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正式下发稿.docx
- 文档编号:10743398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66.96KB
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正式下发稿.docx
《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正式下发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正式下发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正式下发稿
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正式下发稿)
2010年全省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
豫团学字〔2010年〕4号
2010年全省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育人目标,不断深化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两大战略任务,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不断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巩固学校共青团工作在全团的基础性战略地位,努力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发展。
高校共青团工作
一、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
1、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积极构建省、市、高校和院(系)四级联动的培养格局,团各省辖市委培训学生骨干不少于200人次,各高校团委培训本校主要学生骨干不少于200人次,院系团组织对各班级主要学生骨干进行系统培训。
完善建立各级各类“青马工程”种子库,将各类优秀学生骨干建档立册、跟踪培养,建立对学生骨干培养的评价考核机制。
推进和实施“河南省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计划,面向全省高校选拔200名左右的大学生骨干进行集中培训。
2、实施高校共青团“红网工程”。
适应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及时调整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高校的软硬件优势,积极抢占工作新阵地和制高点,力争使互联网成为思想引领的新媒体、组织动员的新途径、服务学生的新工具、开展工作的新平台,率先在高校战线实现网上、网下“两线作战、联动并进”的整体工作转型。
牢牢把握思想引领的核心目标,组织团干部通过在各知名网站论坛留言、开设博客、加入网络非正式青年组织等各种形式,全员、全程、全域地做好网上舆情收集分析、引导社会观察、开展教育活动等工作。
按照“纵向分层、横向分工、全省联网、扁平高效”的要求,建立以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社区网站、手机为主要方式,以团省委为枢纽、各高校团委为骨干节点的信息化联系指挥体系,及时通报信息,随时掌握网络舆情;不断加强网络信息员、评论员、策划员和技术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高校共青团网上思想引领队伍体系。
3、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头脑,深入开展大学生“永远跟党走,争做新一代”主题教育活动,夯实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础。
借助“五四”青年节、国庆节、国防主题教育日等重大节庆日契机,广泛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中原崛起献青春”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成才报国的情怀。
以“爱我中华”为主题,认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把时尚元素注入到思想引领工作中,进一步增强思想引领工作的时尚色彩,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4、发挥青年学生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
做好“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各类青年学生典型的推报工作,树立一批体现时代要求、自立自强、品学兼优的青年学生典型,充分发挥榜样教育的优势,弘扬主流价值,引导文明风尚。
二、以促进就业创业为重点,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
1、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指导。
对于大学生,加强就业创业教育的针对性,注重就业创业教育与学生专业、理论教育的有机结合;对于高职高专学生,在必要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外,不断提升其人文素养。
重视和发挥学生社团尤其是就业创业类社团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就业创业观念向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转变。
开展“百名导师千场报告会”活动,重点指导1万名大学生就业创业。
以促进就业创业为宗旨,以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为载体,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进一步规范和充实职业生涯规划、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等环节的工作内容和机制。
举办第八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联合有关部门适时举办“河南省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突出实践指导,强化社会参与,从更高层次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能力。
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主动了解社会、了解市场、了解农村,提高服务社会能力。
2、搭建就业创业平台。
扎实推进河南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积极开发校友资源,为大学生实践就业创业提供资金、经验等方面的支持。
建立各高校就业创业信息员队伍,通过网络掌握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
协调省青年创业服务中心为青年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和信贷担保,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
完善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网络联盟,做好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就业岗位发布、项目展示及岗位对接工作。
3、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
在巩固现有见习基地规模的同时,各高校要积极参与基地建设工作,每个高校至少再建立5个基地,逐步建立起学校党委领导下、团委与就业指导部门协同配合、各院系广泛参与的见习工作机制。
要找准企业合理利益诉求和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契合点,对参与见习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对参与见习基地创建工作的企业进行必要的引导,保障见习基地工作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
团省委学校部将适时对见习基地建设情况进行抽查。
4、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发挥学生会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参与高校有关学生事务的决策,拓宽学生代表和维护学生权益的渠道。
密切关注与青年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做好组织化诉求反映工作。
广泛开展“一助一”结对扶助困难学生活动,在元旦、春节和中秋节等中国重要传统节日期间,关心和帮助经济困难学生。
深入实施“心理阳光工程”,加强高校团委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人员队伍建设,结合“5•25”中国大中专学生心理健康节,围绕学习、就业、恋爱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
探索通过学代会、研代会以及“校长与学生面对面”等方式表达和维护学生正当权益,参与校园管理和建设。
5、深化实施大学生校园文化行动。
举办第十二届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广泛开展大学生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时尚内涵。
高度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繁荣活跃校园文化。
三、继续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维护高校稳定工作
1、继续推进和完善高校维稳机制建设。
加强以团干部、学生骨干为重点的舆情信息员队伍建设,通过重点网站、手机短信、校园BBS、QQ群等途径,做好学生舆情信息的收集;建立舆情信息月报制度,各高校每月编辑一期《高校青年学生舆情分析》报团省委学校部;深入青年、深入学生,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重点掌握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出现涉及高校内外学生群体性事件及突发性事件的信息要立即报送。
通过团学组织调查、网络快速调查、专业机构委托调查等多种途径做好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工作。
2、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认真做好重点时期、重点场所、重点活动的安全防范工作,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
制定、完善并进一步落实《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针对重要敏感期和重大社会事件,启动值班报告制度,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围绕事件发生后的学生情绪疏导、秩序维持、矛盾调处等工作,研究确定领导分工和干部调配方案,建立应急处置工作队伍,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切实维护高校稳定。
四、坚持党建带团建,加强高校团学组织自身建设
1、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
按照《学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工作推进方案》要求,通过完善联系机制、加强工作督导、编发典型案例等途径,抓好第二轮推动和总结阶段的实施工作。
遵循“着眼普遍性、把握规律性”的原则,结合不同类型学校已经确定的重点试点课题,通过建立牵头学校联合攻关机制,力争在基层长期存在、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上有所突破,找准并提炼出具有推广价值的普遍性规律和原则。
2、加强高校团的建设。
普通高校要在总结过去工作经验和完善院系、班级传统团建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公寓建团、楼层建团、宿舍团建等团建新模式,填补团建空白点。
切实加强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职业院校团的建设,以分类引导、校园文化活动、职业技能展示为切入点,全面活跃职业院校的团学工作。
大力推进公办本科高校团委与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职业院校结成帮扶工作,加强联系,合作共建。
3、加强高校团干部队伍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团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拓宽选拔、配备、举荐高校团干部的渠道。
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高校团干部协管工作力度。
加大对团学干部的培训工作力度,制定学校团干部培养规划,通过集中学习、参观考察、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帮助广大学校团干部进一步掌握团的基本理论、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重视共青团后备骨干的培养,切实加强学生干部和团员的培养教育力度。
督促各级团学组织建立定期学习制度,每个月集中学习不得少于2个半天,团干部每个月自学时间不得少于30个小时。
4、加强对学联、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的指导。
以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为重点,加强高校学生干部理论学习和廉政文化建设。
加强对学联、学生会工作的指导,增强学联、学生会组织的工作活力及其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巩固其在学生组织中的主体地位。
进一步加强学联自身建设,做好河南省学联第九次代表大会筹备的前期调研工作。
继续推行和完善学联驻会主席制度,做好学联驻会主席的推荐、考察和任用工作。
建立和完善省、市学联秘书处与各高校学生会的定期联系制度,加大省学联与其他省(区、市)学联组织以及港澳台学生组织的交流力度,加强与海内外学联和学生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推动各高校成立历届学生会主席联谊会。
加强对高校学生社团引导和管理,将学生社团纳入团委、学生会工作格局,鼓励团干部加入社团并积极发挥骨干作用,引导社团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团结、教育、联系、服务学生的功能。
5、加强团学工作理论研究。
定期开展团学工作的理论研究,建立面向基层团干的课题发布、研究机制,做好优秀课题研究成果推荐发表工作,引导高校团干部和学生骨干研究、分析高校团学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高校团学工作的新方式新途径。
中学中职共青团工作
一、构建中学团队一体化分层教育体系
1、构建中学分层教育体系格局。
按照“系统规划、有效衔接、分层实施”的要求,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行为特征和规律,紧密把握新课程改革最新动向,探索不同阶段中学共青团工作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充实分层教育内容,创新分层教育模式,拓展分层教育载体,提高分层教育效果,帮助中学生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履行好团的根本职能。
2、强化中学生的思想认同。
广泛开展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运用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历史逻辑的方法,强化中学生在内心深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认同,自觉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五四、七一、十一前后,通过习惯养成教育、感恩教育、体验教育等形式,形成“爱团、爱党、爱国”的活动热潮。
以“爱我中华”为主题,引导中学生倍加珍惜并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坚持“点面结合、注重普及”的原则,着眼于增强中学中职学生的爱国情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全面深化“迈入青春门,走好成人路”主题教育活动。
3、发挥中学生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
做好“中国中学生正泰品学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候选人推荐工作,倡树一批可敬、可信、可学的中学生先进典型,扩大先进典型在广大学生和社会上的影响。
大力挖掘中职学校校友资源,广泛开展中职优秀毕业生报告会活动,组织“我的青春故事——河南省优秀中职毕业生报告团”巡回演讲活动,引导中职学生成长成才。
二、切实服务中学生成长成人需求
1、拓展实施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把实施素质拓展计划作为中学共青团工作的主要抓手,以服务中学生成长成人为宗旨,适应中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推进素质拓展计划的有效途径,不断丰富和创新素质拓展的形式与内容。
组织开展“未来杯”全省中学生创意设计竞赛活动,引导广大中学生崇尚科学,勤俭节约,参与环保,增强节能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2、广泛开展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按照就近就便、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力所能及和保障安全的原则,组织中学生开展暑期“四个一”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组织中学生开展“红色的丰碑”参观寻访、“奋进的祖国”考察体验、“和谐的家园”志愿服务和“健康的体魄”阳光体育等活动,引导中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建立一批中学生社会实践示范基地。
3、大力开展中学校园文化建设。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组织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增强学生体质。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中学生志愿者积极参加“四进社区”、“助残行动”、“金晖行动”、“保护母亲河”等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努力营造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4、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度关注中学生身心健康,大力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中学生心理问题预警机制和监督网络,特别关注中学生早恋、自杀、暴力倾向等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思想困惑和行为迷茫,引导他们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深入实施“心理阳光工程”,围绕“5·25”中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开展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中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常识,提高中学生和社会公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度和关注度。
加强中学团委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人员队伍建设。
积极开展中学生自护教育,培养中学生的自觉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积极开展中学生法制教育,在中学生中广泛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增强中学生的法制意识和纪律观念。
三、加强中学团学基层组织建设
1、高度重视中学团建工作。
贯彻落实省委青年工作会
100个基层中学中职联系点为重点,建立完善工作指导、定期调研、信息上报、信息反馈、经验交流等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全省中学中职共青团工作的动态发展和整体格局,提高中学中职共青团工作决策科学化水平。
通过推动省辖市团委重点联系50所中学中职团委、县级团委重点联系20所中学中职团委,形成全省中学中职基层联系点制度的网状格局,切实发挥抓住一批、牵动一片、带动全局的作用,促进全省中学中职共青团工作上台阶、上层次,上水平。
5、深化实施“百校结百校”共建计划。
发挥高校共青团工作优势,组织省内100所高校团委与100所中学中职学校团委结成帮扶对子,构建优势互补、共同受益、上下协调、有效衔接的中学中职共青团与高校共青团工作共建模式,高校团委在品牌建设、团干培训、社会活动、校友资源、志愿服务等方面对中学中职团委进行帮扶指导,促进中学中职共青团工作全面发展。
6、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
按照团中央有关部署和要求,做好省内试点学校的第二轮推动和总结阶段的实施工作。
遵循“着眼普遍性、把握规律性”的原则,结合不同类型学校已经确定的重点试点课题,力争在基层长期存在、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上有所突破。
四、加强中学中职团干部队伍建设
1、加强中学团干部队伍建设。
选好配强中学团的干部,通过换届和个别调整,注重选拔30岁以下的学校年轻干部或优秀青年人才担任中学团委书记,真正把年龄轻、学历高、思想好、能力强、素质高、作风正的教师选拔到团的岗位上来。
认真督促落实中学团干部各项待遇,加大对中学团干部的协管力度。
2、加强对中学团干部的教育培训。
切实加强中学团干部的培训力度,举办中学团干培训示范班,推动市级团委举办中学团干培训班,争取完成两年内把中学团委书记培训一遍的目标。
建立完善中学团干部到省内普通高校团委挂职锻炼制度,加强对挂职团干部的跟踪管理,不断提高中学团学干部的思想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深入开展中学中职团干评议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团员对学校团委专职团干部进行民主评议,使普通团员满意度成为考核团干部的重要标准。
3、实施中学中职团干部对外交流计划。
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经验和成果,按照走出去、引进来的原则,定期组织中学中职团干部和学校分管领导出访交流,学习借鉴港澳台地区和其他国家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形成的好思路、好办法、好经验。
4、加强中学团干部作风建设。
引导全省中学中职团干部敢于碰难题、找难事,集中精力解决关系中学共青团事业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以克难攻坚的精神做好中学中职共青团工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共青团工作 要点 正式 发稿