、平头手术剪、结扎线及注射器、针头、毛巾、橡胶手套等用具;催产素、碘酊等常用药品;胎衣桶。
(5)接产:
——专人负责接生;
——仔猪出生后,接产人员应立即用手指将其耳、口腔中的粘液掏出并擦干净,再用抹布将全身粘液擦干,在距离仔猪腹部3cm-4cm处用结扎线结扎脐带,使用平头手术剪将结扎处远心端的脐带剪断,并将脐带断端放入5%的碘酒中进行断面消毒;
——将新生仔猪放入保温箱中;
——扶助仔猪吃上初乳。
(6)哺乳仔猪:
——出生12h内称取仔猪出生重、窝重及清点公母仔猪数。
——打耳号:
应每处理1头仔猪均需将耳号钳放入75%的酒精内浸泡2min-3min进行消毒处理。
——剪牙:
剪除仔猪的上下犬牙,以防止仔猪相互咬伤及咬伤母猪乳头,应每处理1头仔猪均需将剪牙钳放入75%的酒精内浸泡2min-3min进行消毒处理。
——仔猪3日龄时补铁、补硒。
——补料:
仔猪7日龄开始补哺乳仔猪料,少添勤添,开始时每次补料20g/窝,等仔猪吃净后再逐渐增加,及时清除污染饲料。
——断奶:
仔猪28日龄时断奶,顺序为先转断奶母猪,再转断奶仔猪。
断奶仔猪应以窝为单位进行断奶。
记录仔猪个体重及窝重。
(7)断奶仔猪:
——刚断奶时仍需用乳猪料饲喂7d左右,实施总量控制,分次给料的方法,每天饲喂4-5次;10d-14d可全部换用仔猪料,之后自由采食。
——温度:
新断奶仔猪转入仔猪培育舍所需温度要求不低于26℃,以后逐渐降温至室温。
——仔猪培育舍为单元式,采用全进全出制度,仔猪转入仔猪培育舍饲养5-6周。
——保证充足干净的饮水。
(8)生长、育肥猪:
——仔猪在仔猪培育舍饲养(5-6)周、体重达22kg左右转入育成舍饲养;在育成舍饲养(7-8)周转入育肥舍,饲养至出栏;
——每次转群、售猪后用高压冲洗机将猪栏、料槽、走廊彻底清洗、消毒一次。
四、种公猪饲养管理技术
(一)饲养技术
1、各阶段的营养需要与日粮营养浓度应符合DB11/T499.4的要求。
2、每日每头猪加喂青绿饲料2㎏。
(二)管理技术
1、实行单猪单栏饲养,日喂料量3㎏左右,保持公猪不肥不瘦,体态轻盈的体型。
2、饲养人员应经常与公猪接近,不应打吓,保持人畜亲和。
3、每天运动1h-2h,哄赶运动或场地自由运动,以增加四肢的强度。
4、每天刷拭1h-2h,夏天洗澡。
5、定期检测精液以保证其质量,严禁死精公猪配种。
6、种公猪淘汰:
种公猪年淘汰率在40%左右,一般使用2-3年。
7、公猪的使用
(1)采用人工授精方法(略)。
(2)采用本交方法,公猪应当与交配的母猪在个体上相近。
配种的基本步骤(略)。
种畜禽场免疫程序
各场应根据疫病防治制度和当地的疫情、畜群的免疫状态、本场的饲养管理等实际情况,制定本场的种畜禽免疫程序。
以下是1处种猪场和1处种鸡场免疫程序,供种畜禽场参考。
实例1:
XX种猪场免疫程序
70日龄前免疫程序
免疫时间
使用疫苗
20日龄
猪瘟弱毒疫苗
23-25日龄
高致病性兰耳病灭活疫苗
28-35日龄
口蹄疫灭活疫苗
猪丹毒疫苗、猪肺疫疫苗或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
55日龄
猪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
60日龄
口蹄疫灭活疫苗
猪瘟弱毒疫苗
70日龄
猪丹毒疫苗、猪肺疫疫苗或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
种公猪免疫程序
免疫时间
使用疫苗
每隔4-6个月
口蹄疫灭活疫苗
每隔6个月
猪瘟弱毒疫苗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
猪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
种母猪免疫程序
免疫时间
使用疫苗
每隔4-6个月
口蹄疫灭活疫苗
初产母猪配种前
猪瘟弱毒疫苗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
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
猪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
经产母猪配种前
猪瘟弱毒疫苗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
产前4-6周
猪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
大肠杆菌双价基因工程苗
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备注:
1.种猪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
2.乙型脑炎流行或受威胁地区,每年3-5月份(蚊虫出现前1-2月),使用乙型脑炎疫苗间隔一个月免疫两次。
3.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生产或已注册的疫苗,并做好疫苗管理,按照疫苗保存条件进行贮存和运输。
4.免疫接种时应按照疫苗产品说明书要求规范操作,并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5.免疫过程中要做好各项消毒,同时要做到"一猪一针头",防止交叉感染。
6.经免疫监测,免疫抗体合格率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尽快实施一次加强免疫。
7.当发生动物疫情时,应对受威胁的猪进行紧急免疫。
8.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
实例2:
XX种鸡场免疫程序
日龄
疫苗
用法与用量
1—3
MD-CVI988液氮苗
颈部皮下注射 1羽份
C30-H120二联活疫苗
滴鼻、点眼或气雾1-2羽份
9—10
C30-H120二联活疫苗
滴鼻、点眼 1羽份
新城疫-禽流感(H9)二联灭活疫苗
颈部皮下注射0.3毫升
12—14
鸡传染性法氏囊(Hot株)弱毒苗(一次性免疫即可)
滴口或饮水 1-2羽份
15—16
鸡毒支原体(F株)活疫苗
点眼 1羽份
禽流感(H5)灭活疫苗
颈部皮下注射0.5毫升
24—30
鸡痘-传喉二联基因工程活疫苗
无毛处刺种 1羽份
35—40
L-H52二联活疫苗
滴鼻或饮水 1-3羽份
新城疫-禽流感(H9)二联灭活疫苗
颈部皮下注射0.5毫升
40—45
鸡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
颈部皮下注射 0.5毫升
60—70
新城疫克隆I-H52二联活疫苗
肌肉或皮下注射1-2羽份
禽流感(H5)灭活疫苗
颈部皮下注射0.5毫升
80—90
传染性喉气管炎活疫苗
点眼、涂肛 1羽份
100
鸡痘活疫苗
刺种 1羽份
鸡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
颈部皮下注射0.5毫升
鸡毒支原体(F株)弱毒活疫苗
点眼 1羽份
110
新城疫克隆I-H52二联活疫苗
注射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种畜 管理制度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